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端午節已經過了
但我愛粽子的心不變😍
【真正的粽子戰爭——接下來道路很漫長】
https://goo.gl/8wNmis
↑網頁好讀版
又到了年復一年戰南北粽大戰的時刻。
但經歷每一年的論戰,我仍然不知道,倒底哪一種粽子好吃,哪一家粽子最好,最值得吃。
網路上根本沒有一篇完整的粽子評比文啊啊啊啊。
就算是食記,內容看起來也是大同小異,大多數沒有半點參考價值。
於是,我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真正的粽子戰爭,來自於瘋狂以及實踐。
我找了十二個人來進行台北地區粽子名店的盲評會。
共收羅了十一家台北過去上榜的知名粽子店,進行嚴苛但只代表我們自己個人舌頭的評比流程。
如果依照系統來分,共計包含:
(1)北部粽:
阿欉大橋頭肉粽|阿桐阿寶肉粽|雙連肉粽大王|億長御坊東坡肉福菜粽
(2)南部粽:
府城王記南部粽
(3)湖洲粽:
南園湖洲粽|立家湖洲粽|合興湖州粽|蔡萬興湖粥粽|四喜湖洲粽 |九如商號湖洲粽
(4)裹蒸粽:
立家廣式裹爭粽
(5)客家粄粽:
立家客家粄粽
(6)上海素粽:
九如商號上海素粽(內含烤麸)
(7)甜品粽:
立家湖州豆沙粽|億長御坊豆沙鹼粽
(8)奇門粽:
合興雞腿棒棒粽|合興牛腩粽|立家花雕雞粽
而這一篇文章就是盲測的結果,如果只想知道結論的人,可以直接拉到最後面。
但容許我在正式開始之前。
簡單科普一下粽子小百科。
粽,傳說起源來自中國汨羅江一帶,以前叫做「糉」。
它的解釋是「蘆葉裹米也」。
所以後來只要是葉子包裹糯米(甚至不一定要糯米,因為最早是黃米)的食品,就可以說是粽子。
然而,其中至少有五大地區擁有粽子的傳統喔。
這五大地區分別為
——京、浙、川、閩、粵。
而台灣的南北粽戰爭的開打,則是一直到蔣介石跑來台灣以後,粽子才正式在台灣開始成為年度流行產品的啊(咳)。
然而,在台灣能夠找到的粽子,大概只有三種類型——
浙系粽:湖洲粽
閩系粽:北部粽、南部粽、鹼粽
粵系粽:客家粄粽、裹蒸粽
京系粽中所包含的黃米大米粽、四川包有豌豆的辣粽,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在台灣找到過,如果有人知道哪裡可以買到的話,希望能夠告訴我。
以下,正文開始:
【北部粽】
阿欉大橋頭肉粽|阿桐阿寶肉粽|雙連肉粽大王
億長御坊東坡肉福菜粽
葉子:桂竹葉(褐色,其實是筍殼)、麻竹葉(綠色,香氣重)
煮法:蒸煮
作法:長糯米,和配料一起爆香炒過。
內餡:蛋黃、瘦肉、香菇、栗子
醬料:甜辣醬系
由於購買的時候,石門十八王公劉家粽早已完售,並且不補貨。
所以進入盲評的店家是3+1。
三顆粽子的外觀上幾乎長的一樣。
但是,台北的北部名粽,基本都有一個特點
——特製醬汁。
任何一家粽子,如果搭配特製醬汁來食用,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跟醬汁經過巧妙的組合的粽子,才是真正的北部粽,沒有醬汁的北部粽,除非經過特別調整,不然就形同沒有完成的料理。
那,那個醬汁呢!?所以我說,那個醬汁呢?
除了億長御坊東坡肉福菜粽號稱是去年網購第一名,不需要任何的醬汁外。
阿欉、阿桐阿寶、雙連肉粽大王都附上了醬汁,就顏色上來說。
阿桐阿寶的醬汁顏色略淡,稠度也最稀,明顯的是自製醬汁。
雙連肉粽大王的醬汁顏色次之,味道最像是甜辣醬。
阿欉大橋頭的醬汁顏色最深,但醬汁味道濃厚,帶有甜辣口感。
究竟醬汁是將北部粽增色,還是搶過北部粽的風味,在盲測以後,非常明顯的地可見分曉。
(1)阿桐阿寶肉粽
評分:★★★★
阿桐阿寶使用的是瘦肉,糯米的部份表現一般。但醬汁能夠調和粽體的味道,搭配微甜醬汁以後,能夠有效地將肉粽的膩味解掉,醬汁明顯不是使用甜辣醬,但吃不出是什麼種類的醬汁,確實是獨門秘方。
(2)阿欉大橋頭
評分:★★★★★
阿欉大橋頭使用的同樣是瘦肉,在糯米的部份表現最佳,在醬汁的部份,有大蒜醬油的味道,整體的醬汁應該是使用兩種素材(甜辣醬、大蒜醬油)調和而成,其中包含五花肉,而它的特點是,比起其他家的肉粽,它多了紅蔥頭,因此整體的香氣更為濃郁,也與油飯有明顯差異性。
(3)雙連肉粽大王
評分:★★★★
雙連肉粽大王選用瘦肉,香菇最小。因此香氣的表現上最差,但糯米的口感綿密扎實,吃的出食材的層次,而因為香菇的味道略淡的關係,反而突顯了蛋黃以及栗子的香味,彰顯了這一家肉粽主配角分明的傳統。
▲北部粽總評:
在正統北部粽的評比下,盲評結果是阿欉大橋頭略勝,無論是醬汁的表現,還是肉粽本體,都能夠在試吃以後,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
但雙連肉粽大王和阿桐阿寶肉粽也不俗,尤其是雙連肉粽大王,在三家肉粽中它僅僅只賣四十元,在北部名粽中是價格最低的粽子。
▲同場加映:
(4)億長御坊東坡肉福菜粽
評分:★★★★★★
當一拆開這顆粽子,其味道瞬間就秒殺前三顆北部粽。
粽子味道再濃,也沒有誇張到在拆開一角,味道就完全溢滿鼻尖。
如果說,前三顆北部粽的層級,還在一般北部粽的層級的話,東坡肉福菜粽就已經完全上升到了另外一種檔次,它挑戰了一般粽子不會注意到的料理美學
——「氣味」。
如果說,主流粽子基本上是嘗試你的舌尖對抗,福菜粽就是同時挑戰了你的鼻尖。
無論是梅乾菜所產生的濃郁香氣,以及一拆開來的糯米黏滯度……
都會讓人有一種:「你是故意混進北部粽的粽子吧!啊啊,你進來加入戰場,我們還要玩什麼啊!」的感覺。
其實從粽葉的使用上就是一個明確的隱喻。
一般黏滯度高的粽子,它粽葉絕不會選用桂竹葉,而是使用麻竹葉或月桃葉。
這是一顆選用麻竹葉的粽子,這也間接了暗示它絕對經過特殊處理,至少糯米不是炒到全熟,而是在三分熟或半熟的情況下,進行後續工法。其實粽葉的使用,和糯米與配料是同等重要的,因為無論是水煮,或是蒸煮,粽葉的香氣都是ㄇ最後加成粽子視覺、嗅覺、味覺的的關鍵要素。
東坡肉福菜粽最神奇的地方是梅乾菜完全散落在糯米中。
我推測很可能在製做過程中,就將梅乾菜混入長糯米,導致香氣以等比級數往上疊ㄇ加。
梅乾菜吃起來爽脆,糯米吃起來柔嫩,東坡肉的肥瘦相間,入口即化。在咬下去的一瞬間,將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剛覺得膩的同時,蛋黃的鹹味又馬上沖淡膩味。吃完一顆後,馬上想的是自己為什麼沒有多買一顆。
(所以隔天就馬上多買了四顆回來屯。)
【南部粽】
府城王記南部粽|南園南部粽
葉子:麻竹葉(綠色,香氣重)、月桃葉(非竹葉,香氣淡)
煮法:水煮
作法:圓糯米,生糯米加上炒好的餡料。
內餡:瘦肉、三層肉、香菇、蛋黃、紅蔥頭
醬料:醬油膏、花生粉
在購買的時候,朋友表示:「你確定要在台北地區,找南部粽?」
沒錯,地理限制是一個極大的困難。
除非事先網購南部地區的南部粽,不然的確在北部裡面,能夠購買到的南部粽,也很可能不是真正道地的南部粽。
這是在這一場盲評中最大的困難。
我們需要更多的南部粽加入戰場,才能夠進行一場真正限縮地區的行前賽。
那在台北地區,知名的南部粽店家是哪家呢?答案無一不指向——府城王記南部粽。
因此在購買的同時,盲評的結果也顯而易見,南部的料理一向注意「甜味」,因此南部粽同樣地注重醬料的使用,尤其是
——花生粉。
但對於南部人來說,使用不使用花生粉,則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1)南園南部粽
評分:★★★
不少店家都有賣南部粽,在基本上缺乏名店的情況下,只好選擇湖州粽歷年的代表店家——南園所賣的南部粽當作對照組。
南園的南部粽基本上可以說的上是一顆可圈可點,表現平凡的南部粽。南部粽必定黏絲,糯米必然不散落,但這顆粽子口感上食材各自的味道分明,缺少融合。在味道上也偏淡,一沾上花生粉的時候,花生粉的味道會完全蓋過粽子本身。
(2)府城王記南部粽
評分:★★★★
做為台北地區一排隊,民眾必拿個十顆、五十顆,甚至是百顆以上的粽子名店。用料大膽豐富,黏稠度比起一般的南部粽要高,味道濃郁,在糯米的表線上黏稠中帶軟,不管是豬肉、花生、栗子或蛋黃,都更加軟。但也同時失去了花生屬於堅果類的脆度。在口感上會酌扣一些分數。
南部粽多半在食材上會更多元,豐富。
府城王記的內容物足以說得上是達到南部粽的平均水平以上。
不但有大朵香菇、大顆栗子、五花肉、蛋黃、花生、蝦米,屬於正宗南部口感,盲評結果十二人一致通過比起南園南部粽表現更加出色。
▲南部粽總評:
但根據道地南部人表示,這顆粽子還有能夠添色之處,因此暫給四分。
如果你人在台北,想吃道地的南部粽。
那沒什麼好說的,你的唯一選擇
——府城王記南部粽
【湖州粽】
南園湖洲粽|立家湖洲粽|合興湖州粽|蔡萬興湖粥粽|四喜湖洲粽 |九如商號湖洲粽
葉子:麻竹葉(綠色,香氣重)、月桃葉(非竹葉,香氣淡)
煮法:水煮
作法:圓糯米,半熟糯米
內餡:鹹粽為醃製後的一肥一瘦兩塊五花肉。甜粽為紅豆沙或棗泥。
醬料:無
