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團上架🌾
樟之細路-鳴鳳古道‧蓬萊護魚生態步道一日遊
【詳細行程】https://www.ecotourtaiwan.com/raknusselutrail/
【出團日期】110年10月22日(週五)
【行程特色】 『綠色旅遊』『綠建築之旅』
1.客庄歇後語說:崎又陡,錢又少,挑茶到獅潭,汗水流多少。肩挑重擔爬陡坡,回鳴鳳,看到膝頭出目汁。道出客家人在此生活的艱辛樣貌,一人一根扁擔,一腳一步構築出屬於台灣人歷史記憶的樟之細路。
2.地質特殊的蓬萊溪,溪中錯落而致的奇岩就是人們口中的月球石,讓生態步道更顯得奇趣,群游嬉戲的苦花魚,無憂無慮的遨遊,變成一道悠然輕鬆的水中畫,緩慢地探訪 #蓬萊自然生態園區,感受自然悠哉的氛圍,享受山林野溪之美。
#樟之細路:#鳴鳳古道
樟:原住民語raknus,細路:客語selu,簡單的說樟之細路是一條曾經充滿樟樹的山徑,代表客家先民進入原住民居住的森林,進行砍伐樟樹與提煉樟腦的百年冒險歷史。目前透過修復好的樟之細路全長約為220公里,北起桃園龍潭,南達台中東勢,主要分布在台三線兩側的丘陵山區,有些「細路」經過道路規劃重整後變成馬路,所以分為三種型態:古道步道、農路小徑與公路,但透過耆老與地圖整理出如魚骨網絡般的產業之路,令人驚嘆這條樟之細路的美與文化,讚嘆客家先民的毅力與努力,#路跟路之間串聯起山與山之間的美景,還有純樸可愛的庄頭,堆疊出帶有樟樹香氣的百年古道。
#疫情期間不想去人太多的地方
#又想走走路流流汗
#還想要吃點在地特產與風味
#樟之細路的鳴鳳古道真美麗
其他精彩的一日遊 👇
穿閱東北角岬灣‧蜻蜓石食農旅行一日遊
詳細行程:https://www.ecotourtaiwan.com/stonbo/
愛上玉峰‧與自然土地共好之約一日遊
詳細行程:https://www.ecotourtaiwan.com/yufen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龍洞 #mavicair2 #dji 大家好 ,今天想要跟各位分享我在龍洞所拍攝的空拍影片。 龍洞灣岬的四稜砂岩, 是全台最堅硬的岩石 ,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石英, 其硬度可以劃割玻璃及部分鋼鐵 ,膠結得又很緊密 ,岩色呈灰白色, 在破裂面常可見石英顆粒, 屬於沈積岩的一種, 是淺海沈積環境下的產...
「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的推薦目錄: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原森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奇岩重劃區生活機能好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閒聊] 淺談奇岩重劃區 的評價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奇岩重劃區地質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奇岩重劃區地質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奇岩重劃區土壤液化的實價登入和評價,MOBILE01、591、樂居 的評價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對啊,奇岩社區看來也不屬於土壤液化高潛勢區,顯示以前這裡 ... 的評價
- 關於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賞屋說說】 奇岩重劃區區域分析| 台北市北投區| 生態環境 的評價
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算了一下,已有18個月沒出國散心,以往工作到一個煩躁程度,我總會就買張機票到離我家車程不到5分鐘的松山機場,瀟灑地出境到日本去,換個環境也換個生活氣氛,好像就能找回辛勤工作的活力,疫情後喪失了這樣的選擇,但也讓喜歡藉著旅遊體驗非日常發散壓力的我,發現更多台灣國內山水的美好,在疫情終於緩解的夏天尾聲,我去了一趟基隆和平島。
.
基隆,一個聽起來好像很遠其實很近的地方,坐上客運40分鐘內就能到,可能跟你坐捷運去一趟淡水的時間差不多。而 和平島公園 Heping Island Park 又是基隆境內很特別的一個存在,靠著兩座橋與台灣本島相連,海岸受海水強烈侵蝕,海蝕地形發達,有蕈狀石、海蝕平台與海蝕崖等,平台的砂岩呈現棋盤式格子地形被稱之為「豆腐岩」,日本人稱呼為「千疊敷岩」,像是一千張榻榻米組成,造就成奇特地形景觀。
.
