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神父發現PTT柯糞還真的滿噁的,太魯閣號出軌意外發生的現在,居然有人是在趁機幫馬英九和柯文哲的大巨蛋洗白.
.
若說吃人血饅頭,恐怕就是這一群人吧,趁著災難,帶著風向狂啃不已,此次災難有50人喪生,甚至有只有6歲的小女孩,然而,他們卻只在乎自己政治偶像的際遇,為其忿忿不平.
.
馬政府之所以遭人詬病,除了本身無能,光就政治態度而言,八八風災之時,數百人遭活埋,不但延誤救災,行政院長劉兆玄還跑去剪頭髮,馬英九事後勘災,災民向其哭訴,馬英九說「我這不是來了嗎?」,相比其冷血,林佳龍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探視傷者,進行搜救與搶修的工作,他請台鐵設置關懷服務小組,建立單一窗口,每一戶罹難者或傷者,都有相對應的窗口,兩相對照,可謂是天壤之別.
.
至於柯文哲,我不知道藉由事故,合理化大巨蛋的工安問題,邏輯在哪,錢櫃大火之時,市長竟然跑到高雄去,為他的「國家治理學院」培訓黨內人才,置台北市民的人命於不顧,明明選舉已過,卻還在拚他的選舉行程,柯糞當時怎麼護航的?市長是為了幫助屏東行銷石斑魚,你們怎麼可以罵他?還在臉書洗版稱讚,至少,林佳龍不會說「每片乳酪都有洞,可以穿過去」或者是,「國家法律訂在那裡,老百姓有遵守義務,不是變成說政府沒去抓到,他犯法好像沒責任」把責任推給人民,相反,他第一時間表示,搶救優先,會付政治責任.
.
到底是誰不能被批評,誰在創造不可質疑的對象,不言可喻.
.
若說PTT八卦版,和從前有何差別,那就是平平都是在罵政府,過往,是就事論事,現在,則偏好胡亂罵一通,並習得了柯文哲的習癖,好似患了被害妄想症,一邊罵,一邊還想免於質疑,明明寄生在八卦版上,什麼蟑螂母豬綠共都罵得出來,還在那假掰的哀號,現在都不能罵了,一邊又要扮演被迫害的姿勢,罵完,還得說什麼,1450要來囉,不能罵會被檢討,一出事就只會維穩,只要罵黨就會有群賤畜蟑螂上來維穩,甚至開始說起謊來,說政府只會學中共那套,搞愛國主義炒作民粹,轉移焦點,像對岸一樣維穩洗輿論.
.
一面揍人,還要裝作挨揍的樣子,你們都只會檢討我,檢討阿北,都不檢討蔡英文,哭哭.只能說,有夠忙的.事實上,蔡英文或者林佳龍,幹的事,不過是在哀悼和救助傷者而已.
.
至於八卦版被搞得跟糞坑一樣,臭不可聞,人們被燻得離去,也沒人在意柯糞們在說些什麼,自己罵得狗血淋頭,卻幻想有人來維穩,這般自導自演,過去,還真的沒看過,總不能說,你罵得不過癮,沒人聽,就指桑罵槐,對著空氣吶喊,有人在維穩我.所有人都得乖乖到糞坑裡面,欣賞我排糞的樣子,這樣子,才算「罵政府」.
.
政府不是不能罵,事故發生,也應當究責,釐清災害是如何發生的,但不是見獵心喜,等著一個教訓政敵的機會,用來宣洩自己的情緒,事故如何發生的,出了什麼問題,都不用管,只要等著多死幾個人,好釋放自己內心幻想的不公正,什麼你們都罵馬英九,柯文哲沒有包庇遠雄你們都誣賴他.
.
這,就不叫監督了,這叫真正的維穩,不過維的是心目中兩岸一家親與九二共識的政府,所以,在傷者的傷口上撒鹽,在死者的屍體上潑墨,只要你的政府垮了,我的政府就變對了;若我的偶像是錯的,你的執政當局就得爛的可以,這,不是在幫受難者說話,也不是在幫家屬申冤,更不是在檢討政府,而是利用他們,為自己和自己共情的偶像,馬英九和柯文哲的公平對待,出一口氣.
