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上新聞、引發法律人圈子熱議的「黃牛課」事件。
學姊的評論意見:
1. 問題關鍵在 #必修學分實在太多、#人數限制太苛,以及一些大家「心照不宣」的問題。
2. #選課是一個大學校系自由與否的指標、更是核心事項,當畢業門檻的必修學分數多到爆、當選課要件重重限制、當必修課程人數上限低到不合理、當例外被限縮到如此沒有彈性的地步,學生要如何學會自我管理、自我負責,又如何有時間好好思考自己未來的路?
大學畢業學分門檻 在 Kokee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姐姐要讀MBA這件事情,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她說是被我影響,因為我和她說我三年後要回台大唸EMBA,然後機緣巧合她就去唸了MBA,本來是要念法律系,這個故事有點長就不展開了。
我的觀眾有些人可能想知道我是國立政治大學的新聞系碩士,但是我沒有畢業,我論文沒寫完就去上海工作,只是把學分修完,台灣的研究所論文和學分是分開的,每一個學分裡面有獨自的論文,所以只能算是碩士班學生。
說回原文,SPM讀完之後可以直接唸MASTER? 每個國家的制度都不一樣,如果是美國、台灣、中國、新加坡、香港當然不行,英國有一個叫Mphil,是屬於碩士和博士之間,也展開來說。
回到說MBA,MBA的出現其實是為了讓比較純粹的學習商業知識的碩士班,因為不論是碩士或者博士,都統稱研究所,簡單而言就是研究學問,再講人話就是唸這些就是為了教書的,當然現在很久大公司都有XX博士,這是現代社會。
當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很多大學畢業的學生都選擇到MBA唸書後,就衍生出很多和MBA相似的文憑,例如IMBA、EMBA、FMBA等等。
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教育界為了賺錢,把MBA的門檻越來越低,當一大堆人可以唸MBA後,有錢有工作經驗的人想更上一層樓,就發展了IMBA、EMBA、FMBA等等。
最後,我想說姐姐Leng Yein去唸MBA有什麼問題,只要符合資格就可以去唸,最重要的是念完之後得到了什麼,而且過程中鼓勵大家多唸書,這本來就是好事。現在有一個制度,可以讓Form 5的學生,只要有7年以上(每個學校不一定)的工作經驗,就可以唸MBA,把他/她過去7年的工作經驗當做“社會大學”的學分,這有什麼不行,何況只是MBA,又不是什麼心理學碩士之類的。
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做人,之後才是知識,一昧的只是把課本上的內容交給學生,這不算是教育工作者,只能是教育傳播者。
我的很多學生,不論是以前在傳播學院,後來的YouTube、DJ課的學生,都覺得我很嚴格,我常常不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們,因為我告訴你們標準答案很容易,但你要得到你自己實踐過程後的答案,更重要。
在Facebook很少這麼啰嗦寫這麼多字,我還是乖乖回去剪片吧
大學畢業學分門檻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即便教學內容差不多,不同大學的學分是「不等值」的】
明明教學內容差不多,為什麼最後會變成不等值?不合理啊。其實,不等值的不是學分。雇主沒說的真相是,他們看中的根本不是大學授予的那128學分,而是大學透過入學門檻挑進來的學生素質。
為什麼企業就是愛台清交成的畢業生,說白了,雇主要的是各大學四年前招生就幫他們篩選出全台灣1%的人才,學校裡教了什麼,反正招募進來都要全部重教。
128學分是找工作的門票嗎?大錯特錯了,那張門票不是畢業證書,而是入學證明。
#高中 #大學 #畢業 #學分
大學畢業學分門檻 在 輔仁大學歷史系系學會- 「畢業學分門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份畢業門檻估計是以105、106學年為主吧 ? 那我補充一下107學年(含)以後入學的學生只需要通過英文、資訊能力,英文能力可以修「大二英文」或修「全英文課程」4學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