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太艱深看不懂沒關係
介紹大家ㄧ本容易看懂的「百柯全書」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疫情爆發這一個多月以來,台北市長柯文哲,如何以堅忍的毅力,不屈不饒的精神來帶領北市,所做的防疫措施,讓北市終於在疫情爆發第54天,超越新北榮登確診數冠軍的勵志故事。
———真。百柯全書———
✅5/16
指揮中心授權各縣市公布足跡
柯:「傳統疫調不切實際」「病例增多無法有效疫調」「應要求確診者主動通知接觸者」
離疫情爆發才一個禮拜,北市就已放棄,不疫調、不匡列,這也是造成北市日後疫情嚴重的開端。
✅5/17
北市暫停疫調,柯:別把力量浪費在沒實質意義的東西
✅5/21
柯:由不得你,陳鮭魚忍辱負重打了他人生最不想打的AZ疫苗,此前,陳鮭魚唱衰AZ疫苗等諸多煽動言論,導致疫苗施打率不高
✅5/22
柯:「軍火買了、萊豬也吃了」「美國沒有賣任何一支疫苗給台灣」
5/27即被酈英傑打臉,到貨第一批美國莫德納15萬劑
✅5/26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說,北市疫苗「只剩2瓶、僅可打20人」,卻遭中央打臉,表示台北市醫療院所疫苗截至昨天,尚有7000多劑。
✅5/27
疫苗到貨進度落後
柯文哲:撐到八月恐死傷慘重
幹!你家才慘重,你全家都慘重!
✅5/29
柯嗆聲:「若石崇良還在台大醫院,我病歷早就砸過去」,對此,陳時中部長表示,評論時事大可不必用太粗暴的話,現在應該是大家要合作抗疫的時候。
高度與氣度永遠沒有你柯文哲的邊,OK?
✅5/30
柯:對付新冠像對付我一樣用心,就不會搞成這樣
所以你北市防疫做的很好就對了?
✅6/2
1.疫苗快打計畫,柯:若中央一天只給2萬疫苗,準備20萬計畫幹啥?
所以你超前部署都在講幹的?
2.柯:三周後疫情陷入膠著,全台遍地烽火
結果事實證明,遍地烽火的只有台北市
3.高雄、台南等已開始實施菜市場,身分證單雙號分流採買管制,柯文哲自以為是,提出廣設監視器,減少攤商等愚蠢政策,引起民眾砲轟
✅6/3
柯:疫情膠著,要回頭做疫調
所以請問一開始不做疫調是?
✅6/5
發明冷區殲滅戰、熱區圍堵戰新名詞
✅6/6
美國預計援贈75萬劑疫苗
柯:台灣需要3200萬劑,75萬劑就能解決問題了嗎?
人品低劣看一個人的發言就知道,後續美國於6/20贈與台灣250萬劑,高於原先預計的三倍
✅6/7
1.北市規劃大型接種站
柯文哲:疫苗太少設點也沒意義
你的存在才是最大的沒意義
2.心不甘情不願的開始實施,菜市場單雙號分流
所以你之前到底在假熬什麼?
✅6/8
好心肝事件爆發,北市府推稱是「股長」決定發多少疫苗給診所,衛生局長一肩扛。
✅6/9
臺南市長黃偉哲酸爆:「不知道該怎麼說,我們守的辛苦,有的縣市卻亂得一塌糊塗」
✅6/10
北市仍有四萬一線醫護沒施打
柯文哲:如果疫苗足夠,台灣怎麼會有疫苗特權階級?
就算是疫苗足夠的情況,也是要按分類施打,你講這啥幹話?
✅6/11
中央50萬劑AZ提前三天今晚送全台
北市府:中央突襲,這種做法會天下大亂
黃33:北市疫苗接種爆違規,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
???講這個三小話?
✅06/12
柯:「高雄超前部署是政治內線交易」,高雄一周前就寄發通知單給該施打的市民,他覺得資訊不對稱
高市衛生局打臉:這是簡單的數學問題而已,沒什麼高深學問, CDC於6月9號已公布一至五類優先施打對象,當時已告知6月12號將陸續配送,而且高雄市政府早已根據造冊並統計完畢。
被一個衛生局技正打臉到外太空
✅6/14
1.黃33拒接陳時中部長電話,並發文「必遭天遣」
2.發明同心圓掃瞄一詞,實際上就是匡列隔離。
最該遭天譴的就是你們兩位,OK?
3.北市施打80歲以上長者堅持採用網路預約,遭砲轟糟蹋長者,此族群多半不會使用網路,同時間,高雄、臺南等利用造冊,以里長親自家戶通知
✅6/15
大型規模施打開打,同時間,高雄、台南、屏東、新竹等,規劃完善,並採用宇美町式打法,迅速有效率。
北市讓一堆長者在大太陽底下擁擠排隊,民眾怨聲載道,柯文哲竟然還責怪民眾:這麼早來排隊幹嘛?
