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我想把劇情類比內在的心靈世界
成年以後,你心裡曾經有這樣的感覺嗎?
1.每次過年過節回家,都會害怕
2.面對父母,總是有很多糾結無法開口
3.待在家裡覺得焦躁,但離開家又放不下家人
4.有時候真的很想一了百了,但又怕家人難過
5.害怕面對某一個家人的情緒,但太久沒回去又會擔心
6.憎恨某一個家人,但如果他真的走了,心裡又會有捨不得與後悔
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你就會明白,回家真正的困難並不在於和家裡面的人相處,而是在你內心的世界當中空出一個位置,找回你跟家人之間的認同、接起你和他們之間真實的連結。
那該怎麼辦呢,在這之前,我想先談談跟我一起追斯卡羅的朋友,Amy的故事。
「我從21歲那一年開始逃離家裡,對我來說,那裡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一個被詛咒的地方。10年以來,我靠著自己在外面賺錢生活,每天工作的時候都戴著面具,過年過節我都主動說要留下來加班,有些同事說我是貪戀那兩倍的薪水,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我真正要的不是薪水,而是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Amy在看完《斯卡羅》「福爾摩沙公主」那一集的時候跟我說,我認識的她一直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人,一路從公司小職員做到主管,大小事都一手包辦,一個人可以當十個人用,我都覺得自己已經是工作狂了,沒想到有人還比我更嚴重。於是我把我的治療師跟我說過的話送給她:「會不會你透過拼命的工作,真正想要的是逃避某一些,你不想碰觸的傷口?」她點點頭,表面上這句話好像是對她說,但實際上是對我們兩個人說。
11歲那年,Amy的父親就跟媽媽口中的「外面的女人」跑了,那天以後,媽媽開始變得歇斯底里,各種情緒勒索,Amy是家裡面的大女兒,只能夠一個人承擔炮火,年幼的弟弟還不懂事,甚至在媽媽聲淚俱下的時候吵著要吃養樂多冰,她也只能夠一邊安撫媽媽的情緒,一邊到冰箱冷凍庫拿養樂多冰給弟弟,一湯匙一湯匙地餵——重點是,她自己都沒吃半口。
「後來媽跟叔叔在一起,一開始叔叔對我們很好,後來每天打我們罵我們,我從一個人的出氣筒變成兩個人的出氣筒。只是叔叔比媽媽更過分,還會罵一些很難聽的話,說我是媽媽跟別人生的賤貨、下三濫、妓女等等⋯⋯重男輕女的他,對弟弟卻是呵護有加,弟弟要什麼科學用具、湯瑪士小火車,叔叔都買給他。有一天晚上我趁大家都睡著,跑到弟弟的房間把他床鋪底下的湯瑪士小火車拿出,來想說要把它折成兩半,可是看到湯瑪士火車的臉,就覺得可怕,好像看到我自己一樣,一張想要復仇、充滿怨恨的臉,卻用微笑來掩飾。」她說,於是那天晚上,她又把貨車玩具放回床底下,這是,整個晚上她都再也有沒有睡著⋯⋯。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聽完Amy的故事,我想起上面這句話,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面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是,Amy雖然逃家逃得很遠,遠從屏東上來台北,可是是內心的某一塊還是留在家裡;她想在心裡面努力的抹掉那條回家的路,但是同時又很想想起這條回家的路。
就像《斯卡羅》的蝶妹一樣。
#心理治療就是找一條回家的路
(以下小雷)
「心理治療一定要這麼痛苦,去挖過往的傷口才能夠痊癒嗎?」我曾經問我的治療師這個問題,他沒有給我答案,而是跟我說,這可能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解答。我那時候想可惡沒回答我的問題還要收我錢!
