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
最近在twitter跟facebook上取消關注了一些大媒題(對我來說不是主流媒體 , 因為只是財團記者的人云亦云) ,瞬間頁面神清氣爽, 也出現了一些我原本有關注卻常常被大媒體洗版式貼文遮住的獨立媒體新聞。
例如這則Nicolas Hulot的性侵害案件。他是誰呢 ? 是前任「生態、可持續發展及能源部部長」(2017-2018),更早之前是風帆選手、記者、生態節目Ushuaïa的主持人,在2007、2012、2017年都曾表態參選總統。也曾是好幾次法國民調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
這麼有名有勢力的人物,性侵害案件卻甚少被提及,的確啟人疑竇。這次是另一位蠻受爭議的記者Jean-Michel Aphatie出書提及。他說« Une société qui n’est pas capable de regarder en face des accusations est une société qui se fourvoie » 一個不能面對指責的社會是一個迷途的社會。
先說說案件吧 ! 指控被性侵害的女子是Pascale Mitterrand,沒錯,是密特朗總統的孫女。「前總統的孫女被性侵害」這種事在台灣不管是真是假一定吵翻天了,在法國卻很少人討論。當然不是因為法國人對性侵害沒興趣,不然2011年時呼聲很高的政治人物多米尼克·史特勞斯-卡恩 (Dominique Strauss-Kahn) ,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就不會黯然失勢了。
1997年,年方19歲的Pascale帕絲卡樂以實習生的身分在Sipa Press擔任攝影記者。Nicolas Hulot當年42歲,已經是名氣很大的Ushuaïa節目主持人,在科西嘉島剛購入一棟豪宅,並獨家授權讓Sipa採訪。帕絲卡樂遂獨自前往,為期一星期。之後她心神大亂,甚至放棄了攝影記者的職業。11年之後,2008年,她終於鼓起勇氣前往警局報案。當時案件有受理,警局也約談Nicolas Hulot,不過當然劇情也不會太意外 : 被控告性侵害的人大都會宣稱是兩廂情願的性行為。所以當然也沒有被起訴。
2018年二月,Ebdo雜誌揭露了這個案件,雖然銷售量不錯,但很快就吹了熄燈號。當時是生態部長的Nicolas Hulot在雜誌出刊之前就上電視台申冤,說這造成他跟家人的噩夢 ! 隔天第一總裡Édouard Philippe跟兩性部長Marlène Schiappa(蝦怕)出聲聲援Nicolas Hulot。但當時的媒體幾乎一片沉寂,既不confirmer也不infirmer,不贊成不反對,彷彿沒有這個事件。
身為記者的Jean-Michel Aphatie自己也覺得很怪,所以他去訪問了幫Nicolas Hulot寫自傳的作者Bérengère Bonte,因為Bérengère Bonte曾訪問當年派Pascale帕絲卡樂去科西嘉島採訪的SIPA媒體負責人Gökşin Sipahioğlu (2011年去世)。這一段訪問也寫在他九月出版的書裡。其實大家都忘記了Nicolas Hulot也曾是攝影師,也為Gökşin Sipahioğlu工作過。
Jean-Michel Aphatie在書中寫道 : Bérengère Bonte說 ,多年之後重聽當年的採訪,才明白「她錯過了ㄧ些事情」。其實是Nicolas Hulot偶然看到了Pascale帕絲卡樂的照片,打電話給Gökşin Sipahioğlu說「把她送來給我 ! tu me l’envoies !」Pascale帕絲卡樂並不想去,尤其不想一個人去。SIPA(Sipahioğlu)回電給Nicolas Hulot這樣說,Nicolas Hulot說「不 ! 她一個人來 !」
Bérengère Bonte說Gökşin Sipahioğlu在描述「他送了一個Nicolas Hulot指名的19歲女孩去給Nicolas Hulot」的時候,還笑了 : 「那女孩很漂亮,跟您一樣 !」Bérengère Bonte說她自己當時也不自在的跟著笑了兩聲。多年後,Bérengère Bonte承認她當時壓抑了自己的驚愕,不敢深入追問,也不敢直視自己內心的疑慮,就連跟別人提及也多所顧忌。畢竟,面對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開黃腔,我們常常害怕反駁...
Jean-Michel Aphatie在新書出版之際接受訪問,說他會重提這件事的出發點不是在於Nicolas Hulot,而是因為「la violence」一種暴力,沉默大眾加諸於被侵害女子的暴力。在MeToo運動的時刻,大家都鼓勵被侵害女子勇敢站出來,但現在卻對她們說的話不感興趣 ?