.
這,就是在吃人血饅頭.
.
只能說是為賦新辭強說愁,衝冠一怒為紅顏而已.
.
此次翻車事故,和過往普悠瑪號脫軌的情況不同,並非是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或是列車駕駛的問題,而是天外降下的一台工程車,駕駛根本猝不及防,這也和台鐵內部的列車管理無關.
.
而闖禍的工程車疑似手剎車沒拉,也有可能是手剎車故障,導致工程車滑落列車行經的軌道,列車撞上後脫軌,並直接撞擊隧道牆面.
.
第一節至第三節車廂傷亡最為嚴重,第一節車廂出軌後再衝入隧道之中,導致車廂扭曲變形,而此事件最啟人疑竇的地方,就是駕駛疑似手剎車沒拉好,將工程車停在邊坡上,而且把較重的車頭朝下坡停放,也沒有任何大型車輪擋的措施,車停了便跑去休息,種種行為皆像是外行人的行為.
.
而台鐵明明因應清明連假,暫停施工,該司機又是工地負責人,其他工人都不在場,他一個人跑去現場巡視,明明步行巡視就可,卻要開吊卡車,不知其動機為何.
.
事發停車的路段是便道,並不會有人車行駛,因此有工會要政府改善外車侵入的問題,恐怕不是重點,此工程為台鐵「鐵路行車安全改善6年計畫」,工程的目的及是為了改善鐵路安全,降低邊坡災害風險,原本是針對不穩定的邊坡加以改善,換句話說,原本是為了安全而進行工程,而施工的對象,卻成為了災害的風險.
.
就如同原本是為了修補傷口的血小板,卻成為了擁塞血管的來源,屬於由內而外釀成的災害,並不是純粹的外力入侵.
.
而事發路段的便道,也沒有加圍籬,明明停工還有人跑到現場,台鐵應該負責的,應該是督導和廠商選擇的問題.
.
如果廠商沒照合約走,台鐵是否會知道?就算知道,能不能給予懲處,或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從防護問題來看,這就屬於合約中「對安全防護如何界定」的問題.
.
台鐵是否有監督機制?例如工地施工,派人監護軌道?定時派人巡邏?按照目前的資訊來看,監造單位為「聯合大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施工廠為「東新營造有限公司」,出事的工程車司機為「義祥工業社」,負責該工程,似乎經過層層轉包,而義祥工業社的地址竟然是一處民宅,該負責人又被爆出指示員工用小畫家剪貼貼未實際施工相片請款,可以看出,這明明是高風險的作業場所,卻由不願負擔風險的廠商轉包給不能負擔風險的小廠商.
.
工地安全應由監造負責,但工地安全是可以全都外包出去給廠商,而台鐵本身不用負責嗎?很難想像,攸關國家安全的建設,連「安全」都能發包出去,而本來監督安全與否的機制,看來似乎漏洞百出.
.
而維繫人們生命的運輸線,如果都是些便宜行事營造廠來接,甚至欠缺專業,實在令人捏一把冷汗.
.
台灣對於工地安全意識的缺乏,導致連為了安全而建造的工程,都能成為不安全的來源,這絕對是結構上巨觀的問題.
.
交通部應該通盤檢討工程發包的問題,特別是攸關於台鐵的安全措施施工,應該比照指標性工程辦理,而政府部門對於公共工程的評鑑措施為何?是否流於文書的形式,和現場脫節?
.
所謂「風險」並不是危險,風險指的是潛藏的危機,具備著不確定性,而危險指的是已確定的不安全.
.
也就是說,曝露在風險下面,他可能會發生危險,也可能不會,甚至他可能會獲利.
.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還會去做有風險的事,在工地安全方面,因為這可以節省成本,這樣做比較有效率,應該沒有什麼比關上車門去休息,或者是,把應負擔的責任都轉嫁給別人,這樣子沒有風險的事.
.