在近年來非常有名的粽子,屬於浙系粽,在正統的汨羅江系粽子中,最有名的兩種粽子便是
——湖州粽
——嘉興粽
同樣的台灣有南北戰爭,而每一年大陸浙江一帶也會掀起湖州嘉興大戰。
在台灣湖洲粽店家不少的原因是國民政府進入台灣時,許多兵民皆為浙江一代的居民,後來居於北部居多,因此湖州粽,在台北變成為另外一個有名的粽系,超然獨立於南北粽之爭。
有一種說法是,吃過湖州粽後,會更加理解粽子的本質。
湖州粽的配料一向單純。
鹹粽的部份通常至多不會超過三項:
圓糯米、五花肉、鹹蛋黃。
甜粽的部份,則會用豬板油熱鍋煮豆沙,讓豆沙融入油脂的味道。
湖州粽挑戰了最單純的配料,最簡單的融合,就要攻破你的舌尖。由於地區的因素,很多人將湖州粽視為「正統粽子」,它的特徵是不是三角粽,而是呈現枕頭狀的枕粽,非常好辨認。
本次在湖州粽盲評會的項目上,收集了六家湖州粽進行評比,應該是囊括了台北所有知名的湖州粽名店。
其中在價位上,蔡萬興湖州粽、九如商號湖洲粽兩家最為昂貴,皆超過八十元。
其他價位落於六十元上下。
(1)立家湖州粽
評分:★★★★
立家湖州粽在人潮排隊上,和合興不相上下,這一家粽子的特色除了湖州粽外,就是獨特的花雕雞粽以及廣式裹蒸粽,往年還有賣一顆一百六十八的金華鮑貝粽,今年則沒有販售,湖洲粽的部份在粽體上和合興大小相若。
立家湖州粽在糯米的表現上略為沾粘。五花肉經過醃漬的纖維感明顯,但香氣十足。肉與米飯的味道並沒有完全相容,層次感太過於明顯,但表現仍算佳作。
(2)合興湖州粽
一般:★★★★
雙鮮:★★★★★
合興開發出不少除了湖洲粽外的特色粽子,比如雞腿棒棒粽以及牛腩粽。過去在這一家粽子的評價上,多半以「糯米」為勝,也就是在呈現肉體與糯米的同時,更加側重了糯米這一塊的工法。
合興湖洲粽在糯米的表現上顆粒分明,又不失軟嫩。比起立家更具備香氣,五花肉的工法除了醃漬外,很可能有經過滷的程序。
由於米飯與肉的味道都非常明顯,致使兩者之間融合度不足。
但如果選吃了雙鮮湖州粽,則味道會大幅改善。
雙鮮湖洲粽加入了半條的金華火腿,金華火腿會恰好補足中間缺失的一塊,五花肉→火腿→米飯三者有層次又彼此融合,尤其是金華火腿的鹹度,恰如其分地刺激味覺,將其他食材的味道表現的更加明顯。
在本次評比中由於我個人事先吃過合興湖州粽,因此直接選用了最好的雙鮮湖州粽,以增加美味,對於不喜歡米粒分明口感的人,可能在整體分數上會有所漂移,但在雙鮮湖州粽的部份,在南門市場的三家(南園、立家、合興)湖州粽相比之下,比較多人盲評後傾向這一種粽子比較好吃。
(3)南園湖州粽
一般:★★★★★
金華火腿:★★★★★
在南門市場排隊最長的粽子名店,也是南門市場三家湖州粽中,體積最大,份量最重的湖州粽。在內餡的比例上,南園的肥肉比較多,因此油脂的比例也最高,同樣的入口即化,因為增加了油脂比例的關係,使的肉味有辦法深入糯米飯中,因此在味道上是相容一致的。
在單一食材上,可以說是小勝合興湖州粽,但遜於合興的雙鮮湖州粽。
如果加入了南園最知名的金華火腿湖州粽進場比較的話。
則會出現金華火腿的味道過於明顯,應該用了獨特的手法煙燻過,吃下去的時候反而印象全在火腿上,大幅地壓制了糯米的表現。使得感覺上火腿雖然把分數大幅拉高,但是火腿的油脂不足以滲透入糯米中。呈現了味道分離的狀況。
但因為火腿好吃,米飯味道稍嫌不足,一加分一扣分的情況下,依然維持了五分的好評。
(4)蔡萬興湖州粽
評分:★★★★★★
店家同樣位於南門市場附近,但價格明顯高出一截的湖州粽,要價要八十元以上,購買的時候他會很貼心地放了一張紙告訴你該如何烹煮。
在眾多店家比拚五花肉的同時,能夠增色的幅度很有限。而蔡萬興硬生生地在味道明顯勝出一籌的秘訣,我想應該是糯米,在這顆湖州粽咬下去的瞬間,溢出的不只是米香,而是
——酒香。
蔡萬興的糯米顏色偏黃,色澤比起南門市場的三家更淡,體積也更小。
在粽葉處理上,據店家表示,他們選取了大粽葉(月桃葉),上選黑毛豬五花肉剔除肥雜油,獨門醬汁醃漬一夜。
而糯米的部份處理則是非常講究,使用了醃米的醬汁(對,他們把米拿去醃漬),入水煮幾個小時,再冷卻幾小時,再拿去急速冷凍。
因此蔡萬興要更強,更好吃的要訣。
就是他們多了糯米醃漬,增加口感,增加味道,並且用具有相同成份的醬汁做為中繼,將黑毛豬五花肉→特製醃肉醬→特製醃米醬→糯米依序引導,使味道融為一體。
難怪在價格上硬生生要高出一籌。
無論食材的品質,工法技術上的展現,都堪稱為藝術品。
(5)四喜湖州粽
評分:★★★★★★
四喜湖洲粽的價格壓在五十元上下,如果純論CP值,而不進入高價位食材的戰爭中,四喜是很難德的平實美味。
四喜湖洲粽可以說是這六家湖州粽評比中,最值得購買的湖州粽。
首先因為南門市場的名氣,加上蔡萬興和九如商號皆為知名江浙菜系的店家,這五家店的知名度都非常誇張,致使通常一般在購買湖州粽的時候,四喜往往就會成為在地版隱藏版美食。
它的湖州粽產量少,不大量供貨,每四小時出單一次,很快就完售。
我建議在下午四點的時候,準時到現場購買。
位於信維市場的二樓一處狹小的店面,始終低調,謹守品質與美味。
在肉的部份它選用瘦多於肥的黑毛豬梅花肉。
也是目前所知的湖州粽中,唯一使用「梅花肉」的店家,吃過火腿肉、吃過五花肉,但是就是只有四喜使用梅花肉。它使用上海豆瓣醬油,醃漬至少兩小時。
不同的肉,不同的醃漬手法,使的味道明顯地和其他湖州粽有所區隔。更因為梅花肉的關係,肉的軟爛程度是入口即分離,但因為瘦肉的成份更多,所以不會像是蔡萬興的黑毛豬五花肉一樣入口即化。
以純粹肉來論的話,四喜和蔡萬興剛好是對照組。
蔡萬興使用黑毛豬五花肉,肥肉大於瘦肉,入口即化,口感滑嫩,肉感輕。
四喜使用了黑毛豬梅花肉,瘦肉大於肥肉,入口即分離,口感軟爛,肉感重。
四喜為了讓米飯入味,在米飯中添加了以往湖洲粽只在甜粽類中才會使用豬板油,讓糯米的味道充滿油脂感。
因此四喜低調好吃的要訣。
就是將黑毛豬梅花肉→上海豆瓣醃肉醬→豬板油→糯米依序引導,使味道融為一體。
在醬料上的選擇上,並沒有像蔡萬興那麼獨到,但是擅用了現有的素材進行完美的調和,我認為在技術上並不下於名店。
我真的很怕這家漲價,便宜又好吃。
用一句評語總結蔡萬興和四喜,那就是巴西隊和冰島隊的差別啊!
(6)九如商號湖州粽
評分:★★★★★★
在湖州粽的亂鬥中,九如商號也屬毅力不搖的店家。如果要給出它的湖州粽的第一印象,那我想我會說,它是最接近上海口味的粽子。
這句話說來有點難懂。但是因為台灣的湖州粽,全數都做過了在地化調整,成就了他們各自的特色。但是九如商號則是一反其道,忠實呈現了上海粽子的口感,其中高粱酒的味道非常明顯。
上海湖洲粽大多含酒味,知名的是紹興酒湖洲粽或是高粱酒湖洲粽。
九如商號湖洲粽,則是放了醬油、青蔥、薑、糖、鹽,再加上金門高粱下去醃漬去筋五花肉,其中薑與青蔥則是攪拌成汁,直接浸潤五花肉。
明顯醇厚的高粱酒味,是九如商號湖州粽的特色。
同樣具有酒味的湖州粽,則是蔡萬興湖州粽,因此在這裡可以做上評比,在蔡萬興與九如商號之間,由於蔡萬興多了米飯處理的工法,以及特殊醃漬手法,因此在醃料的感覺會更大於酒味。
但九如商號的酒味更加濃醇,這大大地增加他的獨特性,在不輸其他家的工法上,更增添了其特色。
▲湖州粽總評:
在湖洲粽系的盲評中,蔡萬興、四喜、九如商號是幾乎不分軒輊的,盲評比例相當平均,然而若將價位也加入評比項目的話。
毫無疑問地,四喜成為這一波六家湖州粽中,最為突出的一顆粽子。
但如果不考慮價位,可能最好吃的是蔡萬興湖州粽,也就是傳說中的南門市場真正的隱藏王者。
如果以特色論,九如商號更是不能錯過。
【裹蒸粽】
葉子:荷葉、冬葉
煮法:水煮
作法:圓糯米
鹹粽餡料為:火腿、鹹肉、燒雞、叉燒、燒鴨、栗子、香菇、蝦
甜粽餡料為:蓮蓉、綠豆沙、紅豆沙、栗蓉、棗泥、核桃。
醬料:無
分為甜粽與鹹粽兩種。
除去五星級餐廳中能買到的裹蒸粽,最容易取得的裹蒸粽是南門市場的立家裹蒸粽,但裹蒸粽是來自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的特產,傳統上是用西江兩岸特有的冬葉來包裹,體積較大。
裹蒸粽的重量落在600g—2kg之間,呈現金字塔形狀,可以說是只有更大,沒有不大。
因為主要比拼的是內容物,因此從基本餡料中,每一家的裹蒸粽吃起來得感覺可能也相差很大,也是歷來最難以評比,最能夠做大幅度變化,擁有「粽王」之稱的粽子。
(0)立家裹蒸粽
評分:★★★★
立家的裹蒸粽配料比高級餐廳來得單調,但仍然是正宗的裹蒸粽,樸實而不花俏。包含糯米、干貝、蛋黃、香菇、雞肉、鴨肉、五花肉、栗子、蓮子、蝦米、綠豆仁。
但是如果以港式來說的話。
比起在香港的道地廣式裹蒸粽,它顯然還不.夠.廣.式。真正瘋狂的裹蒸粽,是會喪心病狂地把料塞好塞滿各種我們常吃到的廣東燒臘類料理。不太講究配料之間的調和性,而是講究一種大氣,配料只有更高級,更特別,更講究,而不會去使用更低階的食材。
因此什麼金華火腿、鮑魚、北海道干貝、魚翅、烏參這些出現我都不會太意外。
因此吃到立家的裹蒸粽,我想它只能做為一個裹蒸粽粽系的入門。
只能說,屬於在台灣唯二能夠吃到的廣系粽來說。
它還只是入門階段的一顆裹蒸粽……
畢竟有粽王之稱的粽子才沒有那麼簡單呢!