「有一大堆的論據來避免思考這個問題:例如時效prescription。但我們是否對男性統治和暴力的形式給予了應有的關注?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文化。當我看到Jean-Jacques Bourdin的採訪時,Nicolas Hulot假裝是一個受害者,這把戲也太不可思議了。…沒有理由對一個正在受苦的人視而不見。他們必須得到尊重。…這並不意味著被指控的人是有罪的,但我們必須看清事情。…作為一個環保人物,並不是一個可以得到豁免的圖騰。我知道對一些記者來說,Nicolas Hulot所代表的東西值得崇敬,因此也形成一種事實上的保護。他們對我說:"你想要誰都行,但不能是Nicolas Hulot"。我不是說他有罪,因為我不知道。另一方面,我們必須關心一個在事件發生11年後走進警察局大門的人的痛苦。這必須提醒我們,如果我們認為對婦女的暴力是一場值得在社會上進行的戰鬥。這當然會使我們感到不安,但我們不能視而不見」。
讓我想到最近在翻譯的「白奴貿易」(LA TRAITE DES BLANCHES) ,19世紀末期,數以千計的歐洲白人女子被運往歐陸之外的妓院或王室後宮…也許這種歷史始終未成為歷史 ?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大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隨時會出賣你的好朋友了,從越南到阿富汗,哪個不是好朋友,但當了好朋友之後還是要隨時小心美方忽然決策改變啊!今天就來談一談美方最近的狀況吧! FT 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
「夢 到 前任 對 自己 很 好」的推薦目錄:
夢 到 前任 對 自己 很 好 在 李專 Lee Chu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李專:我過去與你相關 ,但現在沒有相關
親,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有一種遺憾,是距離不等於分離、沒聯繫不等於忘記、沒通訊不等於徹底看開、沒見面不等於漠不關係,彼此不是戀人不是朋友不是陌生人,雖然很高興曾在彼此的某段人生留下足跡,另一方面卻又心感婉惜,因為以後的日子,大家只能默默退場。
從前任性無知,總以為再找一個「很懂我的習慣、語言、小動作,彼此踏踏實實生活下去,甚至我愛怎樣都行,天南地北都順路、三更半晚都想見就見」的愛人,沒那麼困難,所以昔日面對一些風浪和低潮,我們輕易容許這段短暫的緣分就此結束,相別陌路。
然而,看過外面所謂的花花世界、見過其他人的忽冷忽熱和漸行漸遠、嚐過無數次難以接受的劇變和失去,我才發現當初過於輕易弄丟一段不錯的關係。
遺憾之下,形成後來就算彼此不多見面、說話、發訊息,你在我心裡還是安安穩穩放著留了一個位置。
以前我覺得愛情上的Timing是騙人的廢話,但時日漸遠,我終於明白,原來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出場順序真的非常重要,假如我們換個時間認識和擦出火花,彼此出現在大家都追求安定和懂得感恩惜福的時候,相信性格稍為不合可以慢慢磨合、習慣想法不一可以慢慢適應,可能我們的結局就會完全不同。
或者今天坐在我旁邊,一起嚐人間煙火、看雲聚雲散、看日月升沉、看月圓月缺的人,就是你而不是其他人。
可惜無法子,人總是經歷來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
到了最後,我還是經歷了這些「激情後的陌生,轟轟烈烈後的冷漠,認真付出後的抽離」,才能變得成熟和更有愛人的智慧。
來到現在,雖然我仍會懷念從前的一切,但也漸漸接受所有事情變了的事實,懂得告訴自己想念未必需要相見;深愛未必需要長久一起,因為有一種愛,就是我還在乎、還掛念,卻不強求白頭到老,深信上天給你們這種距離,一定有某種意義。
仍埋在我心裡的你,走到現在這一步,我已不奢求太多了,只想能夠偶爾仍會想起你,知道你活得安好,這就夠了。從前打擾了,以後保重了,知道嗎?
