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3:55 1. 第93屆奧斯卡入圍名單揭曉 典禮將採高規格防疫實體頒獎 00:18:49 2. 索尼影業再度調整《猛毒2》檔期 暫定今年9月上映 00:27:02 3. 「鋼骨」雷費雪再爆 《正義聯盟》喬斯威登耍大牌 00:40:41 4. 《惡靈古堡》重啟電影副...
「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部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Re: [情報] 2021 奧斯卡金像獎入圍統計&特殊紀錄-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Let's Movie 樂視電影- 【#影展饗宴】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預測 ... 的評價
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聽到很多演員說,『我獨自在一個荒島上也會演下去』。嗯,我其實不愛(演戲),對我來說表演很像是在動急診手術,或者蹲在戰壕裡,這只是我會去做的、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而已。」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在2019年接受《IndieWire》專訪時感慨。
.
貴為兩屆奧斯卡影后,茱蒂.佛斯特有著許多人稱羨的演員生涯。但起先這其實不是她的選擇。在三歲時,母親帶著三歲的她陪哥哥去參加一個廣告試鏡,沒想到工作人員看上的卻是她。自此,她獲得的邀約不斷,成為了最多產的童星之一,出現在五十多個電視節目之中,接演的廣告更是不是不計其數。她說自己在七歲就能養活全家。
.
不過這不意味著她原本就想要走上這條路,畢竟入行過程就有些陰錯陽差。茱蒂在三歲就能閱讀,從小就學會流利法語,智商高達132(領先全球98%人口智商)。連她自己也承認,要不是這麼早就接觸表演,說不定就是去當律師了。
.
記得嗎?在《從前,有個好萊塢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2019)當中,那個抱著書在片廠、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交心的超齡小女孩,就是以童年的茱蒂為原型。茱蒂後來受訪時也非常開心自己早期的經歷獲得了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的致敬。
.
真正讓她一舉成名的,無疑是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計程車司機 Taxi Driver》(1976),她在片中飾演的雛妓艾瑞絲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當時她年僅14歲。這使她成為家喻戶曉的演員,但伴隨的卻是成名後造成的壓力,包括瘋狂粉絲追殺。這一切帶來莫大壓力,過程中她一度暫時放棄表演,前去攻讀耶魯大學文學系(輕鬆以最好成績畢業)。
.
成年後拍攝的兩部作品《控訴 The Accused》(1988)與《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1)分別讓她在奧斯卡獲封影后殊榮,不過看似只是被擺佈的演員,茱蒂其實一直存在自己的強烈主見,她不願意接演刻板的女性角色,因此上述的人物都存在著她有意傳遞的性別主張。無論是《控訴》當中性侵被害人,還是《沉默的羔羊》當中的一枝獨秀的女性探員角色。
.
不過,她也語帶譏諷地說,《沉默的羔羊》的成功帶給她唯一的「獎勵」,就是有更多完全相同的女探員角色找上門來。
.
與其處在被動姿態,茱蒂感受到涉入創作可以擁有主控權。她說自己不曾後悔過去的演出經歷,只是對她而言最大的收穫不見得是演技上的提升,而是看導演怎麼工作。從馬丁.史柯西斯、尼爾.喬丹(Neil Jordan)、史派克.李(Spike Lee)身上,她學會了不少導演技巧,尤其是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茱蒂說芬奇是他看過唯一能對每一個細節都能做到精準掌控的導演。
.
其實在1990年代,茱蒂已經有過兩部長片的執導經驗,分別是《我的天才寶貝 Little Man Tate》(1991)和《心情故事 Home for the Holidays》(1995)。但一直到第三部長片《海狸先生 The Beaver》(2011)之後,她才正式確定之後自己要將重心轉移到導演工作上。
.
「拍了快50年的電影,透過女性眼睛看見、由女性導演述說的故事有多少?」在2017年接受《衛報》採訪時,茱蒂談及轉向創作的原因。她也說在過去20年,每次讀到的劇本(通常是男性執筆)當中的女性角色,都有童年被強暴或虐待之類的遭遇。「這樣就叫有深度嗎?」她對此產生質問。
.
許多人將茱蒂視為已經半退休的演員,在過去十年間,她只演出過三部電影。她的最新力作《失控的審判 The Mauritanian》(2021)使她一舉在金球獎獲得最佳女配角,但這其實甚至不是她原本會接演的電影類型。
.
