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門的日子讓你消沉了嗎?談 #儀式感:生命生活的意義由自己創造
居家防疫時期,待在家裡久了很容易造成行動力下滑,身心變得沉重,什麼都不想做懶得動的情形,我懂。無力,是因為沒有動力,而動力源於意義。
在去年搬到淡水後,疫情還沒那麼嚴重時我就曾經連續兩個禮拜未出門(只下樓倒了一兩次垃圾),整個人昏沉消極,失去活力,人生彷彿停滯。
那時候我回答了一題安妮的動態問答,我才警覺我認為我的心智年齡是八十歲,只有戀愛時才會回到十八歲。那個時期我不斷做夢夢到跟各種男性約會,從國小同學到動漫人物,夢境,彷彿開始比現實精彩。回想那個時期,我時常癱軟在沙發上,看著天花板,想著好像該出門了,但好像又不知道做什麼,且無論做什麼好像都沒有意義。
人生開始變得虛無空洞,看似與事無爭,與世隔絕,其實是因為找不到意義,找不到我與其他人事物的連結。回想那時候事業有些停滯,我可能也在自我懷疑,我這麼努力發文、辦活動意義在哪裡?真的有人被我打動嗎?我寫與不寫,開課不開課,有差嗎?
原本可能剛開始有出門的動力(動機),但一次又一次因為各種理由被自己打消念頭。諸如「家裡辦公很舒服啊,去咖啡店不方便又那麼貴幹嘛出門浪費錢…」對,金錢焦慮,或是「我工作還沒做完,企劃還沒寫完,我還不能出門,還要再一下,再一天…」,一拖再拖,士氣被拖垮,能量開始停滯又沒有好好流動釋放,開始一天比一天消沉。
直到我做了個夢,我在夢裡是一個劇團演員,有些才華但是壓力爆表,因為我有個超級嚴格的女老闆會虐待成員,不讓我們好好休息,提出各種不合理要求,讓我簡直像是在坐牢,只能從門縫看著藍天嚮往自由(詳情可以見真相ep3我談夢的分享),我才發現天哪,那個虐待我的恐怖老闆就是我自己!!
覺察到這個狀況後,我決定要心疼善待我自己,我開始主動跟朋友在外面約見面,或憑著一股衝動跳上公車沒有目的地就想去市區一趟,隨便逛逛沾沾人氣都好。
開始移動、流動後,看到很多人為自己的理想正在努力,開店的老闆、路上剛下班的上班族、uber司機,這才突然意識到我其實每天都可以出門,即使錢不多,到附近公園散散步,市區逛逛也花不了多少錢,我意識到我其實是有選擇的,我其實是可以做出改變的,這才慢慢活過來。
那時候每次出門我都很感動,除了見到活生生的人,同時感受到「你看!我帶自己出門了!我不需要藉著戀愛、約會,奢求別人來帶給我快樂,我能讓自己快樂喔!我做得到!」
說了那麼多讓我回到主題—我想那時候感到虛無消極的我就是缺乏了生活的意義感—儀式感,當時的我覺得一切沒有意義,卻忘記了意義是自己定義與創造的。
而儀式感,就是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意義。來分享一下我目前的儀式:起床時會先回憶並紀錄我的夢,重新校準一下我的生命目的,並感謝我的生命,我還活著,我還在呼吸,我好手好腳也還有技能和一點錢與資源,可以讓我體驗與創造我渴望的。
然後我會打開窗簾,上個廁所,喝口水,然後將昨晚陪睡的礦礦夥伴拿出去曬太陽淨化透氣,同時挑選今天要配戴的晶礦夥伴(飾品組合),接著我會點蠟燭,有時會配上聖木。點燃燭火後我會開始做每日儀軌,召請高我與指導靈與我同在,協助我調頻,再來搽個魔法油、彩油,這時候差不多完全清醒了,整個流暢跑完,才會正式開始新的一天。
透過日常儀式,我為自己不間斷地創造意義,並且感受到每一天、每一刻都可以很偉大,因為我知道是我的信念與行動使它偉大。
感到虛無、沒有動力嗎?不妨從為自己創造日常儀式,從生活中看見自己與世界的神聖偉大開始改變。
(照片就是我出門以後才探索到離我家走路七分鐘就到的海灘)
✨ 學習進修是個創造意義,帶來流動、變化的好方法,讓我工商一下我的活動:
6+1場 #心靈讀書會(第二場即將開始)
#用塔羅療癒脈輪的一年遠距共學計畫(6/13開始,招生中)
夢到公車司機 在 豬豬隊友 Scott & Wen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第 140 天【亞美尼亞】
日記 133「英文不好怎麼辦?」
「妳想去哪裡?」前幾天,我們經過一輛停在路邊的旅行社廣告車,上面掛滿亞美尼亞各個景點的照片,Scott 問我。
「我要去這個!」我指著 Stepanakert,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只看到照片裡有一高一矮兩個雕像,感覺好像有點特別。
(看多了教堂、清真寺、各種風景,偶爾還是會膩的)
於是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從 Yerevvan 到 Stepanakert,
網路上的資料是每天七點到十點,每小時都有一班車。
我們一早來到巴士站,跟著人潮等啊等的卻遲遲沒等到車,
問了旁邊的路人也跟我們說十點會有車,但我們等啊等的就是等不到,
等得有點不對勁了,跟售票處一陣雞同鴨講之後才發現:今天沒有車!