P.S. 很很很喜歡 AGA 《#理性與任性之間》,歌詞的主題和內容都是正擊我的內心。如果熟悉我的院友都知道,當初我就是面對著寫作夢和愛情的掙扎,最後我一個人走著走著,成為你們今天見到的我。目標與愛情,是永恆的愛情議題,但願你在這首歌裡找到慰藉。
傳送門:https://youtu.be/xMLuHGu-BPU
________
***心靈勵志散文《不要被這世界的常識KO》、愛情工具書《誰都懂叫你善良,但誰懂得教你有底線地善良》《誰都懂說找對的人,但誰懂得教你找對的人?》《誰都懂叫你放手,但誰懂得教你怎樣放手?》、散文集《最幽暗的天空,只為了成就最溫暖的陽光》《幸福就是在沙漠流浪後,找到綠洲》《今晚哭一下好了,明晚還要笑着看星星》,現已各大書店有售***
FB Page:李專 Lee Chuen(每日18:45更新)
IG:http://instagram.com/lee.chuen
夢 到 前任 對 自己 很 好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薦閲讀:如果丘吉爾領導當下的美國,美國能避免衰落嗎?》
Niall Furgeson /英國歷史學家,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 原文刊載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8/21
當美國於一片混亂中撤離阿富汗時,它的衰落令人回想起一個世紀前大英帝國的殞落。
一位歷史學家警告:阿富汗只是開始,未來可能會因此導致更大的衝突。
「許多人仍沈浸在無知之中……而他們的領導人為了獲取選票,不敢點醒他們。」
在《集結風暴》(即丘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的第一卷)一書中,丘吉爾如此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英國。
他痛苦地回憶:「拒絕面對令人不愉快的問題,渴求人民的擁護和選舉勝利,不顧國家的重大利益。」
美國讀者看著他們的政府「丟臉的」離開阿富汗,聽著拜登總統緊張而努力地為他造成的不光彩撤離辯護,可能會發現:丘吉爾戰前針對英國的批評,有一些會令他們心裡不舒服、但卻似曾相識。
借用耶魯大學的歷史學家Paul Kennedy 的一句話,當時英國的精神狀態是整個國家的疲憊和「帝國過度擴張」的產物。
自1914年以來,英國經歷了一次世界大戰和1929年大蕭條,並且在1918至1919年經歷可怕的大流行病——西班牙流感。
財政被堆積如山的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
儘管英國仍然是全球主要貨幣發行國,但在貨幣方面,它已經不再是當年無可匹敵的角色。高度不平等的英國社會,促使左派政治家要求即使不實行徹底的社會主義,也要進行社會財富和權力的重新分配。
一部分知識分子在這方面走得更遠,他們選擇擁護共產主義甚或法西斯主義。
與此同時,凝固而無法變通的統治階層,傾向於忽略不斷惡化的國際形勢。英國的全球主導地位在歐洲、亞洲和中東都受到威脅。集體安全體系——當時建立在國際聯盟的基礎上,它是1920年戰後和平解決方案成立的國際組織,也正在崩潰,只留下了一個鬆散的聯盟,勉強補足業已離散的帝國影響力。
但結果卻是另一場更大的災難式的失敗:英國人既沒有認識到極權主義威脅規模之大,也沒有積累出阻嚇獨裁者的手段。
英國的教訓,是否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下美國權力的未來?
美國人更喜歡從美國自己的歷史中吸取教訓,他們很少從他國歷史,看待世界。但將美國與上一任大英帝國的全球霸主對比,或許會為我們帶來更多啓發。因為今天的美國與戰時的英國,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
與任何歷史類比一樣,這樣的類比當然也有缺陷。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統治了廣闊的殖民地和其他附屬國,今天的美國卻沒有相同的統治區域。
這一點使得美國人在自我認知上認為美國並非一個帝國,即使他們的士兵和公民在阿富汗駐紮了20年才撤退:他們依舊如此認為。
儘管美國的新冠病毒死亡率很高,但也並沒有嚴重到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經歷的那種受創傷的程度。當時英國有大量的年輕人被流感屠殺(近90萬人死亡,15至49歲的男性中,佔了大約6%,至少170萬感染者)。美國如今面臨的威脅也不像納粹德國對英國造成的威脅那樣明顯而迫切。
不過,某些相似之處還是很驚人,而且這兩個國家在阿富汗強行建立自己相信的價值秩序,都相繼失敗了。
早在1930年2月,在「過早的」現代化改革引發了一場叛亂之後,《經濟學人》雜誌已指出:「很明顯,阿富汗不會採用西方的東西。」
近幾十年來,預測美國衰落的書和文章已經太多了,以至於「衰落主義」已經成為一種陳腔濫調。
但英國在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之間的經歷提醒我們,還有比溫和的、漸進式的衰退更糟糕的命運。
《以金錢為導向的價值觀》
