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看到的未來都是有限的,但像我們這種年紀,也夠自己用了。
是因為有了小孩,才希望能看得遠一點,避免孩子所受的教育跟訓練,讓他們一出社會就過時。
對於人工智能以及機器,即將讓許多工作消失的世界,這本書討論得不錯。
作者本人的文筆跟學養非常好,把相關議題串起來的能力也相當好,是本很容易讀的好書。
例如這邊,他提到,事實上開放式課程,能讓全世界各地的學生,一起讓到世界名校、世界名師的課。
而史丹佛的老師,一旦把課程開放給全世界學習,會發現其實史丹佛最傑出的學生,也沒辦法名列前茅。
其實,最優秀的學生,並不見得在史丹佛。
但這本書後面也提到,根據這幾年的經濟學研究,名校的教學並不見得真的比較好,但他提供了鍍金的效果,讓全世界知名的企業知道,這群人很優秀喔。
這叫做 signalling。作者告訴我們,目前的研究顯示,名校帶來的效益,約 80% 是這個。
而名校容易吸引好學生,即使他們的教學普普,最後這些學生帶著名校光環出去,就容易得到薪水高的工作。
這就是目前世界運作的方式。作者很誠實也很實證的告訴我們。
然後,同時也進一步思考,用金錢來衡量工作價值,到底對不對呢?我們未來有哪些選項呢?
如果有一天,工作不夠所有人做,自動化的事情太多,那麼即使有「無條件基本收入」,這些領錢但不需要工作的一般人,該做什麼呢?
會不會因此意志消沉?會不會因此人生沒有意義?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類似的例子,後來怎麼了?
這些全面性的討論非常完整。令人深思。
- 不工作的世界:AI時代戰勝失業與不平等的新經濟解方
https://bit.ly/3rCcEHj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多 益 開放式課程 在 鋼琴輕鬆談-「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aken your inner Piani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碰撞使鋼琴發出聲音/ #從碰撞現象探討演奏時手指是否需具備支撐力
文/吳祐朋
碰撞的定義如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質點間,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有交互的作用力,稱之為碰撞。
我們由碰撞的定義得知,在彈奏鋼琴這項運動,必然會發生碰撞,不管是採取高抬指或是貼鍵練習,手指必然會去碰撞琴鍵。(這邊跟各個學派沒關,不管是俄國人彈鋼琴,還是隔壁鄰居彈鋼琴都會發生碰撞,因為手一定會碰到琴鍵啊 !)
所以這篇文章我想由碰撞的角度來探討,如何有效益的使鋼琴發出聲音,並減少身體負擔,完成快速音群。
討論到碰撞,我們馬上的會聯想基礎物理的課堂上提到的,彈性碰撞以及非彈性碰撞。
#彈性碰撞,指的是碰撞前與碰撞後,整個系統動能不會轉換為內能。
#非彈性碰撞,指的是碰撞前與碰撞後,整個系統的部分動能轉換成至少其中一碰撞物的內能,使整個系統動能無法守恆。
看了這兩段文字,我們可以知道差距就是在系統的動能有轉換成內能。
內能可以想像成很多種能量的總和。舉個例來說,我們彈鋼琴彈久了發現,咦 ! 鋼琴的表面變熱了。一開始我們剛打開琴蓋彈奏的時候琴鍵冰冰的,彈久了琴鍵變溫了。
我們可以把這現象簡單解釋成,我們在彈奏鋼琴時有些我們施予給鋼琴的能量,被轉換成熱能了,所以彈鋼琴是屬於非彈性碰撞的一種。
那下面我們就用非彈性碰撞的觀點來探討彈鋼琴吧。我們想像我們拿者一根鐵棒還有一根可以做花邊造型的鐵絲敲打鋼琴。
敲打完後我們會發現一件事,鐵棒好端端的,但是鐵絲的形狀卻變形了。我們透過鐵絲施予的動能,有部分被轉移到鐵絲變形上面了。在演奏鋼琴上面,手指碰到琴鍵並瞬間支撐當下,以鐵棒為例,會發出相當的聲響,如果是鐵絲,能量則會轉移,當然如果是鐵絲,再更用力一點碰觸琴鍵也會發出聲響(緊抓手指來演奏),但這就會影響鋼琴演奏的放鬆狀態,只要影響了放鬆,就會大幅降低手指的靈活度。
