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 健保大限》
2020保費若沒加倍
2030健保自動崩潰
文:張鴻仁
「退休潮:
我生於1956年,剛好是戰後嬰兒潮的中間,我的前輩1955年以前出生的,都已屆退休年齡,通常外科要體力,所以封刀早,退休後看診的當然不少,但是許多名醫去了像「醫者診所」一樣只有自費,脫離健保體系的醫院。我60歲之後,班上同學已經有一些人退休,開始雲遊天下,明年65歲,在公立醫院會全數退下,十年後,我相信我的同學,如果還在看診,應該是極少數。
而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班1965年出生者,2030年剛好屆齡退休,我們以那年為基準,說明這二十年間出生的世代最具生產力的醫師,大部分已經退出市場。
我說「最具生產力」不是說我們的下一代沒有生產力,而是這一個世代早就不跟社會計較,不計較超低診察費,所以用性價比而言,這是最具生產力的一代。而這一代奉獻完了,接下來就沒有了,沒有願意用這種低價奉獻的好醫師?當然不是,永遠有「笨蛋」願意犧牲奉獻,但是一個制度不能靠少數人的犧牲與奉獻。
2020年全民健保大漲
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代醫師,在2030年滿65歲都會退出江湖,所以「二百元醫師診察費」必須結束。這個道理很簡單,怎麼可能一個被社會認為是菁英的這一群,每天做牛做馬,犧牲奉獻,卻連房子都買不起,然後社會期待他們安心看病,開刀不出錯!所以我鐵口直斷2030年健保大漲,在這之前大約還剩幾年的好光景。
如果這次財務危機,在處理的過程中,社會上主流的民意對醫界是正面的,那麼危機可能暫時不會來到;如果不幸又重演過去「逢漲必反」的戲碼,那麼,還在醫學院或剛出道的醫師會接受到一個過去二十年來醫學院的「反健保」傳統訊息,就是健保其實是個爛制度,政治人物用這樣的制度來壓榨醫護人員,然後製造健保便宜又好的假象,這個看法有沒有道理?當然有,尤其對年輕醫生……醫學生非常有說服力,只是在醫師用腳投票之前,在戰後二十年內出生的這個世代,還是看病主力時,問題是被掩蓋住的。其實年輕一代已經開始出走,第一波就是放棄大科,造成「五大皆空」,第二波是飛往對岸,第三波走向產業,第四波天下何處無芳草,走向全世界。
十年後的世界會非常不一樣,沒有公平合理的待遇,要求醫護人員做牛做馬,一定不可能,這是我的預測。能考上醫學院的人,頭腦都很好,沒有生存問題,只有選擇做什麼的問題,而最容易用腳投票的,當然愈年輕愈好。所以我們愈早打破他們「診察費」有一天會合理化的美夢,愈有利於他們做「出走」的決定。同樣是開刀,不能領美元,至少領人民幣,怎麼會有很多人只領台幣還要受氣?我講的太直接嗎?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社會長期壓低他們的價值,而希望這群人永遠當大家的僕人?您真的覺得這是合理的期望?
看一次病應該付多少錢?
很多醫師一個診次(三小時),可以看五十個病患,有人犧牲吃飯時間看到午餐後,可以超過百人,這其中,最多是拿藥,非常簡單的診療,這是簡單型;在基層,感冒、腸胃不舒服最常見,流感流行,內兒科、耳鼻喉科擠滿病人,一個晚上,幾十個上百個病人不少見,但是2020的武漢肺炎一流行,大家突然都不敢隨便上醫院,感冒自己處理不是壞事,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皆如此。所以如果未來,大部分醫生看診,複雜型例如:不明胸痛、腹痛、慢性肝炎、心肌梗塞、小兒過敏性疾病、老人各種慢性病夾攻,看診時平均要二十至三十分鐘,那麼一個診次,十個人就很多了,這時候,難道診察費不應是一千元以上?
