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極了愛情,像極了小說】
#道理伯
#我是唯一(自未來)逃回向你報信的人
#5月7日開始預購
#好奇怪為何我好像有時候被鎖留言
‧
關於「存在於小說中的論述」這件事,教我最多的是米蘭‧昆德拉。
‧
當然了,這高度相關於我個人偏好──
某些小說家極其厭惡於小說中呈現思想,或曰論述;
無論該議論出自於小說敘事者,或小說人物。
他們通常僅著迷於故事。
而另一方面,又有些小說家顯然對此相當偏愛(無論其出自於角色或小說敘事者)──
上至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如此,下至勒卡雷、菲利普‧羅斯、唐‧德里羅與米蘭‧昆德拉亦如是。
平心而論,作為一範圍「和語言一樣大」之藝術類別;小說門派既多,愛使什麼招數皆屬個人自由。
拳腳、內功、兵刃、暗器皆可傷人,原本無須自我設限。
然而「議論」(或曰論述,或曰思想)這招,自然直接相關於小說家內蘊之思維儲備與筆力。
台語有個傳神的說法:「道理伯」。
‧
道理伯是愛說道理的男人。道理嬸,是愛說道理的女人(好啦just kidding──並沒有這種說法,因為mansplaing畢竟較為常見)。
然而無論是mansplaining或womansplaining,內容才是關鍵。
有人說起教來味同嚼蠟,有人指點江山卻是虎虎生風,群鶯亂飛,令人拍案叫絕。
昆德拉教會我的是,如果情節之布置足夠精彩(以其《小說的藝術》中所言──
若是那「終極悖謬」確然足堪匪夷所思),那麼道理伯的道理也是說不**盡**的。
這不難理解:如果愛情的道理能夠被窮究講述完畢,那麼也就不會有「像極了愛情」這回事了──
你之所以說「像極了愛情」,正是因為你知道自己縱然舌敝唇焦亦無從以言語精準再現其酸甜苦辣。
一言以蔽之,你還真以為自己知道愛情像什麼嗎?
你還真以為,自己能知道愛情「是」什麼嗎?
‧
「終極悖謬」。那是「道理伯」老昆德拉最初與最終的執迷。
他的小說情節指向它,他的「道理」(那天花亂墜、不擇地而出卻往往令人讀來嘆服不已的議論)同樣一往無前地向它趨近。
小說情節存在的理由,是為了有力凸顯這悖謬之核心
(對,《玩笑》:思想警察舉發了從未意圖謀反的某甲,而某甲為了逃離牢獄之災,唯一的選擇就是永恆地叛離這個國家;
成為一個某甲原本無意成為的,不折不扣的叛徒);
而小說中的議論存在的理由,同樣是為了以論述將讀者帶往幽深地底,
愈帶愈深,直至這終極悖謬之中的......終極悖謬。
‧
《零度分離》是一本屬於未來的小說。
這不是比喻,而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於我構想中,那是一部出版於西元2284年,由未來的一位深度調查記者Adelia Seyfried所撰寫的非虛構寫作。
也因此,小說中有議論──作為一位記者,她的夾敘夾議理所當然。
她既可藉此述說對受訪者的第一手觀察,亦可述說自己於調查採訪中遭遇的困難。
我在此其實頗有輕描淡寫的嫌疑,因為當寫作題材涉及刑案,涉及殺人,那麼調查記者之身分則幾乎等同於警探──
她極可能令自己深陷險境。
也因此,她必然有權述說自己遭遇的危險,有權將自己涉入的事件賦予一社會學意義──
就像社會派的松本清張,像松本筆下那「日本的黑霧」。
而同樣並無例外的是,如果能夠,如果那樣的述寫足夠尖銳或深沉,
那麼她自然也能向他人指出事件之中具體實存的「終極悖謬」。
‧
這是《零度分離》的屬性。
而Adelia Seyfried之寫作既為「非虛構」,內容原應真實無比,
但由於某些年代上的錯置,導致此書的出版商(Vintage Books與其母公司雙日傳媒集團)對書中敘述之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然而作者Adelia Seyfired卻對此毫不在意:她拒絕給出解釋。
她有她自己的理由,至少對她自己而言,那是更重要的理由──
她個人的「道理」在書中已然闡明,她甚至寧可在書末附上一紙與書中重要角色(一位AV業大亨Adolfo Morel)的對談,也不願意給出版商一個明確說法。
而這場對談,正是以我們身處的21世紀初(2020年代)至23世紀之間,長達二百多年的「歷史」為基礎。
‧
換言之,那是史學家的回望,也是書中人的見解;同時又是我個人對未來的評估,或謂虛構。
那是深度報導記者Adelia Seyfried對過去的深情凝視
(是,《零度分離》中,她凝視著破解了虎鯨語言的動物學家Shepresa、因反人類罪而被處以虛擬極刑的夢境播放器Phantom、
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不存在的虛擬偶像的葉月春奈,以及隻身遁入了不可思議的時空維度中的失蹤影后郭詠詩),
她心中的「終極悖謬」,也正是我個人對人類文明未來的測繪──
類似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三部曲》「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那般的思索、運算,以及預言。
此處,一段文明被三種時間所共享、詭異地同步於三個相異的曖昧時態中。
我無法不想到《百年孤寂》那被引之再引的小說首句:
‧
> 多年以後,面對槍決行刑隊,奧瑞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尋找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
三種時間。三個時態。Adelia Seyfried將如何寫下那些?
