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自: 世界的角落有純真的心 旅遊作家:江羚瑜
現代女性進入社會以後,舉凡出席喜宴、約會、面試或業務….等,面對不同場合該怎麼穿,才能保有自己的風格呢?對多數女性來說,衣櫃裡常穿的總是那幾件,不常穿的卻捨不得丟,DFS衣潔形象顧問公司創辦人蔡美惠深知多數女性的困擾,公開授課教OL穿出自己的味道,推出至今,深受廣大女性朋友的迴響,甚至吸引馬來西亞的文青妹及大學生前來朝聖。
面對不同場合該怎麼穿,女性學習穿出品味已成顯學。
根據統計,若期盼留下別人美好的第一印象,外在形象、表達方式、言語表達各佔55%、38%及7%,由此可見,不論是容貌、身材、談吐、氣質到肢體語言等,非語言溝通的重要性超過九成。
形象顧問界超人氣講師,以生動的教學內容教授學員認識「皮膚色彩屬性」。
課堂中,特邀在形象顧問界深耕多年超人氣講師-郭蕙菁與彭千洧蒞臨授課,藉由色布比對找出自己的「皮膚色彩屬性」,為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拉開序幕,當大家拿到宛如扇子的色卡時,才發現皮膚色彩屬性宛如四季,只要依據春、夏、秋、冬來選擇穿衣色彩,即可避免踩到地雷而不知所措。
郭蕙菁指出,美感即是競爭力,利用穿搭展現好氣色,不但能增加人氣,亦是提升形象的必勝策略。踏出選對皮膚色彩屬性的第一步,接下來,認識七大體型更能精準掌握穿衣訣竅,包括標準型、倒三角形、三角形、長方形、菱形、沙漏形、橢圓形等,無論是環肥燕瘦,依照體型來尋找自己的穿衣風格,才不會展現台味十足的窘境。
彩妝學問大,學員們化妝DIY玩得不亦樂乎。
展現與眾不同的個人形象,堪稱提升親和力及人際關係的重要關鍵,然而,不只是穿搭有撇步,化妝亦是一門學問。學員們紛紛拿出琳瑯滿目的化妝品,課堂中亦提供各式保養品,彭千洧更是現場示範許多化妝的小技巧,令大家大開眼界!
以使用粉底為例,彭千洧建議應將臉部分區塊塗抹均勻,才不易出現脫妝;拿粉撲也有技巧,以食指控制力道、輕拂臉部,降低彩濃妝豔抹,定裝時再以粉撲按壓臉部;至於腮紅,不妨先對著鏡子微笑,以不低於鼻翼的方向朝太陽穴推進,呈現白裡透紅的自然膚色,再加上口紅、唇蜜即大功告成。
老師現場示範各式彩妝保養技巧。
只見同學們在臉上塗塗抹抹,彷彿來到了化妝舞會,為了使大家在彩妝保養建立全方位的觀念,老師在現場示範到個別指導,根據每個人的膚質畫出最合適的妝容,打破過去長久以來深植已久的化妝迷思,從大學生到退休教師,在彩妝世界中玩得不亦樂乎。
生動活潑的上課方式,讓大家受益匪淺,從妝容及服裝,完全不藏私地教授穿搭秘訣。曾有研究顯示,平均二十年來,女人的置裝費竟然高達400萬!由此可見,形象是提升競爭力的必要投資,只要掌握服裝的線條、比例及平衡,透過服裝修飾身材,讓曲線更加動人,穿出魅力一點都不難。
• AUG 29 WED 2018
• 掌握穿衣金鑰 四大風格穿出美感競爭力
透過穿著突顯個人風格,是每個女人的衷心渴望,不妨根據皮膚色彩屬性,從中找出穿衣色彩,善用衣服的能量提升好感度。DFS衣潔形象顧問公司創辦人蔡美惠指出,買衣也有80/20法則,特別公開授課教女性穿出自信與美麗,從新手媽媽到退休老師,皆不遠千里前來共襄盛舉。
大學生從休閒服(上)換上少女裝(下),展現清新脫俗的青春氣息。
