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想過,你的人生到目前為止所發生的一切,根基於你一次又一次的決定?
我小時候喜歡玩一個遊戲,在紙張的最底端劃下一個起點,隨後每一個岔路有各式各樣的經歷:有的是寶藏、有的是遇到恐龍,有的就是繼續向前走。最後再把這張地圖從上捲起來,只留下起點,留給玩家開始每一次新的體驗。
人生就是如此,在我們每一次的決策當中,向前展開未知的篇幅。
從這邊我想分幾個層次的討論:一、如何面對未知。二、如何做決定。三、再次面對未知。
|如何面對未知|
「大腦是個好東西,我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這是之前在網路上很流行的一句話,在各種層面來看,我都是完全贊同的。
接受資訊要不要用腦?內化資訊要不要用腦?閱讀要不要用腦?但是人類圖點出了一個多數人一直誤會的關鍵:我們的大腦是用來學習、思考,但並非做決策的。我會在課堂上特別強調出大腦的基本構造與Head, Ajna兩個能量中心的關聯,就是因為我們需要知道,心智(mind)或我們泛稱為頭腦,就是關於我們如何去消化吸收學習外在世界的一切,但那都是制約。
在我們面對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人生路口,我們做決定的判斷點都是「父母的經驗」、「根據專家指出」、「傳統上應該如此」,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問過你:這件事情對你是不是正確的?你有足夠的能量做這件事情嗎?這是一個正確的時機嗎?
我們擁有的,其實是一個「二元性的意識」:我們的心智意識,在為做好的決策打拼之前,要先將主持棒交出給身體意識。
|如何做決定|
人類圖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做決定的方式(decision-making):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當你誕生在世上的那刻,暴露在特定的微中子流當中,決定了你哪些行星開了哪些閘門,也許是形成了通道也許沒有,也許是固定運作的啟動閘門,也或著是在空白中心的休眠閘門。但無論如何,你的能量中心連結方式決定了你的能量場,而你的能量場運作模式,為了方便溝通人類圖幫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做類型,總共有四種不同的類型。根據不同的類型,在做決定時擁有各自適合的策略,至於這個決定是否正確,則是要看看你的內在權威。 #我的學生會不會有聽膩的感覺
這個是人類圖這個系統的核心,nothing else and nothing more. 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知道自己的哪一個行星落在什麼閘門第幾爻。
你的設計,會因為你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在你的一舉一動當中,自然展現。包括你的才華、包括你的特質,也包括所有你可能受的苦、你看不見的傷。而你的頭腦可以用一個與過往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欣賞人生這趟旅程。
每一次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的決定,一步一步地,我們走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
|再次面對未知|
人生軌跡是要走去哪?依照內在權威就會成功嗎?邀請在哪裡?回應是什麼?我都告知了為什麼你們還是要來干涉我?要等28天也太久了,不是聽說睡一覺起來再決定就好了嗎?還是你們直覺權威最好了,好像很簡單!
頭腦,想要一個確定的答案,也一直以為會有一個確定的答案,甚至認為我們需要一個確定的答案。那是一種壓力與焦慮,慣性地向外追尋,卻又倉促地對人生做出結論。
所以,藉由從本週太陽流日走到4號閘門,年輕的愚者,讓我們互相提醒:是的,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想不通,但是「理解」來自於時間的醞釀、體驗的累積,當我們能夠與腦中疑問共存、不帶批評的覺察,迎接我們的是探索這個世界的喜悅。
我在察覺讀書會中提出,我認為 4號閘門就像裡頭有籤詩的幸運餅乾( fortune cookies), 你不知道自己拿到什麼,但在每一次的未知的體驗中,緊接在困惑之後的,是頓悟的金句與錦囊妙計。這就是這個閘門、這個流日,可以帶給大家的心領神會。
****
小時候的紙上探險遊戲成真,人生這趟旅程,是一個持續探索的過程,我們一直以為人生有個終點,也許是我們的頭腦這張紙不夠大,格局太小了,限制了我們真正擁有的無限潛力。
一起探險吧!害怕未知只是因為我們自以為已知,但真正讓我們想要學習、繼續成長的其實是「無知」。年輕的愚者們,放下焦慮、探索人生,我們累積下來的經驗,將成為他人的外在權威。
#圖片來源 Collater.al Magazine
----司機手動置底----
我最近跟學生說,我真是一個嘮叨型講師,這些觀念重複重複跟大家說,(絕對不是因為我是重複...)大家會不會聽膩啦? 我好擔心大家聽膩了,所以我也不知道課堂上一直說的觀念,再寫成文章大家會不會就乾脆退追蹤了QAQ 但是我看我睡了一兩個月,結果粉絲專頁居然破六千追蹤啦!(撒花) 好的我會繼續多睡覺的(X
以上,我的 Living Your Design 課程正在重新調整,但想要對人類圖有基礎認識的新朋友,推薦各位報名我跟本質合作的人類圖兩日遊輕旅行~同時我會先把生產者專題先做成線上^^實體課程我們先來見見新竹的朋友啦(揮手),如果一週內沒看到我動作,請敲敲我看看我還有沒有在呼吸XD
「大腦構造地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腦構造地圖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腦構造地圖 在 解密科技寶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腦構造地圖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腦構造地圖 在 繪製大腦地圖:大腦之旅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大腦構造地圖 在 【發現】精華影片- 20131207 - 人體奧秘系列- 大腦地圖 的評價
- 關於大腦構造地圖 在 大腦構造地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大腦構造地圖 在 大腦構造地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大腦構造地圖 在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 Facebook 的評價
大腦構造地圖 在 解密科技寶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智慧城市來去自如,塞車也不怕的「聰明自駕車車」!
