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愛的兩個人啊~
朋友私訊給我
要我一定要看這段影片
「#AD來說書」是一個喜歡健身的大眼男孩
不時會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
旁邊擁有燦笑容的女孩
跟他一起閱讀了我寫的「#斷不了」這本書
或許書中的多元情感、身體探索與他們的生活遭遇相同
使得這場分享格外有趣也真實
推薦給大家
#關係可以段但愛卻永遠斷不了
#兩個眼睛會笑的愛書人
#讓人一邊看一邊微笑
#大眼男孩叫做曹原彰
#甜笑女孩叫做黃慧齡
影片的連結我留在底下留言處喔!
關於「#斷不了」這本書資訊:
以前我恨不告而別,後來也做了不告而別的事,
那些你真想切斷的,生命到了一個時候,
你知道其實一點都斷不了。
因為──關係可以斷,但愛卻永遠──斷不了。
「那個人」是個髮型設計師,
可以從人的頭髮看出對方的個性與心情!
「那個人」離開後,李鼎覺得自己休克了兩年……
像黑夜一樣的陳敬,
沿著他腹肌與人魚線到胸腔後方的脊椎有一道蜿蜒性感的刺青。
他是李鼎感情世界的參謀,
彼此招供分享了各自過去關係裡的所有祕密。
是他讓李鼎踏上了一個人的京都行……
小江是個不愛說話、在長吧檯工作的神祕Bartender。
他的成長背景與生命歷練,
是19歲的李鼎,在打工的青春歲月裡的一大啟蒙……
《斷不了》結合旅行、愛情與故事元素,
你將隨著這段京都的旅途,一起經歷追尋、迷惘、失落和重生!
李鼎在這個第一次的一個人旅行中,
想起最愛的「那個人」,
想起19歲那年夏天還沒結束的故事,
想起三島由紀夫、胡適筆下的愛情,
再想起早已被遺忘的自己,
京都似乎是一個開關,
它喚起了人們深埋在身體裡的祕密記憶,
當它們一一醒來,
也是我們必須回到過去,重新面對自己的時刻……
‧當心的節奏一樣了,你,就會跟他在一起了!
‧一個人的旅行,讓你發現你可以是一個對的人。
‧只要你醒來,今天就是你的。
‧好像越是緊握的擁抱與綿密的親吻,關係在上計程車後的一轉身就發現只是個短暫。
‧我們倆這種關係只是種互相依賴,這樣下去,咱倆誰都沒辦法去認識人。
‧我只有離開時間,卻從沒有離開誰,更沒有從過去解脫。
據說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之前,
還在乎的已經不是金錢、地位與名望,
而是那些未能解決而造成遺憾的關係。
李鼎最新作品《#斷不了》,
正因這場旅行重建了這些關係,
並拾回自己以為快給不起的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70的網紅管碧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10504管碧玲質詢教育部國教司,對於今年8月即將實施的國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綱,其教師手冊中,部分舉例及文義不妥之處,應儘速修正並廣納社會意見。管碧玲認為歐洲長期的的人權/宗教、現代/傳統的知識拔河,給予社會整體足夠的思想厚度處理如性解放、婚前性行為、同志婚姻等課題,但台灣社會即使跳躍,也仍...
多元情感 在 幹話心理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別人問我理想型,
我想來想去都是你。
今天來到 #愛情心理學
第121課->「#多元情感」
坊間有人將愛情分成四種類別,
而其中較為特別的是「#第四愛」。
第一類愛情通常指異性戀,
且同時符合傳統性別角色之期待,
比方說男性陽剛而女性則較為陰柔等。
第二類與第三類的愛情,
則分別指男同性戀與女同性戀。
第四愛同樣指的是異性戀,
但在性別角色認同上,
則與第一愛完全相反。
跳脫傳統性別刻板印象,
在第四愛的感情關係中,
女性普遍較為陽剛強勢,
而男性則較為陰柔含蓄。
此外,除了上述提及的四種愛情分類,
接下來也一同介紹 #LGBT 族群。
(族群解釋請參考附圖)
.
