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 暖化#彭啟明#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身為公民的我們除了日常節能減碳外,還能如何透過行動來改善地球的環境呢?想要更全面了解全球暖化議題, ... ... <看更多>
Search
氣候 暖化#彭啟明#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身為公民的我們除了日常節能減碳外,還能如何透過行動來改善地球的環境呢?想要更全面了解全球暖化議題, ... ... <看更多>
【書名】: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作者】:比爾.蓋茲(Bill Gates) 【譯者】:張靖之、林步昇【出版】:天下雜誌圖多, ... ... <看更多>
近期比爾蓋茲接受採訪,談及氣候變遷、新冠疫情、核電技術等議題;蓋茲預警氣候變遷可能釀成大災難,甚至比新冠疫情更致命。關於科技與氣候,及能源未來, ... ... <看更多>
在閱讀中看見面對暖化的各種可能與挑戰吧! 好書連結:https:// ppt.cc/fOHwxx 每周五中午12點YT影片 ... ... <看更多>
【書名】: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作者】:比爾.蓋茲(Bill Gates) 【譯者】:張靖之、林步昇【出版】:天下雜誌圖多,排版優化原文. ... <看更多>
#1. [心得]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導讀-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書名】: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作者】:比爾.蓋茲(Bill Gates) 【譯者】:張靖之、林步昇【出版】:天下雜誌圖多,排版優化原文.
#2.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比爾.蓋茲 ...
比爾.蓋茲花了十年潛心研究氣候變遷的原因與效應,在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政治、金融等各領域專家的協助下,努力尋找阻止地球失速滑向環境災難的方法 ...
#3. 人類雖然渺小,預防氣候災難卻可以從你我做起 - 泛科學
各國科學家開始提出各式可以為人類爭取對抗氣候災難的方法,但這些「地球工程」卻引發道德爭議。 若是減少排碳從你我做起,雖然渺小,卻也可以為預防氣候災難盡一份 ...
防洪用的水庫. 私有財. 自己建造堤防,以避. 免淹水. 大家共同努力減碳,. 讓氣候惡化速度減緩. 不管世界減碳進度為何,. 自己想辦法避免氣候災害衝擊 ...
#5.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觀點與心得:一本系統性的能源科普與零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觀點與心得:一本系統性的能源科普與零碳策略 · 零碳排核心:使清潔能源變得便宜且穩定 · 零碳排很難,但我們有機會可以做到 · 探討一: ...
#6. PowerPoint 簡報 - 氣候變遷教學資訊平臺
地球氣候. 地球的地表平均溫度約攝氏15度. 充滿水氣與氧氣,孕育了萬物. 7. 一切,從認識地球與氣候開始 ... 不管世界減碳進度為何,. 自己想辦法避免氣候災害衝擊 ...
#7. 氣候變遷極端事件下之防災因應對策
極端氣候事件與災害. 10. □ 2010年南半球奇寒. ▫ 同一期間,南半球卻紛紛遭遇數十年不遇的極端寒冷天. 氣。祕魯南部一些地區僅有-23℃,凍死數百人,全國進.
#8. 零碳排放不是夢? 比爾蓋茲《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帶你思考暖化 ...
氣候 暖化#彭啟明#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身為公民的我們除了日常節能減碳外,還能如何透過行動來改善地球的環境呢?想要更全面了解全球暖化議題, ...
書中告訴你目前排放溫室氣體的重點項目有哪些、各占多少比重,付出乾淨能源取代石化能源需要多少成本、過程會遇到哪些兩難, 以及針對各種碳排放大項目, ...
#10. [心得]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導讀- 看板book - Mo PTT 鄉公所
【書名】: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作者】:比爾.蓋茲(Bill Gates) 【譯者】:張靖之、林步昇【出版】:天下雜誌圖多, ...
#11. 比爾蓋茲《如何避免氣候災難》讀後感- Duncan Teng 的投資觀察
Netflix上有” 蓋茲之道”有一集是他在談如何找尋氣候變遷的解決之道,另外還有許多紀錄片在探討地球暖化為地球帶來的災害,像是”我們的星球”、”地球超負荷” ...
#12. [轉錄]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或決策災難? - PTT評價
近期比爾蓋茲接受採訪,談及氣候變遷、新冠疫情、核電技術等議題;蓋茲預警氣候變遷可能釀成大災難,甚至比新冠疫情更致命。關於科技與氣候,及能源未來, ...
#13. 書糧放送:《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 青春愛讀書 - Facebook
在閱讀中看見面對暖化的各種可能與挑戰吧! 好書連結:https:// ppt.cc/fOHwxx 每周五中午12點YT影片 ...
#14. 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The Solutions We Have and ...
