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入睡,發舊文一篇,送別余先生!
余英時先生的“擇善固執”
王丹
在我認識的很多學界前輩中,余英時先生有很多獨特之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就是他的“擇善固執”。這裡的“善”,我指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反對獨裁專制。
很多大學問家,心中都有自己的價值理念,但並不輕易表達,說好聽一些是保持一個學者的獨立立場,實則多少有那麼一些“矜持”的心態。既有了“矜持”,活得就並不是那麼自由自在。余先生則是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立場,豈止是不隱瞞,而且是大張旗鼓。
1989年中國發生政府鎮壓民主運動的悲劇之後,大批知識分子流亡海外,余先生出面爭取到大筆捐款,成立了“普林斯頓中國學社”,收留和保護了很多流亡的異議人士,這一點廣為外界所知,不需我多言但必須一再提起。而最令我動容的是,當時美國在首都華盛頓成立了自由亞洲電台,這是中國流亡異議人士聚集發聲的平台,政治色彩鮮明強烈,而余先生完全沒有因為這點而有所顧忌,長期以來,一直是自由亞洲電台的特約評論員之一,而且就跟他做學問一樣,一絲不苟,兢兢業業,持之以恆。這一點,連我都有點“看不下去”。因為在我看來,以余先生的地位,他完全可以不必以電台評論員的身分對社會說話的,他只要願意講話,所有的媒體都會關注。更重要的是,做這樣的政治評論,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而余先生已經有太多的事情要處理,何必給自己再添加工作呢?為此我幾乎每次見余先生,都會提到此事,擔心這份工作帶給他太多壓力。但是每次余先生都笑咪咪地告訴我他不會放棄這個工作。為了安撫我的關心,他說他近些年已經不自己動筆寫稿子,而是由電台的人打電話來,直接預錄他的評論,他說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精力,不會佔用他太多的時間。
余先生在電台做政治評論,既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名,他本身並不會太缺乏這兩樣東西,而電台也無法在這兩方面給他太多,而他的堅持,就是典型的“擇善固執”,因為對他來說,公開批判中共的獨裁專制,是他的一份必須堅守的良知,他必須以這樣的姿態在舉世的混濁中面對自己的良知。那麼多的學者教授,大概都會覺得在一個反共色彩鮮明的電台做評論員是“屈尊”,但余先生根本不會在意這些世俗的考慮,他想做,就做了。在我看來,這才真是一個自由主義者,這才真是“自由”的人生境界,而這樣的自由又有著厚實的知識土壤,這樣的大學問家,世間並不太多。
每次去余先生家跟他聊天,我都有一種強烈的感受,覺得自己從小看歷史,看了那麼多的中國古代士大夫的故事,而余先生,就是典型的,甚至是中國最後的一批士大夫。什麼是“士大夫”?為什麼說余先生是典型的“士大夫”?其實我也無法清晰說明。這說起來有點玄妙,但是我必須說,他內在的氣質散發出來形成的一種氣場,對我來說,仿佛就是我想像中的那樣的“士大夫”。這種氣場很複雜,包括他對於世事和人事的洞悉,而洞悉中又不失一種幾乎可以成為“天真”的東西,這種“天真”其實分明就是一種散淡豁達。他關心很多入世的事情,但是並未失去出世的高度;他涉獵很多現實問題,但是你跟他聊天,還是可以強烈感受到,他真正的安身立命的基礎,還是知識而不是激情。他的“士大夫”氣質,還包括寬厚的胸襟,尤其是對年輕一輩的包容。我在他嘴裡,有時會聽到一些對於他的同代人的月旦,但很少聽到對晚輩的批判,包括對一些有爭議的人,他也都是從鼓勵的角度評價。在我看來,除了學術上的事情之外,他對於年輕一輩的看法,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則,那就是你是否站在自由民主的立場上。這聽起來有點過於簡單,但是細想之下,我們都知道,長期堅持這樣的原則,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這也是一種“擇善固執”。
