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忙,看到費爸因為膝傷,連續宣布推出幾場國際賽事,連美網都可能成為未知數,心裡不免感覺沉甸甸的,同時間,胸口又升起淡泊的一句老生常談,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生如此,球場和職場亦然。
沒想到,費德勒居然已經40歲了,在我心中,他一直沒有沾染上歲月感,而,一年一年觀看他的球賽,身邊總有人會禁不住提醒,要珍惜還能看費爸打球的機會。說不定他哪天就突然退休了。
以他的年紀,退休好像理所當然,財富、名利都不缺,同樣身為中年人,我都已經養成偶爾放自己一馬、得過且過的德行,講得好聽是成熟,說穿了不過市儈霸了。
費爸卻總是,和我剛剛學會欣賞他打球時沒甚麼兩樣,節制、冷靜、優雅,許多年來,我都以為他忠實求勝,這幾年才看明白了,他只忠於自己。
我的第一本網球明星傳記,是阿格西的《Open》,比起山普拉斯,我更愛有點火爆浪子脾氣的阿格西。費德勒從2003年開始,多次打敗了阿格西,自此邁向縱橫球場之路。
如今,這條路,也許會伴隨著他某天的退休而終止,也或者會以不可預料的態勢,持續延伸到不同的領地。
陪先生看網球到如今,從懵懵懂懂到一知半解,看過天才型、也看過苦練型的選手,有的寒窗十年無人問、一戰成名天下知,有的盛極而衰、很難回到巔峰狀態,有的多年後還能捲土再來。
和所有的運動場一樣,競技從來都是殘酷的,成王敗寇。然而也有溫暖與振奮人心的時候,特別是慘遭敗北的當下,費德勒從不迴避「是否考慮退休」的直白提問,總是回答,目標仍是上場打球。
即使不確定最終一定會獲得勝利,在場上還能保持不疾不徐、不卑不亢的姿態,不以勝利與否作為言退依據。
倘若有天,我終不能無役不與、戰無不克,我希望,自己也能擁有費德勒這樣的王者之心。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EmanLamVEV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疫情下,人心惶惶,大眾也難以預測自己何時會遇上生離死別。林二汶全新派台作品〈再聚〉,選用了盧凱彤(阿妹)的樂章,配上周耀輝的歌詞,鼓勵樂迷珍惜當下,及時擁抱。 〈再聚〉的主題是在限聚令下衍生的。有些朋友,就算不能坐在一起吃飯,也會約在網上一起視像通話做運動。雖然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儘量不相見,但人...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下一句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郭台銘創辦人一句話,讓我從「雲端」科技來到了「最前線」
2019年8月14日,一個炎熱的中午,虹安第一次踏入了 #雲端最前線 的直播間,當時,我剛開始上政論節目,雲端最前線是我上的第二個政論節目。
還記得主持人楊文嘉大哥在正式直播前,親切的跟我聊聊,讓我對於環境多了不少熟悉感,那天一起上節目的來賓有現在民眾黨黨團的同事陳思宇。 每個議題文嘉哥總是會做很多的功課,常常看他在節目開播前仍不斷寫筆記,導播一入鏡頭,文嘉哥便行雲流水的引導出議題,旁徵博引,後來,雲端最前線也成了虹安常上的節目之一。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雲端最前線在今天來到了最後一集,很謝謝文嘉哥與節目組一直以來對於虹安的照顧 ❤
Ettoday 雲端最前線 EP1055:https://boba.ettoday.net/sub_category/243/285-%E9%9B%B2%E7%AB%AF%E6%9C%80%E5%89%8D%E7%B7%9A
#猜猜虹安上的第一個政論節目是什麼
#虹安今天沒有上雲端最前線唷
#虹安從EP664參與到EP1054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下一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摸魚手札|天下之筵席(渾水)
2014年,我用渾水這筆名在網上寫了一系列的文章,以極刁鑽古怪的金融技術角度去分析當時的雨傘運動,非常viral,在網上累積了少量名氣,引起了蘋果日報財經版股榮的關注。他遂親自邀約我在蘋果日報寫專欄。
當時香港主流財經版都是給一些冇水平的老屁股把持着,青黃不接,股榮有改革的心,引入了不少年輕作家。老實說,初初由網上世界走入實體報紙,我不適應,因為要寫得很貼市,也不知讀者需要甚麼,結果發揮不好。
股榮連番改革後,版面一下子變成了小清新,我當時向股榮提出,想由寫周五改寫周日。周日可以寫更多字,且不必太貼市,可讓思緒沈澱一下,此時我的發揮比較穩定,點擊率亦慢慢向上,最緊要自己寫得開心自在。偶然趕交稿,文句有沙石,錯字百出,還冒編輯幫忙校對和讀者不嫌棄。