醫護人員這些主要成本都是倍數起跳,健保費當然要加倍!不過,漲一倍聽起來很可怕,但是漲價之後,台灣依舊全球最便宜,那麼到底是哪裡出錯?
健保費率為什麼需要加倍?
首先,未來的醫師需要兩倍的預算以上,才能滿足民眾的基本需求,第一,醫師已經開始通用《勞基法》,所以到了時間,不是加班費加倍,就是人力加倍,其次,醫師診察費,不可能還是二百多元,我估計,至少漲五倍,但未來看診將區隔簡單和複雜。
未來如果有下一代的醫師,要追隨許金川醫師做超音波,難道超音波的健保給付不該漲幾千元?魏福全院士是個特例,但是接生、手術,我們還有可能用現在全世界都視為不可思議的超低價?
所以說,光是醫師的成本就至少要好幾倍,那護理人員呢?護理人員的問題主要是護病比太低,也就是一個護士要照顧的病人太多,我去年接受了一個小手術,住了三天,仔細觀察了護理人員的辛苦,她們一接班就像作戰一般,八個小時一分鐘都無法休息,還要交接班、寫病歷、做報告,到了小夜……大夜,大家都希望平安,只要一、兩床病患有狀況或急診轉來一個病患,人手馬上就人仰馬翻。
台灣的護病比太低,所以有陪病文化,人手不足靠家屬、靠外勞,歐美國家那種不准陪病的制度一旦全面施行,人力也是兩倍以上起跳。除了護病比,我認為護理人員的薪水太低,低多少?新進人員至少要調百分之五十,有經驗的資深同仁應該加倍,還有全球超低的病房費,一天五百多元,用美元算也不貴。其他各種手術,需專業人員操作的檢查,沒有多少是合理的,所以,成本增加超過一倍,健保費當然要漲一倍。
我們在前面的一章節分析過,全民健保的便宜,是來自於贏在起跑點,在上世紀開辦時,沒有多花錢就完成全民納保,同時領先全球採用大數據管理,每年省數百億至千億,加上總額預算的管制,二十年下來,基期加上成長率的複利率,雙重效應下,我們少花了幾兆元。單以今年來看,用韓國為標桿GDP八.一%左右,2020年我們應該多支出九千億,那要漲多少才夠,我認為五年要多花一兆以上,健保費率要翻倍,您一定想,這怎麼可能?漲個五%、十%就吵翻天,怎麼有可能翻兩倍?我同意,所以我說2030健保大限,因為要說服國人接受漲價,難上加難,所以嘜憨了!子孫自有子孫福!
漲多少才叫做大漲?
這個世代的台灣人,沒有經歷過健保費大漲,所以我們先來看看美國,下圖(請詳見原書)是美國1999年到2018年這二十年間的平均醫療保險費的增加情形,以家庭費率為例,1999年大約六千美元,2018年已逼近兩萬美元,如果用台美國民所得和物價指數來調整,以五比一來看台灣,根據中央健保署的統計2018年,受雇者平均投保薪資四萬三千左右,雇主負擔70%,受雇者負擔30%,如以一家四口計算,每年大約三萬也就是約一千美元。
許多有在海外就醫經驗的人都知道,台灣醫療費用的便宜,不是算百分比的,而是算倍的,同樣的金額,在海外就是用美元、歐元、英鎊計算,這麼大的差距,十年後要補足缺口,基本上健保費至少要漲一倍以上!您一定說:「有沒有開玩笑?漲百分之五就幾萬人上街頭,所有Call-in罵翻,怎麼可能漲一倍?」
我今天寫這段話,並不是要教政府如何漲價,而是說從了2020年,保費沒有加倍,到了2030年會找不到醫生和護士,到時全民健保自動崩潰,大家回到上世紀的八○年代,自己吃自己!或是健保「勞保化」。
公立醫院崩解
長期缺乏足夠資金挹注的系統會先在哪裡出問題?首先是公立醫療體系,上世紀的一九七、八○年代,我們曾經迎來公立醫院崩壞的時代。我的好友在二十年前被榮總派去宜蘭醫院當院長的唐高駿醫師,分享過一個有名的故事,他本身是急重診的專科,長年服務在台北榮總,他說:「從實習醫師到主任數十年如一日,救護車的聲音只有一種,由遠而近,然後停止,然後聽到救護員推床進急診室。」他到宜蘭的第一天,救護車由遠而近,然後呼嘯而過,逐漸遠去。他說:「這一輩子,沒有感覺更大的挫折,空有一身功夫,病人過門不入。」這是因為這間日據時代宜蘭人眼中的大病院,到了1980年代已經爛到不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期缺乏資金的投入。要把醫院轉虧為盈,需要先投資要買新設備,請來好的醫生,所以要先虧,做出名聲之後,病患回流,醫院做起來了才開始賺錢。最有名的例子是上世紀九○年代的台南的奇美醫院。但是公立醫院很難,政府不會先給一大筆錢,不過,長話短說,唐院長由於急重診的能力,加上管理的天分,在短短的幾年內,把宜蘭醫院起死回生,現在是陽明大學的附設醫院,是守護蘭陽地區健康的重要中心。