但是風險並不會消失,而只是把代價交給無辜的人,你不認識的人,以及建設工程的目的,你應該帶給他們幸福的對象,普羅大眾,所承擔而已.
.
所謂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並不是追求「零風險」,而是降低風險,避免表面上解決問題,實則製造更大的問題.
.
沒有什麼比沒有風險,更有風險的事.
.
就算圍籬擋不住卡車,但如果有,是不是就能降低風險?如果台鐵能落實停工,再做一次覆核,該名司機是不是就不會上山去?如果監造單位能落實車輛管理,平地的工程車,不應該在停工時開上去,那個闖禍的人是不是就不會隨便移動車子了呢?
.
這些風險管理一點一滴的累積在一起,就能避免危害的產生.
.
我不贊成林佳龍此時去職,或只是在協助救災,工地安全這一塊的結構問題,我想他再清楚也不過,他應該在監督營造廠是否落實法規以及評鑑機制,下點功夫,再走,也不遲.
.
此時離去,確實是沒有風險的事,但,並不能降低災難再發生的風險.
.
「罵政府」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執著自身偶像的福祉,或者不能像往常一樣隨地謾罵,那也是在追求零風險的自由而已,如果不能以增加公共安全的角度,而只在乎自身的爽度,無的放屎,誰誰誰要罵得比我想像的還多,這樣才公平,而無視情境,執政者的態度,成就一種比爛的哲學,那還不如找棵樹臭罵德不配位,綠共,你們都在妨害我的言論自由,還有用的多,畢竟,樹是綠的嘛.
.
對於蔡政府,必須注意的是,工地缺工的情形,缺乏專業人才,工地待遇難以吸引年輕人,人才凋零,逐漸被外勞取代,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台灣因為武漢肺炎,訂單增加,投資增加,科技場大規模擴廠,需求大於供給,前瞻計畫推動的大量工程,乃至於炒房而生的房地產建案,這些,都會使得人們求取速效,忽略風險,便宜行事.
.
工地安全,便給省下來了.
.
如何落實勞檢,制定工地安全的相關法規,這才是當務之急.
.
一邊追逐經濟發展的果實,一邊也不要忘了採果的,始終是人,寧可先求取穩定與安全,再來想要得到多少.
.
看的見的地方,是人人都能看到的,看不到的地方,果實摘多了會不會砸到人,器具是不是老舊,木梯晃動,爬上去會不會跌下來,這才是執政者必須設想的事.
.
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是很重要的,種種從前,都成今我.
.
莫更思量更莫哀,從今後,要的不是救災的英雄,哀悼的政治家,而是怎麼預防災害,降低損害的公僕,brother.
.
.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艾利 tomoyo的贊助
.
【贊助神父的菸 破除零風險的夢】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東臨港鐵道線的都更與開發 台鐵東臨港線已完全廢止,陳麗娜質詢時要求路口柵欄及沿線圍牆應先行拆除,沿線土地務必要做好社區縫合,前鎮機廠的開發要納入地方及文資團體意見。工務局長表示會和台鐵局、捷運局了解一下目前土地的管理權責,考慮交通等相關因素後,做全盤性規畫;中山路施工使塞車嚴重,他也呼籲盡量走旁邊...
