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效應】愛自己始於看見與理解內在創傷
文斯費利帝一名相當知名的減重診所醫師, 他將一名名為唐娜53歲的婦女,靠著他的減重計劃成功了剪了大約45公斤,結果在短短六個月又胖回來。費利帝醫師 我相當挫折,他之前明明表現得這麼好,他的努力明明換來的成功...怎麼會又回到原點?
費利帝醫師決定找出原因, 他對病人提出一連串的基本問題:你出生的時候有多重?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多重?上高中的時候有多重?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時候是幾歲?
本來他要詢問唐娜第一次性行為的時候是幾歲時,他一時口誤:“你在第一次性行為的時候是幾公斤?”
唐娜想都沒有想直覺回答:“18公斤“
”18公斤?“費利帝非常驚訝,以為自己聽錯了。
唐娜垂著頭說:”那時我四歲,是跟我父親。“
類似的個案故事層出不窮,一旦他的個案遇到新的男性對他們展開追求, 他們又會復重。
費利帝心想:會不會是他們的潛意識透過增重,想辦法保護自己不要再次受創? 說不定體重就是心理和情緒上界線,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傷害。
為了理解虐待與肥胖隱藏的關聯,費利帝醫師開始在減重門診諮詢時,進一步理解個案早年的遭遇。 他驚駭發現,似乎有一大半的病人都曾經遭到性侵。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得
當我們遇到壓力情境或是創傷事件時,往往會啟動”戰或逃或靜止反應“,而如果我們一直在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底下生存,我們的大腦就會一直啟動壓力反應,讓我們得以在這個危險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過去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創傷經驗會讓我們被生理上的恐懼與無助淹沒、製造出無法承受的情緒紊亂,減低自我效率以及自我控制的感覺等。
因此,當我們童年逆境經驗越多,壓力反應系統就要越頻繁、越強烈地對多種壓力來源做出反應,可容忍的壓力反應也就越可能變成惡性壓力反應;經歷過負面事件,不但會影響大腦結構和功能,還會影響發育中的免疫和內分泌系統,甚至是連帶改變細胞讀取和轉錄DNA的方式。一旦壓力反應系統失調,就會產生年所生物反應,身體的系統器官也會開始出現各種毛病。人體有點像複雜、巨大的瑞士錶,每一系統要是發生什麼事,心血管系統也會受到波及。
以上的段落皆取自於”深井效應“這本書。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腦海中不只有整理出自己曾有過的童年逆境,也想起我身旁的親友與個案們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男性。
他明明是一位上市上櫃公司裡的高階主管,身旁也都有女性主動對他示好,他卻不敢進入太深層的關係當中。
當我們談了幾次之後,他才娓娓道來他內心真實的恐懼:“你知道嗎?每次女人一掉眼淚的時候,我就想起我媽瘋狂起來的樣子,她會拿起愛的小手抽打我,一邊掉眼淚,一邊數落著我爸的不是、還有我奶奶怎麼苦毒她這個媳婦...
有次我終於受不了了,把我媽媽對我做的事情跟我爸爸說,我爸居然說:哭什麼?!男孩子連這種事情都不能承擔!以後怎麼承擔大事!不准哭!用你的腦袋想想怎麼辦!”
