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介入孩子的讀書?要介入多少?】
有一位媽媽很瀟灑地跟我說,她認為孩子一入小學,學習就應該是他自己的事,為了讓孩子學習自我負責,她決定不介入孩子的學習;
為了讓孩子清楚自己的學習狀態,同時讓老師能掌握到孩子最真實的學習狀態,她也不打算檢查作業。
完全交由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與課業負責,孩子就真能自我負責嗎?這樣的作法真的能讓孩子進步嗎?
.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一位聞名全世界的老師怎麼想?
強調創新教學、塑造自由學風的克拉克學園創辦人,也是《優秀是教出來》的作者隆‧克拉克曾分享一個案例:
許多科目都不及格的喬幾乎不寫功課,是一個學習落後的學生,於是老師與他的父母溝通,希望他們能確定喬每天都有唸書,幫助他使用學習指南、複習筆記,並且製作生字卡,關於喬的學習,親師必須一起努力。
但幾個月過去,喬的成績依然落後,因為以上的事情,喬的父母一樣也沒貫徹,卻直率地回答克拉克老師:
「我們並不擔心,因為我們知道他一定沒有問題的,我們把這件事情交到上帝的手裡,我們會禱告。」
喬的父母始終相信孩子自己會得到教訓,自己會想辦法,自己終究會有所突破,甚至認為上帝會給予祝福。
然而事實不然,光靠喬自己的力量,不但沒有絲毫進步,反而愈來愈落後。
.
👉 (((自主學習≠獨自學習)))
所有的老師都希望教會每一個孩子,但光靠老師一個人的苦口婆心絕難達成任務,認真的老師還需要願意一起合作幫忙的父母,才能將學習落後的孩子拉拔上來。
這個曾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的老師隆‧克拉克下了結論:「若想孩子成功,父母就得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他希望父母投入,唯有父母一起進入孩子的學習狀況中,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也唯有父母願意伸出援手,孩子的問題才可能被貼近的處理,有機會進步。
隆‧克拉克不否認有孩子完全不需要家長的關注,但仍能保持亮眼的成績,
但對多數孩子而言,若是父母常常在狀況之外、放牛吃草,孩子成功的機率就微乎其微。
「最棒的家長都明白,為了孩子著想,勢必得有所犧牲。這些家長知道,沒有任何電視節目,會比花一小時陪孩子念書、檢查作業或陪陪孩子玩大富翁重要。」
.
因此,他明白的表示,在他的克拉克學園裡,他會要求家長做一些事,讓家長助孩子一臂之力,協助孩子成功。
「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的重要性無人能及!」而他也證實,只要家長願意採納學校老師的建議,通常孩子無論在課業或人際關係上,都會呈現大幅進步!
.
採訪200多位優秀青年家庭教育所匯集成的《一流的教養》一書也明確地做出結論:
「自由放任孩子念書的教育方針並非對所有的孩子都有效」;
該書所做的問卷中最多的回答是:「比起強迫孩子念書,讓孩子自己作主比較好,但『普通孩子的父母』萬萬不可囫圇吞棗接受這樣的說法。」
.
作者金武貴回想自身的成長經驗也感嘆道:「我的個性放浪不羈,讓我自己作主,是絕對不會念書的。」
他說當時他完全不了解「為什麼必須念書」、「為什麼應該要念書比較好」。
可見得,關於孩子的學習,「放牛吃草」對多數孩子而言,絕對是一個下策。
.
👉 (((孩子大腦尚未長全,很難想清楚為什麼要讀書)))
成長中的孩子缺乏分析未來的能力,沒有遠見,這完全合乎常理。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Jay Giedd曾利用核磁共振掃瞄了1800名青少年的大腦,驚訝地發現他們的「前額葉皮質區」竟然還沒有長全,而這個區塊專門負責分析事理、組織想法、並權衡行動,被稱作「大腦的CEO」。
這可以充分解釋為什麼許多青少年根本沒有預見行為後果的能力,因此他們當然不會思索「今天的好成績」對未來會有什麼幫助,眼裡只看見讀書的無聊與壓力,
於是想辦法偷懶,逃避責任。然而等他們長大,能想通事理時,已經錯過了很多機會,為時已晚。
.
因此,在孩子混沌的成長期,父母當然有責任補強孩子大腦未完全的功能,需要在一旁耐心的引導、分析事理、教導、監督,責無旁貸。
東方父母深諳此理,但是卻又出現一批熱切過頭的父母。虎媽蔡美兒就明白告訴大家:
中國家長每天花在陪子女做功課的時間是西方家長的十倍,因為中國家長認為,孩子得A-就是壞成績,孩子的數學程度起碼必須超前同學兩年。
.
