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恩小廚房 · 媽祖興拌麵》
#萊恩小廚房 今天下麵給你吃🤪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這次收到的乾拌麵,包裝實在太有梗😂
圖案竟然是媽祖林和帝君關~~~
超適合拿去拜拜保平安有沒有哈哈!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媽祖林·天厚麻醬拌麵$255(4入/袋)
🔺哪吒李·噴射麻辣拌麵$255(4入/袋)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我第一包拆來試吃的就是「麻辣口味」!
辣度不會太嗆辣,反而是比較溫和的辣度~
且麵條也是帶有微厚度的寬麵!口感很Q
是三款裡面我個人最喜歡的🤤~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再來是麻醬麵,這兩款是我吃乾拌麵必買品項
裏頭有黑白芝麻混合的香氣,但無油耗味!
搭配裏頭附的昆布汁!讓整體不至於太膩口❤️
另外還有一款「帝君關」麻油口味!
搭配自己準備的配料一起吃更添飽足!
在家也能簡單吃的很澎湃啊~~~~~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6/30前結帳輸入折扣碼「MZF50」
可優惠折抵50元哦!
.................................................
更多美食資訊:#Ryan吃宅配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宅配 #宅配美食 #拌麵 #麻辣拌麵 #麻醬拌麵 #媽祖 #媽祖興 #媽祖興拌麵 #媽祖興神氣麵 #天下媽祖興 #神好吃 #時間到了麵自然就好吃了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台灣最古老的新聞通訊社,跨越六百萬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萬前年台灣島初形成之際,一個神祕的「台灣史新聞通訊社」就已然存在。他們的宗旨是:「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因此台灣所有重要的歷史...
「天下媽祖興」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天下媽祖興 在 RyanFood•高雄台北美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天下媽祖興 在 巨鳥胃七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下媽祖興 在 Sammy 山米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天下媽祖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下媽祖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下媽祖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天下媽祖興 在 [閒聊] 對媽祖對台信仰部分研究- 看板Folklore 的評價
- 關於天下媽祖興 在 全國天下媽祖粉絲團 的評價
- 關於天下媽祖興 在 媽祖興食品 的評價
- 關於天下媽祖興 在 天運歲次農曆二月十九日恭祝全天下觀音佛祖聖誕千秋 ... 的評價
天下媽祖興 在 巨鳥胃七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吃有保庇🥳
《開箱:神明系列拌麵》
這個畫面好荒謬
但看了又覺得莫名安心啊(扶胸口)
媽祖興 碗開三麵 3包入小禮袋 $250
媽祖林 | 天厚麻醬拌麵
帝君關 | 給力麻油拌麵
哪吒李 | 噴射麻辣拌麵
還有一份神明形象貼紙(好酷哈哈哈)
#適逢媽祖生日及居家防疫
官網結帳輸入折扣碼:MZF50
6/30前可優惠折抵50元
之前看網路開箱心得有人寫「吃了有如神助」覺得好可愛啊🤣特地跟朋友借了古物瓷器來拍開箱照,仕女瓷器跟媽祖麵超搭!
麻醬麵附一包昆布醬汁跟一包芝麻醬包,粗麵條Q彈有嚼勁,吸附醬汁能力也不錯👌🏻香氣濃郁且沒有油耗味(為了拍一種很傳統的感覺,連配料都選香腸、豬腳、筍乾這種濃濃古早味的)麻辣拌麵用的是大紅袍花椒,香辣過癮。
⠀⠀⠀⠀⠀⠀⠀⠀⠀⠀⠀⠀⠀⠀⠀
🛒 官網
https://www.mazuprosper.com/
https://www.facebook.com/mazuprosper/
#宅配美食 #宅配 #拌麵 #麻醬拌麵 #媽祖興 #媽祖興拌麵 #麻醬麵 #防疫美食 #stayhomestaysafe #抽獎 #母親節 #母親節快樂 #媽祖興神氣麵 #天下媽祖興 #神好吃 #時間到了麵自然就好吃了
天下媽祖興 在 Sammy 山米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媽祖興拌麵】
媽祖也有少女心!
手舉的不是火把而是應援燈
每一位小粉絲的身後都有一位媽祖默默替你加油。
⠀⠀
在家就是可以隨心所欲,想吃什麼就加什麼!