“老師,你不要看我現在這麼成功,其實我之前創業失敗過,那時候的女朋友還跟我說,這樣我爸說你買不起房子,叫我不要跟你在一起吃苦....她哭著這樣跟我說,可是還是離開我,我覺得每次看到女人的眼淚就好像準備要被傷害的感覺,你會不會覺得這樣的我很可笑還是很軟弱?“
#我們內心都有個受驚嚇的小孩
我想說的是,或許我們內心都有一個受到驚嚇的小孩,卻難以表達自己內在的苦與軟弱,尤其是我們的文化鼓勵著男性應該要堅強且勇敢,甚或是理應要五子登科,這樣的人生才算是成功的樣態,往往忘記了我們是人,我們會受傷也會有所限制,也忘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獨特性以及這個社會所給予的資源與階層上的不平等。
不論是在心理學臨床研究中或是于玥的經驗裡頭,確實也發覺男性確實不擅長求助也不容易表現自己的苦痛。
在”我已經夠好了“一書中一位被訪談的男性這麼說著:「我們男人也會自卑,深切的自慚形穢,但是當我們接觸外界,分享自己時,情感卻大受打擊。 而且不只其他男人這樣對待我們而已,當然他們會痛扁我們,但是女人也是如此。你說你希望我們展現脆弱和真實的一面,但是少來了,你們根本受不了,你們一看到男人那樣,就覺得噁心。」
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當我們在一個長期處在高焦慮與高壓力的環境當中生存時,是很難展現自己的脆弱與無助,我們會處在惡性壓力反應之下,自然難以放下防備、難以與他人親近、就好像是刺蝟一樣處於備戰的狀態,長期下來也會對身心造成巨大的影響。
如果我們能夠對自我這麼受傷與震驚的內在小孩有多一點的疼惜,停下來對自己說:“沒關係,你會這麼震驚與不知所措是正常的,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我陪你一起面對。”這將會讓我們對待自己的傷痛更加理解與接納一些,也會更同理看待其他人的苦難。
在"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裡頭提到治療師在協助個案探索自己防備性與挑剔性的行為是怎麼來時,如果停止挑剔伴侶的話,那個案會發生甚麼事?(p.315)
個案回答:「如果我批評別人,別人就不會來傷害我,如果我表現得很完美,就沒有人會批評我。」
治療師邀請個案感謝內在的挑剔專家,讓它免於傷害和屈辱。個案放鬆了一些,更進一步探索挑剔專家是在保護著誰。
個案看見七歲的自己被父親瘋狂鞭打著,不知道該如何抵抗,只能尖叫。而他內心便長出挑剔專家,不斷責備那個小男孩,說他是一個懦夫;治療師邀請個案傾聽那個小男孩的聲音,並且想像現在已經長大成人的他,坐上時光機回到當時的場景,保護小男孩並且帶走小男孩到別的地方遊玩。在治療過後,這位個案也較能夠在親密關係裡自在地與伴侶相處,挑剔性的話語也減少了許多。
我們成長的過程往往會發展一種慣性的模式去對應這個世界,這個模式可能一開始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存在,但發展過度甚至太過僵化時,反而會因此阻礙我們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因此,倘若花點時間陪伴自己,不帶著批判的心情,只是好奇與真誠的心傾聽自己的內在,便得以在關係中活得更自在與親密。(更棒的是,還可能減重?)
除此之外,在深井效應一書也提及,好好地睡眠、運動、足夠的營養、健康的人際關係以及正念也得以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更足夠的安全感。其實于玥也認為我們常說身心健康,意味著生理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生理,依照中醫的角度也認為我們的體質與飲食也會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倘若我們能夠先從"好好照顧自己的生理需求"開始,那便是愛自己的很大一步了。
#深井效應 #創傷知情 #愛自己
延伸閱讀: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張沛超著
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 娜汀.哈里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心靈僻靜花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下期天使塔羅諮詢師證書班 #預計下半年8月開課 每一個擁有靈魂的存有,都能夠和自己的天使及指導靈連結。在課堂中,我們除了看到自己內在自我架構的完善,了解自我在每一剎那的起心動念,和自己靈魂的腳步調頻,及開啓超感官來感應並接收宇宙間的訊息外,更能和一直在自己身邊的守護天使及指導靈相遇,過程中的...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心靈僻靜花園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麥田出版- 【下面七個「才」字 的評價