夢東籬 停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市府攜手台鐵活化台鐵機廠騰空土地設置平面停車場 緩解籬仔內及崗山仔周邊地區停車位不足課題
停車問題是不少市民朋友的苦惱,尤其在籬仔內及崗山仔周邊地區,更是一位難求!加以輕軌大南環線通車之際,如何營造便利的轉乘接駁,滿足市民朋友搭乘大眾運具的最後一哩路需求,也是高雄發展綠能交通的關鍵課題。
市府重視市民朋友的每一個囑咐與請託,當地議員及里長也時常反映因停車位不足造成的交通亂象,陳其邁市長交付我快速盤點區域內的閒置空間,務必儘速解決市民朋友的停車困擾。
市府交通局、捷運局在通盤研析地方現況與需求後,評估於二聖路北側、現已遷建屏東潮州的台鐵機廠內騰空土地,將是最佳區位。經與台鐵局協調後,爭取將其鄰近輕軌C36凱旋車站之部分閒置用地空間由市政府交通局來租用,於台鐵機廠全基地正式開發前,優先闢建為臨時平面停車場,並初步規劃可提供停車格120格(使用面積4090㎡),預計今年3月初動工、4月底完工隨即開放社區使用。在施工規劃上也採取水泥混凝土鋪面,以保留既有台鐵鐵道紋理,未來完工後將是深具鐵道意象的特色停車場,同時設置圍籬與台鐵機廠加以區隔,保障使用民眾安全。
感謝曾麗燕議長、蔡武宏議員、鄭光峰議員、李順進議員、陳麗娜議員、陳致中議員、林宛蓉議員、賴瑞隆立委服務處主任、前鎮區李幸娟區長及前鎮、苓雅、鳳山區等多位在地里長,今日到場見證停車場闢建案的準備落實,未來市府團隊會持續關注地方建設、創造優質便捷的交通服務。
#籬仔內及崗山仔周邊地區停車位不足課題
#租用台鐵機廠閒置土地優先闢建平面停車場
轉動高雄青春夢-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 吸引民眾帶動觀光產業
✅ 吸納週邊民眾及接駁轉乘之停車需求
✅ 解決輕軌接駁轉乘停車議題
✅ 紓緩當地停車亂象
夢東籬 停車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5屆白晝之夜將於今晚登場,以「南港通電」為主題,昨進行試燈,已吸引不少民眾駐足,今年橫跨捷運南港站與昆陽站,規畫7大展區、21件裝置藝術、50組表演團體和多項藝術互動,更將打開37年來第一次公開亮相的「台電修護處」,從今晚6時至明天早上6時,展開一夜限定12小時的藝術體驗。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906690
今年白晝之夜選定南港,將串起南興公園、南港車站、極限運動訓練中心、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東、西廣場與台電修護處等七大場域,北流表演廳內更同步舉行金曲獎,北市府預估,將吸引至少40萬人次到南港共襄盛舉,呼籲民眾多利用大眾運輸,防疫期間,也建議配戴口罩。
從南港車站走出,第一區以南興公園為核心,由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以客製化拼圖、日常用品如床墊衣架等,在堆疊、置換、拼湊的過程,展出不同組合;派對高手SUPER ADD以擅長的現成物裝置與DJ演出,邀請O!Balloon共創「銀色氣球團」,從地面飄忽而出的閃閃發亮氣球奇觀,在黑夜中鼓動眾聲,開啟整夜光亮。
若再沿忠孝東路往西移動,極限運動訓練中心將被打造成不夜樂園,室內化作「橘牆樂園DJ QuestionMark Present 」,由曾入圍金曲獎最佳演奏類製作人、獲得DMC世界大賽台灣冠軍DJ QuestioinMark帶來電波派對音樂,直到10月4日凌晨1時;室外則由英國充氣塗鴉藝術家藝術家Filthy Luker的「章魚入侵」(Tentacles)作品,10公尺的巨型章魚腳,將從CITYLINK所屬停車場外牆竄出。
再往下走,則會抵達南港瓶蓋工廠,將打造「虛實交錯般的夢遊場景」,高德亮「星火」以測量用的紅色雷射光,來回掃描國產局圍籬內的百年老樹,綺影映畫與法國團隊Digital Rise共同推出VR作「囍宴機器人」,將於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A2棟展出,邀民眾進行一場約30分鐘的沉浸式體驗。