✅6/16
柯:北市沒疫苗也能清零,再給我們一個月
聽你在放屁
✅06/17
柯:從今天起要做確診者的精準疫調
所有之前是亂七八糟疫調?
✅6/20
北農爆發群聚,中央三周前早要求北農廣篩並成立快篩站,北市府擺爛,在壓力之下, 21號才決定成立快篩站。
✅6/21
1.好心肝事件,北市府甩鍋禾馨,執行長林思宏開記者會戳破北市府謊言,清清楚楚提供提供與北市衛生局的完整對話紀錄。
同日,陸續被踢爆北農、北藝、士林長照其實一直都在群聚感染擴散,而北市府幾乎無所做為,導致群聚持續延燒。
2. 柯:6/19有找基隆跟新北開會
林右昌怒轟:柯市長跟台北市政府說謊!6/19根本沒有跟我們開會,6/19沒有,6/19之前沒有,到現在也沒有!
3.針對士林長照群聚,柯表示:許多人都還在潛伏期,以致於快篩未揪出,再傳染給護理人員,最後就「傳給一狗票」
你這形容詞怎麼回事,好好說話很難?還有,病毒有潛伏期是常識,號稱醫學專業的你現在才知道?
✅6/22
柯:
1.「北農沒有群聚感染,是陸續有人感染。」
2.「做事比作圖重要。」
噴口水比做事重要,就是你柯文哲
3.中央月初即要求在北農設快篩站
柯:「剝皮寮在北農旁邊,所以北農才沒照中央說的設篩檢站,我是專業醫學人士,可不可以我很清楚!」
事實上剝皮寮快篩站距離北農有2.6公里遠,影響攤商篩檢之意願,柯文哲根本在鬼扯
4.提出暴力性處理新戰術,北農相關者全面施打疫苗
被陳時中部長打臉,疫苗只是用來預防,並不是治療
5.黃33遭士林長照家屬踢爆說謊,根本沒有開說明會。
✅6/23
1.陳時中建議全面PCR檢測,柯文哲嗆:講沒用,要能執行
2.北市府重罰小禾馨共230萬,並為轉移好心肝焦點,扯出立委高嘉瑜為其關說
✅6/24
1.北農快篩偽陽性高
柯:考慮直接做PCR
你這人是不是精神分裂?
2.指揮中心強勢介入北農,柯與陳時中部長會面討論
3.柯:下次中央再突襲搞我就慢兩天施打
4.北市議員 許淑華踢爆,環南攤商確診後,只叫確診者本人休息,家人跟員工還是繼續經營攤位,也沒有衛生局的人來市場匡列或疫調
北農快篩打疫苗做半套,攤販員工竟不在名冊中,名單只包含承銷商(負責人)其他雇用的員工被排除在外,他們才是現場的大多數
5.盾牌牙醫史書華發起向柯文哲道歉大會,引起大眾迴響,大家紛紛在專區留意,後悔自己曾經支持過柯文哲而做過的蠢事,人生最大污點
✅6/25
1.好心肝事件報告出爐,北市府遵循長年下來的陋習,不公開調查報告,僅讓議員至議長室審閱,且限時30分,並列為民國115年才能解密
2.屢遭梗圖攻擊,柯文哲難過:台灣怎麼變這樣,造謠做梗圖的因為我才有飯吃
打人的喊救人?所以你的白粉4%仔都吃💩嗎?
✅6/26
北市議員 許淑華踢爆,環南市場確診數原本才20多例,現在已經43位,到昨天還有人確診,她批評北市疫調匡列篩檢都不確實,總共2800人的市場只篩了790人,且從6月18日後就再也沒篩過
✅06/28
1.丁守中自爆五月下旬振興醫院打AZ,接種名單多達百人
2.議員砲轟資訊不透明隱匿疫情,北市府坦承:20例才公布「疫調公布是府內定調」
✅6/30
1.疫情爆發第五十天,終於上傳了第一張確診足跡
文哲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2.環南攤商,因隔壁攤商染疫,自購快篩檢測呈陽性,就醫採檢確診,也是全台首例自篩確診者
你看有多離譜?北市府失職失能到如此地步
✅7/1
簡舒培踢爆,黃33在特權疫苗爆發早知情,黃33澄清記者會中,發生神秘人BEN之全國矚目事件
✅7/2
1.柯:「跟教科書寫的不一樣」市場變成台灣最主要感染源
全國的人民都驚呆了!
2.夜市微解封,你到底哪來的自信?
3.環南市場PCR結果出爐,打完疫苗後41人確診,陽性率4%,北市議員 許淑華更指出,41人中,有30人已打過疫苗
4.超越新北,為全國確診數冠軍
5.柯:北市環南市場失守,預料中的事。
啊不就好棒棒?
6.北市衛生局長被爆出,休假一個月是黃33要求
這裡面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7.林昶佐突然變成台北市長
8.環南攤商匡列不確實,只匡列確診攤商,根本沒有九宮格匡列,攤商怒根本做假的
9.新創「關門打狗」戰術?等等,誰是狗?