👉 (((爸媽,千萬別把「自己」當成了學習主角)))
事實上,不少亞洲家長一旦投入孩子的學習,往往發瘋般地走火入魔,落入軍備競賽模式,他們總攬孩子所有學習的大小細節,承擔孩子所有的成敗得失。
當我在閱讀《虎媽的戰歌》一書時,有好幾次感到很不舒服,因為虎媽在要求孩子勤加練習時,開頭都是跟孩子這麼說的:
「幫『我』做一件事…」、「『我』要你……」,這讓我十分疑惑,虎媽儼然把學習的主角易主---是「她」自己,而非她的女兒。
完全無視孩子為學習的主角、擁有獨立人格的介入模式會造成什麼結果?
《爬上常春藤:培養名校生的17個秘訣》一書寫了一個令人難過的案例。
.
移民美國的韓裔宋先生和宋太太生了一個可愛女兒珊蒂,從此就進入瘋狂式的栽培計畫,
他們為珊蒂訂定了非常緊湊的生活表,每天清晨5:30起床,6點至7點由爸爸陪伴做進階數學練習。
一放學,宋先生就接女兒到自己的店裡做功課,晚上則要花費數小時繼續指導女兒做數科習題。
他們嚴格執行每日的行程表,絲毫不准珊蒂懈怠,曾經有一次為珊蒂舉行生日派對,兩個小時一到,宋先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一大群孩子通通趕回家,原因是珊蒂接下來必須完成排定的數學作業。
.
在宋先生的用心栽培下,珊蒂也不負期望進入常春藤名校就讀,但這個故事沒有完美的結局。
從來沒享受過自由、很少盡情玩樂的珊蒂,少了父親的盯哨,便像是放出去的野馬,開始到處參加派對、盡情享樂,和各種朋友廝混,甚至吸毒,
最後因為成績太差而被取消獎學金,惡性循環之下,她對學習愈來愈沒興趣,也失去信心,最嚴重的是,她和父親的關係變得惡劣,最後形同陌路。
這個真實案例反映出父母在陪伴學習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盲點:
把自己當成學習的主角,而非孩子自己;只在意最後的學習成果,而忘記孩子是否擁有自主的學習動機與樂趣。
.
蔡美兒的「虎媽教育法」,用在乖巧的第一個女兒完全奏效,大女兒傑出、亮眼、閃耀,
但用在剛烈的第二個女兒身上,卻完全失控走樣,母女天天吵到天翻地覆,最後虎媽也只得妥協,讓二女兒按照自己的步調做事,決定自己的事情。
而我自己對三個孩子呢?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我投入的方式當然必須不同,陪伴的程度不同,介入的深度更不同,但最重要的關鍵是:
我絕對不橫刀奪「愛」,這個「愛」,是他們自己對學習的熱愛。
我必須要謹記在心,他們永遠是學習的主角。
學習效能好,應該是他們自己感到高興;
學習效能差,他們的憂心當然必須多過於我;
如果反過來,我的責任大過孩子,得失心也強過孩子,那關於我的投入就必定大有問題。
.
👉((( 爸請經常檢視自己陪伴孩子讀書的目的)))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散漫的孩子需要父母稍加權威式的主導,而且因此能有明顯的進步,但不見得學得會「自我管理」;
順從的孩子會乖乖遵循父母所有的安排而毫無怨言,但一旦離開父母的視線,也許會頓失所依,毫無自我主張;
個性強烈的孩子根本不願意順服父母任一個指導棋,或許反而走上「為反對而反對」的自毀之路。
.
這些問題的根結,都在於父母介入孩子學習之時,沒有把孩子當成「第一主角」。
關於孩子的學習,父母當然必須陪伴、守候與輔佐,但請經常的檢視自己陪伴的目標:
.
➠幫助孩子及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妥善規畫生活作息、有效能的使用時間,並維持到長大成人。
➠「想辦法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絕對勝過「維持漂亮的成績」,前者才能讓孩子真正的自我學習。
➠常常檢視自己是否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擁有學習信心。如果已經嚴重抹煞了孩子的學習樂趣,不如不介入,另外想更好的方法或人選來幫助孩子。
➠最終目的是培養出能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負責、擁有人生目標的孩子。
【延伸閱讀】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9220?loc=P_asb_002
「天天玩樂園問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Play Together 的評價
- 關於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曾去過台北市兒童新樂園~可以幫我們填寫問卷嗎?填完 ... 的評價
- 關於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天天玩樂園有一個怪怪的IP 的評價
- 關於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天天玩樂園無限鈔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天天玩樂園無限鈔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天天玩樂園無限鈔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到底要不要介入孩子的讀書?要介入多少?】
有一位媽媽很瀟灑地跟我說,她認為孩子一入小學,學習就應該是他自己的事,為了讓孩子學習自我負責,她決定不介入孩子的學習;
為了讓孩子清楚自己的學習狀態,同時讓老師能掌握到孩子最真實的學習狀態,她也不打算檢查作業。
完全交由孩子對自己的學習與課業負責,孩子就真能自我負責嗎?這樣的作法真的能讓孩子進步嗎?
