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下台倒數14天》BBC
* 歐洲女王曾經是梅克爾的眾多稱號之一。但現在,這位強大的德國總理,本月選舉後,將遠離政治,永遠離開她女王的標籤。
梅克爾是現任歐盟領導人中任職時間最長的領袖。她參加了大約 100 次歐盟峰會,經常被描述為“房間裡唯一的成年人”。
事實確實如此:她令人難忘地幫助引導歐盟度過了移民危機、歐債危機、Covid-19,甚至是英國退歐。
但這是兩個不同的梅克爾混合的故事。
她的歐洲遺產,就像她的國內遺產一樣,也是相互混合甚至矛盾的。
在她的家鄉,她仍受到批評——她掌舵德國的 16 年裡,她是一名 遲疑著Krisenmanagerin,或危機經理,經常等到最後一刻才採取行動;一個務實主義者,沒有遠見卓識——包括她在歐洲舞台上的記錄。
這些都很重要,因為在梅克爾離開政壇許久之後,它們都將成為她真正的歷史評價的核心。
務實主義者梅克爾可能已經幫助歐盟度過了無數生存危機。
但是,如果梅克爾作為歐盟最富有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的領導人,能夠更果斷地利用自己的長期地位,那麼她可能會讓歐盟變得更加虛弱和無舵。
以 2015 年歐元區危機為例。
即使是希臘火熱的財政部長亞尼斯·瓦魯法基斯也承認,梅克爾通過讓他的國家保持在貨幣中拯救了歐元,儘管希臘因此財政仍然拮据。
“確實,她最終負責維持歐元區的團結,因為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我不相信它維持一體,”。
“但我對她的政策有一些非常強烈的不同意見。她對於歐元區從來沒有遠見。她從來沒有想過一旦她拯救了歐元區,該如何進一步處理它,而且她拯救它的方式變得非常分裂。無論是在德國還是在希臘。”
梅克爾知道大方向,但她太務實,走一步算一步。
希臘總理瓦魯法基斯 (Yanis Varoufakis) 引用了她強加於希臘的重大緊縮措施,批評她。
在雅典,2015 年反德和反歐盟的不滿情緒蔓延街頭。抗議者揮舞著梅克爾的標語牌,留著希特勒的小鬍子,有些人焚燒歐盟旗幟。
西班牙和義大利也被迫面對許多納稅人認為不公平的緊縮措施,他們認為,這是梅克爾強加給他們的。
於是義大利從一個狂熱的親歐派轉變為一個狂熱的歐洲懷疑論的國家。
憤怒的選民相信歐元區的規則是為了強大的德國利益而設計的,以支持其利潤豐厚的出口行業。
他們說,如果像德國這樣更強大、更富有的成員國不幫助較弱、陷入困境的成員國,他們就看不到加入歐盟或歐洲共同市場的意義。
當你需要他們時,德國納稅人在哪裡?他們想知道。
這導致了針對梅克爾的另一項批評:最終她的學說只是歐洲的“德國優先”學說。
你可能會說,這並不奇怪。
首先,每個國家當選的領導人都可能優先考慮他們的國家。
但是後來——這是德國特有的——因為納粹歷史,德國人和歷屆總理,常常對國際中扮演重要的領導角色,非常謹慎。
所以,歐洲女王的稱號當之無愧嗎?
梅克爾總理的確最終出手干預以拯救歐元區,但她也在歐盟內部引發了深刻的南北分歧。
在難民危機期間和 Covid 大流行開始時,這樣的分裂危機再次出現——南歐人感到被遺棄,他們總是首當其沖地面對這些緊急情況,而且孤立無援。
雖然最終他們仍然感謝梅克爾,即使她往往很晚才出手.才行動。
這就是為什麼她的歐盟歷史遺產好壞參半。
但她在歐盟也樹立了一個驚人的先例。
與之前的處理歐元危機慢吞吞不同,Covid-19 危機對像德國這樣的富裕國家,承擔了較貧窮的歐盟國家的疫苗需求及經濟債務。
這又突顯了德國總理必要會採取的激進立場,尤其她必須面對德國國內要求平衡預算的傳統壓力。
法國經濟部長Bruno Le Maire是歐盟 Covid 復甦基金的主要設計師,該基金由德國梅克爾夫人和法國總統馬克洪Emmanuel Macron) 共同向歐盟領導人提議。
由於梅克爾在大流行疾病時歐盟一體採購疫苗的勇氣,這位歐盟遊戲規則改變者認為:“事實證明,梅克爾能夠根據德國當前的思維方式做出決定,並支持歐洲大陸更好的整合和更高的效率.”
