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奧斯卡終極預測 全數24獎逐項解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前夕,今年的獎季特別縮短,導致許多電影口碑沒有太多時間發酵,也壓縮了各個前哨獎項的頒獎間隔,於是可以看到從金球到工會獎,再到英國影藝學院獎,有許多獎項都是如出一轍的,也讓奧斯卡的可預測性,似乎少了些許看頭。然而,美國影藝學院的8469 名會員,終究是與影評和工會的口味有所區隔,每年依然會爆出預期之外的得獎者。本篇將試圖耙梳自秋季影展以降的獎季發展趨勢,盤點各作品的聲勢和前哨獎積分榜,找出一個最可以自圓其說的預測模式。
今年總共有53 部長短片入圍奧斯卡,除了《另類神父代理人》(入圍最佳國際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入圍最佳女配角)、《St. Louis Superman》(入圍最佳紀錄短片),和《親愛的莎瑪》(入圍最佳紀錄片)之外,筆者均已全數觀賞完畢(是的,連《黑魔女2》我都找來看了)。然而,投票會員可不見得均有看過作品就投票,因此,永遠要記得的原則是:奧斯卡得獎的作品,不代表是品質最高的作品。
通常,要入圍是靠實力(由各部門的專業同儕票選而出),要得獎則靠機運(除了作品本身實力,作品的發行和行銷、影人的公關和前哨獎的得獎感言等,都會納入考量)。但不管如何,今年第 92 屆奧斯卡的入圍名單除了少數遺珠(《鏗鏘玫瑰》的歌曲、《我們》的女主角、《我叫多麥特》的服裝設計、《星際救援》的視覺特效等),大致上仍是水準齊一,不管最終獎落誰家,相信都足以服人。
今年的典禮延續了去年的「無主持人」設定,也找來了新科葛來美大滿貫得主 Billie Eilish 和十個國際版的 Elsa 來演唱,相信仍是精彩可期。特別可貴的是,今年入圍的影片大部分都已在台灣上映,一般觀眾的參與度應該更甚以往。入圍最佳影片的作品,有半數以上在美國票房達一億美金以上,想想前年奧斯卡還曾經拋出新增「最佳大眾影片」獎項(Best Popular Film)的想法,時至如今已顯得如此不合時宜。但影藝學院和奧斯卡獎每年都持續在變化,甫上任的奧斯卡主席是一名選角指導,相信過不久後就會追隨英國影藝學院的腳步,增設「最佳選角」獎項,另外也耳聞「最佳音效」和「最佳混音」將合併為一獎。
話不多說,馬上進入 24 個獎項的逐項分析與預測,同時附上私心名單(不一定有入圍奧斯卡)。
-
▍最佳影片
▲預測:《1917》
▲私心:《兔嘲男孩》
最佳影片是最難預測的獎項,因為他是唯一跟其他獎項採取不同計票方式的獎項。所有其他獎項皆採用簡單多數決,而最佳影片則是請投票會員依喜好排序九部作品,並透過加權和重新配票等演算法,最終由一個一致獲得最大共識的影片脫穎而出。因此,在思考最佳影片得主時,與其「僅有部分人士強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所有人均一定程度的欣賞」。在這樣的脈絡下,評價偏向兩極的《愛爾蘭人》和《小丑》可以優先剔除,再來則是聲浪較微弱的《賽道狂人》、《她們》和《婚姻故事》。《從前,有個好萊塢》的熱度有點太早就封頂,導致獎季後段有點欲振乏力,反而是《兔嘲男孩》備受工會力挺,也許業界的支持會讓他殺出重圍。
但最終這個獎是《1917》與《寄生上流》之爭。《寄生上流》是這個獎季的奇蹟,以一個外國影片之姿,連闖各大獎,甚至拿下演員工會獎的頭獎。而《1917》則是獎季後段短時間內衝上來的強棒,接連拿下導演工會、製片工會、金球獎、影評人之選、英國影藝學院獎等首獎,勢不可擋。誠然《寄生上流》在好萊塢的支持度是高的,但若是《羅馬》都無法擊敗《幸福綠皮書》,最終我只能比較保守地預測會由《1917》勝出,這個結果也符合唯一與奧斯卡最佳影片採取相同計票方式的製片工會獎結果。
《1917》的弱點是它沒有入圍演技類獎項或剪輯獎,但這個可以由片型和一鏡到底的敘事來解套(獲得最佳影片的《鳥人》也沒入圍剪輯)。至於工會獎沒能入圍?那也是因為《1917》選擇壓到年底上映,許多工會根本來不及看。《1917》是一個標準的、奧斯卡一向喜愛的那種傳統電影,它是一部符合老白男口味的戰爭史詩,也傳遞了正向的宗旨,
《寄生上流》的致命傷是,已經有一個「最佳國際電影」獎項可以給它了,有些會員可能會覺得有必要給他兩座「最佳影片」嗎?同時它又是外語片,千萬別低估奧斯卡會員懶得看字幕的傲嬌程度。另外,《1917》的美國票房足足是《寄生上流》的四倍,因此在口碑熱度上,《1917》也佔了上風。綜合以上種種原因,以及奧斯卡近年保守的投票趨勢,《1917》會是最理所當然的得主。當然我也樂見《寄生上流》突破這個「外語天花板」,那將是一個具有劃時代象徵意義的重要時刻。
▍最佳導演
▲預測:Sam Mendes,《1917》
▲私心:奉俊昊,《寄生上流》
這個獎一向頒給最 flashy、最炫技、場面調度最困難的作品,因此《1917》的 Sam Mendes 是不二人選,也符合導演工會獎、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的前哨趨勢。但如果奉俊昊真的人氣那麼旺,要在此獎殺出重圍也不是不可能。
▍最佳男主角
▲預測:Joaquin Phoenix,《小丑》
▲私心:Adam Driver,《婚姻故事》
四個演員獎項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沒什麼好說的了。金球獎、影評人之選獎、演員工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全都重疊,就是這四個人了。《小丑》儘管有些許負評,但瓦昆的演出是所有人一致推崇的,而且它也已經四次入圍奧斯卡了,這將是他的第一座小金人。
▍最佳女主角
▲預測:Renee Zellweger,《茱蒂》
▲私心:Lupita Nyong'o,《我們》
雖然《茱蒂》評價不盡理想,但憑藉著好萊塢對茱蒂嘉蘭和她所象徵的好萊塢黃金歲月的懷舊情懷,再加上芮妮本身精湛的演出,這個獎應該也不會有意外(連今天揭曉的獨立精神獎,都將影后頒給了她)。芮妮本身的星路坎坷也與茱蒂有所映照,繼《冷山》暌違 14 年後她終於強勢回歸,也算是功德圓滿。但話也不要說太死,去年 Glenn Close 也是因為《愛·妻》評價不好輸給了《真寵》的 Olivia Colman,因此《婚姻故事》的 Scarlett 和《她們》的 Saoirse 也都還有機會。
▍最佳男配角
▲預測:Brad Pitt,《從前有個好萊塢》
▲私心:Willem Dafoe,《燈塔》
這是整晚最沒意外的獎,布萊德彼特在這個獎季上顯得如此怡然自得(甚至公開宣稱自己不會跑獎季宣傳公關行程),每次得獎感言都幽默又魅力無窮,事實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極為強大的公關策略。但不管如何,布萊德彼特如好酒越沈越香,也終於即將迎來他的第一座演技奧斯卡,就算是作為一種生涯總結的嘉獎,也實至名歸。更何況,另外四名入圍者都已經拿過奧斯卡了,這次就讓給小布吧!