.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一位聞名全世界的老師怎麼想?
強調創新教學、塑造自由學風的克拉克學園創辦人,也是《優秀是教出來》的作者隆‧克拉克曾分享一個案例:
許多科目都不及格的喬幾乎不寫功課,是一個學習落後的學生,於是老師與他的父母溝通,希望他們能確定喬每天都有唸書,幫助他使用學習指南、複習筆記,並且製作生字卡,關於喬的學習,親師必須一起努力。
但幾個月過去,喬的成績依然落後,因為以上的事情,喬的父母一樣也沒貫徹,卻直率地回答克拉克老師:
「我們並不擔心,因為我們知道他一定沒有問題的,我們把這件事情交到上帝的手裡,我們會禱告。」
喬的父母始終相信孩子自己會得到教訓,自己會想辦法,自己終究會有所突破,甚至認為上帝會給予祝福。
然而事實不然,光靠喬自己的力量,不但沒有絲毫進步,反而愈來愈落後。
.
👉 (((自主學習≠獨自學習)))
所有的老師都希望教會每一個孩子,但光靠老師一個人的苦口婆心絕難達成任務,認真的老師還需要願意一起合作幫忙的父母,才能將學習落後的孩子拉拔上來。
這個曾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的老師隆‧克拉克下了結論:「若想孩子成功,父母就得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他希望父母投入,唯有父母一起進入孩子的學習狀況中,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也唯有父母願意伸出援手,孩子的問題才可能被貼近的處理,有機會進步。
隆‧克拉克不否認有孩子完全不需要家長的關注,但仍能保持亮眼的成績,
但對多數孩子而言,若是父母常常在狀況之外、放牛吃草,孩子成功的機率就微乎其微。
「最棒的家長都明白,為了孩子著想,勢必得有所犧牲。這些家長知道,沒有任何電視節目,會比花一小時陪孩子念書、檢查作業或陪陪孩子玩大富翁重要。」
.
因此,他明白的表示,在他的克拉克學園裡,他會要求家長做一些事,讓家長助孩子一臂之力,協助孩子成功。
「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的重要性無人能及!」而他也證實,只要家長願意採納學校老師的建議,通常孩子無論在課業或人際關係上,都會呈現大幅進步!
.
採訪200多位優秀青年家庭教育所匯集成的《一流的教養》一書也明確地做出結論:
「自由放任孩子念書的教育方針並非對所有的孩子都有效」;
該書所做的問卷中最多的回答是:「比起強迫孩子念書,讓孩子自己作主比較好,但『普通孩子的父母』萬萬不可囫圇吞棗接受這樣的說法。」
.
作者金武貴回想自身的成長經驗也感嘆道:「我的個性放浪不羈,讓我自己作主,是絕對不會念書的。」
他說當時他完全不了解「為什麼必須念書」、「為什麼應該要念書比較好」。
可見得,關於孩子的學習,「放牛吃草」對多數孩子而言,絕對是一個下策。
.
👉 (((孩子大腦尚未長全,很難想清楚為什麼要讀書)))
成長中的孩子缺乏分析未來的能力,沒有遠見,這完全合乎常理。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Jay Giedd曾利用核磁共振掃瞄了1800名青少年的大腦,驚訝地發現他們的「前額葉皮質區」竟然還沒有長全,而這個區塊專門負責分析事理、組織想法、並權衡行動,被稱作「大腦的CEO」。
這可以充分解釋為什麼許多青少年根本沒有預見行為後果的能力,因此他們當然不會思索「今天的好成績」對未來會有什麼幫助,眼裡只看見讀書的無聊與壓力,
於是想辦法偷懶,逃避責任。然而等他們長大,能想通事理時,已經錯過了很多機會,為時已晚。
.
因此,在孩子混沌的成長期,父母當然有責任補強孩子大腦未完全的功能,需要在一旁耐心的引導、分析事理、教導、監督,責無旁貸。
東方父母深諳此理,但是卻又出現一批熱切過頭的父母。虎媽蔡美兒就明白告訴大家:
中國家長每天花在陪子女做功課的時間是西方家長的十倍,因為中國家長認為,孩子得A-就是壞成績,孩子的數學程度起碼必須超前同學兩年。
.
