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 #新文分享
于非最新Patreon文章,我花了兩天,
看了多次,然後重看上篇,
雖看得很有壓力,但看後茅塞頓開。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995713
壓力是讀于非文章的常態,因為文很長,字很多,
資料極豐富,但勝在條理清晰,
推論分析make a lot of sense.
我們的近日「搲爆頭」:
中國政府「突然」痛擊房地產、搞共同富裕、
打擊頂尖收入藝人,管藝人國籍、
去偶像崇拜、禁飯圈、嚴控遊戲時數,管生仔(三孩),
看似不按牌章出牌的一竹篙打勻全國人,所為何事?
只管大吹文革2.0風的看法其實說不過去 -
以文革清洗資本主義瘴氣?
加上恒常要做好的強化管法威信?
很多人相信這就是連串政策的全部手段及目的。
我們不明白的是:
急不容援的還有龐大軍費開支,
科技開支,社會福利開支,
這時候還重重地把GDP打下去,
有何急切性及關連性?
弄得百業蕭條,GDP下跌 — 錢從何來?
已泥足深陷的人口危機,現在才突然迫生三孩,
勞動力的及時雨要多等十幾年 —人從何來?
現實是中國現在錢也缺,人口也降,
沒人沒錢怎鬥美國?
狂推怪誕政策似項項風馬牛不相及,
亂招教人摸不著頭腦,
于非在這文章裡的解說,
是近期最能精闢解通及圓滿道破實況的分析。
原來全部都是對付「人口危機」大黑象的緊急措施,
言之有理有根據,
符合國情也切合國際趨勢。
這是只限Patreon會員的文章,
若你目前不是會員,要加入才可以看到。
于非每篇寫到像大學研究論文的萬言文章,
才$3美元的訂閱費,訂閱了的讀者只會說,等也是值得。
看這篇:習近平救亡發動「人口大革命」,
你要再看回上一篇[習終](上),
再有時間的話,亦要看再上 一篇 [倒數時分],
洋洋5萬字(足可以出書的字數),
看完應該天光,也希望天邊一光新的希望。
還有很多朋友說于非在Youtube「消失」,
Follow 他個人Facebook(王陽翎 ) 可見他仍健在活躍,
他又說這篇是他今年最後一篇Patreon長文 (這是說短文仍會出現吧!)
之後他將回復Youtube錄影短片。
YouTube:悶透社
https://youtube.com/c/%E4%BA%8E%E9%A3%9Byufei
Facebook:王陽翎 (于非)
https://www.facebook.com/yufei.wong
Facebook Page: 悶透社
https://www.facebook.com/gumboringer
Patreon:悶透社
https://www.patreon.com/gumboringer
天光道學禁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年此時總忍不住緬懷那逝去的身影,他拍出一部注定跟隨我們一生的電影,真正捕捉了我眼中流動的北京,及其疏離冰冷的氛圍。由內而外靜置於抑鬱極致的絕望長達四個小時之久,緩慢而凝滯的劇情流動如同日復一日難以言喻的沈重情緒,利刃般一針見血刺穿的世界真實面向,不願思考之人也許會丟出一句為賦新辭強說愁,但悲哀的是,我們多多少少都會在其中望見自己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碎片,零零散散不成人形。今天是胡波的 33 歲冥誕,一起來重新看一看《#大象席地而坐》,他以自己的方式探問整個社會的運行法則與世界的真面目,我們都只能知曉一半的事情,剩下的,胡波拍給你看。
⠀⠀⠀⠀⠀
「近代電影最具野心的處女作,對許多觀眾而言,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一大挑戰:不僅是長達四小時的疾呼與悲鳴,將觀眾身心浸入中國北方工業城市的荒蕪孤寂,也承載著導演 29 歲便自我終結的悲劇性創作背景。而後,於去年柏林影展一鳴驚人,胡波的生涯熱忱之作成為許多人的靈感來源,被譽為是象徵個人電影生命力的證明,也獲得多位知名導演的肯定與讚賞,包括李安、葛斯范桑、陶爾貝洛等人。」
⠀⠀⠀⠀⠀
