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籬笆會勘 第七期 第三版
老兵不死,只是……
大鵬新村蘆荻秋,逢甲巷口夕陽斜。
舊時榮光無後繼,兒時溫情無人回。
正中從眷村出來,自小在眷村的厝邊溫情長大。從前眷村相當熱鬧,雖然道路狹窄,巷弄阡陌交錯,小路蜿蜒如迷宮,可是每條路卻是相當熟悉。路的盡頭會有賣著韭菜盒子王伯伯,旁邊有著拿著蒲扇輕輕搧的張媽媽。夏日炎熱時分,會有推著冰車叫喊著的黃婆婆,更不用提那晚餐時分必定出現的熟悉聲音,一聲一聲的包~包子、饅~饅頭、豆.沙.包。
如今,眷村一個個拆遷,變成高樓公寓的「新城」。上下的樓層、緊閉的鐵門,讓原本感情熱絡的鄰居們,好像開始漸漸有了隔閡。下一代又因工作遠離了父母身邊,在陌生的環境、無子女依靠著的爺爺婆婆們,頓時,好像被關在鳥籠一樣,與社會有了距離。
正中對於眷村,一直有一份無法割捨的情感在。從前眷村的熱絡環境,左鄰右舍見面都是問吃飽沒。平時三五好友則是拿著籐椅就坐在某家大樹紅磚矮房前,聊著天或是下下象棋,鄰居們沒有血緣卻像是在同一條血脈中一樣,有著濃濃的情感在。也因此,正中身為議員,雖然與各位沒有至親血緣關係,可是一見面卻備感親切,以前的種種,都逐漸的浮現出來。
正中一直不遺餘力的為我們眷村的長輩爭取各種福利,並且持續的關心眷村發展。像是在之前,大鵬新城完工六年多,擁有25棟大樓、1286戶的住戶,消防設施居然損壞,無法使用!大鵬新城有許多的住戶是因為眷村改建而搬遷進來的。眷村的爺爺婆婆們,在行動上本來就有諸多不便,一旦遇到火災事故,這後果不堪設想。國防部根本是草菅人命。正中與各住戶討論說明,策畫一整個抗爭行程,之後帶領住戶北上向國防部抗議,爭取住戶權益。之後,大鵬新城管理委員會在100年6月14日完成組織報備並與國防部協議由國防部負擔300逾萬部分修繕費,另消耗品由管委會委由廠商辦理修繕,改善消防安全設備,以解決消防安全設備修繕問題。
而在處理這件事情的過程中,也讓正中深深認為「老兵不死,只是……」這些開拓我們國家歷史的前輩,奠定我們經濟基礎的先進,我們不能夠把這些長輩當成一個包袱。我們要知道沒有過去,哪有未來!
之後正中更是關心眷村的各個問題,從社區用電到地下室抽水肥問題,鄰近道路的修繕到淹水閘門處理,正中都一一的要求並且監督,只希望可以讓我們眷村的環境變得更好、更友善。而正中也三不五時就前往各個眷村,與裡面的爺爺奶奶問候關心。正中不禁想起去年李伯伯的90歲大壽,看到有許多爺爺奶奶雖然歲數大了,可是身體還很硬朗;而有的爺爺奶奶雖然行動不便了,但總會問起正中忙不忙,身體累不累。聽到這些爺爺奶奶的慰問,正中不禁覺得這比任何靈丹仙藥都還有效,也讓正中希望可以再持續的為這些眷村的長輩服務效力。
正中看到現在的大鵬新城,雖然還有許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只是…心吟「大鵬新村蘆荻秋,逢甲巷口夕陽斜。舊時榮光無後繼,兒時溫情無人回。」頓時覺得無限感概。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