在她漫長的演藝生涯之中,茱蒂只演過兩個真實改編的人物。第一個是《安娜與國王 Anna and the King》(1999)的安娜(Anna Leonowens)。《失控的審判》中的辯護律師南希.霍蘭德(Nancy Hollander)是第二人。
.
茱蒂說自己不喜歡傳記電影的原因在於,多數這類電影更像流水帳,少有作品真正深入人物的內心,讓觀眾試著去更了解他們。但《失控的審判》的劇本卻讓她耳目一新,她知道自己不能放棄接演這個劇本。
.
在片中,塔哈.拉辛(Tahar Rahim)飾演的薩拉希(Mohamedou Ould Slahi)因為手機裡出現與賓.拉登(Osama bin Laden)聯繫的紀錄,而被美國關進關塔那摩灣監獄。全世界的人都認為他是恐怖分子,但只有南希.霍蘭德願意聽聽他的說詞。隨著劇情推展,她甚至可望與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飾演的庫奇中校(Stuart Couch)一同扭轉判決。
.
美國為了反恐戰爭而執行的這類羈押,在過往鮮少有人提出異議。但後來證明這類作為不僅違反人道,也無法有效對抗恐怖分子,遑論其中有些人可能根本是受到構陷,卻要蹲十餘年苦窯,並面臨殘酷刑求。但一部為阿拉伯人申冤的作品,終究不是主流題材,但茱蒂卻認為自己有責任讓更多人關注,義不容辭加盟演出。
.
不過後來茱蒂發現自己的存在似乎給導演凱文.麥唐納(Kevin Macdonald)帶來了一些壓力,因為她畢竟是這部片最具代表性的卡司,編導為了討好她,竟新修劇本增加她的戲份,嘗試擴充她飾演的南希的背景故事。
.
與其他影星不同,茱蒂做了一個根本違反常理的決定────她寫信要求導演刪減她的戲份。她跟導演說,這部作品的重點應該是擺在薩拉希身上,即便要強調南希這個人,也該要透過她與薩拉希之間的互動來體現。
.
雖然言談當中可以感覺茱蒂的視野已經不再侷限於演員的視角,但她堅稱自己還是想繼續嘗試表演工作,原因是她已經看開了,不再需要與年輕的自己競爭,可以多拍一些自己關心的、有意義的電影。更重要的是,比起過去對表演的焦慮感,她覺得自己終於能以更優雅的態度去演出。《AARP》記者提姆.阿波羅(Tim Appelo)在2021年採訪時,指稱茱蒂的演藝生涯其實依然是在「向上走」,而非走下坡。
.
茱蒂回道:「長久以來,我一直非常期待六、七十歲的到來,這樣我就能飾演更多有趣的角色。五十歲對於女性來說像是一個過渡期,沒有太多有趣的角色。」
.
「我相信我會一路演到八、九十歲。」
.
各位影迷,你最喜歡哪些由茱蒂.佛斯特主演電影呢?
.
#茱蒂佛斯特 主演的《#失控的審判》可在 CATCHPLAY+ 觀看 >>>https://bit.ly/3n0LFpc
CATCHPLAY獨家作品現在只有CATCHPLAY+看得到喔!切勿錯過
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或許知道世界博覽會是許多偉大發明初次登場的舞台,但是否知道它也曾經帶動一波電影形式創新(而且風潮也一路來到台灣)?
.
在1967年的加拿大蒙特婁世博會,有超過五千萬人參與盛會。一部名為《立足之地 A Place to Stand》的17分鐘短片震驚世人,而它原先不過是一部介紹加拿大風土民情的展覽紀錄短片。該片的導演克里斯多福.查普曼(Christopher Chapman)在這部作品開創了「多重動態影像技術」(Multi-dynamic image technique),成為史上首位將畫面分割的人(如附圖)。
.
《立足之地》全片沒有對白,畫面呈現的是加國安大略省的風景地貌與人文風情。這起先是安大略館的委託案,查普曼雖然打算遵循「城市交響樂(city symphony)」的概念來製作這部作品,卻不想固守傳統紀錄片形式,於是開始琢磨如何在單一畫面之中呈現更多資訊給觀眾。例如拍攝火車的時候,他也想同時讓觀眾看到火車內外不同角度的樣貌,又或者把一個畫面的不同重點劃分開來。
https://youtu.be/o0F10Sc3Vcw
《立足之地》全片線上看(無對白)
.