從衣服、鞋子、包包、彩妝到配件,如何搭配才能展現個人風格呢?現場學員們紛紛拿出自身的配件,現場宛如造型派對,交換穿搭衣物的歡樂氣氛,輕鬆自在地學習穿搭技巧。實際上,風格分為戲劇型、浪漫型、輕鬆自然型、典雅型,抓對風格,便能集合內在性格及外在條件,透過服飾展現獨一無二的非凡氣質。
穿搭是一門學問,形象顧問界深耕多年的超人氣講師-郭蕙菁與彭千洧,親自參與學員們選衣服、挑配件,協助大家找到符合自己的穿衣品味。
戲劇型很適合冒險性格者,從簡約到奢華,皆可展現與眾不同的另類造型。
一般來說,戲劇型很適合勇於展現自我、冒險性格者,透過大膽的創意組合,無論是極度簡約到極端奢華,都能展現與眾不同的另類造型。其中,一位大學生向來以短褲、休閒服視為最愛,自從換上一副白色鏡框的太陽眼鏡,加上大圓點的無袖上衣,立刻展現出青春活力的一面;剛生完雙胞胎的新手媽媽,利用帽子搭配大地色的休閒褲裝,搖身一變成為有型又的陽光女孩。
大學生換上白框太陽眼鏡加上圓點無袖上衣,展現青春活力的一面。
至於展現女人味的浪漫型,例如蕾絲邊、荷葉邊、絲絨、薄紗…等材質,在舉手頭足之間,皆展現出優雅自在的萬種風情。從事社會服務多年的高階主管,換上兩袖薄紗、蕾絲造型的淑女裝,加上包包、鞋子等配件,成功打造出熱忱的公益形象,又不失柔情似水的仕女風範。
服飾若挑選蕾絲邊、絲絨、薄紗..等材質,將展現浪漫的女人味。
廣受歡迎的輕鬆自然型,也是穿衣風格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很適合俐落而灑脫的獨立女性,散發精力充沛、活力十足的氣息。不妨選擇卡其布、棉、麻等材質,或是素面的大地色、中性色,皆可突顯出簡單大方的氣質,加上充滿朝氣的髮型、若有似無的淡雅妝容,展現親切、不做作的處世態度。
彭千洧舉例,針織衫最能表現穠纖合度的身形,是典雅型的最佳首選。
經常帶給人落落大方、懂得人情世故的典雅型,選擇剪裁合身的服飾,反而能突顯出與眾不同的「靈魂」。其中,又以針織衫最能表現穠纖合度的身形。其中,經常受邀演講、電台、節目宣傳的作者,換上全身深紫色的洋裝造型,搭配畫龍點睛的胸針,專業出色的形象更是表露無疑。
深受各界好評的形象課程,推出至今,已成功協助許多女性找到穿衣的訣竅,從此不再為「衣」所苦,成為人群中最閃耀的焦點。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大 加 富生 面試 在 瑪那熊的愛情觀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見對方父母,該說什麼?】
過年將至,比起紅包該包多少,更讓人煩惱的是...
「怎麼辦?要去跟對方的父母見面啊啊啊!」
該聊些什麼才好?被問何時結婚/想生幾個怎麼回?
需要盛裝打扮嗎?目前還沒工作,被問到怎麼辦?
別擔心,掌握這五招讓你輕鬆過好年:
✓ #穿著合宜、乾淨、順眼
過年嘛,長輩總希望在親戚、鄰居之間有面子
穿得太隨性拉遢,等於捅了人家一刀,不可不慎
✓ #微笑 是最強大的武器
除了可以穩定情緒,還能拉近距離
還不熟、找不到話題、氣氛有點冷?
這個時候,只要笑就對了!
✓ 分享有趣經驗,展現豐富生活
別背稿唸履歷,以免聚餐真的像面試
#生活經驗 才是讓對方認識你的重點!
平常很宅?趕快找些有趣的經歷吧
✓ 遇到問題不要急,誠實回答最可行
並非要自曝其短,而是讓長輩看見你的 #未來性
更別忘了旁邊的另一半,別自以為是show off!