▍最佳女配角
▲預測:Laura Dern,《婚姻故事》
▲私心:Adèle Haenel, 《燃燒女子的畫像》
這大概是四個演員獎唯一比較可能爆冷的,Laura Dern 的演出確實相較其他入圍者顯得平面甚至卡通化。然而身為奧斯卡高層的 Laura Dern 有個極高的圈內人氣(看看獨立精神獎安排了合唱團歌詠她的名字就可略知一二了),而這也是他經營多年的演藝生涯的一個里程碑。再說,這也可能是《婚姻故事》的唯一代表獎項。
▍最佳原創劇本
▲預測:《寄生上流》
▲私心:《鋒迴路轉》
《寄生上流》讓許多人眼睛為之一亮就是它新穎又原創到不行的故事。雖說《從前,有個好萊塢》在獎季前期拿下金球獎和影評人之選獎的劇本獎,但奉俊昊緊接著在編劇工會獎(塔倫提諾不具備入圍資格)和英國影藝學院獎接連摘獎,在氣勢上已然超車。塔倫提諾已經拿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我想這次應該可以拱手讓人了。
▍最佳改編劇本
▲預測:《兔嘲男孩》
▲私心:《她們》
影藝學院有可能因為補償心理,讓沒能入圍最佳導演的《她們》葛莉塔潔薇在這邊補一個劇本獎,然而雖說是「改編劇本」獎,奧斯卡仍喜歡獎勵最具原創性的改編,而這也是我認為《兔嘲男孩》會勝出的原因。顯然業界不若影評們對這部片那麼苛刻,在工會獎收穫頗豐,也拿到編劇工會獎和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不管《兔嘲男孩》或《她們》獲獎,一個是少數族裔(泰卡是紐西蘭原住民)、一個是女性,都有其政治正確的加分因素。而這兩部片同時也在爭「最佳服裝設計」獎,我認為誰拿了改編劇本獎,另一位就會拿到服裝設計獎。
▍最佳剪輯
▲預測:《寄生上流》
▲私心:《愛爾蘭人》
大部分人預測《賽道狂人》,因為它是比較明顯剪輯、靠交叉快剪營造精彩賽車場面的片。然而我這邊要大膽一點預測《寄生上流》。原因是我認為《寄生上流》現在氣勢正旺,強勢問鼎最佳影片,而通常剪輯獎與最佳影片是連帶的。儘管最佳影片會因為排序式的計票方式而不利於《寄生上流》,但若真的大家這麼愛《寄生》的話,剪輯獎應該不是問題。而如果奧斯卡也愛《賽道狂人》的話,也許還有音效/混音獎可以補給它,不至於空手而歸。
▍最佳攝影
▲預測:《1917》
▲私心:《燃燒女子的畫像》
無須多言,兩個字:Roger Deakins。
▍最佳視效
▲預測:《1917》
▲私心:《星際救援》
視效基本上是跟著最佳影片在走,儘管《獅子王》全片用視效建立起來,但它不是最佳影片入圍者因此這邊受青睞的機率就低ㄧ些。而奧斯卡也顯然不愛漫威,過去沒有一部漫威電影拿下此獎,《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也沒有理由打破這個傳統。《愛爾蘭人》當然是來勢洶洶(可能也是這部片最有機會的獎項),但該片返老還童的特效還是反應比較兩極一些(成也特效、敗也特效),《1917》會是比較穩妥的預測。
▍最佳音效
▲預測:《1917》
▲私心:《賽道狂人》
沒有人搞得清楚最佳音效跟最佳混音的差別,就連奧斯卡會員也一樣,因此在入圍者多達四名重疊時,預測同一位得主是最聰明的作法。音效獎是《1917》跟《賽道狂人》之爭,但綜觀過去頒獎歷史,奧斯卡明顯偏好戰爭電影勝過賽車電影,《1917》又是比較強勢的最佳影片競逐者,要橫掃技術獎項是比較可能的。
▍最佳混音
▲預測:《1917》
▲私心:《火箭人》
同上。
▍最佳原創配樂
▲預測:《小丑》
▲私心:《我們》
奧斯卡不會放過「史上第四位,超過二十年來第一位女性作曲家獲頒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的機會。當《1917》橫掃英國影藝學院獎時,唯一掉獎的就是配樂。可憐的 Thomas Newman(入圍 15 次還未開胡)可能還得在等等,今年是屬於《小丑》冰島作曲家 Hildur Guðnadóttir 的。Hildur 接連在威尼斯影展、金球獎、影評人之選獎、英國影藝學院獎、作曲作詞工會獎、葛萊美獎、艾美獎等勢如破竹地擒獎,奧斯卡應該也不會例外。
▍最佳原創歌曲
▲預測:《火箭人》”(I’m Gonna) Love Me Again"
▲私心:《鏗鏘玫瑰》"Glasgow"
原本一直預期得主會是 《Harriet》的 “Stand Up" ,除了具有黑人/廢奴議題的政治正確分數,同時也會讓演藝圈新寵 Cynthia Erivo 成為最年輕的 EGOT (艾美-葛來美-奧斯卡-東尼)大滿貫得主。然而在金球獎頒給《火箭人》”(I’m Gonna) Love Me Again" 之後,艾爾頓強上台領獎時的感言中提到:「我與 Bernie Taupin(他長期的作詞合作夥伴)從未共同獲獎」,一席談話已足以讓氣勢翻盤。奧斯卡將會樂意成全此對作詞作曲人同台領獎,同時也作為補償《火箭人》的獎。
▍最佳美術設計
▲預測:《從前,有個好萊塢》
▲私心:《寄生上流》
雖然英國影藝學院將最佳美術設計頒給了《1917》,但我不禁在猜想那可能是英國幫力拱《1917》的結果,到了大西洋對岸未必該也會如此橫掃。《寄生上流》的房舍設計固然精彩,但奧斯卡一向偏好時代古裝劇的布景道具,而《從前,有個好萊塢》又是一個如此著重在「重建輝煌好萊塢」的作品,若氣勢沒有完全消逝的話,在這邊補一個獎是合理的。千萬別低估好萊塢人們的自戀程度。
▍最佳服裝設計
▲預測:《她們》
▲私心:《我叫多麥特》
影藝學院應該不至於讓《她們》空手而歸,若改編劇本給了《兔嘲男孩》,那服裝設計剛好可以作為補償。而且這部片的19世紀服裝也符合奧斯卡一向喜愛古裝的路線。
▍最佳妝髮設計
