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拜訪 | 山海釀酵花東旅02:小米酒。釀造篇】
.
這趟以「#釀酵」為名的旅行,有趣之處在於,沿途拜訪部落時,常會在某些原住民保存食物的邏輯裡,和我來自的客家家庭背景有所連結,好比我們家一年四季,會大量出現漬或釀的鳳梨、冬瓜、子薑、梅肉、白玉蘿蔔等製品,隨時都能拿來入菜,先人以客為家的遷徙背景,養成了勤儉惜物的個性—手邊環境有甚麼,就拿甚麼來變出吃的;而部落的耆老們同樣臣服於高山大海之間,進而發展出釀造智慧,並廣泛用於酒精、菜肉、醬料和澱粉食物裡,力求延緩時間,創造風味,兩者可說各有各的一套精彩釀漬美學。而在部落千變萬化的應用中,當屬 #小米酒 最被津津樂道。
.
透過沐旅時光。旅行生活實驗所安排,我們特別前進 #歷坵部落,找沙拔壤民宿(羅沙工作室)的魯凱族返鄉青年德日尚(漢名:羅安聖)學做小米酒。傳統上,花東縱谷裡的原住民族,在準備製酒的發酵麴(酒餅)時,酵母多以天然的草本植物或農作物為主,拿來跟糯米小米和山泉水作用,好比台灣澤蘭、風藤、雞母珠、過山香、萬壽菊、紫蘇、大葉田香草、七里香等都是常見拿來當作發酵液的選項,且按照地理位置和不同族別間也略有差異,好比都蘭往北的阿美族,酒餅裡常會出現二三十種不同植物,往南到排灣族部落大概十多種,而安勝告訴我們,他們魯凱族就單純以紅藜為主來製作。
.
我們圍在山野裡由安聖親自建造的魯凱族板岩石屋裡向他學習傳統釀酒,前置作業上,他必須先將自種的紅藜水煮兩小時熟透,作為發酵小米的酵源,拿來製酒的小米本身也需先煮熟,兩者熱熟後都必須先陰涼;天然自製的小米混紅藜發酵酒餅大概抓20克,可以釀一斤左右的小米(現在外頭也買得到現成的,有些人每次釀的時候會習慣從酒餅留一小塊酵麴等著下次混進新的,稱之為「酒母」),傳統上接著就是整整一天的手搗,而因為每個人的手感溫度、手掌帶的菌、甚至手心些微冒出的汗都不同,因此同樣一批酒,每個人做出來的風味都不同(安聖同時澄清了坊間很多人誤傳部落會用阿嬤口水來發酵的謬誤),而在這次造訪的幾個部落釀酒師,也都不約而同提到,釀酒師本身最好平時禁菸禁檳榔,甚至本身禁酒,藉以維持最好的身心狀態和嗅覺,因為釀酒本身被視為神聖行為,女生經期來也需迴避。安聖說,還有過程心情要保持愉快,情緒波動也可能導致最後釀造失敗,很神奇。
.
安聖拿來家族釀酒已使用了100年的銅鍋,他說,如果能經過完整一天搗揉,發酵效果會非常明顯,首先必須先用長勺撐在脖子借力使力去翻,翻到一個程度再改用手搗,慢慢的,鍋裡的餡會從涼的慢慢變熱甚至到發燙,那是因為充滿活力的酵菌在不停作用,甚至到最後會呈現水狀,他說,「釀造季節整天這樣翻都會有職業傷害,你們沒發現我衣服右肩穿XL左肩穿M」,大夥狂笑,因為我們時間有限,於是採取了折衷方式,直接將酵麴連同小米揉成球狀,放進甕裡,用樁平均搗平到甕底(如果是水狀就直接倒下去),接著再將新鮮紅藜麴平均沿甕緣灑下去,後輕拍甕身讓兩層內容物平均鋪疊,接著倒入北大武山的山泉水,約占甕體一半容量,用月桃葉/菸草葉/芋頭葉封蓋後以繩子綁緊,密封一周,酒窖溫度必須控制在20度,中間不得開窖,一周後把上面發酵到發黑的紅藜刮除,再密封3到5天,成品的酒精濃度約莫會落在5到8度,7度是最好(如果將發酵時間拉長以求拉高濃度,可能會導致酒裡帶著過度酸味),同行品酒專家Joshua補充,市售小米酒和部落喝到的小米酒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沒有添加像二氧化硫之類的制菌劑,因此瓶內的菌還很活,加上小米本身轉化的醣類,因此儘管裝瓶了,瓶內仍持續發酵,是瓶「#活的小米酒」,風味仍不停隨時間在變化。
.