勒梅爾先生認為,梅克爾總理認為,如果她不簽約,歐洲在大流行之後的未來就會岌岌可危。
當然,另一種觀點是,梅克爾所以採取快速行動,仍然是以德國的最佳利益為首要考量。
她可能非常清楚,如果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或其他國家因大流行而在經濟上窒息,歐盟的單一市場可能會崩潰。
市場是德國企業的主要賺錢來源。
因此,危機經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挽起袖子,採取了戲劇性、務實的行動。
她不僅在德國,在其他地方創造了歷史和頭條新聞。
儘管此行達還沒有達到梅克爾對歐盟移民危機的回答所引發的令人興奮的程度。
2015 年夏末,梅克爾 (Angela Merkel) 向超過 100 萬難民和尋求庇護者開放德國邊境時,她登上了全世界的頭版——有人稱讚,有人嘲笑。
回到家鄉,一些人自豪地吹噓自己國家的 Willkommenkultur,他們歡迎他人的文化,以梅克爾 (Angela Merkel) 為標誌。
其他人被這些難民的到來激怒,湧向極右翼 AfD,促使其成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第一個在德國聯邦議會中贏得席位的極右翼政黨。
她的移民決定對歐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喜憂參半的。
歐盟在 2012 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然而,僅僅三年後,其成員國就開始相互封鎖邊境,以阻止難民進入,其中許多人是為了逃離曾經是英法分割殖民的敘利亞戰爭。
這位德國領導人的行動幫助恢復了歐盟作為歐盟創始原則第 2 條規定,人權捍衛者的聲譽。
據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兼總統的得力助手本·羅德斯說,美國總統歐巴馬受到了她很大鼓舞。
“這是歐巴馬所處的時代,當時世界上很少有政治領導人會做一些他們知道會在政治上造成破壞民調、聲望的事情,儘管他們認為這是正確的事情。
“當梅克爾決定接納所有這些難民時,很明顯這會引起政治反彈,歐巴馬對此以及她為之辯護的方式,感到難以置信。”
根據羅德斯先生的說法,歐巴馬鼓勵德國總理更有力地為捍衛歐洲發聲,尤其是在川普當選和英國脫歐公投之後。
羅德斯先生說,到 2016 年底,歐巴馬先生開始相信梅克爾和柏林現在必將成為“自由民主秩序的重心”。
布魯塞爾從此沐浴在梅克爾的光芒中。
另一方面,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梅克爾沒有向歐盟領導人施壓,讓他們在 2015 年移民危機之前做好更好的準備?
在敘利亞和利比亞發生事件之後,這並不令人意外。
絕望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在試圖非法越境進入歐洲的海上喪生,歐盟國家則在試圖將他們拒之門外時,進行假人道了表演。
先是人道主義,之後又是務實主義,梅克爾總理後來因在代表歐盟與土耳其獨裁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達成有爭議的協議中發揮的關鍵作用而受到國際特赦組織和難民組織的抨擊。
該協議要求土耳其不僅要防止難民和其他人登上開往歐洲的走私船,還要開始接回那些設法登陸希臘海岸的人。
還有更多“是的,但是”的例子,當談到梅克爾(Angela Merkel)時,所謂的歐盟捍衛人權的堡壘,已經是她的名字。
是的,今年夏天,她和其他 16 位歐盟領導人簽署了一封聯名信,以捍衛 LGBTQ+ 社區,當時就成員國匈牙利的一項新法律引發了激烈的爭議。
但多年來,梅克爾也被許多人視為匈牙利民主倒退的推動者。
匈牙利自封為“非自由派”的總理維克托·奧爾班直到最近還是梅克爾總理在布魯塞爾的中右翼 EPP 小組的成員,保證了它在歐洲議會中的更多席位和影響力。疏遠他是有問題的,她再次沒有採取果斷行動。
匈牙利及其歐盟盟友波蘭——德國企業的重要合作夥伴——令人得到的結論是,梅克爾和整個歐盟,在涉及其人權記錄和法治並不一致。
西班牙前外交部長兼世界銀行集團前副行長安娜·帕拉西奧(Ana Palacio)最近指責德國有效地領導了她所說的歐洲控制其非自由成員的“非戰略”。她說,如果德國想採取行動維護歐盟保護人權和法治的創始原則,它就會發生。
帕拉西奧女士還抨擊了歐盟的外交政策,將缺乏方向和“可疑決定”歸咎於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大門:從歐盟與土耳其的交易到與中國的全面投資協議。該協議於去年 12 月在德國擔任歐盟 6 個月輪值主席國結束時簽署,令當時即將上任的華盛頓拜登政府感到震驚。