至少在糯米與豆沙的調整上,還抱著鹹味這一點,我給予相當的肯定評價。
其實還是值得一試立家裹蒸粽,但只會加深了去香港、廣州,務必要吃到真正道地的裹蒸粽的怨念。
【客家粄粽】
葉子:麻竹葉、桂竹葉
煮法:蒸煮
作法:蓬萊米混合糯米,磨成米漿
內餡:絞肉、客家菜脯、香菇、蝦米。
醬料:無
客家粄粽是最容易起爭議的粽子。在粽系分類學上,應該會被歸類在廣東粽系上,但經過長時間演變後,又非常地客家在地化,而在食物的分類學上,粄粽更接近粿。
對,三角形的客家粿。
你吃不到米粒的口感,裡頭更是會使用絞肉,因此吃到的是碎肉感,口感油而不膩,口齒留香,按照粽子的嚴格定義來說,它確實屬於粽子沒錯。
在進行客家粄粽的找尋中,最困難的一點便是,台北似乎沒有單以客家粄粽知名的店家,可能是它本身就足夠獨特了。
(0)立家客家粄粽
評分:★★★
立家的客家粄粽於非常普通,中規中舉的客家粄粽,評述和上面的敘述差不了多少,吃起來其實是粿,在沒有特殊性的情況下,我暫時只給三分,但這並不代表沒有好吃獨特的客家粄粽在,以此為基礎下去演變的話,是可以想像得出更好吃的粄粽的味道,以及它可能存在於某一些巷弄間的小店裡。
【素粽】
葉子:麻竹葉、桂竹葉
煮法:水煮
作法:圓糯米
內餡:素菜、花生
醬料:花生粉、醬油膏、甜辣醬
在素粽系統中最為知名的是南部粽系統中的菜粽,也就是只包花生的粽子。
這類型的粽子非常重視糯米的調味,或是裡頭使用的食材的味道獨特性。
(0)九如商號上海素粽
評分:★★★
這一次的素粽,找到了九如商號的上海素粽,它的最大特色是裡頭包裹了知名的上海冷菜烤麸,烤麸簡單來說就是生麵筋的料理,容易吸收汁液,適合各種調味。
但這一顆素粽的表現,比較特別的就是烤麸的口感。
味道上並沒有太令人驚豔的出色表現。
烤麩通常是冷盤小菜,鹹甜可口。
而將烤麩置於糯米之中,則只是增添其口感,原本烤麩做為配料的長項並沒有受到應有的發揮,是有點可惜的事情。
【甜品粽】
其實只要是甜的粽子,屬於甜食的部份,都可以算入甜品粽中,南部粽、北部粽、湖洲粽、裹蒸粽都有各自的甜品方式,但大抵上不外乎放入豆沙、蓮蓉、棗泥等,簡直是將包湯圓那套直接應用在做粽子上頭。
而絲毫不會讓人意外的是,上述大多數提到的北部粽子名店,他們同時也有湯圓的名產出現。
在台灣經典的甜粽類,就是「閩南鹼粽」
鹼粽會在糯米中加入鹼液。特色是黏、軟、滑。通常要沾白砂糖和蜂蜜一起吃。口感因為沾糖會有顆粒感。最近也有偷懶將豆沙放入鹼粽的作法,就會同時擁有豆沙的綿密感,而不用再另外準備糖水或糖粉。
本次選的甜粽是兩個不同的系統。
分別是億長御坊的豆沙鹼粽,以及南園的豆沙湖洲粽。
(1)億長御坊豆沙鹼粽
評分:★★★★
非常標準的豆沙鹼粽,冷藏後風味極佳,豆沙的口感加上滑嫩的糯米,在吃完大量的鹹肉粽後,非常適合做為中繼的甜品。
(2)南園豆沙湖洲粽
評分:★★★★★
紅豆沙加上豬板油,讓糯米與豆沙的感覺揉在一起,外層米飯是綿密的,而豆沙更加地綿密,口感意外地非常強烈,因此給到五分。
【奇門粽】
在各種正規粽子的比拼後,因為每一年的端午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長久以來,各家名粽店也就各闢蹊徑,發展了各種神秘,相當具有特色的粽子。
因為一不小心就手滑購買了,所以也加入了額外的加場評比中。
但通常粽子不會使用雞和牛做為食材,原因是雞肉易柴,而牛肉易老。所以我也十分好奇倒底內餡是牛肉和雞肉的粽子,倒底味道如何呢?
(1)合興雞腿棒棒粽
評分:★★★
合興雞腿棒棒粽長的非常特別,有一根骨頭直接突出來,簡單來說就是糯米雞的簡化版,犧牲了雞腿的鮮嫩程度,好處是非常好拿,糯米充分地盈滿雞汁的味道,加上合興的米粒口感粒粒分明,光論米飯的部份,可以說是絕佳的美食,味道甚至比花雕雞粽更加地具有雞汁味。
但是雞腿的部份,就當做它把靈魂貢獻給了糯米吧。
(2)合興牛腩粽
評分:★★★
牛腩的口感在水煮後並不佳。味道非常特別的一顆粽子,吃起來非常像是滷味粽子,至少在口感上開出了一條前所未見的全新道路,因為避免牛肉老化,所以使用了牛腩的部份。有了軟嫩口感,但是和顆粒分明的糯米契合度不佳。
雖然特別,但是比之滷味比不上。比之牛腩飯來說,又稍嫌不足。但因為實在太創新了,因此仍然評價為三分。
(3)立家花雕雞粽
評分:★★★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台灣吹起了花雕雞風潮,我想這一切都是菸酒公賣局的錯。
而花雕雞肉粽也開始流行,立家最有名的一顆肉粽,就是這顆花雕雞肉粽了,在雞肉的部份上,仍逃不過柴的命運,可是淡淡的紹興酒香,至少烘托出了花雕雞該有的表現,只是在米飯浸潤的酒香不足,使得評分下降為三分。
但以特色來說,依然是值得一試的粽子。
【結語】
總計二十二顆粽子,三種粽系,十一家名店。
最終在雙北地區評價達到六分的粽子共計有:
北部粽→億長御坊東坡肉福菜粽
湖洲粽→四喜湖洲粽、九如商號湖洲粽、蔡萬興湖洲粽
而絲毫不遜色以上粽子,擁有五分成就的還有合興雙鮮湖洲粽、南園金華火腿湖洲粽。
滿可惜的部份是,本次盲評有地區限制,無法把南部的知名粽子納入盲評中,果然在北部找好吃的南部粽是天方夜譚。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浙系粽加入戰局。
在京浙川閩粵五大系粽子中。
可以填補的粽學是一大片的空白啊。
我想,無論是怎樣的粽子,只要粽子好吃。
那即便是再遙遠,再難以取得,都還有一試的必要!
只要你心裡擁有夢想,前進方向明確,南北戰爭對你而言將會只是個開場。
——恐怖的不是戰爭。
——恐怖的是停留在原地的南北粽戰爭。
南北粽那只不過是讓我們熟悉身邊的粽子,認識更多的粽子。
夥伴們,接下來的道路,漫長得很呢!
讓我們征服更多的粽子吧!!!!!!
(靠,誰要和你一起征服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he First Soldier》 mobile 2021年 正當你以為大逃殺吃雞玩法已經退流行,手遊天尊SQUARE ENIX馬上逢低買進,將於今年推出一款名為《The First Soldier》的大逃殺手遊! 遊戲故事設定在《Final Fantasy VII》本傳30年前的米德嘉,玩家將...
奇納靈魂之橋收集 在 葉天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認真啊!非常仔細的一場端午盛宴!
#北部粽萬歲
https://www.facebook.com/1763582339/posts/10204904384967071/
【真正的粽子戰爭——接下來道路很漫長】
https://goo.gl/8wNmis
↑網頁好讀版
又到了年復一年戰南北粽大戰的時刻。
但經歷每一年的論戰,我仍然不知道,倒底哪一種粽子好吃,哪一家粽子最好,最值得吃。
網路上根本沒有一篇完整的粽子評比文啊啊啊啊。
就算是食記,內容看起來也是大同小異,大多數沒有半點參考價值。
於是,我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真正的粽子戰爭,來自於瘋狂以及實踐。
我找了十二個人來進行台北地區粽子名店的盲評會。
共收羅了十一家台北過去上榜的知名粽子店,進行嚴苛但只代表我們自己個人舌頭的評比流程。
如果依照系統來分,共計包含:
(1)北部粽:
阿欉大橋頭肉粽|阿桐阿寶肉粽|雙連肉粽大王|億長御坊東坡肉福菜粽
(2)南部粽:
府城王記南部粽
(3)湖洲粽:
南園湖洲粽|立家湖洲粽|合興湖州粽|蔡萬興湖粥粽|四喜湖洲粽 |九如商號湖洲粽
(4)裹蒸粽:
立家廣式裹爭粽
(5)客家粄粽:
立家客家粄粽
(6)上海素粽:
九如商號上海素粽(內含烤麸)
(7)甜品粽:
立家湖州豆沙粽|億長御坊豆沙鹼粽
(8)奇門粽:
合興雞腿棒棒粽|合興牛腩粽|立家花雕雞粽
而這一篇文章就是盲測的結果,如果只想知道結論的人,可以直接拉到最後面。
但容許我在正式開始之前。
簡單科普一下粽子小百科。
粽,傳說起源來自中國汨羅江一帶,以前叫做「糉」。
它的解釋是「蘆葉裹米也」。
所以後來只要是葉子包裹糯米(甚至不一定要糯米,因為最早是黃米)的食品,就可以說是粽子。
然而,其中至少有五大地區擁有粽子的傳統喔。
這五大地區分別為
——京、浙、川、閩、粵。
而台灣的南北粽戰爭的開打,則是一直到蔣介石跑來台灣以後,粽子才正式在台灣開始成為年度流行產品的啊(咳)。
然而,在台灣能夠找到的粽子,大概只有三種類型——
浙系粽:湖洲粽
閩系粽:北部粽、南部粽、鹼粽
粵系粽:客家粄粽、裹蒸粽
京系粽中所包含的黃米大米粽、四川包有豌豆的辣粽,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在台灣找到過,如果有人知道哪裡可以買到的話,希望能夠告訴我。
以下,正文開始:
【北部粽】
阿欉大橋頭肉粽|阿桐阿寶肉粽|雙連肉粽大王
億長御坊東坡肉福菜粽
葉子:桂竹葉(褐色,其實是筍殼)、麻竹葉(綠色,香氣重)
煮法:蒸煮
作法:長糯米,和配料一起爆香炒過。
內餡:蛋黃、瘦肉、香菇、栗子
醬料:甜辣醬系
由於購買的時候,石門十八王公劉家粽早已完售,並且不補貨。
所以進入盲評的店家是3+1。
三顆粽子的外觀上幾乎長的一樣。
但是,台北的北部名粽,基本都有一個特點
——特製醬汁。
任何一家粽子,如果搭配特製醬汁來食用,那味道更是妙不可言。跟醬汁經過巧妙的組合的粽子,才是真正的北部粽,沒有醬汁的北部粽,除非經過特別調整,不然就形同沒有完成的料理。
那,那個醬汁呢!?所以我說,那個醬汁呢?
