無心插柳~ 行到今天
每個人都有個小宇宙
請相信自己的能力
艱難≠沒可能
為什麼會有
「意大利衣食住行~KK Life in Italy」
這個專頁的出現?
兒子小的時候,在羅馬家附近公園散步玩耍,認識了一位來自德國的女朋友Ursula及她兩個可愛的子女,她丈夫亦是意大利人。自從認識了她後,大大改變了我以前認為德國人總是冷冰冰的印象,因為她平易近人而且風趣幽默。
後來,我會不時到她的家做香港家常菜,例如燒肉、梅菜炒蛋及豉椒炒蜆等。老實說,我中餐廚藝一般,但在意大利已經夠用了。
曾經試過我中菜廚藝的人包括來自:意大利、德國、法國、英國、美國、南非、烏克蘭、西班牙及瑞士等等。最多一次要應付十四人的晚餐。
2015 年12月的「國際」晚餐中,剛巧其中一個Ursula的女友Alix,是在羅馬市中心許願泉旁的一專業烹飪學校當主管,她問我有沒有興趣去教中餐興趣班,初初我說沒有,因為覺得自己又不是廚師,又沒有經驗,怎麼教外國學生?!但後來經過再三考慮及好友鼓勵下,2016年2月中,正式接受挑戰。
先想好菜單,在3小時內要完成4個菜式,然後要準備意大利文食譜,流汗!原來寫"專業食譜"真的是這麼複雜,我的意大利文雖然流利,但寫作真的不同口述,又不知道中國的食材怎樣用意文翻譯才貼切。如枝竹、豆腐卜及雲耳等,在家做菜,不需列明材料份量,只是憑直覺及經驗,但寫食譜要清楚列明所有材料份量及做法,真的不易。幸好有家人及朋友幫忙才大功告成。
第一堂剛好在年初八,我還帶了家中的電飯煲,雖然開始有點緊張,但最後都順利完成,非常滿足,我還大派利是,大家都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
為了興趣,先開了第一個專頁,(已經多年多沒時間更新!)寫意大利文教中餐,但由於我常常煮意大利餐,突然覺得應該倒轉過來,開一個寫中文教意大利餐的專頁,不想只講烹飪,自覺還有很多意大利文化可以分享,還有不時可舒發自己一些住了外國多年的感受,思前想後,終於決定用「意大利衣食住行」KK Life in Italy ,沒有任何限制,隨心隨意跟大家分享。
2016 年5月初開始構思,寫了一些食譜、餐廳推介、必到景點、食材介紹、時尚用品、住宿推介、街頭搜獵及參觀工廠等。
最初幾個月沒有怎麼理會,只是閒時寫一點,直到10月19日,先由一個香港居南法女友介紹入了一個香港廚房煮食羣組,慢慢再加入了其他三十多個,大部分是香港、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上載我的「鮮番茄蝦意粉」食譜,怎知一星期內,帶來了居住在世界不同角落的5000個粉絲,(現在這食譜在Facebook已經超過30多萬人觀看)
今天世界各地的follower人數,已經超越67,000人,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他們留言都感謝我無私的分享,超詳細食譜,說從來不知意粉是這樣煮,相片很美等等。很多很多感人的留言,真的哭了。還有些朋友上載他們跟著我做的食譜菜式的相片,說家人子女吃得很開心,人家對自己的認同,真的有說不出的滿足感及欣慰。
我意大利餐的廚藝,大部分跟我拿坡里丈夫學的,拿坡里廚房之廣,聞名意大利。他不是廚師,但從小看著已過身的廚神祖父母做菜,學懂了很多家傳祕方,對烹飪充滿熱誠,有創意。家人一般不會在我的專頁出現,但是全力在背後支持,希望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深度的意大利文化。
我已經在香港舉辦了5次粉絲聚會,還有一次在台灣新竹舉行,及首次香港烹飪教室,雖然安排及執行上,需要很多時間、腦力及體力,但見到個個開開心心地學習及交流,辛苦完全值得。
這五年內,我先後接受不少報章媒體訪問,其中包括香港、紐約、溫哥華及多倫多,他們都是欣賞我多元化貼地式分享意大利,我亦曾為一些報章在意大利做翻譯訪問工作,學到很多人生寶貴的經驗。感恩地2019年夏天在香港出了人生第一本書「意料之外」,分享意大利飲食文化及20多年在意大利的心路歷程。2020夏天,還開了意大利衣食住行網店,挑戰自己設計自家品牌KK泳衣及KK Sorrento IGP 檸檬蛋糕,即將來臨2021年聖誕節,會有第二個自家品牌食品 KK Panettone 的誕生,我會繼續努力,把意大利高質食材及產品跟全世界朋友分享。
🇮🇹🇮🇹🇮🇹🇮🇹🇮🇹🇮🇹🇮🇹🇮🇹🇮🇹🇮🇹
KK香港網店
訂購Mozzarella di bufala
https://bit.ly/3BaXLRs
目前接受Mastercard,
Visa及Alipay付款
#kklifeinital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美洲因有不少越南人定居,越南餐廳眾多,其中位於多倫多的Pho Metro頗有名氣,甚至被譽為「Best Pho in Markham」。 曾在該店工作的廚師Andrew,因爲喜歡其出品,回流香港後,便與朋友和該店洽談合作,購入版權、食譜後,於香港開設同名越南河店。餐牌有少許不同,少了越南薄餅等未...