說起來,我與台灣的緣分,完全是余先生一手促成的。1998年4月,我脫離了中國的監獄來到美國,很快就與余先生見了面。他是促成我決定先去學校年一個學位的主要推手之一,並主動為了寫了推薦信,保薦我進入哈佛大學。順利入學之後,有一次到他家閒談,他對我說,應當找機會去台灣看看。他不僅建議,而且出手相助,聯絡台灣他的弟子輩安排邀請事宜,促成了我的第一次台灣之行。這對他來說,或許只是無數類似的幫助他人的小事情,但是對我的人生來說,成了一個巨大的里程碑。之後我開始每年訪問台灣,進而發展成博士論文以台灣為題目,最後選擇了在畢業後去台灣教書,一教就是八年。這一段與台灣的深厚緣分,其實完全是余先生信手推動的。余先生推動我去台灣,其實也是他內心的台灣情結的一種表現。我們後來都看到,對於統獨議題和藍綠之爭,余先生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和介入,但是對於一件事,余先生是非常執著的,那就是台灣的民主歷程。在一些重大的歷史時刻,例如太陽花學運時期,余先生遠在海外,但是保持高度關注,並很早就發表公開信表達了對青年學生的支持立場。對於近些年來中共對台灣的滲透,余先生反覆透過媒體採訪和文章表達關切,提醒台灣人民要堅守民主理念,警惕威權思想。他對台灣的關心發自肺腑,而這種關心,核心還是一個,就是台灣的民主發展。在這裡,我們再一次看到了余先生的“擇善固執”。
有時候我想,我能夠從余先生那裏學到什麼?從學問的角度說,他的高度是我只能仰望的,也無從追隨。但是回顧與余先生的交往,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到了一個士大夫精神和現代知識分子結合在一起的核心內涵,那就是“擇善固執”。這個世界上,擇善固執不僅是困難的,也是不合時宜的,但是,人生的意義,也可以經由“擇善固執”而得以彰顯和豐富。余先生走到今天,已經到了人生一個很高的境界。這個境界,或許不是我輩可以到達的;但是那個方向,卻是我們可以追隨前行的。從這個角度說,我雖然沒有師從余先生,但是說他是我的人生導師,卻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太陽花學運小論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帖,在看她的訪談文字稿時,會想起了不少自己喜愛京都的面向,她喜愛日本寺院、庭園、歷史和古老文化,即使回京都也很多次了,總是還是喜歡逛寺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她喜歡重覆拜訪同樣的寺院(我也一樣),即使不諳日文,但因為有溫柔與溫暖的心,一樣可以和許多京都人產生交流與情感上的連結,這點也很令人感動。
有一個專門在介紹京都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專頁-厭世京都(如果你喜歡京都傳統藝術,大推),有一次,在介紹伊藤若沖,我看到版主和以斯帖聊起了若沖和等伯等京都大畫家的故事和心之所嚮,這些都是對一般喜愛京都的人來說,可能較冷門或不熟悉的領域,看到兩人在版上的交流,總覺得有著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知音感。
以斯帖訪談文字裡提到的許多寺院、老鋪、咖啡館等,甚至與京都有關的書,很多都是我的心頭好,也是百去不膩的地方,所以讀來特有感覺,至於對於裡京都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們一生都探求不完的地方,接下來就請大家好好欣賞以斯帖與京都相遇的詩意溫潤故事吧!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以斯帖,喜歡畫圖,高中參加過卡漫社,大學時期讀的是法文,擅長的科目大都跟文學有關,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科人,讀碩士時雖然研究所本身的研究方向多偏政治經濟,但我卻私心地以研究文化遺產觀光為論文題目,出社會後決定追從興趣進修了設計相關的課程,目前是平面設計師,努力朝網頁設計師邁進。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從以前就喜歡待在古老、有歷史感的地方,廟宇、教堂或清真寺建築裡有種令人平靜的氛圍,雖然我不是特別哪一宗教的信徒,但我想無論是哪個宗教的神明都沒有規定「異教徒」不能感受宗教建築的美好,所以比起東京,最先讓我對日本感到興趣的是京都。
國三時第一次讀了夢枕貘的《陰陽師》後便對京都有著魔幻般的憧憬,其中充滿妖鬼的優雅古都和神秘莫測的晴明,在枯燥痛苦的求學生活裡為我點亮些許微光,平安京在我心中,就像書中說的一樣,像一道咒語,不斷召喚著我。