這樣的地形特色也被應用到和平島公園的VI設計,由低調的在地基隆團隊進行設計,將和平島三字幻化為奇景構成元素,「和」是日出日落的絕美景觀;「平」是綻放在夜空下的奇岩;「島」則結合海浪與島狀,看過許許多多觀光景點的VI設計,和平島可說我看過最美的一組,很敬佩經營團隊—— #宏岳國際 對設計的重視。
.
他們不只設計有品味,活動企劃也設計得很有趣精緻,最近推出的「#換換氣」企劃,其實是因應防疫而產生的有趣活動,疫情嚴重時不鼓勵出遊,但當疫情趨緩時,如何玩得安全、又能玩得放鬆開心就是企劃創意的關竅。園區經營單位宏岳國際利用和平島公園天然地景,圈出數個不同地理區塊,衍伸出四大換換氣行程:海邊、青草、自由、秘境,強調在一個自然景觀中,#同組人馬可獨自包場上下午一個時段,除了同行者與工作人員外,基本上放眼望去不會看到別人,也能放心遊玩。換句話說,如果等到疫情真正退去,再度湧進大量人潮時,像這樣宛如無人島包場的活動也很難再度實施,#可說是正因為疫情才有的超貴重企劃!
.
「海邊換換氣」、「自由換換氣」的情境主要落點在海岸,有幾個不同的行程可以選擇,你可以跟同行者一起在海邊獨立包廂放空、聽海浪的聲音,躺在沙灘上翻翻書、聽聽音樂,如果是有小朋友的家庭,他們也很貼心設計小朋友行程,海灘包廂前面有一個淺水灣,小孩可以在裡面安全玩水堆沙堡,大人在包廂放風,也有手工製皂課程可以讓一家人體驗,想要動感一點的,也可以另外預約海上獨木舟行程,到近海漂流一下思緒。
.
「#青草換換氣」則是適合想在草地上悠閒野餐打滾的朋友,有兩個景點可以選擇,可以看大船出港、或是欣賞海蝕地形,地勢較高的關係,可以遠眺基隆嶼。
.
「秘境換換氣」則是很適合揪一群人去開趴,可以一邊欣賞遠方的海天一色,一邊探索阿拉寶灣秘境中的海蝕地形。阿拉寶灣今年夏天才首次開放,因長期風化侵蝕與浪濤衝擊,海岸邊形成了蕈狀石、豆腐岩、海蝕平台等奇特地質地貌,宛如一座雕刻美術館;島工將海岸與阿拉寶灣中十個造型特殊的石頭特別取名,集合了「#十大守護岩」,如人面獅身岩、鱷魚岩淚、花豹岩等。
大地餐桌就位在這奇岩環繞的環境中。管家帶大家走到定點後,便送上在地美食宴席,可以好好感受在海蝕地形上用餐的奇異感受。這個行程還能追加 戶外瑜伽課 的課程,讓老師帶著大家在海岸聆聽海浪與自我的聲音,排除一個禮拜累積在身上的壓力與毒素。在阿拉寶灣包場的全配行程中,#主辦單位還很貼心地準備隨行攝影師,能為大家拍下在戶外餐桌歡聚以及體驗戶外瑜伽的畫面,讓參與的每個人都能盡情地將自己放逐於大自然之中。
.
體驗時,用了一天體驗了海邊、自由、秘境的換換氣行程。很喜歡「#海邊換換氣」海岸邊獨立包廂的概念,裡頭有鋪上色彩鮮豔的棉麻布與抱枕,就算什麼都不做在當中發呆,也能讓人暫時從煩悶生活中逃離幾個小時,建議去的時候可以帶藍芽音響,放一點自己喜歡的鬆軟音樂,得到身心靈的放鬆。而「#秘境換換氣」行程中,阿拉寶灣的大地餐桌也很有趣,在抵達之前我們走過一條很特別的步道,是園方在疫情衝擊不得不休園的期間,使用減少生態影響之工法所鋪設的「#生態石籠步道」,避開生態豐富的潮池,從搬運石頭、鐵網到固定步道,每個步驟都是由園方島工們細心親手完成,並且再三確定是否安全無虞,這樣為生態付出的用心實在讓我歎為觀止。
.
