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畢業生50K? 文員30K? 評論討論區的三大職場價值觀
=====
上討論區,對你來說可能已經成為生活一部分。有時上討論區,我會覺得自己進入了平行時空。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分享,對於討論區常見三大職場價值觀的想法。
價值觀一:新畢業生50K? 文員30K?
兩個分別以年青人及媽媽為主要對象的討論區,雖然網友的價值觀截然不同,但對於職場薪金看法卻如出一轍:持脫離普遍現實的標準。
新畢業生人工要$50K或以上,否則都是垃圾工或者「伏工」,是「唔係人做」的;文員的薪酬應該要達到$30K,並且工作量不高。這都是網友的價值觀。
但當你參考政府統計處2021年第二季的統計報告,你會發現15至24歲年齡組別,男女合計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是港幣$13,000;25至34歲年齡組別,是港幣$20,000;而收入最高的年齡組別,即35至44歲,也只是港幣$24,000。
數據反映什麼?就是新畢業生月入$50K不是無可能,但那些都是人中龍鳳,佔勞工市場極少數。大部分人只是月入萬多元而已。
而另一方面,按主要工作所屬職業劃分的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男女合計),「文書支援人員」收入中位數是港幣$16,000。
至於較高層的「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和「專業人員」呢?收入分別是港幣$45,000和$50,000。
那麼一個文員是否有可能月入港幣$30K呢?都是那一句,可能性是有的,只不過頗低,也絕非主流。
價值觀二:「伏工」處處
「伏」這一個字有相當的主觀成份,但也並不代表網民所認為的「伏工」實質上都是好工。問題出於期望落差。
年青人初投入職場,未摸清楚職場隱藏規則,故此自然認為聘用條件所寫的工時就是真實的工時。
而與此同時,職場新鮮人未完全擺脫學生心態,誤以為上班「學嘢」的意思是有專人在身旁開一個課程面授,卻發現原來要邊做邊學,靠自己領悟,自然覺得孤單難耐。
那麼在職場打滾了一段日子的人,又會否遇到「伏工」呢?其實他們一樣要超時工作,靠自己邊做邊學,但卻因為「睇化了」,接受了現實(也可以說是被現實磨蝕),自然主觀的認為這是「正常工」,而不是「伏工」。
價值觀三:崇尚辭職
當你多上討論區,你會發現辭職彷彿是一種尋回自我,擺脫束縛,甚至值得崇尚和爭相仿效的行為。
原因何在?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打工仔在職場上找不到希望。辭職離開無希望的地方,便代表有機會找到新希望。
而我所親身接觸的年青人,不少都認為工作不能帶給他們希望,於是尋找另外的出路,例如創立副業。
當然,年長一代會因此而批評年青人不安定、無耐性。但從另一角度看,這究竟是上幾代的人所設計出的「超穩定結構」(令既得利益者穩定地獲益),令年青一代感到窒息、氣餒、無希望。
再看同期政府統計處的失業數字,你會發現男女合計,15至19歲,以及20至24歲的失業比率,分別高達18.4%和13.3%,遠高於5.5%的整體失業率。
就此,我有一個觀察。年輕人之所以(選擇)失業,或多或少是受到脫離現實期望的引導:大家看看各大專院校的招生章程(某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廣告),都強調畢業生如何找到理想工作,實現夢想。而對於大部分年青人都要由小薯做起這一個事實,卻著墨極少。
在這種引導之下,年青人自然相信鴻鵠將至,好工即將降臨。
結語
最後不得不提討論區的特色:大部分討論區的本質並不是嚴謹的知識交流,更多是情感上的宣洩,或者圍爐取暖。當然偶爾有高質素的交流,但也不難發現同一account在不同日子的留言,有自相矛盾的情況。
留言當中多少是反映全面的事實,多少是對現實的宣洩,多少是對夢想生活的投射,實在不得而知。
原文刊於《香港01》專欄
#創業 #副業 #創業家 #企業家 #網店
=====
「半宅職薯研習所」提供:
👉一對一事業諮詢
👉網店副業或創業培訓(一對一培訓,手把手幫助你建立出可營運嘅網店!)
助你找到事業的出路。
👉立刻 Direct Message 半宅職薯
👉或 WhatsApp: 52444531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向著光飛去 」介紹 訪問:施又熙 內容簡介: 如果有一種愛,需要許以千年的誓約,這份愛,可以抵得住所有的打擊與背叛嗎? 都說父親是最初的戀人,被剝奪父愛之後,女兒可以如何堅強卻又偽裝地存活下來?四位各有一方天地的傑出女性,在其美好的外表下,卻因著歷經白色恐怖的...