我舉這個例子是說,曾經有大約二十年的時間,公立醫院都很爛,原因是「低薪,缺乏投資」,那個時代是私人醫院大幅成長的時代,因為台灣開始經濟成長,需求就上來,供不應求,民間自然會投資來滿足市場需求。勞保當年給低價,所以那個時代的醫療就「兩級化」。
兩級化
各位有沒有發覺,過去十年來,自費項目愈來愈多?這兩年有一種很夯的血糖測量儀,亞培的瞬感(Freestyle Libre),可以連續測十四天,用貼的,不必扎針,全亞洲只有台灣買不到。這一個大約三千元台幣,可以用十四天的產品,在電子業非常流行,大家都是去日本或香港帶回來的,這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長期被國際藥廠定位為「低價、規模小」的市場,所以新產品先在中日韓星港上市,東南亞經濟起飛之後,我們還要排在後面,而更大的影響是「健保勞保化」。
勞保化,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未來全民健保會變成「次級保險」的代名詞,很像當年的勞保單,要開好一點的藥都要自費。
或許大家比較喜歡這樣的制度,就是大鍋飯,菜不要太好,餓不死就好,想吃好的自己加菜。我個人認為一個社會的高度,在於分享,然而民主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我只有一票,花了這麻多篇幅在說明一件事,就是未來如果長期營養不良,那麼整個健保體系就會如同1980年代的公立醫院一樣,房舍老舊、人才出走,以保險的角度看,就是勞保化,這個名詞是形容如同1980年代勞保時期,許多私人醫院都會對病患說:「勞保的用藥比較不好,你要不要自費?」
侯署長愛說笑
曾任衛生署署長,現任新光醫院院長,骨科聖手侯勝茂醫師喜歡說一個笑話:「有一個病患去就診減肥,醫師開了藥之後,他每天作夢,都夢見在追美女,幾個星期下來就瘦了!這個病患的朋友聽到這麼有效,也去求診,但是作的夢不一樣,他每天夢見被怪獸追,幾個星期下來,也瘦了!第二個病患就問醫師,為什麼和他朋友作的夢不同?醫師回答他說:『你的朋友用的是自費,你的是健保,效果雖然相同,但是感覺差很多!』」
不過如果不只是感覺差一點呢?大家知道到今天,健保只給付傳統鼻胃管,材質好一點的要自費?這才多少錢?我們摳了二十幾年,什麼現象都有,未來醫師在手術室還要備電鍋,所有口罩重複使用,比較省?別說笑了。
我的結論是,全民健保不會倒,但是會勞保化,台灣未來變成兩級化,有錢人自費用好的藥、好的材料,付不起的用次級品,一樣有效,維持低保費,如果輕病看診再管制的嚴一點,會比較像「台式的新加坡制」,優點是抱怨浪費的聲音會愈來愈少,因為大部分花自己的錢。
戰爭尚未結束
這不是結局,也不是結局的序幕,或許是序幕的結束---溫斯頓.邱吉爾
(This is not the end, this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perhaps it’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Winston Churchill)」
本文摘錄自《二○三○ 健保大限》
