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teller:【比比書屋:生活,最純粹的況味】
夏日炎炎,天空中沒有一絲雲,炙烤著大地。誰知,天邊滾來了團團烏雲,瞬間滂沱大雨,沒多久,雨停了,空氣清新了。我們慢悠悠地駛進大江埔,然後沿著蜿蜒的鄉村小路,走過歐羅農場以及素苗農舍,撥開葳蕤茂盛的野花,「比比書屋」指示牌進入我們眼簾。
踏進書屋,宛如走進一間歐洲森林小木屋,屋子裡放滿書籍,每一個小擺設也別具心思。除下鞋子,肥嘟嘟的貓咪「咖喱」率先從書屋走出,「你們來了!」書屋的老闆蔡文元(Ringo)和老闆娘李秀麗(Teresa)掛著如外面放晴般的笑容揚聲,然後向我們介紹著書屋的每一隅。
足下踏著木製的地板,走進木屋中的小書室,原本寧靜的環境更為靜謐。Ringo 和 Teresa 連忙以茶招待,為我們沏上一壺「糯米普洱茶」;我微呷幾口,吃了幾口茶點,好像領悟到蘇軾於《試院煎茶》的那一句:「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只要有一甌好茶,吃飽睡足就好了,世間的紛擾頓覺全然消解。隨後,Ringo 和 Teresa 娓娓道來打造「比比書屋」的緣由,「我們兩個也曾是社工,約六年前我們就想開一間書店,隔壁就有農場,認識不同志同道合的朋友。」Teresa 莞爾微笑說。夫婦兩人花近六年時間,將一片荒蕪之地綻放出繁茂之花,坦言至今仍在不停修補、設計、裝潢中。
Ringo 和 Teresa 以小狗「比比」命名書屋,「比」的諧音為「畀」,帶有「給予」的意思,正如在他們眼中,開書店從來也不是一門生意,而是期盼與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們分享以及交流,付諸於「施比受更有福」、「天涯若比鄰」的寓意。「我們認為『書』是一種媒介,能夠讓我們認識多些朋友,本著善意,分享彼此擅長的東西並傳揚出去。香港往往太過重視第一名成功人士,第二名、第三名則並沒有太多人在意,但其實亦能抱有謙虛的心去教導別人,大家產生共鳴。」Ringo 泰然自若說道。
城市生活總是匆匆忙忙,Ringo 和 Teresa 則放慢腳步,細味生活,深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著重人際互動的關係,於是在書屋中舉辦藍染、銅鑼、冥想、製作手工麵包、跑步讀書會等等;更有一系列的「以書換菜」、「菜田農家飯共食」等活動。
眼看,烏雲散去,陽光透過樹葉在木地板上留下斑斑駁駁的樹影,Ringo 引領我們走到「活地樂園」,訴說著如何樸門耕種,鼓勵綠色生活。猶記得,樂園裡地板所繪製的明陣(Labyrinth)——這是基督教古老靈修傳統,當慢步行走時,但當沉靜心神,釐清思緒,眼前看似迂迴曲折的道路便會驀然清澈明朗起來,入口同時亦是出口。
讀一本好書,無疑會感悟到作者的真切;與 Ringo 和 Teresa 共處半日閒,彷如明瞭到生活最純粹的依歸是什麼。下午五時多,我走回書屋,翻到梭羅《湖濱散記》,裡面寫到:「我願意深深地紮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這時,太陽從玻璃門徐徐斟入,麈埃在光浪中閃動,時間宛如停歇下來。
生活該是這麼簡單。
Storyteller:比比書屋 & Jane Cheuk @giraffefilm
Illustrator:東駿 Dung-Jiun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比比書屋 #beibeibookhouse2016 #JaneCheuk #giraffefilm #東駿 #DungJiun #dungjiunstudio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https://bit.ly/388NCaD
✨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天涯若比鄰的比是什麼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文章】天涯若比鄰
銀河系內上千億顆恆星,最接近地球的是哪一顆呢?答案很簡單,地球是太陽系的行星,最接近地球的當然就是太陽了!
那麼,最接近太陽的星星又是哪顆呢?
