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全球化的齋戒月衝擊 🌙 🕋 🙏
「一邊防疫,一邊齋戒...可能是伊斯蘭1,441年歷史的第一次。」23日傍晚開始,全球18億穆斯林將展開一年一度的「齋戒月」(Ramadan)。信仰傳統上,每年此月的白晝,穆斯林都當封齋禁飲食,每日前往清真寺、並與親友團聚一起享用夜間的豐盛「開齋飯」(Iftar)——但如今在大瘟疫的現在,世界各地紛紛進入了「防疫封鎖」、甚至是「全面封城」,像是守護兩聖城的的沙烏地阿拉伯早已禁止外地人進入麥加,印尼總統更嚴令宣布:「今年的齋戒月,全國上下都不准『返鄉』。」
「齋戒月」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先知穆罕默德在此月受到「天啟」——阿拉透過大天使吉卜利勒(加百列)降示《古蘭經》。因此每年伊斯蘭曆的第九個月份,穆斯林們都要虔心守齋。於個人層面,齋戒月是穆斯林尋求堅定信仰與穩定心神的機會;於社會層面,則希望能暫停俗世累積的集體情緒,讓社會冷靜下來,重新思考信仰所指引的正道所在。
在常態狀態下,齋月30天裡,除了老弱、孕婦、病患、軍人、與旅行者之外,所有的穆斯林都應於白天「停止飲水與禁食」;但日常的工作與責任皆應照常進行,不可受齋戒所耽擱。直到日落以後,眾人也可到清真寺進行齋月的特殊禮拜「泰拉威」(Tarawih)——但絕大部份的庶民狀態,都是整個家族聚在一起,邊看連續一個月的強檔肥皂劇、一邊七嘴八舌地閒聊吃著開齋飯。
然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在齋月開始的世界各國,紛紛進入了防疫封鎖、封城、宵禁甚至是「無限期戒嚴」的肅殺狀態。像是作為「兩聖城守護者」的沙烏地阿拉伯,早在數個星期前就宣布「麥加、麥地那封城」;伊斯蘭的三大聖地清真寺——麥加禁寺、麥地那先知寺、耶路撒冷圓頂清真寺——也都禁止非寺內人員或外人入內禮拜。
事實上,在過去幾周,沙烏地阿拉伯已針對境內各大都會區,寄出了「全天候禁足令」,欲用強制鐵腕,壓制病毒在王國內的擴散——但由於沙烏地作為「兩聖城守護者」的身分,加上自己即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極端保守派大本營,因此疫情期間對於「信仰秩序」的總總限制,據說也引發了王國內部相當多保守教士、甚至是王族派閥的矛盾與不滿。
直到齋月開始前72小時,沙烏地國王才終於「網開一面」,除了同意兩聖城清真寺能舉行小規模的「泰拉威」禮拜;國王也下令鬆綁各地的禁足嚴令,一方面為了緩解齋月封城的民怨,另一方面也開放一定時間讓平民們能上街採買,屯糧面對齋月30天的「家族性夜間暴食」(齋月的補償心理,就是晚上會吃得特別豐盛,以至於每年齋月過後,各國都會出現國民平均體重增加的季節性問題)。
不過能回家已是萬幸,因為以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首的海灣阿拉伯油國,在過去3個月裡已藉著「防疫封鎖」為由,大規模資遣南亞與非洲的外籍勞工。一部份人就被強行遣返回國;另一些人則被卡在無法開工的進退不得中。
就算沒有出國,在瘟疫之中的齋月也不一定能夠返家——像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數最多的印尼,本周就由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下令:「大家請勿回家!禁止今年的齋月『返鄉潮』(Mudik)。」