書名: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The Solutions We Have and the Breakthroughs We Need,原文名稱: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淨零碳 ...
#15. 氣候損失「貴桑桑」 2022年十大極端氣候災難今年有誰上榜?
颶風伊恩(Ian)更高達1000億美元,幾乎是2019年全球極端氣候災害損失的 ... 之一,為避免氣候變遷的各種災難性後果,各國近年來紛紛宣示將在2050年 ...
#16. 最新專訪比爾蓋茲:改開電動車不夠!阻止氣候災難 - 天下雜誌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淨零碳新經濟》3月2日上市。 蓋茲花了10多年研究氣候變遷的原因與效應。在本書中,他深入淺出地說明 ...
#17. 副總統:面對氣候災難的問題臺灣沒有豁免權應該積極面對積極 ...
第一,如果要避免氣候災難,一定要做好零碳排放。第二就是大家一定要更加努力,用更有效的方式運用太陽能。第三,我們要竭盡所能把能源以外的碳 ...
#18. 氣候變遷之災害衝擊與調適策略
風氣候與颱風侵襲路徑之台灣,無可避免的需面臨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例. 如極端事件有增加趨勢、颱風降雨強度增加、降雨型態改變、乾旱發生頻率與.
#19. 災害領域行動方案 - 同舟共濟臺灣氣候變遷調適平台
台灣地區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地震活動頻繁、地形. 複雜、陡峭且地質破碎,並有73.6%以上土地,屬於山坡地及高山林地,坡地. 災害難以避免,由於台灣 ...
#20. 如何避免氣候災害比爾蓋茨新書How To void Climae Disas
2023年2月超取$99免運up,直購價: 388 - 388, 庫存: 99, 物品狀況: 全新,物品所在地: 台灣.台北市, 價格更新時間:, 上架時間: 2023-02-22, ...
#21.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 全面啟動淨零碳新經濟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 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 全面啟動淨零碳新經濟:走過不安的2020年,未來十年最關鍵的議題是什麼?「我們可以做既能挽救新冠疫情中受創的經濟、又能 ...
#22. 「氣候變遷災害衝擊之整合性風險治理」 永續科學計畫
主要的研究目標有. 三點:界定與評估各層級危害、脆弱度與風險;了解如何在複雜與變動的風險中. 進行有效的決策,以降低災害衝擊;透過以知識為基礎的行動降低風險與控制 ...
#23. 災害風險概念介紹
災害風險大小取決於危害度、暴露度、脆弱度/調適能力等因素. 每當災害發生後,無論為天然災害(例如:地震、颱風、豪雨等),亦或是人為/科技災害(例如:工業爆炸、飛航 ...
#24. 臺灣的災害性天氣 - 中央氣象局
灣因氣候及地理條件之差異,龍捲風發生的頻率、生命期、規模與強度相對. 較小,加上觀測困難及資料蒐集不易, ... 施,以避免或減少因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
#25. 氣候變遷下都市災害影響熱點判別指標系統 - 內政部
氣候 變遷的現象主要包括了氣. 溫上升、降雨變遷、海平面上升及冰雪覆蓋量減少及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間接. /直接影響地球的天然環境系統,恐加劇災害的頻率與強度。因此 ...
#26. 氣候變遷:災害的神預言及其衍生
氣候 變遷或全球暖化最壞的情境,或稱之為「令人高度後悔的事件. (Regret Point)」,可能是生態系統的滅絕與高頻率且嚴重的災難,為. 避免或減緩最壞情境的發生,應該是要 ...
#27. 聯合國發出氣候災難最後通牒學者:台灣減碳目標遠遠不足
動員全球數百位科學家、耗時八年進行研究與討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 ... 要盡可能避免氣候災害,卻不太可能在有生之年見到減緩暖化的成效。
#28. IPCC最新報告:氣候變遷衝擊全球!臺灣如何應對暖化危機?
全球暖化也將導致未來侵臺颱風機率降低、降雨型態改變,而下雨時極端降雨的強度及頻率則可能增加,導致乾旱、水患等災害的發生頻率與強度攀升,山坡地的 ...
#29. 氣候變遷下複合式風險將成常態專家警示:台灣風險恐高於全球
對於複合性災害好發的台灣,如何滿足短期防災需求,同時兼顧長期的調適策略,是需要思考的方向。 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氣候變遷組組長陳永明則表示,目前預估 ...
#30.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氣體減量的工作,氣候變遷的效應及其對於人類社會的衝擊仍無可避免。 ... 法減少常態性災害的影響,並積極處理災害造成的損害,避免因災害時.
