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貓>
我是個自小就有養貓咪的人,小學時就在街上救過不少奶貓,放學在路邊看地上有無金執時,撿到一隻黑白的小貓咪,我用紙巾把他包好再放到校服的口袋帶回家。照顧還滿辛苦的,居然小孩子都攪得定。然後又妹妹又再撿到兩隻,時常要幫他們放尿和餵奶,到差不多幾個月時,公公就幫忙送給了村子裡的一個鄉里。過了幾年,得知被野狗咬死了,也很傷心。
再來有黃色的姐姐豬妹妹豬,後來給媽媽教會朋友領走了,我們也是開心。但後來原來知道他們是放養在室外,有次打風冷死了,有夠誇張。我生氣了很久,不負責任的大人。那麼辛苦救回來,養好病,就這樣給你弄死。
到高中時,舅母的波斯貓生了小孩,我就央求媽媽給我養。他就是低B貓,我最愛的第一隻貓咪。乖巧文靜靚仔。是大哥,也是個王子。
一年後,我和妹妹在菜街市見到一隻小西施,是菜販家裡的狗生了,等有緣人帶回家。我們在街上抱了三個小時,終於決定要帶一隻回家,身上錢不夠,只付一半。明日放學再去付另一半,接狗。
我們掏出身上所有補習打工賺來的錢,也還差一點,討價還價後老闆見我們也很疼她,又念我們是小孩,就讓我們帶走了。我們用一個紙皮箱裝在房間養,不硬告訴我媽。在書桌底下偷養了三天,才給她拖地時發現。小狗就是肥糕,陪了我16年的乖狗狗。沒有訓練過,在外散步她會自己停下等我,回家時跳入狗袋,在街上也不吃陌生人給的零食。坐巴士全程不叫一聲。做錯事會自己去門口罰企 (這倒是我教的),她會一直等到我們原諒她,呼呼她,才敢起來,搖尾巴。
或許我們一家都跟貓咪有緣,最小的妹妹從學校撿來一隻超可愛的白襪小貓,沒有問准大人就先用紙箱裝回家了。後來小貓留了下來,改名叫bb 貓。會跟肥糕狗一樣,會追玩具。後來送給前度養了。
大妹在大學的垃圾房又撿到兩隻小貓,本來她不想理會,但小貓一直跟著她,又帶了回家。一隻有感染,帶去看醫生時給一個阿姨領養了。看獸醫好貴啊,學生哥真的難負擔。剩下的一隻,是隻綠眼睛的長毛貓,我們叫她波波。我好鍚波波,媽媽後來也給養,很想讓她留下來。可惜低B和肥糕為了波波勢成水火;大打出手。大貓教小貓,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但肥糕看到就會打低B,兩人激烈打鬥。後來甚至不肯坐在一起睡覺。後來就把波波送給了一個很熟的同學。
波波去了新家,也會玩追丟玩具的遊戲,撿起來。
反而長大了有能力之後,就沒有再這樣在街上轉角遇上貓了。
就這兩個寶貝,低B陪了我14年,肥糕16年。
每天都趕回家弄貓玩狗,學生沒有約會沒有工作,很少分開。基本上重心都在動物身上,很依賴他們。
後來低B 走了,給香港的庸醫拖症,身體很差,心臟病走的,走前大聲喵了一聲。
照顧低B 時學了不少有用知識,看中醫針灸,還好之後肥糕有受益。
過了幾年,心情稍為平伏後,四年前再養了肥B 貓。朋友家生的摺耳英短,有先天缺陷,想了一會要不要帶他回家。但想說,如果他長大後病發被棄養,倒不如我們來照顧他。遇到我們比遇到壞主人好。
肥B 很愛肥糕,他基本上也是隻狗,學肥糕,在尿布上上廁所,不肯用貓沙。
肥糕後來也是心臟病走的,很傷心。那天早上,她坐在低B 用過的輪椅上,撒了最後一泡尿就走了。現在這些東西我們都留著沒有丟。
肥B一直很傷心,最近還血尿。醫生說他不開心,叫我們多陪他。