PUI~PUI~天竺鼠車車不夠看,這輛聰明自駕車車才是未來趨勢啦👍!經濟部技術處領頭帶動自駕技術產業鏈,針對臺灣複雜的人車混流爭道、特殊窄巷及三寶用路文化各個擊破,今天一起來解開 #聰明自駕車車 的神秘構造吧 😆
🐹 #聰明大腦神預測 👉 iRoadSafe 智慧道路安全警示系統,提前預測慎防意外
🐹 #安全大腦快狠準 👉 整合感測器、AI與高精度3D動態地圖,天氣、路況秒判斷
🐹 #自駕車車出發趣 👉 世界級自駕技術就在臺灣
✔️2019年9月起在新竹南寮漁港進行開放場域的實車測試驗證,成為台灣首例!
✔️2020年10月起跨縣市挑戰,以「試0201」、「試0202」在台中水湳智慧城進行實際載客試運行,展現自駕巴士無須交管與圍籬,穩健行駛在一般開放道路!
✔️2020/12/1自駕電動巴士取得試車牌「試0002」,今年上半年將進入竹北市區,市民可親身體驗全新的智慧交通服務!
✨ 技術詳解
【自駕車技術專輯】
https://reurl.cc/WErd1y
【全球首套臺灣街景自駕資料庫再升級,今年擴增預碰撞事件資料】
https://reurl.cc/5o5lzM
#經濟部技術處 #科技專案 #自駕車
大腦構造地圖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BC中文網】腦子壞了可以修 「腦程序」默認值可以改
人的命運天注定?出生前默認設置的大腦程序將決定人的一生?意志和後天努力能對大腦重新編程嗎?神經科學家漢娜·克利奇洛(Hannah Critchlow)為BBC廣播4台《命運與大腦》節目梳理腦神經學科最新研究,嘗試答題。
成年人的腦已經定型,不會變了 。對?錯?
這個觀點是建立在腦神經科學還在萌芽階段時科學家們公認的定律基礎上的;當時的共識是組成人腦的神經元在出生前就已經確定,出生後腦神經受損,要修補是不可能的 。
多年來 ,腦神經專家都認定成年人腦的構造是固定不變的 。換句話說,你的腦子是爹媽給的,這就是命運。
但是,到了 1960年代 ,越來越多實驗結果和臨牀病例顯示 ,這個教科書上的定律其實很可疑,因為大量證據表明人腦的一部分具有可塑性,可以適應後天變化,會生長 ,甚至神經元可以再生 。
在這方面有一個頗具說服力的例子,就是倫敦城裏穿梭往來的黑色出租車司機。
要開這種出租車,必須先學習、考試,拿到特許的執照,而這個過程通常要2-4年。
那是因為駕駛這種外形憨憨的黑色出租車,必須把倫敦的大街小巷全部記在腦子裏,在衛星導航、谷歌地圖之類工具問世前也有地圖,但黑色出租車司機不能查地圖,一切路線都得「爛熟於腦」。
這張刻在他們腦子裏的倫敦地圖從市中心向外輻射10公里,有6萬多條街道,包括單行線和轉彎限制,以及10萬多個重要地點和地標。
一位資深業者告訴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人員,對他們來說倫敦城的大街小巷和建築就跟自己家一樣,客廳在哪裏,書架在哪裏,沙發、廚房、衛生間在哪裏,根本不需要想的。
研究這些司機的大腦,居然發現他們在默記倫敦全城路線時,他們腦子裏一片叫海馬體的地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借助於神經影像技術,研究人員發現他們的海馬體變大了。
也就是說,擁有什麼樣的腦子並不完全是命中注定,後天也可以改變。
腦子壞了可以修
這個發現意義極為深遠。
它引發的諸般問題、拓展的諸多學術新領域之一,就是我們能不能像健身練肌肉那樣「健腦」?目的當然是讓腦力更強大。
經過無數實驗證明,人即使到了60多歲、70多歲,甚至80多歲,大腦仍保持著結構和功能發生重大變化的能力。
這類變化之一是生成新的腦神經元,叫神經形成。這就為腦神經修復帶來巨大希望。
腦神經專家貝格利( Sharon Begley)認為,腦神經的可塑性為腦神經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
認知行為治療(CBT)是心理干預療法的一種,通過交談幫助患者改變思維定勢和行為,從而改變對問題的態度。這種心理干預過程,言語往來之間,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實際上在變。
當然,很多深陷抑鬱的人光靠「思想」或執念還是無法脫離苦海。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自己不夠專注、不夠努力。
這是因為並非一切腦神經問題都能治癒、修復、解決。
貝格利提醒說,可塑性的威力也是有限的。
先天和後天
除了在腦損傷和心理、精神疾病治療方面開闢了新天地,認識到大腦可塑性在其他方面也有深遠影響。
許多人相信,男女不同由大腦決定,而這又取決於決定男女性別的染色體。但腦神經學家瑞鵬(Gina Rippon)認為這個觀點需要重新推敲。
可塑性的意思是在跟世界互動的過程中你的腦子會發生變化,被周邊人、事和經歷塑性、改變。
所以,女人更感性,男人更理性?也許更可信的說法是因人而異?
