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消費者權益 內政部要合理規範公設比🏢
成家是許多台灣人的人生目標之一,然而辛苦打拼購入的房子,如果因為公設比太高,使得住起來的感覺沒那麼大,會讓人感到很怨嘆。
許多新的建築物,為了推銷,會主打像是挑高門廳、室內游泳池、圖書館、交誼廳、健身房,看起來很豪華。但也要花錢去維護,還要管理費,舉個例子,台北市大樓平均管理費一坪120,權狀四十坪、公設三十五%,一個月繳四千八,其中1680卻是分攤維護這些設施,花錢如果還有在使用還划得來,若只是維護這些門面,對沒使用的人,並沒甚麼意義。
又例如在土地登記規則上,關於車位的部分登記的坪數,多數的坪數車位,都被收十坪的錢,這個被包含車位本身大小和車道空間,但實際車位大小根本不大,而車道的面積的錢也被灌到大公裡面,讓全體住戶不管你有沒有買車位都要分攤這些購入費用與管理費,這是需要檢討改進的,地下停車位與平面的公設比該去做分開計算,對這些沒有購買車位的住戶才是公平的。
簡單來說,我這邊提出一個比例,希望內政部要盡快處理:
🎯(大公+小公)÷(主建物面積+陽台+雨遮)×100%=合理公設比
✔️7樓以下建築物公設比應小於15%
✔️7-12樓建築物公設比應小於20%
✔️12樓以上建築物公設比應小於25%
另外,無障礙設施的部分,像是無障礙的停車位格,兩個車位中間應該要有斜線間隔,以便嬰兒車或輪椅使用,但是有些建築中,只有畫出斜線的下車區,兩側仍用一般停車位的寬度來規劃,車子停進去、格子很小,常會造成兩個相鄰車位車主之間的紛爭,對管委會來說也很頭痛。
所以我建議相關法規要與時俱進,修正或審查設計圖的時候,就應該要求 #無障礙停車位的空間要有更寬容的標準,讓輪椅或嬰兒車等能順利進出、上下車。
#NewPingTung
#屏東雄讚
「大樓泳池法規」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莊瑞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Re: [請益] 社區游泳池真的是游泳池嗎? - 看板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社區游泳池一定要有救生員嗎? 內容有點冗長請幫幫我!謝謝!!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請益] 社區游泳池真的是游泳池嗎? | home-sale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社區游泳池未依規定設置救生員,有何處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台中房產萬事通| 放鬆就是要爽住無邊際泳池Valla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請益] 社區游泳池真的是游泳池嗎? - home-sale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Re: [閒聊] 大樓的公設最後都會關閉停用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Re: [閒聊] 大樓的公設最後都會關閉停用嗎? - home-sale - BFPTT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Re: [閒聊] 大樓的公設最後都會關閉停用嗎?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花痴] 公司大樓泳池救生員mopackc48331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社區蓄水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社區蓄水池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Re: [閒聊] 大樓的公設最後都會關閉停用嗎? - 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請益] 社區游泳池真的是游泳池嗎? - 看板home-sal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大樓泳池法規 在 Re: [閒聊] 現在新大樓公設也太厲害,大廳有飲料舖 - Mo PTT 鄉 ... 的評價
大樓泳池法規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買房看過來!中市府3/24助您破解不實廣告,找好房!🏠🏠
在 #房屋 的行銷廣告中,常見「#捷運宅」、「挑高4米2」、「大視野」、「大坪數花園游泳池公設」……等宣傳用語,合法?還是非法?規劃買房的消費者如何聰明辨識房屋廣告是否如實?#台中市 政府法制局將於2021年3月24日(三)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邀請公平交易委員會-徐宗佑視察,在台中市政府市政大樓4樓集會堂,為民開講「常見廣告不實案例介紹與預防」課程。透過實際案例分析,協助消費者清楚辨認業者推銷手法之虛實,避免花了大錢,還買錯房!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大樓泳池法規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大年初一,齋主以這篇文向酸齋所有齋友拜年。也同時期許眾齋友,今年能替自己留下更多閒暇餘裕,偷得浮生半日閒。
《文明帝國》作為一款策略遊戲,提供玩家扮演執政官,帶領一個文明從原始蠻荒時代,進步到如今的網路時代。過程中玩家有機會建造那些偉大的建築物,如金字塔、空中花園、萬里長城、亞歷山大圖書館、大教堂等壯闊無比的大型建物,或者蓋個小公園。公園當然不比那些偉大建築,非但沒有精緻的建築造型,連替整體國力增加的幅度也有限,那回過頭來一問「公園」到底有何作用?