後來進行「#自由換換氣」的動感行程,我們到海岸邊體驗了不同強度的戶外活動,首先搭上了 #獨木舟 跟隨教練出海,人生沒玩過獨木舟的我可說是緊張非常,隨海浪漂流一陣,跟同伴很有默契地快速掌握訣竅,10分鐘後就已能在海面上自由進退轉彎,感覺自己明年可以去參加端午滑龍舟。後來看到另外一組人在實驗嘗試「#SUP」(Stand Up Paddle),中文是「立式划槳」,看到許多人不斷在槳板上站起又落水,實在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駕馭這項水上活動,半推半就下上了槳板,意外地站得很穩,看來是平常重訓練腿發揮奇效,但懷抱著可能落水的恐懼無法自由滑水前進,感覺需要再花點時間練習。
玩了一整天到夕陽時分,我們走上瑜珈墊開始體驗 #戶外瑜伽 的課程。隨著老師一字一句帶領伸展扭轉肢體,耳邊伴隨著一陣一陣的海潮之聲,氛圍十分放鬆,感覺靈魂好像要出竅飛進海面的夕陽餘暉,為整個行程畫上最美的終點。
.
目前這個限定企劃開放到9月底,行程都有附上管家為參與者準備的在地美食,當然你也可以多帶一些自己喜歡的酒或食物加菜,重點是趕快抓緊夏末的尾巴,為這個疫情搗亂的夏天,預約留下美好的回憶。
換換氣企劃官網
https://www.hpipark.org/take-a-breathe
#預約買票網址我放連結
#和平島公園 #換換氣
#picnic #summer #relax #sup #surfing #food
#drink #afternoontea #sea #park
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土耳其最著名的世界遺產之一卡帕多奇亞,最初因火山爆發而形成的特殊石灰岩地形,據說西元開始,即有基督教修士利用此地石灰岩地形洞穴隱居修行,之後的幾千年,這個區域除了有基督徒、西亞各國民族陸續移居至此,洞穴式民居建築逐漸發展直到今日。讓卡帕多奇亞在1985年即獲得世界遺產的認證,除了充滿自然景觀特殊性,更是西亞地區人文歷史重要遺跡。
來到卡帕多奇亞,當地旅遊業者早已規劃好各式行程,讓遊客得以盡情領略此地之美。當地所有旅館、旅行社都可以代為安排搭乘熱氣球、以及綠、紅、藍三條健行路線的套裝行程。卡帕多奇亞包含區域甚廣,若沒有車,想靠著雙腳或搭公車遊歷,有點困難。因此慎選旅館、旅行社,直接向他們買行程,是最方便的,當然事前的功課,慎選值得信任的旅館,也就關係此趟行程是否盡興。
雖然平常不是登山咖,也並不特別鍛鍊腳力,但若知道當地可以健行走上一段,總是能吸引我。我想我是享受走路的過程,多過於登頂達成目標的成就感。卡帕多奇亞的的地形,自火山爆發後,經過時間風化,加上人類遷徙至此生活的歷史累積,大自然與人文彼此融和出豐富的變化,穿梭在峽谷路徑,沿途奇岩瑰麗,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藝術創造力,隨著逐漸風化的石階攀入洞穴,你也不得不佩服人類可以與自然如此融和,沿途洞穴建築,有修道院、民宅、發展地下水道、地下城。很長一段時間,洞穴建築因為位處隱密、加上裡面綿延不盡的空間,它掩護人們躲過一次次動亂。這一大片土地從來都不平靜,不管是從亞洲來的,還是從歐洲來的,任誰經過都想插旗,號稱這兒屬於自家門口,而受苦的卻永遠是那些只想好好的生活的人。
