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載補償大灑幣:關掉風機就能賺!?】
#了解風電賠償金模式 #核電風電都獲得減載賠償
大約三周前,英國因為疫情使得用電需求持續探低,英國國家電網公司National Grid以五千萬英鎊的代價要求國內核電廠Sizewell B降載一半,以避免供電過剩電網系統崩潰,而這五千萬英鎊是從民眾電費支應攤提。這樣的情況被 #台灣 反核人士 (英國人反倒OK) 批評是核綠無法共存 ,或是核能缺乏彈性巴拉巴拉。
但很不幸的是,英國十年來,與 #風電 業者協議減載輸出的賠償金額已經超過 #七億英鎊,今年度的還持續增加中。看來核電和再生能源還挺像的呢!
英國政府因為電網出現過載風險,常常必須關閉風機,而得支付超過1200萬英鎊的賠償金給風電廠商。根據英國再生能源基金會(REF)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所謂的「減載補償」總計高達6.5億英鎊(今年迄今又增加7000萬英鎊),做為因棄置87億度電而對風電業者開出的賠償。某些情況下,風電商關掉風電場的獲利還超過發電。導致如此巨額賠償的原因是什麼?英國政府與廠商簽下的協議是否使兩造的利益最佳化?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
▉何謂「減載補償」?
減載補償(constraint payments)的建立,是2010年英國政府引進的法規架構「連結和管理(Connect and Manage)」的一部分。架構的設計是為了使新供電計畫及其與輸電網的連結能進展順利。而識別系統電力的過剩或短缺,並維持供需平衡,是由英國的國家電網公司National Grid負責,過程中,蘇格蘭偶爾出現低電力需求,以及英格蘭與威爾斯跨區電網的電力壅塞,都將迫使國家電網減少特定風場的電力輸出,避免損壞蘇格蘭的輸電系統。
至於這筆費用誰買單?REF說,最終會透過「平衡服務使用系統(BSUoS)」加到電力消費者的帳單,也就是由消費者買單。有了這筆BSUoS的額外費用,National Grid才有錢付補償金給風電商。
▉使蘇格蘭支付超額減載補償的原因
根據REF發言人的說法,巨大的賠償金是綜合許多因素的結果,包括:
1. 蘇格蘭許多偏遠地區因土地價格低廉,即使能源需求很小,也吸引了風電廠商的投資。由於蘇格蘭對開發風機的限制較英格蘭少,業者獲准建設機會大。
2. 社會鼓勵風力發電,使風電商受到的審查變輕,電網連接費用的成本也下降。
3. Western Link海底跨區電網的故障問題。該電網從海底連接蘇格蘭與威爾斯北部,為了解決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的電網壅塞而興建,但工期嚴重延宕,且建造有瑕疵,2020年1月期間的連續數週故障,導致平均每天得支付100萬英鎊的限制付款給業者。
▉業者是否會將「減載補償」作為獲利目標?
REF認為,目前的規定的確可提供誘因給業者去尋找電力需求與電網連接率很低的地區,並在這些地區蓋風場,然後透過減載補償獲利。此外,REF認為風電本身存在市場風險,當需以限制風場數量來防止電網過載時,業者就不應獲得補償,尤其是與實際運行的風場相比,不運轉的電廠有時獲利更高,在蘇格蘭某些人口稀少郡裡的低收入地區,此方式已構成一種「圈地風險」。
REF的結論:這種以不正常誘因催生的風電工業發展模式已經成形了。
▉限制付款的正當性在哪?