寫了專欄後,認識了不同各界好朋友,例如馮睎乾和中大師兄香樹輝,我的名字間中也出現在他們筆下。漸得多人賞識,專欄越來越多,我也成為財經作家,至今出了5本書,高峰時期一個禮拜寫超過一萬字。當時跟人說自己寫蘋果日報,也有種莫名其妙的自豪感。現在更加唔使講,蘋果如此田地,能夠一起捱到最後斷氣,更是與有榮焉。
喺訂閱制仲未盛行嘅年代,蘋果出現過幾年嘅營運困難,佢哋開始搞新項目,仲記得有段時間我每日要8點起身去蘋果日報大樓做直播,當然,也不計較甚麼人工車馬費。後來,我多次主動同股榮講自願減稿費,就算唔俾我都無所謂。上年開始,蘋果作家逃亡,我請纓多寫一日,同樣地,也是不計較任何稿費。
雖然和股榮合作了很長的時間,但係我哋唔係特別多交流,他很有正義感,但很難聊。我是蘋果日報財經版一個不錯的消息提供者,有幾個驚天地泣鬼神的B1跟我有關,事後他會約我食飯。我們可以整頓飯沒有交流,我知道大哥不喜歡社交說話,也不勉強,大家合作做朋友舒服就好。心底裏,我對佢心存感激。
曾經跟不同專欄分手,以今次這種方式和讀者說再見,我很不甘心。但我唔想留比蘋果最後嘅文字,只剩下憤怒和怨懟,這點知遇之恩,我永記心上。
蘋果令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喺嗰個年代,蘋果啟蒙一代人,走上科學發展嘅道路。喺今天,蘋果依然帶領人走向更文明嘅方向,令人可以站開巨人肩膊,俯瞰世界,擁抱普世價值。唯獨不變嘅係,今天我們可以準確計算天體嘅運行,但係冇辦法計算人性嘅瘋狂。對,即使現代化的今天,人性依然非常瘋狂。小小的蘋果,改變了世界,啟迪了人心。
結筆時,電腦播緊撐新疆棉花陳奕迅的《最後派對》:「……開心的派對,散後無法聚,放我於心裡。新的工作裡,一追再去追,未開出最後的花蕊。你別要氣餒,何妨留戀一歲,多一歲,一歲。」蘋果報慶生日後,沒過幾日就要說再見,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世事,多麼諷刺。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下一句 在 EmanLamVEV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疫情下,人心惶惶,大眾也難以預測自己何時會遇上生離死別。林二汶全新派台作品〈再聚〉,選用了盧凱彤(阿妹)的樂章,配上周耀輝的歌詞,鼓勵樂迷珍惜當下,及時擁抱。
〈再聚〉的主題是在限聚令下衍生的。有些朋友,就算不能坐在一起吃飯,也會約在網上一起視像通話做運動。雖然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儘量不相見,但人還是有聚在一起的慾望。在不能預知的未來中,二汶就鼓勵大家,道:「生命中有很多別離,有些能在同一時空再聚,有些卻只能在回憶裡再聚。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所以,可以擁抱時,就要擁抱。這就是我們想給大家的心意,起碼在音樂中,我們不受時空限制。」二汶特別鍾愛當中兩句歌詞:可以擁抱時 / 就要擁抱 / 不要等告別 / 撼動像雷,直言這是至理名言,她解釋道:「人生總有一別,無論你願意或不願意,能夠在有肉身的時候好好感受對方的體溫,這種親密,言語是不能及的。所以,可以擁抱時,就要擁抱,要記得。」
今次用上了阿妹創作的旋律,是一次意外。二汶說:「本身在找有甚麼舊Demo可用,然後找到一系列阿妹創作的。這首是眾多Demo的第一首,一聽就愛上了。本來是珍藏,不過既然是好作品,我們為何不將它帶給大家?」
這次〈再聚〉的訊息是滿滿的正能量,所以二汶找來5把男聲作和音,因為雄厚的男聲溫暖沉厚,讓〈再聚〉變得更有希望,而幕後團隊中,伍卓賢為歌曲監製及編寫和音,孔奕佳和Frankie Hung則肩負編曲及混音的重責,也令歌曲更具分量,二汶說:「他們都明白這首歌對創作團隊的重要性,這一點是我們最感恩的。要唱這首歌當然不容易,但這是一首很好很好的作品,我只怕自己唱得不夠好,辜負了參與當中的所有音樂人。」
對於今次用上阿妹的旋律,二汶直言是珍而重之的一次「再聚」,她說:「用上盧凱彤的歌,因為就算她是否在我們身邊,她依然是很好的音樂人。阿妹留給我們的創作,我會繼續珍惜,繼續用音樂聯繫落去。」
再聚
曲:盧凱彤
詞:周耀輝
編:孔奕佳 (合唱編寫:伍卓賢)
監:林二汶 / 伍卓賢 / 于逸堯
唱:林二汶 / 男聲合唱 (Lau Lik Chi/ Sanders Lau/ Yin Ng/ Felix Shuen/ Woo Wing Ching Caleb)
明明隔了片刻
為何就像隔世
才承認沒有你
但預算有一天 再相聚 再相聚
懷疑過了半生
從來並未過去
能流淚亦會笑
為遇見會分開 會相聚 來相聚
可以擁抱時 就要擁抱 總會記住誰
不要等告別 撼動像雷
幾次傷痛後 別怕傷痛 總會記住誰
只要可再聚 清澈如水
無言了會有歌
無常活著有愛
無能力但有你
若就算正分開 要安睡 同安睡
可以擁抱時 就要擁抱 總會記住誰
不要等告別 撼動像雷
幾次傷痛後 別怕傷痛 總會記住誰
只要可再聚 清澈如水
用盡一生的 問你好嗎 總會記住誰
