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如何閱讀一本書 | 閱讀教練教你「#閱讀力」 | 細讀與李維斯學派 // 李長潔 feat. R星球頻道 的Ryan 📒
.
從小到大都一直被推薦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由Adler與Van Doren在1940年出版,然後不斷再版到現在。今天就與「櫞椛文庫」的負責人Ryan,還有他的節目「R星球頻道」,一起連結,聊聊「閱讀」這件事。聽說Ryan的新業務是「#閱讀教練」,到底甚麼是「閱讀教練」?閱讀可以有那些技巧?你的閱讀姿態又是甚麼呢?甚至在當代,這個「不太看文字」的新媒介時代,閱讀力為何必須要培養?進來聽就對了~
.
📌 #今天的內容有
.
▶我們的書爆炸多,我們都看哪些書呢
▶抓起你手邊的一本書
▶用最喜歡的閱讀姿態看書
▶書作為一種文明的傳播與積累
▶文化研究中的李維斯學派
▶如何閱讀一本書
▶細讀的理論意義與技巧
▶做一位閱讀教練
▶鍛鍊你的閱讀力
▶規畫你的知識領域與自我成長
▶數位時代的閱讀素養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riojdlu6cym08502wbnk637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GocHVpv-Xvn8KSHZMm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h5wo08gWvxnDDt4O0LgsZ?si=uwL423O2Seam7nM8NWXPSg&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51-%E5%A6%82%E4%BD%95%E9%96%B1%E8%AE%80%E4%B8%80%E6%9C%AC%E6%9B%B8-%E9%96%B1%E8%AE%80%E6%95%99%E7%B7%B4%E6%95%99%E4%BD%A0-%E9%96%B1%E8%AE%80%E5%8A%9B-%E7%B4%B0%E8%AE%80%E8%88%87%E6%9D%8E%E7%B6%AD%E6%96%AF%E5%AD%B8%E6%B4%BE-%E6%9D%8E%E9%95%B7%E6%BD%94-feat-r%E6%98%9F%E7%90%83%E9%A0%BB%E9%81%93-%E7%9A%84ryan/id1516956557?i=1000529932445
.
📲#facebook 完整論述: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815731235281160/
|
能夠好好地閱讀一本書,在當代流行文化中,似乎已經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能力」,甚至是「休閒活動」。如果說書本,是一種知識傳播、儲存的載體,那麼閱讀就是這些知識的再生產實踐。也就是說,我們的文明與文化之根本,在很大一部分的時候,是倚賴「書本」來做為基礎。無怪乎,在文化研究中,就有「文化與文明」傳統,更有強調高級文化保存的「#李維斯學派」。
.
▓ #文化與文明傳統
.
李維斯(F. R. Leavis)承接阿諾德(Matthew Arnold)的「文化與文明」觀點,認為文化是一種「有教養的閒散」(cultivated inaction),一種對內在的耕耘(cultiver)。而當時(1990年代前後),大量印刷的書籍可以被認為是最有效的傳播管道,當然,能夠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自然就成為通往「文化」的技巧。而李維斯在他的著作《#大眾文明與少數文化》、《#小說及閱讀大眾》、《#文化與環境》中,奠定了他對大眾通俗文化與30年代文化危機的觀點。
.
▓ #鼓勵閱讀的李維斯學派
.
他認為「文化向來靠少數人來保存」,這種文化精英論顯示,隨著民主精神的到來,通俗文化的席捲,傳統知識權威深感威脅,擔心某種無政府的失序。李維斯批評電影、電視、廣播、廣告等大眾傳播媒體,這些內容降低了語言文字,貶抑了情感生活,破壞了生活品質。他們嚮往一種神秘的純樸過往,未受商業污染的文化協調性(充滿秩序與分際)。所以他們鼓勵文學閱讀,甚至是一種「細讀」(close reading),以恢復高級文化的涵養。
.
艾德勒(Adler)與范多倫(Van Doren)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也是在40年代的這個文化氛圍中誕生。強調培養一種「主動的閱讀」,希望讀者可以在接下來的時代中,促進「理解」,習得「知識」,持續「文化與文明」。書本就是一種溝通(傳播),是可以也應該增進的能力。想到大學時上林春明的課程,他很浪漫的說,書就是跟過去的哲學家對話,當初覺得僅是幽默,現在想來貼切,閱讀是一種超越時空條件限制的交流。
.
他們幫書做了分類,一種是「實用性的書」(如果我們想做什麼,我們該怎麼做)、「理論性的書」(知道這是怎樣回事),前者是「教導性」的,後者是「規範性」的。例如,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就是這麼回事。
.
▓ #閱讀的四個層次
.
然後,閱讀可以有四個層次,包含:
.
「#基礎閱讀」(elementary reading),談論書本最基礎的語句理解,也就是「這些句子在說寫甚麼」。
.
「#檢視閱讀」(inspectional reading),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了解「書本包含了哪些內容」,例如看封面、封底、目錄、文獻、序文等,很有系統的略讀過一本書。接著可以進行較為粗淺的閱讀,先不管那些你不明白(沒有背景知識)的地方,直接看過去。
.