一直到我和Amy在一起追斯卡羅這過程當中,才慢慢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然後我也才明白,這個答案真的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才會漸漸明朗的。
原來,我們不一定要去挖過往的傷口,但不論我們想要採取的自我探索和治療方式是什麼,這一輩子其實都是在找一條回家的路。就像片中的蝶妹與阿杰一樣,會歷經下面幾個過程:
—忘了回部落的那條路
—想起這條路但是不敢踏上
—踏上這條路覺得後悔了,可是進退維谷
—有幾次回了家,卻被趕出來、不被接納
—有幾次回到家,被綁架,無法離開
—有幾次終於離開了,告訴自己再也不要回去了,但心裡還是有疙瘩
—在回家的路上,和同行的人起衝突
—回家的路上,覺得不知所措,甚至自我厭惡
這裡的「回家」,有可能隱喻的是回到過往的記憶,去探索原生家庭的傷口;也可能是「踏出一段改變的路」,做和過往不一樣、不熟悉的事情;更可能是直接指涉整個心理治療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會面臨失望、恐懼、害怕、不舒服、退縮、甚至想要放棄。
#心靈的自我防衛系統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要回到讓你曾經感到痛苦的地方(想一想那個曾經被燒掉好多次的房子),自我防衛機轉很快就會跳出來,就像是駐守在山林間的斯卡羅勇士,任何外人只要就要進入這座山,就會慘遭射殺。
「有些事情是連祖靈都不知道的。當年祖靈拿這把山刀開疆闢土的時候,瑯橋還沒有那麼複雜。現在洋人的槍炮和武器都那麼先進,我們如果只是困守在山裡,是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的。」大股頭卓杞篤曾經講過類似的話,他知道分隔的心靈是無法存活的,所以一直沒有放棄和漢人交流。
把這段話平行到我們的內在心靈、把斯卡羅的這座山頭想像是我們的內在世界,其實就是:受傷的心靈會自我保護,心靈會用過去自己「成功抵禦外敵」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例如過度警覺、解離、負面思考、人際焦慮等等⋯⋯),儘管這個方法現在已經不敷使用或者是過時,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仍然在所不惜。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改變太痛苦了,可能要面對各種未知的後果。如果維持現狀還可以苟活,為什麼要冒險去嘗試新的東西?
可是就像大股頭所說的,其實你內在有一個很清澈的聲音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只是知道跟做到時間仍然有距離,一直到兵臨城下,被漢人包圍,這個痛苦無法再忍受那一刻的時候,戰火一觸即發時,內在世界的18個部落會議才會召開。危機就是轉機,會議召開的時候可能會引起很多衝突,但你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看見那個「自我防衛」的自己是如何保護你。
#對自己的內在慈悲為懷
舉例來說,如果你小時候曾經經歷過一些傷口,那麼你應該最常面對的就是「自我批評」的聲音。當你出現這種聲音的時候,你可以問問那個「自我批判」的自己:「你現在幾歲?」
然後憑直覺在第一時間內回答。
或許你會發現,「他」所回答的那個歲數發生了很多你生命當中關鍵的事,所以「他」被滯留在那個時刻保護你,一直到現在。可是當你再進一步的問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的時候,他可能會告訴你說:「我好累了,我想要休息,可是我沒辦法,我放心不下,內憂外患,我無法讓剩下不同『部分』的自己來管理這個身體,我怕他們會把這個身體搞砸。」(有沒有聯想到卓杞篤一直不敢放手大股頭,暫時不辦五年祭的那一幕?)