除了億長御坊東坡肉福菜粽號稱是去年網購第一名,不需要任何的醬汁外。
阿欉、阿桐阿寶、雙連肉粽大王都附上了醬汁,就顏色上來說。
阿桐阿寶的醬汁顏色略淡,稠度也最稀,明顯的是自製醬汁。
雙連肉粽大王的醬汁顏色次之,味道最像是甜辣醬。
阿欉大橋頭的醬汁顏色最深,但醬汁味道濃厚,帶有甜辣口感。
究竟醬汁是將北部粽增色,還是搶過北部粽的風味,在盲測以後,非常明顯的地可見分曉。
(1)阿桐阿寶肉粽
評分:★★★★
阿桐阿寶使用的是瘦肉,糯米的部份表現一般。但醬汁能夠調和粽體的味道,搭配微甜醬汁以後,能夠有效地將肉粽的膩味解掉,醬汁明顯不是使用甜辣醬,但吃不出是什麼種類的醬汁,確實是獨門秘方。
(2)阿欉大橋頭
評分:★★★★★
阿欉大橋頭使用的同樣是瘦肉,在糯米的部份表現最佳,在醬汁的部份,有大蒜醬油的味道,整體的醬汁應該是使用兩種素材(甜辣醬、大蒜醬油)調和而成,其中包含五花肉,而它的特點是,比起其他家的肉粽,它多了紅蔥頭,因此整體的香氣更為濃郁,也與油飯有明顯差異性。
(3)雙連肉粽大王
評分:★★★★
雙連肉粽大王選用瘦肉,香菇最小。因此香氣的表現上最差,但糯米的口感綿密扎實,吃的出食材的層次,而因為香菇的味道略淡的關係,反而突顯了蛋黃以及栗子的香味,彰顯了這一家肉粽主配角分明的傳統。
▲北部粽總評:
在正統北部粽的評比下,盲評結果是阿欉大橋頭略勝,無論是醬汁的表現,還是肉粽本體,都能夠在試吃以後,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
但雙連肉粽大王和阿桐阿寶肉粽也不俗,尤其是雙連肉粽大王,在三家肉粽中它僅僅只賣四十元,在北部名粽中是價格最低的粽子。
▲同場加映:
(4)億長御坊東坡肉福菜粽
評分:★★★★★★
當一拆開這顆粽子,其味道瞬間就秒殺前三顆北部粽。
粽子味道再濃,也沒有誇張到在拆開一角,味道就完全溢滿鼻尖。
如果說,前三顆北部粽的層級,還在一般北部粽的層級的話,東坡肉福菜粽就已經完全上升到了另外一種檔次,它挑戰了一般粽子不會注意到的料理美學
——「氣味」。
如果說,主流粽子基本上是嘗試你的舌尖對抗,福菜粽就是同時挑戰了你的鼻尖。
無論是梅乾菜所產生的濃郁香氣,以及一拆開來的糯米黏滯度……
都會讓人有一種:「你是故意混進北部粽的粽子吧!啊啊,你進來加入戰場,我們還要玩什麼啊!」的感覺。
其實從粽葉的使用上就是一個明確的隱喻。
一般黏滯度高的粽子,它粽葉絕不會選用桂竹葉,而是使用麻竹葉或月桃葉。
這是一顆選用麻竹葉的粽子,這也間接了暗示它絕對經過特殊處理,至少糯米不是炒到全熟,而是在三分熟或半熟的情況下,進行後續工法。其實粽葉的使用,和糯米與配料是同等重要的,因為無論是水煮,或是蒸煮,粽葉的香氣都是ㄇ最後加成粽子視覺、嗅覺、味覺的的關鍵要素。
東坡肉福菜粽最神奇的地方是梅乾菜完全散落在糯米中。
我推測很可能在製做過程中,就將梅乾菜混入長糯米,導致香氣以等比級數往上疊ㄇ加。
梅乾菜吃起來爽脆,糯米吃起來柔嫩,東坡肉的肥瘦相間,入口即化。在咬下去的一瞬間,將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剛覺得膩的同時,蛋黃的鹹味又馬上沖淡膩味。吃完一顆後,馬上想的是自己為什麼沒有多買一顆。
(所以隔天就馬上多買了四顆回來屯。)
【南部粽】
府城王記南部粽|南園南部粽
葉子:麻竹葉(綠色,香氣重)、月桃葉(非竹葉,香氣淡)
煮法:水煮
作法:圓糯米,生糯米加上炒好的餡料。
內餡:瘦肉、三層肉、香菇、蛋黃、紅蔥頭
醬料:醬油膏、花生粉
在購買的時候,朋友表示:「你確定要在台北地區,找南部粽?」
沒錯,地理限制是一個極大的困難。
除非事先網購南部地區的南部粽,不然的確在北部裡面,能夠購買到的南部粽,也很可能不是真正道地的南部粽。
這是在這一場盲評中最大的困難。
我們需要更多的南部粽加入戰場,才能夠進行一場真正限縮地區的行前賽。
那在台北地區,知名的南部粽店家是哪家呢?答案無一不指向——府城王記南部粽。
因此在購買的同時,盲評的結果也顯而易見,南部的料理一向注意「甜味」,因此南部粽同樣地注重醬料的使用,尤其是
——花生粉。
但對於南部人來說,使用不使用花生粉,則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1)南園南部粽
評分:★★★
不少店家都有賣南部粽,在基本上缺乏名店的情況下,只好選擇湖州粽歷年的代表店家——南園所賣的南部粽當作對照組。
南園的南部粽基本上可以說的上是一顆可圈可點,表現平凡的南部粽。南部粽必定黏絲,糯米必然不散落,但這顆粽子口感上食材各自的味道分明,缺少融合。在味道上也偏淡,一沾上花生粉的時候,花生粉的味道會完全蓋過粽子本身。
(2)府城王記南部粽
評分:★★★★
做為台北地區一排隊,民眾必拿個十顆、五十顆,甚至是百顆以上的粽子名店。用料大膽豐富,黏稠度比起一般的南部粽要高,味道濃郁,在糯米的表線上黏稠中帶軟,不管是豬肉、花生、栗子或蛋黃,都更加軟。但也同時失去了花生屬於堅果類的脆度。在口感上會酌扣一些分數。
南部粽多半在食材上會更多元,豐富。
府城王記的內容物足以說得上是達到南部粽的平均水平以上。
不但有大朵香菇、大顆栗子、五花肉、蛋黃、花生、蝦米,屬於正宗南部口感,盲評結果十二人一致通過比起南園南部粽表現更加出色。
▲南部粽總評:
但根據道地南部人表示,這顆粽子還有能夠添色之處,因此暫給四分。
如果你人在台北,想吃道地的南部粽。
那沒什麼好說的,你的唯一選擇
——府城王記南部粽
【湖州粽】
南園湖洲粽|立家湖洲粽|合興湖州粽|蔡萬興湖粥粽|四喜湖洲粽 |九如商號湖洲粽
葉子:麻竹葉(綠色,香氣重)、月桃葉(非竹葉,香氣淡)
煮法:水煮
作法:圓糯米,半熟糯米
內餡:鹹粽為醃製後的一肥一瘦兩塊五花肉。甜粽為紅豆沙或棗泥。
醬料:無
在近年來非常有名的粽子,屬於浙系粽,在正統的汨羅江系粽子中,最有名的兩種粽子便是
——湖州粽
——嘉興粽
同樣的台灣有南北戰爭,而每一年大陸浙江一帶也會掀起湖州嘉興大戰。
在台灣湖洲粽店家不少的原因是國民政府進入台灣時,許多兵民皆為浙江一代的居民,後來居於北部居多,因此湖州粽,在台北變成為另外一個有名的粽系,超然獨立於南北粽之爭。
有一種說法是,吃過湖州粽後,會更加理解粽子的本質。
湖州粽的配料一向單純。
鹹粽的部份通常至多不會超過三項:
圓糯米、五花肉、鹹蛋黃。
甜粽的部份,則會用豬板油熱鍋煮豆沙,讓豆沙融入油脂的味道。
湖州粽挑戰了最單純的配料,最簡單的融合,就要攻破你的舌尖。由於地區的因素,很多人將湖州粽視為「正統粽子」,它的特徵是不是三角粽,而是呈現枕頭狀的枕粽,非常好辨認。
本次在湖州粽盲評會的項目上,收集了六家湖州粽進行評比,應該是囊括了台北所有知名的湖州粽名店。
其中在價位上,蔡萬興湖州粽、九如商號湖洲粽兩家最為昂貴,皆超過八十元。
其他價位落於六十元上下。
(1)立家湖州粽
評分:★★★★
立家湖州粽在人潮排隊上,和合興不相上下,這一家粽子的特色除了湖州粽外,就是獨特的花雕雞粽以及廣式裹蒸粽,往年還有賣一顆一百六十八的金華鮑貝粽,今年則沒有販售,湖洲粽的部份在粽體上和合興大小相若。
立家湖州粽在糯米的表現上略為沾粘。五花肉經過醃漬的纖維感明顯,但香氣十足。肉與米飯的味道並沒有完全相容,層次感太過於明顯,但表現仍算佳作。
(2)合興湖州粽
一般:★★★★
雙鮮:★★★★★
合興開發出不少除了湖洲粽外的特色粽子,比如雞腿棒棒粽以及牛腩粽。過去在這一家粽子的評價上,多半以「糯米」為勝,也就是在呈現肉體與糯米的同時,更加側重了糯米這一塊的工法。
合興湖洲粽在糯米的表現上顆粒分明,又不失軟嫩。比起立家更具備香氣,五花肉的工法除了醃漬外,很可能有經過滷的程序。
由於米飯與肉的味道都非常明顯,致使兩者之間融合度不足。
但如果選吃了雙鮮湖州粽,則味道會大幅改善。
雙鮮湖洲粽加入了半條的金華火腿,金華火腿會恰好補足中間缺失的一塊,五花肉→火腿→米飯三者有層次又彼此融合,尤其是金華火腿的鹹度,恰如其分地刺激味覺,將其他食材的味道表現的更加明顯。
在本次評比中由於我個人事先吃過合興湖州粽,因此直接選用了最好的雙鮮湖州粽,以增加美味,對於不喜歡米粒分明口感的人,可能在整體分數上會有所漂移,但在雙鮮湖州粽的部份,在南門市場的三家(南園、立家、合興)湖州粽相比之下,比較多人盲評後傾向這一種粽子比較好吃。
(3)南園湖州粽
一般:★★★★★
金華火腿:★★★★★
在南門市場排隊最長的粽子名店,也是南門市場三家湖州粽中,體積最大,份量最重的湖州粽。在內餡的比例上,南園的肥肉比較多,因此油脂的比例也最高,同樣的入口即化,因為增加了油脂比例的關係,使的肉味有辦法深入糯米飯中,因此在味道上是相容一致的。
在單一食材上,可以說是小勝合興湖州粽,但遜於合興的雙鮮湖州粽。
如果加入了南園最知名的金華火腿湖州粽進場比較的話。
則會出現金華火腿的味道過於明顯,應該用了獨特的手法煙燻過,吃下去的時候反而印象全在火腿上,大幅地壓制了糯米的表現。使得感覺上火腿雖然把分數大幅拉高,但是火腿的油脂不足以滲透入糯米中。呈現了味道分離的狀況。
但因為火腿好吃,米飯味道稍嫌不足,一加分一扣分的情況下,依然維持了五分的好評。
(4)蔡萬興湖州粽