所有的告別 撼動像雷
認清三生的 望你一遍 總會記住誰
所有的再聚 清澈如水
All programming and Fender Rhodes by Edgar Hung
First Violin by Ayako Ichimaru
Second Violin by Miyaka Suzuki
Viola by Johnny V
Violoncello by Anna Kwan
Electric Guitars by Soni Cheng
Main vocal recorded by Yu Yat Yiu and 沁怡 at 1505
Male choir recorded at Flower Music by Ivy Hung
Strings recorded at Gig Studio by 介
Fender Rhodes recorded at Marsical Label by Martin Lai
Mixed by Frankie Hung at Air Studio
Mastered by Alex Psaroudaski in Brooklyn, NYC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下一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這句話總聽不少,但在這個城市,近年好像用得太多。位於長沙灣麗閣邨的明順海鮮菜館,不是甚麼有名的餐廳,多年來默默地在屋邨內經營,不知不覺間陪伴麗閣邨已經三十個年頭。
「這餐廳從80年的冬菇亭做到現在。」對於過去,餐廳第二代老闆羅漢平笑得輕鬆地詳細訴說,小時候在冬菇亭放滿桌椅的光景依然歷歷在目。餐廳自麗閣邨建起時已存在,前身是位於屋邨外的冬菇亭,只開下午四時至凌晨一時,賣的都是一般的打冷小菜、冬天炭爐火鍋等,自小羅先生不用上學時,就已經被家人拉去幫忙,下單、上菜、洗碗,哪裏不夠人就去哪裏幫忙。
離開學校後,羅先生也曾經試過離家外出工作,文員、售貨員等不同種類的工作都做過,但是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回到家裏幫忙。「可能因為做慣了,習慣了跑跑跳跳,行行走走搬貨,有個位置給我,那就幫家裏忙。」
1999年,因為環境衞生及管理問題,房屋署將他們遷到新建的小商場內,搬到室內,租金跟在冬菇亭時代不可同日而語,為了應付成本,餐廳增設售賣點心及炒粉麵飯的早午市,從此成為了不少街坊的聚腳地。「曾經有個老人家,我說他怎麼如此多話說,他說對啊,我在這裏當然多話說,難道回到家對着四面牆說話麼?」
與街坊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也見證着這地區的變化:曾經的長沙灣警察宿舍變成了建築地盤、邨內的年輕人逐一搬走⋯⋯說到最深刻,還是2003年的沙士,原本晚晚滿座的晚市只有兩三枱客。「早市好一點,因為老人家們都幾十歲不害怕,照來飲茶聊天吃飯。而且那時房屋署退租,好像是退租三個月以及退回一個月按金,真的可以共度時艱。」
然而經歷社區變化,撐過沙士的低潮期,三十年後的今天,卻無可避免地捲入時代變遷的漩渦之中。羅先生說,於去年九月續約時,條款上已寫明只要有六個月的通知期,不管當初的續約期有多長亦需搬走,因此餐廳已確認在六月三十日結業。對於突然被告知要搬走,羅先生沒有不安或憤怒;有的,是不甘與失落。
「是不甘心,這麼多年,做了這麼多事情突然就沒了,感覺好似失落了一些東西。」雖然管理公司亦有提供隔鄰街市的鋪位叫他繼續經營,然而一想到不知道未來幾年能否賺回那個投資額,對於下一步,羅先生說未來總會再開店,視乎是重開海鮮菜館,或是開米線店。
問到他會不捨得一批熟客嗎?他回答得毫不猶豫:「不捨得,做了這麼多年,又不捨街坊,不捨熟客。」說到這裏,他停頓了數秒望向遠方,彷彿思量着還有甚麼值得掛念,然而到最後還是平靜的作結。「就是這些。」
百感交集的心情,寥寥數語又怎能說得清,但卻又恍如已包含萬語千言。
採訪:范名雅
攝影:周義安
明順海鮮菜館
地址:深水埗麗閣邨麗閣商場地下11號鋪
營業時間:5am-2pm,6pm-11pm
電話:2958 9897
詳情: http://bit.ly/2FVYyes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下一句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Wong Wai Man
世事衰敗,異像便起。北京繼續傾全力鬥臭戴耀廷。
跟著我們見到——
高鐵在試車中出軌,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崩堤,
山東秦始王的銅像被風吹倒,
更可怕的,光天化日,見到梁振英穿起古裝漢服……
這些象,又在反覆的提示我們,變動來臨,我們要有心理準備。
北京用攻擊達賴喇嘛的力度,攻擊戴耀廷,一聲令下,人人都要赤膊上陣,踩他兩腳。香港的新界校長會說戴:
「荼毒青少年,可恥歹毒,枉為人師」。
究竟戴耀廷在台灣的論壇,說了什麼這般利害?