我們從堆積如山的債務開始談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公共債務從1918年佔GDP的109%,上升到1934年略低於200%。而美國的聯邦債務與英國雖有所不同,但在規模上是可以比較的。如今她的債務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近110%,甚至高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前一個高峰。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到2051年,它可能超過200%。
當今的美國與大約一個世紀前的英國有一個重要區別,美國聯邦債務的平均期限相當短(65個月),而英國超過40%的公共債務採取的是永久債券或年金的形式。這意味著,今天的美國債務對利率的變化,要比當初的英國危險且敏感得多。
另一個關鍵差異是財政和貨幣理論的巨大轉變,這很大程度上正是凱恩斯對英國戰時政策的建議。
1925年,英國決定以戰前過高的價格將英鎊回歸金本位,這使英國陷入了長達八年的通貨緊縮。工會權力的增加意味著大蕭條期間,工資的削減落後於物價的削減,這導致了就業機會減少。
在1932年的低谷期,英國失業率為15%。然而,英國的大蕭條主要還是因為英國在1931年放棄了金本位制,這使得貨幣政策得以放寬。實際利率的下降意味著償債負擔的減輕,為英國財政創造了新的迴旋餘地。
在未來幾年,美國似乎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償債成本的下降。以美國前任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mers為首的經濟學家預測,當前美國的財政和貨政策,將導致通貨膨脹的危險。
英國的實際利率在20世紀30年代普遍下降,而美國的實際利率預計將從2027年開始轉為正數,並穩步上升,到本世紀中期達到2.5%。當然對利率上升的預測,往往是錯誤的,而且美國聯準不急於收緊貨幣政策。但是,如果利率真的上升,美國的債務將需要更多的成本來償還,擠壓聯邦預算的其他支出,特別是國防等可容易調整的支出。
這將問題的關鍵,擺在我們面前了。
丘吉爾在20世紀30年代最關心的問題是:政府在拖延時間——這是英國綏靖政策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積極地重新武裝英國軍隊,以應對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帝國主義政府越來越多的侵略行為。丘吉爾反對英國綏靖主義者另一個關鍵論點是,財政和經濟方面的限制——特別是管理一個覆蓋斐濟、岡比亞、圭亞那、溫哥華的帝國,其高額成本使得快速重新武裝英國,變得不再可能。
稱美國今天面臨著類似的威脅——不僅是來自中國,還有來自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威脅——這可能顯得異想天開。
然而,僅僅是這一事實,就說明問題所在。
大多數美國人,就像二戰之前的大多數英國人一樣,根本不想考慮在國家已有大量債務下,如何面對希特勒正在發動一場重大戰爭。
如今的美國也正在走向相同的道路。預計美國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從2020年的3.4%下降到2031年的2.5%。
這會引起丘吉爾主義者的驚愕。他們也將會經歷相同的敵意和指責——如同當年譴責丘吉爾在煽動戰爭一樣。
《力量是相對的》
美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的相對衰退,和當初的英國另一個相似點: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遜估計,到20世紀30年代,英國經濟產值不僅被美國(早在1872年)超越,而且還被德國(第一次在1898年,在經歷了災難性的戰爭、惡性通貨膨脹和不景氣的年代後,於1935年再次被超越)和蘇聯(1930年)超越。
大英帝國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規模比英國大,特別是如果把各殖民地包括在內的話,也許是其兩倍大。但美國的經濟規模更大,儘管大蕭條對美國的影響更嚴重,美國的經濟體量,仍然是英國的兩倍多。
今天的美國也面臨著類似的經濟產值相對下降的問題。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考慮許多中國國內商品的價格更低,中國GDP在2014年已趕上了美國。按當前美元計算,美國經濟體量仍然更大,但預計兩國的差距將會縮小。今年,中國的美元GDP會是美國的75%左右,到了2026年,則將達到89%。
中國給美國帶來的經濟挑戰比蘇聯曾經帶來的更大。這不是什麼秘密,因為蘇聯的經濟規模在冷戰期間從未超過美國的44%。
在許多運用於國家安全應用的技術領域,從人工智能到量子計算,中國正在努力追趕美國,這也不是什麼機密消息了。中國領導人的雄心壯志也是眾所周知的。
這五年來,美國對中國政府的好感明顯轉變為負面。即便如此,公眾對於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也沒有多大的熱情。如果中國攻打台灣,大多數美國人可能會與英國首相張伯倫的觀點一致,他曾臭名昭地將德國在1938年分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描述為「遙遠國家的爭吵,而我們對爭吵的雙方都一無所知」。
