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小時候的小編,在學校也會有這樣有趣的組裝活動,製作了很多環保玩具~
大葉大學副教授攜手村東國小舉辦「潔能DIY科學營」,帶領小學生認識潔淨能源相關知識,並動手組裝太陽能車,從實作中學習。
藉由太陽能車組裝過程知道太陽能的應用,提升學生對於太陽能的興趣,過程中可以看到學生認真的組裝、討論及完成後 的成就感,也學習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太陽光電單一服務窗口,官方網站隨時更新https://www.mrpv.org.tw/index.aspx
💡請訂閱太陽光電單一服務窗口的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28hldmdDHV5rKftcxTNMw
#太陽光電單一服務窗口
「太陽能車製作過程」的推薦目錄:
太陽能車製作過程 在 屏東環保g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屏東縣108年度光采濕地太陽能模型車製作與競賽活動計畫
一、目的:
(一) 藉由「太陽能車競賽」活動,讓參賽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引發對太陽光電的認知與興趣,使學生親身體驗科技實務。
(二) 提供學生製作太陽能車的機會,認識太陽能車的發電的基本原理,透過太陽能車組裝過程,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採分組共同組裝完成太陽能車並參與競賽。
(三) 培養學生對太陽光電的認知及再生能源的觀念,並引發實踐節能減碳的生活行為。
二、辦理單位:
(一)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二) 協辦單位:屏東縣政府教育處
(三) 執行單位:屏東縣泰安國民小學
三、參與對象:本縣國小學生預計錄取100隊(一組至多3人),依填寫報名表單報名之先後順序優先錄取,若仍有缺額再開放競賽當日現場報名,報名情形將於11月1日前公告於泰安國小網站。
四、活動流程:
(一) 活動地點:光采濕地再生能源教育示範園區(屏東縣林邊鄉信義路180號)。
(二) 活動時間:108年11月3日(星期日)
(三) 活動流程:
項次 時程表 內容 主持(講)人 備註
1 08:30~08:50 報到
2 08:50~09:00 長官致詞
3 09:00~09:50 太陽能車如何競速與組裝
4 10:00~10:20 各隊測試
5 10:20~11:50 參賽隊伍依組別分組競賽 分組裁判(4名) 每組上限50隊
6 11:50~12:30 成績計算、頒獎
5 12:30~ 發送便當、賦歸
(四) 競賽方式:
1.材料限定:每組報名參賽隊伍於競賽當日領取提供太陽能車套件包2包(含太陽能電池、電動馬達、齒輪組等),限以此材料包組裝太陽車參與競賽。
2.競賽方式:視當日天候狀況由主辦單位當場決定競賽方式。
五、獎勵規定:
(一) 參加本計畫及工作人員,研習期間得准予公(差)假登記,補休1日課務自理。
(二) 本計畫辦理完竣後,相關有功人員依本縣國民中小學教職員獎懲原則予以敘獎。
(三) 競賽獎勵措施:錄取前三名及佳作
第一名(1隊)頒發學生獎狀及1,500元禮品卷,指導老師嘉獎1次。
第二名(2隊)頒發學生獎狀及1,000元禮品卷,指導老師獎狀1張。
第三名(3隊)頒發學生獎狀及 500元禮品卷,指導老師獎狀1張。
佳 作(從優給獎)頒發學生獎狀,指導老師獎狀1張。
六、注意事項
(一) 競賽進行時間,唱名3次未到者視同放棄。
(二) 各組可攜帶簡單DIY工具至現場。
(三) 競賽進行期間,須由參賽選手自行操作,指導教師不得入場指導。
(四) 獎狀將於縣府製作完成後,再寄送至各校。
太陽能車製作過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天的夢想驛站》Love Life News
【台大機械系師生打造太陽能車 築夢十年紀實 從蘇聯第一顆衛星啟發 五年完成三輛太陽能車 十年磨一劍 畢業後全球發光 感嘆台灣 科技製造業已成夕陽產業】
以十年跨距笑淚交織的《夢想續航》紀錄片,用鏡頭紀錄台大機械系鄭榮和師生從無到有、克服萬難,憑藉親手打造太陽能車練就的出色能力,畢業後各自在Gogoro、Tesla、保時捷等領域大放異彩,蛻變為帶領產業前進的關鍵少數。
鄭榮和指出,臺灣不能一味走「安穩的路」。缺乏資源的臺灣,最關鍵的還是人才的培養。當初赴美攻讀的鄭榮和,回憶起堅持回臺的選擇語氣堅定說,「我是一定要回來的!」談起學生,鄭榮和謙虛表示,「他們不一定要很厲害,只要能對臺灣有貢獻就好。」
台大機械系教授鄭榮和說,「那時候蘇俄射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那顆人造衛星其實什麼都沒有,它只是繞著軌道,然後發出嗶嗶 嗶嗶,這樣的聲音而已。很多美國高中生就是用收音機在那邊接收那個嗶嗶 嗶嗶,然後他們把它翻譯成什麼 笨蛋笨蛋笨蛋,然後就有一群礦工的兒子們,就想要去自製火箭,他們也想要參與這個。我覺得那個故事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大的啟發。」
這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
從2000年到2005年,鄭榮和帶領學生設計製作三部太陽能車,兩度到澳洲參加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
團隊成員說,那時候其實第一代車,就真的是有什麼東西就把它兜起來。那時候腳踏車輪,我們是用腳踏車輪,最後一放到地上,那四個輪子是一瞬間軟腳,原本是直的輪子,從一個1字形變7字形 。
鄭榮和說,「這一部車實在是有夠鬆散、笨重、很醜。」
「但是後來越做越有興趣,是因為他們竟然說要去環島!可是上路以後就開始爆胎。」
夢想的起頭滿是挫折,但他們沒有時間沮喪,而是不斷修正重製再出發,最後在短短五年內,成就了自己,也讓台灣發光。
來自台灣的Formosun 三代, 2005年 Formosun三代車奪得第五名!