▲預測:《重磅腥聞》
▲私心:《火箭人》
儘管《重磅腥聞》反應兩極,但所有人都被當中角色的逼真度給嚇到了。對於福斯電視台熟悉的美國投票會員,更會投給這部以妝髮作為王牌的電影,更何況妝髮工會獎這邊也橫掃。對於電影中真實人物的熟悉度,同樣也有助於《茱蒂》,但那是比較久遠以前的事了。
▍最佳國際電影
▲預測:《寄生上流》
▲私心:《燃燒女子的畫像》
這應該沒有懸念了,比較傳統的奧斯卡會員或許不認為《寄生上流》夠格擔任「最佳影片」,但要投給它「最佳國際電影」應該沒有什麼障礙。這也會是南韓首次入圍、首次得獎。
▍最佳動畫片
▲預測:《玩具總動員4》
▲私心:《玩具總動員4》
動畫片今年態勢較不明朗:金球獎和視效公會給了《大冒險家》、英國影藝學院和安妮獎給了《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但這部卻連金球獎都沒入圍),而原本的大熱門《冰雪奇緣2》則沒入圍。《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被視為大黑馬,但前陣子才被爆出 Netflix 為其員工買下了安妮獎的會費,安妮獎最終由《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可能是因為這樣的緣故。《玩具總動員4》雖然要承擔續集劣勢,但已接連在製片工會、美術工會、混音公會、音效工會摘獎,且如果不想投給迪士尼的會員,將票分散給了《大冒險家》、《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和《隻手探險》,最終的得主應該仍會是較大眾的《玩具總動員4》。
▍最佳紀錄片
▲預測:《美國工廠》
▲私心:《阿波羅11號》
《大地蜜語》同時入圍紀錄片和國際電影,可能因此有分票風險,不見得是好事。《親愛的莎瑪》和《The Cave》都是講述敘利亞戰亂下慘絕人寰的故事,不但會互相分票,同時太悲的調性可能也不符合奧斯卡口味。《民主邊緣》或許正好切合了美國國內總統初選的時機點,但那部片是葡萄牙語,對一些人來說仍有障礙。而五部入圍者唯一一部英文發音的,就是《美國工廠》。不僅如此,《美國工廠》也與美中貿易戰的時勢貼和,而且又是歐巴馬總統的製片公司製作的(好萊塢愛死歐巴馬了)。《美國工廠》的導演之一也是一名正在對抗病魔的癌末病人,同情因素也有利於這部片摘獎(雖然這麼說好像不太好,但這就是獎季現實)。
▍最佳實境短片
▲預測:《The Neighbors' Window》
▲私心:《Brotherhood》
《Saria》太悲、《A Sister》跟《厄夜追緝令》太像;《The Neighbors' Window》是唯一比較輕盈,而且是英語發音的片,其講述的婚姻故事也較容易引起投票會員的共鳴。再者,該部片導演 Marshall Curry 已經四度以紀錄片入圍奧斯卡,在業界的知名度相對比較高。倒是真要論拍攝質感的話,《Brotherhood》是故事和畫面兼具的優秀作品,頒給這部也情有可原。
▍最佳動畫短片
▲預測:《Hairlove》
▲私心:《Daugher(Dcera)》
很想預測《Kitbull》,皮克斯製作,而且奧斯卡很愛把這個獎項頒給跟可愛動物有關的動畫。但《Hairlove》的討論度比較高,在計畫初期就成為 Kickstarter 集資網站有史以來最高募資的短片,背後也有許多黑人團體的支持。該片導演之一 Matthew A. Cherry 身為一位前美國足球專業球員,也已公開宣稱若得獎他將會將此獎獻給上個月不幸逝世的 NBA 球星 Kobe Bryant。Bryant 曾在2018 年以《親愛的籃球》獲頒同一個獎,《Hairlove》有望依循相同途徑獲獎。
▍最佳紀錄短片
▲預測:《Learning to Skateboard in a Warzone(If You’re a Girl)》
▲私心:《Walk Run Cha-Cha》
光看片名,《在戰區學習溜滑板(若你是一名女孩)》就贏了。這部片就跟去年得主《月事革命》一樣,講述艱困環境下,年輕女性團結自強的故事,奧斯卡最喜歡頒給這種有正面意涵又不會太沈重的片子了。
-
她們的名字 沈 嘉男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奧斯卡終極預測 全數24獎逐項解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前夕,今年的獎季特別縮短,導致許多電影口碑沒有太多時間發酵,也壓縮了各個前哨獎項的頒獎間隔,於是可以看到從金球到工會獎,再到英國影藝學院獎,有許多獎項都是如出一轍的,也讓奧斯卡的可預測性,似乎少了些許看頭。然而,美國影藝學院的8469 名會員,終究是與影評和工會的口味有所區隔,每年依然會爆出預期之外的得獎者。本篇將試圖耙梳自秋季影展以降的獎季發展趨勢,盤點各作品的聲勢和前哨獎積分榜,找出一個最可以自圓其說的預測模式。
今年總共有53 部長短片入圍奧斯卡,除了《另類神父代理人》(入圍最佳國際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入圍最佳女配角)、《St. Louis Superman》(入圍最佳紀錄短片),和《親愛的莎瑪》(入圍最佳紀錄片)之外,筆者均已全數觀賞完畢(是的,連《黑魔女2》我都找來看了)。然而,投票會員可不見得均有看過作品就投票,因此,永遠要記得的原則是:奧斯卡得獎的作品,不代表是品質最高的作品。