張雅琴痛批,環南市場的攤販不是狗,台北市民也不是狗,最大的破口就是柯文哲市長
10.發明「焦土戰術」新名詞,誓言找出感染源
,在此前,北市已片片是焦土
✅7/3
1.黃33稱中央阻設北農場內篩檢站
農委會打臉,一直都建議在場內設置
不然6/22柯文哲解釋剝皮寮快篩站就在旁邊,是解釋怎樣的?
2.「先讓60歲以上民眾打疫苗再談解封」 柯文哲:年輕人感染也不會怎樣
3.柯文哲推虎林專案挨轟「唬爛專案」 北市府急宣布延長「做完為止」,里長怒飆:「明天要快篩,今晚才叫我造冊」且只限400位
這到底哪門子快篩?明明就一個多月的時間讓你做疫調做匡列,你擺爛還好意思叫里長幫你?而且還是在一夜之間?你當里長小叮噹泥啦!
到這裡,台北市長柯文哲,到底為防疫做了些什麼?
列至7/3,後續待補充⋯
資料來源:
https://reurl.cc/5rRlgn
以及各大新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AiNa MEI・아름다움을 사랑하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玻尿酸微笑唇 #咬肌肉毒 #心得紀錄 前陣子到雅偲皮膚科打了 微笑唇玻尿酸+咬肌肉毒 好喜歡顏醫師這次幫我做的成果 超滿意 答應你們的心得影片 術前術後全記錄 問題也整理在影片裡一次解答呦! 如果對其他項目有興趣的話 可以留言告訴我 我有機會去做這個項目的話 一定再分享給大家~ ...
「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何權峰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AiNa MEI・아름다움을 사랑하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討論] 資訊不對稱及政府介入- 看板Econom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散戶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弱勢-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BigEcon - 【資訊不對稱—道德風險】 老闆付了薪水卻要處處 ... 的評價
- 關於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資訊不對稱:什麼是道德風險?Moral Hazard【經濟學學什麼】 的評價
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防疫柯學家
台北市長柯文哲口水防疫全紀錄
笑死~太完整的專業全紀錄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疫情爆發這一個多月以來,台北市長柯文哲,如何以堅忍的毅力,不屈不饒的來帶領北市,所做的防疫措施,讓北市終於在疫情爆發第54天,超越新北榮登確診數冠軍的勵志故事。
✅5/16
指揮中心授權各縣市公布足跡
柯:「傳統疫調不切實際」「病例增多無法有效疫調」「應要求確診者主動通知接觸者」
離疫情爆發才一個禮拜,北市就已放棄,不疫調、不匡列,這也是造成北市日後疫情嚴重的開端。
✅5/21
柯:由不得你,陳鮭魚忍辱負重打了他人生最不想打的AZ疫苗,此前,陳鮭魚唱衰AZ疫苗等諸多煽動言論,導致疫苗施打率不高
✅5/22
柯:「軍火買了、萊豬也吃了」「美國沒有賣任何一支疫苗給台灣」
5/27即被酈英傑打臉,到貨第一批美國莫德納15萬劑
✅5/27
疫苗到貨進度落後
柯文哲:撐到八月恐死傷慘重
幹!你家才慘重,你全家都慘重!
✅5/30
柯:對付新冠像對付我一樣用心,就不會搞成這樣
所以你北市防疫做的很好就對了?
✅6/2
1.疫苗快打計畫,柯:若中央一天只給2萬疫苗,準備20萬計畫幹啥?
所以你超前部署都在講幹的?
2.柯:三周後疫情陷入膠著,全台遍地烽火
結果事實證明,遍地烽火的只有台北市
✅6/3
柯:疫情膠著,要回頭做疫調
所以請問一開始不做疫調是?
✅6/5
發明冷區殲滅戰、熱區圍堵戰新名詞
✅6/6
美國預計援贈75萬劑疫苗
柯:台灣需要3200萬劑,75萬劑就能解決問題了嗎?
人品低劣看一個人的發言就知道,後續美國於6/20贈與台灣250萬劑,高於原先預計的三倍
✅6/7
北市規劃大型接種站
柯文哲:疫苗太少設點也沒意義
✅6/8
好心肝事件爆發,北市府推稱是「股長」決定發多少疫苗給診所,衛生局長一肩扛。
✅6/10
北市仍有四萬一線醫護沒施打
柯文哲:如果疫苗足夠,台灣怎麼會有疫苗特權階級?
就算是疫苗足夠的情況,也是要按分類施打,你講這啥幹話?
✅6/11
中央50萬劑AZ提前三天今晚送全台
北市府:中央突襲,這種做法會天下大亂
黃33:北市疫苗接種爆違規,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
???講這個三小話?
✅06/12
柯:「高雄超前部署是政治內線交易」,高雄一周前就寄發通知單給該施打的市民,他覺得資訊不對稱
高市衛生局打臉:這是簡單的數學問題而已,沒什麼高深學問, CDC於6月9號已公布一至五類優先施打對象,當時已告知6月12號將陸續配送,而且高雄市政府早已根據造冊並統計完畢。
被一個衛生局技正打臉到外太空
✅6/14
黃33拒接陳時中部長電話,並發文「必遭天遣」
發明同心圓掃瞄一詞,實際上就是匡列隔離。
最該遭天譴的就是你們兩位,OK?
