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首設的香港分會場直播,集合各方重量級嘉賓,發揮香港人工智能優勢。
把握大灣區創科機遇,與我們攜手開創AI新局面!
日期:2021年7月8日(星期四)
時間:1-4PM
地點:香港科學園科技大道西10號浚湖樓1/F 高錕會議中心
語言:普通話
出席的星級講者嘉賓包括:
香港科技園 | 查毅超博士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創新及科技局 | 薛永恒先生
思謀集團創始人,香港中文大學終身教授,IEEE Fellow| 賈佳亞教授
港科大(廣州)| 倪明選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 | 郭毅可教授
紅杉資本 | 車品覺先生
香港中文大學 | 蘇文藻教授
商湯科技 | 尚海龍先生
香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 | 柳崎峰博士
香港科技園 | 霍露明博士
華為 | 蔣欣博士
有光科技|温豪夫先生
極智嘉 | 馮家浩先生
Intact Financial | 王可迪女士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2021 #WAIC2021 #香港分會場 #智聯世界 #眾志成城
大灣區 科技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發展數字經濟】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容海恩議員的提問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的書面答覆︰
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包括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亦提出加強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內科技創新合作,而香港與廣東省雙方的當局已計劃共同加強大灣區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會否參考《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年)》等文件,盡快制訂含清晰目標的香港數字經濟發展藍圖;如會,詳情及工作時間表為何;
(二)在加強大灣區內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方面,政府就促進本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資源在大灣區內跨境流動的工作的最新進展為何;有否制訂新計劃,在未來三年參與把大灣區打造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如有,詳情(包括時間表)為何;及
(三)來年會否就《十四五規劃綱要》列出的七個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即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以及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制訂相應的發展策略和計劃;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問題的各部分,我們現綜合回覆如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特區政府)一直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並於二○一七年十二月發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藍圖》),就香港的數字經濟發展訂立藍圖,構建一個世界聞名、經濟蓬勃及市民擁有優質生活的智慧香港。《藍圖》在六個智慧範疇下(即「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經濟」)提出了76項措施,以創新科技應對城市管理的挑戰和改善市民的生活,其中超過40項措施已經完成。
二○二○年十二月,政府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藍圖2.0》),提出超過130項智慧城市措施,繼續優化和擴大現行城市管理工作和服務,期望讓市民感受到智慧城市及創新科技為他們日常生活帶來的裨益。
此外,我們在過去三年已如期落實多項數碼基建項目,包括在二○二○年九月已投入服務的新一代政府雲及大數據分析平台,及在同年十二月推出的「智方便」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我們亦積極推動公私營機構透過開放數據以促進科研及創新,便民利民,同時協助業界拓展商機。現時,政府「資料一線通」網站發放的數據集已超過4 500個,並在二○二○年錄得超過100億次下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提出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同時,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亦提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與內地優勢互補。
為配合國家的發展策略,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區政府正推動一系列創科基建設施,它們的發展領域將與《十四五規劃綱要》就數字經濟時代提出上述的新興產業吻合,包括數碼港擴建計劃將加強數碼港的創科生態系統,繼續推動尖端科技發展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科技領域;以及香港科學園第二階段擴建計劃將針對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相關研發活動需要。《藍圖2.0》下的措施,亦利用這些數碼科技,包括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和5G等,改善公共服務,並激發業界開發更多科技創新應用。
香港在上述科技領域的科研能力一直具有優勢。根據Quacquarelli Symonds於二○二一年發布的大學排名,香港有五所大學的整體表現和工程及科技學科躋身世界百強,可見香港的基礎科研實力雄厚,而早於二○一八年根據全球最大索引摘要資料庫Scopus的統計,本港大學有關人工智能的論文在國際間被引用的次數及其影響力排名全球第三。此外,香港城市大學設有由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成立的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而該大學和香港大學亦分別參與建設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批准設立,由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的粵港大數據圖像和通信應用聯合實驗室,以及由深圳大學牽頭的粵港澳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
除科研能力的優勢,香港亦具有國際化優勢,及具備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而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則擁有先進製造業和轉化科研成果能力。因此,特區政府在過去超過15年,一直與廣東省及深圳市政府合作,透過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資助計劃)提升粵港兩地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二○二○年度的資助計劃的特定主題亦與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興產業相符,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及雲計算。二○二○年度資助計劃共收到211個粵港/深港共同資助項目的申請。廣東省、深圳市和創新科技署對合資格申請的單方評審均完成後,將會比對支持名單,以選定獲批的聯合資助項目。
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人才、資金、物資、信息等創新要素的有效流動,促進科研合作,更好地發揮大灣區內不同城市的優勢互補。政府各政策局/部門及相關機構亦會積極與內地相關部委合作,推動本港的數碼經濟和創新科技發展,着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完
2021年5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30分
大灣區 科技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配合大灣區發展 支持制訂全面鄉郊發展政策】
3月25日的立法會大會,劉業強議員動議了「制訂全鄉效發展政策」議案,該議案經何俊賢議員修訂後最終獲通過。
我本人亦投贊成票,並在發言時提出了4點提議,希望發展局在考慮鄉郊發展時可予以考慮及接納。
首先我希望政府在考慮香港的鄉郊發展時,要有更宏觀的視野,配合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才能夠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並以此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發展策略《香港2030+》建議,在邊境地區發展「北部經濟帶」,涵蓋東西現有7個陸路關口。此外,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科技園亦是在這條發展帶之上,亦應該包括入整個發展政策當中。
另外,我認為現時政府在發展新界東北的土地時仍未有一個完整政策去發展新界的土地,所以到今天2021年仍要處理今天鄉郊的食水、電力及交通問題。就新界東北及北部,我們已討論皇崗與河套區如何聯動發展,亦可以預見皇崗口岸會成為最重要的陸路口岸。但這個發展仍未夠全面,我過往在不同會議亦曾建議,政府要將包括沙頭角內的整個北區連接起來,進行一個大都會規劃,包括從發展旅遊角度,興建商城等,如果政府能將所有這些基建配套納入規劃之中,日後到河套區發展的青年可以「生活在北區、工作在北區、玩樂亦在北區」,他們就不會有覺得自己是開荒牛的感覺。
第三點我亦想提出,我同意劉業強議員的建議,設立「鄉郊發展及建設基金」,就「發展基礎建設」、「文化傳承」、「鄉郊旅遊」、「自然保育土地發展」及「緊急事故支援」等五個分項推動鄉郊的可持續發展,我亦認同何俊賢議員修訂案中提到在沙頭角海魚養殖區進行休閒垂釣的可行性,以推動區內多元經濟,改善區內經濟及就業情況。因此這個規劃不單只包括民生,亦是經濟發展的問題。
最後一點是,現時香港政府成立的鄉郊保育辦公室,只負責活化生態價值高的地方,但對一些長期缺水電的偏遠鄉村,例如荔枝窩及沙螺洞,卻從未施以援手。因此我希望政府能盡快發展鄉郊旅遊,放寬沙頭角禁區方便市民到沙頭角墟、荔枝窩、吉澳及鴨洲等地旅遊,以打造新界東北旅遊圈,從旅遊作為切入點,支持該區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