通常,要入圍是靠實力(由各部門的專業同儕票選而出),要得獎則靠機運(除了作品本身實力,作品的發行和行銷、影人的公關和前哨獎的得獎感言等,都會納入考量)。但不管如何,今年第 92 屆奧斯卡的入圍名單除了少數遺珠(《鏗鏘玫瑰》的歌曲、《我們》的女主角、《我叫多麥特》的服裝設計、《星際救援》的視覺特效等),大致上仍是水準齊一,不管最終獎落誰家,相信都足以服人。
今年的典禮延續了去年的「無主持人」設定,也找來了新科葛來美大滿貫得主 Billie Eilish 和十個國際版的 Elsa 來演唱,相信仍是精彩可期。特別可貴的是,今年入圍的影片大部分都已在台灣上映,一般觀眾的參與度應該更甚以往。入圍最佳影片的作品,有半數以上在美國票房達一億美金以上,想想前年奧斯卡還曾經拋出新增「最佳大眾影片」獎項(Best Popular Film)的想法,時至如今已顯得如此不合時宜。但影藝學院和奧斯卡獎每年都持續在變化,甫上任的奧斯卡主席是一名選角指導,相信過不久後就會追隨英國影藝學院的腳步,增設「最佳選角」獎項,另外也耳聞「最佳音效」和「最佳混音」將合併為一獎。
話不多說,馬上進入 24 個獎項的逐項分析與預測,同時附上私心名單(不一定有入圍奧斯卡)。
-
▍最佳影片
▲預測:《1917》
▲私心:《兔嘲男孩》
最佳影片是最難預測的獎項,因為他是唯一跟其他獎項採取不同計票方式的獎項。所有其他獎項皆採用簡單多數決,而最佳影片則是請投票會員依喜好排序九部作品,並透過加權和重新配票等演算法,最終由一個一致獲得最大共識的影片脫穎而出。因此,在思考最佳影片得主時,與其「僅有部分人士強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所有人均一定程度的欣賞」。在這樣的脈絡下,評價偏向兩極的《愛爾蘭人》和《小丑》可以優先剔除,再來則是聲浪較微弱的《賽道狂人》、《她們》和《婚姻故事》。《從前,有個好萊塢》的熱度有點太早就封頂,導致獎季後段有點欲振乏力,反而是《兔嘲男孩》備受工會力挺,也許業界的支持會讓他殺出重圍。
但最終這個獎是《1917》與《寄生上流》之爭。《寄生上流》是這個獎季的奇蹟,以一個外國影片之姿,連闖各大獎,甚至拿下演員工會獎的頭獎。而《1917》則是獎季後段短時間內衝上來的強棒,接連拿下導演工會、製片工會、金球獎、影評人之選、英國影藝學院獎等首獎,勢不可擋。誠然《寄生上流》在好萊塢的支持度是高的,但若是《羅馬》都無法擊敗《幸福綠皮書》,最終我只能比較保守地預測會由《1917》勝出,這個結果也符合唯一與奧斯卡最佳影片採取相同計票方式的製片工會獎結果。
《1917》的弱點是它沒有入圍演技類獎項或剪輯獎,但這個可以由片型和一鏡到底的敘事來解套(獲得最佳影片的《鳥人》也沒入圍剪輯)。至於工會獎沒能入圍?那也是因為《1917》選擇壓到年底上映,許多工會根本來不及看。《1917》是一個標準的、奧斯卡一向喜愛的那種傳統電影,它是一部符合老白男口味的戰爭史詩,也傳遞了正向的宗旨,
《寄生上流》的致命傷是,已經有一個「最佳國際電影」獎項可以給它了,有些會員可能會覺得有必要給他兩座「最佳影片」嗎?同時它又是外語片,千萬別低估奧斯卡會員懶得看字幕的傲嬌程度。另外,《1917》的美國票房足足是《寄生上流》的四倍,因此在口碑熱度上,《1917》也佔了上風。綜合以上種種原因,以及奧斯卡近年保守的投票趨勢,《1917》會是最理所當然的得主。當然我也樂見《寄生上流》突破這個「外語天花板」,那將是一個具有劃時代象徵意義的重要時刻。
▍最佳導演
▲預測:Sam Mendes,《1917》
▲私心:奉俊昊,《寄生上流》
這個獎一向頒給最 flashy、最炫技、場面調度最困難的作品,因此《1917》的 Sam Mendes 是不二人選,也符合導演工會獎、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的前哨趨勢。但如果奉俊昊真的人氣那麼旺,要在此獎殺出重圍也不是不可能。
▍最佳男主角
▲預測:Joaquin Phoenix,《小丑》
▲私心:Adam Driver,《婚姻故事》
四個演員獎項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沒什麼好說的了。金球獎、影評人之選獎、演員工會獎、英國影藝學院獎全都重疊,就是這四個人了。《小丑》儘管有些許負評,但瓦昆的演出是所有人一致推崇的,而且它也已經四次入圍奧斯卡了,這將是他的第一座小金人。
▍最佳女主角
▲預測:Renee Zellweger,《茱蒂》
▲私心:Lupita Nyong'o,《我們》
雖然《茱蒂》評價不盡理想,但憑藉著好萊塢對茱蒂嘉蘭和她所象徵的好萊塢黃金歲月的懷舊情懷,再加上芮妮本身精湛的演出,這個獎應該也不會有意外(連今天揭曉的獨立精神獎,都將影后頒給了她)。芮妮本身的星路坎坷也與茱蒂有所映照,繼《冷山》暌違 14 年後她終於強勢回歸,也算是功德圓滿。但話也不要說太死,去年 Glenn Close 也是因為《愛·妻》評價不好輸給了《真寵》的 Olivia Colman,因此《婚姻故事》的 Scarlett 和《她們》的 Saoirse 也都還有機會。
▍最佳男配角
▲預測:Brad Pitt,《從前有個好萊塢》
▲私心:Willem Dafoe,《燈塔》
這是整晚最沒意外的獎,布萊德彼特在這個獎季上顯得如此怡然自得(甚至公開宣稱自己不會跑獎季宣傳公關行程),每次得獎感言都幽默又魅力無窮,事實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極為強大的公關策略。但不管如何,布萊德彼特如好酒越沈越香,也終於即將迎來他的第一座演技奧斯卡,就算是作為一種生涯總結的嘉獎,也實至名歸。更何況,另外四名入圍者都已經拿過奧斯卡了,這次就讓給小布吧!