較少人知道的是,當風電被要求減產時,它會失去諸如「再生能源義務憑證」和「氣候變遷減免憑證」等補貼,業者拿到的限制付款某種程度也可視為損失上述補貼的賠償。而英國國家電網的一份聲明表示,整體來說,比起花錢升級電網來解決過載與風電有時無法併聯電網的問題,減載補償還是便宜許多;且表示全球電力系統都採用這種做法,做為保持電網完整的重要過程。
法規方面,Ofgem(英國天然氣暨電力市場管制局)在2017年引入「傳輸限制許可條件(Transmission Constraint Licence Condition)」, 防止任何濫用規則的可能,這份修正條款禁止電廠收取過多賠償,可防範風電產業中的不當盈利行為。非營利組織Energy &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的分析甚至指出,在亟需修復的電網改善之後,2018年的賠償金已開始下降,另外,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2GW的高壓直流輸電線路(HVDC)部份啟用,紓解了英國北部邊界產出的所有電力南送的壓力,也表示電網缺少更新也許才是造成超額開銷的原因。
▉結語
英國目前的風電容量約57GW,隨著更多機組的建置,擴充電網以容納更大的電力變得更重要,但不可否認蘇格蘭目前的限制付款已成為一個大問題,解決方案包括削減對風電業者的補償使全國風場均勻分佈,以及投資電網的擴建。不過在那之前,只要風場被要求停止發電,業者就會繼續受益於減載補償。
而台灣目前與離岸風電業者簽訂的合約中,若台電需要對風電做出減載要求,並不須支付賠償金,若業者到時候風電太多造成中部電力壅塞,那就自認倒楣囉 ~
參考資料:https://reurl.cc/Wdzb69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天然氣 能源基金」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有關天然氣相關能源的基金 的評價
- 關於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天然氣基金推薦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天然氣基金推薦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2015.12.10 觀點—Matt Ridley ※
急就章推行風電,未必更乾淨,還導致沒電
英國匆促上路的「乾淨能源」政策,反而導致更骯髒、昂貴、不可靠的電力工業。英國政府必須重新思考能源政策。
------------
假設政府的某項政策導致麵包短缺,所以一條麵包的價錢漲了好幾倍,甚至在某些日子裡,價格更是嚇人。假設,麵包價格太高導致許多人失業;假設,麵包價格太高的唯一原因,是所有麵包都由講環保的農夫生產製造,但大家卻發現這些農夫所做所為反而有害環境。這樣的話,大家一定會要求政府重新思考這個政策,不是嗎?
把上面的麵包換成電力,就是英國目前的慘況。11 月 4 日,英國在低氣壓壟罩下沒有風,風力發電機無法發電,民生用電面臨沒有電的危機,國家電力調度處(National Grid)只好要求幾個大型工業用戶停止用電。除此之外,國家電力調度處還請求可以在短時間上線供電的發電廠啟動發電,所付出的代價是每兆瓦時(megawatt-hour)兩千五百英鎊,這大約是正常價格的四十倍。
此事給我們的教訓很多,其中之一是過去五年讓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主持能源部實在是昂貴的錯誤。但我們現在的政府,似乎不了解能源政策必須大修,否則未來老百姓就會把怨氣倒在他們頭上。
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執政時,答應英國人民,政府的政策會提供安全、便宜、低碳的電力,但五年之後,卻給我們不可靠、昂貴、高碳的電。更糟糕的是,這個結果決策者完全始料未及,旁觀者卻一目瞭然。
風力發電廠的建造、維護所費不貲,但其燃料不需要成本,所以在有風的日子裡,風力電廠可以把電便宜地賣給電力調度處。
風電讓電力工業沒有動機把錢投資在發電更有效率的「複合循環燃氣發電機」(combined-cycle gas turbines,CCGTs)。因為如果有風的時候,燃氣發電廠就關機,投資在燃氣機的錢就收不回來。複合循環燃氣發電機是很複雜的機器,不喜歡被開開關關。英國在燃煤發電廠漸漸退役後,本來可以改採有效率的天然氣發電,卻因為風力發電大行其道,天然氣發電廠沒有人投資興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英國政府想出了名稱很好聽的「容量機制」(capacity mechnism),這實際上是補助石化燃料。這個方案沒有促成新的燃氣發電廠興建,反而讓老舊的燃煤發電廠繼續苟延殘喘。下一波的發電廠執照競標將在十二月舉行,結果一堆柴油發電機都跑來申請 。英國大搞風力發電,反而讓我們對骯髒、高碳的煤與柴油更加倚重。
另一方面,無法得到政府補助的老舊燃煤電廠面臨關廠命運,因為政府開徵高昂的碳稅(carbon tax)。其中一些燃煤電廠,如艾格伯洛(Eggborough)想要改成有政府補助的生物質(biomass)——實際上就是木材——比起煤,木材發電會產生更多多二氧化碳——但政府不准,所以正在準備除役關廠。所以,萬一風不吹,我們就面臨沒有電的危機。
風電支持者一直主張:我們應該興建通往歐洲的電線,因為萬一我們這裡不吹風,德國卻有風,我們就可以得到德國的風電。然而就在上週(譯註:指 11 月第一個星期),英國風電廠只能產生我們所需要的 1% 電力時,德國風電廠所輸出的電力比我們的還要少。「再生能源基金會」從 2008 年就做了許多研究,指出絕大部份的時間,歐洲的風速是相關的。有人在聽嗎?
