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觀賞台灣歷史大劇《斯卡羅》,主角阿水說:「官府的鹽吃不起」,讓我想起了臺灣鹽業發展。清朝時期開始課稅,1726年甚至成了官營事業,禁止民眾私曬鹽。
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中,〈338年天日曬鹽白金歲月 台灣鹽田華麗變身文化鹽〉一文更有清楚的臺灣鹽業介紹:
1648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曾進口碎石,試辦台灣第一座鹽田──瀨口鹽田,但效果不彰。1665年(明朝永曆19年),鄭經參軍陳永華在瀨口庄(現台南市鹽埕永成路一段與二段附近),重新教導居民修築坵呈,鋪以碎磚,引入台江內海的海水蒸發為鹵,曝曬作鹽,即「淋鹵式鹽田」。清朝自1726年對台灣實施食鹽專賣制度,直至1895年之間,陸續闢建瀨北場(台南鹽埕鹽田)、瀨西場(高雄彌陀鹽田)、瀨東場(高雄大林浦鹽田)、佳里外渡頭鹽田、七股大埕鹽田、北門井仔腳鹽田、北門舊埕鹽田及布袋新厝鹽田等曬鹽場。
2011年時,我們去了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http://zoyo.tw/2011-06-11-1241/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的網紅陳善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四次定期大會 市長施政報告質詢】 善慧(109/10/08)於市長施政報告質詢要點如下: 一、強化高雄競爭力、打造宜居高雄: 天下雜誌、遠見雜誌的城市調查中,高雄都是六都的最後一名,善慧議員期許市長未來應務實加速推動建設,提升市民優質生活環境,讓市民更有感,強化城市競爭力。 ...
大林浦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氣候變遷水患成災,前瞻預算打水漂
今年7月底至8月上旬的一場西南氣流加上盧碧颱風帶來的豪雨,對中南部造成嚴重淹水(經濟部水利署稱為「0806水災」)及農損。許多民眾不禁懷疑,蔡政府在前瞻計畫中投下了2508億元的治水預算,為什麼對水資源的管理,績效還是這麼差?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和經濟財政組,24日聯合舉辦「氣候變遷水患成災 前瞻打水漂?》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為台灣的治水把脈。
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首先帶領與會者為日前勘災時落水的高雄桃源區代表謝宜真祈福,希望失蹤近2週的她最終能平安歸來。接著陳宜民指出,從7月份德國萊茵河水患以及中國大陸鄭州水災,到0806水災重創南台灣,氣候變遷對環境造成的災害,已一再重複發生,「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是否能夠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是一個必須嚴肅思考的課題。
前內政部長、現任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以「總合治水策略與實踐」為題,進行了15分鐘的專題演講。呼應陳宜民前述提醒,李鴻源直言「風調雨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旱澇交錯已成常態,他甚至預言,未來人類將會陷水資源的搶奪大戰,而台灣已經不可再建水庫、清汙效果也有限,台灣將不斷遭遇淹水、缺水問題,該怎麼辦?李鴻源表示,過去以工程技術治水、相信「人定勝天」的這種理念已經過時了,必須從國土規畫和都市設計這種上位思考,對治水進行透水、吸水和保水的三合一規畫。
此外,治水必須以跨領域對話、跨部會整合、中央與地方以及公私部門之間合作的方式進行,而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過程。李鴻源以過去因地層下陷問題與雲嘉一帶農漁民馬拉松式的溝通為例指出,他體悟到解決地層下陷問題之前,必須先幫助農漁民設想生計問題的解決之道。李鴻源認為,政府必須更聰明,才有辦法面對多變的氣候、解決問題,而政府要變得聰明,前提是人民要更聰明,知道如何要求並監督政府。
李鴻源並補充,協助台中市政府與東海大學合作,共同整治東大溪的過程,是很美好的公私部門合作經驗。雖然這個計畫不算太大,但卻呈現了多元的成果,不但是水質整治工程,也呈現了環境人文、生態恢復、水質改善及環境教育等多個面向和層次,甚至幫助東海大學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的「2020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獲得全台私校排名第一的佳績。
國民黨立法委員謝衣鳳表示,過去10年來,政府在區域河流整治計畫中,已完成了110萬公尺的排水路整治,其中,台南有20萬公尺、嘉義縣14萬公尺、屏東是13萬公尺,是水路整治的前3名,但這次0806卻仍然淹得很嚴重,因為降雨量實在太大。由此也令人省思,前瞻建設水環境計畫的滾動式調整時間,必須縮短,如此才能根據環境現況,及時提出改進之道。
謝衣鳳並指出,海埔地整治等所清出來的大量海砂,政府應該要妥善運用。
前環保署長、台大地質系退休教授魏國彥回應指出,位於高雄小港大林浦海岸的南星計畫,當年就是運用海砂填海造陸,可惜後來沒有繼續下去。