- 關於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多重伴侶開放式關係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多重伴侶開放式關係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好的伴侶,會願意給安全感、你們雙向奔赴! - YouTube 的評價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好書分享《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天下文化X Readmoo電子書全書系書展】
「與清晨對應的不總是黑夜,與少女心對照的也不是將死之老。
這兩極之間琢磨熟成的時間,應如午後的緩慢和煦。」
大概是眼看著我從少女成長為資深少女(嘴硬)了,最近常接獲關於熟齡女性的推薦閱讀咳咳咳。說正經的,現代社會推崇年輕、極力抗拒老化,不時在影視媒體上看到〈王祖賢嚴重劣化,小倩變黑山老妖〉或〈廣末涼子一秒變老阿姨〉等充滿惡意的聳動新聞標題。
人們追求抗老、凍齡、逆齡、逆生長,商人善於大量製造並販賣老化焦慮,強調四十歲看起來得像三十歲、三十歲看起來要像二十歲。是故,遇到喜歡叫別人猜年紀的人時,千萬記住這是陷阱題,也是送命題!我們必須蒙蔽良知,將目測年齡減少十五歲,才能得到一朵朵春光燦爛的明媚笑容,安心嘆息自己又平安活過一天。
渴求青春樣貌、強健體力的同時,人們往往忽略了身體健康,心理更要健康。很可惜地,人類的智慧並不會伴隨年齡增長,不少人外表看似成人,心智年齡卻像小孩,剛好和柯南相反。所以鄧惠文醫生在《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一書中,探索中年世代的內心、變老的意義,並細密梳理關於自我、家庭、伴侶、親子等難題。
個人喜愛本書的原因在於鄧醫生以堅實的精神科醫學為基礎,書寫內容有理有據,非空泛之談,觀點冷靜清晰、鞭辟入裡,文字又溫潤如玉,以雋永輕盈的文筆撫慰、療癒人心,每個在成長過程受過傷的讀者,都能在書裡找到安慰,沉浸於淬練過的平靜。
談老去,鄧醫生以醫學觀點說明,當你太恐懼老化、過於努力去抗老,易導致慢性壓力,甚而衍生各種身心症狀,反而使人類的正常機能老化。不妨釋放內心枷鎖,改為「知老」、「樂老」,接受自己現在的年紀與狀態,讓身心皆得到自由,才能創造由內而外的安定感。
回頭想想,年輕時期的王祖賢美艷無雙,熟齡的她不也美得沉靜自然?而七十六歲的海倫米蘭(Helen Mirren),即便臉上有明顯歲月痕跡,仍難掩動人風韻,迷人風趣,是我最喜愛的女星之一。她們老得如此優雅,正符合哲學家阿密爾之語:「知道怎麼老,是智慧的傑作。」
談家庭關係,年屆而立或不惑,許多人既為子女,亦為父母,夾在兩難身分間,內心滿溢不安全感,咎因兒時受的傷,擔憂自己會不會重蹈覆轍?害怕沒能力成為好家長,如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言:「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身為榮格心理分析師的鄧醫生認為,人越到中年,越會浮現無法原諒的原生家庭創傷,「與父母和解」並非意謂要諒解他們,而是放過自己,不再執著於曾歷經過的不公平,把現在的人生過好,成為比父母更好的人,也許你已經是了。
此課題亦涉及目前很多意見領袖倡議的「做自己」,然而,書中以心理治療工作實例說明,若過往經驗讓我們相信被拒絕的可能性極大,不得不壓抑天性,採取保護措避免失望,便極易陷入「我做什麼都無法改善人生」之「習得性無助」,例如中國流行的「躺平」現象,或是不少人受困於婚姻泥淖中,卻說:「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和諧,我別無選擇。」
試問,你是真的沒有選擇權,還是害怕選擇,選擇了不選擇?
再者,習得性無助也導致所謂的「做自己」,傾向缺乏方向性的「我『不要』當好人」、「我『不要』再說好」,意識到了嗎?以上宣言只是對他人的反動,我們只知道「不要」什麼,卻不清楚自己「要」什麼,這離「做自己」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不僅一針見血指出人生面臨之大哉問,重點在於提出解方,閱讀本書不限於單向觀看,是與自我的互動對話,讀者在一章章瀏覽過程中審閱自己,認清性格中的多重面向,重新界定自身價值,找到往後餘生要前進的方向,正如本書副標所言,「明天的女人,將比昨天的女孩更精采」(因為中了樂透頭獎)(並不是!!)
⬇️⬇️⬇️⬇️⬇️
【書展活動說明】:
1、天下文化X Readmoo電子書全書系書展,9/30(四)前,單本85折、3本75折
https://bookzone.pros.is/3nu63w
2、《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一日限時「五折」優惠,9/15(三)凌晨12點起
https://bookzone.pros.is/3lt8ug
3、週週限時加碼優惠預告
9/22(三)《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增訂版)》55折
9/29(三)《與成功有約(30週年全新增訂版)》54折
⬇️⬇️⬇️⬇️⬇️
【抽獎辦法】如下:
1、感謝天下文化大方贊助,本次贈書由讀者選擇書展中想看的書「任一本」,將抽出兩位幸運的讀者!