比起建築物、軍力和整體經濟實力,《文明帝國》更重視偉人的誕生,特別是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此類的偉人,不但能瞬間提升國家影響力,甚至能開啟屬於文明的黃金時代。要誕生這類偉人自然不易,最佳的方式就是蓋些讓人民能放鬆生活、娛樂、休憩的場所,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普設公園。大量的公園建設,能提升人民的幸福度,而公園這類無壓力的公共設施,雖然沒有任何實質經濟產出,卻能增加人民的創造力,進而誕生出偉人。
這套論點早不稀奇了,甚至齋主我也早談過多次。但直到最近,才從安德魯斯馬特的《閒散的藝術與科學》一書中,找到相關的腦神經研究論證。書中內容多為談論腦部於放鬆狀態時的驚人創造力。書中寫道,即便我們處於再放鬆的狀態,腦部所損耗的能量並不會因此減少,但在我們並未「有意識」的使用大腦下,大腦依舊會持續不斷的運作。而在這種「無意識」的使用狀態下,許多過去「有意識」下無法連結的資訊和知識反而得以相互接續,進而產生許多靈光一閃,這就是「創意」。
公園是富庶社會的「餘裕」。經濟不夠富庶的都市,執政者不會將資源放在公園建設上,畢竟比起基礎的水電、管道、交通、招商等建設來說,公園實在太無實質效益了。相對來說,不只是執政者不願意花費資源心力在公園,經濟不夠富有的民眾也未必能妥善使用公園,盜取公物、破壞環境或寵物隨地大小便,甚至是遊民住在公園廁所都是有可能發生的狀況。甚至進一步的說,當社會不夠富庶,治安不夠良好,公園也只是另一個治安死角罷了。因此從方方面面切入,都市要擁有一座好公園,除了政府要悉心養護之外,社會也要有足夠高的道德共識。這些就是社會富庶的「餘裕」。
由韓國建築學者俞炫準所著的文集《我們該住在哪裡》,其第二章《挑高式辦公建築》中,談論了韓國社會因應高速現代化,所產生的質變。他回憶起兒時生活,因為法規的不健全,以及社會處於進步中的狀態。生活區域中有著許多能讓兒童自由發揮的玩耍空間,不管是空地、建築之間的小縫隙或者坑洞等,孩子最後都順利將這些大人無暇定義的空間,以孩童群體喜歡的方式重新使用。此類定義界線上的模糊,給予人們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但隨著現代化的進程,私有產權被逐一明確的定義,不只是空間,連同時間也因應社會變遷,閒暇模糊的時間也慢慢消失,任何空間和時間都變得要有其目的性,留給我們閒暇發呆的時間和空間也越來越少。
我記得台灣每隔幾年,便會有教育界人士提出教改戰略。每次的內容也相差無幾,無非就是希望能減少孩童的負擔,像是減少授課時數,增加戶外和藝文課程,以及希望晚點上課或早點下課。最早這類訴求還有些版面,經過幾次後大概連新聞記者也覺得無趣了,因為每每最後的結果就是甚麼也沒改變。
其實也不光是教育制度,這套分秒必爭的文化是沿襲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社會型態。19世紀工業革命後,由於工廠機器每分每秒都能生產商品,分秒必爭的文化開始興起。當時市民普遍對於時間沒概念,光是連準時上班都是問題,因而興起了許多工業城市於市中心豎立大型鐘樓,如倫敦大笨鐘即為服務市民準時上班而生。
隨著時代前進,機器及科技為人類帶來的福祉也越來越大。全球文明不斷提升,經濟產能也逐步增加。在這樣的改變下,按理說,人類會擁有更多不管是用於思考或發呆的時間,但實際卻不然。我們減少了的工時,被想要賺取更多錢財的慾望給填滿,最後又重新轉化成新的工時。每天填滿工作時數,變成一種社會的常態。資本主義順利運作。
不只教育制度和資本主義如此,這套分秒必爭的文化,甚至融入到許多當代人的生活型態中,齋主有幾位朋友尤其如此。每每與它們相約敘舊,他們定然沒餘下太多時間,光是下午就排了三到四個行程,且都非是甚麼工作或合作上的相聚,每個約都是單純的朋友相約。整天下來,在台北市內四處趕時間遊蕩,一會兒捷運公車,一會兒計程車,且不意外的每個行程都肯定耽誤到他人時間,舊雖敘了,但情卻反而疏了。更讓我感到疑惑的是,這類朋友還有沒有安靜獨處的時間呢? 如果答案為否,那他辛勤工作所積累的「餘裕」,又為何而存?