2019 年底,標準收藏公司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的串流平台「The Criterion Channel」正式上線時,也將《大象席地而坐》放入片單中,使得更多歐美觀眾得以接觸到此部不應被埋沒的傑作,上述文句便是 CC 為本片寫下的簡介,稱其為「當代華語電影的試金石 A Touchston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
上帝經常會讓你一無所有,再給你一點甜頭,誤以為人定勝天是無庸置疑的,而這點甜頭就是在閉上眼睛的瞬間,讓你錯覺擁有了很多東西,然後趁我們措手不及的時候,彈指之間,美麗的謊言灰飛煙滅。胡波以預言家之眼,並非譁眾取寵的信口羅織,他盯著裂痕,盯著光線,盯著世界最初的樣子,透過藝術紓緩痛楚,在虛無的生命歷程中,我們好像也漸漸開始懂得了什麼。
⠀⠀⠀⠀⠀
于城因為受拒於心儀的女孩,因此轉而與好友的老婆發生關係,不幸東窗事發,朋友毫不猶豫打開自家窗戶一躍而下;韋布在學校裡為了幫朋友出頭,因此得罪了校園惡霸,卻於一次衝突中意外失手害死了這名混混;長相清秀甜美的女學生黃玲,與母親關係劍拔弩張,只能從與副主任的地下不倫戀情中暫時逃離現實,然而這段關係依然紙包不住火;垂垂老矣的王金,即將迎接被送入養老院的命運,又面臨愛犬橙汁喪命於其他狗狗利齒之下,牽著百般疼愛的孫女之手,盼能於生活絕境中找到一點柳暗花明。
⠀⠀⠀⠀⠀
劇情從一開始便開門見山告訴觀眾,滿洲里有一隻大象,它整天就坐在那兒,瀰漫濃厚的虛無主義色彩,從失焦到聚焦,從模糊到清晰,從泥淖到斷裂,四個人帶著那尚未被捻熄的一點點愛與善意,卻也命定般不可逆地瞬間墜入深淵。因愛而產生的傷痕清晰可見,每個人的互動無比疏離,每個人的對話異常生硬,鏡頭搖著晃著便走完了人生,畫面凝結滯留於生存意志的斷裂,那是一種關於心理狀態的捕捉,緩緩流動,行屍走肉,毫無生氣,不知該何去何從,我們還要活著被傷害多久?
⠀⠀⠀⠀⠀
有人在家庭運作產生斷裂,有人在學校軌道產生斷裂,有人在道德信任產生斷裂,遊走於社會邊緣看著裡面的人繞著核心日夜打轉,彷彿自己被文明所遺棄,被體制所隔絕,永遠不得其門而入。這個社會有一個既定「流程」,這個世界有一種不成文「模式」,所有人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通往世俗標準之下的「成功」,而成功就是建立在物質與虛榮之上,連所謂青春、婚姻、家庭等皆包裝成人生的理想藍圖,變成一種被美化過且極為複雜的事物,代表廣大群體中不明就裡的抽象規範,背後則是我們無力抗拒的生存虛無,猶如《燃燒烈愛》海美手中比呀比,那一顆看不見的橘子,請記得,不要想著追尋生命的意義,要忘記生命極有可能毫無意義。
⠀⠀⠀⠀⠀
如此抽象而虛無的現代人精神折磨,好比階級差異與族群劃分,早已在呱呱墜地的那刻清楚區隔開來,她與他永遠都不會變成一路人,那是被資本主義、人類文明、社會形態扭曲的樣貌,縱使你再如何力爭上游亟欲改變,滿身油污也無法讓這灘死水產生任何流動,傾頹於懸崖邊緣的世界只會越來越壞,越來越壞。胡波曾於訪談中提過,這一輩年輕人所面臨的內心虛無,不亞於茹毛飲血的原始人或戰場上等待死亡之人所面臨的虛無,這些平庸卑微、苟延殘喘的靈魂在不著邊際的絕望中無處可逃,《大象席地而坐》之所以給人真實之感,在於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然而現實的荒謬卻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
但在那美其名是獨善其身是自掃門前雪的世界,我們生來擁有的事物一點一滴,一層一層慢慢被剝奪,那永無解脫之日的疲憊中,依然包覆著創作者尚未熄滅的善念,是殘溫,是餘燼,也是還得繼續活下去的藉口。于城目睹廚房發生火災,第一個念頭是不顧一切往回衝,黃玲的媽媽面對副主任妻子歇斯底里登門叫罵時,毫不猶豫選擇保護了自己的女兒,這些微光註定無法驅逐黑暗,無法消弭窒礙,無法淡化憤怒,更無法照亮前方,隨著胡波的目光漸漸被暗影侵蝕吞噬。
⠀⠀⠀⠀⠀
時不我予、有志難伸、困獸之鬥才是人生的大半節奏,生活就像一堆破爛,每天堆在跟前,清掉一塊,新的一塊馬上接踵而至,最實際的做法,就是我們繼續停留在原地,遙望千里之外,想像有天能在陌生之處展開新生活,拒絕逃避才能有動力解決現階段的無解問題,照理來說。荒謬表象充斥偽善臉孔,對於現狀無力改變,質疑存在、否定生命,還能怎麼辦呢?因此他們一心向著滿洲里,同是天涯淪落的四個人最終還是聚在同一台車,慢慢駛向深淵,迎向天光沒滅。至於人們為何依然渴望愛大過恨?因為還活著所以必須抱有希望,這也是滿洲里不能前往的理由,一如《瘋狂麥斯:憤怒道》中芙莉歐莎孤注一擲的綠洲殘影,海市蜃樓一旦觸碰到現實便會瞬間灰飛煙滅,不留一絲痕跡。