我如何寫下那些?
‧
這是隸屬於「噬夢人宇宙」的《零度分離》。我想那或許是因為,我正是唯一自未來逃回,向你報信的人。
‧
#最新長篇《零度分離》,2021年5月 台灣麥田/中國中信
兩岸同步出版
#據說是5/7會開預購,5/13正式上市
#所以今天打書過後我應該就可以休息幾天不打書了是嗎耶耶
‧
#目錄
後人類愛情考古學——伊格言《零度分離》/王德威
1|美國Vintage Books出版公司 暨 雙日傳媒集團 公開聲明|A Public Statement by Vintage Books Publishing & Double Sun Media
2|【代序】零度分離 ◎Mike Morant|Preface to Zero Degrees of Separation by Mike Morant
3|再說一次我愛你|Say I Love You Again
4|夢境播放器AI反人類叛變事件|The Dream Projection AI Uprising Against Humanity
5|霧中燈火|Lights in the Mist
6|二階堂雅紀虛擬偶像詐騙事件|The Masaki Nikaido Virtual Idol Scam
7|來自夢中的暗殺者|The Assassin from a Dream
8|餘生|The Rest of My Life
9|【附錄】我有一個夢:於神意之外造史──Adelia Seyfried對談Adolfo Morel|I Have a Dream–Making History beyond the Divine Plan,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delia Seyfried and Adolfo Morel
我想結束這一切——《零度分離》伊格言對談韓松
‧
在科技世界中注入感性,一方面暖化柔化科技的冰冷,另一方面又讓情愛顯得涼薄虛幻,是伊格言從《噬夢人》以來的獨特筆觸,新作《零度分離》尤其發揮極致,溫柔旖旎又絕望。未來世界的荒蕪莫過如斯。
伊格言在科技航道中探情,冷冽中透著少許迷離、一絲憂傷、些許浪漫,堪稱是科幻小說的抒情詩人。
──范銘如(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
神秘的事件、難以靠近的心智、不可思議的犯罪(不可思議到,連「罪行」究竟為何都是個難題),而總是停留在那個不可能處。他走到想像力的邊界,邊界之外了。這一直不是容易的事,猶如潛進了無意識的領域,回返,並記得且說出,他做到了。
──朱嘉漢(小說家)
‧
什麼力量能打破人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讓六度分離成為零度分離呢?從六到零的距離,是不是就是一整個宇宙?還是其實,只是我們意識的幻象?
伊格言在《零度分離》一書中,實現的就是這樣的,創造的力量。
此書終將在歷史留名。
──黃健瑋(演員)
‧
每個故事都說不出地好看......如果有同為寫小說的頂尖對手問我,我最「平凡人」的回答,就是「厲害!」「真是厲害!」
對我而言,這已經不是「天才」或「才華」的層次,而是另一種新的智能人種搶走了古老的賣夢人、食夢貘,或僅屬於幻影(與毒品對大腦作用無異)的舊一套VR的IP公司,這些人的古老行當。
──駱以軍(小說家)
‧
這是繼《噬夢人》之後的野心之作。私心認為,入選二○一九年年度小說選的書中首章〈再說一次我愛你〉是台灣當年最好的短篇小說......《零度分離》最後,那位神祕的Adelia Seyfried像一個埋伏暗處已久的殺手,身份揭露時,幾乎給了我致命一擊。我知道這本書還有後續,如此,更令人拭目以待了。
──張貴興(小說家)
‧
《零度分離》令人震撼。文學性和思想性都很了不起。
──韓松(小說家)
‧
這本書的臨場感特別吸引我......一本藏著許多溫柔的科幻小說。
──鍾瑤(演員)
‧
我幾次見到伊格言,他都彷彿在修行,沉靜地待在一邊。現在看來,他是在像煉金一樣,鍛造一個脫離現實的空間。啊,就是我們眼前看到的這本書。它如此危險而美麗,真像是拍一個巴掌就會震碎的精緻的水晶宮。
──阿乙(小說家)
.