上面這一段,是我前陣子我參加「內在家庭系統理論」(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初次課程印象最深的段落,當我問自己那個內在批評的聲音是幾歲的時候,第一個冒出來的聲音是: 13歲。原來, 13歲那一年是我人生第一次減肥成功、因為功課好開始嚐到甜頭、也是我因此脫離被霸凌的第一年。從那一刻起,這個自我要求的自己就不斷鞭策砥礪,所以才能夠有今天的我。
蝶妹也是一樣的。她一路在各個不同勢力當中穿針引線、輾轉斡旋,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拉攏、又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討厭,可是到最後最終沒有一個人可以信任她,就連她的主子李仙得都開始懷疑她說的話。其實她要的很簡單,就是希望部落和瑯橋的各個勢力之間不要打仗,能夠開啟談判,可是努力了一大圈,最後還是發生了很多自己都不願意看到、令人傷心的事情。所以最後她累了,病倒了,身體沒有辦法承受這麼多複雜的事情,這一刻開始,她才可以真正休息。
也像是我一樣,那個不斷自我要求的自己,到現在還在一直燃燒,也難怪耳鳴會一直沒有消失,焦慮都跑到肚子的肥油和晚上的啤酒裡面。但是那個自我要求的自己,也好想要休息(所以我九月底要去台東渡假了不要攔我)。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內在世界就像是一個斯卡羅的世界,你現在的疾病、瘟疫、困境、焦慮、恐懼、憂鬱,是不是正在提醒你身上有一個「過分努力的自己」,一直以來做了好多好多的事情,卻從來沒有被看見,從來沒有被愛?到嗎,她就像是蝶妹一樣,像是Amy一樣,像是那個一直不斷努力的我一樣,要的其實不多,只是希望可以被愛,可以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我們一家人不能夠像山胡椒一樣,各自分裂四散」阿杰、蝶妹腦袋裡面都印象很深刻媽媽瑪祖卡說的這句話,可是造化弄人,一路經過各種分分合合,生離死別,大家的命運似乎在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分別。不過,我跟瑪祖卡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我反倒是覺得,有些時候分開是為了回來,遍地開花,是為了在每個地方都滋養茁壯。如果不是這一家人跨了不同種族的血緣,如果不是阿杰、蝶妹的活躍,這場心靈的戰爭可能永遠都會被壓抑下來,永遠不會開打,內在世界看起來風平浪靜,可是卻在潛意識裡面分裂。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那該怎麼整合這個紛亂的內在世界呢?其中一個整合自我的方法,就是對自己慈悲(self-compassion)。我想用前陣子我在課堂上面到了這首詩《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的一個段落,來呼應整部斯卡羅的劇情: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
你能否愛內心的勇士
那個披荊斬棘的自己
你能否愛你的瘋狂
你能否愛你的清醒
你能否愛你的愚昧
你能否愛你的混亂
在你之內有個苦悶的自己
有個緊張焦慮的自己
你可否兩個同時都愛
還有那個不斷盡力的自己?」— Leah Pearlman
發現了嗎,你內在住著斯卡羅勇士,一路披荊斬棘,也住著一個愚昧的道台,瘋狂的必麒麟(或水仔),有時清醒有時混亂的李仙得。更重要的是,你能否看見內心有一個緊張焦慮、非常苦悶,還有不斷經歷的蝶妹,她正在找一條回家的路,而你可以給她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這個家並不在山的深處,也不在統領埔,而在你的慈悲裡面。當你能夠慈悲地愛那個你所討厭的自己,像是用一雙厚實的大手把風中的花瓣掬起來一般,細膩敏感地呵護自己;當你能夠愛那個苦悶、不斷努力、瘋狂、混亂、愚昧、披荊斬棘、甚至這一路以來都已經很累,得了熱病的自己,你就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
把自己深深擁抱起來,
你可以帶自己回家。
#斯卡羅 #內在家庭系統 #IFS #蝶妹
#湯瑪士小火車真的很可怕
#全文與參考書目見此
https://reurl.cc/l5RdeY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7的網紅章誠 Chang 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84我不是。 我們都有被誤會的時候,你也有被誤會過的時候,心情真的很不美麗。 沒什麼主題單純紀錄當時心聲,很即興的寫,即興的發揮,一天完成這首歌。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
如何 治癒 受傷的心 在 小羊老師 T.M.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把握孩子主動分享情緒的時刻」
-
你曾經留意過,孩子是用何種方式,試著和你聊心事嗎?