查普曼的構想最早是受到一部英國電影《The Door in the Wall》(1956)的啟發,該片的畫幅的形狀與大小會因為戲劇需要而調整,但最終成效不彰,而且該片並沒有做出分割畫面的嘗試。這讓查普曼躍躍欲試,不過在當時,「分割」的概念完全不被認為有任何可行性,因為這被認為可能會造成觀眾的混淆────不知該看哪裡。而查普曼本人起初也沒有足夠自信可以成功。
.
當時不像現在可以用電腦直接操作,查普曼必須在無法事前預覽實驗成果的情況下,在拍攝時就得精確衡量畫面的位置,再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刪節、拼湊,這個過程讓他一再感到挫敗。而且整個製作期長達兩年,耗資達50萬美金,令查普曼壓力如山大。
.
在電影首映時,他仍鬱鬱寡歡,影片尚未結束便逕自離開現場,但此時一個人拉住了他,說自己被這部影片完全震撼了。他是好萊塢巨星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
.
該作使用70mm膠捲拍攝,投放在66×30英尺的銀幕上,最多同時可以看見15個分割畫面。作品在1967年4月28日首映,共計六個月展期有兩百萬人欣賞了《立足之地》。又因為它的技術實在太新穎,後來也引進美國與歐洲進行商業放映,估計當時共有一億人欣賞過這部作品。該片更破天荒地在隔年提名兩項奧斯卡,同時提名最佳真人短片與紀錄短片獎,最終獲得前項。
.
全美各大片廠的製片人與主管都找上查普曼,訂製了一份《立足之地》的拷貝。隔年立刻被好萊塢立刻拿來運用在劇情長片上,史提夫.麥昆主演的《天羅地網 The Thomas Crown Affair》(1968)便率先使用這項技術。
.
至於台灣部分,白景瑞執導的多線敘事電影《家在台北》(1970)也以此作為賣點,並在當年金馬獎掄元。然而久而久之,這也變成一種濫用,查普曼晚年曾表示:「當時許多電影人趨之若鶩,卻很少人真正理解如何運用。」
.
不過多重動態影像技術依然影響深遠,直到1970年代的電視節目,這類分隔畫面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也偶有電影成功運用該形式,達到與內容需求的結合,例如麥可.費吉斯(Mike Figgis)的《真相四面體 Time Code》(2000)。在進入21世紀之後,則較常能在實驗電影、錄像藝術當中看見這樣的手法。
.
除了影像上的革新,《立足之地》在配樂上也別有有心,查普曼與作曲家桃樂絲.克萊曼(Dolores Claman)密切合作。在電影首映前六週完成錄音,動用45人的管弦樂隊與15人合唱團,針對影像的不同情緒做出細密的調整。
.
影片最膾炙人口的同名主題曲也是由桃樂絲.克萊曼編曲,在世博會後被灌錄成唱片,賣出五萬多張。克萊曼在2021年7月17日於西班牙辭世,享耆壽94歲。至於導演克里斯多福.查普曼則在2015年以高齡88歲辭世。
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3:55 1. 第93屆奧斯卡入圍名單揭曉 典禮將採高規格防疫實體頒獎
00:18:49 2. 索尼影業再度調整《猛毒2》檔期 暫定今年9月上映
00:27:02 3. 「鋼骨」雷費雪再爆 《正義聯盟》喬斯威登耍大牌
00:40:41 4. 《惡靈古堡》重啟電影副標題確認為 《惡靈古堡:歡迎來到拉昆市》
00:52:02 5. 《音速小子2》宣布正式開拍 原班人馬全數回歸
00:56:56 6. Disney+《彼得潘與溫蒂》真人版電影 正式開拍
01:01:12 7. 羅素兄弟Netflix 新片《Gray Man》開拍
01:06:58 8. 鋼鐵心 多明妮索恩爆免試鏡躍升漫威新人
【梗你報新聞】2021-MAR. WEEK 3 國內外影視新聞一週總整回顧
▶ 收看本篇YouTube版本:https://youtu.be/xM55q9eXQQc
▶ 收聽本篇PODCAST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obgov0769j08040j0mbbzs/platforms
▶ 【方格子】新聞圖文整理:https://vocus.cc/article/605c22d0fd89780001efa15d
.