2020年,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貨物貿易夥伴。
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經常受到抨擊,因為她似乎允許德國的貿易利益決定其國家的外交政策,從而對歐盟產生影響。
最後是搞好與俄羅斯的關係。
通過在俄羅斯和德國之間建造北溪 2 管道以確保更便宜的能源,她被指責削弱了歐盟的政治團結和戰略一致性,並讓普丁不感到他必須面對強大的歐盟影響力。
許多中歐和東歐國家反對這條管道。烏克蘭總統沃洛德米爾·澤倫斯基最近將北溪二號稱為“危險的地緣政治武器”。
梅克爾只堅稱,如果莫斯科濫用管道,歐盟將對其實施進一步製裁。
她的另一面,她一直是對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的熱情倡導者。 2020 年 8 月,當著名的俄羅斯反對派政治家阿列克謝·納瓦爾尼 (Alexei Navalny) 被毒死時,這位德國領導人讓他飛往柏林的一家醫院,在那裡她採取了非常不尋常的步驟,突然拜訪了他。
再一次混合面貌的梅克爾歷史臉孔。
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要求梅克爾 (Angela Merkel) 面對歐盟的所有弊病。
在布魯塞爾,梅克爾的師父科爾被視為現代歐盟的創始人。他支持歐元的想法,反對當時德國的多數輿論。他的理由是政治上的,而不是經濟上的。
科爾認為,共同貨幣將防止歐洲鄰國之間發生進一步的戰爭。
科爾還推動德國統一,這讓德國西部的納稅人付出了代價。通過這樣做,他使東歐和中歐更接近歐盟,即使加入歐盟的前景仍然很遙遠。
相比之下,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的歐洲王冠就不那麼好了。危機時期的關鍵歐盟人物?她只是讓幫派團結在一起的膠水?
是的。
她是一個自信的新歐盟未來的建築師?可能不是。
法國的埃馬紐埃爾·馬克洪 (Emmanuel Macron) 渴望獲得這個頭銜。
四年前在巴黎,他要求在宣布總統選舉勝利時演奏貝多芬的第九首——歐盟國歌。綽號“歐洲先生”的他有一個雄心勃勃的歐盟改革計劃,包括從美國獲得戰略自主權——或者至少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但他需要安格拉·梅克爾的幫助。
幫助為所謂的歐洲法德發動機注入活力 - 並幫助德國納稅人的錢投資,使他的 21 世紀歐盟願景成為現實。
這在德國並不是最流行的想法,因為安吉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非常清楚。
多年來,她一再的反擊和無休止的拖延戰術,直到 Covid 復甦基金,導致她被悄悄地稱為 Nein 總理。
柏林對法國總統的政府有自己的綽號,Scattergun。顯然是因為他們不斷為歐洲提出各種不同的想法:從擁有自己的國防力量到環境建議,再到新的歐盟貿易精神和歐元貨幣整合。
無論德國的下一任總理在本月的選舉之後是誰,而且競選已經白熱化,他或她將缺乏安吉拉·梅克爾多年來在布魯塞爾積累的經驗和莊嚴。
埃馬紐埃爾·馬克洪(Emmanuel Macron)看到了歐盟議席頭上的默克爾形狀的洞,並希望填補它。
如果他這樣做,歐盟可能會發生一些重大變化。這位在法國被稱為愛麗舍宮皇帝的人,很想被加冕為歐洲之王。
不過,首先,他必須贏得四月份的法國總統大選。
這絕非易事。
For her part, Angela Merkel insists the EU will impose further sanctions on Moscow if it abuses the pipeline.
She has been a passionate advocate of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 over Ukraine. And when prominent Russian opposition politician Alexei Navalny was poisoned in August 2020, the German leader had him flown to a Berlin hospital, where she took the highly unusual step of paying him a surprise visit.
