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基因》
讀了”刻意練習”, 瞭解世上沒有任何偉大的人物是與生俱來的, 在各個領域的菁英無不是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後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因此持為佼佼者. 接下來在”原子習慣”一書中, 我們學習到了如何透過刺激控制與制約一步一步的打造新習慣, 接下來只要持之以恆, 那麼就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在很多其他書本中, 也有人主張”天才” 只是一個被過度吹捧的名詞, 目的在於造神, 或是給了失敗的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 我沒有這方面的天份
可是, 至少在運動界, 我們的確看到不少天賦異癛的例子, 有人就是先天的跑步好手, 有人就是有生的神力… 所以到底 “人定勝天” 是不是終究只是一句我們浪漫的幻想呢? 會不會再多的努力還是可能會敗給了天賦呢?
這本書的作者David Epstein是一位資深的新聞記者, 長年報導全世界各項頂尖的體育賽事, 他為了找出這個解答, 實地走訪了非常多優秀的運動選手, 並且從他們接觸運動的原因, 到訓練過程, 以及比賽的經驗, 鉅細彌遺的記錄下來, 並與專家討論, 完成了這一本書 “運動基因”
在近代, 運動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尋找優秀運動員異於常人之處. 他們一直以為, 像棒球選手的強打者一定具有與眾不同的動態視力, 因此他們可以精準的將每一個快速或是刁鑽的球集成全壘打. 但是, 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王牌投手, 將球出手後直達捕手手套的時間約為200毫秒, 但是人類視覺神經的回饋最快也要400毫秒. 那麼他們是如何可以打得到球呢?
靠預測
一位優秀的球員只靠投手投球的身體姿勢以及肩膀位置, 就可以準確的預測球的走向. 早在1975年, 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就發明了一個叫做”遮擋測試”. 他們收集了幾千張在排球比賽時捕捉到的照片, 並把照片一部分遮擋起來做成幻燈片, 讓現役的排球選手來猜一下照片中是不是真的有球. 令人驚訝的是, 菁英選手答對的機率遠遠高於一般選手, 他們的速度甚至可以在不到一秒之內就答對答案!
而在1940年, 荷蘭西洋棋大師想要了解棋藝高手與業餘選手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也做了項類似的測試: 他們把一場難解的棋局照片給職業棋士, 一般棋士, 與愛好者看. 但是這張照片只閃過他們眼前閃過幾秒, 然後請他們擺出照片中的原始棋局. 在四次實驗中, 職業棋士只瞄了照片三秒就能夠完整的把棋局擺出來, 一般棋士只能完成70%, 而愛好者只可以想出不到50%
在諸多資深運動選手的大腦中, 會將無數片段畫的記憶模組化, 而且予以分類歸檔. 因此他們可以很快的根據最微小的資訊, 在數據庫中提取出對於他們最有效的模組, 而作出預判, 反應, 甚至是戰術安排, 沒有相關經驗的一般人就無法辦到
所以, 還說什麼基因? 還是回到千錘百鍊的不是嗎?
接下來, 作者探訪了兩位世界級的跳高選手, 將會嚴重挑戰到這個說法
瑞典選手霍姆六歲時, 就展現了對跳躍濃厚的興趣, 在十四歲時的成績就已經是同年齡青少年之冠. 雖然在求學過程中, 也有失敗過幾次比賽, 但是這都沒有澆熄他對於跳高的熱情, 反而更加努力的訓練. 一直到2004年, 他終於在雅典奧運奪冠! 接下來的下一個挑戰就是2007年的世界田徑錦標賽
但是老天總是會給人驚喜 (?)
2006年, 在美國聖路易市的林登伍德大學 (就是我的母校我驕傲❤️) , 一個籃球隊的小伙子跟田徑隊的打賭, 他有本事跳得比他們高! 正當所有校隊想要看看這個狂妄的傢伙如何失敗, 再瘋狂羞辱他時, 他竟然用很生硬的方式成功的跳過了足以拿下全國名次的高度! 這年輕人叫做托馬斯, 他馬上被推薦進田徑隊, 並且使用很青澀的技巧在接下來幾次世界性比賽都拿下名次
而2007年, 奧運金牌老將霍姆與半路出家的托馬斯第一次在大阪的世錦賽中見面對決, 結果是.. 托馬斯成功地擊敗了苦練了十八年的霍姆… 而他從一開始到世錦賽之間, 只訓練了八個月!