⠀⠀
媽祖林 #天厚麻醬拌麵 NT$255/四包入
⠀⠀
麵條選用頂級粉心粉,製程僅添加純水與鹽,完全不添加任何添加物,承襲古法、科學化製程,結合了傳統與科技,每一口都吃得到麵粉香,無負擔。厚麻醬是以黑白芝麻加入秘製昆布醬汁調製的,搭配秘製昆布汁,覺得很不錯,芝麻香氣濃郁卻不會過於油膩。
⠀⠀
我自己烹煮添加了蔬菜,紅黃椒、紅蘿蔔,一般都是來顆荷包蛋,但我這次嘗試的是 #雲朵蛋 !不同的搭配,嚐起來別有風味,且中間半熟的蛋液與芝麻乾拌麵融合,覺得更好吃!
⠀⠀
※目前媽祖興拌麵適逢媽祖生日及配合在家防疫,官網有多種優惠活動,袋麵類最高現折$250活動詳見媽祖興官網或臉書專頁。
⋯⋯⋯⋯⋯⋯⋯⋯
#HAN食計
#HANの宅配美食
#HAN食媽祖興拌麵
⋯⋯⋯⋯⋯⋯⋯⋯
#媽祖興拌麵 #媽祖興神氣麵 #天下媽祖興 #神好吃 #時間到了麵自然就好吃了 #宅配美食 #台灣美食
天下媽祖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台灣最古老的新聞通訊社,跨越六百萬年的史料首度面市!
早在六百萬前年台灣島初形成之際,一個神祕的「台灣史新聞通訊社」就已然存在。他們的宗旨是:「任何不可能的現場,我們都在那裡!」因此台灣所有重要的歷史事件,他們都留有第一手的採訪報導。
如今,沉寂已久的珍貴史料終於出土,專家學者為了記錄這項驚人的發現,特組成台灣史新聞編輯委員會,製作《台灣史新聞》六百萬年紀念特輯,希望還原歷史真相,帶領讀者重新來到事件發生的現場,甚至直接感受台灣島誕生之際的地質衝擊,讓讀者體驗身歷其境的真實。
本紀念特輯精選台灣史新聞通訊社最具代表性的新聞、社論,以報紙的形式重新排版,呈現從古至今所有人類與台灣這塊土地互動的歷史。全書依時代背景分為六卷,從台灣島誕生開始,歷經史前、荷西、明鄭、清治、日治等時期,直至民國百年,一路展現台灣豐富的樣貌。無論是政治事件、民生經濟、藝文活動或名人軼事,都鮮明地反映當時的庶民生活。
你將能從百萬年等級的歷史維度,看到所有在這個島嶼上曾經發生的大小事。書中不僅呈現台灣在地觀點,更連結國外重大歷史事件,具有宏觀的格局與視野。除了豐富的知識內容,還融合了逗趣的漫畫及小廣告,增添閱讀的趣味。
這是一本將複雜的台灣歷史化繁為簡的書,也是第一本結合自然地質科學、考古人類學及歷史研究的台灣史專輯。只要擁有本書,你就能輕鬆掌握台灣史!
