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網路上的朋友問我,
「請問如何能成為一個經紀人?我對娛樂產業很有興趣,畢業後想當經紀人,但是不知道有甚麼管道可以接觸。」
「你覺得呢?投履歷到唱片公司?經紀公司?自薦信函?實習申請?就讀傳播、娛樂產業相關科系?這些方法都試過了嗎?」
「但是我還沒畢業,只是想先做準備。」
「你了解經紀人在做些什麼嗎?他們具備哪些基本技能與特質呢?想必答案很模糊吧!十年前的經紀人和十年後的經紀人在做的事肯定也不同。說不定對於探索階段的你,真正的問題不是如何能成為一個經紀人,而是“我真正感興趣,並且能讓我充滿熱情與幹勁的事情是什麼?”」
-
太早下決心投入某個職業,往往注定失敗收場,原因在於一個基本的事實:改變無法避免。追求某個領域的卓越有賴於自己打造堅毅的熱情而不只是順應著三分鐘熱度的情緒性的熱血,而打造這種堅毅的熱情的前提則有賴於讓自己的興趣動力與機會盡量契合,所以在鎖定僵化的職涯規劃會遇到兩個問題:
第一,在前進的路上,對於自身興趣動力的理解可能會改變;
第二,機會本身可能會改變。
即使你非常幸運,相當了解自己的興趣動力,也無從得知你身上的各種動力是否會逐漸改變,你也會有無從預料的成長,逐漸擁有新的興趣動力,它們可能不再契合多年前所選的目標。然而,不只是你會改變,世界無庸置疑的也會改變。有些機會在你當初規劃的筆直的大道上並不存在,後來卻出現了。十年前,社群媒體小編、品牌體驗設計師、youtuber、直播表演者、3D列印開發師都不存在。誰知道十年後會有什麼好機會?
-
十年前,我根本沒有想過我會成為演員,我的經紀人在十年前也做著導演組的工作,或許她也不曾想過如今會成立一間屬於自己的經紀公司。花時間去認識自己現階段究竟對什麼事情是有興趣是首要任務,它必須是很明確具體的被認識,例如:服務性質或是創作性質、技術實作或是發想企劃、獨自工作或是團體合作、室內或戶外、固定環境或是變動環境、短期專案或是長期計畫,衡量現實世界可能有的機會,制定實際可行的策略,你需要做出許多大膽的行動,經歷許多有用的失敗,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動力,在你追尋一個個「自己選擇而非他人或體制替你選擇」的目標同時,你會更加認識自己,並發現其他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
事實是,目標一個接著一個出現,並且由自己打造出來的熱情支持著、引領我們前進。我們不必知道最終的目的地為何也能成功,但你必須了解自己才行。我們不是因為漫無目的才走在曲折的道路上,而是本來就不可能循著筆直的大道。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