▍最佳女配角
▲預測:Laura Dern,《婚姻故事》
▲私心:Adèle Haenel, 《燃燒女子的畫像》
這大概是四個演員獎唯一比較可能爆冷的,Laura Dern 的演出確實相較其他入圍者顯得平面甚至卡通化。然而身為奧斯卡高層的 Laura Dern 有個極高的圈內人氣(看看獨立精神獎安排了合唱團歌詠她的名字就可略知一二了),而這也是他經營多年的演藝生涯的一個里程碑。再說,這也可能是《婚姻故事》的唯一代表獎項。
▍最佳原創劇本
▲預測:《寄生上流》
▲私心:《鋒迴路轉》
《寄生上流》讓許多人眼睛為之一亮就是它新穎又原創到不行的故事。雖說《從前,有個好萊塢》在獎季前期拿下金球獎和影評人之選獎的劇本獎,但奉俊昊緊接著在編劇工會獎(塔倫提諾不具備入圍資格)和英國影藝學院獎接連摘獎,在氣勢上已然超車。塔倫提諾已經拿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我想這次應該可以拱手讓人了。
▍最佳改編劇本
▲預測:《兔嘲男孩》
▲私心:《她們》
影藝學院有可能因為補償心理,讓沒能入圍最佳導演的《她們》葛莉塔潔薇在這邊補一個劇本獎,然而雖說是「改編劇本」獎,奧斯卡仍喜歡獎勵最具原創性的改編,而這也是我認為《兔嘲男孩》會勝出的原因。顯然業界不若影評們對這部片那麼苛刻,在工會獎收穫頗豐,也拿到編劇工會獎和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不管《兔嘲男孩》或《她們》獲獎,一個是少數族裔(泰卡是紐西蘭原住民)、一個是女性,都有其政治正確的加分因素。而這兩部片同時也在爭「最佳服裝設計」獎,我認為誰拿了改編劇本獎,另一位就會拿到服裝設計獎。
▍最佳剪輯
▲預測:《寄生上流》
▲私心:《愛爾蘭人》
大部分人預測《賽道狂人》,因為它是比較明顯剪輯、靠交叉快剪營造精彩賽車場面的片。然而我這邊要大膽一點預測《寄生上流》。原因是我認為《寄生上流》現在氣勢正旺,強勢問鼎最佳影片,而通常剪輯獎與最佳影片是連帶的。儘管最佳影片會因為排序式的計票方式而不利於《寄生上流》,但若真的大家這麼愛《寄生》的話,剪輯獎應該不是問題。而如果奧斯卡也愛《賽道狂人》的話,也許還有音效/混音獎可以補給它,不至於空手而歸。
▍最佳攝影
▲預測:《1917》
▲私心:《燃燒女子的畫像》
無須多言,兩個字:Roger Deakins。
▍最佳視效
▲預測:《1917》
▲私心:《星際救援》
視效基本上是跟著最佳影片在走,儘管《獅子王》全片用視效建立起來,但它不是最佳影片入圍者因此這邊受青睞的機率就低ㄧ些。而奧斯卡也顯然不愛漫威,過去沒有一部漫威電影拿下此獎,《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也沒有理由打破這個傳統。《愛爾蘭人》當然是來勢洶洶(可能也是這部片最有機會的獎項),但該片返老還童的特效還是反應比較兩極一些(成也特效、敗也特效),《1917》會是比較穩妥的預測。
▍最佳音效
▲預測:《1917》
▲私心:《賽道狂人》
沒有人搞得清楚最佳音效跟最佳混音的差別,就連奧斯卡會員也一樣,因此在入圍者多達四名重疊時,預測同一位得主是最聰明的作法。音效獎是《1917》跟《賽道狂人》之爭,但綜觀過去頒獎歷史,奧斯卡明顯偏好戰爭電影勝過賽車電影,《1917》又是比較強勢的最佳影片競逐者,要橫掃技術獎項是比較可能的。
▍最佳混音
▲預測:《1917》
▲私心:《火箭人》
同上。
▍最佳原創配樂
▲預測:《小丑》
▲私心:《我們》
奧斯卡不會放過「史上第四位,超過二十年來第一位女性作曲家獲頒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的機會。當《1917》橫掃英國影藝學院獎時,唯一掉獎的就是配樂。可憐的 Thomas Newman(入圍 15 次還未開胡)可能還得在等等,今年是屬於《小丑》冰島作曲家 Hildur Guðnadóttir 的。Hildur 接連在威尼斯影展、金球獎、影評人之選獎、英國影藝學院獎、作曲作詞工會獎、葛萊美獎、艾美獎等勢如破竹地擒獎,奧斯卡應該也不會例外。
▍最佳原創歌曲
▲預測:《火箭人》”(I’m Gonna) Love Me Again"
▲私心:《鏗鏘玫瑰》"Glasgow"
原本一直預期得主會是 《Harriet》的 “Stand Up" ,除了具有黑人/廢奴議題的政治正確分數,同時也會讓演藝圈新寵 Cynthia Erivo 成為最年輕的 EGOT (艾美-葛來美-奧斯卡-東尼)大滿貫得主。然而在金球獎頒給《火箭人》”(I’m Gonna) Love Me Again" 之後,艾爾頓強上台領獎時的感言中提到:「我與 Bernie Taupin(他長期的作詞合作夥伴)從未共同獲獎」,一席談話已足以讓氣勢翻盤。奧斯卡將會樂意成全此對作詞作曲人同台領獎,同時也作為補償《火箭人》的獎。
▍最佳美術設計
▲預測:《從前,有個好萊塢》
▲私心:《寄生上流》
雖然英國影藝學院將最佳美術設計頒給了《1917》,但我不禁在猜想那可能是英國幫力拱《1917》的結果,到了大西洋對岸未必該也會如此橫掃。《寄生上流》的房舍設計固然精彩,但奧斯卡一向偏好時代古裝劇的布景道具,而《從前,有個好萊塢》又是一個如此著重在「重建輝煌好萊塢」的作品,若氣勢沒有完全消逝的話,在這邊補一個獎是合理的。千萬別低估好萊塢人們的自戀程度。
▍最佳服裝設計
▲預測:《她們》
▲私心:《我叫多麥特》
影藝學院應該不至於讓《她們》空手而歸,若改編劇本給了《兔嘲男孩》,那服裝設計剛好可以作為補償。而且這部片的19世紀服裝也符合奧斯卡一向喜愛古裝的路線。
▍最佳妝髮設計
▲預測:《重磅腥聞》
▲私心:《火箭人》
儘管《重磅腥聞》反應兩極,但所有人都被當中角色的逼真度給嚇到了。對於福斯電視台熟悉的美國投票會員,更會投給這部以妝髮作為王牌的電影,更何況妝髮工會獎這邊也橫掃。對於電影中真實人物的熟悉度,同樣也有助於《茱蒂》,但那是比較久遠以前的事了。
▍最佳國際電影
▲預測:《寄生上流》
▲私心:《燃燒女子的畫像》
這應該沒有懸念了,比較傳統的奧斯卡會員或許不認為《寄生上流》夠格擔任「最佳影片」,但要投給它「最佳國際電影」應該沒有什麼障礙。這也會是南韓首次入圍、首次得獎。
▍最佳動畫片
▲預測:《玩具總動員4》