「奇美醫院健保房」的推薦目錄: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孔繁錦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奧客] 投訴/奇美加護病房加收千元清潔費- 看板medache 的評價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奇美醫院第二天 的評價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加護病房費用奇美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加護病房費用奇美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加護病房費用奇美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開箱 台南奇美醫院總院 雙人病房 素食套餐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奇美醫院收費標準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的評價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問題] 家人癌症目前掛奇美排不到床有人可幫忙嗎 的評價
- 關於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 :: 台南公廁地圖 的評價
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一個有全世界最好醫療水準的國家,但在這次新冠肺炎的重擊下,呈現出一個幾乎"完全沒有準備"得荒腔走板。包括<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皆評論: 在川普"亂政四年"的情況下,美國完全變了,且變得"讓美國人自己都無法相信"。但美國不變的是,面臨全球大流行病的危機時,美國仍是一個無法團結徹底分裂的國家,且主政者仍然否認科學與專業。華盛頓郵報直言:這次是非美國拿手的經濟議題,這次是公衛議題主導在美國經濟 國安 民生等每一個層面時,反而凸顯美國的無能和潛在毒瘡。】
{內文}
一個有全世界最好醫療水準的國家:美國,面對重擊而來的疫情襲擊,卻幾乎"完全沒有準備"。沒被捲入一次大戰,也從未在本土發生戰爭,人們以為將"偉大到永遠"的美國變了,變得居然疏忽戰略物資(口罩/防護衣)庫存,變得赤手空拳,人民居然得赤裸裸上戰場。
(ABC新聞旁白)
一通又一通求救電話,許多疑似是冠病患者,救難人員格外謹慎將防護衣一次次擦拭反覆使用,筋疲力竭的救援,讓第一線救護員身心俱乏
(美國救護人員)
這不是包著糖衣的爽差,我們好疲憊 幾乎快累倒了
(包碧爾\\美國重症病房護士)
"難以置信"這是我一直說的,這一切都太難以置信了
(CNN新聞旁白)
包碧爾和她的同僚在Lowell General醫院,每天被死亡和瀕死的人包圍著,還有很多害怕獨自死去的病人
全美確診人數本周突破90萬人,美國佔全球281萬感染人口的1/3,死亡人數更突破5萬人。整整兩個月,美國幾乎未做準備,後果是感染和死亡人數都居全球最高,後果是美國政壇吵翻天。美國的景況變得讓美國人自己都無法相信。
(美國ABC新聞旁白)
單單三月,全美救濟站就發出3.79億份的食物整整暴增2成,餵養美國基金會(Feeding America)預測,全美5400萬人將面臨飢餓問題(因新冠肺炎),其中有1800萬孩童,唐海頓,一位佛州身障退伍軍人在"兩處"等領食物
(唐海頓\\佛州身障退伍軍人)
當我終於排到前頭,等了好幾個小時後,我的家人..還是領不到食物
(美國民眾)
我從沒想過 我竟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加上因工廠內群聚感染,全美至少51個肉品工廠關閉,至少10州的肉類包裝工廠也受停擺
(美國肉品加工廠工人)
我們用塑膠浴帽套在臉上 當口罩來用