多倫多必食餐廳 在 意大利衣食住行- KK Life in Ita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心插柳~ 行到今天
每個人都有個小宇宙
請相信自己的能力
艱難≠沒可能
為什麼會有
「意大利衣食住行~KK Life in Italy」
這個專頁的出現?
兒子小的時候,在羅馬家附近公園散步玩耍,認識了一位來自德國的女朋友Ursula及她兩個可愛的子女,她丈夫亦是意大利人。自從認識了她後,大大改變了我以前認為德國人總是冷冰冰的印象,因為她平易近人而且風趣幽默。
後來,我會不時到她的家做香港家常菜,例如燒肉、梅菜炒蛋及豉椒炒蜆等。老實說,我中餐廚藝一般,但在意大利已經夠用了。
曾經試過我中菜廚藝的人包括來自:意大利、德國、法國、英國、美國、南非、烏克蘭、西班牙及瑞士等等。最多一次要應付十四人的晚餐。
2015 年12月的「國際」晚餐中,剛巧其中一個Ursula的女友Alix,是在羅馬市中心許願泉旁的一專業烹飪學校當主管,她問我有沒有興趣去教中餐興趣班,初初我說沒有,因為覺得自己又不是廚師,又沒有經驗,怎麼教外國學生?!但後來經過再三考慮及好友鼓勵下,2016年2月中,正式接受挑戰。
先想好菜單,在3小時內要完成4個菜式,然後要準備意大利文食譜,流汗!原來寫"專業食譜"真的是這麼複雜,我的意大利文雖然流利,但寫作真的不同口述,又不知道中國的食材怎樣用意文翻譯才貼切。如枝竹、豆腐卜及雲耳等,在家做菜,不需列明材料份量,只是憑直覺及經驗,但寫食譜要清楚列明所有材料份量及做法,真的不易。幸好有家人及朋友幫忙才大功告成。
第一堂剛好在年初八,我還帶了家中的電飯煲,雖然開始有點緊張,但最後都順利完成,非常滿足,我還大派利是,大家都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
為了興趣,先開了第一個專頁,(已經多年多沒時間更新!)寫意大利文教中餐,但由於我常常煮意大利餐,突然覺得應該倒轉過來,開一個寫中文教意大利餐的專頁,不想只講烹飪,自覺還有很多意大利文化可以分享,還有不時可舒發自己一些住了外國多年的感受,思前想後,終於決定用「意大利衣食住行」KK Life in Italy ,沒有任何限制,隨心隨意跟大家分享。
2016 年5月初開始構思,寫了一些食譜、餐廳推介、必到景點、食材介紹、時尚用品、住宿推介、街頭搜獵及參觀工廠等。
最初幾個月沒有怎麼理會,只是閒時寫一點,直到10月19日,先由一個香港居南法女友介紹入了一個香港廚房煮食羣組,慢慢再加入了其他三十多個,大部分是香港、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上載我的「鮮番茄蝦意粉」食譜,怎知一星期內,帶來了居住在世界不同角落的5000個粉絲,(現在這食譜在Facebook已經超過30多萬人觀看)https://bit.ly/3mEMyS8
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他們留言都感謝我無私的分享,超詳細食譜,說從來不知意粉是這樣煮,相片很美等等。很多很多感人的留言,真的哭了。還有些朋友上載他們跟著我做的食譜菜式的相片,說家人子女吃得很開心,人家對自己的認同,真的有說不出的滿足感及欣慰。
我意大利餐的廚藝,大部分跟我拿坡里丈夫學的,拿坡里廚房之廣,聞名意大利。他不是廚師,但從小看著已過身的廚神祖父母做菜,學懂了很多家傳祕方,對烹飪充滿熱誠,有創意。家人一般不會在我的專頁出現,但是全力在背後支持,希望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深度的意大利文化。