▲私心:《玩具總動員4》
動畫片今年態勢較不明朗:金球獎和視效公會給了《大冒險家》、英國影藝學院和安妮獎給了《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但這部卻連金球獎都沒入圍),而原本的大熱門《冰雪奇緣2》則沒入圍。《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被視為大黑馬,但前陣子才被爆出 Netflix 為其員工買下了安妮獎的會費,安妮獎最終由《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可能是因為這樣的緣故。《玩具總動員4》雖然要承擔續集劣勢,但已接連在製片工會、美術工會、混音公會、音效工會摘獎,且如果不想投給迪士尼的會員,將票分散給了《大冒險家》、《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和《隻手探險》,最終的得主應該仍會是較大眾的《玩具總動員4》。
▍最佳紀錄片
▲預測:《美國工廠》
▲私心:《阿波羅11號》
《大地蜜語》同時入圍紀錄片和國際電影,可能因此有分票風險,不見得是好事。《親愛的莎瑪》和《The Cave》都是講述敘利亞戰亂下慘絕人寰的故事,不但會互相分票,同時太悲的調性可能也不符合奧斯卡口味。《民主邊緣》或許正好切合了美國國內總統初選的時機點,但那部片是葡萄牙語,對一些人來說仍有障礙。而五部入圍者唯一一部英文發音的,就是《美國工廠》。不僅如此,《美國工廠》也與美中貿易戰的時勢貼和,而且又是歐巴馬總統的製片公司製作的(好萊塢愛死歐巴馬了)。《美國工廠》的導演之一也是一名正在對抗病魔的癌末病人,同情因素也有利於這部片摘獎(雖然這麼說好像不太好,但這就是獎季現實)。
▍最佳實境短片
▲預測:《The Neighbors' Window》
▲私心:《Brotherhood》
《Saria》太悲、《A Sister》跟《厄夜追緝令》太像;《The Neighbors' Window》是唯一比較輕盈,而且是英語發音的片,其講述的婚姻故事也較容易引起投票會員的共鳴。再者,該部片導演 Marshall Curry 已經四度以紀錄片入圍奧斯卡,在業界的知名度相對比較高。倒是真要論拍攝質感的話,《Brotherhood》是故事和畫面兼具的優秀作品,頒給這部也情有可原。
▍最佳動畫短片
▲預測:《Hairlove》
▲私心:《Daugher(Dcera)》
很想預測《Kitbull》,皮克斯製作,而且奧斯卡很愛把這個獎項頒給跟可愛動物有關的動畫。但《Hairlove》的討論度比較高,在計畫初期就成為 Kickstarter 集資網站有史以來最高募資的短片,背後也有許多黑人團體的支持。該片導演之一 Matthew A. Cherry 身為一位前美國足球專業球員,也已公開宣稱若得獎他將會將此獎獻給上個月不幸逝世的 NBA 球星 Kobe Bryant。Bryant 曾在2018 年以《親愛的籃球》獲頒同一個獎,《Hairlove》有望依循相同途徑獲獎。
▍最佳紀錄短片
▲預測:《Learning to Skateboard in a Warzone(If You’re a Girl)》
▲私心:《Walk Run Cha-Cha》
光看片名,《在戰區學習溜滑板(若你是一名女孩)》就贏了。這部片就跟去年得主《月事革命》一樣,講述艱困環境下,年輕女性團結自強的故事,奧斯卡最喜歡頒給這種有正面意涵又不會太沈重的片子了。
-
她們的名字 沈 嘉男 在 曾子曰不要臉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無間悼》
〈風流總是被雨打風吹去
──記羅文〉
〈前言〉
這一陣子一直都在想著自己與羅文曾經對過的話,還有他那不經意斜睨你一眼的眼神,我還是歷歷在目,仿佛那隻是發生在昨天,而已。
以前因為工作的關係,先後兩次跟他面對面地做過訪問,一次是在一九九一年, 另一次是在一九九六年。還記得第一次見面之前,心裡還有按捺不住的雀躍,畢竟自己是聽他的歌長大, 那兩次的見面,我們言談甚歡,我無所不問,他暢所欲言,我常說,訪問有如談戀愛,對手是誰就主導著這段關係的長短,及悲歡。
還好,對手是羅文,他讓我從他的身上捉住一些早已失去了的記憶,是多或少也沒有關係,有,總比空白一片好 那到底是屬於自己成長中的陳舊片段。
那天就與友人說起,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歌手逐漸少去,許冠傑、徐小鳳、 林子祥早已淡出,譚詠麟和張國榮游了上岸, 梅艷芳獨木難支,陳百強、 黃家駒先後離去,現在是羅文……心裡不禁悽悽然起來,什麼都去得這麼早?
我看見羅文病重時的瘦削,看見他半掩臉包全身的樣子,我知道他想的是什麼,再看他出出入入醫院好幾趟,我看在眼裡,心裡難受,我永遠都記得他不管在人前或人後都是那麼一絲不苟的樣子,他是那一種一亮相就要給足100分的天生藝人。
他對我說過: “站在台上, 我就是King of The Stage。”
我當然知道。
我想,這三十五年以來,如果香港不曾有過他在渾身解數地表演醉生夢死的把戲, 一切將會變得黯然無光,甚至是孤寂和平凡。
只是風流總是被雨打風吹去,留下的,就只有這一些美麗的回憶。
還有,羅文,永在懷念中。
〈主文〉
生於一九五零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
卒於二零零二年農曆九月十三日
難得一聲好本領
一個歌迷敬上
(1)
享年五十二歲。
來不及問他: “你甘心嗎? ”還未答復,人就已經不在了。
自去年四月開始承認自己患上了肝癌,某些香港傳媒就似乎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守候在他的家門,步步跟蹤,緊緊貼近。
所以,我們看見最殘忍的傳媒力量,他們將他最不願意公諸於眾的病態呈現出來。
但是,他還是我行我素,半遮臉也要到處走動,他說: “我經常都偷走出去,我是一個要經常到處走動的病人,不可以天天睡在床上。”
他不滿那些狗仔隊變成他的守門狗,他說,他不是不想見見大家,他只是想讓人看見的是他好看的樣貌,而不是又瘦又醜的樣子。
