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聽到人民的聲音
◎ 作者:桃園市議員 李光達
25日晚上桃園小英之友新春聯誼,因重要選服公忙而未克前去參加。另一因素,個人也陷入掙扎,2012前及2016個人非常欣賞小英總統,當然全力支持。終於再度執政後,我黨並非無人才,卻先任用了林院長,著實令我及很多人錯愕。我黨民進黨真的沒行政人才了嗎? 此舉形同昭告國人,似乎我黨真的沒人才。若說與阿扁總統初執政時相比,時空條件完全不同。
舉個例子,水牛伯游錫堃院長是吧,因認之為人才強棒,所以才推出與朱立倫市長抗衡,應該沒錯吧?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更多的黨內人才…… 前陣子,看到一篇旅外學者寫的,蔡總統的用人哲學,蛛絲馬跡透露,是從鏡子裡找人,找與總統個人同質性高的,學者居多。不否定學者的專業學識,然而實務基層出身可能更能接地氣,更能體察民間,應該平衡廣徵。
經濟層面,若只用行政院主計資料,告訴國人我們景氣如何如何? 產業轉型又如何? 未來我們台灣經濟、產業值得被期待,綠能取代核能、雲端產業、大數據、亞洲矽谷……這些是多數人聽不懂也無感的。
馬政府執政,姑且不論如何與中方暗通款曲等兩岸政治性議題,人民期待政黨論替民進黨政府能大破大立,領航台灣走出格局,安定就業、繁榮經濟。最真實的感受一定是不管是店家或企業或個人,只問生意好不好做?口袋有無增加?購買力能否追上消費物價?
我當選了第一屆桃園市議會議員,勤走基層,傾聽聲音。有一說,我聽了內心觸動了一下,民眾說520後,第一個爭議就是端午節高速公路收費問題,民眾說,要的是大破大立,而不是與民爭小利。
再來,就是華航空服員罷工,據稱原來是計畫在暑假罷工,因為幾件事串起,新政府被認軟弱,套用破窗理論,乾脆就提前上演,倒出來考驗新政府。
再來就是一例一休,其殺傷力,媲美同婚議題,除了已經影響了2018地方選舉,後作力仍會牽動2020大選。
從黨外,及沒有黨產的民進黨,金援來自個人及認同本土的中小企業居多。保障勞權、提高勞工薪資是政見,都是被接受的普世價值,法不是不能改,而是要有周延的配套。結果,修改勞基法一例一休上路,中小企業主罵聲連連,我在基層聽到最真實的聲音,在全球化、網路普及,及財團化趨勢下,製造及商品市場已多數處於微利狀態,當然不能只顧及企業主利潤而犧牲勞權及勞工利益,照顧多數勞工絕對是政府責任,然而是因細膩度不夠的修法,搞到企業主大罵,有不少勞工也不領情,年金改革魄力未彰顯,拖拉之下,甚至搞到勞工領勞退年資也掃到颱風尾,也需延退。
雖然是在地方議會,我第一個在議事堂指出,三輸的一例一休,為何執意不改呢? 希望基層聲音傳達中央。
為什麼我說三輸呢?
第一影響當然是企業利潤,再者是高額加班費與難懂的計算方式,於是有企業主反彈說,寧可少接單、少做一點,以為盡量避免加班。於是問題就來了,偏偏就是有些基層勞工家庭需要夫妻各一方的加班費各數千元加起來,才能支應教育費用、房租或房貸,這下子,也沒了或少了,這些勞工駡不駡呢? 光有休假,沒錢!有什麼用!企業寧可少做一點的心態影響大不大? 就是營業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短徵。
身為民代,相信很多其它縣市民代也同我一樣line裡有很多群組,這些群組裡,自從民進黨執政後就不斷傳播假消息,怎麼都沒見到相關單位、部會出來澄清反駁以正視聽呢?國安、輿情報告呢? 是否失控了? 或只盡信報喜不報憂呢?
2018地方選舉大輸了,才回過神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未免顯得末稍神經遲鈍。
能平衡報導的媒體一家家淪陷,人手一機的網路又充斥假訊息衝擊執政,積非即成是,特別在同婚議題上,信心度乃日益薄弱。
國民黨在吳敦義先生就任主席後,連我在基層都傳聞,下野反對勢力分組成立數萬網軍,這些中央都不知道? 也沒任何因應對策嗎?
地方縣市首長、議員選舉,也是經過黨內初選機制產生候選人,這是我黨早已存在的黨內民主機制,不是洪水猛獸,只是第一次有現任以外加入競爭,身為黨員也咸認有競爭才能產生最強的母雞延續全面執政,相信本黨總統候選人初選出現後,仍會也必需更團結一致才能對抗國共的聯合勢力。
回應賴院長所呼籲的,無需刻意選邊站,我也認為更有助於初選後的強力團結。
站在人情義理上,去年初黨內初選民調競爭,街頭上我也掛過我賴院長在桃園市桃園區景福宮前合照,那時院長是台南市長身份來感謝桃園市民在台南震災給予的同胞情幫援。
我初選順利拔頭籌過關,地方媒體用賴清德院長牌發酵解讀,因此我因忙,也因人情義理遵循沒刻意選邊站,一切靜候本黨競爭後的最大團結。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