升高中的暑假和家人終於第一次踏上京都,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瞬間立即被其充滿現代感的外觀嚇到,不但不覺得醜,反而感到相當有趣,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應該是正在舉辦紀念新選組的活動,車站外貼了好大張的淺蔥色底的宣傳海報,讓高中時期身為卡漫社社員的我相當興奮。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目前至今去了11次(老實說是11還是12自己有點模糊)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每次去京都都會在心裡想說「嗯,來那麼多次,下次一定要去其他地方了!」
但每一次計劃旅行時又會「不小心」看到跟京都有關的新消息,新開的咖啡店、甜點店,哪家老舖又重新轉型設計了新的產品等,或許其實是心中根本還覺得不夠吧,那些造訪過的、沒造訪過的店家,那些還未去參拜過的寺院,每一次總是會有還看不盡的遺憾,所以每一次又不斷「回家」。
我自己非常喜歡參考各個寺廟的季節限定參拜行程,習慣先去觀光案內所看有什麼特展,每一間寺廟都有寶物,展出的時間也都錯開,每一個季節都有東西可看,這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去京都的原因。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不是說「年輕時去巴黎是幸運的,巴黎會一直跟著你」嗎?我想對京都來說也是一樣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迷妹心理,什麼東西和體驗都很珍貴,什麼嘗試都是第一次,我還記得連去餐廳吃飯時,把覺得設計得很漂亮的紙杯墊,小心翼翼的收進包包帶走,還有像去文之助茶屋吃蕨餅時拿到的火柴盒,到現在都還留著,這些細小瑣碎的事物彷彿連結我和京都的記憶,當然也包含與我前往旅行的家人的記憶。我到現在(前年)去京都時也依然不忘去觀光案內所收集好看的平面文宣,我想應該也有人跟我一樣,房間有一個地方都要拿來收藏那些紙張,也捨不得丟。
這幾年下來,或許是自己也慢慢成熟,開始自己有能力可以花錢出國,京都對學生時代的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旅遊資訊和消息更加流通,讓我感到自己似乎逐漸能和這座城市平起平坐了。讀文化人類學時,恰巧讀到了有關「部落民」的事情,我感到相當震撼,雖然我明白日本是個至今階級相當依舊嚴明的國家,雖然嘴上沒說,但部落民就像他們心中的潛意識歧視,範圍不只是京都,是整個關西地區都是如此。我後來也特別留意了部落民的居住地,去現場一探究竟,大概就在出町柳車站附近往北的區塊,確實,和熱鬧繁華的市區相比,和賀茂川旁的高級別墅住宅區相比,那裡特別顯得破落且安靜。
後來在百萬遍手作市集前,我遇過兩次反對核武的團體在抗議連署,那時候台灣恰巧也經歷完太陽花學運,就和家人跑去連署了(笑)還得到兩隻可以動的紙鶴小禮物,成員都是老太太,很親切地示範給我看紙鶴要怎麼動。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吧,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地方,京都也是慢慢在我心中從高不可攀的夢幻都市逐漸走下天際,當然,我也因此更能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京都。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去京都,沒遇到雪反而下起冷雨,我和媽媽去參拜真如堂,適逢淡季果然只有我們跟三兩外國人觀光客,真如堂的工作人員發現我們原來不是日本人,一位老先生立刻拿著英文解說走出來,一間間帶我們介紹。真如堂其實不大,參觀完本堂後去了其他間和室欣賞障壁畫,那麼冷的天氣裡,我們兩人包成粽子,老先生身上應該只穿了襯衫和毛衣,他講解認真,雖然英語算不上非常流利,但加上肢體語言和我對日文的一知半解,還算溝通愉快,講解到後來看到老先生的鼻涕都快流出來了,覺得有點不捨。
其中,他講解一面障壁畫,一朵蓮花盛開,凋謝,枯萎,最後蓮花的種子遺落下來,而一旁不理解生死循環的白鶴則露出疑惑的神情,像是在說著「為什麼?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沒其他觀光客,總覺得特別能體悟畫中的情感。