展區也將今年9月才剛風光開幕的北流納入展場,北流東廣場D區,驫舞劇場「看見你的自由步」以AR方式重新定義舞蹈的觀賞與演出形式,新媒體藝術團隊Ouchhh作品「DataMonolith」,藝術家以AI人工智慧收集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數據,轉化為抽象視覺圖像。
北流被視作「兵工廠」,黃懷德作品「老人流」、表演藝術家方駿圍,集結今年疫情下各類心緒創作「不完美演出—白晝限定版」,在廣場腹地演出團隊Skyline Film的「Silent Disco」,將邀眾人戴起耳機沉浸於自己的舞池在此搖擺。
北流西廣場則被衛福部、台電修護處、北流文化館包圍,新勝景掌中劇團的「隨光搖滾吧!野台布袋戲 Lighting up the Taiwan puppet theatre」將「光雕投影」結合「傳統野台布袋戲」表演型態,帶來全新劇目《武林四大神祕》,要讓大家陷入野台布袋戲的魅力。
第七區則是台電修護處,將首度打開台電修護處,除了內部精彩的光影藝術,攝影師林科呈拍攝202位台電員工,將台電工作人員大型肖像張貼在工廠外牆,並以燈泡點亮牆面,邀眾人向這群無名英雄致敬。
除了定點裝置藝術及表演活動,現場也規劃10場游擊式表演,將在各區「突襲式」演出,把南港將打造成一座虛擬藝術遊戲場。
夢東籬 停車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東臨港鐵道線的都更與開發
台鐵東臨港線已完全廢止,陳麗娜質詢時要求路口柵欄及沿線圍牆應先行拆除,沿線土地務必要做好社區縫合,前鎮機廠的開發要納入地方及文資團體意見。工務局長表示會和台鐵局、捷運局了解一下目前土地的管理權責,考慮交通等相關因素後,做全盤性規畫;中山路施工使塞車嚴重,他也呼籲盡量走旁邊的翠亨南路來疏通交通壓力。都發局表示會研議增加東臨港線附近停車位。
陳麗娜表示,台鐵西臨港鐵道線廢棄鐵道經多年開發,部分佈設輕軌、部分開發為腳踏車道、休閒步道,沿線的駁二倉庫、真愛碼頭、星光水岸公園、夢時代等都成為高雄重要地標。但高雄東臨港線從2018年10月1日全線正式廢止後,除了確定從憲政路到一心路之間興建C32至C37輕軌站外,其他東西兩側交通、社區如何縫合?面積達31公頃的前鎮機廠如何使用?目前都少有討論。
陳麗娜認為,東臨港線的凱旋路從一心路到憲政路之間,長期受圍牆、鐵道、鐵道火車通行安全管制柵欄、水泥塊路擋阻隔,使得凱旋路東西兩邊發展大不相同,前鎮崗山仔、籬仔內、鳳山等區域發展因此受到影響,從西邊市區過來的繁榮經常就到凱旋路為止。目前輕軌車站正在施工,陳麗娜認為要求先把路口的原台鐵管制柵欄、水泥塊路擋等先予拆除。日後圍牆拆除後,除了輕軌和自行車道,更要全面檢討三多路和河南、河北路的銜接,也要開闢社區綠帶及停車場。
臨港線最大的土地開發,是台鐵前鎮機廠高達過31公頃的都更案。台鐵希望機廠能變更為住宅區、商業區,在109年6月完成都更,然而地方關切的是縫合二聖路兩端的交通與發展,並解決周邊五塊厝、籬仔內、崗山仔的交通、停車及瑞祥街社區發展等問題。也有文資團體認為機廠歷史達50、60年,部分廠房建物、軌道空間及車廂都是很重要的文化教育資產,應予保留。
陳麗娜表示,台鐵想開發獲利,地方想要社區發展、打通交通、解決停車淹水、保留鐵道文化,各方面的意見最後就是都發局的都市變更審議裡面決定。陳麗娜要求都發局長廣採地方及文化團體意見,優先考量地方民眾需求,讓都更案能確實帶動附近舊社區的發展,彌補居民長達40年的損失。
中山路、沿海路正在進行道路刨除重鋪,品質比照機場跑道。陳麗娜指出,工務局花7.9億元鋪11公里的路段,平均一公尺7萬多,這樣的造價能維持多久?施工期間交通問題如何疏導?
工務局吳局長答詢表示,中山路、沿海路是主要道路,車流量高、重車多,所以採機場跑道用料的石膠泥瀝青混凝土,鋪設厚度達20公分,至少可使用5年以上。次要道路用料則有不同,厚度則是5公分不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WFcG0xP4O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