-
「睿睿!」我和孩子開心的用相擁打招呼
原以為睿睿這次也會急呼呼地拉著我的手
要和我分享他的積木傑作
有些意外的是,睿睿微笑地看著我說:
「小羊老師,我今天有一件傷心的事」
即便睿睿的表情毫無異樣,心情也沒有不好
但我的情緒雷達還是響了起來
放下手邊的東西,很快蹲下來平視睿睿
讓他感受到,我很重視他所開的話題
「怎麼說?發生什麼事了呢?」
睿睿說,他從玩具箱裡找到一根很漂亮的魔法棒,他很珍惜
弟弟看到也很喜歡,吵著也想玩
睿睿便借給他,千叮萬囑要保護好
沒想到
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弟弟把魔法棒敲斷了
上面的星星和下面的棒子直接分離
-
「那是我好珍惜的…」睿睿的表情越來越沮喪
「弟弟以為塑膠不會壞掉,就一直敲,我叫他不要敲,他還敲」
在一旁聽著的弟弟,有點內疚、又有點委屈的說:
「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它會破掉」
「弟弟不是故意的,他以為只要不是玻璃,就不會破掉了,沒有想到會壞掉」
我先簡單闡述了一下弟弟的立場,再轉頭和弟弟說:
「那是哥哥好珍惜的,他也提醒你了」
「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可是哥哥因為魔法棒壞掉,也真的很難過」
「塑膠雖然掉在地上不容易破掉,但用力敲還是會壞掉的,你知道了對嗎?」
弟弟用非常微小的幅度點點頭,不太敢看哥哥
哥哥無奈又沮喪,看著其他地方,空氣凝結了幾秒
-
「後來魔法棒去哪裡了呢?我可以看看它有沒有機會被修好嗎?」
我打破沉默,與他們一起思考─還有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事?
「阿嬤丟掉了,因為接不回去,黏不住」
看來魔法棒被宣告死亡了
哥哥理性地說著
但身體還是誠實主動地動了起來
牽著我的手,帶我來到魔法棒所在的垃圾桶前
我撿起還是乾淨狀態,但頭身分離的魔法棒,端詳思索著
「我想到一個辦法!雖然沒辦法變回原來的樣子,但我想到新的點子了!」
哥哥一聽,眼神帶著些許期待
不只是想要玩具被修好的期待
更多的是,他感受到有人真的在意他的失望與難過
他的遺憾被重視了,而且願意陪他一起想辦法
除了恢復原狀,原來還有其他可能與希望
-
最後,我保留了上面的星星,黏住底部的破洞,改造成了水晶球
過程中,弟弟也主動過來說要幫忙,用小小的手指努力固定著
哥哥在一旁看著,最後也加入改造:「我可以負責黏這裡嗎?」
完成後,兄弟倆都很興奮,七嘴八舌研究著這顆水晶球的玩法
「太好了!我們一起把它變得更酷了,弟弟也有很努力地主動幫忙修理唷!」
我偷偷強調了弟弟的努力
想讓哥哥心中隱約怪罪弟弟的情緒,有些釋放與釋懷
「謝謝弟弟」哥哥真誠地說著,寵溺的抱了弟弟
弟弟傻笑後,也一直稱讚著哥哥的水晶球
事情便暫時告一段落了
-
如果當下,我沒有選擇與他們一同專注此事
只是聽了、給些反應,就繼續其他活動
也許兄弟倆的情緒,也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
一樣可以開心玩、一樣時間久了就忘了
情緒本就來來去去
透過其他活動,讓哥哥轉移注意力,也是種方法
🌟但當下,我更想好好珍惜與把握
孩子願意主動和我分享心事的瞬間🌟
他懂得情緒與因果了
他試著努力過但落空了
他感受到失望委屈,但還沒想到方法解決
他信任我,願意和我分享這些歷程
因為他知道,他收到的會是他需要的同理與反應
🌟他不只是在分享心事,更是在求助,與產生學習同理、愛人的機會
|
.