那是一段年少輕狂的歲月,每個人都是團隊裡頭的小螺絲釘,他們自己口中的「打雜小弟」。在他們眼中,做太陽能車,訓練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
睿能創意Gogoro動力系統部門主管林松慶說,「因為大學大部分的人的經歷就是讀書考試,我們基本上就是一直實作、一直實作,但是那個實作還搭配設計,還搭配測試,還搭配很多製造過程的磨練。所以我覺得老師那個時候講的就是對每一個人的期望就是想要培養學生,成為那時候團隊那些學長的樣子就是一直不斷的進步,可以自己解決問題,然後慢慢慢慢成為他心目中的工程師。」
每天都是吃苦當吃補,曾經擔任結構組組長的張智凱,同時也是第一次落地測試的駕駛,被外界看好十年磨一劍,但畢業後進入職場選擇投身巨大 製造碳纖維腳踏車,卻一度乘載著超乎他所能承受的冷言冷語。
巨大機械尖端技術研發中心主管張智凱說,「我那時候去巨大 每個人聽到我去巨大都說,你竟然念到博士然後去捷安特做這種修腳踏車的工作嗎?大家都認為說自行車有什麼了不起,碳纖維很多人也都在做。可是我那時候看到的是,竟然沒有人用模擬分析的技術做設計。大家跟我說的就是,模擬分析就是一個參考,不可能會準的。可是我們在太陽能車是經歷過,你非得把這台車,藉由這樣子的模擬分析工具,做到非常安全,因為它沒有第二次的機會。你上路了,它如果在路上垮了,那我也是駕駛,我必須對整台車的安全負責。所以我一直認為說,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個工具,去把這麼複雜的車子做得好,甚至能夠參加比賽、贏得不錯的成績,我們就是有辦法把碳纖維的自行車,一樣做得很好 。」
他只是想把夢想放大,這幾乎是當年同梯夥伴的共同想法,只是大家走入的產業不同,用不同的成果發表。
當年夢想的種子灑下世界,在德國保時捷服務的徐子庭,和效力美國特斯拉的游振彥,算是進入最貼近當年太陽能車的行業。
美國特斯拉資深動力系統架構工程師游振彥說,「有人說來矽谷就像是一百多年前 很多的菁英、文豪都在巴黎。海明威說,這是一個流動的饗宴,那回過頭來看我們現在的矽谷就有點像是這種感覺。很多的優秀人才全部都聚集在這裡,所以你跟這些人一起成長,你就會成長得非常快速。為什麼台灣容不下這些這麼優秀的人?你必須要有這些土壤,才有辦法養大樹。這些人都是非常優秀的大樹,台灣必須要有相對應的土壤。我講白一點,不只是金錢的回報,還有舞台。整個台灣有沒有跨國企業的舞台,讓這些人可以做這些事情 。」
台大機械系教授鄭榮和用十年時間培養出了一群在全球帶領產業前進的關鍵少數,某種程度呼應了他先前大聲疾呼,台灣不能一味走安穩的路,缺乏資源的福爾摩沙只能仰賴人才。
但鄭榮和一面驕傲地看著弟子們,憑藉親手打造太陽能車練就的出色能力,在各領域大放異彩,卻也苦於交棒時刻遍尋不著傳人,一個需要續航的夢想,攸關下一個十年,台灣會走向何方。
太陽能車製作過程 在 太陽能車比賽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殯葬禮儀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太陽能車製作過程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ari016也提到1.媒體來源:數位時代2.記者署名:陳映璇& 責任編輯:侯品如3.完整新聞標題: 哈雷電動 ... ... <看更多>
太陽能車製作過程 在 太陽能車比賽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殯葬禮儀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太陽能車製作過程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ari016也提到1.媒體來源:數位時代2.記者署名:陳映璇& 責任編輯:侯品如3.完整新聞標題: 哈雷電動 ... ... <看更多>
太陽能車製作過程 在 KTS ITC Club - 太陽能模型車製作方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太陽能 模型 車製作 方法由創新科技學會聯同 太陽能 車隊KTS Solar Team 製作 The guidelines for making a solar model car.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