所以想辦法減少能量損失到這些對於觸鍵能力沒幫助的事情,有益於大幅降低身體對鋼琴的負荷。
至於主動支撐或被動支撐,以及將手指抓得跟鐵棒一樣堅硬來演奏有何影響,我們將繼續討論。
#手指建立FingersFlow運用科學與東方哲學揭開二十世紀鋼琴黃金時代演奏秘訣
本粉絲頁文字與影片皆為原作,如有引述請註明出處,盜用與翻拍必究,歡迎分享。
(圖片出自維基百科與台大開放式課程)
多 益 開放式課程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孩子學習英文要方法!」上週與大家分享如何提高學習效果!! 這週接續分享聽(方法3、4)、說(方法5)、讀(方法6、7)、寫(方法8)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孩子們有所助益~~
【別再執著地把英文「補」出來】(下)
國立中興大學行銷系 李宗儒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 汪恆易
方法3. 共享資源的使用:
世風日下,傳統的教育模式逐漸轉變,不再是「老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而是讓學生主動尋找資源,現在的網路資源發達,VoiceTube、TED、TutorABC、常春藤開放式課程等免費學習平台的出現,提供了諸多教育機會,甚至偏鄉或是清寒學生也能夠參與遠距教學的課程。
方法4. 廣播電台學習法:
隨時聆聽廣播電台的英語節目也是種學習方式,像是ICRT電台就提供了多元的學習管道,有的時候播出芝麻街美語教學,有的時候則是英語國際新聞,因此廣播電台是個很好的英聽演練方式。
方法5. 溝通學習法:
文章開頭曾提到英語在溝通上的實用性,如果有機會在某個團體(例如同個旅行團)遇到外國人,家長不妨就讓孩子試試吧,試著半強迫孩子和外國人問好,他們(尤其來自歐美國家)其實很樂意也很喜歡與陌生人溝通的。
方法6. 閱讀英語課外書籍:
相信這種方式已經是許多英文老師或外師大推的學習方式之一,經由多多閱覽或參考英文雜誌、小說以及學術文章等,不但強化孩子在閱讀英文篇章的理解能力,甚至可以進一步提升孩子英文寫作能力。
方法7. 聯想學習法:
孩子在學習英語時常常因為單字難背而放棄,其實,有別以往死記硬記的傳統,現在網路上則是流傳著透過聯想的方式記憶單字,也許在某個地點看到某個事物,因為將它無法翻譯成英文而自主查詢,這樣的方法大大增加了孩子對該單字的印象,下次再看到同樣的東西,則會自動聯想到上一次查詢的經驗,自然而然就將單字背起來了。
方法8. 寫作練習法:
其實,英檢的寫作格式是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以簡短的話語寫出表達重點,不懂的單字可以多方查詢,文章性質不同,單字用法也就不同,透過大量寫作,也能夠讓孩子有效提升其對單字的認識與使用能力。
綜合上述例子,學英語實在不需要花上大筆金錢和時間尋找適當的補習班,畢竟那只是個學習場所,重點在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以及「是否會善用資源」,尤其現在網路相當發達,而且家庭普遍能夠上網,學習資源唾手可得,即使沒有外師在身邊教學,前面方法提到的線上的課程與平時廣播電台都是學習的管道,更何況雲端上的資訊是不會消失的,假如英聽第一次聽不懂,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直到聽懂為止。
因此身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是出錢出力給予孩子資源,而是式著給予孩子誘因學習,一旦自主學習的觀念深植在孩子們心中,那怕是再困難的語言或科目,孩子們都將願意投入時間學習,社會整體的學習風氣不也提升了許多?
(全篇完。上篇刊載於12/21)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www.lila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