「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半宅職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請問大專生,是指五專,二專畢業生,還是大學,四技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大專院校是大學嗎、大專升大學、五專算大專嗎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學校IP(學校代碼) | PTT鄉民百科 - Wiki Index | | Fandom 的評價
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參院無異議通過孔子法案】
美國時間週五,參議院無異議通過孔子法案(Concerns Over Nations Funding University Campus Institu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ct, 簡稱CONFUCIUS Act)
美國國會的法案常常都會這樣子藏頭,這次也是發揮了十足的創意。
這個法案的內容很簡單明瞭:首先定義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直接或間接出資的文化機構,第二提出三大項規定:
1、如果一所大學要和孔子學院合作,那麼這所大學必須確保孔子學院不會影響到學校的言論自由(例:孔子學院會禁止老師和同學談論台灣、新疆、西藏等議題)。
2、不准許孔子學院在校內執行外國法律(孔子學院規定工作人員必須遵守中國法律,甚至還會要求參加相關活動的人遵守)。
3、確保該大學必須要能夠對孔子學院的經費、人事、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掌有全部的控制權力(目前大多數孔子學院拒絕讓學校審核其教學內容和經費使用)。
如果學校做不到的話,將會被懲罰不能再拿聯邦政府的補助款。
上個月有一則新聞說拜登政府拿掉了對孔子學院的財務揭露限制,但其實這是由於政黨輪替後,按照慣例把還未通過審查的政策 給撤下來(川普政府在卸任前的一個月才提出該項規定,故仍有相當的審查程序要走,更多請見:https://reurl.cc/o9y38V)。
我們先前提到過,在眾多與中國相關的政策辯論中,針對孔子學院的討論應該是各界最有共識的,不管是國會議員還是候任官員們都表示,孔子學院很有問題。現在國會的動作比行政部門還要快,由參院通過這樣的法案,提交給眾院來審(註:拜登提名的教育部長Miguel Cardona剛於3月1日獲得參院通過任命案)。
這個法案會牽涉到大約500所高中以下學校及65所大專院校。另外,根據媒體Axios的報導(https://reurl.cc/nnZl82) ,一份國會調查報告指出,有超過七成以上的學校,每年收到來自中國政府出資單位的贊助款項超過25萬美元,但其中有很多沒有申報。
📌 一般來說
美國並不會直接禁掉外國媒體和學術單位,過去美國行政部門採取最重的管制方式包括:宣告該機構為外國代表機構,要求財務揭露等等。現在國會也是這樣做。
在川普時期就宣告很多家中國媒體是「外國代理人」,而不能再隨意利用所謂的言論自由來進行宣傳,且各項活動都必須要報備給國務院。對孔子學院的處置也是如此,去年8月將孔子學院歸類為「外國代表機構」(foreign mission)。
大概從2014年開始就已經有學者指出孔子學院對學術自由可能造成的影響,最早的報告之一,可以追溯到「全美教授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AAUP)所發表的報告(https://reurl.cc/e9yoMR) 。2019年初,參院兩黨議員組成的調查委員會發布報告指出(https://reurl.cc/MZjo3n) ,孔子學院在美國學校內的運作嚴重地缺乏透明度,而且也沒有「對等」(意思是說各大學給予他們太大的權限,而美國的學術機構從來不能在中國這樣子做),讓孔子學院在各學校內進行文化活動(甚至,有很多政治宣傳活動)。
在2019年十二月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2020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當中,包裹通過了一項法案,是要限制孔子學院在各級學校內的部份權限。這應是國會首次對孔子學院的行為提出規範,而現在參院所提出的法案是要進一步規範孔子學院的透明度。在去年也曾經有類似提案,但因為選舉期間而沒有推進,國會換屆之後法案就要重新再來過。
在美國的孔子學院被全面檢討的同時,台灣方面也要趕快準備接上中文教育的空缺!