安聖說,以他的經驗判斷,2月釀酒最好,因為11月種的2期作小米剛好收成,且避開夏天太熱溫度難以控制這個變因,二次開甕後,他習慣會再放置1到2個月,等春天時喝風味最優,光聽他說,你彷彿都能看見酵菌在酒裡持續活絡,那種百花齊放般的奔放感。在 #新興部落(撒布優)的角舒努農舍,金花一家現在做小米酒,酒餅是買現成的,以前則是用七里香、紅藜和百香草來自製,現場我們試了放7天無加糖的、剛釀好有加糖的、剛釀好無加糖的等各種不同版本小米酒,風味各異,三者我喜歡的順序剛好是由先到後排列;而在 #都蘭 32鄰咖啡喝到的 #出力糯米釀,麴菌則是10多年前從電光部落接過來後不斷作用的酒母,每年趕在暑假豐年祭前釀好,拿來答謝祖靈,負責人許震和我們分享,小米酒除了單喝之外,也可1:1兌入冰啤酒,裡頭擠點檸檬汁,又或者加點雪碧或威士忌都好喝。
.
這次的「#山海釀酵花東旅」計畫,還有另一特點,就是遍及縱谷裡的15個部落,每個部落都邀請了一位在地藝術家依照釀造文化進行大型裝置藝術創作,我喜歡在都蘭糖廠對面看到、由哈拿.葛琉創作的作品「#久久酒一次」,作品裡想突顯的是「酒」在阿美族生活裡代表友誼的象徵,而把酒言歡、愉快撞杯,的確也是彼此迅速熟稔的完美途徑。
.
認識計畫👉 http://bit.ly/2AtNBfY
關注 山海釀酵花東旅 (粉絲團)
行程詳情👉 http://bit.ly/2E6M2rH
.
#山海釀酵花東旅 #花東釀旅行
#觀光局 #沐旅時光 #旅行生活實驗所
#風土旅行 #部落旅行
#西島撕落
「大葉七里香」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葉七里香 在 飽島不藏:美食與旅行郭銘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葉七里香 在 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葉七里香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葉七里香 在 [農園] 花店賣的大花七里香跟大葉七里香- 看板Plant 的評價
- 關於大葉七里香 在 大葉七里香-(鄰居)-常綠灌木、1~3公尺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大葉七里香 在 #請益大葉七里香樹葉捲曲 - 植物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大葉七里香 在 【農園】 花店賣的大花七里香跟大葉七里香- 植物板 的評價
- 關於大葉七里香 在 小弟後陽台種的草花…請大家指教… - Mobile01 的評價
大葉七里香 在 飽島不藏:美食郭銘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地拜訪 | 山海釀酵花東旅02:小米酒。釀造篇】
.
這趟以「#釀酵」為名的旅行,有趣之處在於,沿途拜訪部落時,常會在某些原住民保存食物的邏輯裡,和我來自的客家家庭背景有所連結,好比我們家一年四季,會大量出現漬或釀的鳳梨、冬瓜、子薑、梅肉、白玉蘿蔔等製品,隨時都能拿來入菜,先人以客為家的遷徙背景,養成了勤儉惜物的個性—手邊環境有甚麼,就拿甚麼來變出吃的;而部落的耆老們同樣臣服於高山大海之間,進而發展出釀造智慧,並廣泛用於酒精、菜肉、醬料和澱粉食物裡,力求延緩時間,創造風味,兩者可說各有各的一套精彩釀漬美學。而在部落千變萬化的應用中,當屬 #小米酒 最被津津樂道。
.
透過沐旅時光。旅行生活實驗所安排,我們特別前進 #歷坵部落,找沙拔壤民宿(羅沙工作室)的魯凱族返鄉青年德日尚(漢名:羅安聖)學做小米酒。傳統上,花東縱谷裡的原住民族,在準備製酒的發酵麴(酒餅)時,酵母多以天然的草本植物或農作物為主,拿來跟糯米小米和山泉水作用,好比台灣澤蘭、風藤、雞母珠、過山香、萬壽菊、紫蘇、大葉田香草、七里香等都是常見拿來當作發酵液的選項,且按照地理位置和不同族別間也略有差異,好比都蘭往北的阿美族,酒餅裡常會出現二三十種不同植物,往南到排灣族部落大概十多種,而安勝告訴我們,他們魯凱族就單純以紅藜為主來製作。
.