我已經在香港舉辦了5次粉絲聚會,還有一次在台灣新竹舉行,及首次香港烹飪教室,雖然安排及執行上,需要很多時間、腦力及體力,但見到個個開開心心地學習及交流,辛苦完全值得。
這四年半,我先後接受不少報章媒體訪問,其中包括香港、紐約、溫哥華及多倫多,他們都是欣賞我多元化貼地式分享意大利,我亦曾為一些報章在意大利做翻譯訪問工作,學到很多人生寶貴的經驗。感恩地2019年夏天在香港出了人生第一本書「意料之外」,分享意大利飲食文化及20多年在意大利的心路歷程。2020夏天,還開了意大利衣食住行網店,挑戰自己設計自家品牌KK泳衣及KK Sorrento IGP 檸檬蛋糕,把意大利高質食材及產品跟香港朋友分享。
多倫多必食餐廳 在 社會學甜點 Society de Suga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re you a peanut butter fan?
Yes, I’m.
你是花生醬的粉絲嗎?
我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才明白我是個花生醬粉。大學時期住宿舍第一次擁有自己可以採購日常食材的權力與能力,置物櫃裡常備著一罐吉比的顆粒花生醬,在為數不多的住宿回憶中 、出現了好幾次在夜深人靜時我默默地開啟我的小櫃,拿出湯匙狠狠挖了幾口,享受那種堅果濃郁與顆粒咀嚼的快感。有時桌前攤著厚厚的原文書,手上卻是捧著一罐兒花生醬,一邊痛苦地查字典一邊吃醬,彷彿可以把所有看不懂的外國字的挫折隨著花生一股腦兒地吞下去。
一直到住在多倫多,生活周遭開始出現大量的花生醬製品,我的花生醬上癮症才慢慢緩和。剛回台灣的第一年,發現公館的美式餐廳竟然發明出一種吃漢堡的人間美味配方:花生醬培根牛肉堡⋯歐我的天啊,這世間上怎麼有這麼好吃的組合。從此開啟了我每次去美式餐廳必點花生醬培根漢堡的模式、也因此我才意識到我根本就是個PB粉絲。
但是,看了這篇文章,我萬萬沒有想到原來這種簡單單純的美味竟然是在這樣子的情況下刻意發明出來的⋯但是無論如何,我都感激這些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美食家😋
看到這裡還在的人,歡迎私訊我,可以獲得一份花生醬食譜+無麩質花生醬餅乾配方(只需要三種食材+一支叉子)
多倫多必食餐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北美洲因有不少越南人定居,越南餐廳眾多,其中位於多倫多的Pho Metro頗有名氣,甚至被譽為「Best Pho in Markham」。
曾在該店工作的廚師Andrew,因爲喜歡其出品,回流香港後,便與朋友和該店洽談合作,購入版權、食譜後,於香港開設同名越南河店。餐牌有少許不同,少了越南薄餅等未必合香港人口味的小食。
店鋪主打牛肉河粉及蟹膏湯檬,Andrew每天前往街市購買食材。牛骨湯頗出色,湯底清澈,入口牛骨味香濃。每日限量二十碗的蟹膏湯檬亦不錯,用十斤左右的蟹搗碎成蟹肉,加番茄、洋葱等熬煮湯底,酸甜又蟹味濃香,分量十足。所用的鵝帝、九層塔等香草蔬菜均是自家種。
採訪當日,偶遇曾在加拿大讀書的三星牛肉麵店主Steven來光顧,他也讚牛肉麵跟加拿大的越南河粉口味相若,河底牛肉味濃郁好吃。
採訪:范名雅
攝影:鄧廣基
Pho Metro
地址:銅鑼灣蘭芳道17號地鋪
營業時間:11:30am-9:30pm
電話:2242 2264