#31. 極端氣候下臺灣橋梁防災之設計與考量 - 中華顧問工程司
受地球暖化影響,近年來台灣強降雨頻傳,每逢颱風豪雨,必造成道路橋梁毀損、. 中斷。尤其台灣河川坡陡流急、地質風化破碎,加上土地超限利用,颱風豪雨來襲時,. 造成災害 ...
#32. 德國智庫:氣候災害恐釀2800億至9 - 經貿透視雙周刊
德國智庫:氣候災害恐釀2,800億至9,000億歐元之損害. 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BMWK)、潔淨能源網路(Clean Energy Wire ...
#33. 全球因氣候變遷災害不斷,歐盟監測報告 - 關鍵評論網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 ...
#34. 氣候變遷影響美軍全球軍事行動 -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安全雙週報
最後指出,美軍已針對氣候變遷對國防之影響,評估所需資金、資源與應對能力,並將其納入重要風險管控,避免氣候災害影響美軍海內外軍事任務,進而危及區域穩定及和平。
#35. UN氣候峰會示警人類面臨合作或滅亡選擇 - Yahoo奇摩新聞
不過人類所製造的氣候變遷,不論貧富通通躲不過。最新報告指出,美國在過去半世紀,暖化的速度比整個地球快了68%,而在去年的20個氣候災害 ...
#36. 氣候變化另類危機——超大冰雹災害- BBC News 中文
全球氣候暖化可能會導致冰雹這種天災對人類的破壞力增大,因為雹災的發生會更頻繁, ... 雖然大冰雹災害的發生率增加,但雹災並非無可避免。
#37. COP27允設損失與損害基金助受氣候災害衝擊之貧窮國家
歐盟執委會氣候政策主席帝默曼斯表示,「我敦促大家在走出這個房間時承認,我們都沒有採取行動來避免和盡量減少損失和損害。我們應該要做得更多,我們的 ...
#38. 氣候變遷心得«YQRL7Z8»
大气层是地球美丽的衣裳,是地球的保护伞,适宜和多样的气候为人类及其他生物创造了重要的生存环境。 三、讓小朋友知道災害的發生是無可避免,但要建立有 ...
#39. 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災害防救業務計畫
震等引起之外力與自然及極端氣候災害等(如附錄二),預防. 改善對策如下: ... 設備發現洩漏事件後,進行管線緊急遮斷作業,避免災害擴大.
#40. 全球氣候變遷與因應調適教育許民陽 - 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
溫室效應,原本應該是不可避免、也是地球物種生存必要的自然現象。 ... 擠壓中誕生,隆起致地勢起伏大,地質破碎,又位在颱風、梅雨等易致災的氣候區,各種天然災害如 ...
#41. 病媒蚊也北漂?台灣百年升溫1.6度逾全球,急尋「諾亞方舟」
在種種複雜的問題與價值中,氣候知識不斷更新,新的氣候科學資訊有助於應對災害。 李明旭舉例,用防水擋板避免路面積水淹進地下室,是非常在地的自主調適 ...
#42. 「氣候災難」開發中國家可索賠?COP27「損失與損害」一次看
不過,對於氣候災害中的「損失與損害」應如何計算,例如有可能包括受損的基礎設施和財產,以及難以估價的自然生態系統或文化資產,這些目前都還沒有一致 ...
#43. 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
地球增溫以後,極端氣後的出現將增加,各地所發生的強烈颱風、豪雨、乾旱、熱浪和森林大火等災害將更為頻繁。 全球暖化說法. 目前科學家對於全球暖化仍有兩派說法,一是 ...
#44. 極端氣候下的災害調適策略:山區聚落的因應對策
臺灣本屬高災害風險區域,尤其位處於季風氣候與颱風侵襲路徑,無可避免地將面臨氣候變遷的嚴峻衝擊.
#45. 預知氣候災難不用靠阿南德!臺灣如何透過網路爬蟲程式 - 報橘
從2014 年起就擔任國家災害防救中心主任的陳宏宇,過去整合了學術研究理論模型以及颱風、洪水、地震等實際觀測數據,並透過網路爬蟲程式分析情資,為許多 ...
#46. 全球極端氣候災害經濟損失高達千億 - 教會公報
報告指出,極端氣候災害事件在2021年帶來全球相當於美金上千億元的 ... 的負擔得到合理分配,以避免全球的平等狀況惡化,並要讓驅使、加速氣候變遷的 ...
#47. 成就低碳新未來 - Deloitte
氣候 災害將使台灣以全球製造和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面臨風險 ... 放將不再有關聯,同時將避免氣候變遷帶來的最嚴重影響。 • 預測模型顯示,通過因對氣候 ...