行程的最後,嚮導帶我們來到玫瑰谷Rose Valley,這片山谷因為地質顏色像玫瑰,所以被稱為玫瑰谷,這一天天氣晴朗,岩層在豔陽照射下,漸層的白灰、土棕、草綠色大地色系,還有療癒的玫瑰色,規律又自然揮灑其上。走了三個多小時路程,我們一行人,一個年長體衰,另兩個缺磨練,漸漸地都有點累了,嚮導鼓勵著我們,到了目的地要請我們吃傳統煎餅,提議當然誘人,但千里迢迢從東亞來到最西亞的我們,此時卻不急完成行程,時間還早,我們只想慢慢走,也許再多看一眼也好。
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龍洞 #mavicair2 #dji
大家好
,今天想要跟各位分享我在龍洞所拍攝的空拍影片。
龍洞灣岬的四稜砂岩,
是全台最堅硬的岩石
,因為它的主要成分是石英,
其硬度可以劃割玻璃及部分鋼鐵
,膠結得又很緊密
,岩色呈灰白色,
在破裂面常可見石英顆粒,
屬於沈積岩的一種,
是淺海沈積環境下的產物,
在凹陷的岬面上,常可見許多邊緣
呈鋸齒狀的岩層,交疊並平鋪其上,
亦與斷層線縱橫交錯,
故滿佈各種粗細不一的線條。
鋸齒狀岩層是由節理所構成,
是砂岩地形常見的現象,
當堅硬的砂岩,受大強大壓力擠壓時,
十分容易破裂,形成互相垂直的裂紋
,後又經過海水不斷侵蝕切割,
而較為脆弱的節理,逐漸剝落,
最終形成鋸齒狀的邊緣,
這也造就龍洞獨特的地質景觀與風貌。
常常可以跟攀岩愛好者、潛水客和釣客擦身而過
,這就是台灣東北角龍洞的日常寫照。
有著磅薄氣勢的懸崖峭壁
,有著渾然天成的海蝕洞奇觀,
有著白岩聳立的海岬地貌,
有著超乎想像的地質結構,
以及一望無際的藍藍大海,
這就是龍洞的迷人之處。
用毛筆表現線條,是水墨藝術的重要元素,
找尋適合呈現此特質的題材,
必然成為水墨創作者無法逃避的重要的課題。
無論是梅蘭竹菊,還是斧劈披麻,
在前人的開發下,皆有著令人佩服不已的藝術成就。
透過提按頓挫粗細濃淡,
將線條美學與現實物象完美組構,
也讓後學們深深有感而不斷的傳承與效法。
粗糙的表面,
特異的造型,
脫俗的結構
,與滿佈的線條,
當靈感枯竭時,
不用花費太多氣力,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就能抵達,
這就是我選擇畫龍洞的最大原因。
既然選擇,也就必須花費最大的力氣,
將它走透看透
。長年的觀察與密集的走訪,
就算是頂著烈陽汗流浹背下
,也是不能躲避的功課
。
雖然最近比較往花東地區采風,
也在那裡找到了新的創作題材,
但那個學習對奇岩海濤的觀察方法,
與拿捏作品元素的取捨過程,
直到今日,還是讓我深感收獲良多,
難以忘懷。
東北角龍洞不算是一個太大的地方,
但上上下下,還是會讓人氣喘吁吁。
有絕崖,有奇石,有海岬,有烈陽。
龍洞入口有三處,
卻都難以一次走完,
每次前往朝聖,都只能選擇一個。
一趟兩三個小時,也保證讓人隔天雙腳抽痛。
有機會就來看看,多年來也忘記來了幾次,
拿起Canon相機爬遍所有的景點,
拍了數千張影像檔,
但越是深入了解
,越是覺得造化無窮
,越覺得更應該謙卑
,就如同書法家的日課,
累積了數十年,
一本帖寫了數百通,
還是一遍又一遍的寫
,深入了解之難,無法想像,
這也是之前持續創作此主題的緣故。
來龍洞這麼多趟,最難忘的插曲,
還是之前玩空拍機
拍攝龍洞景觀那段期間。
在第三趟飛行的最後階段
,竟然因為電力耗盡,
而在我眼前掉入海裡。
當時心中有無限的懊悔,
為何不再飛近一點?
為何這麼貪心飛的太遠?
為何不把之前的影像存檔再飛?
但再多的悔恨也無濟於事!