伊格言的《零度分离》将科幻投入叙事的迷宫,思想上的实验走在深渊的边沿。六个属于未来的故事闪烁着巴洛克的璀璨光芒,点燃后人类技术时代的情感迷狂——「再说一次我爱你」,人与非人的区隔已然倒塌。这是关于未来最出人意料的预言,这是关于我们时代最深不可测的寓言。
A brilliant new novel by Egoyan Zheng! A science fiction novel shining with the Baroque splendor! A most incredible prophecy about our posthuman future; a most profound revelation about our human condition. Six experimentalist stories tell us: no,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us, just like there is zero separation between you and me! Yes, “I love you——I will say again!” -——宋明炜,美国卫斯理学院东亚系教授,科幻文学学者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黃君聖Sunny營養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畢業15年的營養師之路 國中開始就很愛打籃球 高中畢業就到士林球鞋店打工 當時的我只是個工讀生 那時候的時薪差不多100元吧 由於我是店員的關係 所以店裡面的鞋子可以拿折扣 差不多可以打七折 那時網購剛開始盛行 所以就可以把鞋子拿去網路上賣 一雙鞋2~3000元 可以賺一折也就是2、300元 比我...
「夢難留台語版」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黃君聖Sunny營養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李吳兄弟Li Wu Brother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夢難留】鳳飛飛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夢難留& 雑草の歌( ざっそうのうた) 【國語日文演唱】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韓寶儀- 夢難留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夢難留~附KTV歌詞~林淑容演唱~懷念金曲欣賞-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蔡幸娟- 夢難留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鋼琴酒吧Piano Bar 夢難留林玉英唱金碟豹版台語:無情人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國語歌曲季閒演唱夢難留-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夢難留台語版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蔡幸娟- 夢難留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夢難留台語歌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夢難留台語歌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東方梔馨- 櫻花姐妹《夢難留》 一首懷念經典老歌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夢難留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情難留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2021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情難留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2021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夢難留台語版 在 KTV台語強勢浪潮【勁歌金曲】【林玉英想你在夢裡 梨花淚 愛 ... 的評價
夢難留台語版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年3月8日下午,我帶著中國時報記者吳奕萱(採訪)和石智中(攝影)走訪數間昔日在中華商場發跡的店家,包括了信棟二樓的佳佳唱片行、忠棟一樓的美聲樂器、義棟一樓的海派服飾,和義棟一樓的李大吉禮品。相關報導於2021年3月20日的《中國時報》C1版刊出,全文如下:
天橋回憶殺 中華商場老店散策
達人帶路西門商圈
報導:吳奕萱
隨著公視戲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熱映,戲中主人翁的生活場景—「西門中華商場」懷舊風再起。當年的中華商場,沿著中華路一段共延伸至8棟樓,曾經進駐達1600多間店家,每日車水馬龍的景象,家家都堪稱是當年的黃金店面,也是不少台北五、六年級生的青春回憶,而於1992年被拆除後,雖大部分店家都結束營業,但仍有少數幾家碩果僅存至今,隱身於繁華的西門商圈。本報邀請有「懷舊達人」之稱的張哲生,他本人也畢業自劇中的「西門國小」,為我們進行老商場的記憶導覽。
【居高臨下】孝字號天橋/中華路一段66號
位於福星國小門口的「孝字號天橋」,於此可以俯瞰中華路川流不息的車流量,該天橋於2003年重新落成,並鑲上「中華商場」、「孝」等字,以紀念當年中華商場「孝棟」的位置,也能於此懷舊當年商場林立、霓虹燈閃爍的熱鬧景象。張哲生分享,「有次我在天橋上往下拍照,路上的車紛紛頓時停下,以為是警察在抓超速。」令他莞爾。
【內容豐富】佳佳唱片/中華路一段110號2樓
1976年開幕的佳佳唱片行,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唱片行之一,在中華商場拆除後即遷店於此,現由第2代老闆經營,復古的招牌、窄小的樓梯,加上沒什麼變動的裝潢,很容易於此掉入青春的記憶,豐富的港星唱片在市面上難尋。
【夕陽行業】真善美西服/中華路一段114巷4-1號
第一代老闆吳漢松近50年的手藝,絕非他人可比擬,簡單的店面藏著對手藝的堅持,不過老闆也坦言:「現在少子化,制服、西裝需求愈來愈少了,而且這行很辛苦,未來下一代可能也不考慮接班。」靦腆的臉龐不禁流露感嘆。
【抽屜挖寶】德昌富鴻數位影音/中華路一段14號
以販售各式「電子零件」聞名,早年開設於中華商場「忠棟」,而現址也位於當年的忠棟旁邊,一格格小抽屜的零件販售,不但復古,也能滿足挖寶的樂趣。
【改名趣事】金螞蟻(原美聲樂器)/中華路一段16號2樓
一進店裡就是琳瑯滿目的電吉他,張哲生分享,當年擁有吉他是每個少年的夢想。金螞蟻原是「美聲樂器」,至於為什麼老店要改名? 小老闆蔡瑋昌突然娓娓道來:「當初我爸媽求子多年,覺得『美聲』音同台語『沒生』,因故改名叫金螞蟻,隨後我就出生了。」
【學子耍帥】海派服飾/中華路一段144-1號
從1969年開幕至今,許多七年級高中生會去這家訂做制服褲,由於當年校方多提供直筒褲,學生為跟流行,多特別訂做AB褲或喇叭褲,老師傅們對前三志願、公立高中的制服版型瞭若指掌。不過第2代老闆也感嘆:「現在少子化,加上學校開放穿運動服,會訂做的學生早已大不如前,加上面臨老師傅退休,未來人才會是問題。」
【文創老店】李大吉禮品印章/漢中街140號
專做背心帽子、臂章刺繡、獎盃獎牌的文創老店,全盛時期曾有13家店,當年是全台禮品店的龍頭。第2代老闆李宗興不特別裝潢,保留兒時以來原有的風貌,充滿老店的樸實與人情味。有趣的是,李宗興與張哲生雖知道對方,也常在媒體談論中華商場,堪稱兩位「達人」代表,但採訪當天是首度見面。
【北方家鄉味】中華餡餅粥/昆明街211號
原本在中華路、後遷至昆明街上的中華餡餅粥,是西門町老牌的北方口味,裝潢復古、價格平實,也受到許多美食家的推薦,想一嘗中華商場的鄉愁滋味,來這兒準沒錯。
■帶路人小檔案:張哲生
1972年生,台灣艋舺人。長期研究台灣近代史,並於網路從事懷舊分享長達20餘年,其臉書專頁追蹤者逾25萬,被譽為懷舊達人。著有《飛呀!科學小飛俠》與《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等書,現為哲生原力數位創意總監。
夢難留台語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年3月8日下午,我帶著中國時報記者吳奕萱(採訪)和石智中(攝影)走訪數間昔日在中華商場發跡的店家,包括了信棟二樓的佳佳唱片行、忠棟一樓的美聲樂器、義棟一樓的海派服飾,和義棟一樓的李大吉禮品。相關報導於2021年3月20日的《中國時報》C1版刊出,全文如下:
天橋回憶殺 中華商場老店散策
達人帶路西門商圈
報導:吳奕萱
隨著公視戲劇《天橋上的魔術師》熱映,戲中主人翁的生活場景—「西門中華商場」懷舊風再起。當年的中華商場,沿著中華路一段共延伸至8棟樓,曾經進駐達1600多間店家,每日車水馬龍的景象,家家都堪稱是當年的黃金店面,也是不少台北五、六年級生的青春回憶,而於1992年被拆除後,雖大部分店家都結束營業,但仍有少數幾家碩果僅存至今,隱身於繁華的西門商圈。本報邀請有「懷舊達人」之稱的張哲生,他本人也畢業自劇中的「西門國小」,為我們進行老商場的記憶導覽。
【居高臨下】孝字號天橋/中華路一段66號
位於福星國小門口的「孝字號天橋」,於此可以俯瞰中華路川流不息的車流量,該天橋於2003年重新落成,並鑲上「中華商場」、「孝」等字,以紀念當年中華商場「孝棟」的位置,也能於此懷舊當年商場林立、霓虹燈閃爍的熱鬧景象。張哲生分享,「有次我在天橋上往下拍照,路上的車紛紛頓時停下,以為是警察在抓超速。」令他莞爾。
【內容豐富】佳佳唱片/中華路一段110號2樓
1976年開幕的佳佳唱片行,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唱片行之一,在中華商場拆除後即遷店於此,現由第2代老闆經營,復古的招牌、窄小的樓梯,加上沒什麼變動的裝潢,很容易於此掉入青春的記憶,豐富的港星唱片在市面上難尋。