⠀⠀⠀⠀⠀
「往小裡說,這些小說講述的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了解到的關於自己的,以及他人的生活。往大裡說,這些小說寫的是城市、毀滅和末世感,關注的是個體對存在的失望。」
⠀⠀⠀⠀⠀
每個憤世嫉俗的人心裡都有一個失望的理想主義者,胡波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他的精神寄託緊緊寄生於生存苦痛與折磨,縱使絕望致鬱,卻無意取暖或隻身與世界抗衡,點燃一枝火柴,定睛凝視稍縱即逝的火光,順手拋向上方穹頂,密密麻麻的斑駁黑點盡是靈魂的傷疤,象徵生命早已殘破不堪。
⠀⠀⠀⠀⠀
有人說最後撼動大地的象鳴是胡波的生命微光,在萬物裂痕之中還是有光從縫隙透進來,私以為那無疑為困獸之鬥、迴光返照,每個人面臨戰場和心理素質皆不同,胡波眼前所見的生命是一片荒原,世界是一個懸崖,文明則是一列兩百年的火車,從頭到尾按順序掉落,痛苦永遠存在於呼吸起伏的每個毛細孔中。藝術與現實存在相當巨大的隔閡,藝術家窮盡一生往往在追求傳遞情感、展現自己眼裡的世界,進而拉進大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這就是胡波不容於人間的才華。但無奈身處於被平庸包圍的環境,所謂討好大眾的藝術才是藝術,迎合世俗的品味才是品味,符合功利的創作才是創作,不難理解他感受到的斷裂成為龐然大物,憤怒因此有血有肉,向死而生,化作一聲聲劃破夜幕的悲鳴,拒絕溫順的走入那良夜。
⠀⠀⠀⠀⠀
無論思想深度與藝術價值,這無疑為一部值得獲得高評價的影像作品,李安有感而發說胡波將生命放在電影裡,正是《大象席地而坐》打動人心的原因,我們都心知肚明胡波最後屈服於此片荒原,讓人不禁再度深思自殺這個真正的哲學議題,直到片尾赫然出現的「大象席地而坐」,六個字讓眼淚瞬間落下。不禁反思,這一切單純會是別人的錯嗎?假使萬事萬物都以結果來論斷其價值,如此往死裡鑽未免也太過極端,電影說什麼是創作者的動機,你從中看到什麼、得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正因所有人都還活著,正因我們都還活著。
⠀⠀⠀⠀⠀
⠀⠀⠀⠀⠀
「那頭顱掛在樹梢
好像接近死亡能使你懂得什麼
但世界啊
永遠像最初的樣子。」
天光道學禁 在 月光實驗室 Moonlight Lab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中生活,一種生活]
因為在疫中,所以也有時間來整理照片了。
這是在疫情前收到 桃園家扶中心邀請,
帶領青少年的一場公益流動畫課程。
當天設定了一個主題:『海的那一端有什麼?尋找我的夢想』
(因為那陣子真是中巨人的毒太深😂)
用兩幅畫作來對比,"抵達前的自己"與“自由流動的自己”。
教案設計好的時候,社工提醒我這些孩子生活的狀態,可能沒有什麼太大的夢想。
我說,沒關係,就算他告訴我,夢想是明天想吃碗魯肉飯,都好。
重要的是對這個世界仍有想望,仍願意去想像未來會擁有的,是很小的東西都沒關係。我本來就沒有什麼能教會他們的,我會的就只有把我先知道的一些知識告訴他們,由他們選擇他們要怎麼做。我能做的最大功用就是「欣賞」與「陪伴」。就算夢想很小,我也很在乎。
結果,整個課程最令我感動的,打開寫著夢想的紙條寫著:
「台鐵列車長」
「棒球選手」
「麵包師傅」
「美髮師」
「太空人」
他們仍然有著對未來美好的想像!仍然朝著一個目標邁進著,無論什麼樣的生活考驗,仍有這樣的火苗。
很多時候帶領課程,反而學習更多的是我自己。
面對現在的疫情,回看這些照片,也提醒著自己。
心裡仍然要對海的那端好奇,仍然要一步一步的邁進,從「微」解禁走到天光,心中仍要有大大的希望與信念!
大家一起加油💪
(若行有餘力,也邀請大家捐款至家扶基金會或各大NGO機構,一起好好的走過這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