1. 第93屆奧斯卡入圍名單揭曉,4月26日將採高規格防疫具辦實體典禮
一年一度的電影盛會奧斯卡金像獎,在上週公布入圍名單;由大衛芬奇執導的《曼克》入圍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等十項大獎,成為本屆最大入圍贏家;已故演員查德維克鮑斯曼憑著《藍調天后》則入圍了影帝之列。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也宣布,頒獎典禮將於4月26日採高規格防疫實體舉辦,並且是第三度不設主持人的頒獎典禮。
.
2. 索尼影業再度調整《猛毒2》檔期,暫定今年9月上映
就在環球影業宣布《玩命關頭9》延期後,強碰檔期的索尼《猛毒2》,則在上周宣布延期至9月17日上映;如此一來,《猛毒2》將與迪士尼的《尼羅河謀殺案》撞期,勢必未來又有一波檔期調整。而索尼的曼威蜘蛛宇宙《猛毒2》,也與傑瑞德雷托所主演的《魔比斯》相關,是否未來在《猛毒2》調整檔期後再度延檔?值得未來關注。
.
3. 「鋼骨」雷費雪再爆《正義聯盟》喬斯威登耍大牌
《查克史奈德之正義聯盟》上週上線後,飾演鋼骨的雷費雪再度開砲喬斯溫登不尊重劇組人員言行舉止,讓從去年至今看似平息的爭議再度浮上檯面。雷費雪表示,喬斯溫登接手《正義聯盟》後似乎直接移植了不少他在《復仇者聯盟2》中的橋段,更在片場對著想討論劇本的雷費雪飆罵:「我不喜歡任何人給我建議,就算是小勞勃道尼也一樣!」
.
4. 《惡靈古堡》重啟電影副標題確認為《惡靈古堡:歡迎來到拉昆市》
去年12月底正式殺青的《惡靈古堡》重啟電影,上週由導演強尼斯羅伯茲在IGN訪談中宣布,電影的正式片名為《惡靈古堡:歡迎來到拉昆市》(Resident Evil: Welcome to Raccoon City),並表示這次將會融合原著遊戲的第一代古宅劇情,以及第二代拉昆市警局的故事,同時也強調這將會是與保羅安德森的導演版本完全不同的全新開始。
.
5. 燈光、相機、刺蝟都就位!《音速小子2》正式開拍 原班人馬回歸
去年在疫情前搭上末班車票房熱潮的電玩改編電影《音速小子》,在全球進帳3.19億美金的好成績後,上週導演傑夫福勒在推特上發文表示「燈光、相機、刺蝟都就緒了!《音速小子2》今天正式開拍!」並附上一張《音速小子2》的導演椅照片,向影迷們分享喜悅。目前《音速小子2》暫定2022年4月8日上映。
.
6. 裘德洛主演 Disney+《彼得潘與溫蒂》真人版電影正式開拍
上週迪士尼官方宣布,日前宣布裘德洛加盟出演虎克船長的《彼得潘與溫蒂》真人版電影,在加拿大溫哥華正式開拍!目前這部《彼得潘與溫蒂》在去年迪士尼股東大會上宣布製作後,便有不少卡司消息傳出,包括飾演小叮噹的亞拉莎希蒂、飾演溫蒂的艾薇安德森、飾演達令太太的莫利帕克等角色,預計2022年登上Disney+。
.
7. 羅素兄弟Netflix 新片《Gray Man》開拍
結束《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製作工作後的導演羅素兄弟,近期力圖在超級英雄電影外有所表現;上週他們在推特上宣布,由克里斯伊凡和萊恩葛斯林主演的諜報電影《Gray Man》正式開拍,是羅素兄弟繼《驚天營救》後,再度與Netflix合作的新片。據傳,本片耗資兩億美金,是目前Netflix投注最多預算的電影製作。
.
8. 鋼鐵心 多明妮索恩爆免試鏡躍升漫威新人
去年宣布由新人女星 多明妮索恩主演的漫威超級英雄《鋼鐵心》,多明妮索恩在上週接受《EMPIRE》專訪中透露,自己根本沒有為這個角色進行過試鏡;她表示,當時她在家中接到電話,被問到是否有意願演出,以為是劇組給她來個即興視訊試鏡,結果什麼都不用就直接錄取了。目前《鋼鐵心》尚未有更多明確消息,上架日期仍待未來追蹤關注。
.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M55q9eXQQc/hqdefault.jpg)
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部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節目製播:CAPSULE
主持:部長、太空小姐
🎙️電影酷拉部 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08Jgvy
Google 播客:⚠️敬請期待⚠️
Spotify:https://spoti.fi/2ZtNFdv
SoundOn:https://sndn.link/bujomovieclub
Firstory:https://bit.ly/2WtVgXr
Timecode
00:00 準備開播
01:50 直播開播
04:58上周票房冠軍-天能
08:45 本週上映新片推薦-顫役輪迴
10:36 奧斯卡最佳影片 考核不達標無緣角逐
20:55 威尼斯終身成就獎 頒獎啦~
23:45 貝克漢夫婦確診 英美趴趴
25:35 《性愛自修室》第三季正式開拍!
