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手機導航
大家常用google maps
有時被導到莫名奇妙的小路,令人害怕
蘋果內建的地圖其實更精準
卻很少人用
蘋果手機上地圖的icon
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的道路圖
圖上的280號公路
正是通往蘋果新總部(Apple Park)的道路
280號公路的全名叫作 Interstate 280(California)
美國的東西向州際公路的一條支線
連接北加州的兩大城市San Francisco與San Jose
Apple Park是2017蘋果啟用的新總部
外型像太空船,屋頂為太陽能板製成
而且也是賈伯斯最後的遺作
我將抽一位粉絲,打開你手機的地圖,帶你去奇怪的地方。
#尼胖 #冷知識 #圖文 #插畫 #漫畫 #梗圖
太陽能板東西向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掏空國庫】
假種田,真騙錢!
一分一毫都是我們納稅人的血汗錢。
【文青別鬼扯】---「假種田、真發電、大滅農」
這一年來南部農業區上開始出現一堆奇怪的鐵皮屋,當你從78號東西向快速道路一路從斗南、元長、麥寮駛去,或在台19線沿途,綿延無際的農地上不時會冒出上面加蓋太陽能板的醜陋鐵皮屋。不過,【文青別鬼扯】戰鬥團仔細研究後發現,這是場標榜「綠能 + 農業」,實際上卻是「假種田、真發電、大滅農」的險惡騙局。
「綠能 + 農業」聽起來很環保很炫,況且又結合農業,文青聽了一定超愛。不過,如果太陽能板是蓋在豬舍、雞舍或機房,這些本來就不太需要陽光灑入穿透的空間,這樣還OK,確實結合農業生產與環保。但現在卻把太陽能板蓋在溫室上,這到底是在搞什麼鬼?
陽光很重要!日照對農作物的重要性,就如同文青不能缺少 iPhone & Macbook Air。但蓋溫室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讓農作物一方面能接受日照,另一方面又能抵擋風雨的侵擾。但現在是假借搭建農業設施的名義,隨便先蓋個鐵皮屋,然後再加蓋太陽能板。當一個鐵皮屋上面蓋了太陽能板後,陽光根本無法直射照入,作物根本長不好。你說這是結合農業發展、提升農業轉型,擺明是在鬼扯。
自從去年底中央政府開放農業設施裝太陽能板後,就開始有些成立頂多一兩年、名不見經傳的奇怪綠能公司,出來遊說農民出租農地讓他們種電。鬼友一定會納悶,一塊位於特農區的優良農地,為何要出租種電?很簡單,當然是為了錢啊:
如果配合休耕政策,種田菁綠肥作物,每公頃一年兩期可以領9萬(現已改一期)。
如果種水稻,一年兩期收益差不多15萬。
如果啥事都不幹,出租農地給綠能公司,一年租金可收20萬。
這些公司出錢搭建醜陋的太陽能鐵皮屋板後,再將電以每度5-6塊錢的價格,賣給台電。這麼貴的電,中間的差額誰買單?當然用是死老百姓繳納給經濟部能源局的稅金貼補!
綠能固然好,但狗屁倒灶的綠能只是在騙補助、搞滅農。這種假種田真發電的租賃契約一簽就是20年,等於擺明讓出租的耕地直接報廢20年。台灣的優良農地已日漸稀少,在自誇為農業首都的雲林糧倉農地上種電,日後將有越來越多的優良農地將出現報廢20年的狀態,這不是在滅農嗎?
其次,先前休耕補助拉高到每年兩期9萬,墊高了農地租金。許多老農寧願領休耕補助,也不願將農地以合理價格出租,導致想務農的年輕人根本無地可種。如今種電租金飆到20萬,勢必又拉高農業生產成本,更多人將無地可租、無地可種,你說台灣農業要怎麼玩下去?
最後,這些遊說農民種電的公司,長得都很奇怪。才成立一兩年,穩不穩都不知道。鐵皮屋下還沒玩出任何有實質獲利的農業生產玩意,卻已不斷結合媒體宣傳。才成立不到兩年,居然能許諾農民長達20年的租金收益幸福?為何都沒不見任何正規、已上市上櫃的大廠下來玩農地種電的玩意呢?
更妙的是,此次某些縣長與鄉長候選人,都將這種假種田、真發電、大滅農的鬼玩意納入競選政見,洋洋得意以為這將是未來農業新趨勢,誓言當選後要發展這種怪綠能。
【文青別鬼扯】戰鬥團隊想問的是:
從中央到地方這一掛人,你們為何如此努力幫這些怪公司推廣這種大滅農的怪政策呢?
各位親愛的鬼友,就請努力轉PO本文吧,別讓鬼王不開心。
鬼友必讀:https://www.facebook.com/…/pb.1526178950…/1573732469504840/…
太陽能板東西向 在 桃園市議員李光達-市長初選民調參選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會期市政總質詢~
針對市府拋出:
【中福重劃區鎘污染農地 將推種電計劃】之議題質詢。
市長答詢,竟稱已沒有【中福計劃】!
真的沒有嗎?應該是續不續推動的問題。
設若還有此都市計劃,卻排除16公頃內土地,30餘年前被鎘污染區不被納入,對污染區內地主不公平!