#48. 攜手應對全球氣候災害風險(國際視點)--生態--人民網
為進一步防災減災,不少國家和地區不斷探索更多措施,更新制訂相關研究計劃,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自然災害的預防能力。 針對洪水 ...
#49. 王國復:如遇極端天氣如何進行防范應對 - 新華網
王國復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主任、研究員. 新華網:能否請您介紹下什麼是極端天氣?極端天氣産生的原因是什麼?
#50. COP27倒數》氣候變遷到底有多嚴重?聯合國IPCC報告出爐
因此,若能將升溫限制在攝氏1.5 度,雖無法完全迴避災害,仍可大幅減少自然和人類的損失。 重點四、保護至少30%自然環境,提升氣候韌性. 亞馬遜森林是地球 ...
#51. 自然災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氣候 災害:氣候異常所產生的災害,如:全球暖化、熱浪、旱災等; 生態災害:毒災、傳染 ... 這些嚴重後果可以通過建築結構的改善、安全系統、預警系統等措施得以避免。
#52.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極端氣候? - 嘉義市防災資訊網
氣候 變遷? 全球暖化? 極端氣候? 複合式災害的時代已經來臨 ... 避免接近金屬導體;如果在戶外,要避開大樹、電線杆等高聳物體,. 避免雷擊時被壓到。
#53. 聯合國第27屆氣候大會對窮國氣候災害補償議題首次列入議程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周日(11月6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開幕,為期兩周的談判第一天就取得突破,貧窮國家熱切期待的與氣候相關災害造成的 ...
#54. 當年度經費: 3675 千元 -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RB
關鍵字:極端氣候災害;水資源循環;科普傳播;國際合作. 階段完成之企劃為基礎, 獲得國 ... 期望能提升降雨預報,避免極端氣候災害。 8. 極端災害下之韌性城鄉與防災 ...
#55. 災害程度不亞於颱風!熱浪今年開始分級、命名,西班牙「柔伊 ...
尤其兩個颱風同時出現時,能避免混亂。 ... 熱浪此刻襲向歐洲,一向氣候宜人的溫帶國家難逃災情——習慣20度夏天的英國,迎來破紀錄40度高溫;葡萄牙、 ...
#56.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企業應有之認知與策略
降雨量分布愈懸殊,強颱、熱浪將更常發生! 不僅有淹水危機,也有缺水危機! Ref: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http://ncdr.
#57. 環境正義基金會致台灣政府氣候政策報告
難。201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指出,只要全球升溫2°C,便會導致幾乎所有珊瑚礁死. 亡、全球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極端熱浪侵襲和更多災害。1為了避免這些 ...
#58. 環品時論:檢視「損失與損害」機制台灣實現氣候正義的契機
一、人為氣候變遷不是不可抗力:過去千百年以來,受限於認知與能力,人類的意識中,只有自然災害,而未有現在所討論,包含人為所影響造成之系統性氣候災害 ...
#59. 氣候變遷教育教師手冊
步,其目標為「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控制在避免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水 ... 取自:https://www.slideshare.net/GolamKibrea1/unesco-report-on-ccesd.
#60. 台灣氣候變遷影響與災害趨勢 - 澎湖縣政府
之建築物設立警戒線或標示,並定期派員前往巡視,避免人員進入造成二次傷害。 (1) 警戒標示流程:在地震災害過後,許多建築物可能會產生結構上之破壞,難以於. 第 ...
#61. 衛生福利部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
之共同協定,顯示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已是世界各國無法避免且. 亟需克服的課題。 氣候災害往往會帶來食物、水資源、身體及心理健康等層面之複.
#62. 為地球而讀:搞懂氣候行動的8本經典好書 - 方格子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佔比不到2%、約10億人口的貧窮低度開發國家,卻可能承受氣候災害的最大衝擊。因此,如何公正轉型至零碳未來、並且幫助所有人(特別是弱勢 ...
#63. 農作物災害預警平台
業務簡介 · 作物災害預警 · 農業專區預警 · 氣象災害發生率 · 廿四節氣 · 台灣農業氣候型態 · 氣象資訊查詢 · 農試所觀測資料 · 防災計畫執行成果 · 單位換算.
#64. 冬天的天然災害-寒害 - 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臺
隨之政府部門也會呼籲農民們,提前做好防寒工作,避免作物受到「寒害」造成損失。 ... 至次年2月時間,但其他國家地區,因為氣候的不同,在春、夏、秋季都可能發生。
#65. 醫院如何於推動健康促進工作時呼應氣候行動實務手冊
管理環境決定. 健康的因子. 提升能源效用、廢棄物管理、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和環. 境污染。 氣候調適之健康計畫. 優先對健康能產生共同受益之計畫和方案,提高應對. 氣候災害 ...