食供短缺加上全美因新冠已2600萬人失業,成千上萬的人為了領救濟食物,車陣綿延到不可思議,許多人更是全家人睡在車裡徹夜排隊。就怕餐桌上又沒食物,孩子挨餓,這是美國,非第三世界國家。
(美國ABC新聞旁白)
還有8.9萬人在124艘郵輪工作的美國人,還在海上漂流
(戈登\\遭滯留於海上郵輪的美國人)
我們的郵輪漂流於海上,沒和外界接觸,也沒有任何乘客 從3/20開始就這樣
被滯留海上超過2個月無法返家的美國年輕人,還有因參加瓜地馬拉妹妹婚禮的Pi,和先生滯留於瓜地馬拉長達2個月,最後,撤僑班機禁止非美國籍的老公搭機返美,她被迫與家人分離。
(Pi\\美國撤僑公民)
我還是不相信這竟是美國 唉
美國拿手的經濟議題,這次是公衛議題主導在美國經濟 國安 民生等每一個層面時,反而凸顯美國的無能和潛在毒瘡,例如,美國的健保體系,據統計,全美約有3300萬人,約73%人口有某種程度的私人健康保險,大部分透過雇主部分給付,另有18%美國人民,則有州政府支持65歲以上或低收入者的醫療補助保險,於是還有9%約3000萬人的弱勢與貧窮族群,因付不起基本保險金,而完全沒有醫療保險。在過去五週美國失業人數,擴大到2650萬人之下,全美無醫療保險的人口,勢必正急遽增加,而在美國,沒有醫療保險的人就醫等於是悲劇。
(巴賽特\\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沒有醫療保險的美國人,上醫院的費用可能是天價
(大衛森\\美國醫療保障委員會教授)
病人很可能付完醫院帳單 就破產了,而現在..更是危機再加倍,我認為無可避免的是,美國有非常多感染者仍不想去醫院,或想再晚一點再去醫院,因為擔心沒有能力付醫藥費
丹尼就是一個例證,她才經歷完癌症化療,又染上新冠肺炎,沒有收入的她,光是進出急診室 加護病房與治療新冠肺炎,帳單就高達將近3.5萬美元(約新台幣100萬),其中還包括,川普承諾給付卻還沒到位的檢疫費用(970美元)。
(丹尼\\美國新冠肺炎患者)
真的很慘!精疲力盡,看到帳單讓我覺得,過去工作20年到底得到什麼,我幹嘛還要花錢上學,美國醫療保險產業完全失效,而且也找不到有效解決方案,沒有一個系統 一個付費方式或是一個企業,能承擔起美國的醫療保險問題,所以完全保護不了像我這樣貧窮 患病的人
我們以為的美國,正以一種令人陌生的面目存在者。但不變的是,面臨全球大流行病的危機時,美國仍是一個無法團結,徹底分裂的國家。
(要求重啟經濟抗議者)
你不能封鎖美國,解放科羅拉多州,開放我們的海灘,開放我們的海灘
而主政者,仍然否認科學與專業。
(佛奇\\美國傳染病研究院主任)
新冠病毒一定會在秋天重來
(川普\\美國總統)
新冠病毒也許秋天根本不會再來,沒有人能確定,就算它又來,一定會很小集中在某區域,而且美國有能力消滅它
紐約時報評論:這是美國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MM0uyV7xE
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編輯OOXX】
【國峰並沒有在移除呼吸器後離開,我想他捨不得媽媽】
藝人劉真過世,獨留辛龍與4歲女兒,令人唏噓又不忍。
媒體報導他們曾請柯文哲市長去醫院看看劉真的狀況,而柯市長告訴辛龍:「以醫藥、醫學的一個專業角度,真的是沒有機會了。」勸著辛龍「放手」。
短短「放手」2個字,說出來是那樣容易,但對辛龍及劉真家人而言,要做這個決定,要對醫生開這個口,那得下多大的勇氣,那又是多麼痛徹心扉,以及肝腸寸斷。
而即使下了這個決定,心頭卻又止不住的懷疑,是否自己再堅持一下,是否請患者要撐一下,就可能挺過這場生命風暴?
「放手」談何容易,而如果患者家屬「不放手」或「無法放手」,我們能不能試著去理解,那些家屬心中的煎熬?我們能不能試著去陪伴,與他們一起走過那些徬徨、恐懼及無助等各種糾葛心情?我們能否多給「不放手」或「無法放手」的家屬一些時間與空間?
