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窮_越哭越窮
昨天開了新社群,也只在自己的臉書放連結,照理說就是有發摟我的粉~~因為可以匿名,真是想不到立刻就出現了「特別加入來罵我的」留言。
當人可以匿名時,就會出現許多真實面目,而活到這把年紀,看了已經不會生氣,而是從中反觀該種人類,可以用來提醒自己為人處世,以及教育孩子。
一旦匿名就可以攻擊有兩大種人:
一種是城府太深,所以用來作為達成目標的手段,畢竟帶風向傷人是最快的,引起輿論即使當事人清清白白也會蒙上一臉灰;
一種人是太蠢,以為在攻擊人其實完全把自己內在的遺憾缺陷曝露出來,以為亂罵人爽到了,其實只是自曝其短,更加深化了內在的傷痕。
\
所以來聊聊「哭窮」這件事。
我一直認為「好運」和「財神」是會跟這信念走的,當自己老覺得過得差、嫉妒他人、憤恨不平,就會開始屋漏偏逢連夜雨的衰神纏身感,所有不幸都會降臨到自己身上。這沒什麼不好理解,因為會自怨自艾的人,時間都會在抱怨與自憐,原本可以好好拿來讓自己進步、進修、賺錢的時間都浪費掉了;不然所有積極進取的粉絲說說看,是不是一旦你進入學習狀態,會感覺時間根本不夠用?
所以說是信念帶來好運、財神照顧愛錢的人也不為過,畢竟化成現實來看,積極的人機會自然變多、專注於事情進展上所以大腦不會處在DMN預設模式上(一種極度耗能、讓你深陷在腦霧中的狀態)。
昨天看了淡如姐的文章,討論了彭凱平教授的 『積極心理學理論』:人類的心理是漫長的進化歷史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和性選擇是產生這些心理機制的主要進化過程, #選擇出來的心理機制的意義是要有利於人類的生存和繁衍。譬如~當人們看見崇高美好的事物時,就會感受到一種積極的力量,這是因為 #迷走神經張開的關系。(以上節取自網路)
大致來說就是,腦科學是一種能積極改變人生的科學,你的選擇呈現了表現出來的言行,而你的選擇也決定了人生樣貌。
\
基於此我從來不哭窮,我還真的很怕自己越哭越窮!
我記得當初筋肉老爺剛中風時,只有跟一個朋友調過頭寸,好姐妹借我也已經如期還完;其他我都是跟銀行借貸,因為信用良好借貸順利,我連跟銀行哭窮都不需要,因為銀行也是很現實的,你哭窮他會怕你還不出來不借你,你跟銀行展示自己的賺錢力,越高就越好借錢。
所以我還真的不知道,人生走一遭,哭窮有什麼用。
當時我也沒把時間拿來哀怨哭窮,而是除了睡覺時間其他都很壓縮的在賺錢與進修同步,不然怎麼一個人賺到兩三倍的薪水?
斜槓是需要實力累積的;
看起來過很爽毫不費力是因為我用盡努力;
如果有網友誤會了我分享自己欠債、賺錢、從韭菜當起的歷程是在哭窮,那還真是欠缺文字閱讀能力,因為那是在鼓勵還沒有投資理財的粉絲,連我都可以,大家也一定行。
\
至於囤房與炒房我還真的沒在鼓勵!來說說我為什麼喜歡到處看房子:
基於以上「積極心理學」和「腦科學」,看房子可以激發自己想要更加向上的慾望,把賺到的錢放在其中作為資產配置,還可以留有後路當成退休後收租固定收入,選擇要不要傳承給小孩,一百種好處都會激發我更想要變強的決心!
一個自住、一個收租,我的規劃是未來要是能力許可,會再看第三間,畢竟要照顧筋肉老爺,可能需要兩間租金比較能維持退休後生活。
所以基於這個夢想,都會讓自己更專注於現在的自我進修,提升能力去賺到更多合理報酬,這跟炒房不太有關聯呢~而是積極理財的一環。
一邊看房、一邊玩台灣,這是非常棒的週末休閒,也讓我多理解未來想要居住的處所~譬如買在青埔後,搬出了台北市那種輕鬆快樂還真是難以言喻。
\
抱怨與哭窮唱衰,對自己的人生是沒什麼好處的;該位酸粉我知道你會看,畢竟你也是昨天看了我的貼文才加入社群不是嗎?
這篇我不是在罵你,是希望你換腦思考,這樣人生才會過得更美好;而你自己過的美好了以後,就不會處處看人不順眼,還要花時間特別加入社群,等了一天讓我核准你加入,在趕緊發文罵我了~~
浪費了一整天只為了罵我,時間有夠浪費哩!
#時間就是金錢呢
夜雨 年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屋漏偏逢連夜雨 事情是這樣的…..