#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
泛指一個人對不同性別認同,
產生愛情、喜歡、性吸引等感受的現象。
簡單來說,就是你喜歡哪個性別的人。
#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
指個人對自我性別的意識。
簡單來說,就是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性別。
以佔多數的異性戀群體為例,
則是性別認同和生理性別相同,
且喜歡的是與自己性別相異的人。
然而無論性別、性向,
人們對於愛的渴求都是相同的,
我們都應該尊重與包容不同族群。
看完之後,下方留言「💕」。
參考資料:https://www.lgbtq.tw/meaning-lgbtq/
貼文修正:
1. 關於最後一張圖片,
原只是想弄成彩虹色的編編,
若是彩虹旗的話應為六色彩虹唷。
2. 酷兒(Queer)
用來統稱如同性戀,
雙性戀和變性者等非異性戀者。
多元情感 在 記者陳曉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漫長的放下】
文:陳曉蕾
著名科普作家李偉才博士,在獨生女兒自殺後,一度想跟著離開:「當時感覺很強烈,或者衝動,就是跟著她走——但我是無神論者,相信人死如燈滅,於是告訴自己:她已經走了,我跟著她走,又有什麼意思?」
二零一一年女兒參加完大學迎新營後兩天,在住所陽台跳樓,遺書簡單地向家人道歉和道別。大家都查不出原因,李偉才想了又想,還是選擇理性:「純粹從理性角度,如果大腦出問題,確實是不用解釋的。」當天女兒精神狀態如何,心理狀態如何,永遠沒有答案。
很長一段日子,李偉才一個人食飯,突然會哭;一個人走在路上,突然會哭,尤其經過女兒以前溫書的地方。「她當時那麼勤力讀書考進大學,還未開學就離開,那一切是白費嗎?」
可以念頭一轉,他又告訴自己:「如果她十九歲走了,之前的都是白費,那一個人九十歲走,其他也一樣,十九歲和九十歲,比起人類歷史幾千年,或者比起地球歷史幾十億年,同樣都是一彈指,沒有分別。」
在最傷痛的時候,他就寫信給女兒,一封封,超過五十封後來結集成書。慢慢地,他終於接受這份傷痛永遠不會消失。
「我根本就是一個破碎了的人,到我死那天都不會好。一個很漂亮的花樽,大力掉在地上變成一片片碎片,再利害的工匠也不能修補回來!這到我死那天,也不會改變。」
裂痕不會消失,但花瓶修補回來,仍然可以載水,插花。李偉才相信儒家思想:「既然決定留在世上,若然渾渾噩噩,甚至自暴自棄,那不比死更差嗎?儒家思想做人一定要積極奮進,要繼續做自己應該做,或者喜歡做的事。」
他認真地寫下兩句:「熱切地擁抱生命 坦然地面對死亡。」
.
香港每年約有一千人人自殺,身邊人帶著傷痛活下去。生命熱線自二零一四年起開始和公眾殮房合作,家屬到達公眾殮房認領遺體時,法醫會就會介紹服務,家屬若同意,釋心同行」自殺者親友支援計劃的負責社工蔡秀玲就會聯絡家屬。
「個人的情緒會很複雜,像掉進一個漩渦裡面,家屬通常會問自殺的原因,會問是否跟自己有關?當他們覺得自己有責任便會感到內疚;也會否定、憤怒、思念、不安;有些家屬會變得抑鬱,覺得混亂、無助、羞愧,甚至會產生自殺念頭。」蔡秀玲說家屬最常問的,就是什麼時候才會「好起來」,可是這樣反而會更難走出來:「這是人生一個很大的轉變,不可能短時間內處理。別想著要立即將這件事抹走,要學習如何面對、跟這件事共存。」
在這期間,家屬最想身邊人同行和接納,而不是指責和質問。
.
港台死神九問 2
漫長的放下?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questioningthegodofdeath2
.
關於近日的自殺
【生死學堂:如何聆聽自殺者和在生者的心聲?】
文:許寶强 流動共學執委、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
反送中運動掀動了數以十萬民眾的心情,尤其在幾位年輕生命消逝之後。選擇結束生命,又或哀痛悼念背後的情感,大抵是一種深沉的悲憤和極端的絕望。除了這些強烈的情緒外,自殺者的行動,是否也同時向在生者發放一些訊息?而在生者的哀痛和悼念,是否亦向自身和其他在生或尋死者表達另一些心聲?該如何閱讀和理解這些強烈的情緒和訊息?其成因、社會脈絡和文化氛圍?又怎樣與不同年齡、性別、階層的朋友交流感受和觀點,用同理心聆聽他人的憤怒與哀愁、勇敢與溫柔、絕望與坦然?
講座從反送中運動中所觸發的「我要攬炒」集體情感切入,嘗試理解自殺者和在生者的聲音,以及這種自毀情緒的社會成因,希望有助我們拓展認知視野與多元情感,讓自己與所關顧的人減負情感的重擔,為走更遠的路鋪墊根基。
觀看講座 https://m.youtube.com/watch?v=Zh7qKpCI7fo&feature=youtu.be
多元情感 在 管碧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10504管碧玲質詢教育部國教司,對於今年8月即將實施的國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綱,其教師手冊中,部分舉例及文義不妥之處,應儘速修正並廣納社會意見。管碧玲認為歐洲長期的的人權/宗教、現代/傳統的知識拔河,給予社會整體足夠的思想厚度處理如性解放、婚前性行為、同志婚姻等課題,但台灣社會即使跳躍,也仍需要充分的社會過程處理這些課題;現階段要將西歐的上述價值或論辯,直接植入國小五六年級的教師參考資料,應更為審慎。
多元情感 在 解憂動物園- 你了解[多元性別]嗎?你知道如何當一個[直同志 ... 的推薦與評價
而「性傾向」指的是一個人在情感、浪漫感、與性吸引的對象上的偏好,可以分為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等三種性傾向。歐美以縮寫LGBT來簡稱多元性別族群,而臺灣青少年 ... ... <看更多>
多元情感 在 綜合活動領域「從情感教育談關係大人學」多元選修課程發表會 的推薦與評價
課程示例與簡報下載:https://reurl.cc/k1YZ5x.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