評分:★★★★★★
店家同樣位於南門市場附近,但價格明顯高出一截的湖州粽,要價要八十元以上,購買的時候他會很貼心地放了一張紙告訴你該如何烹煮。
在眾多店家比拚五花肉的同時,能夠增色的幅度很有限。而蔡萬興硬生生地在味道明顯勝出一籌的秘訣,我想應該是糯米,在這顆湖州粽咬下去的瞬間,溢出的不只是米香,而是
——酒香。
蔡萬興的糯米顏色偏黃,色澤比起南門市場的三家更淡,體積也更小。
在粽葉處理上,據店家表示,他們選取了大粽葉(月桃葉),上選黑毛豬五花肉剔除肥雜油,獨門醬汁醃漬一夜。
而糯米的部份處理則是非常講究,使用了醃米的醬汁(對,他們把米拿去醃漬),入水煮幾個小時,再冷卻幾小時,再拿去急速冷凍。
因此蔡萬興要更強,更好吃的要訣。
就是他們多了糯米醃漬,增加口感,增加味道,並且用具有相同成份的醬汁做為中繼,將黑毛豬五花肉→特製醃肉醬→特製醃米醬→糯米依序引導,使味道融為一體。
難怪在價格上硬生生要高出一籌。
無論食材的品質,工法技術上的展現,都堪稱為藝術品。
(5)四喜湖州粽
評分:★★★★★★
四喜湖洲粽的價格壓在五十元上下,如果純論CP值,而不進入高價位食材的戰爭中,四喜是很難德的平實美味。
四喜湖洲粽可以說是這六家湖州粽評比中,最值得購買的湖州粽。
首先因為南門市場的名氣,加上蔡萬興和九如商號皆為知名江浙菜系的店家,這五家店的知名度都非常誇張,致使通常一般在購買湖州粽的時候,四喜往往就會成為在地版隱藏版美食。
它的湖州粽產量少,不大量供貨,每四小時出單一次,很快就完售。
我建議在下午四點的時候,準時到現場購買。
位於信維市場的二樓一處狹小的店面,始終低調,謹守品質與美味。
在肉的部份它選用瘦多於肥的黑毛豬梅花肉。
也是目前所知的湖州粽中,唯一使用「梅花肉」的店家,吃過火腿肉、吃過五花肉,但是就是只有四喜使用梅花肉。它使用上海豆瓣醬油,醃漬至少兩小時。
不同的肉,不同的醃漬手法,使的味道明顯地和其他湖州粽有所區隔。更因為梅花肉的關係,肉的軟爛程度是入口即分離,但因為瘦肉的成份更多,所以不會像是蔡萬興的黑毛豬五花肉一樣入口即化。
以純粹肉來論的話,四喜和蔡萬興剛好是對照組。
蔡萬興使用黑毛豬五花肉,肥肉大於瘦肉,入口即化,口感滑嫩,肉感輕。
四喜使用了黑毛豬梅花肉,瘦肉大於肥肉,入口即分離,口感軟爛,肉感重。
四喜為了讓米飯入味,在米飯中添加了以往湖洲粽只在甜粽類中才會使用豬板油,讓糯米的味道充滿油脂感。
因此四喜低調好吃的要訣。
就是將黑毛豬梅花肉→上海豆瓣醃肉醬→豬板油→糯米依序引導,使味道融為一體。
在醬料上的選擇上,並沒有像蔡萬興那麼獨到,但是擅用了現有的素材進行完美的調和,我認為在技術上並不下於名店。
我真的很怕這家漲價,便宜又好吃。
用一句評語總結蔡萬興和四喜,那就是巴西隊和冰島隊的差別啊!
(6)九如商號湖州粽
評分:★★★★★★
在湖州粽的亂鬥中,九如商號也屬毅力不搖的店家。如果要給出它的湖州粽的第一印象,那我想我會說,它是最接近上海口味的粽子。
這句話說來有點難懂。但是因為台灣的湖州粽,全數都做過了在地化調整,成就了他們各自的特色。但是九如商號則是一反其道,忠實呈現了上海粽子的口感,其中高粱酒的味道非常明顯。
上海湖洲粽大多含酒味,知名的是紹興酒湖洲粽或是高粱酒湖洲粽。
九如商號湖洲粽,則是放了醬油、青蔥、薑、糖、鹽,再加上金門高粱下去醃漬去筋五花肉,其中薑與青蔥則是攪拌成汁,直接浸潤五花肉。
明顯醇厚的高粱酒味,是九如商號湖州粽的特色。
同樣具有酒味的湖州粽,則是蔡萬興湖州粽,因此在這裡可以做上評比,在蔡萬興與九如商號之間,由於蔡萬興多了米飯處理的工法,以及特殊醃漬手法,因此在醃料的感覺會更大於酒味。
但九如商號的酒味更加濃醇,這大大地增加他的獨特性,在不輸其他家的工法上,更增添了其特色。
▲湖州粽總評:
在湖洲粽系的盲評中,蔡萬興、四喜、九如商號是幾乎不分軒輊的,盲評比例相當平均,然而若將價位也加入評比項目的話。
毫無疑問地,四喜成為這一波六家湖州粽中,最為突出的一顆粽子。
但如果不考慮價位,可能最好吃的是蔡萬興湖州粽,也就是傳說中的南門市場真正的隱藏王者。
如果以特色論,九如商號更是不能錯過。
【裹蒸粽】
葉子:荷葉、冬葉
煮法:水煮
作法:圓糯米
鹹粽餡料為:火腿、鹹肉、燒雞、叉燒、燒鴨、栗子、香菇、蝦
甜粽餡料為:蓮蓉、綠豆沙、紅豆沙、栗蓉、棗泥、核桃。
醬料:無
分為甜粽與鹹粽兩種。
除去五星級餐廳中能買到的裹蒸粽,最容易取得的裹蒸粽是南門市場的立家裹蒸粽,但裹蒸粽是來自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的特產,傳統上是用西江兩岸特有的冬葉來包裹,體積較大。
裹蒸粽的重量落在600g—2kg之間,呈現金字塔形狀,可以說是只有更大,沒有不大。
因為主要比拼的是內容物,因此從基本餡料中,每一家的裹蒸粽吃起來得感覺可能也相差很大,也是歷來最難以評比,最能夠做大幅度變化,擁有「粽王」之稱的粽子。
(0)立家裹蒸粽
評分:★★★★
立家的裹蒸粽配料比高級餐廳來得單調,但仍然是正宗的裹蒸粽,樸實而不花俏。包含糯米、干貝、蛋黃、香菇、雞肉、鴨肉、五花肉、栗子、蓮子、蝦米、綠豆仁。
但是如果以港式來說的話。
比起在香港的道地廣式裹蒸粽,它顯然還不.夠.廣.式。真正瘋狂的裹蒸粽,是會喪心病狂地把料塞好塞滿各種我們常吃到的廣東燒臘類料理。不太講究配料之間的調和性,而是講究一種大氣,配料只有更高級,更特別,更講究,而不會去使用更低階的食材。
因此什麼金華火腿、鮑魚、北海道干貝、魚翅、烏參這些出現我都不會太意外。
因此吃到立家的裹蒸粽,我想它只能做為一個裹蒸粽粽系的入門。
只能說,屬於在台灣唯二能夠吃到的廣系粽來說。
它還只是入門階段的一顆裹蒸粽……
畢竟有粽王之稱的粽子才沒有那麼簡單呢!
至少在糯米與豆沙的調整上,還抱著鹹味這一點,我給予相當的肯定評價。
其實還是值得一試立家裹蒸粽,但只會加深了去香港、廣州,務必要吃到真正道地的裹蒸粽的怨念。
【客家粄粽】
葉子:麻竹葉、桂竹葉
煮法:蒸煮
作法:蓬萊米混合糯米,磨成米漿
內餡:絞肉、客家菜脯、香菇、蝦米。
醬料:無
客家粄粽是最容易起爭議的粽子。在粽系分類學上,應該會被歸類在廣東粽系上,但經過長時間演變後,又非常地客家在地化,而在食物的分類學上,粄粽更接近粿。
對,三角形的客家粿。
你吃不到米粒的口感,裡頭更是會使用絞肉,因此吃到的是碎肉感,口感油而不膩,口齒留香,按照粽子的嚴格定義來說,它確實屬於粽子沒錯。
在進行客家粄粽的找尋中,最困難的一點便是,台北似乎沒有單以客家粄粽知名的店家,可能是它本身就足夠獨特了。
(0)立家客家粄粽
評分:★★★
立家的客家粄粽於非常普通,中規中舉的客家粄粽,評述和上面的敘述差不了多少,吃起來其實是粿,在沒有特殊性的情況下,我暫時只給三分,但這並不代表沒有好吃獨特的客家粄粽在,以此為基礎下去演變的話,是可以想像得出更好吃的粄粽的味道,以及它可能存在於某一些巷弄間的小店裡。
【素粽】
葉子:麻竹葉、桂竹葉
煮法:水煮
作法:圓糯米
內餡:素菜、花生
醬料:花生粉、醬油膏、甜辣醬
在素粽系統中最為知名的是南部粽系統中的菜粽,也就是只包花生的粽子。
這類型的粽子非常重視糯米的調味,或是裡頭使用的食材的味道獨特性。
(0)九如商號上海素粽
評分:★★★
這一次的素粽,找到了九如商號的上海素粽,它的最大特色是裡頭包裹了知名的上海冷菜烤麸,烤麸簡單來說就是生麵筋的料理,容易吸收汁液,適合各種調味。
但這一顆素粽的表現,比較特別的就是烤麸的口感。
味道上並沒有太令人驚豔的出色表現。
烤麩通常是冷盤小菜,鹹甜可口。
而將烤麩置於糯米之中,則只是增添其口感,原本烤麩做為配料的長項並沒有受到應有的發揮,是有點可惜的事情。
【甜品粽】
其實只要是甜的粽子,屬於甜食的部份,都可以算入甜品粽中,南部粽、北部粽、湖洲粽、裹蒸粽都有各自的甜品方式,但大抵上不外乎放入豆沙、蓮蓉、棗泥等,簡直是將包湯圓那套直接應用在做粽子上頭。
而絲毫不會讓人意外的是,上述大多數提到的北部粽子名店,他們同時也有湯圓的名產出現。
在台灣經典的甜粽類,就是「閩南鹼粽」
鹼粽會在糯米中加入鹼液。特色是黏、軟、滑。通常要沾白砂糖和蜂蜜一起吃。口感因為沾糖會有顆粒感。最近也有偷懶將豆沙放入鹼粽的作法,就會同時擁有豆沙的綿密感,而不用再另外準備糖水或糖粉。
本次選的甜粽是兩個不同的系統。
分別是億長御坊的豆沙鹼粽,以及南園的豆沙湖洲粽。
(1)億長御坊豆沙鹼粽
評分:★★★★
非常標準的豆沙鹼粽,冷藏後風味極佳,豆沙的口感加上滑嫩的糯米,在吃完大量的鹹肉粽後,非常適合做為中繼的甜品。
(2)南園豆沙湖洲粽
評分:★★★★★
紅豆沙加上豬板油,讓糯米與豆沙的感覺揉在一起,外層米飯是綿密的,而豆沙更加地綿密,口感意外地非常強烈,因此給到五分。
【奇門粽】
在各種正規粽子的比拼後,因為每一年的端午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長久以來,各家名粽店也就各闢蹊徑,發展了各種神秘,相當具有特色的粽子。
因為一不小心就手滑購買了,所以也加入了額外的加場評比中。
但通常粽子不會使用雞和牛做為食材,原因是雞肉易柴,而牛肉易老。所以我也十分好奇倒底內餡是牛肉和雞肉的粽子,倒底味道如何呢?
