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頂樓戶
在第一線服務市場,常遇到顧客一聽到樓層是頂樓就直接跳過不考慮。但頂樓是不是真有那麼糟糕?品揚認為應先釐清背後原因再作判斷,而非總是"聽別人說..."。
一般人會concern頂樓樓層的原因有二:
1.擔心發生漏水
2.擔心太熱
我們先講漏水:
1.頂樓會漏水,主要是跟建商工法以及排水是否良好有關。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平常說"頂樓不考慮",但當物件是風評好的建商蓋的時候,突然又說頂樓可接受了,源自於品質信心度的問題。
2.所謂的頂樓戶,你也得了解一下是不是所謂真正的頂樓。如果你家(頂樓戶)正上方是公設如健身房交誼廳,那就不會有把屋頂暴露在風吹日曬雨淋的情況發生,自然也就不必擔心漏水機率大增。
3.若頂樓真的漏水了,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社區管委需有修繕處理的責任。其實由管委會來處理漏水是最簡單的,如果你有遇過那種樓上樓下漏水的情況,光是跟鄰居溝通就相當費神了。
再來是熱的問題:
跟上述一樣,要釐清一下你那戶是不是真正的頂樓,你家正樓上有否公設。
如果有,那麼過熱的問題就不大;如果沒有,那房子是否通風就很重要。當然如果財力允許,你也可以用冷氣cover一切XD
--
會想特別寫這篇,是希望顧客瞭解背後原因後能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總是人云亦云。
最後,說一下頂樓的好處:
1.受光度絕對是全社區最厲害
2.不會有樓上鄰居的腳步聲
3.不會有樓上鄰居管道間的水流聲
4.若大樓周遭無遮蔽物,視野棒、棟距佳
大樓管理條例漏水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樓漏水處理有撇步,高市 #工務局 提供免費諮詢服務🏠🏠
根據 #高雄市 政府工務局統計,#公寓大廈 法律諮詢大樓住戶最常提問是漏水問題,頂樓及外牆是大樓最常漏水的地方,頂樓是屬於大樓的共用部分,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共用部份、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是由管理委員會或管理負責人負責,如果是上下樓層的樓地板內管線漏水,就要由雙方負責修繕。為減少大樓住戶之間的糾紛,工務局提供現場及電話律師免費諮詢服務。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大樓管理條例漏水 在 陳又津 YuChin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越洋信使】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從眷村搬到新大樓。後來曾跟同學回去探險,什麼都沒了。長大了做創作,才從其他眷村恢復跟家人的記憶。」她說。
遇到眷改條例、被強制搬到國宅大樓這種事,大人一定不會跟小孩說吧。畢竟在這世上,有多少人想擺脫老舊的房子、漏水的壁癌,就算空間縮小也沒關係。但習慣了繳社區管理費的人,大概也不能忍受天天追垃圾車的生活。
老家在金門的林羿綺,小時候一直以為邦加島只是要搭比較久的飛機,比較久的船,比較久的車,跟別人去高雄和屏東沒什麼差別。年紀還小的她甚至以為,印尼全都是華人。印尼親戚寫信問候時,也以為北方的台灣會下雪。
但在法律上,他們是陌生人了。
一邊是華文的名字,台灣的國籍,一邊是洋化的拼音,印尼的國籍。
舅公和阿嬤是一對相似的兄妹,相似到會被長輩誤認,原本幾年後還有個妹妹,因為家貧送養,從此失聯。一九四〇年代,聽說日本人會來金門島抓軍伕,舅公逃到新加坡投靠父親。查埔祖在舅公三歲時就離鄉背井去了新加坡經商。但父子不和,舅公自己去了邦加島做咖啡生意。想不到幾年後,印尼宣布獨立,金門成為國共內戰前線,阿嬤也遷居台北,想回也回不去了,乾脆落地生根。舅公和阿嬤這對手足,不識字,分隔兩地,只能請人寫信,註明託人帶了錢回去,寄送全家福照,背後一一說明是誰人。
其實查埔祖在新加坡也另組了一個家庭,但十年後因病回到故鄉金門,完全不能說話。用現代眼光來看,可能是罹患喉癌。但金門(邦加)和新加坡的家人互無聯繫,就算在路上遇到了,也是相見不相識。舅公最後在邦加過世,無論寫家書還是病中,常說的都是那句:「是什麼把我們分開?」
到了第二代,邦加島的堂伯叔姑還是常常回金門、到台灣。他們的福建話是我們的閩南語,逛夜市買東西,根本不用翻譯,親切得像自己人。只是某些詞彙讓人覺得有種古老的氣息,比如他們叫飯店是「客棧」,那些詞彙似乎還停留在前幾個世代。平時彼此打越洋電話,互通婚喪喜慶消息。到了第三代,因為語言隔閡,大家只能用不熟悉的英文溝通,使用社群媒體點讚。
至於阿嬤的那堆信件,一直跟著老人家離開金門、住進眷村、搬到台北大樓,經過了長長的時光隧道,被孫女翻拍成藝術作品。二〇一八年,羿綺決定前往邦加住了二十五天,看到什麼都拍,親戚還以為她在做Vlog,熱情地帶她到各大景點。因為家族成員都住在附近,午餐晚餐都是一大票人聚餐。我完全能想像這種畫面,就算只在雅加達待個幾天,也能碰到誰的生日。我本來以為是因為親戚來訪,大家才不怕塞車紛紛到購物中心團聚,但羿綺發現,就算她沒來,大家還是照樣聚會。這其中的緣由,我至今尚未解開。
其實最近寫書,有人讀了說,要是有照片就好了。身為寫作者的我曾經覺得,如果拍了,不就代表文字輸給影像了嗎?但隨著自己到了越來越多的現場,我也必須承認,影像確實有某種我無法掌握的特質。羿綺說:「重要的是想抓住的當下。」
「為什麼想拍」這件事恐怕比我拍了什麼還重要。
我寫的不是旅遊指南,不必時時刻刻關注路標。我不是觀光客,要在最短時程內,追求最大CP值。我更不是攝影師,抓不住轉瞬即逝的張力。--那我是誰?我為什麼要拍?因為IG最受歡迎的照片都是這個角度?拍了之後,會變成書中圖說嗎?或是這照片本身就是一則故事?
問記錄家族影像的過來人有什麼建議,她說:「不要想像成品是什麼。」
二〇一八年,她去了邦加,後來去了找不到任何親人的新加坡。二〇二零年碰上肺炎疫情,同代的邦加姊妹來不了台灣,只好臨機應變,搭棚演出。一個人,演了一代人。(徐華謙的女裝扮像竟然不輸給《丹麥女孩》!)只是不同的化妝服裝,看起來就像是不同的人了。
「如果有人欺負你,要懂得反抗。」
「如果有人欺負你,要懂得躲起來。」
這是《雙生》中我最記得的兩句台詞。其實「如果」不是「如果」,而是將發生真切在所有人身上的命運,我們無法掌控何時、何地會發生,恐怕也逃不掉。
就像舅公呼喚的:「是什麼把我們分開?」
按下快門的當下,只是覺得有趣、有點好奇--我相信走到這裡一定需要更多的抉擇--但那是很久之後的事了。現在我都還沒上路呢,只好記著她的交代,這是一切的開始。
-
🇲🇨展覽由此去🇹🇼
https://www.hong-gah.org.tw/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