不過,從先天不足後天努力補的角度看,腦神經可塑性的重要意義更體現在撫養、教育孩子方面。
這意味著後天努力不是白費功夫,人生成敗並非天命。
比如,一個沒有接受過莫扎特音樂胎教、襁褓時期也沒有沉浸式音樂熏陶的人,上學後仍有可能學會彈得一手好鋼琴,退休後也可能輕鬆地學會吹拉彈唱。
人腦的可塑性無異於重新定義了人類潛能,一個人的大腦可以不完全受制於遺傳基因的控制。
可塑程度多大?
我們的腦子每天在變。每學一樣新東西,或者有一個新的想法,意識中形成一個新的連接,大腦皮層上則出現新的結構並進行整合。
不過,神經遺傳學家米切爾(Kevin Mitchell)認為人腦中的絶大多數變化都很細微。那種認為人腦可以發生足以改變一個成年人性格的劇變的觀點,在他看來很可疑。
每個人時刻都在使用負責聽覺和視覺的那部分大腦,但那部分的體積並不會持續增大。如果按照練肌肉那樣練腦子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麼人最常用的那些腦組織部分總有一天會撐破腦殼。
他的觀點有不少人贊同。這方面的深入研究還顯示,人腦可塑性的程度是受遺傳基因影響的。
也許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通過知識考試,拿到開倫敦黑色出租車的執照,因為這些人的遺傳基因裏有一種東西可以促進大腦海馬體生長。
命由天注定還是人決定
歸根到底,我們的先天基因、生活環境、可塑性和命運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意味著看問題時不能把先天和後天、自然和人為對立起來,因為兩者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繫。
每個人出生時都帶著自己的天生稟性,這些稟性取決於生理、遺傳和大腦的發育情況,而所有這些因素都構成了我們性格特徵的基礎。
我們所做的大大小小各種決定、選擇、無意識的言行舉止,塑造了我們獨特的人生,而這其中又可能有一部分刻寫到我們的個體基因,代代遺傳。
但是,米切爾指出,這種大腦先天注定狀況無法解釋我們所做的各種決定,因為大部分的決定是出於習慣。我們的習慣是在日常經歷中養成的,是對經歷的反應,而經歷則是在特定時間地點左右我們行為的那些事。
我們的大腦受遺傳和個人經歷的影響,而這兩種力量之間又在時刻互動,相輔相成。
所以,人這一輩子,最終命運取決於先天遺傳和個人意志二者的共同作用。
#醫學 #科學
大腦構造地圖 在 【發現】精華影片- 20131207 - 人體奧秘系列- 大腦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一臺首播:12/07(六) 21:00 二臺首播:12/08(日) 23:00剛出生的新生兒,不會說話,也不能自主活動。它的 大腦 皮質還需要發育,才能完全掌控他的身體。 ... <看更多>
大腦構造地圖 在 大腦構造地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大腦構造地圖,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6180712,頁數:192,出版社:三悅文化,作者:高木繁治,譯者:陳姵君,出版日期:2011/11/08,類別:自然科普. ... <看更多>
大腦構造地圖 在 繪製大腦地圖:大腦之旅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透過深入探究各個神經細胞裡最細微的 構造 ,他們也許終於能為一些有關 大腦... ... 繪製 大腦地圖 : 大腦 之旅. 4.5K views 7 years ago.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