#66. 春高溫.早融雪.河流缺水今夏全球仍難逃氣候災害 - TVBS新聞
美國也逃不過氣候災難,去年美國中西部野火留下焦炭,導致冬季積雪提早 ... 當河床能維持保水與蓄水力,就能避免洪災反覆發生的悲劇:例如四月中南非 ...
#67. 氣候變遷與人權 - 國際特赦組織
領銜全球的氣候變遷評估科學組織,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 於2018年10月發布重要報告,凸顯處理氣候變遷的急迫性已更加明確。IPCC 警告,為了避免全球暖化災難 ...
#68. 夏威夷大學研究「全球暖化」成觸發疾病的媒介 - 台視新聞網
氣候 災害也拉近了人類和疾病的距離,為了避免氣候變遷失控,甚至導致疾病叢生、反撲人類,正視氣候變遷,刻不容緩。 台北/陳念宜、林巧卿責任編輯/ ...
#69. 德國智庫:氣候災害恐釀2,800億至9,000億歐元之損害
渠另提出警示,並非所有損害均可量化,由於氣候變化之後果尚包含影響健康、全球喪失生物多樣性與生活品質惡化等衝擊,呼籲各界予以正視,以避免嚴重後果。
#70. Search Results for 地球暖化 - WEBPAC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 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 全面啟動淨零碳新經濟. Gates, Bill, 1955- 著. 地球暖化全球氣候變遷環境保護. 台北市: 天下雜誌出版; [新北市] : 大和圖書 ...
#71. 【專欄】陳惠萍:為世界地球日而讀:搞懂氣候行動的8本經典 ...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佔比不到2%、約10億人口的貧窮低度開發國家,卻可能承受氣候災害的最大衝擊。因此,如何公正轉型至零碳未來、並且幫助所有人(特別是弱勢 ...
#72. 水稻減產、埃及斑蚊北移... 專家揭臺灣未來多重氣候風險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本週發布氣候變遷《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報告(AR6 Climate ... 警告若升溫達攝氏1.5度,多重氣候災害將無可避免。
#73. 規劃緣由 - 臺灣災害管理學會電子報
參考國內外各類災害分析評估報告,包含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 ... 政府近期及未來所推動之重大方案計畫,瞭解其執行重點與不足之處,以避免重複規劃,更期待本 ...
#74. 夏天想吹冷氣又不想加劇全球暖化? 身為消費者的你我能做的事
長年致力於研究氣候災害的比爾蓋茲說:「說來諷刺,我們為了在暖化氣候 ... 本書擷取自《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淨零碳新 ...
#75. 中華電信因應氣候變遷之短中長期調適計畫
來越顯著,為避免通信設備與設施遭受長期性氣候事件的影響,從2020 年開 ... A. 持續對氣候災害(包括旱災、海嘯、淹水、風災、坡地災害及雷擊等).
#76. 氣候變遷對金融體系之衝擊與因應
此外因自然災害. 損失導致一國債務水準上升,增. 加信用風險,亦會影響央行投資. 該國政府公債之投資損益。 轉型政策對各類資產造成的干. 擾幅度和時機難以預測,增加.
#77. 氣候變化風險不容忽視 - 信報- HKEJ
我們每個人都真實地暴露在這一風險之下。 因此,努力降低碳排放、盡早實現碳中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盡可能避免氣候災難,關係到地球上每 ...
#78. 未來十年我國災害管理發展趨勢及因應策略之研究 - 內政部消防署
正調整檢視災害防救體系架構、因應氣候變遷配合調整之各項災害管理策略方針、其他 ... 災害無可避免,如同颱風來襲,只能期望災情能降到最低,卻不能控制颱風是否.
#79. 認識SDG 13,採取對地球更好的氣候行動 - 社企流
欲使我們的居住環境提升對氣候變遷與自然災害的復原力與適應力,將改善氣候問題的應對措施納入國家政策及規劃中則相當關鍵。 政策諮詢公司「能源創新」( ...
#80. 氣候變遷加劇天災全美去年340萬人流離失所| 美國新聞 - 聯合報
氣候 變遷引發的氣象災害已讓全美社區因此改變,聯邦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今年稍早取得統計顯示,2022年...
#81. 【外文書店】 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氣候經濟與 ...
... 選購【外文書店】 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英文原版比爾蓋茨Bill Gates 如何避免氣候災害碳中和, 爲你提供最新商品 ...
#82. —從IPCC《特別報告》談起推進亞洲極端氣候和災害管理
為避免最壞的極端氣. •. 候及其對亞洲的影響,. 應重申減緩全球溫室氣. 體排放的必要性。 必須意識到,在某種情. •. 況下,今天的極端氣候. 事件將是未來的“常.