我很喜歡台南奇美醫學中心謝宛婷醫師的一句話,她說:在「放手」中緊緊地牽住手,在「不放手」中,靜靜地醞釀道別。
她也說:「放手才是慈悲」這句話,即使再真切不過,對即將喪親者來說,仍舊是一種殘酷的理性。讓我們再縱容悲傷一點點,當陪伴的過程觸發了愛的能量,跨越了悲哀、憤怒、愧疚、焦慮、孤獨、疲倦、無助、驚嚇、渴念與麻木,我們將會發現,「放手」便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結局。
/
放上謝醫師的文章,〈放手不是是非題〉
沒有經歷過困難決定的人,不應該殘忍地去批判他人的選擇,這是我在一次次死亡歷程的幽谷伴行中,用病人、家屬,以及我自己一窪窪的淚水所映照出來的謙卑體悟。
有關於生命的抉擇,不是只有「放手」與「不放手」那麼簡單。我從一個不忍看見苦楚而和別人談「放手」的醫師,到現在,我還是一個不忍看見病人苦楚的醫師,但我覺得一起和病家經歷「放手前」的痛與慟,遠比看到「放手」的結局更珍貴。那一段「難以放手」的擺盪掙扎,閃耀著生命中最動人的牽腸掛肚。
傷痛的母親,叫做「愛」。
呼吸加護病房傳來一則會診。三十歲的國峰,車禍後嚴重腦出血昏迷,經過三次呼吸器脫離訓練都失敗,母親與姊姊要求撤除呼吸器。
若非緊閉的雙眼與嘴裡的氣管內管,這個健碩的男子,真的不像大家腦海中會浮現「末期病人」的模樣。
安寧照護團隊與母親和姊姊開了一場家庭會議。我們的心,隨著家庭狀況的抽絲剝繭,俱皆糾結。
嚴重脊椎退化以及腎臟功能節節下降的母親,面臨著日以繼夜啃食的神經痛,以及隨時可能要面臨洗腎抉擇的恐懼,宿在一鐵皮小屋中,僅靠撿拾回收的零頭小錢,捱以度日。
二十多年前,國峰的母親即與好賭的父親離異,父親逃躲債主到中部後失去聯繫,卻留下一筆債務,給國峰母子償還。
姊姊以保母為職,只要有餘裕的金錢與時間,全拿來照料自己的母親與弟弟。言談中,姊姊雖未提及其夫婿,但仍可感覺已成家的她,是如何感念她所遇上的對象,支持著她對原生家庭的情感牽連。
國峰平常是個做粗工的工人。在上工前,他還在一個私人屠宰場多兼一份工作,但橫事無常,並不會因為一個人行善或是努力就有避禍的特權。
某個要去屠宰場上工的清晨,一輛卡車將國峰撞飛。事後,肇事者態度相當不友善,僅到醫院探視過一次國峰,之後皆由保險公司出面處理,而屠宰場老闆更是從未現身,甚至,國峰的姊姊這時才知道,老闆並未盡到為員工投保的責任。
在這風霜之際,國峰私人保險的理賠,因為父親賭債尚未償還完畢,只要是匯入國峰帳戶的保險金,就會立即轉還賭債,根本無法成為這場困境中的及時雨。
「對不起,弟弟好年輕,我們一開始也好難接受,他就要這樣離開我們了。可是如果他留下來,他的日子一定比走了更苦,我們無法負荷優質的護理之家,接下來,他會有壓瘡、四肢會攣縮、脖子切一個洞,只靠呼吸器過完餘生,而媽媽也禁不起任何的操勞了。」
我的心萬般翻攪。該說對不起的,絕不是她們。此刻承擔這般艱難的決定,卻又擔心被醫療團隊視為冷血的家屬。
家庭會議開了三次,白髮的母親每次都出現,次次老淚縱橫。
最後,經由安寧照護的醫師、神經外科的醫師、呼吸加護病房的醫師,審慎判定國峰的腦部重度受損,即使數個月後,有微乎其微的機會,可以脫離呼吸器,也不可能有好轉的意識狀態。
於是他被接來了安寧病房。在燈光柔和的獨立房間裡,僅有的幾位家人相伴,我為他移除了氣管內管,關掉了呼吸器。
國峰並沒有如我們預設的場景之一,在移除呼吸器後離開,我想他捨不得媽媽。
他後來去了護理之家。堅強的生命力搏動著,長達一年多的時間,他都由護理之家的照護人員,偶爾是姊姊,帶著回我的門診。