✅6/15
大型規模施打開打,同時間,高雄、台南、屏東、新竹等,規劃完善,並採用宇美町式打法,迅速有效率。
北市讓一堆長者在大太陽底下擁擠排隊,民眾怨聲載道,柯文哲竟然還責怪民眾:這麼早來排隊幹嘛?
✅6/16
柯:北市沒疫苗也能清零,再給我們一個月
聽你在放屁
✅06/17
柯:從今天起要做確診者的精準疫調
所有之前是亂七八糟疫調?
✅6/20
北農爆發群聚,中央三周前早要求北農廣篩並成立快篩站,北市府擺爛,在壓力之下, 21號才決定成立快篩站。
✅6/21
好心肝事件,北市府甩鍋禾馨,執行長林思宏開記者會戳破北市府謊言,清清楚楚提供提供與北市衛生局的完整對話紀錄。
同日,陸續被踢爆北農、北藝、士林長照其實一直都在群聚感染擴散,而北市府幾乎無所做為,導致群聚持續延燒。
✅6/22
柯:
1.「北農沒有群聚感染,是陸續有人感染。」
2.「做事比作圖重要。」
做事比噴口水重要,自打臉
3.「剝皮寮在北農旁邊所以北農才沒照中央說的設篩檢站」
事實上剝皮寮快篩站距離北農有2.6公里遠,影響攤商篩檢之意願,柯文哲根本在硬拗
4.提出暴力性新戰術,北農相關者全面施打疫苗
被陳時中部長打臉,疫苗只是用來預防,並不是治療
5.黃33遭士林長照家屬踢爆說謊,根本沒有開說明會。
✅6/23
陳時中建議全面PCR檢測,柯文哲嗆:講沒用,要能執行
✅6/24
1.北農快篩偽陽性高
柯:考慮直接做PCR
你這人是不是精神分裂?
2.指揮中心牆上介入北農,柯與陳時中部長會面討論
3.柯:下次中央再突襲搞我就慢兩天施打
✅6/25
屢遭梗圖攻擊,柯文哲難過:台灣怎麼變這樣,造謠做梗圖的因為我才有飯吃
打人的喊救人?所以你的白粉4%仔都吃💩嗎?
✅6/26
北市議員 許淑華踢爆,環南市場確診數原本才20多例,現在已經43位,到昨天還有人確診,她批評北市疫調匡列篩檢都不確實,總共2800人的市場只篩了790人,且從6月18日後就再也沒篩過
✅06/28
1.丁守中自爆五月下旬振興醫院打AZ,接種名單多達百人
2.議員砲轟資訊不透明隱匿疫情,北市府坦承:20例才公布「疫調公布是府內定調」
✅6/30
疫情爆發第五十天,終於上傳了第一張確診足跡
文哲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7/1
簡舒培踢爆,黃33在特權疫苗爆發早知情,黃33澄清記者會中,發生神秘人BEN之全國矚目事件
✅7/2
1.柯:「跟教科書寫的不一樣」市場變成台灣最主要感染源
全國的人民都驚呆了!
2.夜市微解封,你到底哪來的自信?
3.環南市場PCR結果出爐,打完疫苗後41人確診,陽性率4%,
4.超越新北,為全國確診數冠軍
5.柯:北市環南市場失守,預料中的事。
啊不就好棒棒?
6.北市衛生局長被爆出,休假一個月是黃33要求
這裡面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7.林昶佐突然變成台北市長
✅7/3
1.黃33稱中央阻設北農場內篩檢站
農委會打臉,一直都建議在場內設置
不然6/22柯文哲解釋剝皮寮快篩站就在旁邊是解釋怎樣的?
2.「先讓60歲以上民眾打疫苗再談解封」 柯文哲:年輕人感染也不會怎樣
3.柯文哲推虎林專案挨轟「唬爛專案」 北市府急宣布延長「做完為止」
到這裡,台北市長柯文哲,到底為防疫做了些什麼?
資料來源:
https://reurl.cc/5rRlgn
以及各大新聞
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言:
測試學習是個理論簡單,但實作起來會遇到很多疑問的學習過程。曾經跟Sean Ellis 一起工作的曲卉寫的這本書不但實用,而且還訪問了一大票測試專家。
他們對於測試主題的選擇(大題目還是小題目)、AARRR漏斗的重點,還有測試團隊在組織內的發展也都有不同的見解。
我覺得很值得多看看,所以做了筆記跟大家分享。
這次分3 part,先來一串九個人我印象最深的測試心得,再來九個人的訪談摘要,最後是九個人對於組織與人的看法。enjoy~
..........