📌 來複習一下什麼叫做「無異議通過」,這是參院的一個特殊規則
【「台北法」通過參院院會:什麼是「無異議」?】
https://reurl.cc/v5vxQ1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拜登政府取消針對孔子學院的財務揭露規定?】
2月8日美國保守派媒體國家脈動(National Pulse)發布一條新聞,指出拜登政府取消了川普執政時期提出的一項行政規定,該項規定禁止孔子學院在校園內做宣傳行為。不過,後來根據另外幾家媒體Daily Caller及Newsweek的查核(https://reurl.cc/OXE67v) ,川普政府並沒有這樣的禁令,拜登取消的規定是川普政府在去年12月31日所提出的一個提案,該提案內容是要求各級學校揭露與中國孔子學院合作的內容、財務狀況(牽涉到大約500所高中以下學校及65所大專院校)。
我們觀測站成員第一時間看到這則報導幾乎都是滿臉疑惑,因為防範孔子學院是一個在美國政策圈討論最有共識、最沒有爭議的領域。把一個提案內容也不過就是要求各級學校揭露與中國學術單位的合作關係的規定給取消,實在不知道拜登政府在想什麼。
而昨天新聞一出,已經有很多國會議員們和大牌學者們在推特上討論這件事。有熟悉行政程序的人試著想要解釋,這是因為川普在卸任前的一個月內提出了許多規定、提案、命令和外交決策,所以新政府其實是忙著審閱這些資料,而在審閱完畢之前,這些規定都會先被擱置。不過,因為孔子學院在美國學政界實在是很受矚目的議題,很多人對於前面的說法並不買單,認為拜登政府至少該出來解釋清楚。
就在今天(美國週三),事情有了新的發展。根據美國之音(VOA)記者張蓉湘取得的資料(https://reurl.cc/WEq8le) ,白宮已對此新聞做出了回應。
白宮發言人表示,川普政府時期其實並沒有完成該提案的審查,該提案仍然還在「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United States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OMB)的審查階段。而在新政府上台之後,白宮幕僚長克蘭(Ron Klain)提案凍結「所有」未完成審查的提案,這是歷屆新政府上台時的慣例。這則新聞目前也已經被保守派媒體更新,如Fox News(https://reurl.cc/dVeqR8) ,所以應可確定為真。
也就是說,所有仍然處在OMB審查的提案都已經被取消了,將會由行政部門重新提案。這個作法其實跟國會一樣,所有的法案都要在一個會期內解決,如果沒有通過的話,下個會期就要重頭再來,重新提案。
其實這則新聞從2月8日出現以來,馬上就在國會議員和許多學者們推特的討論串中炎上,而白宮方面的反應則是慢半拍。都過了兩天才由一位VOA記者得到白宮方面的回應,實在太慢,而且很不足。目前為止我們可以看到拜登政府的白宮發言團隊常常都有反應不及的問題,戰力顯然還沒上軌道。
現在智庫們都在討論該怎麼樣對抗中國,加上拜登政府各級官員們都說中國是重大的挑戰,許多人的焦點就放在要怎麼樣針對中國的科技業做反制,還有貿易戰該不該、以及接下來要如何繼續進行的討論(貿易戰何去何從的討論非常熱)。
在眾多與中國相關的政策辯論中,針對孔子學院的討論應該是各界最有共識的,不管是國會議員還是候任官員們都表示,孔子學院很有問題。例如被拜登政府提名擔任駐聯合國大使的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就因為在2019年時曾受邀到孔子學院進行演說,而在之前的參議院聽證會上被輪番質問,到底清不清楚孔子學院在美國的作為。
湯瑪斯—葛林斐德後來也在參院聽證時表示,對於自己曾在孔子學院演講「感到強烈後悔」,認為中國透過孔子學院對資源有困難的美國學校「伸出援手」的做法和她在非洲看到中國以債務陷阱作為外交手段其實很類似,並說她全力支持國會對孔子學院的嚴格管制。由此可以看出,華府大家對孔子學院的疑慮都很深,也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反對要對孔子學院做更多的規範。
即便今天白宮出面澄清了,但相關議題的討論絕不會因此停息(我們樂見越來越多人討論),接下來還是要繼續關注拜登政府怎麼應對孔子學院,以及中國不當介入美國校園的問題。
📌 一般來說