【夕陽行業】真善美西服/中華路一段114巷4-1號
第一代老闆吳漢松近50年的手藝,絕非他人可比擬,簡單的店面藏著對手藝的堅持,不過老闆也坦言:「現在少子化,制服、西裝需求愈來愈少了,而且這行很辛苦,未來下一代可能也不考慮接班。」靦腆的臉龐不禁流露感嘆。
【抽屜挖寶】德昌富鴻數位影音/中華路一段14號
以販售各式「電子零件」聞名,早年開設於中華商場「忠棟」,而現址也位於當年的忠棟旁邊,一格格小抽屜的零件販售,不但復古,也能滿足挖寶的樂趣。
【改名趣事】金螞蟻(原美聲樂器)/中華路一段16號2樓
一進店裡就是琳瑯滿目的電吉他,張哲生分享,當年擁有吉他是每個少年的夢想。金螞蟻原是「美聲樂器」,至於為什麼老店要改名? 小老闆蔡瑋昌突然娓娓道來:「當初我爸媽求子多年,覺得『美聲』音同台語『沒生』,因故改名叫金螞蟻,隨後我就出生了。」
【學子耍帥】海派服飾/中華路一段144-1號
從1969年開幕至今,許多七年級高中生會去這家訂做制服褲,由於當年校方多提供直筒褲,學生為跟流行,多特別訂做AB褲或喇叭褲,老師傅們對前三志願、公立高中的制服版型瞭若指掌。不過第2代老闆也感嘆:「現在少子化,加上學校開放穿運動服,會訂做的學生早已大不如前,加上面臨老師傅退休,未來人才會是問題。」
【文創老店】李大吉禮品印章/漢中街140號
專做背心帽子、臂章刺繡、獎盃獎牌的文創老店,全盛時期曾有13家店,當年是全台禮品店的龍頭。第2代老闆李宗興不特別裝潢,保留兒時以來原有的風貌,充滿老店的樸實與人情味。有趣的是,李宗興與張哲生雖知道對方,也常在媒體談論中華商場,堪稱兩位「達人」代表,但採訪當天是首度見面。
【北方家鄉味】中華餡餅粥/昆明街211號
原本在中華路、後遷至昆明街上的中華餡餅粥,是西門町老牌的北方口味,裝潢復古、價格平實,也受到許多美食家的推薦,想一嘗中華商場的鄉愁滋味,來這兒準沒錯。
■帶路人小檔案:張哲生
1972年生,台灣艋舺人。長期研究台灣近代史,並於網路從事懷舊分享長達20餘年,其臉書專頁追蹤者逾25萬,被譽為懷舊達人。著有《飛呀!科學小飛俠》與《年記1972:記憶裡的前塵》等書,現為哲生原力數位創意總監。
夢難留台語版 在 黃君聖Sunny營養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畢業15年的營養師之路
國中開始就很愛打籃球
高中畢業就到士林球鞋店打工
當時的我只是個工讀生
那時候的時薪差不多100元吧
由於我是店員的關係
所以店裡面的鞋子可以拿折扣
差不多可以打七折
那時網購剛開始盛行
所以就可以把鞋子拿去網路上賣
一雙鞋2~3000元
可以賺一折也就是2、300元
比我一個小時在那邊站著上班好多了
就這樣開始做了球鞋生意
後來也開始在網路上賣了衣服
所以我大學時期常常都是在
網拍回問題、面交、寄貨
根本就沒有心思在學業上
由於是唸食品營養系的關係
就感覺是要考個營養師執照
對未來會比較有幫助
不過那時只抱持著試試看的態度
根本就沒有認真準備
所以想當然爾只是去陪考而已
而那時我服飾生意一樣在做
後來還做了批發
全省都有配合的店家
而後還開了店面
那時台北最多還開了五家店
年營業額還做到有六千多萬
但是由於擴張過於快速
賺的錢也都花在開店以及人事成本
所以也沒有真正的賺到錢
做了七八年又回到原點
而後家裡的廣播事業需要有人能夠接班
想想也好
但是剛開始時是非常不能適應
第一是要講台語
第二是要接觸老人
第三還要早起
跟原本的工作實在是天差地別
原本是在做潮流的服飾產業
講求的是最新最流行的東西
而生活作息也是日夜顛倒
還有就是生活在北部的年輕人
幾乎是用不到台語
講起來也真丟臉
所以一開始還因此去學台語課
明明台語就是我的母語
為了要與許多阿公阿嬤溝通
所以一樣硬著頭皮去學
但是台語實在是太深了
也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上手
一直到現在都還要繼續學習
然後我開始送貨
其實ㄧ開始也不理解
為什麼都要親自自己送貨
大可以用很方便的宅配就好
但是電台的工作其實很重要的一環
就是情感的連結
其實做生意也是這樣
就像做人一樣
好險我本身就是一個挺有耐心的人
所以常常可以聽聽阿公阿嬤
說說他們的人生故事
久而久之我的台語也漸漸進步了
做廣播其實就是老人照護問題
因為他們的小孩
中生代的年輕人都正在打拼
所以也沒有多餘時間照顧家裡的長輩
而聽廣播就變成了他們的休閒娛樂
廣播電台的主持人每天聽著聽著
就變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天天噓寒問暖中也與他們成為朋友
變成一種精神上的慰藉
這就是為什麼廣播電台主持人所說的話
他們可以深信不疑
但是也由於這樣
所以在我的理念當中
更應該給予他們更優質的服務
包含產品
我們主要是販售保健食品
但是實際上普遍年輕人當中
對於廣播電台販售的商品
都沒有好的印象
就是因為在早期廣播盛行的年代當中
產品品質良莠參疵不齊
所以常常認爲這種都是騙人的
這個觀念其實已經根深蒂固在大家的心中
但是其實想要做好產品的人還是大有人在
不過要扭轉這樣的觀念實在非常的困難
也遇到許多的阿公阿嬤
買個東西要偷偷摸摸的
為了就是怕被家裡人唸一頓
長期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的我
覺得相當的挫折
常常人家問的在做什麼的
我也不好意思......