A mixed legacy once agai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not, of course, to lay all EU ills at Angela Merkel's door.
But when it comes to EU legacies, it's worth taking a look, as German journalists have been doing, at her late political mentor, former German Chancellor Helmut Kohl.
In Brussels, he is viewed as a founding father of the modern-day European Union. He supported the idea of the euro, against majority public opinion in Germany at the time. His reasons were political, rather than economic. Helmut Kohl believed a common currency would prevent further wars between European neighbours.
Kohl also pushed for German reunification, to the cost of taxpayers in western Germany. In so doing, he brought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that much closer to the EU, even if membership was still a far-off prospect.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50的網紅Luis & Wendy - 路易士溫蒂 Españo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說明如標題! 希望各位在看完後有方向知道如何挑選老師 ====================================================== 對了,我們有另一個頻道是講全西文的,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或想練練西文聽力可以點下面連結過去看看喔~ 順便支持一下訂閱我們也可以~ 感...
如何移民西班牙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曼哈頓- 喀布爾 Manhattan-Kaboul
18度C的巴黎。
這篇嚴肅點,除了疫情之外,西班牙昨天熱到51度C,南法森林大火,極端氣候變化讓人憂心,而美軍退出阿富汗也引起國際關注...。
今天隨手來翻譯ㄧ首20年前的名曲,「曼哈頓- 喀布爾 Manhattan-Kaboul 」,這是由時常關注社會議題,著名法國搖滾巨星Renaud 與比利時歌手Axelle Red合唱的曲子,2002年推出時引起整個法語世界廣大迴響,是當年無人不曉的法國年度金曲。
這首歌旋律表面聽起來輕鬆愉快,歌詞內容卻沉痛反思,詞語以2001年紐約911雙子星大廈恐攻、與隨後美國報復發動阿富汗戰爭為背景,由美國青年移民後裔、阿富汗懞懂少女兩者無端受難為主角來反思這場紛爭,如今二十年後這首歌曲又開始在此間流行迴響起,現在聽起來仍深具意義。
不過在連連全球天災人禍下,現誰還記得之前的法國黃背心事件?緬甸政變、美國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還有.....?
PS:在留言附上歌曲youtube ,歡迎大家一起分享,靜思地聽👂。
Manhattan-Kaboul 曼哈頓- 喀布爾
Petit Portoricain Bien intégré, quasiment New-Yorkais
年輕的波多黎各人,日子如魚得水 過得像紐約客般
Dans mon building tout de verre et d’acier
他身在玻璃帷幕的摩天大廈中
Je prends mon job, un rail de coke, un café
一邊工作,身旁伴著古柯鹼與咖啡
Petite fille Afghane ,de l’autre côté de la Terre
而世界另一頭的阿富汗小女孩
Jamais entendu parler de Manhattan
她這輩子從未聽過-「曼哈頓」
Mon quotidien c’est la misère et la guerre
每一天日子都是悲情與戰爭
Deux étrangers au bout du monde, si différents
這天涯兩端的兩個陌生人,是如此不同
Deux inconnus, deux anonymes, mais pourtant
然而兩個默默無名的人,卻同時...
Pulvérisés sur l’autel ,de la violence éternelle
受到暴力無盡的摧殘 ,消失於祭壇上
Un 747 ,S’est explosé dans mes fenêtres
一架波音七四七,炸毀在窗前
Mon ciel si bleu est devenu orage
我那湛藍的天空,轉變成橘紅
Lorsque les bombes ont rasé mon village
同時間 ,飛彈摧毀了我的小鎮
Deux étrangers au bout du monde, si différents
天涯兩端的兩個陌生人,是如此的不同
Deux inconnus, deux anonymes, mais pourtant
然而兩個默默無名的人,卻同時...
Pulvérisés sur l’autel ,de la violence éternelle
受到暴力無盡的摧殘 ,消失於祭壇上
So long ! Adieu mon rêve américain
再見了!永別我的美國夢
Moi plus jamais esclave des chiens
我再也不必像狗一樣被奴役
Ils t’imposaient l’Islam des tyrans
那使人臣服的伊斯蘭暴君們
Ceux-là ont-ils jamais lu le Coran ?
他們可曾真正讀過可蘭經?