由於印尼幅員廣大又多島嶼,經濟活動卻又高度集中在爪哇島的「大雅加達都會區」。因此每逢齋月,從雅加達返鄉的本土移工,將來千百萬人流量的交通高峰期。但在疫情流行期間,這種直比「中國春運」的人流移動,不僅將暴增感染風險;在大規模停工狀態下的食物券、防疫補助與救濟物資發放,也會被返鄉潮給打亂,更別提至關重要的「疫調作業」了。
佐科威總統表示,大部分的印尼人都已感受到疫情威脅而取消、或提前返鄉,但至今仍24%的國民「可能不聽勸」。因此在斟酌許久後,一直不願出此下策,以免打擊經濟並惹怒宗教保守派的佐科威,這才終於遲來地發令禁止返鄉潮。
印尼齋月不返鄉,也連帶影響了亞太的季節商機——像是往年都要趁著齋月出口「活體牛羊」到印尼大賺一把的澳洲,今年齋月對印尼的牲口出口價格,就創下了「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最糟景氣。這一部分是因為今年齋月需求暴跌,另一方面也是因防疫封城影響的印尼經濟不景氣。
但在防疫期間的穆斯林,到底該不該如期守齋?在宗教學者中也有不同的解釋,一部份開明意見認為,為了守護社群健康,瘟疫期間的齋月應該開放正常飲食以維持免疫力,直到疫情結束或放緩後,大家在擇日「補齋戒」就可以了(這是被信仰允許的,旅行者或病患都可以推遲齋戒)。
不過像是埃及的信仰學者重鎮——艾滋哈爾大學——卻認為齋月就是齋月,「除非有科學證明『多喝水可以防疫』,否則齋月的飲食禁令,沒有必要因此改期。」
Photo Credit:麥加大清真寺與天房,Reuters+AP(疫情前)+Reuters+AP
#RamadanKarim #齋戒月 #伊斯蘭 #穆斯林 #中東 #沙烏地阿拉伯 #印尼 #清真寺 #Muslim #Ramadan #Iftar #Mudik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coronavirus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 @ Mecca, Saudi Arabia
大流量釋氣閥 在 財經旅遊達人法比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機艙裡的空氣很髒嗎?-《機艙機密》
圖文版:http://bit.ly/32pwEkl
其實搭飛機的時候,空氣兩到三分鐘就會換一次,很乾淨的歐
不過你手會碰到的東西,尤其是小桌板才是真的很髒很髒的地方…
#好文分享一下 #武漢肺炎跟機上空氣的兩三事
本文摘自《機艙機密:關於空中旅行,你該知道的事實》,由好人出版 出版。
上班族閒聊的時候,只要提到搭飛機,不可免俗地都會談到機艙的空氣品質,你可以替我們解惑一下嗎?因為我們常聽到一些傳言,說機艙的空氣不僅骯髒,又充滿細菌。
骯髒、到處都是細菌、很糟糕、噁心、品質惡劣、讓人反感、不好聞、腐敗、很臭、到處都是屁味。大眾用來描述機艙空氣品質的用語中,以上這些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外界還有為數不少的傳言,就是有些旅客聲稱,在機艙內循環的細微病菌害得他們身體不舒服,#但機艙內部的空氣其實非常乾淨。
現代飛機上的旅客還有組員所呼吸的氣體,其實是由回收循環的空氣以及外界的新鮮空氣所組成。將兩種氣體混合,不單只用新鮮的空氣,這種做法更能夠調控機艙內的溫度,還可以維持一點溼度(其實只能短暫維持而已)。機艙內部的氣體是從發動機的壓縮區段而來。壓縮過後氣體溫度相當高,不過在這個區段壓縮機只是擠壓空氣,氣體並沒有跟燃料、滑油,或者是燃燒室的氣體接觸。氣體從壓縮機分流之後就會送進空調系統冷卻,隨後就由導管輸送進入機艙,中間會經過百葉窗式氣縫、通氣孔,還有旅客座位上方的冷氣口(駕駛都稱空調系統稱為「PACKs(pneumatic air cycle kit)」,這是「氣動式空氣循環裝置」的簡稱,通常一架飛機都有兩組這種裝置)。