今天沒有車!今天沒有車!今天沒有車!
今天竟然沒有車?!沒有車?!沒有車?!
(真希望 Facebook 有字體加大加粗的功能)
簡直晴天霹靂!Stepanakert 距離 Yerevan 超過三百公里,不是我們隨隨便便就能抵達的距離。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搭明天早上七點的巴士,一個人 5000 Dram(大約是臺幣 350 元),二是選擇搭共乘計程車,隨時可以走,不過一個人的車資要 8000 Dram。
你們猜我們選哪一個?
我們已經住在 Yerevan 三晚,不太想又浪費一天,
可是計程車的價錢對我們來說又有點太貴,是公車的 1.5 倍耶。
「不然我們來搭便車啊,要嗎?」
「好啊。」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們哪來的勇氣,這一次一搭就要搭三百公里,
到底有沒有車、能不能到,我們都不知道,也沒把握。
「挑戰看看吧。」亞美尼亞的搭便車初體驗正式開始!
依據我們的經驗,在巴士站最難攔便車了,
一來是因為這裡有很多計程車司機會過來攬客,
二來是因為在交通樞紐上,太多要去不同方向的車在這裡交會,我們反而很難攔到跟我們同一個方向的便車。
但是我們很幸運!舉著大拇指很快就等到第一輛車停下。
”Goris?” 車主搖下車窗,我們問。
Goris 是 Yerevan 和 Stepanakert 之間的一個城市,
距離 Yerevan 大約有 240 公里,是我們的第一個中繼站。
車主完全不會說英文,一個單字都不會。
很多人常會問我們:英文不好怎麼辦?當地人會說英文嗎?
我們的答案是:完全沒有問題!
好啦可能會有一些問題,但都是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可能想像起來很困難,但當你已經處在當下,你會用盡任何辦法來溝通。可以是畫圖、可以是比手畫腳、可以是演戲、不過最方便的當然還是 Google 翻譯。
我們不知道我們的車主要去哪裡,
但確認了是同一個方向,他也欣然同意載我們一程。
一路上我們就用 Google 翻譯聊天,他是維修工程師,正要去工作。
「對不起因為我要工作,不然我想跟你們一起去 Gori。」
透過 Google 翻譯,車主說。
車主還從副駕駛座前的置物箱拿出一排子彈,意思好像是他會去打獵。
「我們現在坐在有子彈的人車上耶,妳會害怕嗎?」
「不會啊,如果他要怎樣幹麻給我們看?」
「叫妳乖一點啊。」
第一個車主讓我們在高速公路旁的一家商店下車,
我們進商店裡晃了一圈出來,很快又攔到第二輛便車。
第二個車主是一個老爺爺,他說可以載我們到 Khor Virap。
Khor Virap 是靠近土耳其邊境的一座修道院,
是亞美尼亞最重要、也最受歡迎的朝聖地之一。
我們本來沒有計畫要去 Khor Virap 的,但既然都到了就剛好順便去看一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喜歡搭便車,一路上總是有各種意想不到的驚喜。
Khor Virap 的意思是「地窖」,
這裡曾經是皇家監獄,也是囚禁 Saint Gregory 地方。
Saint Gregory 是把基督教帶到亞美尼亞的第一個人。
當時宣揚基督教的 Gregory 其實原本是國王的顧問,但是國王並不信基督教,因此一直對 Gregory 很不滿,念在和 Gregory 的私交並沒有直接處死 Gregory,而是把他關進 Khor Virap 6.5 公尺深的地窖裡,不給他食物和水,讓他自生自滅。
13 年後國王生了一場重病無法痊癒,國王的姊姊夢到有人托夢給她,告訴她只有 Gregory 能治好國王的病。雖然國王覺得很奇怪,13 年了,Gregory 怎麼可能還活著呢?但還是派人將 Gregory 找過來,Gregory 也真的治癒國王的病,國王從此信仰基督教,也使亞美尼亞成為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
所以為什麼 Gregory 能在地窖中活 13 年呢?