#83. 「氣候變遷」主題教學示例手冊( 一版)
大多數的小島型. 開發中國家多位於易有乾旱、颶風、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地帶,經濟與人. 口飽受這些天然災害的威脅。近年來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嚴重,尤 ...
#84. 名家縱論/氣候變遷的重大警訊與我們的因應 - 再生能源資訊網
這次最大成果是將設「損失與損害」基金,為排碳不多卻飽受氣候災難的開發 ... 高,及國際供應鏈減碳壓力,需力求與國際接軌,以避免影響產業競爭力。
#85. 2022回顧之國際熱詞 /氣候災害頻發危機四伏 - 大公網
2022年,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拉響全球警報,暖化帶來的衝擊更加顯著。 ... 受氣候暖化影響,地球的冰蓋和冰川融化加速已不可避免。
#86. 降低災害風險與氣候變遷調適訓練暨研討會 - 林務局
(E) 地震預防及宣導委員會:由糧食及災害管理部部長擔任首長,成員包含災害管. 理局等相關單位。 (F) 氣旋防備計畫執行董事會:由災害管理救助司秘書領導 ...
#87. 一.近年來的自然災害二.災害類型與分佈三.自然災害的未來演變 ...
極端氣候. 溫室效應的影響,使得全. 球天氣異常,連帶造成降雨期集 ... 氣候災害是對於社會基礎建設影響最大的威脅! Agriculture ... 考驗,應避免類似莫拉克颱.
#88. 面對地球氣候變遷化省思為具體行動 - 臺灣國家公園
此外,根據國外媒體統計,近年來全球因氣候暖化問題所產生的災害如旱災、水災、海嘯等,已明顯超越上個世紀,人類面對此一危機,該如何自處且減少損害,是 ...
#89. 企業因應氣候變遷調適之實務
1小時或4小時)或24小時延時強降雨事件因頻. 率與強度都增加後可能造成的災害,並檢視廠. 區之排水能力或防水堤防是否足以負荷。 坡地災害:已於邊坡以.
#90. 德國智庫:至2050年,氣候災害恐導致德國損失9000億歐元
結論指陳:日益頻繁發生的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或洪水,將導致德國累計經濟損失介於2,800億至9,000億歐元之間,確切損失金額則將取決於全球暖化之程度。
#91. 第1366期社論-降低極端氣候致災衝擊刻不容緩 - 技師報
眾所周知,『防止極端氣候加劇的首要之道,乃是減少碳排放! ... 對抗全球暖化應更積極更努力,急起直追,及早因應,才能降低極端氣候災害的衝擊。
#92. 氣候災難頻率升高UN:每週都有- 台灣醒報Awakening News ...
據估計,與氣候相關的災害損失每年高達5,200億美元,反觀用來抗衡全球暖化影響的建設基礎設施成本僅佔其3%,換算未來投資20年,總經費需2.7兆美元。 因此 ...
#93. COP27雖失望仍未絕望香港須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科學界強調,到本世紀中葉,全球氣溫升幅必須控制在相比工業化以前高出1.5°C以內,以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害。然而,按各國目前訂立減排的計劃和 ...
#94. 氣候變遷的衝擊與因應
氣候 變遷會導致生態棲地縮小,以及物種的滅絕與消失, ... 續增強,極度氣候災害會繼續增多,各類氣候變遷 ... 為避免氣候變遷影響台灣的生物多樣性保育.
#95. 繼續暖化全球將面臨多重氣候風險 - 人間福報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3月初發布第6次(AR6)氣候變遷《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報告,警告若地球再升溫達1.5℃,多重氣候災害將無可避免。
#96. COP26 倒數計時中: 2021 年是氣候變遷的「成敗關鍵」年
比爾蓋茲(Bill Gates) 也出版了這類主題的書籍,並在最近表示:「避免氣候災害發生需要採取不同方法來做生意,這會讓許多企業老闆需面對過去不習慣面對的 ...
#97. [心得]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導讀PTT推薦book
【書名】: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作者】:比爾.蓋茲(Bill Gates) 【譯者】:張靖之、林步昇【出版】:天下雜誌圖多,排版優化原文.