媽媽和妹妹都很疼他,我記掛,但不擔心他。
到一個人來了台灣讀書,沒有貓很是不習慣,二月的時候領養了小女生衝衝,也是一隻天使貓,自己吃飯上廁所,有時我去朋友家住一晚,她也可以自己在家,不會弄亂任何東西。晚上關燈,便會進來陪睡覺,不會爆衝開運動會。只是在早上會叫醒我餵她。 (衝沒有瀨過尿,低B 肥B 是男生,佔地盤偶爾尿在床上)。貓尿真的是全世界最臭的東西之一了,洗很多次,還會有味道。
還好這幾個月有衝衝陪伴,要不然更難渡過隔離的日子。
因為衝衝,來台灣感受到獸醫的細心和熱情,驚為天人,簡直和香港差天共天。收費貴不在話下,態度惡劣完全沒耐心聽你講完動物的徵狀。為了要多收錢,拖症是常事。無知識,就扮知道。低B 因為神經不好,後腿沒知覺,開始咬自己。那個妖婆竟然說是漂白水或清潔劑弄受傷,喂,都流血有傷口有咬痕,還用這套說詞,簡直弱智。這害群之馬的診所在大埔。
懊惱自己年少無知被騙,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間,到現在回想都怪自己。
後來找到一個港島的好醫生,幫他針灸吃中藥,竟然能走到一點點路。
之前帶衝衝去打預防針,問了好多問題,獸醫都很有耐性回答。而且收費合理。到衝衝上星期,滿六個月要結紮,因為是女生 ,結紮比較複雜,做不好很容易受感染,有朋友的貓咪就是因為這樣離開的。就找了一個大家推薦,專門做結紮手術的醫生。
當天去到,簡直大開眼界,可以在玻璃房外,看著手術全程。有點血腥,我有時把眼睛瞄起來一條縫沒仔細看。手術20分鐘左右,完了還可以進去拍照 (衝衝的子宮照片!)。用的是會自行融解的手術線,所以不用再回診所拆線。傷口很小,而且在裡面縫好針。
所以醫生說不用帶頭套。朋友看照片都驚奇問,為何衝衝不用帶頭套。一開始我也很懷疑,但衝衝又康復得很好,可能傷口小,她也沒有舔傷口。真的覺得好神奇。然後醫生還給我藥粉,加入食物裡比藥丸易餵。
在這裡喪追垃圾車,沒有下午茶食之類的事情已經習慣。在台灣生活這大半年,最想分享的就是關於台灣獸醫的開心大發現。
希望大家都找到好醫生,小朋友們健健康康。
ps 最後有手術照片,因為edit 不了,放了在留言區。無碼,慎入。
記住加m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unmun_traveler/ 😎🙌 不要失聯。
長文多放fb,IG story會多啲放生活日常,無聊野同衝衝喵 😂
#台灣 #貓咪 #奴才 #獸醫 #台灣生活
大埔洗耳醫生 在 今日好去處-香港節目指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唔好忘記,2003年,
點解要戴口罩,點解會停課,
點解屋企樓下有著full gear嘅記者,
點解SARS可以害死咁多人。
依家講明同SARS一樣啦,
依家先驚都未遲,
請出街戴返口罩,勤洗手啦,勤消毒啦,
唔好等香港有人死左先黎驚啦,
好嗎?
有人唔戴口罩係咁咳打乞痴,
齊齊提醒佢戴番啦!
- - - - - - - - -
點解當年⋯第一次戴口罩⋯都唔知事態嚴重⋯
今日長大喇⋯回望歷史⋯識驚喇⋯
歷史之所以需要記載,因為有其價值,無知嘅人只知僥倖,將歷史視為毫無意義,但不要因為你的無知,傷害無辜!!!