雖然最後還是擔下了長期照護的重擔,但姊姊每次回門診,都感謝安寧照護團隊、神經外科團隊以及呼吸加護團隊,陪著他們,在一次次的家庭會議中死透又重生,流盡眼淚,推演過無數次各種可能的結局。
現在上蒼為國峰選擇了留下,他們不會對任何一個決定後悔。
每一次,我都會握握他的手,和他說說話。我希望,從住院後開始堆疊的每一個溫暖,可以洗掉他腦裡的記憶,洗掉他腦迴裡在車禍前最後一刻清醒的感覺:驚疑、痛楚、恐懼,以及沒有出口的孤獨。
佛洛伊德在一封信裡,曾寫道:「我們終將找到一個地方安置失落,我們知道失落後強烈哀悼,終將沉息,但是也知道這種痛苦是無可安慰,也無可替代的。不管如何填補這裂口,就算能完滿的填補,它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當悲傷進入我們的生命,那麼我們便如同接納一道疤般的帶著它前行,而不是一再地想要把它剜離我們的生命,以致一次又一次的鮮血淋漓,也不用去設定應該振作的時間,只需要相信自己終有一天,可以從悲傷中看見重新定位與連結的意義。
兩年後,我又收到一則會診的傳呼簡訊。距離我沒再收到國峰的消息已有半年,半年前,他因為病況非常穩定,所以轉給護理之家自行配合的居家照護團隊接手,但會診上他的姓名,依舊毫不陌生。
一向被安排住在健保給付病房的國峰,靜靜地躺著,但明顯的消瘦,讓我還是感到驚訝。
媽媽稍微佝僂的身軀,穿梭在其他床的病友家屬間,一回頭看到我,聲若洪鐘地向我打招呼,簡要地向其他的家屬,敘述我們在呼吸加護病房相識的過程,笑容滿溢。
語畢,我們一同趨近國峰的床邊,我握握國峰的手,抬頭看向媽媽:「異常的消瘦,可能代表著身體的重大問題,而他也因此現在受到了敗血症的干擾,要能挺過去的機會不高,除非全面緊迫式地進行檢查和治療,包括異常消瘦的原因。但是,我們的國峰能從這樣的過程得到什麼呢?媽媽您希望我們怎麼樣在初次見面的兩年後陪伴國峰呢?」
國峰的媽媽愛憐地看著兒子,祝福大於哀傷地對我說:「移除呼吸器的那一天開始,我就只希望他不要痛苦。不管他是在當天就離開我,還是兩年後的今天才要離開我,我都會記得,我們和他一起奮鬥的,以及奮鬥之後決定接受與共度的一切。謝醫師,我們想要去安寧病房,我們知道國峰也會想要去那裡。」
兩週後,國峰在滿滿的祝福下,走完了他的人生。
這一回的照護,沒有人落下眼淚,只有感恩,國峰曾經帶領我們走過的一切:決定放手的心如刀割與掙扎猶豫,放手之後重獲新生的訝異喜悅,以及慢性照護過程中甜蜜的負荷,到真正的終點來臨時,滿溢著毫無愧疚與遺憾的坦適。
讓我們把「放手」這件事,談得更柔軟一些吧,別把它當作會談的目的,就算這是個善意,驅策著尚未準備好的家庭簽下那張同意書,傷痛不會因為表象上的善終而釋懷。
這條困難的路,即便清楚的知道終點該往哪兒走,仍舊需要親自彎下腰,斬除那荊棘,甚至偶爾被扎中,鮮血淋漓,但彼此會從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獲致勇氣。
「放手才是慈悲」這句話,即使再真切不過,對即將喪親者來說,仍舊是一種殘酷的理性。讓我們再縱容悲傷一點點,當陪伴的過程觸發了愛的能量,跨越了悲哀、憤怒、愧疚、焦慮、孤獨、疲倦、無助、驚嚇、渴念與麻木,我們將會發現,「放手」便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結局。
放手不是一個斷點,它是接納哀傷的安息之地,也是繼起生命的孕育之處。
►►《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謢醫師的善終思索》https://reurl.cc/MvbOpv
#在放手中緊緊地牽住手