我們不是要修復痛苦,而是要照護痛苦—梅根·德凡
˙
|
❤️修復與治癒的力量來自個人內在。
比起修好玩具、修好孩子受傷的心
我們更能把握機會的,是以身作則讓孩子感受
我們是如何照顧別人受傷的情緒
如何與他們同在
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
❣️讓孩子感受,原來可以這樣被愛著
❣️往後,他也會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這樣去愛人
#質感教育 #質感同理
#因為感受過被好好愛
#更能學會如何好好愛
#把握與孩子質感的交心時刻
#小羊老師TML
如何 治癒 受傷的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晚和大家分享「中學生閱讀心得比賽第1091010梯次」得獎的作品,有一篇是台南南寧高中高一的王同學寫《ICU重症醫療現場》的讀後心得,高一生對本書的領悟,令人阿金很感動!結果有一位熱心的網友搜尋後和阿金分享,原來這梯次得獎的作品中,有6篇是看阿金的《ICU重症醫療現場》,太令人感動了!!!我要來逐一聯絡給這六位高中生一點獎勵~
這些年來,「同理心」雖然已經被污名化了,但是,無可否認的,在醫療上能夠「易位思考」、「同理對方的感受」,才能促進彼此的溝通,阿金看了斗六高中高二的賴同學的心得,深深受到感動,引用WS Lu的留言:「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潛移默化人生」和大家分享。
======
又來了,我不禁搖頭嘆息,眼見在醫療場所上家屬激動的咆哮,威嚇滿臉疲憊又無奈的醫療人員,這樣的爭執,在新聞上一次次的上演、越演越烈。我不禁反思,醫病之間,到底少了什麼?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看到阿金醫師在改善醫護關係上的付出與改變,並找到能解除現狀的可行的解決之道——同理心。
首先,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是能實現友善和平醫療環境的最重要關鍵。在《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勇敢而發真心話》這本書中,阿金醫師於一則一則的小故事中做出了最佳示範。如病人在看病時偷偷錄音,或是家屬偷偷餵病人符水、藏護身符等行為,往往被醫療人員視為不信任的舉動,然而阿金醫師卻轉念並思及病人家屬的立場,因而大方的告訴家屬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必躲躲藏藏,甚至分享自己小時候曾有的類似經歷,他開明的想法不僅化解了家屬的不安並肯定其付出,更使家屬能與醫療團隊建立信任,毫無保留的一起對抗疾病。透過將心比心,阿金醫師除了醫病更醫心,除了救病人更救家屬。因此即使面對臨終前的病患,阿金醫師也希望能做完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使家屬能夠好好的跟病人告別,使病人無罣礙的離開,而家屬能夠消除內疚和自責,他如身處每個個體的立場,一一為每個人設想。而這樣善用易位思考的應對態度不僅僅限定於醫療場所,更適用於人們生活上的進退準則。
此外,透過這本書,也讓我了解要同理醫護人員。這書中呈現不少最近醫療環境中的問題,如曾有人以為護理師上班很悠閒,能邊工作邊喝珍奶,卻不知實際上是因為護理師們根本沒時間吃正餐。倘若我們能夠除去埋怨和責怪,以理解的心態,試著同理醫療人員的辛勞,才能在疾病之外,也治癒在這樣的環境下所有受傷的心。實際上,社會氛圍中也常出現有權勢之人,利用勢力施壓走後門,想要獲得最頂級的醫療品質,殊不知可能因此造成醫護人員的困擾、反感,且為了因應其特殊要求使醫護礙手礙腳,導致效率差;又或者因為想省下掛號費,錯失下個醫生判斷疾病的線索,耽誤自己的病情。因此我們應該尊重醫生判斷,而非踐踏他們的專業。
醫病外,同時顧及(同理)病人心理上的需求,更是這個團隊的堅持。「不管遠與近,都要你平安到家」是最讓我感動的一篇。當中阿金的團隊為了完成年近百歲的病人的唯一心願——回家,百餘次來回確認航班、醫療器材、甚至是天候等,為了只是能讓病人安全回家,這則故事讓我想到我自己到醫院的經驗。因為家族遺傳的甲狀腺亢進,每兩個月,我會到醫院例行性的抽血以及回診。每次來到這棟龐大建築物外,我總會回想起第一次來到醫院的感受。排除幼年時吊點滴的模糊印象,四年前,是我第一次進到大醫院。還記得當時,這片雪亮的玻璃門上一枚指紋也沒有,有如高不可攀的冰崖,我畏畏的雙手奮力的推開這扇冰冷的大門。霎時,嚴寒的冷風及刺鼻的氣味狠狠撞上了我,嚇得我直打冷顫;挑高且寬廣的大廳,更顯我的渺小,那時的我看來,醫院是可怕的冷血怪物。然而看診氣氛與我預想全然不同,不是冷言冷語,而是溫暖的關懷。醫師護士語氣溫和猶如冰天雪地中的暖陽,他們完全明白我緊張的心情,不僅沒有露出些許不耐,更以家常的口氣與我閒聊,化解我的心中的冰針。他們是始終在冰冷的雪地中,保持為溫暖的人。於是,在「醫病」外,他們同時為我「醫心」。對我而言,醫院不再冷冰冰,而有了溫度。