甚至是說不敢告訴大家
而這時的我也有個想法
我自己本身是營養系畢業的學生
為什麼我不好好把握能考營養師的資格
有了專業的證照
才能更有說服力
因為畢竟考營養師是要念相關科系
而且要有實習才有應試資格
所以在2017年的時候
上網找了間線上補習班
就開始準備考試了
但由於要邊工作邊念書
而且準備的時間也只有兩個月
其實沒有真正的靜下心來唸書
也還找不到方法
所以那時候也才考了48分
後來還有繼續報名
但是卻沒有去考試
就這樣又開始自我放棄了
但是由於一直在這樣的環境工作
考營養師這個念頭
一直在我的心中不曾消失過
日子又這樣過了一年
那時決心想要認真的為自己再拼一次
所謂天助自助者
當你想要努力的時候
一路上就會有許許多多幫助你的力量出現
這時候我遇到了一位長輩-楊總
雖然他現在不在了
我也是非常的感激他
他提供了我一些非常有用的方法
那就是夢學板
你把你想要的東西寫下來
並且寫出達成夢想後的優點
並且寫下該如何達成的實際方法
這也成為了我的開始
另外我也遇到了在營養師界的大推手
黃尚銘老師
他對於營養界的貢獻
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大
他就是名副其實的營養師之師
透過向他學習的專業知識
以及讀書的方法當中
讓我這個已經畢業15年
以及補習過好幾間的學生來說
能夠在這次順利通過考試
真的是要非常感謝他
不過雖然方法找到了
也認真地讀了半年書
但是我也不是一個這麼順利的人
在2019年的第一次考試後
放榜了
我考了59.42分
這個應該是接近落榜頭的分數
拿到成績時真的是很憂鬱
能夠做的我都做了
申請複查成績、閱覽試卷
結果也是都一樣
沒有改變
這時候的心情調適其實是最困難的
還好這時候有家人們的支持
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並且給了我繼續唸書的時間
所以我也是看了幾部勵志的電影
馬上把眼淚擦乾
沒有想太多就繼續坐在位子上面讀書
就這樣又拼了四個月
從早到晚三個時段
約莫十個鐘頭的苦讀
週一到週六
當然還是要有適當的休息時間
不然是很難維持
直到最後終於是順利過關
其實最難的不是考試本身
難的是堅持的心
讀書方法分享
1.夢學板
夢想學習板
設立目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要怎麼達成目標就需要把它量化
而夢學版就可以幫助你完成這件事
先把你要達成的目標寫下來
再把要完成目標該做的事項寫下來
而且是寫得越詳細越好
並且寫上達成目標後的優點以及缺點
最好能再給自己
完成階段性目標的獎賞與逞罰
舉例
我的目標就是考上營養師
總共六個科目
每科平均60分
那就是把各科的目標分數訂出來
再來就是檢視自己可用的時間
一天可以念多少小時的書
多少時間休息、吃飯、睡覺
當初我就是設定
一天分三個時間唸書
早上、中午、晚上
每個時段約3.5小時
當中包含了
看線上課程以及真正唸書的時間
以及每個時段需要看的內容
我則是安排一週唸書六天
另外當然也要安排休息時間
我是安排一週一天休息時間可以放鬆
不然沒有休息時間根本就無法維持太久
再把這些通通文字化
寫下來貼在牆上
這樣不時的就會看見自己需要做的事項
如果完成的某階段的目標
例如念完某個章節或是做完哪幾年的考古題的時候
我就會讓自己稍微放鬆一下
看部電影之類的獎勵
2.讀書計畫
營養師國考總共有六科
營養
生化生理
膳療
食安
團膳
公衛
總共可以拆成以下主題
生化搭配營養
生理搭配膳療
營評、生命期、公衛
團膳、食安、法規