29:57 《沙丘魔堡》預告解析
57:37 影響人生最多的一部電影?
1:03:15 在看過的電影裡,哪一個事情發生是讓部長難以釋懷的?
1:05:09 部長平時都在哪裡出沒
1:05:45 除了喜歡電影還有喜歡什麼東西?
1:07:40 部長未來會考慮出單曲或是專輯嗎?聽部長唱迪士尼的歌真的很強
1:08:31 部長是雷姆派還是愛蜜莉亞派?
1:08:45 自己心中第一名的電影是?
1:11:17 兩位對於無感沒興趣,或是討厭的主題的電影還是會挑戰去看嗎?
1:11:58 第一部讓太空小姐喜歡上電影的電影是哪部?
1:12:34 太空小姐人生第一部看的電影是?
1:13:17 NBA總冠軍預測?
1:13:30 太空小姐會做菜嗎?
1:14:21 部長之後會考慮再出其他周邊商品嗎?
1:14:47 太空小姐單身嗎?
1:15:14 太空小姐看電影通常是看心情挑片還是會看大家的口碑再做決定呢?開始直播後會不會對於看電影這個興趣有一些影響呢?
1:16:14 還是要再次恭喜部長前一陣子達到10萬訂閱~不過很好奇部長在還沒達標前對於頻道的經營有沒有設立一個停損點之類的呢?
1:16:52 部長有最會模仿的角色或電影橋段嗎?
1:17:45 部長心目中最喜歡的男演員和女演員?
1:18:52 同不同意:『電影歸電影,政治歸政治』?
1:20:23 網友誤認部嫂跟太空小姐,請問部長兩位長得像嗎XD?
1:21:01 希望將來看到什麼導演的電影和什麼樣的電影?
1:22:09 希望將來電影業發展成怎樣?
1:23:01 對花木蘭真人版有什麼看法?
1:26:23 兩位主持人覺得20集以來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1:26:47 電影酷拉部這個名字怎麼想出來的?
1:27:34 為什麼電影酷拉部這個標題 完全沒有太空小姐的名字? 不都是夥伴主持人嗎 ?
1:28:22 是什麼讓部長/太空小姐有做(電影酷拉部)下去的念頭?
1:28:33 未來節目的計畫是什麼?
1:29:46 最近很多影評轉型,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1:30:10 部長在進行電影酷拉部時最喜歡的部分是什麼?
1:30:55 為什麼在吉拿棒解散後,還是願意做這種比較辛苦的優質節目?
1:31:29 為什麼部長找太空小姐合作?
1:32:24 兩位主持人合作到現在的感覺?
1:33:17 還有機會再看到加點吉拿棒們合體嗎?
1:34:46部長做影評的電影是如何選擇的呢?覺得部長選擇的電影除了強檔大片以外偏小眾,是電影本身喜歡才出影評嗎?
1:35:26 如果黑豹換演員,會希望是誰來演?
1:36:00 神力女超人1984的敵人?
1:36:15 請問如何維持自己看電影做影評的 熱情呢?
1:37:44 請部長/太空小姐推薦一部對人生具有啟發意義的電影?從該電影中有何收穫?
1:39:07 有媒體、觀眾評分都高但部長私下比較無感的電影嗎?反過來外界評價低但個人喜歡的電影呢?
1:39:53 看完試片到製作影評的流程大致是怎麼樣?
1:41:32 有沒有希望哪部電影出續集?