美國並不會直接禁掉外國媒體和學術單位,過去美國行政部門採取最重的管制方式包括:宣告該機構為外國代表機構,要求財務揭露等等。在川普時期就宣告很多家中國媒體是「外國代理人」,而不能再隨意利用所謂的言論自由來進行宣傳,且各項活動都必須要報備給國務院。
在學術自由和新聞自由等方面美國很堅持,目前為止還沒有要為獨裁者破例的意思,而是盡可能去要求各方都必須要公開透明。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川普政府最後也沒有要求所有孔子學院都要關門,因為這是學術自由的範圍,交由學校來做決定。
✍ 補充1
2月2日的新聞(https://reurl.cc/YWdkAL) ,美國各地大學基於學術自由考量而關閉校內孔子學院,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呼籲,民主台灣應該挺身填補華語教學缺口。酈英傑接受「日經亞洲」(Nikkei Asia)訪問時說,在因應美國學生學習華語的興趣這方面,台灣能「扮演關鍵角色」,且應利用這個機會來宣傳文化和民主。他說:「向台灣教師學習華語,意味能在一個免受審查或脅迫的環境學華語。」
✍ 補充2
美國國務院去年8月將孔子學院歸類為「外國代表機構」(foreign mission)。十月份時國務卿龐培歐表示,美方將要求各級學校年底前關閉校內的孔子學院。不過最後行政部門在12月31日的提案則只是要求各級學校要揭露與孔子學院的合作關係。
根據媒體Axios的報導(https://reurl.cc/nnZl82) ,川普政府今年一月份時大力推動的幾項政策之一,就包括要求各級學校揭露與中國政府單位的財務往來關係。一份國會調查報告指出,有超過七成以上的學校,每年收到來自中國政府出資單位的贊助款項超過25萬美元,但其中有很多沒有申報。
✍ 補充3
先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起訴了好幾個關於和中國間諜合作的學術單位,用的法條通常是外國代理人法、以及稅務相關法律,主要針對的是「拿了外國政府的錢卻沒有誠實申報」的部份。忘了的朋友可以來複習一下去年一月份震驚全美的「是在哈佛」(https://reurl.cc/pmZKkl)。
🙏🏻 我們想要說
我們這邊不是新聞台,編輯都是志工無償寫作,沒辦法24小時「即時地」寫新聞訊息,或是讓大家點播點菜,有求必應。通常更新頻率大概是兩天到三天更新一次,而且通常會把重點放在相關的一些補充或者評論上面。
如果大家有什麼想看的新聞分析,歡迎傳訊告訴我們,但我們也很推薦大家直接在推特或臉書上面追蹤其他意見領袖,或者追蹤幾位記者開設的專頁(例:平常一直關注外交政策的國會議員,或者是各大媒體的亞洲線記者、白宮線記者、華府特派員像唐家婕、倪嘉徽),上面的資訊更新會比我們快很多唷!
🧧 今天是除夕
原本想要在過年前發一篇和春節有關的,結果遇到這個拜登孔子學院的新聞,而且又寫得那麼長,讀完孔子本人都要生氣了。其實台灣的朋友們真的很有福氣,美國人想要學習孔子思想,卻只能得到像孔子學院這樣的中國外宣機構;在台灣,大家直接去孔廟就可以了(誤),而且還可以順便吃美食。像ㄅ哥黑輪啦,ㄎㄌ台包啦,一些米糕、碗粿、虱目魚等都是很棒的選擇。大家過年時幫在美國的小編們多吃一點啊🥲,大家新年快樂!
這邊也很希望多一點人小額支持贊助,觀測站的營運都是靠大家的點滴捐款,平常大家看到的文章幾乎都是成員利用自己下班私人時間貢獻的,讀者們的捐款資助將幫助觀測站持續產出更多內容。感謝各位。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向著光飛去 」介紹
訪問:施又熙
內容簡介:
如果有一種愛,需要許以千年的誓約,這份愛,可以抵得住所有的打擊與背叛嗎?
都說父親是最初的戀人,被剝奪父愛之後,女兒可以如何堅強卻又偽裝地存活下來?四位各有一方天地的傑出女性,在其美好的外表下,卻因著歷經白色恐怖的童年歲月,而讓她們的感情路顛顛撲撲:知名的編劇幼年遇刺,驚惶不安的家居日常是她的生活寫照,離婚後再遇一個美好的對象卻遲遲不敢面對自己的真心;活潑的藝術家看著父親在自己面前被警總一臉是血地拖走,自此別離十一載,總說自己被偷走了十一年的青春,轉而與年輕男子交往;自美返台的大提琴家原該展開舞台生涯的,卻因為父親的緋聞從此告別舞台,藏身在音樂教室裡教琴,苦戀著有了丈夫的女人;唯一在幸福婚姻關係中的,也曾是跌跌撞撞,心裡永遠住著小警總的大學老師。父親缺席的童年讓這些女性不得不自立自強,但這樣的人生到底產生了甚麼副作用?白色恐怖的扭曲時代對一個世代的某些女性又造成什麼影響?