前兩天到小小PETIT上班,回家的路上,我一直覺得車內好熱,所以把風速轉到4級風,一樣熱到我椅背都濕了。
#地球一定壞掉 #怎麼會這麼熱
到家準備熄火時,才發現我開的是 #暖氣,然後還4級風暖氣,不熱才有鬼!
#我怎麼會這麼蠢
晚上開始有中暑症狀,已經躺了兩天還在嚴重中暑,加上MC來無法刮痧,整個人都很不對勁。
然後,今天是我們結婚16年紀念日。
#本來應該開酒慶祝
#如今我只想躺著讓我中暑快消退
#能忍受我這麼烏龍人生的也只有我老公
#不是烏龍不是哥
#16年體會能日常最幸福
#文章等我好了再補
#謝謝叮咚幫我們紀錄美好
❤️好好洗手補充品🔗 https://www.petit.com.tw/
📱凱莉哥Line🔗https://lin.ee/paBH7y9
🎬IG有即時動態🔗 https://lihi1.cc/nDUR6
夜雨 年紀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幾年前的《紅衣小女孩》恐怖電影爆紅,連帶的以恐怖電影來行銷台灣本土文化的想法成為眾多「文創」產業行銷台灣文化的又一個案例。這個看似新鮮且「潮」的文創概念,實際上並不是台灣電影第一次以恐怖片的形式來傳達與表現台灣本土文化或信仰了。如果你試著搜尋台灣在70年代以降的恐怖片,70、80年代的台灣恐怖片就時常以本土民俗傳說以及都市的疏離感出發去描寫人鬼的衝突或鬼的冤情。許多當時的題材之構想與創造力甚至遠遠超過我們當代的想像(當然,尺度也是遠遠高於當代電影),因此,在那個戒嚴的威權時代,電影工作者如何能夠利用被管制、審查的電影來進行自己的創作、傳達理念或推廣台灣本土文化?
———————
臺灣電影史中曾經有過一個對於鬼非常著迷的電影導演──姚鳳磐。姚鳳磐從 1960 年代初開始為電影編劇,作品包括李行的《街頭巷尾》(1963)、宋存壽《破曉時分》(1966)、臺語片《素蘭小姐要出嫁》(1963)、瓊瑤電影《幾度夕陽紅》(1964),以及無名氏兩本著名小說《北極風情畫》、《塔裡的女人》的改編等。姚鳳磐原為記者,寫過廣播劇,二十出頭的年紀就以一篇報導橫貫公路艱難施工的文章得到了記者工會採訪獎,還當選過十大傑出青年。
姚鳳磐從小愛看電影。他曾經寫過一篇約翰.福特的文章因而有幸與這位西部片電影大師見面,受益良多。雖然並非科班出身,他卻決定以電影導演為職志。他在 1969 年拍出了第一部電影《玻璃眼球》,片中獨特的懸疑氛圍,馬上得到了電影公司的矚目。他同年創作的第二部作品就是一部女鬼電影《雪娘》。
《雪娘》之後,姚鳳磐拍了一系列電影,並且參與了李行《秋決》的編劇,他努力嘗試多元戲路,但是票房並不成功,直到 1974 年他再度創作鬼片,終於以《秋燈夜雨》一片爆紅,建立了他的創作風格,也奠定了華語電影世界中「姚氏鬼片」的地位。
《秋燈夜雨》引爆了臺灣的鬼片旋風,他接著繼續拍了三部鬼片:仿《秋燈夜雨》的《寒夜青燈》(1975)、《藍橋月冷》(1975),以及以臺灣冥婚習俗為主題的《鬼嫁》(1976),票房都相當成功。
僅管姚鳳磐處理鬼怪懸疑的天分異常,作品也很受觀眾的肯定,他卻依然不願意被綁死,除了拍鬼片,他也嘗試其他題材,但是他的電影似乎只有懸疑鬼怪片受歡迎,請他導演鬼片的邀約不斷,他卻以「找不到新題材」為理由而拒絕。他希望在鬼片的故事上有所新意,卻害怕失去熱愛姚氏鬼片公式的觀眾族群,連帶影響票房和市場,再加上電影法規的影響,都造成了他的創作困境。
姚鳳磐的創作生涯中嘗試過諸多類型,除了鬼片,他也拍過驚悚、文藝、喜劇、動作等片種。然而鬼片終究是他最鍾愛的,從《秋燈夜雨》、《鬼嫁》,直到後來的《索命三娘》(1979)、《夜變》(1979)、《討厭鬼》(1980)、《鬼屋禁地》(1981),以及最後一部鬼片《九轉十八彎》(1982),姚鳳磐從不停留原地,永遠在求新求變,本著土法煉鋼的精神,製造懸疑、恐怖、視覺的新奇感,挑戰觀眾的感官極限,也挑戰自己。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aiwanese-horror-films-with-yao-feng-pan/?fbclid=IwAR1pxhc0RU44VNpReYrH8xPq_ZfJRyDi6kqo33vwyXkzX1qNpA7hvSnqK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