1:42:11 看電影太投入,回到現實時覺得很難過怎麼辦?(持續很多天)
💰【贊助】協助節目的成長: https://goo.gl/IvPFMS
▌部長。主頻道 (Main Channel)
☞http://bit.ly/SubBujo
▌太空小姐。IG
☞ outerspace_movies
▌部長。遊戲頻道 (Gaming Channel)
☞https://goo.gl/ouZUDA
▌FB 粉絲專頁
☞https://goo.gl/Q4tPg7
▌Telegram (新聞外電、日常討論、抽獎活動、限定內部討論)
☞http://bit.ly/bujoTelegram
▌INSTAGRAM
☞bujo1104
直播配備推薦:
▶️ 擷取卡 Cam Link 4K
- 可以將單眼數位相機變成視訊使用,大幅提高直播中人像的畫質以及觀影體驗
- 超簡單隨插即用!
DSLR相機相容表格https://www.elgato.com/en/gaming/cam-...)
- 支援4K超清晰畫質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31VyW9
▶️ 鍵盤 K95 RGB Platinum XT
- 航空級鋁合金髮絲紋框架
- 業界頂級Cherry MX櫻桃機械軸(銀/茶/青)
- iCUE軟體控制全鍵RGB動態背光、巨集設定,6顆支援Elgato Stream Deck專用按鍵
- 耐用不沾髒污PBT雙料注塑鍵帽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xDqemV
▶️ 無線藍芽耳機 Virtuoso
- RGB燈效可自由調整、超耐用金屬框體
- 無線、USB、3.5mm 三種模式
- 獨家Slipstream無線傳輸技術,更穩更快更遠
- 16+小時電池容量
- 語音清晰、可拆卸、指向性麥克風
- 7.1環繞、50mm音效驅動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qDeaeq
#電影酷拉部 #沙丘魔堡 #QA時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9VcdoQm3mE/hqdefault.jpg)
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羅比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活動辦法」
1.請訂閱這個YouTube頻道
2.在這個影片下面留言留下你預測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改編劇本)的得獎者。
3.將這支影片分享出去並設為公開
猜中最多獎項的人,獎品是「兩張國賓影城電影票」(有五個名額)
超過五位會抽籤選出,預測的最後期限是3/4頒獎典禮當天台灣時間的凌晨零點鐘
訂閱者募集中👉 http://goo.gl/4YzOjF
我的IG帳號👉 robbie_ins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obbielintw/
近期影片:
《大災難家》影評 The Disaster Artist【羅比】荷里活爛片王/港譯
https://youtu.be/ov1wJEfUcMI
《最黑暗的時刻》影評 Darkest Hour【羅比】黑暗對峙/港譯
https://youtu.be/avoDKLjeNNw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影評 Call Me by Your Name【羅比】初戀是第一次痛徹心扉
https://youtu.be/i1k8x9ZnMOc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完整入圍名單】(轉載:PONY WORLD專頁)
第 90 屆奧斯卡於剛剛公布完整入圍名單,本屆名單以直播方式進行,在新任學院主席引言後公布提名,而此次皆在獎項前播放全由女性主演,以示獎項鮮明特色的短片作為開頭。
入圍名單方面,由《水底情深》提名 13 項領跑。第 90 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將於台灣時間 2018 年 3 月 5 日舉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in8bzsKCU4/hqdefault.jpg)
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Let's Movie 樂視電影- 【#影展饗宴】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預測 ... 的推薦與評價
與導演趙婷多次合作的攝影(兼男友)Joshua James Richards在此獎項也是十拿九穩,從沒落冷寂的小鎮工廠,到壯闊石景、曠野荒郊,每個鏡頭都如同一幅風景畫。 / ○ 最佳服裝 ... ... <看更多>
奧斯卡 最 佳 導演 最多 次 在 Re: [情報] 2021 奧斯卡金像獎入圍統計&特殊紀錄-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多加幾個紀錄
- Glenn Close成為史上提名最多次位獲獎的演員,和Peter O'Toole平手,均入圍8次。在
此之前提名8次未獲獎的有Al Pacino和Geraldine Page,兩位第8次提名都成功獲獎