老先生講解完後親切地和我們道別,走進員工室拿起日清泡麵準備用餐,後來我二訪真如堂便沒有再看過他,希望他至今依然身體健康。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件事應該要說從之前一次,京都遭遇很嚴重的颱風摧殘說起,有定期關心京都的人應該都知道嵐山淹大水以及平野神社倒塌的悲傷消息,那時候看到新聞覺得「哇,好嚴重喔我的天啊」,忽然想起我非常喜歡的一間寺廟就在嵐山的山上,聽說連化野念佛寺都休息一天整理寺境,我突然非常擔心那間寺廟的情況。不會日文的我意外地找到寺廟的官網(而且還有英文版),於是我寫了一封英文信過去詢問狀況,不到一小時我便收到寺廟人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現任住持的父親)的回信,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他以流利的英文回覆,並表明十分感謝我的關心,他們只有境內倒了幾棵松樹,其餘建築和最著名的羅漢像們均無大礙。
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日本有一陣子鬧口罩荒,我後來透過社群媒體聯繫上他們,得知他們沒有太多口罩可以使用,附近藥妝店也完全缺貨,雖然很想寄口罩,但台灣那時也禁止寄口罩到國外,所以我後來把手工布口罩寄過去,並隨信附上可以放不織布在裡面等說明,過了一陣子後便收到他們的道謝訊息,他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出那三個口罩的感謝文(我自己是有點尷尬啦)。我想明年或後年,再次能造訪京都的時候,應該可以去跟他們真人相認一下了吧(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自己喜歡冬天,老實說就是因為人比較少啦(掩面)加上還有冬季限定的甜點!
有一次關於雪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曼殊院外面的弁天茶屋用餐,冬天客人很少,店裡面只有我跟家人,暖爐的熱氣和燃香的香味讓整個空間非常舒適,環境相當清幽,廚房內細小的聲音彷彿遙遠,我們坐在可以看到外面小庭園的窗邊,天氣晴朗,餐廳外通往曼殊院路上蒼茫灰濛的樹群被陽光刷上一層亮白,標準的冬日景象。老闆將我們的餐點送上後,此時外面突然下起雪來,第一次清楚地在陽光中看見雪花,真是如櫻花花瓣,一片片交疊著落下,身在室內的我們像是觀看著無聲電影,鏡頭跟隨輕如棉絮的飛雪於空中漫舞,只見雪花一下往右傾斜,一下往左飄移,順著某種節奏,慢慢停歇於石頭或青苔上,第一次發現原來雪的美,並非只有高山雪原那種遼闊,也有細緻優雅的時刻。
順帶一提,弁天茶屋是主推蔬食的素食餐廳,雖然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他們的料理卻非常好吃,推薦給之後有興趣造訪的人。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自己喜歡走美食+咖啡+寺廟(無限輪迴)的行程,美食跟咖啡應該不用多說,日本食物鮮少會讓人失望(當然是偶有踩雷),如果能對日本文學、古蹟、日本傳統美術或佛教藝術有更多了解並有興趣欣賞,我想應該會對這個城市更加著迷。
例如說,在嵐山和宇治都有源氏物語的重要場景,可以或多或少感受並想像一下當時的風情,或著是在參觀寺廟時因為某一尊佛像雕刻令你感動,或著是因為看了動畫來到桝形商店街,探訪最接地氣的在地店家,看到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和服等,我覺得一定會對京都更加喜愛。
同樣,這裡貼文只刊出一半,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網站文章詳閱全圖文,京都迷訪談計畫已經完成九篇,歡迎大家也回頭回味這些與京都產生連結的迷人故事。
太陽花學運小論文 在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 Taïwan】驚!高閔琳洗學歷抓到了?
我是因為興趣申請入學考進第四類組第一志願台大昆蟲系*,大學部學號開頭是B,畢業取得農學士畢業資格。後來報考台大碩士招考(純筆試),榜眼考進台大國發所憲政組;學號開頭R,一般生*。
不知「本來就台大再洗學歷為台大」之「台大洗台大」之所云?