《硅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曲卉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不要只做優化,要做有高影響力的事情。不過,得先做優化累積影響力。"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不要把所有數字綁在一起看,用戶分群是有效優化的開始。"
#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限制供給可以透過奇怪的方式,製造FOMO(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 社交地位(social status)等,讓產品流行"
#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低垂果實摘完後,會陷入低潮與瓶頸。全公司(或跨團隊)的創新idea大匯集會讓大家一起幫忙,並且不要浪費對失敗案例的紀錄與策略學習。"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 Sami Khan
"醜陋、原始的廣告更像是朋友在對用戶說話,有更高機率穿透用戶的防衛心"
#Camera360(修圖), 陳思多
"漏斗的無限解構,原本以為是單純解決留存率問題,結果深究了四層(留存率—>推送更新覆蓋率—>推送更新展示率—>下載權限設定)才達到目的。"
#Square(支付), 羅揚 James Luo
"增長與嚕羊毛黨的鬥智鬥勇,對獎勵的設計要有吸引力,又要養成使用習慣,還要善用推薦者的資訊讓新用戶感受到個性化的感覺。"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修圖), 韓知白
"要做增長先要備好基礎設施(行為數據後台,A/B測試框架),才能夠更快速迭代與勤能補拙。"
#專訪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有些問題除了用數據作判斷外,直接問用戶可以達到更直接的效用,而且幫助增長團隊打開視野。"
---九篇專訪的摘要全文---
#9-1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北極星指標是會變動的
-產品(也就是核心地帶)通常是增長的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測試,但很難直接說服公司其他成員直接拿產品動刀。
-增長團隊一開始成立時候,選擇三不管地帶,以證明自己;之後才進展到核心地帶
-核心地帶的創造新價值、改善原有價值,通常是產品團隊負責。傳遞已有價值給更多人則是增長團隊負責。
-增長團隊必須是全職的,不能跟人共用成員,否則優先順序會被影響
-做測試時候,如何在容易衡量但效果慢跟全新設計但不知哪個因素產生作用之間做取捨?優化測驗要一個個做,改變方向測驗則直接直搗黃龍。而改變方向的測試才能反應高影響力。
-當低垂果實摘完後,要做高影響力需要高資源的測試需求,而不是低資源但也只需要低影響力的需求
#9-2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對行動應用來說,留存是所有指標中最重要的,因為客人離開沒有成本,但留存會對你有無限好處。留存指標包含以日、週、月計算。
-增長團隊大約7-8人,包含產品經理、分析師、設計師、程序員,最多的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需要對分析、UI/UX設計、程序都略懂,才能跟他們溝通。
-以每週的循環討論測試設計、結果與去留。
-SC的做法不是所有用戶綁在一起看留存率,是用戶分群後看留存率,包含新用戶、流失後重新造訪用戶、重複使用用戶。
-當移動應用要藉由更版推送提升客戶體驗的時候,如何達到最好的整體效果?衡量指標是RRF 覆蓋率(reach), 相關性(Relevance), 頻率(Frequency) 三個都達到高水準則影響力最大。但覆蓋率是這當中最重要的
#9-3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我的前一間公司(Stolen),每個增長流程與工具都做得很好,但就是產品不夠好。當我到Postmaster之後發現他們什麼成長技巧都沒有,但產品很符合市場需求。
-增長最令人喜歡的是,能量化你的影響力,當你實驗做得好,結合了創造力與分析能力得出很好的想法,就像寫程式一樣,你做了某件事就有某個結果。這是令人上癮的。
-增長最令人不喜歡的是,會讓你偏向那些容易衡量並且很快衡量的東西。但有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例如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反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K因子(referral 用戶轉介人數)持續大於1是不可能的,尤其當你的產品越做越大,群體越來越多。即使是社交軟體,要讓k因子大於1 也需要一些違反自然規律的設計。
-稀缺性可以透過奇怪的方式,讓產品更加流行。從Stolen 得到的認知是,限制供給,造成稀缺性。心理因素是害怕錯過(FOMO) 社交地位(social status)等
