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福音的腓利】 ◎院長╱戴繼宗
熟悉使徒行傳的人都知道,使徒行傳第八章實際上標誌著,新約教會正開始致力於將耶穌升天前的最後囑咐:「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成為首要關注之事。路加在第八章一開頭就說到,由於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之死,早期教會大遭逼迫。這迫害的結果導致不知名的門徒們分散(有趣的是使徒都留在耶路撒冷),他們將耶穌基督的好消息帶往所到之處;路加在八章4節告訴我們:「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順帶一提,傳道(εὐαγγελίζω)這個詞,無論是在第八章(出現在第4、12、25、35、40節),還是在路加寫的兩卷書《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前後共出現25次。其實,路加在第八章中用了幾個不同的希臘文(κηρύσσω╱宣講,διαμαρτύρομαι╱證明,λαλέω╱傳講)來描述腓利、分散的門徒、彼得和約翰的傳道工作。
作者路加描述了腓利在撒瑪利亞廣受恩膏和大有能力的跨文化事奉之後(其實約翰在他的福音書中也以耶穌「必須」經過撒瑪利亞為耶穌的第一個跨文化事奉),第八章的其餘部分(26~40節)就集中在腓利與埃提阿伯太監的相遇上。當我們讀這短短十五節經文時,我們會特別留意路加用幾個不同的描述,來形容腓利如何把福音傳給這位剛在耶路撒冷禮拜後,正返回他自己家鄉的太監,每個形容都應當成為我們今日的榜樣和提醒。
▪️更多閱讀:https://wp.ces.org.tw/newsletter20210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拿撒勒又譯納匝勒,是以色列北部區城市,位於歷史上的加利利地區。與它的姊妹城上拿撒勒共計有大約12萬人口(2005年);其中上拿撒勒居民55,000人,主要為猶太人;拿撒勒居民約65,000人,主要是阿拉伯人,35至40%是基督徒,其餘的是穆斯林。拿撒勒源自希伯來字netzer,意思是枝芽或苗。《以賽...
好撒瑪利亞人經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讀經
以賽亞書7:2-14
2. 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3. 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4. 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裡膽怯。5. 因為亞蘭,和以法蓮,並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害你,6. 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7.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8. 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色,大馬色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破壞,不再成為國民。9. 以法蓮的首城是撒瑪利亞,撒瑪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10. 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11. 你向耶和華你的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12. 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13. 以賽亞說:大衛家阿,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神厭煩嗎?14.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領受
神透過先知以賽亞要告訴亞哈斯,要他不要害怕敵人聯手的攻擊,等於表明神與他同在。神知道亞哈斯的軟弱,親自曉諭亞哈斯,要他向神求一個兆頭,但亞哈斯卻表示他不求,他不試探神!表面上亞哈斯好像對神有信心,但其實亞哈斯心裡不相信神!最後以賽亞預言了神將要自己立了ㄧ個兆頭給所有的人,由童貞女所生,起名以馬內利,神同在的意思,就是耶穌!
我想神就是為了憐憫我們的軟弱,才差派耶穌道成肉身,來到我們當中,叫那一切不信的,能夠因著耶穌回轉相信神!相信神與我們同在!
願主賜我們真正的信心,相信神的話語,相信神的應許,相信神的同在,相信耶穌的拯救!面對生命中的大小事,因著相信而產生具體的行動來回應對神的信心。禱告祈求奉我主耶穌基督得勝寶貴的名求阿們!
#亞哈斯是背棄神的王
參照以下經文.........
歷代志下28:19
因為以色列王亞哈斯在猶大放肆,大大干犯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猶大卑微。
歷代志下28:22
這亞哈斯王在急難的時候,越發得罪耶和華。
歷代志下28:24-25
24. 亞哈斯將神殿裡的器皿都聚了來,毀壞了,且封鎖耶和華殿的門,在耶路撒冷各處的拐角建築祭壇。25. 又在猶大各城建立邱壇,與別神燒香,惹動耶和華他列祖神的怒氣。
好撒瑪利亞人經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讀經
以賽亞書7:2-14
2. 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3. 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4. 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裡膽怯。5. 因為亞蘭,和以法蓮,並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害你,6. 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7. 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8. 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色,大馬色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破壞,不再成為國民。9. 以法蓮的首城是撒瑪利亞,撒瑪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10. 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11. 你向耶和華你的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12. 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13. 以賽亞說:大衛家阿,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神厭煩嗎?14.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
領受
神透過先知以賽亞要告訴亞哈斯,要他不要害怕敵人聯手的攻擊,等於表明神與他同在。神知道亞哈斯的軟弱,親自曉諭亞哈斯,要他向神求一個兆頭,但亞哈斯卻表示他不求,他不試探神!表面上亞哈斯好像對神有信心,但其實亞哈斯心裡不相信神!最後以賽亞預言了神將要自己立了ㄧ個兆頭給所有的人,由童貞女所生,起名以馬內利,神同在的意思,就是耶穌!