我自己的方式是採取單科來念
這樣我覺得比較能夠有個整體性
不過最好將所有的主題安排唸過三次
畢竟我不是天才
沒有辦法看過一次就過目不忘
不過第一次的時候採取快速看過
不會看得太細
讓自己本身了解各個章節的重點範圍
著重於理解、分析、必較、整理
第二次著重於考古題來複習
並且分成選擇題以及問答題
選擇題一定要把每個選項都搞懂
了解為什麼對以及為什麼錯
因為做到最後你到會發現
錯的選項沒搞懂就會一直錯
過了一段時間再做一樣會錯
那就是代表你沒有真正的搞懂它
問答題要著重於答題的架構才是關鍵
一定要自己寫過
補習班給你的答案很完整
但是考試的時候是根本寫不出來那麼完整
只有自己寫過做過才有辦法答題
如果寫的覺得太慢的話
也可用錄音的方式記錄下來
然後自己用聽的複習
重點就是要把答案
先用你的腦子先想過一遍
讓這些記憶永久停留在你大腦的區域
那就可以隨時完整的表達在考券上
說跟寫就是表達的一種方式
第三次就是屬於背的階段
專業的養成就是不斷的練習再練習
所以這個階段
就是讓你有更好的答題成功率
要把所有的重要生化路徑
都內化在你的心中
只要題目一出來
這就像是你天生就會的東西
反射動作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而這就是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夠做到
我自己的例子就是已經畢業15年了
當初也會有懷疑
覺得自己是不是年紀大了
腦子不好使
記憶力越來越來差
但是事實證明
只要你有心
一定還是可以完成的
就看你願不願意
花時間一步一步的完成你的目標
希望我的故事能夠對你有些幫助
黃君聖/Sunny營養師 與你共勉之
夢難留台語版 在 李吳兄弟Li Wu Brother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從無到有的點點滴滴...感謝你們都在!!
成軍以來漫長的等待 x 創作能量大爆發!
「親手足全能唱作男團 」李吳兄弟!
「2019首張同名作品集」正式發行!
♫ 各大數位平台線上聽→ https://orcd.co/thefirstalbum
「2019最讓人感動的歌曲」再創K歌奇蹟
首波唯一抒情主打歌曲「思念那無聲」
「記憶伴著音樂聲,心怎樣行來這」
思念該如何定義?是該悲傷?或是難過?還是就選擇遺忘?
那間轉角麵包店的菠蘿依然賣到缺貨.白色花店依然每天都會經過。
當我開始習慣一個人的生活,卻總還是會想起二個人的時候。
然而「思念」其實不難,原來難的是「放下」
「李吳兄弟」從知名選秀節目『超級紅人榜』脫穎而出,歷經發行單曲『我想要大聲唱歌給你聽』及『台語新浪潮2−飛過天河』,到今天終於發行屬於兄弟三人的作品集, 儘管平時各自從事著不同的工作,但始終沒放棄音樂這個夢想,還是努力朝目標前進著。
「李吳兄弟」想透過這張作品集的發行, 除了自我期許,也同時鼓勵來自各行各業的小人物們,只要秉持心中的的那份堅持和努力,相信一定會有收穫的一天。
作品集中的唯一抒情主打歌曲,由大哥「潤恩」填詞,由三弟「鴻恩」譜曲,特邀「音樂鐵人」團長「莊景雲」老師擔任製作人。編曲上加入大量的弦樂,透過「李吳兄弟」三人不同聲線的詮釋,讓整首歌曲的氛圍呈現得更加淒美感人。
這張作品集李吳兄弟從一開始的企劃、文案、詞曲、編曲、拍MV、到後期的剪接後製,全都不假他人之手,皆由「李吳兄弟」親手完成。不僅要讓聽眾在聽覺上聽到「李吳兄弟」,更在視覺上也能感受到「李吳兄弟」不一樣的魅力。絕對是2019年最令人期待的一張專輯!
