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的祈年殿實在太壯觀,這是皇帝祭天的地方,覺得自己能活在這個世代真的很幸福,今日能一步步的走在那世界遺產的感動,有如時光隧道讓人時空錯亂,當下的我全身起雞皮疙瘩…真的好美~
#天壇 #祈年殿 #皇帝 #祭天 #北京 #世界遺產 #前門大街 #beijing #TheTempleOfHeaven #天壇公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京天壇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場所。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建築群。1961年,天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8年,「北京皇家祭壇—天壇」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天壇最初為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城形制而建...
天壇祈年殿 在 萬國郵政 Simon's Stamps Internation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郵票國民教育] 這是大清帝國發行的郵票中,設計最精美、複雜的一套:宣統皇帝登基紀念,外框是象徵皇帝的黃金色,圖案是皇帝祭天的天壇祈年殿,專門在英國採用雕刻凹版雙色印刷,當時可說是不惜工本。
天壇祈年殿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巧奪天工!不用釘子膠水 他做出迷你版天壇祈年殿
上海老伯王震華,用5年時間自制7108個零件,沒用釘子膠水,打造出北京天壇祈年殿的模型。
模型由黑檀木制作而成,高約0.5米,最大直徑0.8米。更為驚奇的是,每一扇門能打開,柱子、懸梁、鬥拱甚至窗花都與原型一模一樣!#BestofCCTV
天壇祈年殿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北京天壇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場所。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建築群。1961年,天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8年,「北京皇家祭壇—天壇」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天壇最初為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城形制而建的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實行四郊分祀制度後,在北郊覓地另建地壇,原天地壇則專事祭天、祈穀和祈雨,並改名為天壇。歷史上共有二十二位皇帝先後在此舉行過六百五十四次祭天盛典。第九屆天壇文化周祭天儀仗和祭天樂舞表演依照清乾隆十三年的《大駕鹵簿圖》和古代舞譜的記載,藝術地再現中國古代祭天情景。祭天禮儀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表達了人與自然、社會和諧共處的理念,寄託了人們祈福美好的願望,皇帝祭天時使用的依仗等級最高規模最大,被稱為大駕鹵薄。大駕鹵薄陣容龐大,色彩斑斕彰顯國家威嚴,表達對上天的敬仰。祭天禮儀表演,由260名演員組成的祭天儀仗隊伍從齋宮出發,一路行進到祈年殿南磚門後結束表演。行進中將展示靜鞭、罡筒、笛簫、幡幢、刀槍劍戟、旗羅傘蓋、金八件等儀仗器物,表現出皇帝、百官、八旗武士、內廷侍從等歷史人物形態,通過候駕、行進、靜鞭、迎駕等環節展現清朝皇帝到天壇舉行祭天大典的盛大場面。祭天樂舞表演在天壇祈年殿院內進行。由128名樂舞生通過武功舞和文德舞,表現文治武功、天下太平的寓意。“皇帝”扮演者在歌聲舞影中向上天敬酒致意,表達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祝福。天壇祭天樂舞由“初獻”“亞獻”“終獻”三部分組成。為了讓表演更具真實感和觀賞性,今年的祭天儀仗表演增加了大臣撞肩禮和跪拜迎駕表演,在祭天樂舞表演前還增加了大臣禮儀表演,並對武士佇列表演進行了重新編排。祭天樂舞表演,每天上午和下午將各舉行兩場,屆時遊客可以親身體驗古代皇帝的宏大震撼場景。春節期間,中外遊客還可以聆聽昔日皇家的天籟之音。清代皇家禮樂學府 —天壇神樂署,是教習禮樂的場所,而今天的天壇神樂署是中國唯一傳承和演奏中和韶樂的地方。祭天禮樂演出繼承了中國古樂表演中歌、樂、舞相得益彰的手法,音樂、舞蹈、歌唱、吟誦等多種藝術樣式珠聯璧合,古風今韻相結合,準確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禮樂文化精髓,為中外遊客送上一道音樂盛宴,感受到傳統禮樂文化的魅力。另據瞭解,天壇文化周期間,天壇公園還將舉行新東城成立以來首次非遺展,展覽將在北天門內文化長廊舉行,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東城區64相國家和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包括天壇神樂署中和韻樂,在天壇內各個景點還設有祭天系列展覽供遊客參觀加深對天壇歷史文化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