他說:
若中國專制政權結束後,香港會有不同的可能性:獨立、聯邦、邦聯。
這幾句說話那裡打中北京最痛的地方?
他們最恐懼的,是這個專制政權結束吧!
他們視戴的說話如詛咒,專制政權結束,他們是否可找到藏身之所?
佛說:凡有生命的,便有死亡;有聚必有散。
聚的結局便是散,所以周易第四十五卦澤地萃卦,最後一支爻上六,便是說出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共產黨人不明白,世事演變有一定的規律,前因後果。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1921年在上海立足,全因兩年前1919年的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是基於第一次大戰後的凡爾賽和約,將戰敗國德國在中國的利益,青島,不是交還給中國,而是交給日本。雖然推翻滿清,但世界仍不視中國為主權國。
這時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興起,因為工業革命之後,資本家出現,他們拿去了大部份勞力成果,造成貧富懸殊。馬克思認為取消私產,由政府統一分配最公平,從此沒有階級,沒有貧富,社會人人平等。
這對當時貧窮百年的中國人何其吸引,這樣的背景才造就了中共的崛起。
周易序卦傳說:
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這便是周易第四十四卦天風姤卦,第四十五卦澤地萃卦,第四十六卦地風升卦,和第四十七卦澤水困卦的卦序發展。
姤卦是不期而遇,時代提供了機緣,造成跟著的萃卦的菁英聚集。人才、資金、經驗的聚集,便有升卦的飛躍飆升的成果,但任何成長都有它的極限,所以,升而不已必困。
無論個人,組織,國家,社會,都會因緣際會的往上提升,但升到某一個極限便停滯不前,這便是周易第四十七卦,澤水困卦了。
澤上水下的象,湖澤中的水,都在下面流走了,人在沒水的湖底,叫天不應,叫地不聞。這便是困了。
個人在職場架構,不斷的往上升,升到一個不能勝任的位置,便停頓下來,西方叫彼得定律。官僚架構下,人人都只會是不稱職的。
周易六十四卦,都是將人世間的種種變化,前因後果的邏輯次序排列出來。
時代給予了機緣,這是姤,如何變萃呢?菁英份子,如何號召群眾呢?
萃卦卦象是澤地萃,下卦是坤,為群眾,上卦是兌,兌為口。領袖要有感染力,令人心悅誠服,才令民眾生死相隨。
所以萃卦就是以兌卦的動之以情,打中要害,吸引坤卦的群眾追隨,便產生難以估計的發酵效應。
這便是中共發跡的背景。
今日,中共經過姤、萃、升、困的卦序發展,入了澤水困卦的困局,有言不信,說什麼都不會有人相信,和整個文明世界為敵。表面嘴巴強硬,心中總是虛怯的。
戴耀廷無意的一句閒話,刺中了他們的痛處,所以,便非理性地發飆了。
根據周易的卦序,困局之後,是井卦,找新的出路和資源,水風井卦,精神在於有福同享。一旦開井成功,世界便變了,那是革卦,澤火革卦。
革故,便要鼎新,要進入另一個新秩序了。火風鼎卦,是權力在握,天命所歸,背負起天下老百姓安居樂業的重擔了。
六十四卦,呈一個圓圈,周而復始,有其因果邏輯的。
#貿易戰 #博鰲論壇 #廿三條 #戴耀廷 #中共政權
2018年4月10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