#98. 原住民部落因應氣候災害風險之行動研究
雖然我國歷經莫拉克、凡那比與梅姬颱風的巨災洗禮之後,已. 設立跨部會之中央災害防救中心,但是農村社區本身作為防救災體系的第一線現場,如何有效. 動員 ...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ppt 在 [心得]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導讀-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作者】:比爾.蓋茲(Bill Gates)
【譯者】:張靖之、林步昇
【出版】:天下雜誌
圖多,排版優化原文
Medium|https://tinyurl.com/tjynmd9c
Matters|https://tinyurl.com/b93b2f9m
可縮放、收合的心智圖|https://www.xmind.net/m/qyCRQ5/
3月1日的深夜,守候在電子書平台前,彷彿要搶購演唱會門票似的是的,坐等3月
2日解鎖,手刀購入比爾.蓋茲的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至零方休的革新:從 510 億到 0】
關於氣候變遷,比爾.蓋茲要我們知道兩個數字:510 億與零。
▍510 億,是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噸數。
二氧化碳是最常見的溫室氣體,但還有其他好幾種溫室氣體,例如一氧化二氮(俗稱笑
氣)和甲烷;許多溫室氣體造成的暖化效果比二氧化碳還嚴重,例如甲烷,暖化效果是
二氧化碳的 120 倍,只不過甲烷停留在大氣的時間不像二氧化碳這麼久所以學界
設計了單一度量單位「二氧化碳當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s,縮寫CO2e),
來處理前開現象。
本書提到的 510 億噸,就是指二氧化碳當量。此外,書裡的噸,是指美噸(1 美噸 =
0.907公噸)。最後,為了文字的變化,有時會用「碳」做為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
的代名詞。
▍零,是指歸零,溫室氣體的排放必須減到零零排放。
這個「零」不是真的零,而是排放的「淨值接近零」。首先,自然界的碳匯(carbon
sink)能吸收一部分的碳排;再者,務實地來看,人類完全不可能停止製造溫室氣體,
但在比爾.蓋茲期待的未來零碳世界裡,也會有辦法清除因此排放出來的碳。
總結來說,510 億噸是現狀,而零是未來2050 年前零排放的目標。
■【背景知識締結:W-H-A】
接下來的三章,被我歸類在「背景知識庫」的建立,作者和讀者之間,必須先締結一
定程度的同步率,更之後的討論才有交集。
書中並沒有「W-H-A」一詞,這是我自己為了理解方便,私自取的代號,分別是「為什
麼要歸零」、「零排放真的很難」及「氣候對話,一定要問的 5 個問題」Why、
Hard、Ask,串連字首而成。
Why 和 Hard 會簡單帶過,我想聚焦在 Ask 上。這是比爾.蓋茲逐漸將自己理解的東
西,在腦海裡築起的一個架構;要知道他是電腦軟體出身,而非氣候科學,但身為蓋
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的最高決策者,勢必得悟出一套掌握全局的方法,這樣
當新訊息進來時,才有足夠的背景脈絡去了解,讓資金挹注花在刀口上。
這種方式對瞭解任何新議題都很有幫助,值得我們效法。
WHy - 為什麼要歸零?
「過度」溫室效應使地球暖化,溫度升高導致氣候的各種變化;雖然沒辦法把某個極端
氣候事件歸咎於氣候變遷,但科學家可以預測大趨勢機率增加了多少?
Hard - 零排放真的很難
逐一盤點,眼前最大的障礙有哪些?化石燃料實在是太便宜,所以關鍵在於使清潔能源
技術和目前的化石燃料技術一樣便宜、穩定這句話從頭貫穿本書,不斷示現。
Ask - 氣候對話,一定要問的 5 個問題
〔1. 這占 510 億噸多少比率?〕
這令我想到已故全球衛生推廣家與教育家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備受推崇的著作
《真確》中,用來扭轉「失真型直覺偏誤」的方式善用除法。有些人只單看總數,
然而比例通常更具意義。
比爾.蓋茲廣邀全球富豪所組成的「突破能源」(Breakthrough Energy),只資助一旦
研發成功並全面實施後,至少能年減5億噸的技術,就是抓「1 %」左右的門檻值。
〔2. 你的水泥減排計劃是什麼?〕
這個問題背後的含義是,一個解決方案,應該考慮所有會排放溫室氣體的人類活動,
一共有五大類,每個面向都必須照料到。稍後詳談。
〔3. 這是多少電力?〕
提出這個問題,是要對電的量詞有「具體」的概念:瓦、瓩、千
▍瓩、吉瓦。
▍瓩 = 1000 瓦
▍千瓩 = 100 萬瓦
▍吉瓦 = 10 億瓦。
但這些都是抽象的數字,書中則是為它們賦予提示聽到「瓩」,就想到家庭;聽到
「吉瓦」,就想城市,「100 吉瓦」,就是大國。
〔4. 你需要多大空間?〕
有些電力來源比較占空間,可以參考的指標是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讓我們知道