Suis redevenu poussière
我再次化成塵土
Je serai pas maître de l’univers
我不會是這世界的主宰
Ce pays que j'aimais tellement serait-il
而這片我深愛過的土地,它未來將會變成如何?
Finalement colosse aux pieds d’argile ?
最後成為泥足巨人?
Les dieux, les religions
眾神、許許多多的宗教信仰
Les guerres de civilisation
文明的戰爭們
Les armes, les drapeaux, les patries, les nations
武器、國旗 、祖國 、國家
Font toujours de nous de la chair à canon
永遠不過是拿我們當炮灰
Deux étrangers au bout du monde, si différents
天涯兩端的兩個陌生人,是如此的不同
Deux inconnus, deux anonymes, mais pourtant
然而兩個默默無名的人,卻同時...
Pulvérisés sur l’autel ,de la violence éternelle
受到暴力無盡的摧殘, 消失於祭壇上
如何移民西班牙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18年大流感甩锅西班牙🇪🇸,2019年新冠甩锅中国🇨🇳,#德特里克堡 美国🇺🇸必须给世界一个交代】
美国必须给世界一个交代(观象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政府罔顾民众生命和健康,大搞政治操弄,昏招连连,劣行累累,其中一宗逃脱不了的罪责便是扩散病毒,给全球抗疫造成极大阻力。
先从美国政府抗疫不力说起。从疫情暴发之初的轻描淡写,到沦为全球疫情“震中”之后的“甩锅”推责,美国政府始终没将心思和精力用在抗疫这件正事上。为了一己私利,某些美国政客将疫情当“政治牌”打,故意淡化疫情严重程度,导致错过最佳抗疫时机,国内疫情急速蔓延,一度创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40万例的全球最高纪录。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8月4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至今仍是累计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
美国应对疫情的灾难性失败,不可避免地加重全球疫情扩散的风险,加大全球控制疫情的难度。作为全球医疗技术最发达、最成熟的国家,美国抗疫表现如此差劲,导致本国出现3500多万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61万多民众因新冠肺炎死去。
再看美国政府漏洞百出的出境控制措施和毫无道德的移民遣返行动:在本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攀升的时候,为了提振本国经济,大开国门,纵容国民全球旅行,直接导致多国出现大量自美国输入的病例;面对国际社会一片反对声音,一意孤行地大规模遣返众多感染新冠病毒的非法移民,给拉美国家疫情雪上加霜。
美国种种不负责任的举动等同于向全球“四处放毒”,让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满嘴民主自由、动辄想做别人“教师爷”的美国,干的却尽是自私自利、视生命如草芥的缺德事。
其实,无论美国如何“甩锅”推责,明眼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在制造并扩散病毒方面劣迹斑斑的美国,就是新冠病毒来源最大嫌疑国和全球最大疫情扩散国。
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历史上就曾是美国中情局进行秘密生化实验及“精神控制计划”的基地。多年来,这里储存有埃博拉病毒、炭疽杆菌、布鲁氏菌等致命“特定生物制剂与毒素”,屡次发生致命菌株毒株丢失、病毒和化学品外泄等安全事故。若再盘点一下美国在海外建立的200多个生物实验室,不难发现,这些实验室的分布与近年来一些危险疾病和病毒,比如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寨卡病毒等蔓延始发地的分布情况非常相近。
而今,诸多迹象再次表明,自带“罪恶基因”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正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冠病毒溯源疑点。有美媒指出,早在2019年,美军就通过其“武装部队血液项目”将来自德特里克堡等美军基地的新冠病毒带到了欧洲,进入意大利美军基地的平民志愿者成了最早的受害者。还有美国记者在2020年3月发布视频称,将新冠肺炎传播到武汉的“零号病人”,可能是随队参加世界军运会的美国运动员亲属。
然而,美国却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不但扩散新冠病毒,而且传播“政治病毒”。搞阴谋论,编织谣言,“泼脏水”“贴标签”……为了推卸责任,美国无所不用其极,一边拉帮结派,摆出要替国际社会伸张正义的架势;一边大打太极,对自身重重疑点讳莫如深,给亟须推进的全球抗疫合作制造巨大阻力,成为全球合作中的最大“绊脚石”。
这种极不负责的行为已让美国大失人心。国际社会对美方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的批评以及要求调查德特里克堡的声音正在不断增多。美国必须还世界一个真相,美国必须给世界一个交代。美国政客但凡有点清醒意识,便该看到:国际社会对彻查德堡的强烈要求,美国躲不过去;向全球扩散病毒的责任,美国推卸不掉;“甩锅”抹黑的把戏,美国会彻底演砸。
严 瑜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何移民西班牙 在 Luis & Wendy - 路易士溫蒂 Españo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說明如標題!