-即使在矽谷,增長團隊也不多見。Google就沒有。但是FB就有一大批增長團隊並且擴散到其他地方。增長就是技術驅動,易於衡量的行銷。增長團隊更像升級版的行銷團隊,有了程序員的支持可以把推薦系統做得更精準,未來增長團隊會和市場團隊在一起而不是產品。
-用少於10%的流量,可以做任何測試。
#9-4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增長沒效就是沒效。增長可以很快做出改變,並且追蹤哪些改變有效哪些無效。
-增長的低垂果實摘完後,會陷入疲乏,就需要大量idea。創新idea 兩種重要想法:每週五的全公司頭腦風暴 & 忠實紀錄失敗的測試並從中學到策略想法。
-增長團隊刷存在感兩種做法:(1) 在例會中說明有趣但違反直覺的實驗,已讓大家有印象(2) 把大象(重大影響力但耗資源)跟螞蟻(容易但效益有限)的實驗混合起來,避免人家覺得你沒貢獻或者只會做小事情
-新產品開始獲取客人的三種方法:(1) 付費搜索廣告,可以找到真的需要產品並且非常有興趣的人 (2) 抄競爭對手的做法,可以找到他們已經開發過的市場(3) 根據產品特殊屬性的增長手法
#9-5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與機器人投資), Sami Khan
-靠創意的廣告狂人時代已經過去,excel 跟計算機才是你的好朋友。
-檢視總預算,跨通路預算調整(放大表現好的),通路內預算調整(用七天平均放大表現好的)
-2C新產品上線的建議是先在FB做小量A/B測試,找出好的再往其他通路擴散。測試前要設好追蹤,沒有追蹤,測試學習的迴路就不會成立。
-比起其他app,遊戲是最不需要擔心用戶獲取的,因為人們下載無成本;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用戶留存。因此要一小批一小批的獲取用戶後,關閉其他溝通通路,只針對這小群人做各種產品測試與改進,確定30 日留存率到達可用水準後才能繼續獲取用戶。
-臉書上,越醜的廣告表現越好。因為大家對電視已經疲乏,精美的廣告創意讓人想到電視會自動跳過,但粗糙的原始的則像是你朋友分享的。
#9-6 Camera360(Photo Editor), 陳思多
-漏斗的無限解構,以解決留存為例。原本想藉由app更新處理留存率低的問題,但發現更新覆蓋率不夠高,後來又發現問題是更新的展示率(被看到)低,而展示率低的原因又是app一開始下載時候的預設權限。所以回頭更改預設權限設定,在更改後次日留存率實現5%增長。(但如何在用戶已下載後調整權限啊)
-各地區的差異化溝通,以美國市場為例,經過逐一測試不同族群發現40+婦女喜歡此產品,於是將廣告視覺改為該族群會喜歡的可愛孩子展示功能,降低33%的獲客成本
-增長的成功要素是CEO的有意識支持。因為增長會用到很多資源,或是影響很多資源。若是沒有CEO的支持,無法成功。
-增長團隊需要的數據分析師,是對產品有深切了解的數據分析人,而不是純粹解讀數字。
#9-7Square(支付服務), 羅揚 James Luo
-留存主要是產品決定的,但在早期留存(D14-D90)增長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只要透過各種管道(信件、推送、Retargeting 廣告)重新提醒用戶,就會對早期留存產生明顯效用。
-要做全產品用戶推薦的指標的先決條件,是內部有堅實的大數據團隊,足以做獲客通路歸因。
-通路關鍵三大指標(CPA, ROI, LTV)中,最難建模的是LTV。因為涉及對長期留存率與資本折現率的重要假設。
-好的推薦系統會牽涉到三大項目,獎勵、曝光、轉化。其中獎勵的設計是與嚕羊毛黨鬥智鬥勇的活動。獎勵內容要考慮『有吸引力的額度、合適的條件限制、養成使用習慣的限制,累進式獎勵、考慮對稱式獎勵(利己又利人)』
-即使是最忠誠的用戶,也不會時刻記得你的獎勵項目。
-新用戶進來後,可以用推薦人的資訊提醒他們使用獎勵,不僅給新用戶個性化的感覺,也提醒新用戶『我確實獲得了某人的推薦』
#9-8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Photo Editor), 韓知白
-美圖的用戶留存指標設在N張照片保存,一開始是基於通路管理的需要,因為有些通路留存數據會有回饋延遲以及作假的問題。
-探探的市場部與增長部的區別在,市場部負責花錢,增長部不負責花錢。
-增長不是先做KPI管理,而是要有好的基礎設施(行為數據後台,A/B測試框架)才能開始觀測指標與迭代增長。
-快速迭代的價值在於,當你沒有人家的靈感,人家一次增長效果比你好3倍(+60% vs +20%)的時候,只要你迭代速度有三倍,還是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功增長效果。
-增長要避免的第一個坑就是局部優化,這裡改一點截圖,那裡改一點文案。其實也許改產品名字與圖標是最有效提升app商店轉化率的途徑。增長經理要能夠跳脫盒子思考(out of box thinking)
-剛開始做測試的人,要忘記喬布斯張小龍等產品的大神,他們是靠直覺也很少看數據:正常人要靠數據與即時反饋,勤能補拙。
#9-9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全景漏斗,關心橫向的產品功能交互關係。當一個產品不只是工具,還有社交,內容等多種功能。可以根據不同功能設計指標,再看看功能