✓ 放大絕:運用 #傾聽 讓長輩更喜歡你
滔滔不絕講個沒完,很容易形成反效果
透過發問來引誘長輩談他自己,
再以專注聆聽、點頭示意反應,
自然增加好印象,大家一起過好年!
詳細完整版▶http://bit.ly/2RVS6M5
大 加 富生 面試 在 與芬尼學英語 Finnie's Language Art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不喜看新聞留意時事,怎辦?》
我有幾個精靈可愛的學生,天資聰穎,表達能力強,詞彙也有夠豐富,但偏偏就是不喜歡閱讀新聞和留意時事,總是覺得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壓根兒事不關己。老師着他們寫作,講述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受,對他們來說可說毫無難度。可惜,若果要這些學生面對升中面試,問題就來了。
要知道升中面試往往要求高小同學對時聞有一定認識和意見,起碼不可對新聞無感。
而且,若果孩子對時事慢慢培養出興趣來,他們每天也會以閱報和看新聞為樂,每天接觸文字的機會大增,中英文還會差得去哪裏?
高小同學若能培養出對時事的興趣來,不但對升中面試大為有利,還對應付初中和高中的課業有大幫助。有時教導中學同學也發現,他們常常因為缺乏常識和新聞觸覺,而寫出內容貧乏的文章。
那家長可以做些什麼,培養孩子對時事的興趣呢?
💡 第一招:與時並進,利用科技,把看新聞變成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上次無意間發現Judy Lee, your preferred linguist的Miss Judy上課有使用「時事學中文」這個應用程式*,雖然這個應用程式沒有英文版,但芬尼發現應用程式裏的選文也有一定質素,而且在每篇精選的新聞文章後附設問題,讓用家檢測自己是否透徹明白文章內容。家長可以多加留意。如果要小孩一邊學英文,一邊認識時事,也可以考慮安裝RTHK On the Go這個應用程式**,當然裏面提到的新聞有部份涉及到經濟、國際關係和其他相對較為艱澀難懂的議題,但是高小的學生,若果有大人陪同,即使只挑選感興趣的頭條看,也是好的。
*「時事學中文」應用程式 👉 http://bit.ly/2MxVfeV
** RTHK On the Go 應用程式 👉 http://bit.ly/2FZqLkG
Newssary 應用程式 👉 http://bit.ly/2sNOQDe
💡 第二招:以身作則,把看新聞和吸收資訊變成家庭生活的一部份
我小時候不同我爸媽小時候,報紙沒連載金庸小說,但是他們仍然會訂閱報紙,雖然他們沒有時間陪我報,我也會因為國際時事和本土新聞艱澀難懂而放棄閱讀要聞版,但因為一份報紙還有副刊和娛樂版,即使放棄閱讀頭版,我也會抽空閱讀富生活氣息的副刊和娛樂版。雖然有人說,這樣對學習有什麼益處?但我會說,培養了這個習慣後,我起碼不會覺得整份報紙都是硬梆梆、正經八百、毫無趣味的悶蛋讀物;久而久之,我看完娛樂和副刊之後,感覺無聊時也會翻到港聞和國際版讀讀。
家長也不妨考慮可否在用餐前後或其他親子時間和孩子探討不同時事課題,問問他們對某議題有什麼意見,當然,若能有節有理地闡述出自己的意見和孩子交流更佳。雖不知道這些分享會否過於離地,無法得到大家的共鳴,事實上,我在家中也會和父母討論除了衣食住行、飽食暖衣以外的一些課題,例如同性婚姻應否合法化、英國脫鈎的利弊等等。即使各位家長覺得這些課題過於艱澀難懂,其實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網找資料,研究研究,既可增值自己,又可拉近親子關係,一舉兩得。
有人會說:你說的這些招數,要求家長有一定的教育程度,如果家長自己本身不喜讀書,也不善辭令,那怎辦?辦法,我相信總有也是有的,例如在家中掛起水松板,讓孩子剪下有趣的新聞文章,把剪報釘在板上和家人分享;扭開電視或收音機,播放新聞報道,和孩子一起看或聽,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