在一定面積的地面/水面上,不同電力來源的發電量。
〔5. 這要花多少錢?〕
大部分的零碳方案都比採用化石燃料的成本高,這些多出來的成本,稱之為「綠色溢
價」(Green Premium)。
綠色溢價可以作為一種衡量標準,從中看出我們全世界對抗氣候變遷的進展,
可以逐一衡量各個產業實現零排放的成本,凸顯出哪些地方還需要創新,是做決策時絕
佳的透視鏡,幫助我們把資源用在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本書中半段,也是篇幅最長的部分,都是透過綠色溢價去澄明,五大類人類活動中,哪
些是現有技術可以解決的,哪些是還需要突破的。
■【比爾.蓋茲對核電的看法】
在進入本書中半段以前,先附上整理好的 Mind Map (見原文)。
一方面,承前「至零方休」與「W-H-A」的回顧;再者,也是為「五大類溫室氣體排放
活動」啟後:
▍我們如何用電,占年排放量的 27%。
▍我們如何製造,占年排放量的 31%。
▍我們如何耕種養殖,占年排放量的 19%。
▍我們如何運輸,占年排放量的 16%。
▍我們如何調節溫度,占年排放量的 7%。
儘管製造產品的排放量更大,但最重要的驅動力可是來自電力(用電)。
如果有零碳電力,就能用在其他活動上的去碳化,所以發電技術的突破,可謂攸關至極
。這裡就下方圓餅圖(見原文),左半部三種零碳能源,摘錄一些資訊。
以美國來說,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力資源這不是普遍現象,而是例外故著墨不
少再生能源探討;「風光發電」在實現零排放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仍需要透過其
他發電方式,來補充其不足,即「間歇性電力」這個不穩定的特性。
至於水力,在美國,可開發的水力發電資源幾乎都已被開發了,成長空間有限。
接下來,比爾.蓋茲對於核電的看法是:
// 這是唯一證實可以不分晝夜、不分季節、不挑地點,穩定且大規模發電的零碳能源。//
// 沒有任何其他清潔能源能做到目前核能發電給我們的這些好處,而且是還差得很遠。//
// 如果希望未來電力網能以可承受的價格去碳化,很難想像要如何不增加核能的發電量。
// 核電有很多問題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但我們面對的方式竟然不是著手解決問題,
而是直接停止發展這個領域。//
// 核能發電技術還是要改良,就像我們改良汽車一樣,把造成事故的問題逐一分析清
楚,再設法以創新來解決。//
// 全球重新認真發展核能領域。這個領域太值得期待了,不應該被忽視。//
除了上述三個「老面孔」外,還有更多能源革新方案。像是碳捕集技術原來「火廢
料」也是可以比照核廢料的處置,把它隔離封存起來呀!
■【讀後感:掙脫二元對立的框架】
以前看過幾本能源、氣候議題的書籍,有些枯燥乏味,有些過於高冷(預設讀者是專業
研究者),然《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並沒有這道隔閡。
彷彿置身台下,聽一場 TED 演講。比爾.蓋茲似乎掌控了「聽眾」的節奏,不時運用
一些巧妙的比喻,滿滿的同理心在談避免氣候災難前,得先幫讀者克服種種阻礙,
避免另一場閱讀災難,是吧!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每當碰觸這類議題時,常常陷入《真確》一書提到的「二分
化直覺偏誤」陷阱裡,傾向把各種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類,但本書掙脫這框架。
就拿燃煤和天然氣發電廠來說,縱使它燒化石燃料,只要備有碳捕集設備,也可以歸入
零碳選項畢竟目標是實現「零排放」。
肯定化石燃料的平價和穩定,但也希冀清潔能源技術迎頭趕上。
再拿創新一事而論,我們常聽到網路上有人在戰「文組(青)誤國、理組治國」的嘲諷,
只從嚴格的技術角度來思考能源創新。但比爾.蓋茲卻這樣認為:
// 創新不僅僅是發明一台新機器或新製程,還包括對商業模式、供應鏈、市場和政策
提出新穎觀點,以協助新發明問世、達到全球規模。創新既代表全新的工具,也代表全
新的做事方式。//
為此,我們需要各種學門的鼎力相助,拯救氣候不分文理組,對嗎?
最末,這本書也承襲《真確》裡帶給我們的進步樂觀。
這不是樂天派的一廂情願,而是具備基於事實的世界觀後,理解世界並沒有看起來那麼
糟,就能明白必須採取的行動,從政府到個人也是書中後半段的討論努力讓世
界愈來愈好。
我看完了這本書,殫精竭力地留下一絲足跡,願漪起你心中的波紋。
這是我的行(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35.172.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15447558.A.5CA.html
※ 編輯: leo7283 (218.35.172.186 臺灣), 03/11/2021 15:26: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