啊是在空氣洗衣機噢?洗學號還差不多。
#高閔琳大方承認有洗學號
#台大也沒什麼了不起
#有國際觀的人會看學校世界排名
#行行出狀元也不是唯有讀書高
是說當年碩士畢業,本人原先確實有規劃要考個公費留考、出國洗個學歷無誤,還鎖定了留美或留法攻讀博士。
可惜當時2013 Bumbler馬英九執政後期毀憲亂政親中舔共,我幾乎每天上街頭參與社會運動直到發生太陽花;很遺憾的,在同一個時間點,我也發生了一些不幸腦波弱的症狀。
#腦波弱的下場
2013年,當時本人一時腦波太弱,一時XX衝腦;我就跟著鄉民進來看熱鬧⋯⋯啊不是,是沒啥家世背景就從天龍國跑回父親故鄉,跟著人家出來選議員、拚議會過半關鍵一席高雄翻轉⋯⋯誤以為這樣的我,頭頂就會自動發出神聖的光芒*。
#開始懂了
#難道是由愛生恨
中間在地方六年認真打拚的故事略。直到現在,學歷沒洗成的我整天被韓粉、各路網軍和對岸的外國小粉紅恐嚇威脅騷擾抹黑和霸凌,說我都沒在質詢(咦?)、都沒在做事(蛤?),辱罵我沒讀書我台灣之恥台獨井蛙(喔喔?),包括各種超級低級超級難聽歧視女性的髒話、各種問候生殖器官⋯⋯甚至還有性騷擾。
此外,可愛的鋼鐵韓粉們也在我曾經會勘爭取道路改善的巷口大概100公尺的地方成立了「罷琳總部」要罷免我。積極地找國民黨里長幫連署;甚至也幫我設計開發了有3種顏色的T shirt 週邊商品 ⋯⋯可謂相當有心。
看見韓粉們的用心與真情,別出心裁的創意和獨特的美學,真的常常讓我喜出望外,感動到無法自拔。
#深夜時段肥宅鄉民孤單寂寞覺得冷
說真的夜深人靜時,「洗學歷未遂」的我,也會經常自我感覺不良好。
我覺得自己學歷低、不如人、花拳繡腿學藝不精、無專長無專門領域經歷、知識背景不夠雄厚、學術研究能力不足、沒競爭力、中斷了學習和學術研究的道路⋯⋯;有時,我也會思考,當初若不是腦波太弱,要是真的去了法國美國洗了洋學歷有個專門領域,回來當個學者教授噴噴口水誤人子弟,說不定還比較有前途*。
#國民黨選舉撇步密技傳授㊙️
不過說實在的,繼威力彩頭獎摃龜之後,沒洗到學歷只成功洗了學號的我,跟「涉嫌找槍手代寫和整本論文抄襲」還一直硬拗說謊的國民黨市長候選人相比⋯⋯
我真的覺得輸人慘慘!
我也再次覺得哽咽覺得悲傷覺得藍瘦香菇*,要寫十個慘字啊⋯⋯
有人問,藍營是不是不潑髒水、不扯爛污不抹黑就不會選舉?
我是覺得,「國民黨不倒,台灣真的不會好」啦。
#國際巨星等級禮遇
最後我也嚴正抗議,雖然說我也不是天仙美女,又生得一副下午才會消水腫的大餅臉,總是很不上相,上鏡難看到自己都不想看;但也請藍營側翼韓粉社團,不要成天用那幾張張紅媒中時刻意超近距離詭異角度拍攝的醜照或截一些醜圖,甚至還變造我的照片改圖來人身攻擊、外貌羞辱等等的,那格調水準實在很低、相當之low。
人家疑因舔共飽受批評的國際巨星蔡依林在《蘋果日報》、《壹週刊》⋯⋯照片都沒這麼備受禮遇過。
總之感謝厚愛但受寵若驚啦我。
——————————————————
備註:
〔註一〕台大昆蟲系。
我小時候的夢想成為藝術家,但因為從小就對不同領域各種學科都很有興趣,對於學習到了高中階段就要開始分什麼文組、理組,不能同時學習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覺得討厭。
小學時我參加過台大昆蟲營,長大後依據興趣「申請入學」(筆考、實驗考+口考)進入台大昆蟲系;我喜歡螞蟻,每次做錯事被媽媽罵完,我都會溜去後面巷子撒糖餵螞蟻找牠們玩 XD。
另外,台大昆蟲系/植病系是第四類組第一志願,可謂農學院一方之霸。想學「歷史超差的舔共過氣政客祭止兀」蔡正元酸昆蟲系的,奉勸你最好再三思。
(高閔琳宣稱,不排除放隱翅蟲或紅火蟻出來咬人)。
〔註二〕台大國發所。
一直都沒有停止對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知識的興趣;本來我想故意再延畢,研究所階段直接跨領域來報考考試科目較多的政治所;但後來因特別對憲政體制和民主化有濃厚興趣,便想說不如改報考台大國發所憲政組。
當時我參加了台大碩士一般生招生考試(純筆試)。