空氣進入機艙後會持續循環,直到被吸入機身底部為止,到了這個階段,有一半的氣體被抽出機身外—由主增壓外流閥排出。這個時候,機身內的另一半氣體會跟發動機灌入的新鮮空氣混合,經過濾清器,開始新的循環。
研究顯示,跟其他密閉空間相比,擁擠的機艙內部的病菌並沒有比較多—通常還更少。製造機身底部濾清器的公司都說這些裝置屬於醫療等級,雖然我早就知道你們可能會說醫院根本是病菌的溫床,但是波音公司指出,濾清器可以捕捉空氣中百分之九十四到九十九點九的微生物,#而且每兩到三分鐘就會重新換過一次空氣,遠比辦公室、電影院,或是教室的頻率高出許多。
外界一直有一個根深柢固的迷思,那就是駕駛會定時降低空氣的流量來節省燃料。令人惋惜的是,有些很可靠、頗具權威的新聞媒體也跟著附和這種無稽之談。這邊就有一個鐵證:以下這段話是取自《經濟學人》二○○九年的其中一期,裡面寫道:「一半新鮮空氣、一半則是回收循環的氣體,航空公司通常都會維持這樣子的比例。然而駕駛可以調降新鮮空氣的比例來節省燃料,有些還把新鮮空氣的比例降到只剩百分之二十。」讀到這裡的時候我都傻眼了。我特別愛這句:「有些還把新鮮空氣的比例降到只剩百分之二十。」這句話聽起來豈不是帶著濃厚的陰謀色彩嗎?
首先,#駕駛無法調整飛機的空調系統,也沒辦法控制兩種氣體之間的比例。裝置的製造廠商早已設定好氣體的比例,也無法從駕駛艙來控制調整。在我駕駛的波音飛機上,我們可以直接調控溫度,但是只能間接控制氣流。如果你們請我「把新鮮空氣的比例降到百分之二十」,我還會很有禮貌的告訴你們我辦不到。開始飛行之前,調整的開關已經設定成自動模式,氣動式空氣循環裝置也會稍微掌控比例的調整。既然兩個發動機持續運轉,一切也都順利的運作,絕對不用擔心氣流有什麼狀況,唯有故障的時候設定才會更動。
我個人並不是很熟悉空中巴士的機型,不過我們可以跟空中巴士專家聊一聊。「空中巴士系列的飛機,從A320到比較大型的A380,這些機型都有讓駕駛調整氣流的方法,但是絕對不是《經濟學人》描述的那樣。」戴夫英格力須說,他是A320的駕駛,也是一名飛航作家。
戴夫解釋說空中巴士的氣流控制器有三個段位,分別標示為高(HI)、正常(NORM),還有低(LO)。「基本上大部分時間氣流控制器都是位於正常的位置,這個時候空氣流量為自動控制。如果需要快速調整氣溫,會把駕駛桿調到高的位置;位置低的功能就像名稱表示的那樣,這個段位會降低空氣流量、節省一些燃料,但是降低的幅度極小,也很少派上用場。公司會告訴我們,只有在乘客數量少於一百人的時候才能調到低。而且改變不大,乘客坐在機艙內,幾乎無法察覺任何差異。」
飛機在地面上的時候,你偶爾有可能會聞到一股強烈的氣味—飛機後推之後,機艙內很快會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就像是老舊的汽車或巴士排放的廢氣。通常在發動機啟動、廢氣被吸入空調組件中的時候,就會發生這種狀況。這種情況常常要怪外頭的風,風讓氣流逆向吹送,或是把煙霧吹進空調組件的進氣口。這種味道通常只會持續幾分鐘,直到發動機開始穩定運轉就會消失了。這股味道不好聞,不過這跟塞車的時候,你偶爾會在車內聞到的味道不太一樣。