(1)合興雞腿棒棒粽
評分:★★★
合興雞腿棒棒粽長的非常特別,有一根骨頭直接突出來,簡單來說就是糯米雞的簡化版,犧牲了雞腿的鮮嫩程度,好處是非常好拿,糯米充分地盈滿雞汁的味道,加上合興的米粒口感粒粒分明,光論米飯的部份,可以說是絕佳的美食,味道甚至比花雕雞粽更加地具有雞汁味。
但是雞腿的部份,就當做它把靈魂貢獻給了糯米吧。
(2)合興牛腩粽
評分:★★★
牛腩的口感在水煮後並不佳。味道非常特別的一顆粽子,吃起來非常像是滷味粽子,至少在口感上開出了一條前所未見的全新道路,因為避免牛肉老化,所以使用了牛腩的部份。有了軟嫩口感,但是和顆粒分明的糯米契合度不佳。
雖然特別,但是比之滷味比不上。比之牛腩飯來說,又稍嫌不足。但因為實在太創新了,因此仍然評價為三分。
(3)立家花雕雞粽
評分:★★★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台灣吹起了花雕雞風潮,我想這一切都是菸酒公賣局的錯。
而花雕雞肉粽也開始流行,立家最有名的一顆肉粽,就是這顆花雕雞肉粽了,在雞肉的部份上,仍逃不過柴的命運,可是淡淡的紹興酒香,至少烘托出了花雕雞該有的表現,只是在米飯浸潤的酒香不足,使得評分下降為三分。
但以特色來說,依然是值得一試的粽子。
【結語】
總計二十二顆粽子,三種粽系,十一家名店。
最終在雙北地區評價達到六分的粽子共計有:
北部粽→億長御坊東坡肉福菜粽
湖洲粽→四喜湖洲粽、九如商號湖洲粽、蔡萬興湖洲粽
而絲毫不遜色以上粽子,擁有五分成就的還有合興雙鮮湖洲粽、南園金華火腿湖洲粽。
滿可惜的部份是,本次盲評有地區限制,無法把南部的知名粽子納入盲評中,果然在北部找好吃的南部粽是天方夜譚。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浙系粽加入戰局。
在京浙川閩粵五大系粽子中。
可以填補的粽學是一大片的空白啊。
我想,無論是怎樣的粽子,只要粽子好吃。
那即便是再遙遠,再難以取得,都還有一試的必要!
只要你心裡擁有夢想,前進方向明確,南北戰爭對你而言將會只是個開場。
——恐怖的不是戰爭。
——恐怖的是停留在原地的南北粽戰爭。
南北粽那只不過是讓我們熟悉身邊的粽子,認識更多的粽子。
夥伴們,接下來的道路,漫長得很呢!
讓我們征服更多的粽子吧!!!!!!
(靠,誰要和你一起征服啦!)
奇納靈魂之橋收集 在 家庭兄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家:
一定要分享這篇米台日大哥介紹印地安飾品,
還有底下有關GOROS高橋吾郎的訪談,
學到很多印地安飾品的知識,
也打從心底崇敬高橋吾郎這樣的生活態度。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甜有苦。但無論是甜是苦,人是為了快樂才活著的。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活下去,不一定是條甜蜜的路。其實往往比選擇大家普遍選擇的路更危險、更需要勇氣。想做的事情,不斷的失敗不斷的繼續做,這個過程是很辛苦的,但選擇了自己所愛的事情,遇到的那些辛苦也會變得甜蜜。這種辛苦讓人覺得充實和幸福。沒錢的人是不自由的,但有錢的人也不一定能自由。為了錢而活著的人就是錢的奴隸,不會得到快樂,也很難自由的生活。如果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有錢沒錢都會覺得很幸福很快樂。人生中遇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在自己愛好的事情面前,什麼煩惱都沒有了,只是越來越愛自己的追求,那份熱情也越來越深。」---高橋GORO'S YELLOW EAGLE
看了一個老帖子, 有感而發,
大概西南部的印地安人最為人知的是他們所創造的首飾配件, 不只是收藏家爭相收集, 印地安人本身也熱衷於收集。 Navajo和Pueblo族都將首飾視為財富的象徵, 他們都會在大型集會中配戴並且向其他族人炫耀, 其中Pueblo族中所舉行的跳舞集會, 外人往往會被跳舞者身上所配戴的首飾種類和數量所驚訝。
印地安人對于首飾的熱愛可以追朔到早期的西班牙人探索亞利桑那州時碰到的那些頭戴羽毛裝飾, 一圈又一圈的銀飾項鍊, 手環, 還有耳環的美洲原住民們。 一些古老的遺跡仍就能找到許多古代印地安人的飾品。
初期的飾品材料不外乎是隨手可撿到的材料, 石頭, 擱在岸邊的珊瑚, 死掉動物的骨骼, 貝類, 尤其是禽類細長的骨頭都轉化成珠類或者雕刻成其他類型的動物。 他們也用陶土燒成圓珠, 燒壞的陶土也能轉化成漂亮的裝飾. 然而這需要藝術家和銀匠高超的手藝和美感。 銀匠從代代相傳的技法中雕刻, 鑽孔, 鑲嵌, 外層覆蓋(Mosaic), 繪製或者蝕刻。 但是這些技法需要準確的工具, 而古代只能用簡單的石頭器具做工, 所以現在看到的骨董飾品其實造型都是比較簡單, 而現代比較流行的Micro-Inlay(微型鑲嵌)則需要現代的工具才能完成。
從加州海灣, 太平洋灣的貝殼被廣泛的運用, 橄欖殼和圓錐殼早在10000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並且裝飾自己, 帝王蚶蜊在許多山洞遺跡被發現並且已經加工成為手鍊和項鍊。 而位於美國西北部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希拉河(科羅拉多河支流)將這些貝類冲入到美國亞歷桑納內地, 而在亞利桑那州的印地安人將這些帝王蚶蜊加工後, 再運輸到更北邊的大地。 大家極為熟悉的綠松石也是如此, 在新墨西哥的Cerillos(Santa Fe聖塔菲)為最主要的礦場地, 這也是其中的原因到至今聖塔菲仍為主要印地安飾品的集中地(Visvim的女裝WMV今年也在Santa Fe開了店面)。
這幾年歸於”日籍印地安人?”的推手, 大小商鋪都可以見到各種銀飾, 講真的, 我在日本買的時候根本不確定這些銀飾到底是印地安人做的還是泰國人做的, Zuni大師Beyuka家族聽起來也很像泰國人的姓啊, 各種宣傳印地安精神到最後就只剩看誰能成為第二個高橋(金礦)? 每個集團, 都希望能再挖到一個Yellow
Eagle, Green Eagle也好, Blue Eagle, 反正只要能賺錢就好。 宣傳中各種接班人, 各種明星配戴, 我到現在還沒看到有什麼品牌說到是用自己挖到的綠松石之類的…好吧也許我太嚴苛, 美國21世紀的印地安人都不見得會用他們吃剩的牡蠣來做東西。 還有一點, 現在銷量那麼多的品牌, 到底手打的還是工廠做的? 那麼多人在20點求解我的羽毛是真的還是假的...
這些當時垂手可得的材料轉換成銅臭時, 以現在Goro’s的聲勢, 非常的諷刺, 不見得是高橋仙輩所樂見到的, 畢竟, 印地安人的精神是與大自然共存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轉自33oz論壇, 某個2012年的帖子.