作者不想以苦難紀實的方式去記錄一段歷史,而是選擇以愛情故事述說原生家庭對人一生的影響,特別是在一個高度政治扭曲的社會底下,狀似美好的外在,卻有著傷痕處處,不為人知的內在,只有在最細微處,才得以察覺。原來,受苦難的不會只有受難者的家庭,其實是整個社會,都是受難體,許多我們以為很遙遠的,毫無干係的,卻也深受影響,人生驟變...
作者簡介:施又熙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原名施珮君,2012年改名。1969年生於高雄市白色恐怖家庭,一生與知名父母有著難以擺脫的糾結,矛盾的情緒每每在作品中不斷呈現。從小展露寫作天分,高中時兩度獲校內大獎,卻因背景與自我認同的矛盾衝突,18歲即成文字逃兵,直至36歲才為自我的療癒而重新提筆,目前定居於新北汐止。
專擅刻畫人性,無盡黑暗處仍可得見溫暖陽光。走出憂鬱風暴後,近年加入社福團體宣導精神醫學與心理衛生,文字更添理性與療癒之風。
2013年首度嘗試舞台劇劇本,啼音初試即獲獎,作品並於2014年台北嘉義兩地公演。
目前除專職寫作,亦教授書寫療癒課程、精神障礙者家屬教育團體,並以文學與精神醫學等相關議題於各大專院校演講。著有長篇小說《月蝕》、《五芒星的誘惑》,散文集《風與南十字星的對話》、《勇敢》、《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傳記文學《台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劇本《多桑的百合花》。
者粉絲頁: 施又熙。書寫療癒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liddr4d7UU/hqdefault.jpg)
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為什麼關係融洽,另一半仍出軌?:走過伴侶出軌,從放不下、不放下,到過得自在安好」介紹
訪問作者:洪培芸
內容簡介:
私訊氾濫、社交軟體當道,出軌的引信隨時點燃。
寫給遭遇伴侶出軌的現代人,
一本成熟、自愛的情感修復之書
自責、徬徨、憤怒、焦慮、報復──
感情觀開放的時代,伴侶出軌的傷痛歷程不曾改變,
但你可以不再委屈求全,為自己勇敢一回。
‧明明關係融洽,另一半卻出軌
‧他心裡有別人,卻矢口否認
‧他把外遇怪罪於你:因為你沒有生兒子/在床上如同死魚,我才會外遇
‧他惱羞成怒,大吼:我都願意回來了,你要鬧到什麼時候?
‧他多次背叛,你依然放不開手……
▍解放伴侶出軌的自卑與自責
▍擁抱害怕被拋棄、不被愛的自己
得知伴侶出軌的那一刻,像被宣告罹患絕症般不敢置信,心裡有千萬個為什麼:你們相識相愛多年,甚至是別人眼中的神仙眷侶,他怎麼可能出軌?不久前他才跪著向你哭求原諒,為什麼如今又再犯?是他得寸進尺,還是原諒了他的你太傻?
你震驚錯愕,你悲憤,感到備受羞辱。你開始替他找理由,或想著大概是哪裡搞錯了;你開始責備自己,是不是我不夠會打扮?是不是我賺太少、不夠幽默體貼?你甚至想著如何報復,想方設法把檯面下的關係公諸於世,讓破壞你們婚姻的人也得不到幸福……
伴侶出軌是許多人難以走出的傷痛,不停自問哪裡做錯了,卻忘了自卑、自責,也是一種自傷。洪培芸心理師以豐富的諮商經驗,詳盡解析出軌者的心理,提供成熟的思考模式,陪伴讀者修復傷痛,重建自信,活出嶄新的人生。
作者簡介: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POP Radio、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版權,並入選2020年亞洲專刊(Books From Taiwan)。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這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yHWGM6dC68/hqdefault.jpg)
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介紹
訪問作者: 洪培芸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探討現代人禁錮自我的牢籠:微笑憂鬱 ▎
他的嘴角只能上揚,不能向下;只能微笑,不能流淚。
他看起來那麼快樂,嘴上掛著哈哈哈,
心裡卻想著:「我好想死……」
他幽默風趣,是人見人愛的萬人迷;
她經濟獨立,是公認的女強人。
他/她家庭美滿,萬事俱足,
應該不會有憂鬱的情緒……
你也這樣認為嗎?