2、鄧惠文醫生的《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從9/15(三)凌晨12點起,限時24小時五折優惠(190元),所以個人建議有需要的讀者趁折扣買鄧醫生的書,抽書部分另選有興趣的,比如《雜訊》、《致富心態》、《灰階思考》等(今年的熱門暢銷書)
3、留言請告訴我,你最想看天下文化書展中的哪本書?(請點連結挑選)
例如:『我最想看《雜訊》』
4、即日起,至2021/9/18(六)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名單
5、抽獎不限地區,住在地球的讀者皆可參加,抽中的讀者,天下文化將提供Readmoo讀墨電子書兌換序號
#天下文化 #Readmoo讀墨電子書 #鄧惠文醫師 #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 #中年課題 #熟齡女子 #生命故事 #自我 #家庭 #伴侶 #親子 #照護 #世代 #大姐之路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任讓妳當一個堅強的女人,但對的人,他會跟妳一起做回小孩】
生在二元對立的世界太久,我們會忘記很多形容詞看似敵對,其實能夠同時存在,甚至,他們本就該歸為一類。
近期,令我體驗最劇烈、思考最刻骨的問題大概就是:一段感情關係裡,如果我是一個「像小孩」的伴侶,是不是就等於我不夠成熟?不夠堅強?一個女人的身上,能否具有孩子的氣質之餘,又能擁有悟道者的經驗與智慧?
理性的哲學論述中,老子、尼采跟愛默生,他們協助我「驗證我的經驗」;而名人故事中,我感謝林志玲、胡杏兒,以及好萊塢巨星奧黛莉赫本,他們也用己身情感歷練向我訴說一個概念:
一個孩子,一個智者,兩者非但不衝突,甚至,當一個人觀賞事物角度充滿彈性、心臟強悍,他們最終的靈魂狀態都是復歸嬰兒。
—
最近,演員胡杏兒的老公李承德被嘲笑「妻子能力比較強」、只會吃軟飯。
胡杏兒反擊,李承德萬分支持她闖蕩演員夢、花很多時間幫忙協助家務,最終,她說句發人深省的話:
「我的前任,他們讓我當一個成熟堅強的女人;可是我的老公,他讓我當一個小女孩。」
這個至關重要的理由,讓當時 35 歲、剛結束一段 7 年感情的胡杏兒重新相信感情。
胡杏兒曾與演員黃宗澤交往 7 年,男方屢屢劈腿被拍到,私下對胡杏兒百般挑惕,胡杏兒還曾被網紅嘲笑:「她對抓姦肯定不陌生吧?」
和黃宗澤的感情,胡杏兒努力做一個大度的女人,卻忘了這樣的大度讓她難以「放鬆」與「放心」,男方只想自己舒服、不願意顧及她的感受來行事。
林志玲多年情路曲折,她在 44 歲時男星 Akira 互為人生伴侶。
Akira 說:「志玲是一個喜歡帶給大家溫暖、個性成熟有智慧的女人,但是志玲在我這邊,她永遠都可以做一個小女孩。」
好萊塢傳奇女星奧黛麗赫本,有過兩段慘烈婚姻,最後一段感情是與 Robert Wolders 相伴 11 年直到過世。
剛交往,奧黛麗赫本 51 歲,問到為什麼選擇男方?她說:「因為他(Robert Wolders)能夠讓我當回小孩,他是我靈魂的雙胞胎。」
胡杏兒、 Akira 和奧黛麗赫本說的「小孩」,不是任性和公主病,不是一吵架就亂發脾氣的不理性,不是拒絕溝通的冷暴力,這些都不是小孩,那叫小屁孩。
他們口中的小孩,指的就是展現本質。
我可以放心在他身邊流露我的脆弱跟焦慮;我可以勇敢嘗試很多「不傷害他人跟自己」的冒險;遇到矛盾時,我能放鬆訴說感受;我可以撒嬌和裝可愛,是大器優雅的女強人,也可以是耍奶音的小妹妹,這都是我。
以上他都會陪伴妳,有耐心去理解妳,不會輕易批判妳。
-
胡杏兒、林志玲和奧黛麗赫本,走過人生半輩子,她們均選擇想和「能讓她們成為孩子」的男人相守,在於當兩人都能理解彼此「小孩的那一面」,並心甘情願接受,才是最扎實的安全感。
小孩,就是本質。
話說,這個「本質(小孩)」的內核又是什麼?以神秘學或心理學來論,有個名詞,內在小孩。
很多人錯把過度防衛、龜毛控制、害怕展現情緒、逃避溝通視為「內在小孩」,為此沾沾自喜,以為這就是找到自我,殊不知這個「自我」在感情裡不但傷害別人,到頭來是損傷自己,錯把屁孩當小孩。
愛默生在散文《論愛情》提到他心目中的理想關係。
「美好的愛,他們能讓對方打開『純真靈魂』的那一扇門,哪怕這扇門後有瑕疵,可戀人們會勇敢將其指出、互相調整,卻也不會相見互怪,反而雙方都會感到開懷。」
兩人都有足夠心胸去接納對方,對彼此擁有寬恕和理解的慈悲,這個行為本身不就像個小孩了嗎?
