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感謝日本東京🇯🇵這次精彩的奧運
讓大家在疫情期間像是看到了一束光
也讓大家更團結☺️
雖然今年很可惜無法前往東京為選手一起加油喝采
但沒有關係,我們還有2025 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
到時候還不玩爆日本🇯🇵
希望到時候 ユニバーサル・スタジオ・ジャパン / Universal Studios Japan (USJ)也準備好了
\日本加油/ \台灣加油/ \世界加油/
大阪世界博覽會1970 在 鄭先生の日本語喫茶へようこそ Japanese Language Caf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奧靜態項目圖標-奶媽奶爸版】
想必大家對東京奧運開幕典禮中的"超級變變變創意呈現50個運動項目靜態圖標(ピクトグラム)"的表演印象深刻吧^^
現在推特上出現各式各樣的靜態圖標表現各行各業的酸甜苦辣,其中這個「ママリンピック(パパリンピック)2020競技種目一覧 ピクトグラム(奶媽奶爸奧運2020年競技項目圖標一覽)」看了真是太有共鳴了!跟大家分享~(≧∀≦)(≧∀≦)(≧∀≦)
圖標分別是:
❖おかいもの(2人制):購物(二人制)
❖おかいもの(3人制):購物(三人制)
❖ベイビーリフティング:寶寶舉重
❖おきがえ:換衣服
❖おむつがえ:換尿布
❖ごはん投(な)げ-ごはんキャッチ:飯飯丟接
靜態圖標(ピクトグラム)是起源於1964年的東京奧運,一開始的動機是日本「おもてなし(款待)」的心。這是亞洲第一次舉辦奧運,為了減少語言的隔閡,讓來自於海外的選手賓客都能馬上知道廁所、救護站等等重要設施所開始設計的。在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開始被廣泛認知,甚至普及開來。
❖「ママリンピック(パパリンピック)2020競技種目一覧」
https://twitter.com/aiuepo615/status/1419890383035584517?fbclid=IwAR2gEJixkMo9N3S2Bp-BY9UM9dT-uVDiEngipIV0tWvik2PnwpzqMRSHe0A
❖關於靜態圖標(ピクトグラム)的新聞-「ピクトグラムは東京発 一目で理解、躍動感を強調(日本経済新聞)」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F058850V00C21A7000000/?fbclid=IwAR1mqYxM_UubXXYs2SxFIAEX6nUI3Ed2nGXKzdMdfTD8buDPMh01QPP-hos&n_cid=DSPRM1489&unlock=1
#鄭先生の日本語喫茶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
#ピクトグラム
#靜態圖標 #超級變變變
大阪世界博覽會1970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荷蘭攝影師艾迪.波舒瑪.德.波爾(Eddy Posthuma de Boer)辭世,享耆壽90歲。他被譽為戰後荷蘭最重要的攝影師之一,其作品多半紀錄常民生活,在荷蘭《誓言報》等媒體刊出。
.
艾迪.波舒瑪.德.波爾出生阿姆斯特丹,在12歲時,他擁有了第一台相機,並學會在家自行沖洗相片。他說自己幼時曾在照相館前盯著裡頭的機器不放,心裡拿定主意,「這就是我長大要做的事情」。也因為目睹了二戰的殘酷,身旁同學一一喪命,讓他確立了自己的攝影哲學。
.
波爾在1948年開始職業生涯,在荷蘭新聞通訊社ANP擔任學徒,受到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伊娃.貝斯尼(Eva Besnyö)等攝影名家所主張的人文主義攝影影響,他在戰後的歐洲試著紀錄百姓的生命狀態,以自由攝影師的身分與多間媒體合作,甚至也曾被《天主教人民報》延攬,原因反而是因為他不信教,所以在拍攝祝聖儀式時,他可以不用跪下來。
.
他的鏡頭下捕捉了爵士樂與搖滾樂代表的青年文化興起,表現了自己對披頭四等流行團體的熱愛,同時也拍下了1960至70年代的社會動盪。波爾甚至曾拍過體育比賽,但他很快發現自己不合適,因為每次進球的時候,他總是被震耳欲聾的歡呼嚇到忘記按下快門。
.
波爾在一生中曾來到85個國家進行拍攝,包括塔吉克、伊拉克、哥倫比亞等國,作品曾在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展出。波爾晚年曾受邀到多國參展,以其作品為基底的攝影書出版達40本。其作品的特點在於從來不以科技進步的神話為主題,回到對人本身的關注,帶有存在主義色彩。在2021年一月受訪時,他說自己很好奇死後的世界,並且期待能夠再次見到他以前拍攝的面孔。
.
2021年7月25日,艾迪.波舒瑪.德.波爾在阿姆斯特丹謝世。
.
.
(圖一至圖三為艾迪.波舒瑪.德.波爾作品,圖四為波爾本人。)
大阪世界博覽會1970 在 中華民國存在的一天- 1970年世界博覽會,正式名稱為日本萬國 ... 的推薦與評價
1970 年世界博覽會,正式名稱為日本萬國博覽會,簡稱大阪萬博、Expo '70,1970年3月15日至9月13日在日本大阪府吹田市的千里丘陵舉行,為期183日,是日本首次主辦的世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