我們圍在山野裡由安聖親自建造的魯凱族板岩石屋裡向他學習傳統釀酒,前置作業上,他必須先將自種的紅藜水煮兩小時熟透,作為發酵小米的酵源,拿來製酒的小米本身也需先煮熟,兩者熱熟後都必須先陰涼;天然自製的小米混紅藜發酵酒餅大概抓20克,可以釀一斤左右的小米(現在外頭也買得到現成的,有些人每次釀的時候會習慣從酒餅留一小塊酵麴等著下次混進新的,稱之為「酒母」),傳統上接著就是整整一天的手搗,而因為每個人的手感溫度、手掌帶的菌、甚至手心些微冒出的汗都不同,因此同樣一批酒,每個人做出來的風味都不同(安聖同時澄清了坊間很多人誤傳部落會用阿嬤口水來發酵的謬誤),而在這次造訪的幾個部落釀酒師,也都不約而同提到,釀酒師本身最好平時禁菸禁檳榔,甚至本身禁酒,藉以維持最好的身心狀態和嗅覺,因為釀酒本身被視為神聖行為,女生經期來也需迴避。安聖說,還有過程心情要保持愉快,情緒波動也可能導致最後釀造失敗,很神奇。
.
安聖拿來家族釀酒已使用了100年的銅鍋,他說,如果能經過完整一天搗揉,發酵效果會非常明顯,首先必須先用長勺撐在脖子借力使力去翻,翻到一個程度再改用手搗,慢慢的,鍋裡的餡會從涼的慢慢變熱甚至到發燙,那是因為充滿活力的酵菌在不停作用,甚至到最後會呈現水狀,他說,「釀造季節整天這樣翻都會有職業傷害,你們沒發現我衣服右肩穿XL左肩穿M」,大夥狂笑,因為我們時間有限,於是採取了折衷方式,直接將酵麴連同小米揉成球狀,放進甕裡,用樁平均搗平到甕底(如果是水狀就直接倒下去),接著再將新鮮紅藜麴平均沿甕緣灑下去,後輕拍甕身讓兩層內容物平均鋪疊,接著倒入北大武山的山泉水,約占甕體一半容量,用月桃葉/菸草葉/芋頭葉封蓋後以繩子綁緊,密封一周,酒窖溫度必須控制在20度,中間不得開窖,一周後把上面發酵到發黑的紅藜刮除,再密封3到5天,成品的酒精濃度約莫會落在5到8度,7度是最好(如果將發酵時間拉長以求拉高濃度,可能會導致酒裡帶著過度酸味),同行品酒專家Joshua補充,市售小米酒和部落喝到的小米酒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沒有添加像二氧化硫之類的制菌劑,因此瓶內的菌還很活,加上小米本身轉化的醣類,因此儘管裝瓶了,瓶內仍持續發酵,是瓶「#活的小米酒」,風味仍不停隨時間在變化。
.
安聖說,以他的經驗判斷,2月釀酒最好,因為11月種的2期作小米剛好收成,且避開夏天太熱溫度難以控制這個變因,二次開甕後,他習慣會再放置1到2個月,等春天時喝風味最優,光聽他說,你彷彿都能看見酵菌在酒裡持續活絡,那種百花齊放般的奔放感。在 #新興部落(撒布優)的角舒努農舍,金花一家現在做小米酒,酒餅是買現成的,以前則是用七里香、紅藜和百香草來自製,現場我們試了放7天無加糖的、剛釀好有加糖的、剛釀好無加糖的等各種不同版本小米酒,風味各異,三者我喜歡的順序剛好是由先到後排列;而在 #都蘭 32鄰咖啡喝到的 #出力糯米釀,麴菌則是10多年前從電光部落接過來後不斷作用的酒母,每年趕在暑假豐年祭前釀好,拿來答謝祖靈,負責人許震和我們分享,小米酒除了單喝之外,也可1:1兌入冰啤酒,裡頭擠點檸檬汁,又或者加點雪碧或威士忌都好喝。
.
這次的「#山海釀酵花東旅」計畫,還有另一特點,就是遍及縱谷裡的15個部落,每個部落都邀請了一位在地藝術家依照釀造文化進行大型裝置藝術創作,我喜歡在都蘭糖廠對面看到、由哈拿.葛琉創作的作品「#久久酒一次」,作品裡想突顯的是「酒」在阿美族生活裡代表友誼的象徵,而把酒言歡、愉快撞杯,的確也是彼此迅速熟稔的完美途徑。
.
認識計畫👉 http://bit.ly/2AtNBfY
關注 山海釀酵花東旅 (粉絲團)
行程詳情👉 http://bit.ly/2E6M2rH
.