#如果乘客抱怨機艙的空氣太乾,#這就很合情合理。沒錯,機艙內通常相當乾燥,沒什麼溼氣。機艙的溼度大概在百分之十二左右,甚至比大多數沙漠乾燥許多。飛機在高空中巡航時,機艙乾燥就是最主要的附帶結果,因為在高海拔的空中,水氣的含量很低、甚至微乎其微。提升機艙的溼度看似是一個簡單合理的解決之道,但是我們不這樣做的原因有以下幾種:首先,噴射客機需要載運大量的水,才能讓機艙充滿水氣,但是這樣不僅代價高昂,也會增加重量。加溼系統需要將水重新循環利用,水量愈多愈好,因此這個系統所費不貲,也相當複雜。這組系統確實存在:一個就要超過十萬美元,但也只能小幅提升溼度而已。腐蝕的問題也不能忽視:溼氣跟水珠會依附在機身內部,這對飛機來說傷害很大。
波音787上的濾清器能將效能發揮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七,所以787的機艙空氣品質是所有商用客機中最有益人體的,溼度當然也高出許多。而且機身的整體構造較不受水氣影響,也有一個特殊的循環系統,會將乾空氣打入機艙跟外殼的夾層中。
舉出以上例子,並不是要強調旅客絕對不會在飛行時感到不適。雖然空氣很乾淨,但是太過乾燥卻對人體的鼻竇有害。乾空氣會破壞鼻黏膜的防護,病菌就更容易入侵。不過,導致乘客生病的通常不是他們所吸入的空氣,而是他們所碰的東西—廁所的門把,還有充滿細菌的托盤跟扶手等等。我不時會看到有乘客戴著口罩,跟這個方法比起來,帶一點乾洗手液在身上或許更能降低生病的機率。
如果你說飛機是散播特定疾病的潛在因素,這點我也不否認。飛機能載著我們快速地長程飛行,確實帶來很多好處,但風險也隨之而來。有一次從非洲起飛的航程結束、飛機落地之後,我發現駕駛艙內有一隻蚊子,我心想:「這隻小小的偷渡客,很容易就溜到航廈裡面咬了某個人。」想像機場內有一個毫無戒心的工作人員,他從來沒有出過國,但是卻突然染上了外來的疾病。事實上,這種情況幾年來都持續發生。這種「機場瘧疾」的案例在歐洲確實有發生過,還因為誤診或延誤就醫喪失了好幾條人命。即使這種慘劇還沒出現在美國,遲早也會發生。全球航空旅行如此有效率地把病菌從一大洲散播到另一洲,這種現象確實頗具教育意義、引人注目,但是老實說,也讓人有點心驚膽戰。
大流量釋氣閥 在 家電好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家庭有沒有異味問題?鼻子聞不準,機器來量」
很多客倌都會低估家中的氣味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為自己 #沒聞到,會覺得有氣味問題的,多半是住家附近有其他的臭味來源,這種隔三岔五來一次的才會讓人很印象深刻。
至於家裡面的不管是沒收乾淨的廚餘、隔了一天忘記清的貓砂等,常常都是聞而不覺。
所以氣味問題,可能比你想的更多一點↓↓↓
https://applianceinsight.com.tw/blog/post/shinyei-omx-srm
當然啦,處理氣味請記得永遠先靠這兩招:
1️⃣消滅氣味源
只要氣味長期釋放你就很難把氣味真的降到夠低,特別像是因廁所管線連通而傳進來的菸味等,一個逆止閥可能就解決了大半;又或者像是貓砂有味道,第一件該做的事情很顯然的就是清乾淨。
2️⃣開窗通風
開窗的氣流量非常之大,很多室內產生的這些異味只要趕緊弄出去,自然就沒事了
接下來才輪的到清淨機,千萬別搞錯順序囉😎
為什麼是這個順序?等小二之後的文跟實測囉
大流量釋氣閥 在 泵浦後之逆止閥前後裝設自動釋氣閥的功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FB社團:大高雄水電DIY技術支援本部(德安水電小舖)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52107692985146/泵浦後之逆止閥前後裝設自動 釋氣閥 的功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