除了感受到被同理,在今年暑假的EMT-1(初級防護員)課程中,我也體認到同理他人的重要。在EMT-1(初級防護員)為期一周的訓練,令我感受最深的既不是連續操作五分鐘CPR的疲累,也不是記憶繁瑣的評估流程的枯燥,更不是初次看見血淋淋斷肢照片的驚嚇,而是我親自躺在擔架上動彈不得的不適。冰冷堅硬的後背板,如躺在石頭地板上般難受;頭部及頸部固定器則像嚴格的教官,一丁點的移動也不允許,狠狠地將我釘在原位,只剩下雙眼能四處轉動,這時,我才知道,防護員踏實且熟練的操作有多重要,若不是曾經扮演過病患的角色,我怎會體會到躺在擔架上心裡的不安。原來,同理是那麼重要。
我發現,許多在我們生活中發生的糾紛,往往是欠缺同理心而產生。我們時常站在自己的角度、憑藉現有的眼界,大肆批評或帶著歧視的眼光去衡量事件,忽略當事人的立場及感受,也從不探究事件形成的背後因素。從這本書中我了解到,醫療環境裡的紛紛擾擾,就好像社會中種種衝突的發生。我在這些第一首的現場紀錄中不只看到如何緩和醫病關係,更學會善用同理心待人處事,或許如此作為於一時半晌間成效並不是那麼顯著,但我相信只要秉持易位思考,同理會如水滴般,慢慢一點一滴滲入堅硬的岩石中,一點一滴的組織友善和平的社會!
======
1.雲林斗六高中高二 賴X昕 「同理,能醫病醫人又醫心」特優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23346
2.台南南寧高中高一 王X陞 「《ICU重症醫療現場》閱讀心得」優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489147
3.新竹香山高中高二 林X翎 「生命化彩蝶,悠遊新世界」優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43229
4.彰化高中高二 楊X傑 「一位重症醫師的心裡話」 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4988
5.彰化高中高二 楊X權 「沒看過這本書,別說你懂 ICU」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2996
6.桃園新興高中高一 林X如 「醫護人員的辛苦」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4620
《ICU重症醫療現場》Momo 66折
https://reurl.cc/q8X0MR
《百大良醫》投票
https://reurl.cc/6lYVmZ
如何 治癒 受傷的心 在 章誠 Chang 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584我不是。
我們都有被誤會的時候,你也有被誤會過的時候,心情真的很不美麗。
沒什麼主題單純紀錄當時心聲,很即興的寫,即興的發揮,一天完成這首歌。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oukeocrnjpkk/584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GC-Music-1522584174724085/?ref=bookmarks
詞曲: 章誠 /DT sean
編曲:Instrumental
Verse1:
反正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充滿一堆話術
算了 就讓你們操縱賭盤 讓我們亂下注
總愛兜著圈子說話拜託你省省
等等被我反擊到你嚇吐
明槍我接住 但我又難防你們的暗箭
難道每次跟你們相處我都要做安檢
就像現在酸民都躲在家裡繼續按鍵
人活著總有一天也可能變的犯賤
拜託別再龜在草叢來對我gank
要就單中來定勝負 別想乘虛而入你們別做夢
煩人的態度我真他媽的懷疑你們他媽的有過動
我希望以後可以真的彼此認真相待
不在只是用著你們思想或文化來對外來
的人同仇敵愾
人都有不完美 包括我也在內
但不變的都是中心思想 即使我們需要安慰
這首只寫爽的 你覺得是誰那就是誰
我沒有想對誰來針對 你們是假的
Verse2:
他只是個孩子 心中只有單純的思緒
並不瞭解 社會所有該有的秩序
受傷的心該由 誰來幫他治癒
出社會幹大事 需要世俗上的志氣
這是民主主義 但他活得像是 機器人
的確命中注定 終究他無法 成為人
多麼自私自利
想要成功他 也只能認命
孩子不要任性 充滿自信
這湖水有許多故事 太多的傷痛恨
沒有瞭解事實情況 千萬不要下定論
只有主在天上 能夠定下他的罪
凡人世俗不行 我們一樣 全部都是人
所以他用世人的方式 表面的道歉承認
Talk about shit 那些人只剩 下一張嘴
虛偽的謊言 他聽夠建議 他懂如何兩者兼具
等他成功 這圈子就會新的 埋沒的新秀
拯救這星球最屌的新作
如何 治癒 受傷的心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近日,菲律賓政府突然發出禁令,由11月13日起至下月1日,暫停發出海外工作證明(OEC),預計本港有逾千個家庭受影響。
甚麼時候開始,對某些家庭來說,外傭變得這麼重要?定其實外傭,在香港一直飾演重要卻不起眼的角色?