尼采和老子,他們不約而同指出「精神上成為孩童」有多重要,一個是「專心致柔,能如嬰兒乎」,另個則言:「孩童是天真而善忘,一個新的開始,一個神聖的肯定。」
這兩者,呼應愛默生筆下的「純真靈魂」。
內在小孩,原來是歷經人生滄海桑田、嘗遍情愛苦痛,仍願意選擇「勇敢付出給愛」的堅強之人,心胸夠寬大,他們終將歸返己身本質的原廠設定,在不具體傷害他人的狀況下綻放自己,因為他們不再害怕「受傷」這件事。
他們的智慧將從傷痕累累中破曉,進化為一個不再逃避、願意放下因恐懼失控而產生的自我設限,做一個熱愛探索世界,同時也接納世界的孩子,哪怕這世界有時真的他媽的雞歪。
—
但是,誰說內在小孩就不會有焦慮?
連神仙也得定期下凡歷劫,跟七情六慾抗戰;希臘羅馬眾神,祂們連七情六慾都不想戒,但也不妨礙祂們擁有真善美、對老百姓慈悲以待。
神仙都不可能完美,你的伴侶也是,他的內在小孩必然有你看不順眼的地方,但就像愛默生講的,倘若你也是小孩,你們反而會因為在討論調整的過程裡「開懷」。
再來,一個發展成熟的內在小孩,他在面對情緒時會發洩,但自己也會解決、不會遷怒到你身上,於是身為伴侶,有耐心陪著便是,但這並不代表對方表露他的情緒就是「不成熟」,人類本來就有負面情緒,一直隱忍反而不太正常吧。
能找到另外一個「敞開心胸的小孩」,一起擁有童真,這種老靈魂可遇不可求,如果找不到,很多智者寧願單身一輩子。
畢竟能讓內在小孩舒展,你不見得多著急要人陪你。
但請記得,找一個成為內心開放的小孩當伴侶吧,有生之年能遇到,要我等多晚都沒問題。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心靈僻靜花園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下期天使塔羅諮詢師證書班
#預計下半年8月開課
每一個擁有靈魂的存有,都能夠和自己的天使及指導靈連結。在課堂中,我們除了看到自己內在自我架構的完善,了解自我在每一剎那的起心動念,和自己靈魂的腳步調頻,及開啓超感官來感應並接收宇宙間的訊息外,更能和一直在自己身邊的守護天使及指導靈相遇,過程中的靈羽浮光著實令人驚嘆。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自己才是那人生補夢網中最偉大的編織者,為困厄流離的人生,落下完美的註腳,而創造出精彩的風景。
如果你也在性靈探索的路上,亦或是暫時擱淺在心靈的暗礁或淺灘上,歡迎一同來體驗一個不同維度空間的課程,讓你不再需要借閱他人的人生,來給予方向及指引。你,就是自己最棒的引渡者。
✏️【天使塔羅諮詢師證書班】
常有人問我塔羅解牌的方向,說實在塔羅牌難就難在從多種不同層面切入會呈現不同面向的結論。雖說它有原本心理原型的意涵在,但隨著解讀人的經歷及特質,所解讀出的結果會有所不同。天使塔羅課設計的初衷,是讓大家能以連結天使的能量來做為解讀塔羅牌的基礎,為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尋找方向性指引,及在靈性意識擴展上有工具能幫助我們深入和自己對話。
天使塔羅課是一套完整的密集課程,從能量調頻、接收天使訊息到解讀塔羅牌義。和一般仿間塔羅課不同的是,塔羅牌義只占解讀中20%,主體是以接收天使訊息為主。我的方式是和九位第五次元脈輪的大天使們、指導靈及九位IET療癒天使團隊合作,依照祂們的指引及牌義解牌,並深入探究問題核心意義及所要帶給個案的相關訊息,這會較能夠深層地來探究潛意識或靈魂想要提醒些什麼。基於這樣的經驗,我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以此種方式為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獲得智慧、指引及心靈啓發。
課程超感官接收部分以不同風格塔羅為主,塔羅牌義則以偉特塔羅為主。
📌課程結束你會學習到:
• 如何和自己的能量氣場調頻
• 如何開啓超感官能力
• 如何接收天使訊息
• 如何得知身體病痛所傳達的訊息
• 西方神祕學元素及應用
• 色彩象徽符號及意義
• 數字代表意涵及象徵、靈性數字、古希伯來文數字
• 星座三態宮、四象宮及元素性質
• 78張塔羅牌牌義及相關神祕學及神話元素
• 牌陣解牌及應用
• 天使塔羅諮詢師結業證書
📌課程地點:
北市近捷運站
📌課程費用:
新台幣$30,000
--------------