今日會唔會重覆當年⋯
千祈唔好呀🙏🏻🙏🏻🙏🏻
2002-11-01
首宗病例的佛山姓龐男子發病。
2003-02-09
廣東省多個城市包括廣州、深圳、珠海及東莞出現疫情,民眾紛紛煲醋及飲板藍根抗炎。國家衞生部副部長馬曉偉率領專家組到廣州查找病因。
2003-02-10
廣東省衞生廳及廣州市政府同日開記招,終正式公布有非典型肺炎病例,但堅稱患者佔整體人口極小比例。時任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在電台節目指出,內地無知會疫情發展。廣東省衞生廳回應傳媒時指,非典型肺炎不屬國家法定報告傳染病,因此毋須通報。
2003-02-14
新華社指廣東省疫情受控
2003-02-21
本港沙士源頭病人、中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教授劉劍倫從廣州來港,入住九龍京華國際酒店911號房,翌日病情惡化被送往廣華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3月4日不治。其後衞生署證實7名陸續發病的沙士病人均曾入住該酒店,一名26歲香港青年亦在酒店感染並成為威爾斯親王醫院源頭病人。
2003-03-10
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8A病房醫護人員及病人相繼出現發燒及肺炎徵狀,威院一度將病房封鎖;其後證實多達50名醫護、17名醫學生、28名病人及42名訪客在8A病房感染沙士;而一名3月15日在8A留醫病人其後被證實為淘大源頭感染者。
2003-03-13
時任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表示,非典型肺炎個案主要局限於醫院員工及病人親屬,社區沒有肺炎擴散。
2003-03-22
香港大學醫學院成功培養出致命肺炎的病原體,屬一種全新病毒,暫未命名,需交世衞確認。
2003-03-26
疫情再擴大,淘大花園E座為重災區,有五個家庭共14人感染。
時任教育局局長李國章拒全港停課,並指購備200萬個口罩供學生使用,越來越多學校自行停課。
2003-03-27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鑑別出非典型肺炎病毒是全新、可人傳人的「冠狀病毒」(Coronavirus),美國疾控中心也確認此病毒,故把嚴重急性呼吸道病症應稱為「冠病毒肺炎」。
特首董建華宣布一系列抗疫惜施,包括全港學校由29日起停課9天,並引用《檢疫及防疫條例》向與沙士患者有緊密接觸人士每日到指定診所報到及驗身,並盡量留在家中隔離,違者罰款5000元及入獄半年。
2003-03-31
疫情達高峯一日內有80人染病;政府下令全面隔離淘大E座,4月1日起生效。
2003-04-01
700多名淘大居民於傍晚時份被送到位於西貢和鯉魚門兩個度假村暫住隔離
2003-04-02
世衞對香港發出旅遊報告,呼籲旅客避免到香港及廣東省。
2003-04-09
北京解放軍301醫院老軍醫蔣彥永向美國《時代》周刊發署名信件,踢爆當局隱瞞疫情。
2003-04-15
世衞正式將本港列為「沙士疫區」。
2003-04-17
政府公布調查報告,指淘大疫潮的病源是1名在深圳居住的腎病患者,他兩次到淘大E座中層的弟弟家中,期間肚瀉使用單位廁所。該座浴室排水渠U形聚水位乾涸,導致帶病毒的糞便液滴(droplets)隨空氣倒流屋內,傳播病毒予該座其餘10多名居民,再蔓延至其他座數。截至當日,淘大花園有321人染病,其中8人死亡。
2003-04-22
全港中小學陸續復課,學生需戴口罩及量體溫。
2003-04-25
復課4天即有11名學生感染沙士。
2003-04-26
38歲屯門醫院男護士劉永佳病房工作時受感染,4月26日去世,為首名公院醫護人員因沙士殉職。
2003-05-02
中大醫學院證實冠狀病毒在人傳人期間會產生變異,並已出現四個變種。
2003-05-13
35歲的屯門醫院胸肺科主任謝婉雯醫生因照顧沙士病人受感染,不治病逝 , 其無私奉獻感動每位香港人,被譽為「香港女兒」
2003-05-15
36歲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員鄧香美因沙士去世
2003-05-23
港大與內地專家合作,在果子貍身上發現與導致沙士的冠狀病毒極為相似,相信病毒由野生動物身上變種後傳人。
2003-05-24
香港首現醫護及市民「雙零感染」。
2003-05-27
47歲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劉錦蓉因感染沙士逝世
2003-05-31
53歲威爾斯親王醫院病房服務員王庚娣,因照顧沙士病人受感染,於威院逝世;58歲私人執業耳鼻喉科醫生張錫憲照顧病人時感染沙士,在瑪麗醫院病逝。
2003-06-02
30歲大埔醫院女醫生鄭夏恩因沙士殉職。令殉職的公院醫護增至6人,另兩名私家醫生死亡。
2003-06-23
世衞在港時間下午3時正式剔除香港疫區之名,整段時間共有1755人染病,包括386名醫護,299人死亡, 經濟損失38億元。
Source: 蘋果日報【沙士15-疫情大事記】
#SARSWARS
#歷史教會我們的
#手動轉
大埔洗耳醫生 在 紫龍(尹子龍) Wan Tsz Lung Willi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長,但請重新看一次歷史教會我們的事