我記得他說過,他希望這個世界上最好是俊男美女處處可見,他說: “為什麼每個人的臉上都要掛住眼袋呢? 世界上人人都有靚樣,不好嗎? ”
病也要病得很好看,人家就稱他為抗癌戰士,只因為他的樂觀面對,他說: “我要做個好榜樣,告訴其他人,癌症是可以醫好的。”
最後,戰士選擇了戰死沙場,他還是敵不過癌症的煎熬,這是他最後的一次戰役。
(2)
有人曾經問過羅文對生命的意義,他說:“人生是不斷地努力,之後還是努力。”
“不會太疲倦? ”
“不會! ”
我相信他回答問題時的樣子,一定是斬釘截鐵,振振有辭。
(3)
九六年他來馬宣傳時,我們在他的酒店套房內,興高採烈地談著談著。
“聽說你要去拉皮? ”我問。
“是啊! 我很想,但沒有人贊成,張國榮說如果我去拉皮,他就不要跟我做朋友。”他說。
“為什麼突然想到要去拉皮? ”我問。
“是突然之間想到的。”他用雙手緊緊地扯著雙頰上的臉皮往後拉去,微笑地說: “就是拉這麼一點點,拍照會好看一些,笑起來也會很靚。”
“不會很假咩? ”
“所以不要拉得太過分囉,一過分就會很假,拉少少就可以了。我想在二十五周年的紀念演唱會中,可以很美很美地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以笑到很firm的樣子見人。”
“希望有機會見到你那樣的笑容。”我說道。
“但,我那有時間去拉呢? 拉了皮,至少要休息一個月,我哪裡有這麼多的時間呢! ”他說。
“其實,不用去拉也不錯嘛! ”我由衷地說。
“是啊! 我雖然不是很高大,但身材很balance,我的五官樣樣都不錯,尤其是眼睛,夠大,有神,眼形也幾好……”
他開始指手劃腳地自我介紹起來了。
(4)
黃霑如此寫過他。
我們都佩服羅文他的歌唱技巧高,香港沒有人會有疑問。但是, 我倒覺得順理成章,歌星當然要歌唱技巧好。不好, 就不應該當歌星。 所以,唱得好, 技巧高,只是盡了本份,不必佩服。
佩服他的,是他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他永不言敗,波濤洶涌,他矗立其中,有似中流砥柱。
黃霑就是這樣寫過他。
(5)
我永遠都記得他在九一年在馬華三春禮堂唱歌的每一寸表情。
有一幕,他放下咪,清清喉嚨,叫大家安靜下來,就是這樣,他突然清唱起來,沒有音樂伴奏,連咪也是多餘的,只是這樣的對著空氣清唱,音不走, 聲不震,唱完了一首 《小李飛刀》。
聽到這裡,我的嘴巴成了一個圈圈,是的,這才叫做唱歌啊。
(6)
關淑怡、黎姿、容祖兒、何嘉莉、葉佩雯、鄭伊健、古天樂、周海媚、趙學而、張燊悅、譚小環、林家棟, 都是他的徒弟。
可是, 他自己卻是沒有學過聲樂。
那一年,一九六七年,他跟朋友夾band,band隊的名字叫做Roman & The Four Steps。
開始時,他只負責彈吉他,聽人家唱得多,也就跟著開聲玩玩,他的band友才發覺他的天賦,對他說: “你唱得很好,很像Platters,不如你也唱主音吧。” 於是,他就開始他的歌唱事業了。
唱啊唱啊唱,Roman & The Four Steps總算是唱出了一個名堂,羅文這個名字不脛而走,名作曲家王福齡聽到他的歌聲,覺得他是一塊瑰寶,便介紹他進入邵氏唱國語時代曲,主要負責幕後代唱,之後越唱越紅,《愛情的代價》就是那時候的勁歌金曲,連東南亞也向他招手,邀請他前來登台。
一九七一年,他就跟肥肥沈殿霞組成《情侶合唱團》到處登台,足跡遍佈東南亞和美加,過了一年多,他決定單飛,他要重新打造自己的天空。
有麝自然香,一九七四年有一間日本娛樂公司非常欣賞他的歌唱技巧,認為他是可造之材。於是,他飛去了日本,吸收了當地的日月精華,他打道回府,香港廣東流行曲剛剛抬頭,他唱了一首 《小李飛刀》, 就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一直到今時今日,羅文還是只此一人,唱了四個年代,他還是在這裡,一直到他再也不能唱下去為止。
三言兩語就將他的輝煌歲月道盡,但那卻是他大半生的點點滴滴,一轉眼, 三十五年過去了,他的人也不在了,但幸好他的聲音卻留了下來,至少, 日後跟下一輩說起這個傳奇人物時,不至於死無對症,空口無憑。
聽一聽, 他就是羅文了。
(7)
“我已經玩得太多了,老實說,誰能夠我玩呢?”他對我說道。
那一次是第二次跟他見面,他煙不離手,一面跟我談了一個下午有關他的妖之道。
“形象對藝人是十分重要,但卻不要刻意要求做到千變萬化,一個歌手應按照自己的天份,才能做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形象。”
與他談他最愛的形象,他的聲音顯得亢奮,正中下懷,說的就是這個樣子。
“像阿梅與我,是天賜給我們這麼多的才華,我們歌路廣,才會有不同的形象出現,形象是以你的表演方式和歌路,才塑造出來的,如果是為了一個形象而去做,效果就會不好。”
現在的新人,是潮流流行什麼,就將什麼都擺在自己的身上,也不理會適不適合,一到有什麼大show表演時,就像有一大班嘩鬼出籠一般。
“以前的明星一上台,是很Glamour,很高貴的,不像現在的歌星普通到像街上行人甲乙丙一般。平時的阿嬸都穿Gucci,她們有錢是她們的本事,無所謂,但你是Star是站在台上讓人follow你的,人家花錢來看你,阿嬸是花錢滿足自己,自是不同。所以,做Star就應該要有做Star的樣子。”
有的歌手走的是小女孩歌路,但卻扮到白唇膏,黑眼圈,藍指甲,羅文說: “根本就難看! 阿梅不同,唱《壞女孩》她就像是壞女孩,王菲也不同,唱《棋子》唱《誓言》,她的歌路和形象一旦配合,就會有自己的style。”
然後, 他又說: “我也不同,我可以妖也可以很正氣,但我妖時就妖,正氣時就正氣,形象與歌路的feel是100%的合拍。”
羅文是百變形象的開山鼻祖,他袒胸穿fur 時,郭富城可能還在穿著開襠褲,他說: “現在的後生一輩子都不夠我創新。”
重溫一下,他覺得以前的種種形象都是感覺完美,因為都是按照著歌路去設計。
像《小李飛刀》就穿古裝扮大俠; 像《好歌獻給你》就穿海軍裝; 《波斯貓》時就戴耳環穿皮褸; 《讓我奔放》則穿皮褸戴鐵鏈; 《心裡有個謎》又扮礦工, 還有什麼大斗蓬、孔雀袍、珠片衫、 電燈泡、大皮草……都曾經是他亮相的形象,實行衣不驚人死不休。
“我夾band時就扮披頭四,剪個冬菇頭,全香港第一個留長髮的就是我, 所以那時候常被人抨擊。”