在兩次大戰之間,英國態度軟弱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知識分子對帝國的反抗,以及更普遍的對英國傳統價值觀的反抗。
丘吉爾厭惡地回憶起1933年牛津大學辯論社在辯論中提出的動議:「我們拒絕為國王和國家而戰」。他指出:「在英國,人們一般會對這樣一個插曲一笑置之,但在德國、俄羅斯、義大利和日本,他們會有英國已經變得腐朽墮落了的根深蒂固的想法,這種想法也動搖了許多人的盤算。」
當然,這也正是如今中國新一代「戰狼」外交官和民族主義知識分子對美國的看法。
納粹、法西斯和共產主義者都認為英國人對自己充滿了憎惡。「我甚至不知道大英帝國正在消亡,」喬治·奧威爾在他的文章《獵象記》中記錄了他作為殖民地警察的時光。沒有多少知識分子能有奧威爾這樣的洞見,認為英國仍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許多人——不像奧威爾——他們選擇了信仰蘇聯共產主義,他們為西方國家的情報部門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與此同時,令人震驚的是,大量上流社會的貴族精英還被希特勒吸引。甚至《每日快報》的讀者,也樂於取笑而非讚頌大英帝國。
《帝國的終結》
美利堅帝國不像曾經的大英帝國一樣有英聯邦自治領地、殖民地和受保護國,但它現在所處的國際主導地位,以及過度擴張帶來的代價,完全與大英帝國相似。
現在美國的左翼和右翼都習慣性地嘲笑或謾罵美國帝國主義的計劃。《國家》雜誌的記者湯姆·恩格爾哈特(Tom Engelhardt)幸災樂禍地說:「美利堅帝國正在崩潰。」
對於右翼來說,經濟學家泰勒·考恩(Tyler Cowen)譏諷地想像著「美利堅帝國的衰落會是什麼樣子」。:
與此同時,進步的非裔美國哲學家康奈爾·韋斯特(Cornel West)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與反對美利堅帝國的抗爭殊途同歸」,還有兩位支持川普的共和黨人瑞安·詹姆斯·吉爾·杜斯基(Ryan James Gir dusky)和哈倫·希爾(Harlan Hill)認為最近的新冠疫情揭露了「美國其實穿著皇帝的新裝」。
右翼仍然捍衛著美利堅共和國建國的傳統:與此相反,「覺醒」的左翼則試圖將美國歷史改寫為充斥著奴隸制和種族隔離的血淚史。但政治光譜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多少人渴望回到上世紀40年代開始,美國扮演全球霸權時代。
簡而言之,就像20世紀30年代的英國人一樣,21世紀20年代的美國人已不熱衷於帝國主義——中國的觀察人士注意到了這一現象,並對此津津樂道。
然而,帝國仍然存在。
美國幾乎沒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的殖民地:只有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和美屬維爾京群島、北太平洋的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以及南太平洋的美屬薩摩亞。按照英國人的標準,這些殖民地根本不值一提。然而,美國與曾經的大英帝國一樣,軍隊遍布全球,無處不在。美國的武裝部隊人員在150多個國家都有部署,駐外軍隊總人數約為20萬人。
承擔如此廣泛的全球責任並非易事。但是,要想擺脫他們同樣不容易。
英國人為此吃過苦頭,美國人則要吸取英國人的教訓。
拜登決定從阿富汗進行「最後的撤軍」被認為是不明智的,這說明了美國想要減少其在海外所承擔的責任,並不容易。
歐巴馬曾經也做出了類似的從伊拉克撤退的決定,並於2013年宣佈「美國不是世界警察」。
川普的「美國優先」(American First)原則只是同一種衝動的民粹主義的版本:他太渴望離開阿富汗,並以關稅取代「反恐支出」。
在阿富汗發生的撤軍災難完美的說明,想要放棄對全球的主導權,這個過程是不太可能和平度過的。不管用何種措辭,宣佈放棄這場歷時最長的戰爭,就是承認失敗。
這不僅僅對塔利班,是他們的勝利。
中國也在密切關注,畢竟中國與阿富汗也有一段狹小的接壤土地。俄羅斯也在幸災樂禍的作壁上觀。
就在歐巴馬宣佈放棄做世界警察的幾個月後,俄羅斯立刻就對烏克蘭和敘利亞進行了軍事干預。
這並非巧合。
拜登相信美國可以像之前從越南撤軍、擺脫越南這個泥淖一樣從阿富汗撤軍。
越戰是段不光彩的歷史,美國在越南受到的屈辱確實產生了後果。它為蘇聯及其盟國以可趁之機,在其他地方製造了麻煩——包括非洲南部和東部、中美洲以及蘇聯於1979年入侵了阿富汗。
於是我們可以推論在喀布爾重演西貢當年的淪陷,未來也將產生類似的不良影響。
即便新保守主義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後抬頭,狂妄自大到了頂峰的時候,美利堅帝國的終結也不難預見。
我在《巨人:美利堅帝國的興衰》一書中首次提出,當時美國的全球地位至少存在四個根本性的弱點:一是人力赤字(很少有美國人願意在像阿富汗和伊拉克這樣的地方長時間工作);二是財政赤字(見上文);三是關注度不夠(選民在大約四年後就對任何大規模干預失去了興趣);四是歷史視角的缺失(決策者不願從前任那裡汲取經驗教訓,更不願意從其他國家吸取經驗教訓)。