魏國彥以知名歷史學者陳寅恪的詩「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指出,就一個地質學者而言,許多環境的問題其實早就了然於心,因為研究地質就是探索大自然的歷史,所以知道什麼地方可以做什麼樣的建設、不該做什麼樣的建設。魏國彥認為,台灣防災治水要趨吉避兇,就要將地質因素納入;他呼籲:治水、防災、選線(施工路線的選擇)的工程設計,「要延攬地質人才加入!」
前台灣省環境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胡思聰提醒,目前許多工程施工時所參考的數據和係數,不但已歷經4、50年沒有修改,且往往是西方所訂,恐怕已經不符合目前變化快速的環境和氣候條件,再加上許多地方人口密集、人類活動頻繁,當初的規畫設計早已無法適用,例如為1萬戶設計的排水系統,如今卻有好幾萬戶居住其間,那麼這個系統當然就難以處理排水的問題,一定要及時修正,否則就會出問題。
即將在今年11月到英國格拉斯哥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大會(COP26)的立法委員陳以信指出,眾所周知,溫室氣體排放是造成氣候變遷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國都正全力降低溫室氣體,台灣也訂有《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溫管法》),然而,蔡政府的 執行態度卻相當消極。例如,按《溫管法》規定,政府早應於2019年制定的第2期管制目標,但目前仍渺無蹤影;應於今年6月份提出的溫室氣體國家報告,目前已過了2個月,蔡政府也迄未提出。
陳以信呼籲蔡政府儘速依規提出,不然在COP26上要報告什麼?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賜賢,在書面報告中指出,探討此次0806水災中,高雄發生洪災的主要問題在於,過度注重水質的整治,卻忽略了上游洪峰流量的削減及下游潮汐頂拖的問題,也就是說,主政者偏重親水景觀綠化、易於討好民眾的表面功夫甚於防洪排水處理的基本功。
他建議,考量都市流域治理時,必須在區域的防洪排水和流域對策下更多功夫,並且要師法自然的流量分擔策略,將流域的降雨根據不同都市土壤利用情況所流出的洪水量,做流域分配量處理。
國政基金會經濟財政組召集人林祖嘉,在座談會的結論中指出,對照4、5月間,台中、苗栗等縣市才因缺水問題,被迫實施「供5停2」措施,影響民生、農耕用水,8月竟發生大淹水,看來缺水、淹水已交錯而至。他認為,應重新評估政府的治水能力;其次,應儘速拉高下水道建設比率;第3,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發生率大幅升高,政府治水相關的參考年限也要進行修正。例如,過去10年、20年才會出現的大雨、豪雨、強降雨等,現在可能1、2年就出現一次,因此防洪治水的規畫和設施標準,也必須跟進調整。
大林浦 在 快點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暴力衝動!😰
接著要面對賠償告訴
#大林浦遷村
大林浦 在 陳善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四次定期大會 市長施政報告質詢】
善慧(109/10/08)於市長施政報告質詢要點如下:
一、強化高雄競爭力、打造宜居高雄:
天下雜誌、遠見雜誌的城市調查中,高雄都是六都的最後一名,善慧議員期許市長未來應務實加速推動建設,提升市民優質生活環境,讓市民更有感,強化城市競爭力。
二、中油廠區都市變更,需傾聽民意:
都市計畫審議初審單位為地方政府,鄉親心聲市府要用心傾聽,中油高雄煉油廠的都市變更除了變更為工業區外,還有更多更好都市計畫的方案,審議時應深思熟慮,為高雄擘劃美好願景。
中油公司未經協調即通知調漲勞工住宅土地租金之情況,善慧請市長請務必協助為宿舍區鄉親的居住權發聲。
另外,中油有意購買市府位於大林浦的土地一案,善慧建議市府採取以地易地模式,與中油交換後勁煉油廠部分土地,以土地所有權人身分參與後勁煉油廠的土地開發。
三、廢爐碴清運問題市府應積極處理:
農地傾倒廢爐碴不只污染了我們的農作物,更有可能污染了我們的水源,善慧日前參與警消衛環委員會考察時,承擔清運責任的萬大公司報告說開挖後測得廢棄物掩埋深達26米,需清運總量達400萬公噸!是否還有未知的廢棄物,善慧請市府需妥善進行調查,並要求市長針對相關局處是否有行政疏失進行檢討、提出改善計畫。
歡迎追蹤訂閱陳善慧Youtube頻道!
粉絲專頁:陳善慧【善於服務 ‧ 慧做代誌】
https://www.facebook.com/shanhuei1124thankyou/

大林浦 在 李順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請幫李順進分享出去~ 請推薦給您小港沿海的親友哦!
🎈https://line.me/R/ti/p/%40tss1248n
市議員李順進於107年04月03日內政部門質詢,質詢民政局長大林沿海遷村案進度,追蹤林全院長在位時會同陳菊市長一同承諾大林沿海居民優惠遷村各項權益,現場質詢及答覆情形。

大林浦 在 [遊記] 大林蒲-一個工業煙囪包圍被遺忘的孤城- 看板Kaohsiung 的推薦與評價
後來魚塭被徵收沙灘被掩埋填海造陸一大塊出來否則以前在住宅區二三樓頂樓就可以看到海的: △所以大林蒲在哪裡呢? : 沒有好好讀地理的當然不知道XD(包含我: 他的位置是 ... ... <看更多>
大林浦 在 高雄市大林蒲_鳳林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鳳林宮位於高雄市小港區大林蒲,主祀溫府千歲(為本宮主神)、朱府千歲、池府千歲,俗稱三府王爺、代天巡狩,另奉祀有白府元帥(鳳林宮獨有的神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