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在判辭中交代審訊後段解除一名陪審員職務的原因。重審期間,控方向陳官指稱發現一名陪審員在午休時曾與陶傑拍照及交談,由於陶曾公開表明支持曾蔭權,該陪審員亦承認自己為陶傑支持者,為免造成偏見,法官決定解除該陪審員職務。
判辭續稱,發生此事後,法官始留意到有公關或顧問涉及本案審訊。陳慶偉指,陶傑乃由一名公關人員陪同入庭,並有別一般公眾人士,坐在預留予曾蔭權親友的位置上。判辭指歡迎被告的親友到庭聽審,但不容許對陪審團作出影響,否則將損害司法程序及公義。
然而,陳慶偉觀察到,曾蔭權的前同事,包括前財政司司長、前律政司司長、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民建聯現任立法會議員、著名宗教人物等,都由公關人員帶入法庭,坐在預留予親友的位置上。
根據此前報道,前來旁聽的名人包括曾俊華、黃仁龍、何俊仁、陳克勤、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陳志明等。
判辭狠批曾蔭權此舉目的是為說服陪審團他是個好人,並得到社會各界廣泛支持,做法無異於「走後門」。
陳慶偉指,雖然無直接證據指公關公司及顧問參與其中,但很難令人相信此舉沒有經被告的同意及參與,若及早留意此情況,法官甚或會解散整個陪審團。陳慶偉又批評,曾蔭權今次的做法,就跟安排支持者穿上黑衣,坐在公眾席上威脅陪審團或證人,沒大分別。此情況下,法庭會趕走此等人士。
**********
請支持立場新聞會員贊助計劃「My Stand」:
https://mystand.thestandnews.com/
立場新聞Twitter:https://twitter.com/StandNewsHK
Instagram: thestandnews
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 在 強國大崩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蘋果日報 2013-07-30
A08 | 專欄專論 | 社評 | By 盧峯
蘋論:不搞好政改香港將陷無政府狀態
除了無動於衷,落後於形勢的梁振英政府外,社會上不同背景、政見、階層的團體都明白盡快開展政制改革諮詢的重要性,都公開呼籲盡早就政改進行全面討論。真普選聯盟近期已接連提出特首普選及立法會選舉的方案,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楊鳴章也發出公開呼籲,希望特區政府盡快開展政改對話,以免矛盾積聚及惡化。由年輕學生組成的學民思潮昨天則重返政府總部,要求全民討論及制訂政改方案。
這些團體不約而同希望加快政改討論不是為了引人注意,不是為了得到甚麼利益或好處,更不是為了搶佔甚麼議席或「霸位」。他們建議盡快啟動政改是因為扭曲畸形的政制已把香港推向半死不活,動彈不得的困局,是因為小圈子選舉已令社會分化及矛盾不斷加劇,是因為香港現行政治秩序已出現嚴重的「合法性危機」(legitimacy crisis)。若果不從根本解決,特區政府將逐步變成甚麼事也做不了的政府,香港則變成不斷內耗、空轉的地方。
應該看到,梁振英政府上台以來爆發的一連串政治危機歸根究柢都跟他是北京欽點的特首有關,都跟他是小圈子選舉產生有關。正因為梁振英是北京強加在香港市民頭上的特首,市民根本不相信他能為港人的利益說話,市民根本不相信他能捍衞香港的利益與價值。一個特首及他的政府連市民的基本信任都爭取不到的話,他的施政怎能不處處碰壁,一事無成呢?要扭轉這種情況,要避免特區政府的「合法性危機」持續,整個政治體系必須要作根本的轉變。只是,要大幅改變政治體制,要從小圈子選舉過渡到真正普及而平等的選舉並不容易,整個過程需要細緻的討論,需要互諒互讓,需要游說,更需要制訂各項相關細節及安排。稍有差池或思慮不周,不但真普選難以落地生根,政制更有可能變成四不像,既無代表性又無合法性,令香港陷入更深重的政治危機。
另一方面,政改的諮詢及制訂過程不可能再沿用舊模式,不可能再由北大人或某些政黨說了算,它必須能吸納社會不同黨派及團體的意見,它必須讓社會有充份的時間吸收及討論。二○一○年政改方案諮詢,北京在最後關頭作了一些讓步,可是由於妥協方案來得太遲,出台的過程又太倉卒,不少市民對此不理解甚至反感。最終方案雖然在立法會成功通過,但改革後的政制非但沒有提升認受性,反而引發更多政治爭議,支持政改的部份政黨及議員更因此而成為眾矢之的,付上沉重的政治代價。
從這樣的經驗可以看到,政改絕不可能再由政黨或立法會包辦,也不可能在最後一刻鐘才拋出甚麼「神奇方案」讓市民接受,它的商議及制訂過程必須有足夠透明度,必須讓市民有時間消化及討論,有機會回應及修訂。要做到這一點,北京政府及特區政府便不能再嘆慢板,便不能再空談甚麼「愛國愛港」原則或「篩選」有用論,他們必須盡快拿出具體方案讓市民就特首普選的安排作實質討論,就如何落實普選方案達成共識。要是再拖延下去,又或重施故伎在最後關頭匆匆拍板定案,那引發的政治動盪只有更大,方案將更難以令市民接受,香港想不陷入「無政府狀態」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