消費者付出越來高的電費,因為風電的補助金越來越高,特別是海上風力發電機。根據能源部自己的數據,到了 2020 年,中小企業所支付的每度電費將會漲 77%。屆時,我們補助風電的經費會高達每年一百億英鎊,這還不包括我們必須在電力調度機制下補助柴油發電機、以及其他電力基本設備的費用。花了這麼多錢,我們得到什麼?一個更不可靠的發電系統,發電成本增加,鋼鐵以及製鋁工業關廠(一堆人因此而失業),但在減低二氧化碳排放上卻沒有任何進展。
如果最後一項聽起來不太可能,請考慮以下的事實:根據風電工業自己的統計,一個陸上風力發電機平均可以減碳一千八百噸。現在所有的英國風力發電機加起來大概可以減碳一千五百萬噸,大概只佔英國每年排放七億噸二氧化碳的 2%。
但是,英國大搞風電的結果,阻止了新的天然氣發電廠興建、老舊的燃煤電廠延役;沒有風的日子,還要把讓石化發電廠加入發電;又因為風電太過昂貴,靠電生產的工業只好到遷到電力便宜的國家:這些全部加起來,英國大搞風電不但沒有減碳,反而變成高碳。假如我們當初沒有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改投資在天然氣或「乾淨煤」,我們反而有辦法把二氧化碳排放減少一半。
經過 11 月初的發電危機,英國政府應該了解到:生產電力,我們不能靠天氣,而天然氣不但便宜多多,也比柴油更加環保。本國的核電廠本來可以在缺電的時候上線供電,但是興克里點(Hinkely C)大概要等到 2020 年才能夠上線,而且所費不貲。
電費太高,倒楣的是老人與窮人。前首相東尼‧布萊爾在 2007 年決定接納歐盟的再生能源發電目標,自由民主黨的執政大員隨即蕭規曹隨,結果是我們的能源政策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風力發電匆促上架不但所費不貲,造成許多人失業,風景遭戕害,還讓我們失去了電力供應的穩定性:這一切都只為了成效虛無飄渺的減碳。這值得嗎?我雖然在本專欄中警告多年,但是不幸言中並沒有帶給我任何安慰。
http://www.thetimes.co.uk/…/o…/columnists/article4608290.ece
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太陽能產業 迎接全球爆發期!!! (04/27/2015 經濟日報)
"... 日本再生能源基金會(JREF)表示,日本太陽能最快將於本季達成獲利,不再需要政府補貼,使日本成為七大工業國(G7)中最後達到太陽能經濟效益的國家。
日本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太陽能面板市場,許多座太陽能發電廠正要開始運轉,包括兵庫縣加東市的兩座巨型太陽能電池陣列,以及岡山縣岡山市造價11億美元的太陽能電廠。中國過去五年投資近3,000億美元在再生能源;印度也在醞釀一項七年計畫,打算以1,000億美元擴張太陽能產業。 ..."
(編譯/林佳賢、任中原) 日本業者最快本季獲利 不再需要政府補貼 G7國家全數賺錢達陣 分析師:盛況可比頁岩油熱潮
在過去,太陽能發電始終因「高成本」而發展受限,但隨著日本太陽能產業可望在本季達成獲利,分析師表示,太陽能產業即將進入「全球爆發期」。
日本再生能源基金會(JREF)表示,日本太陽能最快將於本季達成獲利,不再需要政府補貼,使日本成為七大工業國(G7)中最後達到太陽能經濟效益的國家。
日本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太陽能面板市場,許多座太陽能發電廠正要開始運轉,包括兵庫縣加東市的兩座巨型太陽能電池陣列,以及岡山縣岡山市造價11億美元的太陽能電廠。中國過去五年投資近3,000億美元在再生能源;印度也在醞釀一項七年計畫,打算以1,000億美元擴張太陽能產業。
根據各國政府、產業和消費者團體的資料,只要日本太陽能產業達到收支平衡,就代表太陽能技術在全數G7國家及20國集團(G20)中的14國都能賺錢。
分析師表示,太陽能面板價格崩跌,加上太陽能轉換效率提升,都使太陽能產業瀕臨全球爆發期,未來盛況可比近年的頁岩油熱潮。
能源顧問業者Wood Mackenzie說:「就和頁岩油重塑石油和天然氣一樣,沒有其他技術比太陽能發電更接近改寫能源生態了。」
石油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表示,在2010-2040 年間,全球太陽能發電量可望成長逾20倍。投資人也重新發現太陽能的魅力:全球太陽能指數今年來大漲四成,步出2008-2009年金融危機後的低潮,且績效遠勝過鐵礦砂、天然氣、銅或煤炭等苦苦掙扎的商品。
Wood Mackenzie預測,太陽能成本可望進一步下滑,原因是「太陽能發電效率還遠低於理論上限」。
三大趨勢…影響前景
據「能源科技與工程」網站報導,美國太陽能產業今年第1季之後有三項趨勢值得觀察,分別是投資抵減優惠能否無限期延長、政府對不公平貿易的反制行動,及業界的整合進度。