想的跟做的不一樣,或許只有冒險
,才能有更多收穫的可能
。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vflCo8IDhI/hqdefault.jpg)
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國家級風景區,1986年11月12日公告計劃,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處。位於台灣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市、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另外,園內的高山地帶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如山椒魚等。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1984年完成界定國家公園範圍。1986年11月12日,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正式公告實施,國家公園範圍南北長約38公里,東西寬約41公里,面積共計92,000公頃,涵蓋行政區包括花蓮縣秀林鄉74,800公頃、臺中市和平區9,500公頃以及南投縣仁愛鄉7,700公頃。
2016砂卡礑步道長度為 4.4公里,單程步行約二小時。夏季最受歡迎的親水路線當屬砂卡礑步道了,砂卡礑是立霧溪第一條支流砂卡礑溪中下游溪谷的總稱,步道全程都是沿著砂卡礑溪左岸的溪畔行走,由於大部分是沿用早年臺灣電力公司在興建發電廠輸水管與攔砂壩時闢建的施工道路,因此平坦易行。步行砂卡礑步道,除了欣賞沿途美麗的大理石峽谷與清澈迷人的溪潭外,步道前半段大都是開鑿在峭壁下的明隧道,也很有特色。途中共有檢查哨舊址、攔砂壩與三間屋等據點。其中,檢查哨舊址原有五間原住民住家,又稱五間屋,但是目前與三間屋一樣都已成了廢墟。前往砂卡礑步道,原本都是從太魯閣峽谷口的收費站旁小徑走下立霧溪,涉水過溪後,從砂卡礑溪與立霧溪合流接上步道山徑。自從中橫公路改建工程在砂卡礑溪溪口建隧道與新橋後,現在前往砂卡礑可直接從谷口橫過砂卡礑溪接步道。燕子口步道位於中橫公路179公里處,此地向西經靳珩橋,延伸至錐麓大峭壁,長度約1.37公里,沿途漫步單程約30分鐘,是太魯閣峽谷 最精華的路段。沿著燕子口步道,一路可欣賞太魯閣峽谷 、壺穴、湧泉和造型獨特的印地安酋長岩。這是因為立霧溪流經燕子口 這段時,溪床特別狹窄而深,可謂「一線天」,溪流通過時,受到擠壓,速度加快,侵蝕增強,溪水就沿著節理豐富的大理岩層,雕鑿出優美壯麗的奇景。若從觀景台上,可聆聽立霧溪谷的淙淙水聲,亦可遠眺令人驚嘆的奇岩峭壁。九曲洞步道原本是中橫公路舊道,為抒解中橫公路交通及讓遊客便於欣賞峽谷景觀,維護遊客安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擬定人車分道計畫。1996年九曲洞隧道開通,讓車輛行駛隧道,原中橫路段則改成人行步道,使遊客能在沒有車輛的干擾下,悠閒地欣賞太魯閣峽谷景色。九曲洞隧道全長700公尺,是中橫公路最長的隧道。全長兩公里的九曲洞步道,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步道緊倚著高山深壑,向下俯瞰則是急湍的立霧溪水,兩岸山壁緊峙,鬼斧神工與險峻的地勢令人讚嘆震懾。除了峽谷之外,大理石岩壁上的斷層、節理、褶皺等地形,以及在峭壁上絕地逢生的岩生植物,都是值得觀察的重點。九曲洞步道路面寬闊平緩是一條大眾化的遊憩步道,和戶外地質教室。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HtLsifkp5o/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S0QoSVhdrCBInOsl7t8RB1R29NA)
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閒聊] 淺談奇岩重劃區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版大晚上好小妹我是天母信義房屋的業務繼上次天母篇各位版大不棄嫌,這一次小妹來分享一下北投區-奇岩重劃區的心得大部分都是個人觀感與淺見, ... ... <看更多>
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奇岩重劃區地質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在奇岩重劃區地質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roger31311也提到餐廳名稱:藝奇日本料理岩板燒台北衡陽店消費時間:2022年/12月地址: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52號 ... ... <看更多>
奇岩 重 劃 區 地質 在 奇岩重劃區生活機能好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在看奇岩重劃區有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那邊的房子好像都賣得差不多了目前就 ... 據我查市府土地重劃單位的地質探勘資料,那裡土地的地質不是限高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