作者簡介:曹銘宗(撰文、漫畫腳本)
一九五六年生,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從事自由寫作,並任英語、華語導遊、台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參訪團講師。
長期關注台灣族群文化,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台灣史新聞》、《台灣人也不知道的台式國語》(貓頭鷹)、《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聯經)、《台灣地名謎猜》(聯經)、《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洄瀾》等繪本。
懷抱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天下媽祖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天下媽祖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天下媽祖興 在 全國天下媽祖粉絲團 的推薦與評價
龍興▻全國天下媽祖粉絲團. 23h. 推薦一下#高雄文玄境 最新的搭配#三本鑼搭配大鑼 帶神轎或帶神將#整體氣勢 更讓氣氛更讚 有意想要聘請 歡迎私訊高雄文玄 ... ... <看更多>
天下媽祖興 在 媽祖興食品 的推薦與評價
⚡️快閃地點: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82號2 樓(永樂春風茶館Ing Lok Tshun Hong Formosa Tea) ⚡套餐口味:「媽祖應援麻醬套餐」、「帝君給力麻油套餐」、「哪吒噴射麻辣 ... ... <看更多>
天下媽祖興 在 [閒聊] 對媽祖對台信仰部分研究- 看板Folklore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為個人認知與觀點,若有誤希望大家指點一下****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誤戰政治),在加上台灣本身的宗教信仰自由與
多元化,道教在台灣特別的興盛且文化璀璨。道教眾多神中又以
媽祖特別興盛。以下就幾點討論:
1. 媽祖在台灣興盛階段:
Step1.成核:地理位置。媽祖於福建湄洲昇天,當地人特別在湄州蓋了
朝天閣 奉祀媽祖。因大陸多丘陵地形不易生存,居民多
住海邊而靠海維生,且多數乘船過黑水溝至台謀生;一部分
則成為海盜(如鄭芝龍、顏思齊),因黑水溝險惡在加上離開
故土,先民多會攜帶航海神-媽祖渡海尋求慰藉。於是媽祖
信仰帶入台灣,所以許多古海港開基媽被稱-船頭媽(像鹿港
舊祖宮的開基媽)。
隨著先民在台開墾安頓後,人口漸增,當然信仰媽祖的
人民也隨之增加。
Step2.穩定成長:政治因素。遠在鄭和下西洋時期,因屢屢受媽祖保護,
故對媽祖特為感念,不僅奠定媽祖為航海之神,更將媽祖
信仰傳向海外。鄭成功來台,也特請媽祖隨船抵台,開啟
了台灣有官建的寺廟。因玄天上帝是明朝開國神,特地在
台南鷲嶺蓋了北極殿(鄭氏未來台時,也有先民攜帶玄天
上帝來台,如南投受天宮<註1>)。清攻克台灣後,為了
拉攏台灣民心與壓抑台民思明,故將媽祖由天妃升為天后。
Step3.壓抑:殖民因素。1894年清軍戰敗,翌年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因日本
想邁向現代化,且對非本文化的不尊重,除禁止神明“回娘家”
更大量拆廟、毀神像,道教信仰明顯壓抑。台灣光復後,雖
恢復了許多舊有傳統,但因對古蹟文物保護概念薄弱,有拆
毀了不少,也是一大損失。
Step4.飛騰:政商因素。台灣進入民主時代,想當官就得選上,要選上就得
得人民支持,最有效率的方式便是對宗教信仰多著墨:多拜多捐
錢,順便題一下匾額。更因商業時代的來臨,許多廟宇開始有財
團的引進,廟宇愈蓋愈大、選材愈來愈高檔,使廟宇的藝術推向
了另一新高峰。
2. 台灣媽祖廟的爭議:
1) 開台媽祖廟? 其實這問題相當有趣,單論“開台”的定義,我將此分為二:第一種便
是先民來台開墾,形成大聚落,且對台灣有一定的影響,若定義為此,那較不會發生一堆
廟為爭誰是最老而傷了和氣,但此種說法
又過於攏統,過於和蟹。第二種便是誰最早抵台,這就是大家在爭的地方,因廟何時蓋的
大家其實也不是相當清楚,可靠的證據如碑文、匾額