但是曾經的大英帝國從來沒有這些事件。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這比財政赤字要深刻得多——是美國的負國際投資(NIIP),它佔GDP的比例是-70 %。
負的國際投資本質上意味著外國人對美國資產的所有權,超過了美國人對外國資產的所有權。相比之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儘管有大量的海外資產被清算以資助一次世界大戰,但它仍然有著龐大的正國際投資。從1922年到1936年,它一直保持在GDP的100%以上:到1947年才下降到3%。
拋售剩餘的帝國白銀(準確的說,是迫使英國投資者拋售海外資產,交出美元)是英國為二戰買單的一種方式。
但是美國作為一個債務大國,並沒有與之對等的儲備金。只有通過更多的公債出售給外國人,美國才能負擔得起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的成本。
這對於維持其超級大國的地位而言,實在太不穩定了。
《丘吉爾:「我當首相不是為了主持大英帝國的葬禮」》
丘吉爾在《集結風暴》中的論點並不是在借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崛起這一不可阻擋的進程來譴責英國的衰落。相反,他堅持認為,如果西方民主國家在1930年代早些時候採取更果斷的行動,戰爭本來可以避免。
當小羅斯福總統問丘吉爾這場戰爭應該叫什麼時,丘吉爾立刻回答說:「不必要的戰爭。」
同樣的道理,中國的崛起也並非不可阻擋,更不用說俄羅斯了。從朝鮮到委內瑞拉,所有與他們結盟的小國都是經濟上的弱國。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勞動力正在萎縮。
居高不下的公營及私營部門債務正在拖累經濟增長。它也可能在氣候危機中,首當其衝,因為它無法輕易改掉依賴煤炭,作為工業能源的現象。
然而,一系列事件的發展又很容易導致另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最有可能是在台灣問題上爆發。
中國要統一台灣,而美國模糊地承諾要防禦中國——隨著東亞地區軍事力量平衡的轉變,這種承諾越來越缺乏可信度。
美國航母越來越難招架中國的東風-21D等反艦彈道導彈,而這還只是美國國防部無法解決的問題之一。
如果美國的威懾失敗,習近平發動突然襲擊,美國將面臨更嚴峻的選擇,要不然打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就像英國在1914年和1939年所做的那樣——要不然就像1956年蘇伊士運河事件那樣,直接認輸。
丘吉爾說他寫《集結風暴》是為了表明:
邪惡者的惡意如何因善良者的軟弱而愈發猖狂;民主國家的結構和習慣為何——除非與更大的有機體結合在一起——會缺乏為卑微大眾提供安全感的毅力和信念;甚至在自我保護的問題上……謹慎和克制的忠告反而會帶來致命的危險……以及因為渴望安全和平靜的生活,而採取的中庸之道,可能會直接導向災難的中心。
他用一句精辟的格言作為這卷書的結束語:「事實勝於幻想。」
近年來,美國領導人過度熱衷於幻想了,譬如小布希領導下新保守主義者「全面統治」的幻想,還有川普想像出的美國「大屠殺」的黑暗噩夢。
隨著另一場集結風暴的到來,也許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丘吉爾看透了這一點:帝國的終結很難不伴隨著陣痛。
——圖片:美國運輸機撤離阿富汗難民、美國最後離開的軍事領袖、拜登在白宮發表演說
夢 到 前任 對 自己 很 好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大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隨時會出賣你的好朋友了,從越南到阿富汗,哪個不是好朋友,但當了好朋友之後還是要隨時小心美方忽然決策改變啊!今天就來談一談美方最近的狀況吧! FT 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先來看看最近的一個跟美方全力配合現在命懸一線的好例子,阿富汗。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阿富汗激進組織「神學士」(Taliban,或譯塔利班)目前在與政府軍的爭鬥中暫居上風,並握有國內大部分領土。阿富汗總統加尼(Ashraf Ghani)今日表示,這要歸咎於美國「突發」的撤軍決定,不過他的政府已制訂好計畫,會在6個月之內將情勢制於掌握之下。《路透》報導,加尼在國會演說提到,「當前的情況是因為國際部隊突然撤軍的決定」、「近三個月以來,我們遭遇了始料未及的狀況」。】當然我們可以說被放棄會不爽天經地義,但包含了前任駐阿最高指揮官和曾經在阿富汗服役的暢銷書作者,都提到了一個問題,阿富汗的美軍協力者怎麼辦?當年美軍撤離南越時,一併疏散了十三萬名的美軍協力者,讓他們可以入境美國,免於他們被越共秋後算帳。但當年用的主要是船隻,這次阿富汗的這些翻譯、工程師、人道工作者至少有超過七萬名,如果要靠空運,將會超過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突破柏林封鎖的大規模空運,美軍做得到嗎?已經有阿富汗翻譯單純只是被塔利班哨所發現身分就被斬首了,這七萬名美軍協助者怎麼辦?
