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姑婆屋改造而成的澳門文化創意空間 - 潘少權
在朋友Facebook看到她在澳門的Albergue 1601吃葡國菜,食物豐富多采,已很吸引;但餐廳外那兩棵樟樹的照片,和那個叫婆仔屋的名字,令我去了一趟澳門。
婆仔屋,現在是澳門的文化創意空間,坐落於瘋堂斜巷,已有百年歷史的外觀,是兩座黃色的葡式建築,前有一小庭院,那兩棵巨大的百年老樟樹,就像網上見的一樣。茂盛樹陰成庭院標記,是打卡影相的好地方,這一天下著雨,更見清幽。葡國餐廳Albergue 1601就在另一邊,富有情調。
為甚麼叫婆仔屋呢?
古時女士出嫁後,必須將辮子紮成髮髻。不結婚的女人也會把頭髮像已婚婦一樣自行紮成髮髻,表示終生不嫁、獨身終老,自梳後的女人被稱為自梳女。此處之前主要住的是那些自梳女,都是年老的婆婆,儼然是間老人院,附近的街坊便叫做「婆仔屋」。
明末清初,華南地區的養蠶業十分興旺,吸引了不少年輕女人打工謀生,她們收入好,眼看一些嫁了的姊妹生活困苦,又受男人氣,故不願結婚。1930年代,中國絲業崩潰,自梳女無法維生,便走到香港當「自梳住家女傭」,即媽姐。我的堂姑媽便是其一,不過她是因為兄長早死,遺下妻小,為供養他們,來港打住家工。
按俗例,自梳女不能死在娘家或其他親戚家,死後亦不准由其父母收屍殮葬,因此自梳女們大多會合買一間房子作「姑婆屋」,以便互相照應。我堂姑媽的姑婆屋便在上環太平山街。
婆仔屋在1984年6月被澳門文化局評定為受保護的文物建築。回歸以後,那些婆婆們遷去新的老人院後,婆仔屋便丟空了。之後於2003年進行翻新和修復工作。
現在婆仔屋的右邊是文化創意基地,設有展覽空間。左邊的餐廳在謝霆鋒的《12道鋒味》出現過,餐廳內部是高雅的復古風格,裝潢簡單,卻很有氣氛,尤其是窗邊的座位,別有一番風情。
朋友亦十分周到,替我跟那裏的老闆打了招呼,又推薦了那裏幾道的首本名菜,是吃過最好的葡國菜之一,果然名不虛傳。
婆仔屋原先叫「貧窮者之家」,日本侵華期間,大量旅居上海的葡萄牙僑民走難來到澳門,婆仔屋就成為專門收容難民和窮人的地方。80年代因很多自梳女老來無依,便住在這裏。
婆仔屋是望德堂坊(葡萄牙文︰Bairro de São Lázaro)一部分,以前是華人天主教徒聚居地,亦有說是內地教徒為避滿清政府追捕的避難所,令這裏帶上光環。
望德聖母堂是坊內另一景點,乃最早的華人教堂,曾是主教座堂。每有新任主教就職,會去望德聖母堂領取法杖,以表示行使權責。教堂後側曾設麻瘋院,故有人把教堂叫瘋堂廟。
雖然澳門政府銳意發展此地作文化產業基地,可惜人流不多。去年全年入境旅客人次逾3,200萬,但絕大部分把時間和金錢都投進了賭場和酒店,其實澳門政府在保留古迹和具殖民地色彩的建築不遺餘力,此地值得一遊。
原文:經濟通
#旅遊 #歷史 #文化 #社會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