來自菲律賓的Leeh Ann Hidalgo,就是這樣的一個角色,來香港工作已經四年。
如果有家,誰想流浪?
和大部分外傭一樣,Leeh Ann出生在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即使這樣,父母仍然供她讀完大學,畢業後她亦如願執起教鞭,當上中學老師,雖然薪金不高,每月只有約二千港元,卻享受著用錢也買不到的尊重。
但命運卻總是愛捉弄人,Leeh Ann的爸爸不幸離逝,作為長女的Leeh Ann必須「擔起頭家」。她對下有五個弟妹,二千多元的月薪,當然不夠維繫一家支出,於是,月薪多一倍的外傭工作,就成為Leeh Ann一家的救命稻草。
就是這樣,Leeh Ann放棄喜愛的老師工作,來香港做家傭。
「當人們看著我的時候,他就認為我是外傭,我在菲律賓時所得的尊敬就消失了。」在職業域分貴賤的香港,Leeh Ann覺得自己猶如活在社會最低的一層。
市民看不起她,連僱主也侍她很刻薄:「你係大學畢業生又點呀?睇吓你自己,依家又唔係做賓妹!」四年前第一個僱主對Leeh Ann說的話,她仍言猶在耳,憶述時內心的傷口似乎仍在淌血。
「我相信任何一個媽媽,看到女兒離鄉背井去做外傭,心裡都不好受。」Leeh Ann知道媽媽難過,但就是為了媽媽和弟妹,她必須堅強,她不可以讓家人擔心。
但受傷的心靈和疲憊的身軀,靠甚麼去治癒呢?是攝影。
「攝影調整了我在香港的心態,同一時間它令我更認識香港,探索不同的地方,認識了很多同樣熱愛攝影的外傭朋友。」對攝影的熱愛,令Leeh Ann忘記了生活中的苦,每個假日,她都走進香港的橫街窄巷,尋找在城市中被忽略的人群,為他們拍攝的同時,似乎亦看到自己的身影,亦為悲傷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
每次拍攝完,她都會將自己精選的相片放上網分享,而竟因為這樣,遇到了她的伯樂—一位本地攝影師。他不但教Leeh Ann攝影的技術,更送了一部單反相機給她,令Leeh Ann猶如獲至寶。
就是這樣的一部相機,改變了Leeh Ann的生活,甚至命運。
憑著對攝影的熱情和觸覺,Leeh Ann拍出了不少觸動人心的照片,更在今年六月,回到菲律賓首次舉行相展。
「我想自己未來四十年都做外傭嗎?如果我可以做一些事去改變命運,為甚麼我不去做呢?」攝影似乎正慢慢改變著Leeh Ann的命運,但她希望被改變的不只是自己,而是更多的外傭。
於是在去年,她加入了為外傭服務的Lensational。
在香港,Lensational集合了一班有心人,義務教外傭攝影,更曾為她們舉行相展,期望她們能學懂一技之長,脫離外傭生涯,他日回國後,亦可以用攝影謀生,而不是一個只懂做家務的婦女。
Leeh Ann在Lensational內,認識了很多重要的人,以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們不只是照顧大家的起居飲食,我們可以有更多的貢獻。」
《港。故》帶大家看看,菲傭Leeh Ann如何尋夢。
-------------
《港。故》:東網電視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