根據周天瑋的投書,【整整50年前的7月份,美國總統尼克森的策士,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季辛吉秘訪北京,安排尼克森在第二年破冰造訪,並發表美中聯合公報,使出了美國冷戰時期劃時代的「聯中制蘇」三角戰略。當時熟讀歷史的季辛吉向尼克森說了一席話,凡是研究外交和戰略,不可不知。他向尼克森冷峻預言:「再20年,你的後繼人如果和你一樣有智慧,便會傾向於利用俄羅斯去對付中國,…,[美國]必須絲毫不帶情緒地去打這場均勢賽局。可眼前,我們需要拿中國去糾正俄羅斯、制約俄羅斯。」(見《華盛頓郵報》2016.12.14)】但是普丁也不是省油的燈,既然知道自己戰略地位又有改變,美方想要更加利用俄羅斯,經濟上一直積弱不振的俄羅斯會這麼簡單就被美國利用嗎?
根據科技新報的報導:【阿曼灣的緊張局勢升溫,要從上週的海運襲擊事件開始說起。
7 月 29 日,一艘賴比瑞亞籍、以色列公司管理的油輪「莫瑟街號」(MV Mercer Street),在沒有裝載原油或石油產品的情況下駛離阿曼灣,過不久卻遭到裝有爆炸物的無人機襲擊,造成一名英國人和一名羅馬尼亞人死亡,英國、美國和以色列均指責是伊朗操縱無人機襲擊油輪,伊朗則矢口否認。
除了 Asphalt Princess 遭到挾持之外,還有 4 艘郵輪的狀況不明確。根據 Refinitiv 船舶追蹤數據,3 日在阿聯酋和伊朗之間的海域,至少有 5 艘船舶將其自動追蹤系統(AIS)的狀態更新為「不受指揮」,這種狀況代表著因為特殊狀況,船舶無法進行操縱。
美聯社也報導,3 日至少有 4 艘船在阿聯酋海岸外廣播警告,說失去對轉向的控制。據悉,這 4 艘船分別為 Queen Ematha、the Golden Brilliant、Jag Poofa 和 Abyss。】但特別的是,伊朗外交部完全否認有這件事情,以色列卻不斷的提高對立,背後倒是甚麼原因?
另外,根據中央社的報導:【美韓聯合軍事演習預計在8月舉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勞動黨副部長金與正今天透過官媒表示,若美韓執意要舉行聯合軍演,可能讓南北韓關係再度蒙上陰影,「會密切留意南方的決定」。韓聯社報導,金與正今天透過官媒中央通信社(KCNA)發表談話,表示「最近幾天一直聽到南韓軍隊與美軍聯合軍事演習將按規劃舉行,這種令人心情很差的消息」,顯示北韓當局仍保持與先前相同立場,要求美韓停辦聯合軍演。】北韓不爽美國大家應該都習慣了,但問題是這對文在寅來說難道會影響他的兩韓一統美夢嗎?還是這美夢本來就不存在?
然後曾任CIA東亞和南亞海外工作站站長的退休人員David Sauer在THEHILLS上面投了一篇書。標題看起來還好,【The US cannot allow China to think it will abandon Taiwan】,美國不能讓中國以為它會放棄台灣。但內文卻提到台灣應該增加兵力,在城市、下水道和山區持續作戰,進行“焦土”政策,讓中國贏了台灣也得不到東西...翁P大為震怒,說這又不是你家,你才全家焦土戰術咧,這到底是安得甚麼心啊?順帶一提,美國眾議院提案政府單位不買含有台灣的中國地圖,參議院會過嗎?
https://thehill.com/opinion/national-security/565618-the-us-cannot-allow-china-to-think-it-will-abandon-taiwan
另外,這也是彭博社的消息,美國商務部公開表示..減少對台灣晶片的依賴,美國一直說支持台灣,但是台灣真的可以讓美國不能不支持的原因,在於半導體產業,可是現在美國卻默默的降低依賴...甚至他們五百二十億美金的半導體計畫可能只提供給總部在美國的企業,日後台灣護國神山還能夠有這麼大的話語權嗎?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7-28/biden-to-decide-on-grants-to-foreign-chipmakers-raimondo-says
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根據日經新聞報導,由於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增添晶片的地緣政治風險,有日本專家建議,日美應共同設立先進半導體研究所,在日本進行晶片設計,並交由美國廠商製造,以擺脫當前過度依賴台灣供應晶片的情況。提出這個構想的包括前日本防衛省次官西正典(Masanori Nishi),以及美國在日智囊組織鮑爾亞洲集團(BGA)的成員;BGA是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東南亞設立的分支機構。】但不只日方這樣提案,美國的商務部長也沒有在客氣的,也是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28日表示,由於地緣政治的風險,美國希望減少對台灣晶片的依賴,將透過520億美元的半導體扶植計畫,補助歐盟等外國晶片生產商。】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10:00 阿富汗直指美國不夠意思
29:00 聯俄抗中?拜登與俄羅斯轉趨強硬
41:00 國民黨黨魁戰 解析江朱
55:00 美方怎看國民黨/柯文哲?