- 趙婷和Emerald Fennell各自為史上第6位和第7位女性最佳導演入圍者,若其中一位得獎
將成為史上第二位女性最佳導演得主。第一位是Kathryn Bigelow 2009年的危機倒數
- 本屆為史上第一次有兩位有色人種(趙婷和Lee Isaac Chung)入圍最佳導演,兩位各自
是第8位和第9位亞裔最佳導演入圍者。趙婷同時是史上第一位中國籍最佳導演入圍者,Lee
Isaac Chung則是第二位韓國裔最佳導演入圍者(不確定有無韓美雙重國籍),上一位就是
去年的奉俊昊(我覺得艾方索不算因為他根本是白人)
- 本屆為史上第三次有兩部非英語電影(《夢想之地》和《醉好的時光》)入圍最佳導演
,上一次是第91屆《羅馬》(西語)和《沒有煙硝的愛情》(波蘭文)導演艾方索和Pawel
Pawlikowski同時入圍。第一次是第49屆《七美人》(義大利文)和《面面相覷》(瑞典文
)導演Lina Wertmuller和Ingmar Bergman同時入圍最佳導演
- Thomas Vintenberg為繼2014年《模仿遊戲》導演Morten Tyldum以來第一位北歐最佳導
演入圍者,也同時是史上第一位入圍最佳導演的丹麥人。《醉好的時光》同時是史上第二
次僅入圍最佳導演和最佳外語片的電影,上一次是1964年敕使河原宏《沙丘之女》。
- Steven Yeun不只是史上第一位韓國裔最佳男主角入圍者,他是史上第一位東亞最佳男主
角入圍者。尹汝貞是自2006年《火線交錯》菊地凜子以來第一位入圍奧斯卡演技獎項的女
演員
- LaKeith Stanfield是自有一堆影評人獎和風向球獎項以來,史上第二位什麼前哨戰和風
向球都沒被提名就入圍演技獎項的演員。上一位是2018年《羅馬》的Marina de Tavira,
入圍跌破所有人眼鏡
- 茱蒂佛斯特成為極少數獲得金球獎演技獎項卻沒有入圍奧斯卡的演員。上一次是Aaron
Taylor-Johnson在2016年以《夜行動物》獲得金球獎男配,沒有入圍奧斯卡
- 黑豹男主角Chadwick Boseman成為繼希斯萊傑2008年《黑暗騎士》以來第一位死後入圍奧斯
卡的演員,也是最佳男主角獎項史上第六位。上一次是1995年郵差男主角Massino Troisi
- 本屆為史上最多有色人種入圍演技獎項,有九位
- Frances McDormand加入梅莉史翠普、米高肯恩、勞倫斯奧立佛和傑克尼克遜四位傳奇人
物,成為史上第五位連續五個十年都有被提名演技獎項的演員。她第一次入圍是1988年《
密西西比在燃燒》,之後90年代、00年代、2010年代和2020年代都有入圍
- Maria Bakalova是史上第一位保加利亞籍奧斯卡入圍者
※ 引述《lgng66133 (Mad Fer It!)》之銘言:
另外今年較特殊的紀錄為
趙婷以《游牧人生》平奧斯卡獎記錄單屆獲四項個人提名、為史上第三人
(最佳影片(製作人)、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
也為史上第一位女性電影人創此紀錄、而她也是史上首次入圍最佳導演的亞裔女性導演
Emerald Fennell也成為史上第三位單屆獲得三項提名的女性影人
前兩位為2008年的Sofia Coppola和Fran Walsh
Sofia Coppola《愛情,不用翻譯》
(最佳影片(製作人)、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
Fran Walsh《魔戒三部曲:王者歸來》
(最佳影片(製作人)、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今年為史上首次最佳導演獎有兩位女性導演提名
(趙婷《游牧人生》、Emerald Fennell《花漾女子》)
Anthony Hopkins以《父親》成為史上最年長的最佳男主角提名者(83歲)
Steven Yeun以《夢想之地》成為史上首位入圍最佳男主角的韓裔美籍演員
Riz Ahmed以《金屬之聲/靜寂的鼓手》成為史上首位入圍最佳男主角的穆斯林演員
尹汝貞以《夢想之地》成為史上首位入圍最佳女配角的韓國演員
Viola Davis以《藍調天后》第四度獲得奧斯卡演員獎提名
成為史上最多獲演員獎提名的非裔演員
2008 《誘.惑》最佳女配角
2011 《姊妹》最佳女主角
2016 《心靈圍籬》最佳女配角 (獲獎)
2021 《藍調天后》最佳女主角
Glenn Close以《絕望者之歌》成為史上第三位同時提名奧斯卡獎及金酸莓獎的演員
前兩位為
1982年 James Coco《Only When I Laugh》
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金酸梅獎最糟男配角提名
1984年 Amy Irving《楊朵》
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提名、金酸梅獎最糟女配角提名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8.124.1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15814475.A.6A5.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94.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15832568.A.89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