#在不放手中靜靜地醞釀道別
#每一個最艱難決定的背後都是愛啊
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奇美醫院第二天 的推薦與評價
奇美醫院 第二天 by 珵珵寶貝小饅頭 超小位置的健保房轉到雙人房住剛好妹妹抵抗力低所以這間只能他住不然那健保房難睡難站真不好受. 21 Likes4 comments. ... <看更多>
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開箱 台南奇美醫院總院 雙人病房 素食套餐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開箱 台南 奇美醫院 總院 雙人病房 素食套餐. 607 views 1 year ago. 萍姊素食廚房. 萍姊素食廚房. 1.3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奇美醫院健保房 在 [奧客] 投訴/奇美加護病房加收千元清潔費- 看板medache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udn.com/NEWS/DOMESTIC/DOM5/5010602.shtml
投訴/奇美加護病房 加收千元清潔費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永康報導】 2009.07.10 04:07 am
台南縣奇美醫學中心病患家屬昨天投訴,質疑院方「巧立名目搶錢」、強迫加護病房住院
患者1人每天要多付1000元「個人清潔費」,事後有人向院方抗議,院方才只收200元「材
料費」。
奇美醫學中心昨天晚上聲明強調,加護病房收取的每天1000元是「個人衛生費」,包括病
患使用的個人衛生用品、家屬休息室等周邊設備水電與醫護人員的「服務成本」,屬自費
項目,衛生署規定的收費項目都依規定辦理。
病患家屬說,景氣差,家屬張羅健保需部分負擔的住院醫藥費用,已負擔沈重,沒想到還
要每天多付1000元。
病患家屬表示,別家醫學中心加護病房讓家屬自行購買看護墊等衛生用品,奇美卻強迫由
醫院統一採購,分明是又要賺一手,為何別家醫學中心不額外收費,奇美就要多收。
奇美醫院表示,加護病房病患每天酌收個人衛生費,包括病人使用的尿布、看護墊、濕紙
巾、衛生紙、紙褲、棉棒、口腔清潔用品、牙膏、牙刷、護膚軟膏等個人衛生用品,及家
屬使用休息室等周邊配備成本。
奇美強調,這項費用,主管機關並未訂定收費標準,各醫院可依成本考量向病患酌收;奇
美為加強加護病房感染管控,減少感染,讓加護病房重症病患獲得妥善照護,所以實施統
一管理,家屬不必再為這些瑣碎事情奔波,護理人員也不用再找家屬隨時買東西補貨,是
以病患得到妥善照護為優先考量。院方也表示,陳情指有「減收退錢」一事,正在查證。
衛生署醫事處則表示,加護病房自費項目管理權責在地方政府,奇美要向病患家屬每天再
收取1000元,若經台南縣衛生局核准備查,就不算違法,至於自費項目是否合理,要「買
賣雙方」自行認定。
==================
使用者付費乃天經地義之事
重症病人照顧困難又耗資源
且更容易污染環境
收清潔費是應該的
奇美收這筆錢只是突顯了其他醫院太笨
其他醫院應該效法才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5.18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