#靈魂之旅
這期課程即將來到尾聲了,很開心與大家一同成長學習了三個月,還真有點捨不得。
我個人很喜歡這堂課,當初把新書的內容轉為課程,是因為部分內容深度較深,除了從靈魂角度去理解人生之外,還有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及理論。透過每天群組的文章及一週一次的課程講解,教學相長我自己也獲益不少。如果你對於了解自己的各種面向、潛意識的運作及在各種關係間的衝突有興趣,歡迎報名下期「靈魂之旅」,預計十月開課。
💜
在人的情感深處,其實藏有許許多多隱祕又生動的人性需求。
不論是兒時與父母的關係、長大後與同儕朋友或長官部屬的關係、婚戀關係及人際關係等,無一不再顯現給我們看心靈修復之路的成長有多重要。一個人從嬰兒時期對周遭環境(人事物)的感知,將形成對世界的現實感知,而足以影響著成年人的一生。雖然我們已無法回到過去改變當時的環境,但我們能探索自己的內在運作,理解自己在無意識層面都是如何在與人及世界互動,而造成所謂自己的命運,或是如何一再地遭遇相同挫折的。
我個人的體驗是在找尋方法解決前,得先理解造成問題的原因,這一步已是一個大關卡;若是能有對原因的理解,那麼接下來的實際作為及療癒就能透過自己付出的努力去改變。真正推動自己成長及覺察的,是願意面對的勇氣及嘗試。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時間:
星期日晚上7-8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
靈魂之旅課程心得:
學員1)
這趟靈魂之旅走到至今,靈魂真的很有趣,有很多的收穫與驚喜。每一次上課我都很期待,有時候在寫筆記時會遺露一些重點,所以希望老師之後的每堂課都能錄音,這樣每次回聽時就會更清楚。謝謝老師帶領我們穿越了靈魂之旅。
現代深度心理學穿透心靈的表層,進入了潛意識的範疇一樣。我們不是只是身在這個世代,而是可以運用潛意識的能力連結各個世代的自己,以汲取累生累世的智慧。這段話讓我想到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曾說:「夢境是通往潛意識的道路。」
或許常看老師的文章,對於夢裡的情境發生往往反應現實當中靈魂被壓抑而無法呈現出來,最近有個友人同樣的夢境夢了5~6次,她以為是亂夢,後來女主告訴我時,我當下直覺告訴我事情沒那麼簡單要趕快處理。夢裡的男主角跟男主角的爸爸常去女主角的店裡跟店老闆聊天,女主角本身會塔羅占卜跟接收到造物主訊息,因此男主爸爸常來找女主詢問意見,有一天詢問到他的媳婦是怎樣的一個人,女主有跟男主爸爸說媳婦是孩子氣的人,這時男主的爸爸心裡有個底,他其實屬意女主成為媳婦人選,但沒說破,女主也看到男主跟太太的未來的結局不圓滿,但她也不能說。夢裡女主的車壞了無法外送,男主就說要開車送她去外送,在路途中,男主的太太打電話來,男主不接,女主覺得奇怪,男主就說我跟太太離婚了,接著男主跟女主說我喜歡妳很久了,於是擁抱了她,女主嚇到後醒來。我就跟女主說妳要跟男主的太太說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要跟太太道歉,也要跟男主說妳已經有對象讓他對妳徹底死心。後來在事情終於圓滿落幕,男主與太太願意重新面對彼此努力,讓這件事的結果瞬間翻轉。夢的根源源自於男主的爸爸的「起心動念」,當時女主跟我說她現實生活中沒有跟任何人說出男主爸爸跟女主所說的話,我就跟女主說:「沒有說出來,不代表靈魂不知道。」
由此可見,我們內心所想的每個人、事、物,都會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而讓事情會有所改變,顯化能力也是跟潛意識息息相關,現在的我會更謹慎於自己的想法與說出去的話,想法與話語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它就像一把利刃也像一對溫暖翅膀,完全取決於你當下的能量意識。
透過這場靈魂之旅,我成長很多,也感受到靈魂所要教導我們的功課,很多事情不能從單一面向去看,而是要從很多角度去覺察,過去的我無法真實地做自己,我拼命地壓抑自己的情緒與批判自己只是為了成為外人眼中完美的自己,兩年前的我已走到了極限,走到了生與死的邊緣,巨大的痛苦不斷朝我襲捲而來,我告訴自己不想再這樣過日子了,我決心要改變自己,透過自我對話讓我有機會面對過去的自己,這一切讓我很感謝過去的自己,我常在想每個選擇都是靈魂的選擇,透過這個選擇靈魂所要給我的功課是什麼,這些經歷讓我突破與成長,當同樣的事情再發生,我的心境也與過去不一樣了,也會感受到對方會這麼做的原因,對於曾經傷害過我的人,我選擇寬恕放下,放下的一刻,我的靈魂是輕盈的,我才能更堅定地走向未來的我。