“很喜歡採訪中這段話和這酷大爺的花白長髮,傳說大爺的店一次只讓4個顧客進,傳說大爺不賣給自己不喜歡的人,還有很多傳說,但能肯定的是很多人都很喜歡大爺和他的作品,即使銀子賣的是白金價,黃金賣的是鑽石價:
-“以自己的意願活下去,我也是這麼祈禱這麼想的。” -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甜有苦。但無論是甜是苦,人是為了快樂才活著的。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活下去,不一定是條甜蜜的路。其實往往比選擇大家普遍選擇的路更危險、更需要勇氣。想做的事情,不斷的失敗不斷的繼續做,這個過程是很辛苦的,但選擇了自己所愛的事情,遇到的那些辛苦也會變得甜蜜。這種辛苦讓人覺得充實和幸福。 -
沒錢的人是不自由的,但有錢的人也不一定能自由。為了錢而活著的人就是錢的奴隸,不會得到快樂,也很難自由的生活。如果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有錢沒錢都會覺得很幸福很快樂。 -
人生中遇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在自己愛好的事情面前,什麼煩惱都沒有了,只是越來越愛自己的追求,那份熱情也越來越深。
高橋GORO'S YELLOW EAGLE
製作超越年代和性別飾物的工匠。 -
製作擁有信念和生命飾物的工匠。 -
製作印第安飾物的匠人。 -
原宿GORO'S店的主人。 -
挑戰 熱愛,生命就是一杯烈酒 -
齊腰的一頭銀髮,花白的大鬍子,炯炯有神的雙眼,皮靴及佩戴的各種銀飾品,哈雷摩托車和總是伴隨他的一隻純白毛色的中型犬。 從外表看,高橋完全就是一個印第安老爺爺。 -
高橋擁有一間在原宿35年歷史的印第安飾品店"GORO'S"。高橋本人即是設計師和製作者。 GORO'S在東京的人氣相當之高,最近10年來,GORO'S店門口每天都排著長長的隊,大家都是為了高橋製作的飾品在店門口排隊。
木村拓哉安室奈美惠等很多明星和設計師也都是高橋的常客。
GORO'S之所以這麼受歡迎,理由很簡單:GORO的作品不但做工精緻設計精巧,他的作品還代表著高橋本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理念和態度,以及他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 -
從高橋的作品中,散發出一種原始單純的力量和美。
高橋在青山的第一間店"GORO'S"開業於1969年。主要經營自己手工製作的皮革飾品。 1971年,他把店轉移到原宿,到現在已經經營了35年。
-“16歲時當自己製作的皮帶在店裡陳列,自己做的東西可以被出售,感到非常的幸福。所以就離開學校,直到現在年過60,一直在進行製作。” -
出生於東京北區十條的高橋,父親是挨村經商的商人,昭和初年,戰後的日本非常貧窮,是日用品和食物都非常緊缺的時代。父親作為商人,時常一出門就是幾個月。就算在那樣一個艱難的時期,熱愛文學的父親還是一回家就放下行李,拿出紙筆開始創作俳句。高橋從小就很崇拜自己的父親,可能是受父親的影響,無論在多麼艱苦的生活環境下,他總能樂觀的對待生活,並堅持自己的創作和信念。 -
從小就喜歡動手製作的高橋,無論手工製作什麼都非常愉快。高橋小時候熱衷於製作滑翔機等小玩意兒。中學時,從美軍基地的朋友GI那學會了關於皮革彫刻的技術。 GI回國以後留下了一套用於皮革彫刻的工具,熱衷製作的高橋首先就製作了皮帶。後來因為製作的技術越來越好,就帶著自己做的皮帶去上野的田中商店。商店老闆說:“做的不錯!你做100個,我給你一條900日元出售。你看怎樣?”這意味著,高橋除去本錢可以淨賺7萬2000日元,這可是一筆鉅資。
這樣的買賣在那時候對於高橋來說,就像夢一樣。就這樣16歲的高橋就開始作為一名皮革匠人,踏入社會了。雖然辛苦,但因為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當時的高橋感到非常快樂和滿足。做自己不喜歡工作的人非常多,所以能享受自己工作的人實在很幸福。 -
高橋是一個熱衷旅行的人,28歲的高橋第一次去了一直想去的紐約。在紐約的博物館中,高橋第一次看到了有關印第安文化的展覽,當時展出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器具,服裝,裝飾品等等。高橋看到那些藝術品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它們實在是太美了。這次展覽對高橋產生了很大的震撼,回國以後, 高橋每天除了製作皮帶以外,還嘗試製作別的東西,自己穿的,自己戴的也自己製作。也就是從那時候,高橋開始熱衷於印第安文化了。 -
此後,高橋有機會去了美國亞歷桑那州,在那裡結識了當地的印第安銀匠。他們互相學習銀器的工藝和皮革彫刻的工藝。與印第安住民在一起生活的過程中,高橋的視野開闊了很多。他從傳統的製作工藝中吸取了很多新的技術,運用自然的東西靈活搭配製作飾品飾物; 珊瑚,土耳其石等各種色彩豔麗的天然寶石和羽毛,皮革等都成為了高橋製作飾品的材料。在與印第安人深深的交流過程中,高橋得到的不光是製作上的技術,同時也從印第安朋友那得到了極大的智慧。 -
印第安人是白人給他們的名字,其實他們擁有自己的文化和崇拜。他們為了實現神明的意志而來到這個世界。大地是所有生命的母親,大地上的所有人都是有同等權利的兄弟。在白人來之前,他們是擁有自己獨立宗教文化,自成體系,沒有土地私有制; 過著與大自然共生,熱愛生命和大自然的民族。 -
35歲的時候,高橋參與了印第安的成人禮,這是成為印第安勇者的標誌。與此同時他也得到了一個印第安人的名字----YELLOW EAGLE。
從那以後的5年間,高橋每年都要去參加儀式。儀式完全結束了以後,高橋成為了真正的印第安人。 -
YELLOW EAGLE----
在印第安文化裡的意義是,東方來的雄鷹。印第安文化深深影響了高橋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他把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態度,都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來。
“我是個工匠” -高橋總這麼說。 -
有時有人會問:“你滿足自己的作品嗎?” -
他的回答是:“當然不!當然不滿足,等我滿足了自己的作品,這一切也就結束了,我的製作生涯也就結束了。”是的,高橋就是這樣一個把製作當作自己生命的人。 -
“無論過幾百年幾千年,金銀都能保存下來。就算我死了。我做的東西還是能保存在這個世界上,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
高橋製作的東西已經超越了年代和性別,運用自然的東西,用自己的雙手打磨,彫刻大自然創造的東西,從無形變成有形,為作品輸入靈魂。雖然現在為了賺錢而製作的東西越來越多,但古樸真實,手工製作的東西卻能超越時間,超越語言,這點是高橋一直深信不疑的。 -
-“親手製作,會不斷有新的發現。” -
高橋現在每天堅持在桌子旁邊製作飾品。除了買些日常用品以外。都在廢寢忘食的工作之中。不光是店內出售的飾品,自己穿的衣服,店內的裝飾,製作所需要的工具,都是高橋自己製作的。自己動手,才是高橋生活的樂趣,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以自己的意願活下去,我也是這麼祈禱這麼想的。” -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甜有苦。但無論是甜是苦,人是為了快樂才活著的。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活下去,不一定是條甜蜜的路。其實往往比選擇多數人選擇的路更危險更需要勇氣。想做的事情,不斷的失敗不斷的繼續做,這個過程是很辛苦的,但選擇了自己所愛的事情,遇到的那些辛苦也會變得甜蜜。這種辛苦讓人覺得充實和幸福。 -
沒錢的人是不自由的,但有錢的人也不一定能自由。為了錢而活著的人就是錢的奴隸,不會得到快樂,也很難自由的生活。如果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有錢沒錢都會覺得很幸福很快樂。 -
人生中遇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在自己愛好的事情面前,什麼煩惱都沒有了,只是越來越愛自己的追求,那份熱情也越來越深。 -
-“貧窮其實是挺美好的一件事,我喜歡貧窮。” -
“貧窮其實是一件好事,對待貧窮我們不得不下功夫,不得不去思考最佳的應對辦法。在生活窘迫的時候,沒錢買製作所需的材料。製作也無法繼續下去, 在那個時候之後只能把自己以前製作的東西熔掉, 來製作新的作品,這時候就更加要求製作的精益求精;製作工具也是,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工具,我會先自己動腦子,自己設計製作自己所需的工具。如果直接用買來工具, 自然是方便,但是會失去了動腦子的機會,也丟失了自己動手的樂趣。其實貧窮有時候是很開心的一件事,能讓人體會到生活中很多意想不到的樂趣,我非常喜歡貧窮的生活。”
幸福當然是用錢買不到的,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當下的生活裡,在生活的種種細節中體會幸福是很美好的事情。就算在那樣貧窮的情況下高橋的信念也沒有缺失。仍像個孩子一樣,保有天真樂觀的態度生活著。
“金銀,石頭是礦物;皮革是動物。這些都是大自然的產物,都是有生命的。” -
以前,在GORO's的店門口有一根巨大的圓木,大約有 10米長。關於那根怪異的圓木,高橋笑著這麼解釋:“看起來是有點怪,如果親自坐下,就能明白了。那根圓木,是我做伐木工人的朋友,大早上從山裡用拖拉機運來的。客人在店門口等待很辛苦,路人也是,放在這兒就是為了讓大家坐的。這麼大的一塊木頭放在路邊,不免會有警察和商店街的負責人來詢問,我讓他們坐下試試,感覺一下。他們就允許把這傢伙放在這兒了。雖然有鐵的椅子可以坐,但鐵是冰冷的,坐著不舒服。木頭是溫和的,坐在圓木上跟坐在椅子上的感覺不一樣,坐在上面很愜意......” -
是的
高橋就是這麼一個天真的熱愛自然的人。
“
__________________
奇納靈魂之橋收集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he First Soldier》
mobile 2021年
正當你以為大逃殺吃雞玩法已經退流行,手遊天尊SQUARE ENIX馬上逢低買進,將於今年推出一款名為《The First Soldier》的大逃殺手遊!
遊戲故事設定在《Final Fantasy VII》本傳30年前的米德嘉,玩家將扮演神羅戰士候補生,在戰鬥中運用各種能力來取得生機。
除了使用各種槍械展開激戰,《FF》系列各種熟悉的魔法也會加入其中,更能召喚「伊弗利特」等經典召喚獸加入戰鬥,讓玩家已經熟悉到不行的大逃殺玩法,增添了專屬於《Final Fantasy》系列的獨特韻味。本作預計今年於手機雙平台推出,這次玩家們會不會買單呢?
《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 Intergrade》
PS5 2021年6月10日
去年4月推出且叫好叫座的《Final Fantasy VII重製版》,這次並沒有公佈第二部消息,倒是宣布將於PS5推出強化版《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 Intergrade》,除了提升畫質同時追加全新內容。
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原作中必須離開米德嘉才能入手的同伴女忍者「尤菲」,並將同步推出以「尤菲」為主的兩個全新章節;奉「五臺」密令行動、披著莫古里披風的少女尤菲,目標是神羅公司正在研發的究極魔石。究竟她會和主角群們展開哪些有趣的互動,劇情會不會跟原作有所差異,相信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焦點喔!
本作將於2021年6月10日於PS5登場,原有的PS4版遊戲可以免費升級為PS5版,PS4存檔也可以轉移到PS5使用喔。
《Final Fantasy VII Ever Crisis》
mobile 2022年
SQUARE ENIX會被稱作手遊天尊真的不是沒有道理,光是《Final Fantasy VII》這個IP,就可以推出重製版、加強版、手遊大逃殺,現在還來個Q版風格另類重製版,裁判可以讓人這樣賣了又賣嗎!
這款名為《Final Fantasy VII Ever Crisis》手遊,是章節制單人遊戲,將承襲《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故事內容,並且以接近原作的Q版風格來詮釋;戰鬥方面則是接近《Final Fantasy VII 重製版》的等比例寫實風格與即時動作戰鬥。此外將收錄來自所有《Final Fantasy VII》系列衍生外傳劇情,讓玩家體驗最完整的故事!
本作預計2022年於手機雙平台上市,估計會採取付費買斷制的方式推出,而且應該會有繁體中文版,感興趣的玩家可以持續關注喔!
《佛雷迪的五夜驚魂:安全漏洞》(Five Nights at Freddy's: Security Breach)
PS4 PS5 PC 2021年
先前才跟大家介紹過的《五夜驚魂》系列最新作《佛雷迪的五夜驚魂:安全漏洞》,終於在今天釋出了首部遊玩宣傳影片。
這次舞台將不再只是小比薩店,而是巨大的複合家庭娛樂中心,比起先前系列,遊戲內容將會更加豐富,從影片中大家也能看到本次遊戲的實機畫面,究竟這次玩家能否在恐怖玩偶的追殺下逃出生天呢?這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遊戲正式上市的那一天吧。
《奇納:靈魂之橋》(Kena:Bridge of Spirits)
PS4 PS5 PC 2021年8月24日
接下來這部看似很像迪士尼動畫的作品,是款來自「Ember Lab」開發的全新動作遊戲,故事講述一名年輕的靈魂嚮導來到了一座廢棄村莊尋找聖山神廟,並努力在這座森林中發掘埋藏的祕密。
玩家在遊戲中將與一種可愛的黑色靈魂夥伴「腐靈」一起展開冒險,玩家也能切換各式各樣不同的武器,或是使用強大的技能與敵人進行戰鬥,整體打擊感還算不錯,遊戲預計2021年8月24日上市,喜歡動作遊戲的你,不知道會不會心動呢?