春運要到了,全中國大洗牌,有備無患
2002-11-01
首宗病例的佛山姓龐男子發病。
2003-02-09
廣東省多個城市包括廣州、深圳、珠海及東莞出現疫情,民眾紛紛煲醋及飲板藍根抗炎。國家衞生部副部長馬曉偉率領專家組到廣州查找病因。
2003-02-10
廣東省衞生廳及廣州市政府同日開記招,終正式公布有非典型肺炎病例,但堅稱患者佔整體人口極小比例。時任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在電台節目指出,內地無知會疫情發展。廣東省衞生廳回應傳媒時指,非典型肺炎不屬國家法定報告傳染病,因此毋須通報。
2003-02-14
新華社指廣東省疫情受控
2003-02-21
本港沙士源頭病人、中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教授劉劍倫從廣州來港,入住九龍京華國際酒店911號房,翌日病情惡化被送往廣華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3月4日不治。其後衞生署證實7名陸續發病的沙士病人均曾入住該酒店,一名26歲香港青年亦在酒店感染並成為威爾斯親王醫院源頭病人。
2003-03-10
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8A病房醫護人員及病人相繼出現發燒及肺炎徵狀,威院一度將病房封鎖;其後證實多達50名醫護、17名醫學生、28名病人及42名訪客在8A病房感染沙士;而一名3月15日在8A留醫病人其後被證實為淘大源頭感染者。
2003-03-13
時任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表示,非典型肺炎個案主要局限於醫院員工及病人親屬,社區沒有肺炎擴散。
2003-03-22
香港大學醫學院成功培養出致命肺炎的病原體,屬一種全新病毒,暫未命名,需交世衞確認。
2003-03-26
疫情再擴大,淘大花園E座為重災區,有五個家庭共14人感染。
時任教育局局長李國章拒全港停課,並指購備200萬個口罩供學生使用,越來越多學校自行停課。
2003-03-27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鑑別出非典型肺炎病毒是全新、可人傳人的「冠狀病毒」(Coronavirus),美國疾控中心也確認此病毒,故把嚴重急性呼吸道病症應稱為「冠病毒肺炎」。
特首董建華宣布一系列抗疫惜施,包括全港學校由29日起停課9天,並引用《檢疫及防疫條例》向與沙士患者有緊密接觸人士每日到指定診所報到及驗身,並盡量留在家中隔離,違者罰款5000元及入獄半年。
2003-03-31
疫情達高峯一日內有80人染病;政府下令全面隔離淘大E座,4月1日起生效。
2003-04-01
700多名淘大居民於傍晚時份被送到位於西貢和鯉魚門兩個度假村暫住隔離
2003-04-02
世衞對香港發出旅遊報告,呼籲旅客避免到香港及廣東省。
2003-04-09
北京解放軍301醫院老軍醫蔣彥永向美國《時代》周刊發署名信件,踢爆當局隱瞞疫情。
2003-04-15
世衞正式將本港列為「沙士疫區」。
2003-04-17
政府公布調查報告,指淘大疫潮的病源是1名在深圳居住的腎病患者,他兩次到淘大E座中層的弟弟家中,期間肚瀉使用單位廁所。該座浴室排水渠U形聚水位乾涸,導致帶病毒的糞便液滴(droplets)隨空氣倒流屋內,傳播病毒予該座其餘10多名居民,再蔓延至其他座數。截至當日,淘大花園有321人染病,其中8人死亡。
2003-04-22
全港中小學陸續復課,學生需戴口罩及量體溫。
2003-04-25
復課4天即有11名學生感染沙士。
2003-04-26
38歲屯門醫院男護士劉永佳病房工作時受感染,4月26日去世,為首名公院醫護人員因沙士殉職。
2003-05-02
中大醫學院證實冠狀病毒在人傳人期間會產生變異,並已出現四個變種。
2003-05-13
35歲的屯門醫院胸肺科主任謝婉雯醫生因照顧沙士病人受感染,不治病逝 , 其無私奉獻感動每位香港人,被譽為「香港女兒」
2003-05-15
36歲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員鄧香美因沙士去世
2003-05-23
港大與內地專家合作,在果子貍身上發現與導致沙士的冠狀病毒極為相似,相信病毒由野生動物身上變種後傳人。
2003-05-24
香港首現醫護及市民「雙零感染」。
2003-05-27
47歲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劉錦蓉因感染沙士逝世
2003-05-31
53歲威爾斯親王醫院病房服務員王庚娣,因照顧沙士病人受感染,於威院逝世;58歲私人執業耳鼻喉科醫生張錫憲照顧病人時感染沙士,在瑪麗醫院病逝。
2003-06-02
30歲大埔醫院女醫生鄭夏恩因沙士殉職。令殉職的公院醫護增至6人,另兩名私家醫生死亡。
2003-06-23
世衞在港時間下午3時正式剔除香港疫區之名,整段時間共有1755人染病,包括386名醫護,299人死亡, 經濟損失38億元。
Source: 蘋果日報【沙士15-疫情大事記】
#SARSWARS
#歷史教會我們的
#手動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