👉 (((爸媽,千萬別把「自己」當成了學習主角)))
事實上,不少亞洲家長一旦投入孩子的學習,往往發瘋般地走火入魔,落入軍備競賽模式,他們總攬孩子所有學習的大小細節,承擔孩子所有的成敗得失。
當我在閱讀《虎媽的戰歌》一書時,有好幾次感到很不舒服,因為虎媽在要求孩子勤加練習時,開頭都是跟孩子這麼說的:
「幫『我』做一件事…」、「『我』要你……」,這讓我十分疑惑,虎媽儼然把學習的主角易主-\-\-是「她」自己,而非她的女兒。
完全無視孩子為學習的主角、擁有獨立人格的介入模式會造成什麼結果?
《爬上常春藤:培養名校生的17個秘訣》一書寫了一個令人難過的案例。
.
移民美國的韓裔宋先生和宋太太生了一個可愛女兒珊蒂,從此就進入瘋狂式的栽培計畫,
他們為珊蒂訂定了非常緊湊的生活表,每天清晨5:30起床,6點至7點由爸爸陪伴做進階數學練習。
一放學,宋先生就接女兒到自己的店裡做功課,晚上則要花費數小時繼續指導女兒做數科習題。
他們嚴格執行每日的行程表,絲毫不准珊蒂懈怠,曾經有一次為珊蒂舉行生日派對,兩個小時一到,宋先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一大群孩子通通趕回家,原因是珊蒂接下來必須完成排定的數學作業。
.
在宋先生的用心栽培下,珊蒂也不負期望進入常春藤名校就讀,但這個故事沒有完美的結局。
從來沒享受過自由、很少盡情玩樂的珊蒂,少了父親的盯哨,便像是放出去的野馬,開始到處參加派對、盡情享樂,和各種朋友廝混,甚至吸毒,
最後因為成績太差而被取消獎學金,惡性循環之下,她對學習愈來愈沒興趣,也失去信心,最嚴重的是,她和父親的關係變得惡劣,最後形同陌路。
這個真實案例反映出父母在陪伴學習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盲點:
把自己當成學習的主角,而非孩子自己;只在意最後的學習成果,而忘記孩子是否擁有自主的學習動機與樂趣。
.
蔡美兒的「虎媽教育法」,用在乖巧的第一個女兒完全奏效,大女兒傑出、亮眼、閃耀,
但用在剛烈的第二個女兒身上,卻完全失控走樣,母女天天吵到天翻地覆,最後虎媽也只得妥協,讓二女兒按照自己的步調做事,決定自己的事情。
而我自己對三個孩子呢?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我投入的方式當然必須不同,陪伴的程度不同,介入的深度更不同,但最重要的關鍵是:
我絕對不橫刀奪「愛」,這個「愛」,是他們自己對學習的熱愛。
我必須要謹記在心,他們永遠是學習的主角。
學習效能好,應該是他們自己感到高興;
學習效能差,他們的憂心當然必須多過於我;
如果反過來,我的責任大過孩子,得失心也強過孩子,那關於我的投入就必定大有問題。
.
👉((( 爸請經常檢視自己陪伴孩子讀書的目的)))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散漫的孩子需要父母稍加權威式的主導,而且因此能有明顯的進步,但不見得學得會「自我管理」;
順從的孩子會乖乖遵循父母所有的安排而毫無怨言,但一旦離開父母的視線,也許會頓失所依,毫無自我主張;
個性強烈的孩子根本不願意順服父母任一個指導棋,或許反而走上「為反對而反對」的自毀之路。
.
這些問題的根結,都在於父母介入孩子學習之時,沒有把孩子當成「第一主角」。
關於孩子的學習,父母當然必須陪伴、守候與輔佐,但請經常的檢視自己陪伴的目標:
.
➠幫助孩子及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妥善規畫生活作息、有效能的使用時間,並維持到長大成人。
➠「想辦法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絕對勝過「維持漂亮的成績」,前者才能讓孩子真正的自我學習。
➠常常檢視自己是否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擁有學習信心。如果已經嚴重抹煞了孩子的學習樂趣,不如不介入,另外想更好的方法或人選來幫助孩子。
➠最終目的是培養出能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負責、擁有人生目標的孩子。
【延伸閱讀】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9220?loc=P_asb_002
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曾去過台北市兒童新樂園~可以幫我們填寫問卷嗎?填完 ... 的推薦與評價
針對台北市兒童新樂園的價格促銷策略、知覺價值與重遊意願做調查,並將研究結果進行量化分析。若您曾經去過- 台北市,兒童,樂園,天天玩樂園. ... 問卷嗎?填 ... ... <看更多>
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天天玩樂園有一個怪怪的IP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我家小朋友發現有一個遊戲在昨天更新後一直無法登陸⋯⋯,中午我進入Router後發現他一直連結一個IP(44.196.228.219),Synology Router辨識偵測 ... ... <看更多>
天天玩樂園問卷 在 Play Together 的推薦與評價
Play Together, 서울. 1044072 likes · 4946 talking about this. Playing games, cooking and camping! Anything is possible in this virtual world. Let's Pla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