唐代詩人王勃在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中寫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現代天文學家也很浪漫,把最接近太陽的恆星稱為比鄰星。
古中國天文學裡,有一顆星星叫做南門二,在現代天文學裡則叫做半人馬座α(α Centauri)。半人馬座α是最接近太陽系的恆星系,因此亦是除太陽以外最接近地球的恆星。現代天文學家透過天文望遠鏡發現,原來南門二是個三星系統,三顆恆星用現代天文學命名法稱為半人馬座α A星、B星及C星。
經典力學有個經典的問題「三體問題」,三個經由重力互相吸引的星體的軌道是不會穩定的。咦,這豈不是很奇怪嗎?太陽、地球、月球也是三個星體、甚至太陽系八大行星是九個星體,太陽系各行星的軌道為什麼會穩定?
答案是:太陽系行星的軌道原來並不穩定!事實上「不穩定」的意思是在數學上沒有解析解(close-form solution),以致該系統長遠下去會趨向混沌。因此,我們要問的不是「穩不穩定」,而是「在多久的時間內能維持穩定」。太陽系能維持長時間穩定的行星軌道,是個天文學難題。
太陽系內除太陽外最重的星體就是木星,因此擾動各大行星的軌道最大貢獻就是來自於木星。不過,即使木星是最重的行星,其質量亦只有太陽的0.09%,而不同研究指木星對地球和其他行星造成的擾動時間尺度各有不同。有些研究指擾動與太陽系年齡相若,因此太陽系能維持穩定。無論如何,事實是太陽系的穩定程度已足以讓地球在過去幾十億年間演化出生命。
而半人馬座α三星系統亦一樣,雖然在數學上最終都會趨向混沌,但因為其三顆恆星的排列,使它們能維持一段相對長時間的穩定軌道——半人馬座α A和B星以約80年的週期互相環繞共同質心轉動,相距介乎11到36天文單位之間,而C星環繞A、B兩星轉動的軌道則約13,000天文單位遠處,公轉週期長達55萬年。因此可以近乎看成是半人馬座α的(A、B星)與(C星)的雙星系統。
而半人馬座α C星在現階段正好位於靠近太陽系的一邊,因此比其餘二星更接近地球,天文學家就引用王勃的詩句,把它稱為比鄰星。比鄰星是一顆暗淡的紅矮星,至今發現了兩顆行星,叫做比鄰星b和比鄰星c,因此也是最接近地球的兩顆太陽系外行星(exoplanet)。
從我們的太陽飛到比鄰星要多久呢?這要看看它距離我們多遠,以及我們飛得有多快。比鄰星離太陽大約4.24光年遠,光年的意思是光線在一年之中走過的距離。所以,如果我們飛得像光一樣快(一秒鐘能夠環繞地球跑差不多八個圈),我們只需要4.24年就可以飛到比鄰星了。
之不過,人類的科技還未進步得足夠在短時間之間把太空船加速至光速。人類所造迄今最快的太空探測器是美國太空總署的柏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它的速度達到時速69萬2千公里!試想像用這個速度從香港出發,只需要67秒就能夠抵達美國紐約!然而,相對於時速10億7千9百萬公里的光速,柏克太陽探測器的速度可只能算是「龜速」,需要飛超過5千8百萬年才能抵達比鄰星。
不過,以上計算都是以地球為準的。可是,愛因斯坦發現的相對論告訴我們,當我們的速度越快,相對於靜止不動的其他人,時間就流逝得越慢。如果我們與柏克一起飛往比鄰星,相對於在留在地球上用望遠鏡看著我們的人,我們可以節省0.0001%的時間,即大約比5千8百萬年提早10年就可以到達了⋯⋯
天涯若比鄰的比是什麼意思 在 獨角動物-邊緣性人格少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書推薦】
大家好,我是角爸。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書──《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這本書是我和角媽在8月中的大吵之後,呈現了一段尷尬期,那個期間其實我們不太知道該怎麼跟對方相處,於是一直保持一種相敬如賓的狀態,而也是直到我在逛書店看到這本書時,才因為書的內容將我們的尷尬狀態打開。
從開了粉絲團和社團之後,以吸引到越來越多的BPD的速度感,讓我感覺到BPD根本就像是文明病一樣,其實正在往越來越頻繁與廣泛的情況下蔓延著,原因就在於書中所提到的「暴力式溝通」加上「網路世代」的特性相輔相成,造就了越來越多的壓抑與情緒無處可去。
書中所提的「暴力式溝通」,是現代社會的產物,我們要求更快更精準更有效率,為了成大事,很多小事都是可忽略與犧牲的,在工作職場如此,帶到生活裡面來,人變得侵略性十足,而且還覺得自己理所當然。
什麼是暴力式溝通?