或者,你也是別人眼裡的開心果,只能獨自把淚吞?
▎愈是樂觀開朗、正向堅強的人,
▎愈可能是用陽光的一面,覆蓋內心的陰影
卓別林、「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羅賓威廉斯、金凱瑞……他們都是喜劇演員,但他們,也是憂鬱症患者。英國喜劇演員史蒂芬‧佛萊則是在受訪時說:「有時我笑著說『哈哈!對,對!』,心裡卻是一邊想著,『我真想死。』」
這些螢光幕上的喜劇演員、團體裡的幽默大師,都有著不被允許的脆弱及憂鬱。甚至我們的生活周遭,有些人悄悄殞落了,我們卻事後才知道,原來那個看起來很完美的他,那個你以為很了解的他,平時的開朗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掩蓋憂鬱、佯裝堅強的面具。因為我們常常這麼想:
˙要是突然不笑或表現出心情不好,會嚇到人。而且,我不想麻煩別人……
˙雖然工作穩定、經濟無虞,但我還是不開心。這樣的煩惱讓人知道了,會被討厭吧?
˙身為老闆,我不能有半點軟弱遲疑;遇到壞客戶得忍氣吞聲,員工態度不佳也要容忍,否則會被起底,發文抹黑。
˙身為偶像,他不可能有半點不完美,也不能談戀愛,違背我們的期待和想像。
▎「沒想到他也會憂鬱啊!」
對於美好的形象,外人總是存有夢幻的想像,以致這樣的批判,隨處可見:
˙沒想到她身為教養專家,親子關係卻這麼惡劣,虧她還在節目上大談教養理論,可信度高嗎?
˙沒想到他身為最專業的醫生,也會罹患癌症,還寫健康及養生書籍,會不會誤人一生啊!
˙沒想到她身為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也會情緒低落,甚至重度憂鬱,還在身心科掛號,她的專業可不可靠啊?
社群媒體盛行的年代,標榜正向思考、積極生活的文化裡,我們爭相在網路上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彷彿生命裡僅只美好,沒有悲傷與黑暗。這樣的文化,加之人們對他人美好形象的不實際想像,使得愈來愈多人內在的憂鬱問題一再被壓抑,只能笑著流淚,甚至連自己都對自己偽裝,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美好笑容的背後,是與內在真實自我的隔離
與一般認知的憂鬱症不同,微笑憂鬱者能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的運轉,甚至表現優異;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甚至還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對自己,卻有著強烈的自我厭惡,內心有苦,卻不能,也不敢說出。
在國外已被大量討論的「微笑憂鬱」,儼然成為當代人最容易纏身,卻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洪培芸心理師針對此現象,以親切好懂的文字,從社會環境、角色期待與心理狀態切入,探討對象涵蓋資優生、明星網紅、老闆、同志、不擅表達情感的男性,乃至長照家庭及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世代,為我們打造一帖鬆綁「高情商」束縛、解放不合理期待的良方。
▎特別收錄:關於微笑憂鬱的6個問題
˙什麼是微笑憂鬱?
˙微笑憂鬱跟憂鬱症有什麼差別?
˙微笑憂鬱的徵兆與症狀?
˙哪些族群容易有微笑憂鬱?
˙如果發現自己有微笑憂鬱,該怎麼做?
˙若身邊的人有微笑憂鬱,該如何協助?
作者簡介: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也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寶瓶文化)。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
作者粉絲頁: 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YRCF0EAsA0/hqdefault.jpg)
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大專院校是大學嗎、大專升大學、五專算大專嗎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2017年10月26日— 我認為大專生是大學生,大專,本科高校都屬於高等教育院校,而大學生一稱呼也一個相對的稱呼,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而大學裡面又分專科,一本二本三本 ... ... <看更多>
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學校IP(學校代碼) | PTT鄉民百科 - Wiki Index | | Fandom 的推薦與評價
學校IP 或稱學校代碼,是指臺灣大專院校或是特定機構持有的IP 位址。 IP 位址有4 組數字,數值介於0 至255 間,例如140.118.88.50。在ptt 的po 文底下,都會顯示IP 位 ... ... <看更多>
大專院校是什麼意思 在 請問大專生,是指五專,二專畢業生,還是大學,四技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沒錯不過現在的求職網站上學歷資格要求因大專院校升格後已經很少有"專科"的名稱了也很少看到"大專畢"這種稱呼了多數都是研究所畢,大學畢,高中職畢.... 多年前的"專科畢"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