之間的交互拉提作用,決定整個產品後續的發展。而不是只看單一指標。
-量化與質化的兩腳思維,曾經做測試時候只看指標,以為是A與B的相關性,但從未想過中間還有個C。學到後就會在產品中安插小問卷直接問用戶,但要把握3個題目之內的精簡原則,不可以打擾用戶。
-加法與乘法,做增長後了解了加法與乘法的關係。增加一條溝通管道是加法,優化轉化率是乘法。一般來說,乘法的好處更大一些,但這也是基於加法已經帶來足夠的初始流量,否則盤子太小的乘法也沒啥意義。
-做產品像開船,動力與方向最重要。產品小的時候,著重動力,加速度要夠。產品體量大了後,動力已經比較足了,著重方向,往哪兒發展就更重要。
---以下是關於團隊的摘要---
#Greylock Partner / Pinterest(圖片秀), Casey Winters
"增長團隊必須是全職的,不能跟人共用成員,否則優先順序會被影響"
#Mobile Growth Stack / Sound Cloud (Podcast), Andy Carvell
"增長團隊大約7-8人,包含產品經理、分析師、設計師、程序員,最多的是程序員。產品經理需要對分析、UI/UX設計、程序都略懂,才能跟他們溝通。以每週迭代的循環討論測試設計、結果與去留。"
# GloStation / Postmates(送餐), 陳思齊
"增長最令人不喜歡的是,會讓你偏向那些容易衡量並且很快衡量的東西。但有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例如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反而不是容易衡量的。"
#Growthstructures / Sofi Finance(學貸轉貸), Steven Dupree
"增長團隊刷存在感兩種做法:(1) 在例會中說明有趣但違反直覺的實驗,已讓大家有印象(2) 把大事(重大影響力但耗資源)跟小事(容易但效益有限)的實驗混合起來,避免人家覺得你沒貢獻或者只會做小事情"
#Cerberus Interactive/Acorns (微型投資與機器人投資) , Sami Khan
"靠創意的廣告狂人時代已經過去,excel 跟計算機才是你的好朋友。"
# Camera360(修圖), 陳思多
“增長的成功要素是CEO的有意識支持。因為增長會用到很多資源,或是影響很多資源。若是沒有CEO的支持,無法成功。”
#Square(支付), 羅揚 James Luo
“通路關鍵三大指標(CPA, ROI, LTV)中,最難建模的是LTV。因為涉及對長期留存率與資本折現率的重要假設。”
# 探探(校園招聘)/ 美圖(修圖), 韓知白
“快速迭代的價值在於,當你沒有人家的靈感,人家一次增長效果比你好3倍(+60% vs +20%)的時候,只要你迭代速度有三倍,還是可以得到一樣的成功增長效果。”
# Keep(運動)/豆瓣(社群), 張弦
“做產品像開船,動力與方向最重要。產品小的時候,著重動力,加速度要夠。產品體量大了後,動力已經比較足了,著重方向,往哪兒發展就更重要。”
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AiNa MEI・아름다움을 사랑하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玻尿酸微笑唇 #咬肌肉毒 #心得紀錄
前陣子到雅偲皮膚科打了
微笑唇玻尿酸+咬肌肉毒
好喜歡顏醫師這次幫我做的成果 超滿意
答應你們的心得影片 術前術後全記錄
問題也整理在影片裡一次解答呦!
如果對其他項目有興趣的話 可以留言告訴我
我有機會去做這個項目的話 一定再分享給大家~
影片中的資訊和問題 幫大家整理在下方供參考
-
最新狀態一定要關注我的Instagram 限時動態
AiNa 》 @ainakstyle
==========
F A Q
▶︎做了哪些項目?
玻尿酸:微笑唇+剩餘填補法令紋
肉毒:咬肌
▶︎玻尿酸恢復期多久?
前兩天在吸收會有一點小腫 大約三天就很自然
現在自然到我沒什麼感覺 也沒被發現有打 很滿意
修正了不對稱的嘴唇 又豐滿 很喜歡
▶︎玻尿酸多久打一次?
我隔了大概4~5年才打 除了因為我一定要等他全消以外
第二是覺得自己非常非常需要的時候才會去補打
▶︎痛不痛?
痛覺很主觀 我本身比較不怕痛
只有上唇有點感覺
嘴角不痛 法令紋沒敷麻也不痛
▶︎價格?
我打台灣品牌 價格大約一萬六
其他外國品牌 價格大約一萬八起
有些劑型含麻藥
可以看自己的預算做決定
和醫師討論哪種適合
▶︎玻尿酸有沒有副作用?
有一點異物感 副作用相對較少 如果有的話當下就有反應
請一定要和你的醫師討論並瞭解項目的風險
▶︎玻尿酸代謝速度?
因人而異 與體質 生活作息有關
例如常運動 熬夜 喝酒 抽煙
代謝會比較快 維持度可能比較短
▶︎玻尿酸會殘留在體內嗎?
這是人體本身就有的物質 和別的東西比起來
相對比較容易吸收代謝 不易殘留
但有些玻尿酸劑型質地比較不同 可能保留時間較久
所以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施打的產品
多做功課 和醫師詢問
施術前也務必和護理師確認是不是施打認識的產品
▶︎什麼人適合打?
主要是看你的需求是什麼
玻尿酸通常作為組織填補
例如補淚溝 臥蠶 法令紋 嘴唇等
▶︎之後可以繼續打嗎?
當然可以 就看你的需求和預算夠不夠
但建議一定要等前一次施打的玻尿酸
「完全吸收代謝乾淨再打下一次」
如果不確定是否代謝乾淨
請一定要詢問醫師
不要不聽醫生的話 非常的危險
▶︎超衰的嘴角可以上揚嗎?