「我罵你是為了你好。」
「你動作不能快一點嗎?」
「你連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有什麼事做得好?」
「你知道我為你做了多少嗎?」
「你為什麼總是要這樣?馬的有夠煩。」
「你自己不會想嗎?這還要我教。」
「你有資格講這些嗎?」
「錯!錯!錯!」
意思也就是,這世界上大部分的30歲以上的人,都經歷過這個時代的洗禮與教育,都在全世界經濟成長起飛乃至於網路時代來臨,天涯若比鄰的情況下,競爭越發激烈,每個人越來越需要更快的反應能力,而變得容易忽略他人感受的講話,這是追求效率的溝通方式,成為人類進化之必然,也於是這種溝通方式所產生的負面效應,成為了越來越多BPD們的產生之必然。
我一直以為我只是講話直,直到看了這本書才發現這不叫講話直,這叫做暴力式溝通。直指人心,追求邏輯,覺得只是想講自己要講的,而別人聽了受傷是別人自己的課題,這就是一種蠻橫,這就是一種不顧他人感受的暴力態度。
光是這本書的推薦序與前言,就讓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過去自己究竟在做什麼,在怎麼說話與溝通,心裡的慣性思維在如何的思考,全都圍繞在這種暴力式溝通的模式上,而一點都不自知,原因就是太過習以為常,而且是從小這樣被教大的。
要出人頭地,要有出息,要有競爭力,要在社會上立足,許多許多預設的價值觀,都有暴力式溝通的影子在裡面,原因就是因為學校教的是學科知識,沒有教同理心,學校教的是效率,沒有教慈悲心。
等到我們開始發現同理心與慈悲心的時候,這個時代的BPD早已被劃得遍體鱗傷。
所以我才理解了,角媽的BPD不是角媽家庭的問題,也不是角媽生長環境的問題,是這個時代的問題,是這個時代下的許多必然所造成的結果,因為和角媽一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都受著和角媽一樣的苦,而更可怕的是,許多BPD們到現在都還在持續每天被暴力式溝通傷害著。
每個BPD們都像是浩克一樣,隨時處於憤怒狀態,隨時都等著對這個世界憤怒,隨時對著不公不義憤怒,隨時對著人性的黑暗面憤怒,因為他們就是被這些負面情緒給帶大的,以致於即便長大成人,即便可能已經脫離原生家庭(更何況還有許多尚未脫離原生家庭的),也難以相信外面的世界不是這樣的暴力式的對待他們,所以他們十足敏感,隨時準備暴發。
即便在一般的世界裡,也難以相信這個世界不會傷害他們,因為「被傷害」已經成為他們的「信念」,「負面感受」與「負面價值」已經成為他們的「信念」。
怎麼可能有人不會傷害我?大家都是衝著我來的好不好。
(因為每個人的言語都是暴力式溝通)
他們幾乎根深蒂固的相信著這件事,不由自主的習慣性這樣覺得。所以他們對這世界有很多悲觀的疑問:為什麼是我?為什麼總是我?為什麼大家都針對我?因為傷在那裡,總是那麼痛,總是被撕裂,總是好不了。
最終的解法是什麼?透過「非暴力式溝通」和他們好好說話。
不再剝起他們的傷疤,不再讓他們感受到言語中的暴力,不再讓他們總是想到傷,用新的經驗去取代舊的經驗,不斷不斷的,直到他們重新相信原來這世界不一樣為止。
而在這段期間,陪伴者,BPD身旁的人,也還是會被BPD們用暴力式的溝通不斷的測試,不斷的反擊,不斷的試探,(很大的機率會再產生出新的BPD),因為BPD們是這樣長大,自然學會這樣對待別人。所以陪伴者要認識的,也是去理解BPD的形成不是他個人的原因,是這個世界的產物,BPD散發的暴力式溝通,不是他個人的原因,是從這個世界的純粹負面所學習而來的,陪伴者們需要有能力去分辨這些,才能對BPD「同理」。
如果陪伴者們你們也遍體鱗傷,你們需要堅強,因為你們還有選擇權,而BPD是已經沒有選擇的機會。
需要知道更多「暴力式溝通」與「非暴力式溝通」的方法,可以去看看書中的例子,會有很多理解與幫助。未來有機會我也會再談到這些概念與話題。
========================================
其他角爸角媽文章傳送門(內也有貼圖連結)
─→https://reurl.cc/4mVqnv
天涯若比鄰的比是什麼意思 在 千里之外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對於道別 的推薦與評價
... 含著祝福的意思,唐初四傑之一的王勃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