希望各位在看完後有方向知道如何挑選老師
======================================================
對了,我們有另一個頻道是講全西文的,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或想練練西文聽力可以點下面連結過去看看喔~ 順便支持一下訂閱我們也可以~ 感激不盡!!!
Link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xbYMsJxEgElgtYteHhTLA
還有我們的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LuisyWendyyt/
還有我們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uis_wendy_/
還有我們的 Video Podcas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ztx_m17IiagiocFqsm7yA
======================================================
拍攝相機 : iPhone 12 mini
剪輯軟體 : Davinci Resolve

如何移民西班牙 在 Luis & Wendy - 路易士溫蒂 Españo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哈囉大家!
今天請到 Andres 來幫我們試吃台灣的懷舊零食,有些連我們都忘記是什麼味道了!到底會如何驚豔我們呢?
======================================================
對了,我們有另一個頻道是講全西文的,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或想練練西文聽力可以點下面連結過去看看喔~ 順便支持一下訂閱我們也可以~ 感激不盡!!!
Link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xbYMsJxEgElgtYteHhTLA
還有我們的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LuisyWendyyt/
還有我們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uis_wendy_/
還有我們的 Video Podcas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ztx_m17IiagiocFqsm7yA
======================================================
拍攝相機 : iPhone 12 mini
剪輯軟體 : Davinci Resolve

如何移民西班牙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撒哈拉情緣—台女嫁游牧民族 沙漠夫妻有冇將來?
摩洛哥曾為法國及西班牙屬地,融合非洲、阿拉伯與歐洲文化,一次感受三種異國風情。十日九夜的摩洛哥旅程中,東行到達撒哈拉沙漠小鎮梅如卡(Merzouga)。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有台灣人在這裏定居,開辦生態旅遊,希望從生態及文化角度帶旅客認識最真實的撒哈拉,以及因氣候變化而越趨嚴重的乾旱問題。
如何演好「自己」這個角色,是蔡適任一直在思考的問題。45歲的她是台灣人,大學畢業後曾到法國十年半,攻讀人類學博士,中途跑去學阿拉伯舞;畢業後回到台灣,沒進大學教書,反而教跳舞;後來覺得台灣教跳舞的環境與理想不符,她又再一次離開,千里迢迢跑到摩洛哥工作。7年前,她首次到撒哈拉沙漠,遇上游牧民族Lahbib,後來愛上了他,決定在撒哈拉定居。「我覺得我的生命一直在變動,是因為我一直都對自己很誠實。」
蔡適任在2010年底來到摩洛哥的人權組織工作,當時正值北非「茉莉花革命」,摩洛哥亦抓住革命浪潮,她當時的工作就是去參加示威、拍照;後來又到撒哈拉沙漠做田野調查,探討旅遊業、乾旱、游牧民族、水資源等議題。當時Lahbib擔任她的導遊,起初只是一起工作,沒想到慢慢就有感情了。其實當時她已決定要回台灣,也根本沒甚麼遐想。「可是緣分就是這樣,同時間,兩個人忽然有那種愛的火花。」Lahbib是游牧民族貝都因人,從小在沙漠長大,過着與駱駝、帳篷、羊群一起的游牧生活。「一開始被他吸引,是因為他有一顆很憐憫及很想幫忙的心,那時候我就看到他的心很軟、很善良。我很喜歡他的一點是,他對游牧民族的文化,有一種很本能的喜愛。」蔡適任和他一起兩個月就回台灣了,中間靠Skype溝通了兩年,才決定回來結婚。決心回撒哈拉,除了因為與丈夫的感情,也緣於很想為撒哈拉和游牧民族做點事。她辦生態旅遊、在沙漠植樹,希望旅客知道這裏並非只有騎駱駝與看沙丘。即使只是一趟旅行,也一定可以帶到文化和生態,以及全球暖化與氣候變化的議題。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摩洛哥 #撒哈拉 #台灣 #導遊 #生態旅遊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