大考前一天我又赫然驚覺,這麼愛參與街頭運動又批判性超強的我其實是考城鄉所或社會所比較適合我;但還是想說硬著頭皮去考考看好了,結果最後榜眼考進台大國發所。
既然考上,那就先進去讀了。反正一樣也能到政治所和其他所修課,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註三〕頭頂發光。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頭頂發出聖光有不少益處:
一方面,能夠吸引眾人的目光和注意力,未來也還有「高雄發大財」、「全台灣人民都很安全都很有錢」之斂財的說服力和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與可行性。二方面,夜晚微服出巡時能充當移動式路燈探照社區治安死角,減輕各里各社區巡守隊的負擔與辛勞。三方面,還能吸引一些夜行性趨光性的昆蟲,抓捕來做標本不送人、送學校教學使用⋯⋯堪稱是一舉數得,又順做功德做公益。
此外,頭頂發光,還有可能官拜行政院院長(噢他今天下午要來高雄了)。
另依照每人修煉程度的不同和頭頂發出光芒的顏色來分等級,最高不只是擔任副總統而已,還有可能榮獲梵蒂岡冊封為聖光充滿的「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爵士」成為一名經過專業認證的聖騎士。
〔註四〕關於噴口水誤人子弟的事業:
雖說做研究找教職忙升等也不輕鬆,但好處是生活至少比較單純清幽、保有隱私、忠於自我⋯⋯也還算有寒暑假可言;而遇到異次元平行宇宙拒讀台大的韓粉柯粉各種粉、翻牆共匪小粉紅的機率,也會比較低。
〔五〕藍瘦香菇:難受想哭。
——————————————————
後記:
1、我和高嘉瑜都是碩士一般生。她除了會唱歌,她也是個專業的洗學號代表。
2、鄭文燦,野百合學運世代要角,他當年是台大電機轉台大社會系畢業。本來也是相當清瘦一表人才,但中年發福以後,人稱胖周瑜,並也加入了洗學號代表團。
3、其他同黨不同黨無黨的政治工作者,原本的大學學歷,有成大、東海、東吳⋯⋯本身本來也都出自頗有名氣的國立大學、私立大學。
而在許多前輩的年代,當年大學錄取率是多低?出生率多少?有少子化嗎?大學有這麼多間嗎?以為閉著眼睛劃個幾題選擇題就能上大學嗎?還洗學歷勒~
這張圖上的人,是哪一個的論文「整本抄襲」的啦!
4、還在「負債3000億」、「氣爆貪污」和「蔡英文留英洗學歷假博士」?人家民眾黨蔡壁如「在沒有網路的年代」都知道要「上網自學」了,加油好嗎?
5、本篇文章走反串反酸自嘲風格,盼能凸顯藍營政治操作之手段拙劣以及low。
本人寫作「無意」冒犯任何洗學歷之人,畢竟我自己也是「洗學歷未遂」。
如有得罪,還盼讀者別「有心」了。
——————————
太陽花學運小論文 在 以Facebook作為實踐社會運動之工具_以318太陽花學運為例 的推薦與評價
論文 名稱(中文):, 以Facebook作為實踐社會運動之工具_以318太陽花學運為例. 指導教授(中文):, 黎正中. 口試委員(中文):, 方友平吳泉源. 學位類別: 碩士. ... <看更多>
太陽花學運小論文 在 "太陽花學運"最大苦主! 彭華幹還原真相怒討公道@CtiNews 的推薦與評價
彭華幹#反服貿#真相#綠營#側#翼#議員#台南#台灣#庶民列車責任小編:成編/邊編快點購輸入推薦代碼cti174 立即享折扣❤️2022超級同學會報名連結 ... ... <看更多>
太陽花學運小論文 在 【徵稿訊息】《台灣社會學》太陽花學運專刊徵稿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2014年春天,太陽花學運猛然爆發,二十四天的占領立法院行動展現出強大的公民社會。在這場台灣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社會運動中,台灣社會學界並沒有缺席,許多師生積極參與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