「#分析閱讀」(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在這個層次的閱讀,讀者會緊抓著一本書,一直讀到這本書成為他自己為止。在這個階段中,我們會試圖找出書本(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表達的論點、甚至是展現的技巧,並且,身為讀者,我們開始進行詮釋,透過自己的分析架構,解構與再建構作者的「理解」世界。最後,對這本書進行「批判」,證明作者的論證、知識、技巧、邏輯有哪些優質與不足之處。
.
「#主題閱讀」(synoptical reading),是所有閱讀中最複雜,同時也是最系統化的閱讀。在做主題閱讀時,我們會將多本書籍文件並置,並列舉出這些資料之間的關係,提出一個所有資料都談到的主題,並且形成論述。我們會在不同的陳述間,建立起一個論證的網絡,釐清問題,定義問題,解決問題,討論反思。例如在韋伯、桑德爾、韓炳哲、葉啟政、馬斯洛之間,找到西方社會對自我實現的社會學想像。艾德勒與范多倫,對閱讀與理解提出的四個層次,蠻受用的,十分適合檢視或歸納自己的閱讀動機。
.
▓ #如何閱讀社會科學的書
.
艾德勒與范多倫將所有的書籍分類為不同的讀法,包含「實用型」、「想像文學」、「故事、戲劇與詩」、「歷史書」、「科學與數學」、「哲學」、「社會科學」。社會科學被放在最後一個,是因為對於社科的閱讀,包含了前面所有的閱讀。社科閱讀的簡易之處,在於其關於我們的每日生活。
.
社科作品閱讀的困難之處。首先在於讀者的立場是否願意同意作者,這關乎你的閱讀體驗。其次,作品中雜用的專有名詞,與各種來自多方領域的概念,你可能會看到一堆關鍵字,但隨便卡在個詞的脈絡中,你便不理解作者想要表達或批評的意思了。最後,社會科學的作品,通常脈絡相當的廣泛,可能需要同時閱讀多本書,才能明白某個作品的內涵,這必須要進入到第三、第四層次的閱讀。
.
▓ #細讀的理論意義與技巧
.
其實上述艾德勒與范多倫的閱讀法,就是一種李維斯學派想強調「細讀」。當然在年代上,它們可以呈現為同一個學術路徑。算是文學領域中40年代「新批評」的一種模樣。在李維斯學派中,他們認為,閱讀應該是字句斟酌,研讀文本中的細膩結構,像是用詞、文法、修辭、篇章結構、敘事、內容邏輯等,找出作者的深意,隱藏的結構,與多元性的觀點。這樣的試讀素養培養,在文學、外國文學的教育體制中,直到現在都是重要的核心能力。也是40-60年代,全球教育體制都很渴望提升的「#素養」(literacy),識讀能力。
.
▓ #數位時代的閱讀力
.
這個識讀能力,在文化研究的文化與文明傳統中,被認定為維繫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礎。正如李維斯學派的知識份子們所擔心的,我們終究是在100年的發展中,受到「通俗的」媒體文化來襲,素養能力也就在不同時期呈現為「讀寫素養」(1930)、「媒體素養」(1960)、「媒體批評素養」(1980)、「多元文化素養」(1990)、「數位素養」(2000),甚至到今日的「運算數養」。
.
最近,秦琍琍、胡全威、李佩霖、沈孟湄、費翠與我將出版一本新書《#數位語藝》,裡面就呼應了這種數位時代的各種素養。我們要知道當代的數位文本具有「更加對稱的互動與傳播」、「又產又用的「產用者」(produser)」、「文本的不穩定性」,如John Harrley(2009)高呼的「全民書寫運動」,一個數位時代的文化能力全面啟動。
.
我們必須要同時兼顧「細讀」與「遠讀」,細讀就是鑽研到文本的結構當中,如今天所談的內容。而「遠讀」(distant reading)則是要從一個更加鉅觀的角度,去拆解文本,包含「技術」(techno)、「使用者/使用」(user/usage)、「內容」(content)、「所有權」(ownership)、「治理」(governance)、「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s)等構面,甚至用「文字探勘」等數位工具,去理解文本。將「細讀」與「遠讀」並置,才能夠掌握數位時代的文本本質。
|
🌐 R星球頻道: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planet
📚 櫞花文庫:https://www.facebook.com/enkalibrary
|
今天的聊天夥伴:林廷璋。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文藝誌《圈外》總編|「R 星球頻道」 Podcaster|日本文化觀察、文學評論等文章,散見於各藝文雜誌及媒體平台。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事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中會考於日前落幕,觀察這次的國文考卷題目,總字數就高達八千多字...對於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但要如何培養108課綱必備的「長文閱讀」能力呢?兒童閱讀診「聊」室邀請到曾獲教育部閱讀推手獎的圖書教師林季儒,分享閱讀字數多文章時的5大方法,以及透過少年小說,除了提升閱讀素養,還可以...
如何 提升 國文 閱讀能力 在 親子天下‧悅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08課綱下,偏重情境描述的新型素養題型變多了
對於看慣網路短文、碎片化閱讀的現代孩子來說
該如何提升長文閱讀的能力呢?