後來, 有日本學者發現, 托馬斯致勝的關鍵就在於他小腿的跟腱, 托馬斯的跟腱長度非常的長, 而且很結實. 假如小腿跟腱越長, 越可以累積彈性能, 起跳優勢就越佳!
我們都知道, 最大攝氧量的高低是受基因決定, 在1992年, 由美國家拿到五所聯合大學發起的HERITAGE研究, (說白了就是運動基因研究), 想要看看接受測試的來自於九十八個不同家庭, 在經過了五個月, 每週三次的健身自行車訓練後, 心肺功能會有一些什麼樣進步的差異? 研究人員在一開始就知道心肺功能的提升會因人而異, 但是沒想到進步比例會從0~ 100%! 也就是說在比例上, 有最優秀的15%進步非常多, 但也有另外15%基本上沒進步, 或是進步非常不明顯. 後來HERITAGE的學者在2011年發現, 人體內會有21個左右的基因, 是對於有氧訓練反應最為明顯的. 擁有19個這些基因的訓練進步幅度會是只有10個的三倍!
這種例子在體育界常常看見: 如史上最傑出的女性三鐵選手威靈頓, 在2011年比賽的成績即使在男子組都可以排到第四, 但是她第一次嘗試其公路自行車卻是在2004年
過去認為, 人類最完美的身體比例應該是達文西所畫的”威特魯人”: 兩隻手打開的臂展等於身高, 過去認為, 這種體型應該就是萬能運動員. 但是首先在NBA就發現, 從20世紀開始, 除了全員身高開始大幅度拉高, 這被成為”身高大霹靂” (NBA籃球員比起美國一般男性的平均身高從5% 提升到15%的身高), 臂展也漸漸超過了這個比例. 而在不一樣國籍背景的球員身上, 也發現了不同的體型比例
為什麼牙買加人都是短跑好手? 因為科學家發現牙買加人體內大多都存在ACTN3基因的變異體, 而ACTN3會讓快縮肌發達, 以至於爆發力更強. 在另一方面, 科學家發現由於過去在西非, 瘧疾流行, 人類為了與疾病對抗, 因此紅血球會變異出 ”鐮狀細胞”, 導致身體吸氧量減少, 卻也因此演化為身體不需要大量氧氣供能. 對於一般人來說, 可能對導致在某些時候身體容易極度缺氧, 但是在中短距離競賽選手身上而言, 這反而成為一種優勢. 而這些特點, 讓牙買加人成為了田徑賽道上的黑色閃電!
而在非洲另一端的肯亞人, 則是稱霸了馬拉松長跑的領域. 根據檢測, 肯亞人的心肺能力與丹麥人並沒有不同, 但區別就在於下肢的比例. 肯亞人腿細, 而且重心更低, 所以跑步的經濟性就更高. 在同樣的心肺基礎上, 肯亞人更能輕鬆地維持速度, 甚至更快. 而肯亞人的體型更是關鍵: 身體直立精瘦, 臀部窄, 四肢修長. 對於長跑而言, 這種體型更利於散熱!
這些都是觀察出來的結果, 我們有沒有辦法透過基因檢測提前知道我們的身體到底具有 (或是不具有) 哪些運動基因呢? 目前這就是科學家努力研究的方向. 在奧運殿堂上奪牌的, 就一定是神選之人嗎? 這不一定. 也已很多默默付出努力的選手, 更何況, 說不一定剛剛幫你外送宵夜的小哥, 體內就有傲視群雄的舉重基因呢
一萬小時定律, 在運動基因之前, 竟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嗎? 我認為, 對我們來說, 運動是一件令人開心與愉悅的事, 成績好不好, 不應該是我們過度在意的重點, 在運動過程中的積極體驗, 才是最可貴的. 就算我的進步比人家慢一點, 那又怎樣? 只要我自己知道我今天比昨天進步 今年比去年更強就好了! 不管有沒有某一方面的天賦, 我都可以自我察覺, 並且自我接受. 那麼人生就會寬闊的很多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一貧伏特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我是一貧伏特加 漢克阿倫系列第二集登場! 來看看大聯盟最低調的強打-"蛇王Goldy"Paul Goldschmidt!! 如果覺得有重要的事情我沒有提到的話記得留言和我討論喔! 最後不要忘記Like & Subscribe 註: 1. 數據英文縮寫介紹: HR:全壘打,RBI:打點,G:...