重鎘污染了農地,當年引起喧然大波,誰該負責?政府核准合法化工廠排放了重金屬污染了農地,該負責的當然是政府,不該由農民承擔。
30年是不短的時間過去了,為整治改善土地,曾祭出輔導轉種經濟價值樹木,說是能改善稀釋污染,如今也已長成參聳大樹。卻說不能移動出售栽植,稱會造成二次污染,這樣公平嗎?
多年來的翻土整治,不少農田已被石礫被覆,即使整治完成還能耕種嗎?
敬請思考!
10/26【質詢稿】……
桃園市為工商大市,本府訂定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105年6月8日行政院核定 ,106年1月1日施行。
近日市長指出 :要在中福計畫區比照屏東縣以養水種電模式 在農地上架設太陽能板發電。
本席支持發展低碳綠色城市,也支持活化土地的想法。
但是,有沒有考慮到適合性、農民的意願、有無協調過呢?
本府所訂定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對於消防安全無虞的既存違建屋頂 放寬可以用太陽能板來修繕,是否包含工廠?
是否只限鎘污染的16公頃土地?中福計劃區扣除高速公路用地一共有580公頃,
種電的計劃是不是意味著中福計畫也同時宣告此都市計劃遙遙無期了呢?
本席真要替鎘汙染土地的地主抱不平!最主要是要的是租地簽約一租就是20年,20年很久的時間是會阻礙桃園的都市建設發展。
中福計畫區曾是與八德擴大都市計畫並列為桃園縣時 二大土地變更案。
如今八擴已先行,陸續興建發展中。
面積不小的中福計畫區 北有開南大學,經由東西向高速公路可與國際機場連結。
在縣府時代擘劃的前景是以桃園的經貿、 會議中心與大學城為發展主軸,保留埤塘發展親水主題公園-像在台灣燈會扮演要角的青塘園ㄧ樣。
如今因航空城的計畫看不到此遠景了,已被西移的航空城 、高鐵青埔特區取代,大學城也發展不起來 。
鎘污染土地整治困難進度緩慢,灌溉水路也沒了,這些都是事實。
然而,活化土地、增加農民收益的方式有其它選項。
中福計畫區的位置大致位於大桃園位置中央,稍偏北 。
過去桃園有南北之分,中福計劃區這遍受限開發的廣大土地阻隔了桃園市、中壢市兩大都會的連貫發展。
本席認為應推動計畫來開發打通,打破藩籬。
本席也曾站在議事堂就教於 李憲明 秘書長。去年李局長還擔任都發局局長時,
我請教他 :中路重劃區 未來會增加多少人口?他答覆我2萬人。回復質詢的書面紀錄還在,真的只有2萬人嗎?
請問 :桃園區的社會住宅有幾處? 預計興建幾戶? 發了幾張建照?
以及未來會申請的?
不見目前整條#國際路#、#文中路#、#大興西路#塞車的情況嗎?
交通打結的情形勢必越來越嚴重,要如何解決呢?
本席認為:廣大的中福計畫區就是可以成為推動建設開發興闢道路的延伸<腹地>。
如果開發, 來完成道路公共設施 ,連接龍安街二段。不管過去龍安街二段以跨越高速公路方式-像富國路 、中正路銜接中正北路一般 ,或者目前有被討論到的,以擴大高速公路涵洞方式,總是能舒緩分流交通,進一步與大新路 、五青路連結 新莊子 與青埔高鐵特區,公路交通紓解方便 ,路網更健全。
中福計畫區,含鎘汙染的16公頃,大都為小地主或共業持分土地型態 ,也有375租約土地 。上面還有很多升格前如雨後春筍冒出來得無保存登記工廠,我講沒保存登記,那算講的客氣。
要如何克服?如果連3公頃都取得不到呢?還要在此推動種電計畫嗎 ?
在更偏鄉區長期休耕土地也有面臨因水路休耕問題,我們絕對贊成市長發展低碳綠色城市政策與決心,台灣也真需要發展替代能源,應該是可以在偏鄉區推動 。
本席不能支持在有發展潛力及前述個人想法有疏解交通功能的精華潛力地做如此用途。
本席另有不能支持的理由是據當地地主市民之民意。
市長此政策訊息釋出 馬上就有光能業者與當地里長聯繫,真讓人狐疑,也耐人尋味。
中福計畫跨桃園、蘆竹兩行政區。
90年4月公展並公告禁建, 91年10月 縣都委會通過但93年內政部都委會打回票。 認為開發目的需再檢討,且鎘污染土地應完成整治再做後續土地使用規劃整治,費用納入財務規劃 再循法定程序辦理 。
95年縣府辦理區段徵收可行性評估,由於區段徵收在當時國內案例不多,配地比例也遭民眾反對而無疾而終。
過去內政部都委會駁回理由,我們現在來檢視:汙染土地的整治 這10年來 我們縣政府、市政府做了什麼?
有無積極整治改善還是只是敷衍當地地主農民。
【對照環保局工作報告】…
環保署分期補助整治經費的使用。
已經花了很多資源改善整治,且陸續完成解除列管。
尚有未完成的,是不是要放棄整治?對得起中央補助?對得起農民嗎?
中路重劃區已有成功推動區段徵收案例,也已為市庫重劃基金進100多億。
近期,桃園大檜溪、埔子自辦市地重劃也剛風光動土 。
不管是區段徵收或 自辦 、公辦市地重劃都是創造發展契機,更是能活化土地藏富於民。
最好是透過公辦,能充分挹注市庫財源。
不要忘了,我們還有很多種要交通建設要推動,要廣闢自償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