據說這 13 年間有一位婦人會偷偷提供食物和水給 Gregory,
而這位婦女其實就是國王的姊姊。
Khor Virap 保留著當時的兩個地窖,地窖的通道真的很深很窄,
不只一次只能通過一個人,甚至連背著包包都沒辦法穿過。
天氣好的時候還能在這裡清楚地看到 Ararat 山,諾亞方舟停靠的地點。
第三段便車,廂型車的車主把我們載回主幹道上,
下車時還送給我們兩顆石榴,是亞美尼亞著名的國家水果。
我們接著又順利地搭上第四段、第五段便車。
「我喜歡我的國家,我喜歡亞美尼亞。我喜歡遊客,希望幫助你們更瞭解亞美尼亞文化。」第五個車主透過 Google 翻譯,這麼跟我們說。
高速公路旁堆起一排高高的草堆,
車主說那是為了不讓亞塞拜然直接看到亞美尼亞。
關於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領土爭議,我們就下一次再跟大家說吧。
這一個車主載我們走了很長一段,他告訴我們附近有一個在山中的教堂,問我們要不要過去看看。雖然這一段並不順路,但他仍然很熱情地把車開進山裡,帶我們來到了 Noravank Monastery。
Noravank Monastery 的意思是「新的修道院」,這座修道院建於 13 世紀,因為建在峽谷之中,沒有受到帖木兒王朝的襲擊。
主教堂有一座陡峭、沒有扶手的階梯通上二樓,
我們看著其他遊客手腳並用爬下來,也自己體驗了一次,
不到 20 階的臺階我們大概走了十分鐘才好不容易爬下來。
教堂前有一個井,車主給了我們一枚硬幣,
讓我們把硬幣丟進裡面,許了一個願。
離開修道院,我們來到一個不知名的小鎮上,
車主住在這個小鎮,於是我們也下了車,結束第五段便車。
在市中心也很難搭便車,因為多數的車輛都是開到這裡要回家的。
我們站在路邊等了很久,一度覺得今晚大概就要住在這裡了。
這時候旁邊有兩個人可能覺得我們很有趣,把車停著一直在附近看我們。我們嘗試要問他們能不能載我們一程,不過 Google 離線翻譯只能翻譯俄文,而他們似乎看不懂俄文,只會說亞美尼亞語。
我們背著大背包、舉著大拇指,
看著車輛來來去去,天色也漸漸要暗了。
我們依然嘗試著和路邊那兩個人溝通,
雖然我們彼此應該都不懂對方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們最後還是把我們叫上車,把我們往前載了一小段,
來到了像是巴士站的地方,讓我們在這裡等公車。
我們沒等到公車,卻等到一對姊弟。
他們都在 Yerevan 工作,正要開車回老家 Sisian 過年,距離我們想去的 Goris 還有 40 公里,他們兩人都很會說英文,熱情地邀請我們上車。
姊弟兩人教我們說了幾句亞美尼亞語,
包括一句最重要的 "p’vogh ch’ka",是「不用錢」的意思,
他們笑著說我們要搭便車一定要學會說這一句。
「你們不要去 Goris 啦,Goris 不好玩,跟我們一起去 Sisian!」
「嗯……」我們猶豫了五秒。「好啊!走吧!」
姊弟兩人可能也沒想到我們這麼爽快就答應了。
山谷間的積雪愈來愈厚,隔著車窗都能感受到窗外的寒冷。
在傍晚天黑以前到了 Sisian,因為是我們完全沒想過會來的地方,
姊弟兩人幫我們打電話問了幾間民宿,還因為我們有預算考量,載著我們繞了幾圈好不容易找到我們今晚的住宿,在門口拍了照後才揮揮手道別。
今天花費八小時,換乘七輛便車,前進 240 公里,
去了兩個不在計畫中的景點,在我們沒想過要來的地方過夜。
距離我們最終的目的地 Stepanakert 還有 130 公里,
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到得了呢?
不管了,搭便車搭了整天沒吃什麼東西,
晚餐值得吃一隻烤全雞犒賞自己,才 3000 Dram,
不到臺幣 200 元,不吃對不起自己。
吃飽才有力氣!明天繼續努力!
2019.12.28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旅行紀錄在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EO5zg
訂閱我們,一起探險!
#亞美尼亞 #葉里溫 #鍚西安 #armenia #yerevan #sisian
#豬豬隊友 #PiggyTeammates #ScottandWendy
夢到公車司機 在 羅友志 友話直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夢境文[]--公車上的老人
在公車上,看到一個醉漢瘋癲的拿一盒曲棍球,跟司機在叫囂,「你會不會開車啊!你看到車子踩剎車幹嘛呢?踩油門,撞過去啊!」
一位乘客吼了他幾句,乘客的七位好朋友勸他回座,「算了,算了,不要理瘋子啦!」
沒想到,一位老人突然從博愛座站起來,對著這群好朋友大吼:「你們這樣對一個瘋子這樣對嗎?這樣以後他怎麼當司機!」
正當大家狐疑,「瘋子怎麼當司機?」的時候
然後,老人就氣的下車了
司機嚇得不敢開車,七位好朋友說,與其給瘋子來開,不如乘客你來開吧!
結果瘋子在車上看著曲棍球流口水,一位老人在車子下面叫:「我雨傘還在車上…」
公車還是繼續開……
#剛剛做夢夢到的
#老人手上好像有一瓶牛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