大聯盟現役最強投手 在 九把刀 Giddens K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摘自《後青春期的詩》
我們現在的對話,聽在現役高中生耳裏,肯定是幼稚不堪吧。
說起來好笑,現在可說是最強的得分後衛柯比布蘭特,剛剛出道時我們還滿討厭他的,因為他號稱是喬丹接班人,打球也叼叼的,但我們怎麽能容許心中的籃球之神被這種毛頭小子侵犯呢?
於是每次喬丹對上柯比,把他給電得死死的,我們在電視機前就會狂吼:「去死吧!讓喬丹教你什麽才叫打籃球啊!」
其實我們的心裏,都很害怕我們所崇拜的喬丹越來越老,然後跳不動了、跑不久了,漸漸地越跳越低、終於被新來的年輕小夥子猛賞火鍋。
一旦出現可以威脅喬丹的後起之秀,都一律被我們列進討厭的名單裏,又比如當時還帶領著魔術隊威震天下的大塊頭歐尼爾與一分錢哈達威,也飽受我們的噓聲,即使是不可能被任何人討厭的好好先生葛蘭特希爾,在他對上喬丹的時候,我們也希望他幹脆一點、
直接被電爆算了。
一九九九年,喬丹第二次宣布退休。
隨著喬丹高掛球衣、我們越來越少看之後,不知不覺的,我們認識的球星越來越少,隻有從報紙上的體育版去「感受」的變化。而當年那些被我們度爛到的超級新人不再年輕,也開始受到更新、更年輕的猛將挑戰,可因為他們屬於我們少數還認識的球星,於是越看越順眼。
但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分錢哈達威膝蓋受傷,再來連葛蘭特希爾也扭傷了。
這兩個應該名垂青史、繼承王者命運的廣告牌人物化成悲傷的流星,只為我們這一代球迷所認識,下一代打開電視看的球迷對他們一無所悉。這兩個超強的名字變成了非常嚴重的代溝。
然後王建民上場了,在洋基的投手丘上投出了台灣史上最瘋狂的大聯盟熱,還教了我們「伸卡球」怎麽寫。
大家開始對大聯盟的投打手如數家珍,對許多專有名詞如防禦率、滾飛比、好壞球比、自責分、有人在壘時的打擊率等等琅琅上口。
相形之下便遜色了不少。
在今年打到總冠軍賽的時候,洛杉磯湖人對上波士頓塞爾提克隊,極具傳統的經典對決上場,莫名其妙再度吸引了我。我在心中奮力支持柯比布蘭特,希望他真正成為喬丹的接班人,幹掉塞爾提克一大堆面生的傢伙!
於是柯比布蘭特打球的動作,越來越貼近了我認識的喬丹。
說到底,就是等到我心目中的神宣布退位後,我的心才能接納另一個神。
我們大家都一樣。
最後柯比布蘭特輸了,塞爾提克熱鬧封王。
難以置信的,我在柯比落寞離去的背影中,看到了九五至九六年的喬丹。
———英雄再見,來世
大聯盟現役最強投手 在 九把刀 Giddens K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摘自《後青春期的詩》
我們現在的對話,聽在現役高中生耳裏,肯定是幼稚不堪吧。
說起來好笑,現在可說是最強的得分後衛柯比布蘭特,剛剛出道時我們還滿討厭他的,因為他號稱是喬丹接班人,打球也叼叼的,但我們怎麽能容許心中的籃球之神被這種毛頭小子侵犯呢?