01:06:00 中東局勢-伊朗.以色列
01:12:00 美韓8月聯合軍演 金與正:南北韓關係再度蒙上陰影
01:23:00 前任CIA亞洲事務官員投書 台灣應考慮焦土政策
01:27:00 美方將減少對台灣晶片的依賴
夢 到 前任 對 自己 很 好 在 林忠毅 414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都說逢 9 不能慶生,於是 #林忠毅 辦了一場 #告別式。
告別式分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 #無人知曉 」,除了逼大家聽忠毅唱歌,而且還唱到___ ,還很刺激的要每一個人上來揭開無人知曉的忠毅,讓忠毅自己一一接招。
不得不說,這是一場很林忠毅的告別式:
1.忠毅式被動:只在 IG 的限時動態放資訊,超級被動等人問地點,不主動邀人。
2.忠毅的夢想與興趣:有忠毅式主持、有逼大家聽我唱歌、有手寫、有設計、有忠毅式哲理,但可惜沒有脫衣(?)
3.超嚴謹的落實防疫:進場戴口罩、量體溫、填實名制表單、在我的裸照上簽名(?)
4.不避諱的聊色、聊死,還把曖昧七年的對象以及三個前任聚在一起。
🎬 【告別式】2021—1992 系列
1⃣️ 無人知曉的林忠毅:就是這支 💛
2⃣️ 無人知曉的事前奔潰:https://youtu.be/SisRu9ZJ91A
3⃣️ 我:https://youtu.be/ec0cINVL-gE
4⃣️ 林忠毅為什麼要辦告別式:https://youtu.be/clYUJw_22M0
5⃣️ 29歲的林忠毅:https://youtu.be/hBD_QJ0Unno
6⃣️ 自己的人生想怎樣,皆可:https://youtu.be/ADnUGB1l4x4
7⃣️ 還帶著期待,就是好 4:https://youtu.be/2zzGLp2avPU
🌞 忠毅的 IG (@0104lcy):https://www.instagram.com/0104lcy/
🌝 忠毅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0104lcy/
🌜 矮倫的 IG(@0104alan):https://www.instagram.com/0104alan/
特別感謝|岳紘(@hugh_hung)
配樂|闕子超(@jackzchao0408)
攝影|滷蛋(@pride_leesihan)
場地|鬧點子多媒體整合行銷
夢 到 前任 對 自己 很 好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加入【2分之一強】專屬頻道會員→https://bit.ly/3cLDzZw
主題:相愛容易相處難?!親愛的 別把分手放嘴邊!
想看完整版嗎?點我就對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djiEsFt1zk&feature=youtu.be
藝人來賓:楊皓如、Apple
各國代表:夢多、賀少俠、費丹尼、金炳秀、兆群、妲夏
感情經營當兒戲,一言不合就分手?!型男公布戀愛次數,夢多不滿大家說謊,現場大鬧吵翻天!金炳秀和前女友遠距離戀情,交往四年分手近百次?!兆群旅行沒安排逛街行程就被分手,被砲轟靠錢交往才讓他恍然大悟?!夢多談過十多次戀愛,還是搞不懂到底要不要打電話關心女友?!賀少俠前任老把分手掛嘴邊,必殺一招女友再也不敢賭氣說分手?!妲夏因為男友和前任聯絡就想提分手,自己卻雙重標準讓全場爭執不斷?!為什麼總有人老是提分手,卻又分不開?是因為愛得太深?還是太容易放棄愛情?精彩內容請鎖定晚間11點《2分之一強》!
#戀愛 #磨合期 #爭執 #查勤 #分手 #藉口 #撒嬌 #理由 #變心 #招數 #情侶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RJRIIH_ku2rd8Ne6nR4cQ?sub_confirmation=1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lCPyt4y5uGioPwPZvU7m7
★打工換宿遊台灣【請問 今晚住誰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bc11qZgT1-EsK2A-Zxbzk9jlPsvQujN
★女性必看寶典【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4Dzm4zX_nVns1du43OHmjP4XBxU15FL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4ugceG1iyeMfbLvWecAs3re_dOBHR9f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txyvtfjgOO3q9B8C2dkcad5m0Z89pQD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官方 IG 追起來(@ebchalf_n_half)►► https://pse.is/GE7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