人均消費:$51以上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多倫多必食餐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湯,在飲食舞台上一直是「大茄」,或頭盤或伴飯,可有可無;打工仔同樣是公司裏一口小小螺絲釘,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兩個男生大膽用湯做主角,麵包、沙律、飯拱照它出場,乘着健康輕食潮,湯躍龍門,成為白領新寵。人如湯。打工男來一個權力轉身,捨銀行走入熱廚房,賣湯做老闆,好歹也要做一回主角。
「喺銀行我做貸款部,啲客頭暈身㷫要照顧,數字上落係個客;而家做靚條數會係自己嘅。」33歲的陳錦熹(William)先後做過核數和銀行,現為自家餐廳洗洗抹抹,汗流浹背送外賣,一百幾十地「收銀」更開心。
四月,他和同事袁景軒(Kenneth)一齊辭職;六月在上環蘇杭街開西湯店,由打工仔晉身老闆。
「舊公司就在附近,我成日食呢條街,當中有中湯店,但無西湯為主嘅餐廳。我諗起加拿大讀書時,一個湯加個包當一餐。」這是他去年的發現。
6歲移民多倫多的Kenneth有着相同的體會:加拿大冬天很冷,濃湯送包,「好暖胃好飽肚。」
兩人讀經濟、金融出身,又曾同在銀行打工,精打細算是本色。開店前就先做了一年調查:在哪區開店、價錢定位,研究何時請人,怎樣做推廣……William去日韓英法等地旅行,必定留意人家喝的湯、用的料;加上豐富的網絡食譜,他們和湯店另一股東每逢周末日就舉行試湯大會,三男煮六七款湯比拼一番,試到一致讚好的,便進一步仔細調味;開店前,已準備30款湯食譜。像北美歐洲傳統的comfort food雞肉螺絲粉湯;在這雞湯加上辣椒粉、茴香、芫荽籽等香料,變身惹味醒胃的墨西哥雞湯;羅宋湯是烏克蘭版本:除了番茄洋葱,還加入紅菜頭。
Kenneth在加拿大成長,爸爸和親戚都做過飲食,「我知做飲食好辛苦,全年無休,連私人時間都無。所以,畢業後只想搵份高薪工作做落去。」但來到30歲,他心態變了,「我覺得創業講時機,當時機過咗,就好難返轉頭,過咗就過咗。」
創業難得有好點子好拍檔,自身還需要勇氣,「走出comfort zone,放棄穩定嘅收入、定時嘅消費,好似去旅行,以前老闆批假,就可以起行;而家唔知道。」
不過,湯店規劃一年,開業月餘,他已明白老闆們的想法,以前打工心態:「我係咁嘅喇,做好自己就算。」現在換了位置,知道問題所在甚至解決方法,「計落條數,我都係賺嘅!」
三個拍檔每人湊合60萬元開店,William和Kenneth更辭職全身投入。
William說:「啲老闆都話,『乜咁蠢呀!』現在無得返轉頭喇!」辭職前,他月入超過5萬。但對湯店,他信心滿滿:雖然整整一個月下雨影響人流,但開張第五個星期,午飯時段已可「翻檯」多做一轉,至少一半是回頭客。
他一直想創業,「以前打工,受人哋氣,到現在自己做老闆,自己話事,先發現個個客都係你老闆,哈哈哈……」他說創業最主要都是滿足感,「這間鋪由零變有,由爛地一樣變成今日嘅裝修。」他環顧店內簡約舒服的環境。
日本Soup Stock Tokyo、新加坡The Soup Spoon成功的連鎖湯店是他的強心針,讓他看得更遠:現在他和Kenneth除了入貨、結數,還兼做水吧、樓面,終極目標是全部位置請人,二人退居幕後做規劃,將西湯這「大綠葉」變成森林。
Souprb
地址:上環蘇杭街100號地下
電話:2861 2328
食店資料: https://goo.gl/y1En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