與肥肥合組《情侶合唱團》時, 他覺得至經典老土,一要他唱時代歌曲, 肥肥逼他電個野草頭,穿斯文衣服,他說那時候簡直是慘無人道。
“與肥肥拆檔之後,我立刻跑去剪一個陸軍裝,在頭頂上染個十字架,另外留兩條幼長髮在前面,畫黑眼圈,大眼淚,戴七粒鑽石耳環,穿工人牛仔褲裡真空。”那一年仍是萬物皆保守的一九七二年,他不屑地道: “我睬佢都傻,年輕人就是如此,你看不順眼,表示你老餅罷了! ”
一九八零年時,他還脫光光地拍了一輯寫真裸照,那時候本來是為了新專輯 《仲夏夜》拍攝封面照,概念是在百褶窗中以赤裸上半身登場,本應該是拍不到什麼的。
“那時候覺得自己的身體這樣美麗,就趴在地上,乾脆什麼都不穿,拍一輯自己收藏。”但不知道如何,公司卻將他那隻赤裸上半身下穿泳褲的照片外流出去,但有雜誌登了出來卻只佔一個小小張的版位,他看了,就氣頂, 火滾。
“我給你們第一手的照片都登這麼小張,說什麼不適合家庭看,好,我就將那些沒穿褲的也拿了去登,一登之下,對方的雜誌立刻賣斷市,我的人就是如此硬頸,你說不行,我就硬要去證明可以的。”
現在看回那些寫真照,他無怨無尤地說: “那真的是很美麗的回憶。”
以前的千變萬化,現在的他就像是洗盡鉛華,返璞歸真,他說: “我現在最喜歡穿西裝,會覺得很class,男人最靚的樣子就是穿西裝,不然就穿白襯衫牛仔褲,那種白襯衫像可以聞到太陽的味道。”
他每一季花在置裝的費用,大約是港幣十幾二十萬,對名牌,他獨愛Armani,因為: “剪裁好,質地好,夠時尚,穿上去一定舒服。”但偶爾他也會穿穿Versace、 Romeo Gigli等牌子穿穿爽, 他說: “我絕不會穿Kenzo、Miyake、Yohji這些日本時裝, 我穿衣要穿到挺要醒要smart,那些鬆鬆的時裝只會穿到我像傻佬那樣。”
上述說的都是一九九六年時的談話,我曾經忠實地用文字記錄下來,現在重新翻看,我還很清楚地記得那一天他穿的是緊身Polo上衣,配搭一條黑色起骨長褲,仿佛他就在我的眼前晃過,印象深深印在那裡,揮也揮不去。
(8)
羅文是妖氏一族的元老,在他的眼中,妖是一種自內心散發出來的妖味,而不是刻意去堆砌出來的假“形象”。
“以前的澤田研二, 很夠妖,但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一到中年就會整個變形,他現在就慘不忍睹了。”
“我以前很崇拜David Bowie,有一次我在多倫多看見他拖住一個很cheap的女人,他就像整條鹹菜一樣。”
“Elton John妖到很有氣派,還好,現在他還是。”
“阿梅是女妖的代表人物,她連唱《愛情的代價》都可以妖的。”
“張國榮也不是妖,他是姣,人人都說我姣,其實我哪裡夠Leslie姣。”
“黃耀明是又妖又姣,我覺得他那些東西是屬於床上的,非常意淫,我也很意淫,但我的是活力的意淫,他的則是媚態的意淫。”
“梁朝偉的是味道妖,很男人味道的妖,很頹廢的妖。”
他告訴我,他在台上的妖,只不過是一種表演方式。
在台下,他是一點也不妖。
“男人就是男人 妖給人的感覺是陰陽怪氣的。”他說。
不知道放在他墓碑上的那張照片,是妖的? 還是不妖的?
(9)
他的耳朵很大,很長,命相說的長命百歲,就是這一種富貴的耳朵。
還有, 我很喜歡他的原名─譚伯仙,夠中國,夠鄉土。
至於他的羅文如何由來,相信是Roman的中文翻版,還有籮記這個稱呼, 他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 譚伯仙也好,羅文Roman籮記都好,人死留名,我們記得的不只是他的名字而已。
至少,我還記得他對我說過: “站在台上,我就是King of The Stage。”
(10)
我問: 這麼多年來,你失去了些什麼?
羅文: 失去了很多感情的事,但這是沒辦法的。
我問: 那你還有什麼想追求的?
羅文: 希望多談戀愛,戀愛對一個人的幫助會很大。
我問: 那為什麼這麼多年來還是獨身呢?
羅文: 因為我習慣了獨身,我很害怕別人會騷擾我的私生活,我享受一個人的世界。
我問: 沒有想過要一個家嗎?
羅文: 我沒有家庭觀念,我只是享受戀愛,但卻逃避結婚。
我問: 為什麼呢?
羅文: 我看見很多朋友結了婚都不開心,我要是結婚就希望不會離婚,因為這是一世人的。
我問: 那你不會有需要一個女人的時候嗎? 你如何去解決?
羅文: 那時就唯有聽多點音樂,想些東西……
我問: 你不擔心自己會做一世王老五嗎?
羅文: 這些都讓它順其自然,來到就來。
我問: 那你以後真的不結婚?
羅文:世上沒有絕對的可能有一天我也會有結婚的沖動,這是不能說定的。
以上對話摘自一九九一年的一篇採訪,那是我跟羅文做的一個專訪記錄, 說的就是千絲萬縷的兒女私情。
(11)
還是談愛情。
“我拍拖的次數多得記不清,只是我選的女友都是圈外人,你們不認識的,也就沒有報導的價值而已,於是好事者又傳出一些難聽的說話,真氣人!”
他說他戀愛的時候是不顧前因後果全心全意地投身進去,不然,那根本就不是愛情。
他說,他愛過三次。但都是全軍覆沒,弄到自己傷痕纍纍。
第一次,是因為他要去日本發展,所以就跟第一個女朋友分手。
第二次,是因為他要回香港發展,所以就跟第二個女朋友分手。
第三次,因為她的父母反對他們的來往,所以也是無疾而終。
“我喜歡的女性,很現代的,健健康康,帶點艷光的,就像李美鳳那一種類型。”
那時候傳過他追求李美鳳,他說,本來開始是好好的,但經過傳媒的大事渲染,結果是還未有進一步的發展,就已經嚇壞跑了人家。
和沈殿霞,他說沒有這一回事。
“我和肥肥只是好朋友的關係,她當我是弟弟,她的人很好,很照顧別人,但是有時侯她的母愛太強了,強到令人受不住。”
有人曾經如此問過他:“不打算談情說愛?”
他說:“那是很花時間的一件事。”
再問:“有人說你對異性沒有興趣?”
他說:“只是沒有太多的時間。”
有一次李美鳳來馬宣傳,我捉住機會半試探問她:“羅文說他很喜歡你這樣的女子,你們也曾經交往過?”
她聽了,不禁大笑,反問我:“你相信嗎?”
我沒有回答她,因為相不相信那是另一回事,有情人終成眷屬,始終是可喜可賀的, 值得高興的。
(12)
“能將自己的一生獻給歌迷是我個人的心願。”
他如此說過。
就算是遺言吧。
#寫於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