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沒有冬天,共產黨不配舉辦冬季奧運會;就是舉辦了冬季奧運會,對中國人能有什麼好處?唯一的好處是大外宣又成功了,再一次欺騙了世界人民。
#看博談。#郭軍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8/18/981290.html?utm_source=facebookpost&utm_medium=kzgfacebookpost&utm_campaign=monfacebookpost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奧運會 的好處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週末奧運閉幕,應景的閱讀關於奧運的經濟學。當奧運主辦城市到底是賺到了,還是虧大了?
(有中文版!)
為什麼日本東奧碰到疫情和抗議,卻無法不辦?
為什麼沒有足球文化的卡達可以舉辦明年世足賽?
為什麼世足和奧運最後花費都遠超過原本的預算?
如果多數主辦城市虧錢,那到底是誰得利?
與其說2020年的疫情打亂了東京奧運的節奏,還不如說這場疫情讓支撐奧運的單薄經濟學,和原有的漏洞全部攤在陽光底下,無所遁形。
作者是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其實2024年美國的奧委會要求波士頓出來代表美國競標,於是作者和其他幾位經濟學家深入的研究了過去數十屆奧運和世界足球賽的帳。從當中看見幾乎都會造成巨大的財務虧損。但也是在這個時候他發現其實美國奧委會請他們做經濟學顧問,但卻沒有真心想要採納他們研究的意見。於是他索性把這些研究都做完然後也出的這一本書將他們研究的結果公諸於世。這本書不算長,但前面的數字研究還蠻有經濟學教授的風格。雖然不是一個故事性很強的書,但如果非常好奇這些大型體育賽事的發展,這本書裡面有很多紮實的數據和論述。
從最開始為什麼會舉辦奧運比賽和世界足球盃 (原來跟法國的教改有關!),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中許多的意外以及國際間的不信任,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因為意外的受到好評而且城市也稍有獲利,才挑起了各國間競逐想要成為奧運主辦城市。而在金磚四國興起的同時,更是視這種國際體育賽事,為提升自己國際地位的重要方式。
我很喜歡他把幾個城市的舉辦經歷,兩兩配對作為對照組比較。包括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的成功,和想要仿效的蘇俄索契 (Sochi) 冬奧,如何只是學到的皮毛,但沒有抓住基本精神,再伴隨獨裁的決策和獨厚幾位富有開發商,整體花費超過500 億美元。另外一批對照組是倫敦奧運和巴西里約奧運,同樣是為了讓離市區偏遠的一塊地方建設起來,但最後的結果卻天差地遠。
另外一個讓我收穫很多的,是作者把一些我們一般認為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的好處,用實際結果的數據一一檢討。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辦奧運可以提升觀光經濟」的一個想法。根據許多年的數據,發現反而會排擠原本可能有的遊客,更不要說原本的居民會想要暫時離開自己的城市。而那些大型建設帶來所謂的「工作機會」,不但是短暫的,而且常常成為剝削外勞的一個結果。幾個所謂帳面上獲利的奧運,都刻意的把一些附帶的花費給忽略了。從一開始競標前的預備,可能就會花上數百萬美金,然後藉著預備場地之名大興土木的費用(最後常常都變成蚊子館),到土地規劃變更時所造成居民的遷移 (有位獨裁者說 “民主國家不容易辦奧運”),還有對環境的破壞 (巴西為了辦奧運蓋了一個大型高爾夫球場,破壞的環境而且事後也廢棄了)。到最後如果說是為了提振城市的知名度以及民眾的榮譽感,這要如何從事後的結果歸功在花上大筆公帑舉辦這些活動呢?
最後作者拋出幾個問題讓讀者思考:
*城市是否值得花上數十億元舉辦個17天的派對
*城市有辦法興建體育館,是否可以逃避蚊子館宿命
*耗費大量資源興建設施,是否有更環保永續的做法
*規劃奧運場地是否能同時保護弱勢族群的居住權
*奧運是否能夠回歸初衷,慶賀頂尖運動員和運動家精神,而不是成為一個房地產和開發商的盛會
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的思考。到底是傾全城市的資源為奧運(或是其他大型國際運動會)效力,還是城市應該依循自己長久的規劃,讓奧運著她一臂之力?要培養公民的意識或許就該練習思考這樣的問題,才不會被短暫的感受和面子綁架,能真正思考城市長期的永續規劃。
全文與書中圖表以及中文版連結在部落格中 👇
https://dushuyizhi.net/circus-maximus/
#Circusmaximus #奧運的詛咒
奧運會 的好處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情緒」看似每個人都有類似的模式,但不同的民族與社會往往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情緒與情感的方式,特別是在面對一些社交場合的時候,都必須要依照文化裡的情感表達模式來互動,才能算得上禮貌或是得體。
這篇來自NY Times的文章,帶我們回顧東京奧運過程中日本運動員的「道歉」,也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背後的意義。這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人在「道歉」上有沒有自己的獨特的情感與表達方式?
————————————
研究日本文化的人說,即使獲得勝利,運動員的道歉也源於一種從小培養起來的本能。
「即使失敗了,美國人也很善於找到自己優秀的理由,」密西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北山忍(Shinobu Kitayama)說。但在日本,他說,「即使成功了,你也必須道歉。」
人類學家、《理解日本社會》(Understanding japan Society)的作者喬伊·亨德利(Joy Hendry)說,這些道歉也可能被視為一種默示的感激之情。亨德利說,「我認為他們覺得有必要為自己沒有做到最好而道歉」, 向那些培訓他們或在經濟上支持他們的人道歉。
摔跤運動員文田可能也感到了取悅父親的壓力。他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摔跤教練。在接受日本公共廣播公司NHK的採訪時,文田說,獲得銀牌後,他不敢接電話。「我無法拿起電話,」他說。「我不知道該對父親說些什麼。」
運動員們還知道,除了獎牌數,日本公眾無法享受作為奧運會東道主的好處,因為觀眾被禁止進入場館。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10806/japan-olympics-apology/zh-hant/
奧運會 的好處 在 奧林匹克運動會 的推薦與評價
• 主辦城市也可從中獲得不少的好處. 貳、起源與發展. • 古希臘的傳說。 • 奧運會的起源與古希臘的社會情況有著密 ... 1980莫斯科奧運1984洛杉磯奧運1988漢城奧運. 1992巴塞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