學員2)
首先非常感恩這次的課程能以線上的形式開課,讓遠在德國的我也能參與。課程中老師透過心理學理論和案例解析,探討靈魂之旅、心理防衛機制、原生家庭與親密關係等議題,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切入,發現自己那些隱而未現的靈魂傷痛。我總能在每週的文章中發現自己的新面相,原來那些我走不過去的坎,是來自於我的原生家庭及成長環境;原來那些我討厭的人事物,只是我的內在投射,是我最不想面對的自己。本次的課程是個能開啟「自我覺察」的大門,將焦點重聚到「我」身上,讓我們有機會窺探自己的潛意識,並正視自我療癒的責任。也很感謝老師在課程中提供了許多相應的自我療癒的方法,透過層層的解析,我才發現其實一直以來我並沒有好好的對待自己。本次的課程除了讓我更了解自己的需求與限制,也讓我有機會去同理、擁抱那個內在需要照顧的小孩。
學員3)
之前對自己前世今生有興趣,所以就找Blair老師看看自己的前世今生。Blair老師詳盡的解說,使我對自己前世今生的事情更有興趣。所以當Blair老師開前世今生有關的課程,我就立馬參加。老師曾經提過她的取態是由心理方面解說,那時候還沒上課不了解。等上課了才發現內容和玄學沒太大關係。是從心理方面去看待什麼是前世今生。我特別喜歡這種上課方式,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大家有問題可以問老師,其中有的問題我一時想不到都被同學補齊,轉眼間,課程快完了,我還真有點捨不得呢。
學員4)
課程內容基礎是關係探討包含了關係療癒,關係療癒的前提是建立在自我覺察之上!原生家庭的影響範圍之廣,大部份的問題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可以影響到所有跟人之間的關係,家庭教育基本影響到二十五歲以前的人生,至於影響到幾歲也取決於個人的覺察。我的起步比較慢,我是到35歲才有覺察到,很多人一輩子也不會覺察到 ,這課程讓我的覺察更輕鬆也更快速。課程中,老師也分享了療癒原生家庭的方法,目前還沒有時間去嘗試,相信方法是有效的。非常開心有機會上到這課程,非常感謝老師的指導與分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kKqm68x9aU/hqdefault.jpg)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多重伴侶開放式關係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開放式關係小聚:聊聊你的非主要伴侶們|Accupass. Polyamory, Open Relationship and Swingers Meetup 這是長期供給認同朋友們一個和諧的交流的聚會,也是一個安全與 ... ... <看更多>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多重伴侶開放式關係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開放式關係小聚:聊聊你的非主要伴侶們|Accupass. Polyamory, Open Relationship and Swingers Meetup 這是長期供給認同朋友們一個和諧的交流的聚會,也是一個安全與 ... ... <看更多>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在 麥田出版- 【下面七個「才」字 的推薦與評價
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 補班日不憂鬱! 一起跟著星期三神經解構思想,新增腦內資料庫~ 真正健康、道德的關係,重點不在一對一, 而是尊重、界線,以及知情同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