該網站指出,投資抵減(ITC)在2016年底屆滿之後能否再延長,是太陽能業的頭號問題。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一直在爭取,總統歐巴馬最近呼籲將ITC無限期延長,協會也在向國會施壓。但要想成功,需所有設備安裝業、製造業、消費者及地方政府立場一致。
其次,美國業者準備在兩年內,再對中國的太陽能設備製造業者發動兩件反傾銷案,以阻止中國業者在馬來西亞製造的太陽能板銷美。
專家指出,美國太陽能板製造成本世界最高,業者單靠關稅措施無法對中國業者造成實質影響。例如蘋果最近宣布支持中國四川兩件大規模太陽能發電計畫,總發電能量達4,100萬瓦,使中國業者不需在國際市場競爭。而且如果中國業者縮減出口,美國的價格將大漲,太陽能業的成長也將減緩。
第三,全球太陽能製造業三年來雖持續整合,但速度比預期要慢。正常情況下,成熟的市場應由10-12家廠商占有80%的市占率;目前距離此一目標尚遠,不過一直在接近中。業界加速整合將能解決研發經費遭到稀釋,力量分散,且令消費者困惑等諸多問題。
圖片說明:
日本再生能源基金會(JREF)表示,日本太陽能最快將於本季達成獲利,不再需要政府補貼,使日本成為七大工業國(G7)中最後達到太陽能經濟效益的國家。在日本311福島核災發生之前,日本基本上並不重視再生能源,但是因為福島核災,日本轉而強力發展再生能源發電,短短四年之間急起直追,成果斐然。
★★ 我們台灣每多建設一分的再生能源發電,每提升一分能源效率,台灣就能減少一分的空氣污染,水污染,也減少一分的對外採購能源的費用,發展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效率是取代高污染、高排放的火力發電的利器,就更不用提再生能源不會產生危害萬年,處理上極端危險、困難,費用又超級天價昂貴的核廢料以及核輻射污染問題了,我們目前已經製造了夠多的核廢料了,不能再繼續丟給我們的後代更多棘手無解的核廢難題,並且糟蹋這片我們跟後代子孫借來使用的珍貴生存環境。
畢竟陽光、風力、潮汐、洋流、地熱能才是台灣真正自有的自主能源,以台灣目前將近98%能源外購的比率,每年超過台幣2兆元的對外能源採購費用來說,我們哪裏有本錢浪費能源?我們哪裏有本錢不知節制的揮霍用電呢?我們哪有本錢不努力提升能源效率呢?
由於能源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我們現今擁有過去數十年中所無法想像、無法擁有的更多樣、更多重的優質能源新選項,是時候讓我們拋棄老舊的、僵化的電業、能源思維,積極的改革台灣的能源政策,建設台灣的新世代的、永續環保的新能源建設了。
透過大力發展再生能源與提升能源效率的建設,不但是解決台灣的能源問題,翻轉台灣不健康的能源對外依賴度,也才能促成台灣新的綠色產業發展、開發新的本土藍海產業鏈,創造真正在地的優質新工作機會、產生實質的在地GDP產值,任何改變都有其挑戰性,但事在人為,只要有決心,事情就不難。
在遭遇問題與挑戰的時候,有心要做的找到解決方案,不想做的只會找到推託的藉口。你說,那我們台灣在面對能源轉型、產業升級和發展永續綠色經濟的挑戰時,應該選擇那種方式與態度比較好呢?
資料原始來源: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864360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天然氣基金推薦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天然氣基金 推薦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天然氣etf ptt,台灣天然氣etf,台股能源etf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天然氣基金推薦在2023的熱門 ... ... <看更多>
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天然氣基金推薦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天然氣基金 推薦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天然氣etf ptt,台灣天然氣etf,台股能源etf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天然氣基金推薦在2023的熱門 ... ... <看更多>
天然氣 能源基金 在 有關天然氣相關能源的基金 的推薦與評價
有關天然氣相關能源的基金- 想請問各位老大國外的有關天然氣相關能源的基金最近可以進場嗎有什麼基金可以推薦的呢不是有關天然氣相關能源的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