我想神就是為了憐憫我們的軟弱,才差派耶穌道成肉身,來到我們當中,叫那一切不信的,能夠因著耶穌回轉相信神!相信神與我們同在!
願主賜我們真正的信心,相信神的話語,相信神的應許,相信神的同在,相信耶穌的拯救!面對生命中的大小事,因著相信而產生具體的行動來回應對神的信心。禱告祈求奉我主耶穌基督得勝寶貴的名求阿們!
#亞哈斯是背棄神的王
參照以下經文.........
歷代志下28:19
因為以色列王亞哈斯在猶大放肆,大大干犯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猶大卑微。
歷代志下28:22
這亞哈斯王在急難的時候,越發得罪耶和華。
歷代志下28:24-25
24. 亞哈斯將神殿裡的器皿都聚了來,毀壞了,且封鎖耶和華殿的門,在耶路撒冷各處的拐角建築祭壇。25. 又在猶大各城建立邱壇,與別神燒香,惹動耶和華他列祖神的怒氣。
好撒瑪利亞人經文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拿撒勒又譯納匝勒,是以色列北部區城市,位於歷史上的加利利地區。與它的姊妹城上拿撒勒共計有大約12萬人口(2005年);其中上拿撒勒居民55,000人,主要為猶太人;拿撒勒居民約65,000人,主要是阿拉伯人,35至40%是基督徒,其餘的是穆斯林。拿撒勒源自希伯來字netzer,意思是枝芽或苗。《以賽亞書》曾經以「枝子」來形容大衛家系的後代,在古代,許多大衛家族的不同分支居住在此地,這可能是此地名稱的由來。那裡是耶穌基督的故鄉。福音書中描述他的父母聖母瑪利亞和聖若瑟住在這裡。在拿撒勒,天使加百利到瑪利亞那裡告訴他她將因聖靈懷孕,所生的將會是救世主,耶穌在降生後以就是在這裡長大。新約聖經時期拿撒勒是個不起眼的地方,人們打聽耶穌是會問:「拿撒勒能出什麼好東西?」(若望福音1,46)。今天的拿撒勒屬於最重要的朝聖聖地。在傳說中的瑪利亞故居和報信天使所在地地方。遊提比利亞當然不能錯過約旦河洗禮,相傳耶穌就在這裏接受聖約翰的洗禮。洗禮是基督教非常神聖的入教儀式之一,主禮者口誦經文,把水滴在受洗人額頭或將受洗人身體浸在入水中,表示赦免入教者的罪惡並賦予"恩寵"使其成為教徒。據說英國的皇室成員接受洗禮的時候,皇室都會派專機來到這裏,裝上一些約旦河水,然後再飛回到遙遠的不列顛,用約旦河的水為皇室人員洗禮。耶穌洗禮處每天都有來自於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膚色的人,據統計,每年人數超過了50萬人。黑門山,又名西雲山,是一座位於東黎巴嫩山脈南部的山,最高峰海拔為2,814米。頂峰位於敘利亞和黎巴嫩。在1967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獲勝後,黑門山的南坡和西坡歸屬以色列控制。1980年,山脈的這一部分和戈蘭高地被以色列單方面合併。凱撒利亞腓立比位於很高很高的黑門山的山腳下,每年春天,山上的雪水融化流下來滋潤了大地,所以這個地方農作物非常的茂盛,大家就覺得這一定是繁殖之神的祝福,因此就變成香火鼎盛的拜神中心啦,他們在向上聳立的懸崖牆上挖了許多的洞當神的祭壇。他們拜的神叫做潘 (Pan),希臘人叫這個地方“Panias”來尊崇Pan(老潘長得像隻山羊,就是羊男的迷宮中的半人半羊怪神,還有很多電影和故事都有出現,他會吹笛子亂勾引別人) 。可參考資料:
路加福音2:39;4:16
馬太福音8:23-27
馬太福音5:1-11
約翰福音21
馬太福音8:5-18
馬可福音1:9-11
列王記下5:8-14
士師記18:5
列王記上11:3;12:2-20;12-13
馬太福音16:13-1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MgZoecus-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