一定會有辦法的 但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
這不是我能回答的
請詢問你的醫師 商量如何解決
▶︎肉毒效果?
大約1~2個月後效果最棒
▶︎肉毒多久打一次?
我大約一年打一次咬肌
▶︎肉毒價錢?
每家診所不同
我在雅偲打1.2 c.c. 大約一萬二
▶︎肉毒會不會造成肌肉不協調?
1.請找對醫師
2.醫師經驗評估劑量正確就不太會有問題
因為有些醫師可能評估計量錯誤
或打錯肌肉的點 才會造成肌肉抬不起來的問題
一樣建議大家事前多做功課 再指定醫師比較好
▶︎在哪家診所做的?
雅偲皮膚科診所 位於阪急百貨斜對面
官網:http://www.arsclinic.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rsclinic.fans/
▶︎哪位醫師?
顏義標醫師
顏醫師很親切 服務周到
怕你痛還會給你秀秀 整個服務下來我很滿意開心
他的技術我覺得也很不錯
▶︎小叮嚀
1. 上網多查資料做功課 瞭解自己要做的項目
2. 尋找適合的醫師 每個醫師擅長的項目不同
熱門的醫師可能也要排比較久
3. 價錢 品質很重要 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
務必挑選出讓你能安心前往而且合法的診所
4. 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諮詢 並聽醫師的建議
否則會給自己造成危險
==========
◤
Hi :) I'm half-Korea & half-Taiwan blogger.
Welcome to my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ainakstyl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aina1024
Blog : http://www.ainakstyle.com/
e-mail : ainaoffice1024@gmail.com
◤
안녕하세요, 대만+한국 블로거 애나입니다.
제 영상을 좋아하면 "구독"을 꾸~욱 눌러주세요!
자주 놀러오세용 ♡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Ld4zjZOOVo/hqdefault.jpg)
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散戶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弱勢-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資訊不對稱 的弱勢,可以用多種策略去趨近彌補,要比新聞來得快,只要知道誰賺到錢就行了,新聞往往在公司賺完錢之後,股價又漲了之後,才慢悠悠地出來 ... ... <看更多>
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BigEcon - 【資訊不對稱—道德風險】 老闆付了薪水卻要處處 ... 的推薦與評價
【資訊不對稱—道德風險】 老闆付了薪水卻要處處提防員工沒有努力工作⁉ ... 以及市場上的應對策略來洞悉歸納面對道德風險的解決之道✍ 詳情請見 #BigEcon #道德風險. ... <看更多>
如何解決資訊不對稱 在 [討論] 資訊不對稱及政府介入- 看板Econom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一點想法, 跟各位分享
資訊不對稱的研究, 如果以三個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當起點
Akerlof (1970), The Market for Lemons, QJE
Spence (1973), Job Market Signaling, QJE
很抱歉我對 Stiglitz 的研究不夠熟悉,
我對 Sitglitz 在資訊不對稱研究的知識僅於 efficiency wage
所以在此暫不討論
Akerlof 的 lemon market 的研究
短期之內有資訊者的確有誘因剝削沒有資訊者
但是長期的結果只會使市場消失, 因此在這個市場的誘因體制
雙方皆想要使資訊流動使得市場存在
但是在於資訊的傳遞並不可信, 因此使得市場消失
Spence 的研究結果更為重要
基本上延續 Akerlof 的研究, 在市場上有資訊者因為試圖讓市場存在
就必須做出有成本的訊息釋放 (signaling) 使得他有可信之處
這個 signaling 的制度必須要能夠自我履行 (self-implemented)
使得市場可以區分不同種類的商品 / 人 ...... 等等
而這個制度的重心也在於, 這個市場的參與者
希望將資訊能夠可信的被各方採納
更進一步的問題是, 在某些情況之下
這種 signaling 反而是沒有效率的
因此, 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並非擁有資訊的人利用其資訊去剝削沒有資訊的一方,
更非政府一定要介入資訊不對稱的 justification
政府或其他的外力介入的確是一個可以解決資訊不對稱的方法
但是不在於資訊不對稱一存在, 市場機制即不適用
這個行為的參與者本身即有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的誘因
另一個層面, 利用政府或其他外力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
假設政府有能力而且可以解決該問題
但任何問題的解決都是需要代價的, 而政府或外力解決問題的代價是多少
解決這個問題是否值得這個代價, 更進一步的是
利用政府或公部門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的代價是由誰買單?
而更嚴重的問題是, 如果因為資訊不對稱導致市場失靈, 『不能採用市場機制』
那這個結果是否會比政府處理不當導致『政府失靈』來的嚴重?
因此在使用這個名詞的時候
無論如何應該更加小心, 避免斷章取義和名詞的濫用
--
Lesson 9:
"Nobody Knows the Suffering That Farmers (and Students) Do."
--George J. Stigler,How to Pass Examinations in Economic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25.8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