#山海釀酵花東旅 #花東釀旅行
#觀光局 #沐旅時光 #旅行生活實驗所
#風土旅行 #部落旅行
大葉七里香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解憂餐桌。小米採麴03》
在小米酒的風味地圖中,酒麴向來擔任指標的角色,它可說是風船的舵,門前的燈,是滋味的憑依,因為酒麴是讓榖類澱粉轉變為糖份的關鍵,有了糖份,發酵才能進行。
每款能協助釀酒的麴菌都有特色,有的適合分解澱粉,有的能夠分解蛋白質,有的適合作用在小米上,有的用在糯米則成效低。諸如此等,所謂的酒麴並非指單一麴菌,而是對釀酒有幫助的麴菌綜合體簡稱,因此優良的酒麴,能夠讓原料達到最佳效益,影響酒飲的風味。
因為所以,想釀小米酒,先學做酒麴。我人生的第一堂酒麴課,就在台東關山的電光部落,由擔任議員的張萬生先生帶領,一群人辨識艾草、過山香、山澤蘭、大風草、九層塔、菊花、山素英、雞母珠、大葉田香草等,這是他的配方,必需上山採集這九種野草,才能釀出美味的好酒。當時我舉手發問,為何是這九種?他沒正面回答,只淡淡表示配方代表著傳承。我聽了似懂非懂,直到拜訪諸多部落,終於體會酒麴的組成就如同婚姻,適合就好,不需太多解釋。
譬如台東達仁排灣族的森永部落,酒麴要採集桑葉、大風草、七里香、萬壽菊等四款野草;台東長濱的阿美族則需要五款,分別是大葉田香、九層塔、柚子葉、荖葉、柿子葉;都蘭的阿美族則要七款,分別是大葉田香草、九層塔、雞母株、過山香、山澤蘭、大風草、小黃菊花、艾草等;池上的阿美族則要九種,分別是大葉田香草、九層塔、雞母株、過山香、山澤蘭、大風草、油菊、山素英、刺蔥。零零總總,各有緣由,譬如關山的蓋亞那工作坊告訴我,當地布農族喜歡微微辛辣的小米酒,七里香是關鍵植物。譬如都蘭的米麻岸工作室告訴我,少了大葉田香草,就沒了在地阿美族喜歡的香甜酒韻。
於是所以,在味道引領下,酒麴成了部落的無形文化資產,當我想進一步探訪記錄,不少部落朋友無奈表示,這種味道正漸漸消逝,原因很多,或許是採集困難,一些原本生長在田埂旁的野草,總會有農藥殘留顧忌;或是時間成本太高,入山尋找曠日廢時,並不符合現代的生活節奏。
某位部落朋友承認,他已不再採摘野草製作酒麴,而是購買商業酒麴,既簡單又省事,雖然釀出的風味不一樣,但勝在品質穩定,尤其他打算申請許可牌照進行販售,好好推廣小米酒的品牌概念,若是以傳統手法製作酒麴,量化時難以克服品質要求。
他的說詞合理,但我有不同觀點,某些味道不能妥協,失去了味道,也就是失去了根,假使連根都不見了,推廣還有意義嗎?(待續)
PS.解憂餐桌:臺東慢食節一季一次與大眾的美味約會即將在八月18、19日開始囉!本次主題為台東在地的含酒精性飲品與料理-「酒釀」,地點在台東市鐵花村,時間由下午四點到晚上九點,歡迎參加。
Ps.照片由拾光快門影像工作室 Dfusion Photography提供
https://www.facebook.com/DfusionPhotography/
大葉七里香 在 大葉七里香-(鄰居)-常綠灌木、1~3公尺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用途: 1.盆景、庭園樹、綠籬。 2.木質細緻而堅硬,可做為印章、農具、手杖、小刀柄。 3.果實成熟可生吃或做為泡茶、煮湯類的香料,還可作藥材。 莖: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 ... <看更多>
大葉七里香 在 #請益大葉七里香樹葉捲曲 - 植物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請益大葉七里香樹葉捲曲. 植物. 8月16日00:07. 前陣子毛小孩走了選擇盆葬盆栽帶回家種了幾天樹葉原本是整片平整今天發現開始捲曲起來了盆葬時園方幫我的盆栽土打的很緊 ... ... <看更多>
大葉七里香 在 [農園] 花店賣的大花七里香跟大葉七里香- 看板Plant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這兩種植物到底是不是同一種啊?
我google的資訊是說,
大花七里香=大葉七里香=長果月橘=大果月橘。
跟一般路邊的七里香不一樣,大花大葉大果。
可是網拍的花店很多都同時有賣大花七里香、大葉七里香、七里香,
價錢大概是150、100、100。
可是大花跟大葉用同一張照片。QQ
然後都說大花跟大葉不一樣。
崩潰。感到困擾……
我已經有一盆應該是普通的七里香了,想要收不同的。
難道大葉是相對於細葉七里香嗎?所以其實就是普通的七里香?
還有長果月橘真的比較香嗎?
還請各位解惑……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U-1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52.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nt/M.1575305227.A.83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