記得前些日子,有個朋友向齋主聊起房價問題,我們談到如今建商及代銷公司最愛用的詞彙「坪效」。因為房價越來越高,民眾能買到的「坪數」越來越小,於是商人們便發明了「坪效」一詞以代替使用,例如小坪數高坪效等用法。坪效一詞聽來抽象,但其實即為建商將家中每個區域的功能都分配得淋漓盡致,過去保留作為空間的區域不復存在,主打高坪效的房子,肯定都是趨近於正方形的格局,並盡可能不保留走廊或彈性區域,以達到「空間效益」最高的成績。此後,家中空間便少了些「餘裕」。
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新創科技公司或設計公司,總要在內部營造舒服的工作環境,不但有眾多娛樂的公共區域,連休息的沙發或臥榻都有,飲料零食也一應俱全。其原因在於此類工作非是機械式的要求員工按部就班作業,而是鼓勵員工發揮創意。創意無法靠著壓榨腦力而產出,必須在身體放鬆、精神愉快的狀態下,靈光和創意才會出現。
我相信這些年來,台灣人對於矽谷名人們的創業故事都有所耳聞。很多人都將矽谷之所以能出這麼多科技人才,是因為美國家家的車庫空間大,許多創業者能在車庫中做小型實驗,甚至年紀更小之時,車庫就是他們的秘密基地,不管是搞些惡作劇玩具,還是當個小生意的倉庫等等。而也有人指出當代台灣之所以創業能量不足,即是少了這種能夠運用的灰色空間。
台灣這數十年的變遷不可謂小。台北市傳統住宅從巷弄中的步登公寓,經歷困難重重的都更後,緩慢改變為保留大量公共空間的大樓住宅。走訪台北市車流量較少的老社區巷弄,不時猶可見孩童在街頭巷尾嬉戲玩耍。相對造訪居住於大樓的朋友家中,卻從未見過朋友使用過大樓所附的公設。這些大樓住宅日久,住戶便開始對公設過高的養護費用不滿,逐年累月下來,游泳池沒水、噴水池生苔、外牆髒亂、庭園植栽無人照料。公設的出現,初衷為提供住戶生活上的餘裕空間,但最後本應作為放鬆身心的大樓公設,最後反而變成見之生厭的嫌惡騙錢行當。
「Time is money.」是當代每個人都琅琅上口的名言。這句話最常聽到的解釋,就是分分秒秒都是金錢,因光陰似箭,需時刻把握時間,才能不浪費一分一毛錢,人生不致後悔。
這幾年有位朋友,時刻向齋主囑咐,說我擁有最重要的資源是「時間」,別浪費時間在短期利益的事情上。如果金錢能買到更多用於思考和消化的時間,那這錢就值得。我心想這是「Time is money.」的另解。我們若只知道用時間換取金錢,則永遠無法理解背後另一層意義,用金錢換取時間。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售價較高的服務會存在的理由。快速的交通工具讓人省下更多時間,舒服而又隱私的艙位讓乘客得以擁有獨處的時間,平均售價較高的商店讓顧客省下了路程和挑選的麻煩,更高的交易費用省下了大量的付費仲介平台。而這些省下的時間,都將成為生命的「餘裕」,滋養著我們的思維。
Medium連結
https://reurl.cc/AgOMnE
大樓泳池法規 在 社區游泳池一定要有救生員嗎? 內容有點冗長請幫幫我!謝謝!! 的推薦與評價
游泳池 要有救生員依照法規本來就是如此如果每個人想去游的時候就去那何必要規定開放時間,再說如果照您所說不在開放時間自己去游萬一有別的小朋友看到你在 ... ... <看更多>
大樓泳池法規 在 [請益] 社區游泳池真的是游泳池嗎? | home-sale 看板 - My PTT 的推薦與評價
面積,或是深度,低於游泳池的話,他不受游泳池的消防法規限制. 因此等同戲水池. ... 85樓 → aloness: 老大,飯店都鋼骨大樓,上面不做鋼架是要怎麼做rc啦… 05/28 19:15. ... <看更多>
大樓泳池法規 在 Re: [請益] 社區游泳池真的是游泳池嗎? - 看板home-sale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