Song Lyrics
詞 李吳水門王
曲 李吳鴻恩
看到窗仔外 白色花店擱置遐
思思念念代替你陪伴我
你送我的衫 不甘穿不甘拆
惦惦陪我想你的笑聲
記憶伴著音樂聲 心怎樣行來這
思念不敢放下 驚你底找我 只是自己騙我
思念哪會無聲 原來眼淚伊知影
你若無我你甘有人甲你來作伴
寂寞替我隱瞞 孤單生活
原來悲傷寫做一條歌 思念那無聲
記憶伴著音樂聲 心怎樣行來這
思念不敢放下 驚你底找我 只是自己騙我
思念哪會無聲 原來眼淚伊知影
你若無我你甘有人甲你來作伴
寂寞替我隱瞞 孤單生活
原來悲傷寫做一條歌 思念那無聲
心內欲乎誰住 心刻誰的名
你的愛寄置這 永遠保護我
思念哪會無聲 原來眼淚伊知影
你若無我你甘有人甲你來作伴
寂寞替我隱瞞 孤單生活
原來悲傷寫做一條歌 思念那無聲
歌曲製作 Credit
作詞 Lyricist : 李吳水門王 Maddux Wu
作曲 Composer : 李吳鴻恩 Li Wu Hong En
製作人 Producer : 莊景雲 Chin Yun Chuang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 : 劉明峰 Ray Liu
合聲編寫 Backing Vocals Arranger : 邱彥誠 Yen Cheng Chiu
合聲 Background vocals 李吳兄弟 Li Wu Brothers
編曲 Arrangement : 吳思毅 Szu I Wu
木吉他 AC.Guitar : Josa喬莎宏
電吉他 E.Guitar : Josa喬莎宏
弦樂編寫 String writing : 黃馨穎 Serin Huang
弦樂 String : 黃馨穎 Serin Huang
電腦後製工程師 Computer Post Engineer : 邱彥誠 Yen Cheng Chiu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 柯嘉森(阿耀) Jia Sen Ko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s
混音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超空間音樂 X-MUSIC
母帶後期工程:Dr. Moon (Beatz Monster Studio @Taipei)
OP:大潮音樂經紀有限公司(Touch Music Publishing)
OP:大潮音樂經紀有限公司(Touch Music Publishing)
MV 製作 Credit
導演:李吳兄弟
編劇 : 李吳鴻恩
製片:李吳兄弟
場務:吳潤恩
攝影師:李吳鴻恩、林伊文
攝影大助:吳仲麟
燈光師:吳邦崴
燈光大助:吳潤恩
妝髮:李吳兄弟
MV後期管理;
剪接:李吳鴻恩
後製:李吳鴻恩
特別感謝
于崇秋 小姐
JG Flower 傑群設計 謝垂展老師
更多李吳兄弟消息:
李吳兄弟Youtube頻道
https://pse.is/KDCVB
李吳兄弟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WuBrothers/
李吳兄弟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wu_brothe...
李吳兄弟微博
https://weibo.com/u/7214570850
夢難留台語版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去年開始,盧盈良堅持以台語說話,這是由於2016年他以自己家族為題材拍攝《神人之家》後,當愈是勇於面對家庭的各種問題,也就愈是瞭解自己。對盧盈良來說,台語是母語,唯有使用這種語言說話,才是真實的他,真實的感受。
其第一部紀錄片《小騎士闖通關》(短版,長版名之為《小騎士闖通關之美夢成真》),是透過拍攝腦麻小孩如何在馬術治療中心找回存在感,而老師們與家屬又是帶著怎麼樣的心情持續不懈協助孩子們面對自身的狀態,勇敢無畏地前進。
《淡水最後的老街》(短版,長版是《能不能留住你》)是盧盈良的紀錄短片,經由平面攝影師程許忠的人生故事,帶出重建街的生活與文化景觀。盧盈良認為,一旦人的情感被凝視了,文化的底蘊也就會自然生長。
《牧者》是盧盈良紀念同光同志長老教會創辦人楊雅惠牧師的故事。他看了雅惠牧師的自傳後,有一種無法阻止的激動,非要把拍出來不可。盧盈良表示,《牧者》是一部探討人權表現與爭取過程的影片。
已進入後製階段的《神人之家》是盧盈良的新作,即將面世。原名《阿志》的《神人之家》是盧盈良長年顧看他者人生以後,終於回過頭張望自己家族的影片。起初是想拍通靈兄長阿志如何面對神力降身與庸俗日常的艱難,隨著與家人更多的相處以及家族問題的理解,很早就離家的盧盈良,也一步步走回家中,片子的走向乃變成是整個家族的故事。而最後,盧盈良也坦白地承認,《神人之家》其實已經是記錄他回家的故事。
小檔案
盧盈良,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畢業。自由紀錄片工作者,影像創作多以弱勢族群與社會脈動為主題,其作品有《二姊的家》、《小騎士闖通關》、《小騎士闖通關之美夢成真》、《淡水最後的老街》、《能不能留住你》等片,屢獲國內外影展好評,2018年以《牧者》獲得金穗獎及捷克國際獨立影展最佳紀錄片,並入選美國費城獨立電影獎。
夢難留台語版 在 韓寶儀- 夢難留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
夢難留台語版 在 【夢難留】鳳飛飛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