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日 去汙名化不能等
伊佳奇/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政策研究者(台北市)
我國阿茲海默症人口快速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估,全球平均每三秒新增一名阿茲海默症患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九月廿一日是世界阿茲海默症日,目的是為阿茲海默症與其他類型認知症去汙名化,讓世人能夠了解這一腦退化性綜合症候群,但台灣卻持續稱呼為「失智症」,衛福部甚至擅自將世界阿茲海默症日改為世界失智症日,讓患者背負著罹患「失去智慧」、「失去智力」等疾病的汙名,完全與世界阿茲海默症日目的背道而馳,府院不應再漠視。
認知症或是阿茲海默症是不會選擇患者的意識形態、政黨色彩、經濟地位、教育程度等條件,如果繼續稱為失智症,只會造成更多人不願面對、逃避、恐慌及覺得罹患這疾病是羞恥之事;如能正名,以中性、客觀文字稱呼這疾病,無論是認知症、認知障礙症、腦退化性疾病等,讓民眾願意接受與面對,台灣才能面對高齡化社會急遽發展,所帶來認知症海嘯的挑戰。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於二○一二年訂定每年九月為世界阿茲海默症月,今年的主題是「讓我們談談認知症」,該組織的願景是「今天預防、關愛和包容,明天治癒。」
雖然至今尚未有藥物可治癒認知症,所以今天的主要工作是著重如何預防,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找出哪些是危險因子,鼓勵世人認識認知症,如何去理解、關愛、包容認知症患者,讓他們繼續與家人同住在熟悉的社區中。
過去此一疾病曾被稱為「癡呆症」,二○○一年,台灣將癡呆改為失智症,由於中文是象形文字,會讓人們望文生義,無論是癡呆或是失智,容易導致恥感和歧視。因此,亞洲其他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及協會組織陸續進行了對癡呆或失智的更名。
二○○四年日本厚生省提出將「癡呆症」改名為「認知症」,並在隔年介護保險中以法律明文規定為「認知症」。香港在二○一二年改稱「認知障礙症」,社會上一般又稱「腦退化性疾病」。
世界認知症患者最多,預估超過一千三百萬的中國,前年四月上海市民政局在一項文件中公告明白要求:「服務場所內不得出現敏感或歧視性用語,如老年癡呆、老年精神病、失智等。」但這疾病未受中國官方重視,確診率極低僅百分之七,原因之一正是疾病名稱仍沿用癡呆症。
阿茲海默症月與阿茲海默症日是向各國政府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提醒他們,阿茲海默症是一個嚴重的公衛議題,隨著人口的高齡化,將嚴重影響各國公共衛生和長照服務體系。由於各國文化的差異,產生各自對認知症的誤解,九月正由關心認知症與阿茲海默症的團體提供正確資訊給社會大眾,於是出現路跑與宣傳活動。
客觀、中性的疾病名稱,是一基本人權,更是政府的責任,應是跨越政黨,以全民利益為考量的決議,府院應早日督促衛福部正名,讓台灣不再受到汙名化所苦,以降低更多家庭因汙名化可能造成的悲劇。
失智症正名 在 黄敏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90岁高龄的日本失智症权威医生長谷川和夫,在步入他晚年生活时竟然也患上失智症,NHK电视台以跟拍採訪的方式记录長谷川先生的日常生活,拍摄成一个纪录片,让你可以更了解失智症患者。
很敬佩这位老人家,依然保持在清醒的时候做研究,把自己患病当成是一个研究个案,藉以摸索在失智症新时代如何与疾病共生、持续不断的为失智症患者做更多事!
他不仅开发了失智症的早期诊断检查量表,他为了维护失智症患者的尊严,避免社会继续歧视失智症患者,还将“癡呆症”正名為“失智症”。
这是一部很值得推广及分享的纪录片,据说收看有期限,大家快快观看及分享出去哦!
https://www3.nhk.or.jp/nhkworld/zt/ondemand/video/400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