有的不清楚,有的甚至是偽碑,根本就是分不清。若依各廟宇提供的資料來看:
a. 大天后宮:明宣德年間(1426-1435),鄭和下西洋因風飄至赤崁,
上岸取水而留一香火
1583,唐人漸入開發,在此建廟。
1683(永曆37、康熙22),因住持聖知與寧靖王交厚,
寧靖王自鎰前,將其王府贈與聖知,改為-天妃宮。
1684,康熙帝改天妃為天后,並在此受封。
康熙59年,禮部納為祀典,在此舉行。
b. 開基天后宮:1662年,一說嘉靖年間(1507-1566),為台南第一
間媽祖廟
c. 朝天宮:1694(康熙33)樹壁和尚攜帶來台於笨港建廟
1700建天妃宮
1730改建成北港朝天宮
d. 奉天宮:明天啟2年(1622),顏思齊和鄭芝龍於笨港登陸建十寨
1700(康熙39),建天妃宮,因媽祖成天后,故改名
1750~1782,笨港溪氾濫且又有人禍,廟毀
嘉慶16,廟落成
e. 鹿港舊祖宮:1591(萬曆19),帶船頭媽來。1683施琅功台,帶
湄洲開基二媽來台。
f. 鹿港興化宮:1684(康熙23)來台,號稱最早來鹿港的媽祖廟
g. 下茄苳泰安宮:1659(永曆13)由一商人攜帶來台
h. 西螺廣福宮:1644年創建
i. 月津護庇宮:1623(天啟3)糖郊「崇興行」之港埠商戶者,從大
陸福建省湄洲島嶼朝天閣迎來一尊媽祖,即今奉祀
之開基湄洲三媽( 糖郊媽)
j. 正統鹿耳門天后宮:最早12~13世紀隨漁民來台
最遲17世紀(簡介上說1641)來台
1661(永曆15)鄭氏入台因受幫助,1662年
改建,並將隨艦3尊奉於內。台灣第一官建。
k. 鹿耳門媽祖宮:1661年建,開基媽譽為國寶,為鄭氏隨艦媽祖
l. 安平天后宮:1661開基媽隨鄭氏來台,安於軍營中
1668建廟,號稱台灣第一官建、第一間媽祖廟,大
天后宮由此分香
m. 好美里太聖宮:西元1621 年顏思齊、鄭芝龍率眾來臺開墾時,為祈求海上平安,請來
媽祖香火隨船來臺,抵達魍港後,立小廟奉祀香火,並以此為中心,開 拓魍港內海諸地
。俟開發有成,先民往湄洲祖廟,恭迎媽祖聖像於小廟奉祀,即今太聖宮所奉祀的媽祖聖
像。
迳由以上各廟宇所提供的資料,假設各廟未有誇大不實來看:當以鹿
耳門廟為最先(12-13世紀),但這是廟方推測,其保守推測是1641;
故當以大天后宮最古老(1426-1435),但一考古學者指出鄭和並未
來過台灣;再推測是開基天后宮(1507-1566),又稱該廟為台南最
早媽祖廟,但文化局卻指該廟為1662來台,明顯晚於大天后宮1583,
府城此2廟(開基&大天后)已矛盾了。
撇開此2廟,當以鹿港舊祖宮(1591)最早,但鹿港另一媽祖
廟興化宮號稱鹿港最早媽祖廟,但該廟簡介創廟為1684,又呈現矛
盾了…只能說此題無解…
至於北港與新港廟號稱開台(1621),但太聖宮卻早一年。北
港還有寫創廟為1694,以上舉的廟每間都更早
2) 誰是最早的笨港媽祖廟?這個若依考古來看,其實也很難考據,搞不好
廟毀後兩岸的先民都在搶遺跡…我認為以誰擁有真正的媽祖聖像這最有意義。有一位研究
者說奉天宮的歷史及古碑皆不實,認定朝天宮才是正統;但之前我詢問一位北港網友,他
說正統笨港媽在新港…只是因北港香火旺,真相被扭曲了…
3) 誰是真正的鹿耳門媽?跟笨港媽一樣,都被沖毀過,但以考古方面較以正統天后宮占
優勢,因一般認定鄭氏未來台前,已有鹿耳門媽,且媽祖宮開基媽祖為鄭氏攜帶來的。
4) 誰是鄭氏隨艦來台媽祖?是正統天后宮?媽祖宮?還是安平天后宮?我覺得都是,因
鄭成功來台絕不可能只帶一尊媽祖!
5) 誰是第一間官建媽祖廟?以定義來說:官方出資的便是官建。鹿耳門媽祖廟是再擴建
,安平天后宮是重無到有,故以最早來說,應當是鹿耳門。
6) 誰是湄洲開基媽祖?
1) 鹿港天后宮:開基二媽,施琅攜帶來,還有題匾。此開基二媽參
加過大大小小媽祖聯誼會如天下媽祖回娘家。
2) 麥寮拱範宮:開基六媽,神座下有寫,被湄洲祖廟認定過。
3) 月津護庇宮:開基三媽,好像沒有詳細記載。
7) 披黃袍媽祖?一般媽祖都是紅袍或橘袍,而黃袍是皇帝賜與的。
1) 大天后宮:施琅克台有功,康熙帝賜與媽祖的
2) 泰安宮:不詳,只知以前就有
3. 結論:在爭甚麼?其實很無趣…畢竟媽祖都會保佑我們的!只是想到一個解
釋這種狀況,就以學術倫理來說吧!一門學門有六位最先研究者(湄洲
開基六位媽祖),他們後來有一位學生以原學門為基礎開創新的領域
(開台媽祖),在此新領域有學生受國家肯定(批黃袍),有的賺大錢(大
甲鎮瀾宮),試問?誰最厲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115.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