於是每次喬丹對上柯比,把他給電得死死的,我們在電視機前就會狂吼:「去死吧!讓喬丹教你什麽才叫打籃球啊!」
其實我們的心裏,都很害怕我們所崇拜的喬丹越來越老,然後跳不動了、跑不久了,漸漸地越跳越低、終於被新來的年輕小夥子猛賞火鍋。
一旦出現可以威脅喬丹的後起之秀,都一律被我們列進討厭的名單裏,又比如當時還帶領著魔術隊威震天下的大塊頭歐尼爾與一分錢哈達威,也飽受我們的噓聲,即使是不可能被任何人討厭的好好先生葛蘭特希爾,在他對上喬丹的時候,我們也希望他幹脆一點、
直接被電爆算了。
一九九九年,喬丹第二次宣布退休。
隨著喬丹高掛球衣、我們越來越少看之後,不知不覺的,我們認識的球星越來越少,隻有從報紙上的體育版去「感受」的變化。而當年那些被我們度爛到的超級新人不再年輕,也開始受到更新、更年輕的猛將挑戰,可因為他們屬於我們少數還認識的球星,於是越看越順眼。
但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分錢哈達威膝蓋受傷,再來連葛蘭特希爾也扭傷了。
這兩個應該名垂青史、繼承王者命運的廣告牌人物化成悲傷的流星,只為我們這一代球迷所認識,下一代打開電視看的球迷對他們一無所悉。這兩個超強的名字變成了非常嚴重的代溝。
然後王建民上場了,在洋基的投手丘上投出了台灣史上最瘋狂的大聯盟熱,還教了我們「伸卡球」怎麽寫。
大家開始對大聯盟的投打手如數家珍,對許多專有名詞如防禦率、滾飛比、好壞球比、自責分、有人在壘時的打擊率等等琅琅上口。
相形之下便遜色了不少。
在今年打到總冠軍賽的時候,洛杉磯湖人對上波士頓塞爾提克隊,極具傳統的經典對決上場,莫名其妙再度吸引了我。我在心中奮力支持柯比布蘭特,希望他真正成為喬丹的接班人,幹掉塞爾提克一大堆面生的傢伙!
於是柯比布蘭特打球的動作,越來越貼近了我認識的喬丹。
說到底,就是等到我心目中的神宣布退位後,我的心才能接納另一個神。
我們大家都一樣。
最後柯比布蘭特輸了,塞爾提克熱鬧封王。
難以置信的,我在柯比落寞離去的背影中,看到了九五至九六年的喬丹。
———英雄再見,來世
大聯盟現役最強投手 在 一貧伏特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好~我是一貧伏特加
漢克阿倫系列第二集登場!
來看看大聯盟最低調的強打-"蛇王Goldy"Paul Goldschmidt!!
如果覺得有重要的事情我沒有提到的話記得留言和我討論喔!
最後不要忘記Like & Subscribe
註:
1. 數據英文縮寫介紹: HR:全壘打,RBI:打點,G:出賽場次,AB:打數,R:得分,BB:保送,H:安打,SB:盜壘,BA:打擊率,2B:二壘安打,#1:國聯第一,IBB:故意四壞,PA:打席,SO:被三振
2. 0:45是漫畫"獵人"的金,0:49是卡通"海綿寶寶"的蟹老闆(蟹阿金),0:50是漫畫"烈火之炎"的小金井,0:52是漫畫"棋靈王"的金子
3. 像是退役的Adam Dunn或是現役的Chris Davis都是德州出品的強打
4. 2:07出自漫畫"棋靈王"尋求神乎其技的佐為
5. "鳥鳥的逆襲"事件純屬虛構,只是剛好場上有隻鳥,剛好撞上Goldy的守備,又剛好發生在亞利桑那(當年Randy Johnson就是以響尾蛇身分和鳥類結仇的),所以就杜撰出這起事件娛樂大家,順便凸顯Goldy的金手ㄓ...套XD
6. 裝棒球加濕器會改變球的特性,簡單來說是利於投手的
音樂:
I am old school hip hop beat
Pendulum - Propane Nightmares
FB: https://www.facebook.com/abovodka/
影片最新資訊都會在粉絲團公布
趕快訂閱按讚關注唷!
以上就是這次的介紹
謝謝大家的收看
See y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