《死亡循環》(Deathloop)
PS5 2021年5月21日
《死亡循環》是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遊戲舞台在一座名為「黑礁」的法外之島,玩家要選擇扮演「寇特」或「茱莉安娜」這兩位超級殺手中的一位,而另一位將成為追殺你的敵人。為了終結這個永恆的死亡循環,玩家要暗殺8個關鍵目標,而敵對殺手就會來暗殺你來保護和重啟循環,如果失敗了只能一死重新再來。隨著全新遊戲影片釋出,各位玩家可以好好期待這款緊張刺激的追殺遊戲囉!
《袋狼大進擊 4:時空之旅》(Crash Bandicoot 4: It's About Time)
PS5 2021年3月12日
《袋狼大進擊4:時空之旅》是《袋狼大進擊》系列三部曲後,睽違20多年的最新作品,故事中大反派Neo Cortex和N.Tropy將再度回歸,他們準備侵略這個宇宙以及所有的平行時空,玩家要操作克拉修和可可等人,收集4個量子面具來扭轉現實拯救世界。
這次順應PS5主機規格推出的強化版,將支援4K 60FPS的超高畫質輸出和強化3D音效,PS5行動分頁卡功能也可以讓玩家直接從系統介面進入遊戲中的各種模式遊玩,讀取也會更加快速。原本舊PS4版本的玩家從3月12日起也可以免費升級為PS5版本,不過首先是你要有PS5啦!
《死亡回歸》(Returnal)
PS5 2021年4月30日
《死亡回歸》是一款科幻題材的第三人稱動作射擊遊戲,玩家要扮演主角「瑟莉妮」迫降到一個會不斷改變形體的神祕星球上,為了逃離遺留古代文明的荒蕪之地,玩家要不斷四處探索,並在重生與死亡的旅程中邁進。
最新影片可以看到深入主角記憶片段世界的場景,在較為含蓄隱晦的故事中,玩家會聽到各種語音紀錄和看到不同的現實片段,各種元素相互交織堆疊出層次豐富的劇情。本作針對PS5性能打造,其細膩精緻的視覺效果一定能讓玩家感到驚艷,隨著記憶拼圖漸漸完整,主角與這星球背後的真相也將逐漸解開。
《Solar Ash》
PS4 PS5 2021年
《Solar Ash》故事描述主角身處於一個超現實的世界,為了避免自己的故鄉,被巨大的黑洞吞噬,展開了冒險旅程。在遊戲中主角像是穿上了滑板鞋,在地圖當中移動穿梭,基本的高速移動之外,有些場景還需要玩家攀爬和跳躍。
玩家除了需要收集資源之外,同時也將面對許多敵人,戰鬥方式非常簡單直覺,高速移動與流暢的攻擊方式,充滿了無比的爽快感!在地圖關卡當中,也會出現超巨大BOSS,靠著你的操控能力,擊退BOSS吧!遊戲預定在今年推出,你是不是也很期待呢?
《師父》(Sifu)
PS4 PS5 PC 2021年
《師父》(Sifu)是一款以中國功夫為背景的戰鬥動作遊戲,主角為了找出殺害家人的兇手,將發揮渾身解數,靠著一身的好功夫,來面對無數兇殘的敵人。別怕!就算戰鬥中被殺死也沒關係,主角身上的神奇墜飾將會幫助玩家復活,只是身體會老化許多。
這趟復仇之路充滿了許多意外,玩家要踏遍城市的每個角落,不管是龍蛇混雜的夜店,還是辦公室或科技大樓,只為了找出真正的兇手。準備好踏上復仇之路了嗎?一起來大展拳腳吧!看完上述介紹的十款作品,你最期待哪一款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也別忘了持續訂閱追蹤我們頻道,才不會錯過第一手資訊喔!
© 2021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奇納靈魂之橋收集 在 [心得] Kena 奇納:靈魂之橋遊戲+白金心得- Play Station - PS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Kena奇納:靈魂之橋遊戲+白金心得@playstation,共有32則留言,15人參與討論 ... 單就主線找路的話,很少需要看攻略要全收集的話就要仔細找了, ... ... <看更多>
奇納靈魂之橋收集 在 [心得] Kena 奇納:靈魂之橋遊戲+白金心得- 看板PlaySt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遊戲的畫風滿吸引我的,有些像迪士尼動畫拉雅的風格
實體版上市後便入手豪華版來玩
第一次買歐版中文的片子,一開始發現特典代碼居然無法使用有點傻眼
還好上網問人後得知只要開個歐帳使用者就可以成功輸入特典
切回台帳後特典的東西仍可繼續使用
先說整體心得,畫風美音樂好聽,解謎探索難度適中,
戰鬥不錯玩但吃射箭技術,如果想白金的話戰鬥就又是另一個層次了
畫面音樂
畫風美而舒服,腐靈很可愛
音樂很好聽,而且會配合當下情境做切換,讓人沉浸其中
探索
遊戲探索(含解謎):戰鬥的比例大概是6:4,
主線怎麼跑很明確,必去的點地圖上也會標示,不會有不知道接下來該幹嘛的無助感
地圖標示也滿友善,收集過的物品都直接標示出來,
找過的腐靈旁邊還會長香菇,想全收集的話很方便
基本上岔路或是特殊地圖物品(像藍色花朵)大概都暗示後面有一些東西可以搜尋
不過我個人有時候沒耐心就不會地毯式搜過去,導致漏東漏西的:p
解謎的部份我覺得不算太難,不過提示也是很少,要自己多嘗試
玩到中後段大概就懂它的解謎設計邏輯,單就主線找路的話,很少需要看攻略
要全收集的話就要仔細找了,有些還是得看一下攻略
基本上很少有藏的很細的東西,整體探索難度我覺得算適中
戰鬥
一周目的三種遊戲難度(劇情/普通/專家)個別的落差都不小
我是選普通模式開局,還算滿有挑戰性,但不至於到想摔手把的程度XD
我本身滿喜歡硬派動作遊戲,黑血仁狼都有玩過不少時數
kena以大約20小時的遊戲時數來說,我覺得戰鬥部份還不錯玩
動作流暢,攻擊節奏滿快的,動作設計我覺得算紮實,不能無腦亂打
道中小怪有些配置比較機車,近攻遠投一起來
遠程攻擊的追尾性強,傷害也算高,所以是必須優先解決的敵人
這部份就很吃射箭技術了
我之前玩過的射擊遊戲很少,瞄準技術也不佳,所以玩動作遊戲我幾乎都是近戰為主
最近一款玩的射擊遊戲是地平線,
人設/故事背景/機械獸這些我都很喜歡,唯獨以射擊為主攻手段這點不甚習慣
戰鬥常常開簡單模式給他亂射帶過:p
實際玩kena才發現戰鬥很吃射箭技術
一開始瞄不好射的有點辛苦,後來多練習才比較順手一些
BOSS的部份,前期的BOSS大概練習幾次,熟悉動作之後就可以過關
若能適度使用防反,獎勵很高,可以有效縮短戰鬥時間
後期的BOSS還有不少是需要先投炸彈,或是射箭命中弱點後才能造成傷害
甚至有的弱點還藏在BOSS身後,得走位或趁他動作中露出弱點時才能加以命中
善用腐靈炸彈,或跳射的子彈時間會好瞄很多
說到戰鬥就要講一下kena有點謎的翻滾無敵判定
有時覺得明明前一拍閃過了,但後一拍敵人同一招的後段又有傷害判定
就莫名其妙被打中,有點傻眼(還是說並不是整個翻滾時間都有無敵幀?)
另外防反的timing判定感覺也是偏短,敵人一些延遲攻擊的反擊timing更是難抓
這些難點進到大師模式後難度更加放大,需要不斷練習去克服
大致上來說經過適度練度,普通難度的敵人都可以順利攻克,也頗有成就感的
比較明顯的缺點大概就是小怪種類太少,
另外尾王有點做壞掉,車輪戰+最後一階一堆地圖攻擊,令人煩燥
白金
其實原本並沒有打算白金的,只想體驗一輪遊戲
然後在最後面階段遇到獵人這隻BOSS,超級考驗射箭技術,射超久才射死
加上尾王做壞,普通模式光第一階就又要考技術射弱點,
有些招式翻滾時間又難抓(後來看攻略發現用衝刺比較好閃)
血剩不到一半進入後面小怪+木騎士車輪戰,有夠難打,試了好幾次連中間跳石頭都沒看到
整個打到厭世,就偷懶改開劇情模式給他草草帶過...=.=
不過冷靜一天後,大概是M屬性發作,想說來挑戰看看白金好惹(是在哈囉?)
之前看白金攻略有寫大師難度的重點就是防反
另外影片中也看到更需要跳射的使用,連打近戰小兵都需要多利用跳射來提高安全性
想說現在多練習射箭,剛好為明年的地平線2預做準備也是不錯
於是就開了大師難度玩二周目,預計先玩到腐化太郎那裡看難度怎麼樣
攻略的部份以巴哈這篇白金攻略為主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38686&snA=26&tnum=1
戰鬥開了大師模式,難度真的難了一階
敵人攻防都強化,而且被打還會扣勇氣值,這點滿討厭的,
因為不管放技能還是補血都需要腐靈之力
道中小怪群也變的不好對付,我也趁此機會大量的去練習跳射
實際玩了覺得難度還在我的接受範圍,至少不會想摔手把
當然還是需要不少練習就是
防反我後來發覺可以考慮稍微早一點按,反正沒反到就變護盾
可能之前操作仁王的習慣沒改掉,仁王硬擋容易氣絕,損失很大
但kena的護盾其實還滿強的,適度使用不要被破盾其實都可以無傷
玩到二周目玩圖也比較熟悉,跑圖快上不少,一路再參照攻略找齊腐靈
一路推到打完太郎,覺得還行,就再接再厲往下推進了
後段人形BOSS除了上面那篇攻略文章的打法,還可以搭配使用蓄力重擊,可以打斷出招
最難的還是獵人和尾王這兩關,真的是跳射射到手都快廢了
獵人我看網路的無傷影片有個打法很有趣
往地上丟炸彈,獵人會白目的優先去射炸彈,就可以趁此硬直時間去瞄準爆頭
尾王的話就還是做壞,但最終階段還是要給他撐過去,沒辦法頭都洗下去了
主要前面BOSS一二階和小怪車輪戰要儘量少被打,打二階時大概還可以補個2次血
然後三階我看影片都要多清小怪,
但我常專注在小怪,結果忽略BOSS的動作就被打,血又扣超多
結果我最終過的那次,把注意力放在BOSS上,小怪就隨意,一直翻滾閃開
反而效果不錯,成功過關
最難的完成了,後面一些收集類的再用劇情模式找齊就大功告成囉~
附上人權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105.1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yStation/M.1639378551.A.830.html
但真的要抓一些好反的招式來反
一階沒腐靈之力我覺得還好,但應該設計成陸續拿回腐靈之力且能用的上
結果腐靈之力在戰鬥中除了補血也用不到,中間還夾了兩關不知所謂的小兵圍毆戰
第三階腐靈之力也只是拿來拔背刺,也不夠用來清小兵,真的整個傻眼貓咪
※ 編輯: waterspinach (114.41.149.17 臺灣), 12/13/2021 21:39: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