可以用這些方法
循序漸進培養長文閱讀能力↘↘
如何 提升 國文 閱讀能力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孩子的段考考卷有九頁!為什麼這麼多頁,該怎麼辦?】
許多爸媽,應該發現家中的孩子月考考卷,近來越來越多頁、越來越多長文的閱讀題。今天看到一位好友家中高一孩子段考的考卷,共有九頁。許多家中也有孩子的朋友回應,都相當焦慮的樣子。面對孩子學校考卷越來越多頁,可是現代的孩子又很難靜下心來好好讀文章,爸媽除了擔心,還能怎麼辦?
爸媽先別擔心,這是可以培養的能力。
先說為什麼學校考試越來越多長文題目、考卷越來越多頁。主要是從去年的大學學測開始,因應以素養為核心的新課綱上路,長文化的素養題型開始出現,而且比重逐年提升。今年的大學學測國文試卷十一頁一萬多字、社會科試卷十九頁一萬七千多字。
台灣考高中、考大學的考題,開始像美國 SAT 那樣的考試,考題的資訊量很高、頁數也增加很多。這樣的考題著重的是孩子是否有快速閱讀文章,擷取關鍵資訊,統整資訊、省思評鑑的能力。
也因為這樣,許多學校為了幫孩子準備好未來能面對這樣的考招趨勢,也開始在月考出現這種長文型態、頁數很多的試卷。希望透過這樣的段考,讓孩子可以比較習慣以後考高中、考大學的長文素養題型。
然而,光靠考試,是無法讓孩子養成這些閱讀素養的。閱讀素養很難用教的,只能靠常做閱讀理解訓練來養成。但困難點在於,好的閱讀素養題要花很多時間設計。很厲害的私立名校老師跟我說,他們光設計一題就要花三個小時。所以現在學校除了考試可以有素養題外,平常很難讓孩子有機會做這方面的練習。
閱讀素養能否靠補習?如前面所說,素養不是靠老師可以用速成的方式教會的。補習班厲害的是短期快速的教會學科知識,但沒有辦法讓孩子快速養成閱讀素養。花大錢去補習,在學科知識有用,但卻是無法養成閱讀素養的。
目前台灣許多優質的私校面對這樣的趨勢,許多都選擇使用我們跟華文世界閱讀素養教育領域最權威的品學堂團隊,所共同合作開發的線上閱讀理解養成服務:#PaGamO素養品學堂。
品學堂耕耘閱讀素養訓練,已經七年,是華文世界之最。也因此創辦人 黃國珍 老師不斷被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大陸、及台灣各地邀請去分享他們所開發的閱讀素養教育的成果。透過與我們 PaGamO 團隊的合作,我們推出了可以幫孩子在線上養成閱讀理解的服務,並運用過去七年所收集的台灣孩子閱讀大數據,幫孩子做精準的閱讀診斷。
每周四篇文章,搭配國珍老師親錄的四段閱讀理解解說影片,讓孩子可以不用考前焦慮,在平常每周花半小時就能逐步養成閱讀素養。學校的長文題,對孩子而言不再是讓他考試焦慮的因素,反而變成在他眼中的拿手項目。
想更了解台灣頂尖私校是怎麼幫自己學生養成閱讀素養,讓他們對長文的素養題型不再擔心嗎?想了解我們的團隊是如何運用民間的資源來幫助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能養成這樣的能力,讓他們在考試不再吃虧嗎?想知道短短半年為什麼就有近六千多位學生的家長、學校搶先幫他們孩子訂閱我們的服務嗎?
從現在就開始恆常養成閱讀能力,不用考前抱佛腳(抱也沒用,閱讀素養不是熬夜讀書有用的)。歡迎加入全台灣六千名國小、國中、高中孩子訂閱 PaGamO 素養品學堂的行列!
(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
——————
§.因應新課綱養成閱讀素養,每月20篇精選閱讀練習
§.衛道、曉明、華盛頓、延平等校小國高中全面導入
§.您幫孩子訂「PaGamO素養品學堂」我們幫弱勢生
§.首月優惠訂閱連結:https://bit.ly/35Jd5Ek
如何 提升 國文 閱讀能力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國中會考於日前落幕,觀察這次的國文考卷題目,總字數就高達八千多字...對於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但要如何培養108課綱必備的「長文閱讀」能力呢?兒童閱讀診「聊」室邀請到曾獲教育部閱讀推手獎的圖書教師林季儒,分享閱讀字數多文章時的5大方法,以及透過少年小說,除了提升閱讀素養,還可以怎麼療癒孩子的心。
直播時間:5/31(五)中午12:10
銘傳國中圖書教師 林季儒 VS.兒童閱讀研究院 童書顧問 張淑瓊
🙋♀留言抽獎:即日起至5/31下午1點前,至親子天下悅讀粉絲團留言小孩年段和長文閱讀問題,就有機會抽到親子天下5月神祕新書(名額3名)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ing.reading/videos/402612786997318/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cmPdufR3q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